1.2音乐情绪
部编(统编)人教版音乐 三年级下册 全册目录 3

部编(统编)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目录 3部编(统编)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目录1. 第一单元耳朵的健康- 1.1 倾听音乐- 1.2 聆听自然声音- 1.3 听音乐要注意的事项- 1.4 温和的音乐好2. 第二单元音阶和节奏- 2.1 音阶的升降- 2.2 节奏的律动- 2.3 敲打乐器的节奏- 2.4 听音乐有感情3. 第三单元音乐大木偶- 3.1 木偶的音色- 3.2 音乐语言的情绪- 3.3 音乐研究好的姿势- 3.4 响应音乐的感觉4. 第四单元花儿爱跳舞- 4.1 花儿跳舞的姿势- 4.2 花儿的音乐形象- 4.3 花儿爱沙沙音- 4.4 花儿的音乐梦5. 第五单元小提琴和弓- 5.1 小提琴的音色特点- 5.2 画小提琴的姿势- 5.3 小提琴和弓的关系- 5.4 和弦的声音6. 第六单元一曲《小蜜蜂儿》- 6.1 小蜜蜂儿的形象- 6.2 一曲《小蜜蜂儿》的律动- 6.3 聆听音乐要有笑容- 6.4 音乐温暖人心7. 第七单元音乐快乐谷- 7.1 音乐快乐谷的颜色- 7.2 音乐快乐谷的形象- 7.3 用音乐画图- 7.4 心情与音乐的关系8. 第八单元双手合十谢师恩- 8.1 感谢老师的音乐- 8.2 音乐和唱歌的快乐- 8.3 和声与合唱的关系- 8.4 音乐让我们感到幸福以上为《部编(统编)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全册目录,共有8个单元,每个单元下面有相关的主题和内容。
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方面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旨在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并提升他们的音乐技能。
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这本教材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快乐。
《音乐之美——音乐艺术鉴赏》第一章

1.2 音乐——元素构成
1.2.4 力度
力度是指音响的强弱程度,其变化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 力度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一般来说,力度越强,音乐越雄伟、 刚毅、豪放;力度越弱,音乐则越平缓、婉转、轻柔。 力度在乐谱上通常通过音乐术语(意大利语)的缩写来标 记,如P(piano)是弱的意思、f(forte)是强的意思、mp (mezzo-Piano)是中弱的意思、mf(mezzo-forte)是中 强的意思。 作曲家通过力度标记在乐谱上体现乐曲的情绪变化和感情 色彩,而演奏者则根据这些提示,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演奏上作 出细致的力度变化,使音乐浓淡相济、轻重自如、层次分明。
1.1 音乐——词义界定
声音是音乐的主体,是通过物体震动而产生的声波,分为乐 音和噪音两大类。 音乐属于声音的范畴,在目前的音乐作品中乐音和噪音都被 使用,但以使用乐音为主; 艺术诠释即表演,是音乐的表现手段,演唱者或演奏者通过 表演这种艺术诠释方式将音乐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其接收并 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从而产生反馈; 听觉是音乐的存在条件,感受音乐靠的是听觉,只有当音乐 作用于人的听觉系统时,人才可能对已听到的音乐作出情绪或情 感上的反应或体验;
1.2 音乐——元素构成
音乐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 各元素相互结合,使音乐充满 生命和活力。
音乐的元素构成
1.2 音乐——元素构成
1.2.1 旋律
旋律也称为曲调,是由若干高低起伏的乐音, 经过艺术构思,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的横向组织起 来的音的序列。 它是音乐构成元素中的首要元素,是音乐形象 塑造过程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也是体现音乐 作品情感层面的主要元素之一。
向低落或放松的情绪。
音高低起伏的进行方向使旋律具有了线性特征,并形成了各
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情绪调节

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情绪调节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与情绪调节钢琴是一种优雅的乐器,其音色纯净、悠扬,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调节情绪。
钢琴音乐可以通过琴键间的和谐音调来传达各种情感,帮助人们释放内心的压抑、缓解疲惫和调整情绪。
本文将探讨钢琴音乐如何表达情感以及如何通过钢琴音乐进行情绪调节。
一、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1.1 节奏与速度钢琴音乐的节奏与速度是传达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快速的节奏和较快的速度通常会让人感到兴奋、活力四溢,代表着愉悦、快乐的情感。
相反,缓慢的节奏和较慢的速度则倾向于表达内敛、伤感、甚至是悲观的情感。
音乐家可以通过调整节奏和速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也让观众在聆听中感受到情绪的变化。
1.2 音符与曲调钢琴音乐的音符和曲调也是情感表达的关键。
不同的音符组合和音乐旋律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温馨和希望等。
高音符通常给人以明亮、欢快的感受,而低音符则更容易引发悲伤或沉重的情感。
音乐家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音符和创作独特的曲调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并引起听众的共鸣。
1.3 和弦与跳音和弦和跳音也是钢琴音乐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弦以不同的声音和音程传递情感,能够创造出愉悦、放松、沉思等情感。
跳音则可以诱发快乐、活力和活泼的情感,给人以轻快愉悦的感觉。
钢琴家运用和弦与跳音的技巧,将情感融入音乐中,使听众感受到音乐所传递的情绪。
二、钢琴音乐的情绪调节2.1 放松心情钢琴音乐具有一种平静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
在疲惫或紧张的时刻,聆听柔和、舒缓的钢琴音乐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
这种音乐将人带入宁静的境地,使人感到轻松愉悦,有助于调节情绪和消除焦虑。
2.2 缓解情感压力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可以让人释放内心的情感,减轻情感压力。
当人们遭遇困扰或沮丧时,聆听激昂而富有张力的钢琴音乐可以激励情绪,让人充满勇气与希望。
相反,悲伤或伤感的钢琴曲调可以让人倾诉内心的痛苦,帮助人们释放情感,减轻内心的负荷。
2.3 自我调节情绪钢琴演奏也可作为一种自我调节情绪的方式。
音乐情感分类中音频模态特征分析

音乐情感分类中音频模态特征分析一、音乐情感分类的概述音乐情感分类是一种通过分析音乐音频信号的特征,识别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音乐推荐系统、音乐情感分析、音乐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音乐情感的分类通常基于音乐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频模态特征进行。
本文将探讨音乐情感分类中音频模态特征的分析方法,分析其重要性、挑战以及实现途径。
1.1 音乐情感分类的核心特性音乐情感分类的核心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音高、节奏、速度、力度。
音高是指音乐中音符的高低,它直接影响音乐的情感表达;节奏是指音乐中音符的强弱和时值,它决定了音乐的动感;速度是指音乐的快慢,它影响音乐的紧张度和放松度;力度是指音乐的强弱,它决定了音乐的表达力。
1.2 音乐情感分类的应用场景音乐情感分类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喜欢的音乐的情感特征,推荐具有相似情感特征的音乐。
- 音乐情感分析:分析音乐的情感特征,帮助理解音乐的表达意图。
- 音乐治疗:利用音乐的情感特征,进行心理治疗和情绪调节。
二、音频模态特征的提取音频模态特征的提取是音乐情感分类的关键步骤。
通过提取音乐音频信号中的关键特征,可以更准确地进行情感分类。
以下是音频模态特征提取的一些关键技术。
2.1 音高特征提取音高特征提取是通过分析音乐音频信号的频率成分,提取音乐的音高信息。
常用的音高特征提取方法包括:- 傅里叶变换: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提取频率成分。
- 倒谱分析:通过倒谱分析提取音乐的频率特征,用于音高识别。
2.2 节奏特征提取节奏特征提取是通过分析音乐音频信号的时值和强弱,提取音乐的节奏信息。
常用的节奏特征提取方法包括:- 短时傅里叶变换: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分析音乐的时频特征,提取节奏信息。
- 零交叉率:通过计算音频信号的零交叉率,提取节奏特征。
2.3 速度特征提取速度特征提取是通过分析音乐音频信号的时值变化,提取音乐的速度信息。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准确感知并分辨音乐中表达的情感与情绪,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1.2 艺术表现:理解音乐情感与情绪的传达方式,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或肢体语言描述音乐所引发的个人感受,培养艺术表达能力。
导入教师行为:•播放一段情感鲜明的音乐片段(如欢快的舞曲与悲伤的抒情曲交替),不透露曲目信息,让学生闭眼聆听。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这段音乐中感受到了哪些不同的情感或情绪?请尝试用一两个词来形容。
”学生活动:•闭眼聆听音乐,沉浸于音乐氛围之中。
•积极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如“欢快”、“悲伤”、“平静”等词汇被提及。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接的音乐体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自然引出本课主题——音乐情感及情绪的感知。
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多样化的感受分享,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概念讲解:简要介绍音乐情感与情绪的基本概念,强调音乐如何通过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传达情感。
•分段聆听:选取几首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如古典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分段播放,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及其与情感表达的关系。
•每听完一段,教师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你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感知到的?”•小组讨论:学生分组,选择一首共同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情感表达的特点和方式。
•分享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用语言或结合肢体语言分享他们的分析成果和个人感受。
学生活动:•认真聆听教师讲解,记录关键信息。
•在分段聆听过程中,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尝试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分析情感表达。
•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交流学习心得。
•分享展示时,自信表达,用生动的语言和/或肢体语言展现对音乐作品情感表达的理解。
过程点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分段聆听、小组讨论和分享展示等环节,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情感与情绪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表达个人感受。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1.2《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设计-人音版

高中音乐音乐鉴赏1.2《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设计-人音版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音乐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音乐情感及情绪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教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教学目标1.聆听作品,感知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方面的作用。
2.在聆听与赏析中,感受音乐的时代性,学习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及多元不屈的民族性格,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感知音乐要素在推动音乐情绪情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尝试演唱《流浪者之歌》第三部分和《祝酒歌》B乐段主旋律,体会旋律起伏和情感波动走向的关系。
教学难点:1.视唱主题旋律,分析、体会不同情绪的作品。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回顾音乐的基本要素,引出主题通过对三个音乐片段的聆听,感受不同作品表达的音乐情绪是完全不同的,由此引出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与音乐表情达意的关系。
新授《流浪者之歌》1.作品简介:《流浪者之歌》是作曲家萨拉萨蒂在匈牙利旅行时,听到当地吉普赛人演唱的歌曲受到启发而创造的小提琴曲,作品通过流畅委婉的旋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表达了吉普赛人四处流浪的哀愁与热情奔放的性格。
2.引子部分:(1)关注引子开始部分的演奏乐器,旋律特点。
(2)体会衔接句和引子结束句的旋律特点,体会旋律背后传递出的吉普赛人民的内心情感。
3.第二部分:对比音乐情绪发生的变化。
4.第三部分:(1)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力度、演奏音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学唱旋律,感受旋律的凄美与忧伤。
5.第四部分:对比与之前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体会音乐要素在传递情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祝酒歌》1.完整聆听作品并思考:(1)作品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2)作品表达了亿万人民怎样的心声?2.分段聆听(1)分析A乐段“香”字演唱特点——吸取了戏曲元素,使得旋律婉转流畅。
(2)通过打节奏、唱旋律,体会B乐段音乐情绪的变化。
(3)教师范唱C乐段,旋律变得舒展,表达了华夏儿女对实现美好宏伟蓝图的信心。
音乐学实验报告分析音乐对情绪与认知的影响

音乐学实验报告分析音乐对情绪与认知的影响音乐学实验报告:分析音乐对情绪与认知的影响音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音乐对情绪和认知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实验报告旨在深入分析音乐对情绪与认知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机制和原因。
一、音乐对情绪的影响1.1 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通过音符的组合、旋律的构成以及音乐的节奏等元素,音乐可以传递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学者们提出了情感表达理论,认为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并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
1.2 音乐对情绪的调节研究表明,音乐对情绪的调节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人们处于压力或者焦虑的状态时,可以通过听音乐来缓解情绪,放松身心。
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调等方面的变化,可以通过调节人们的心率、呼吸以及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舒适和放松的效果。
二、音乐对认知的影响2.1 音乐对学习和记忆的促进音乐对学习和记忆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研究和验证。
研究发现,当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或者进行记忆任务时,在适度的音乐伴奏下,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提高。
这一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即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提升人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2 音乐对思维能力的提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激发人们的大脑活动,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音乐的人在解决问题、思考和创意思维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音乐能够训练人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进而提高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三、音乐对情绪和认知的影响机制3.1 大脑神经网络的作用音乐通过刺激人们的听觉感受器,进而激活大脑中与情绪和认知相关的区域。
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音乐能够激活大脑的奖赏中枢、情感中枢和认知控制中枢等区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认知效应。
3.2 情绪记忆的影响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情绪记忆,即通过音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人们与特定事件或者经历相关的情绪记忆。
音乐与大脑的关系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与情绪

音乐与大脑的关系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与情绪音乐与大脑的关系: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与情绪音乐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伴侣,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能够深入人心的艺术表达方式。
音乐对人的思维和情绪产生着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音乐对大脑的作用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情绪。
一、音乐对大脑的作用1.1 感知和情感区域的激活科学研究表明,当听音乐时,大脑的感知区域会被激活。
同样,当听到喜悦的音乐时,大脑的奖赏中枢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幸福。
相反,当听到令人不愉快的声音时,我们会感到不适和痛苦。
1.2 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帮助大脑提高记忆和学习的能力。
通过与特定音乐的结合,人们可以更好地记住信息和学习新的知识。
音乐激发了大脑中的多个区域,增强了神经网络之间的连接,从而促进了记忆的形成和存储。
1.3 情绪调节和压力缓解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被广泛认可。
当我们感到焦虑、悲伤或愤怒时,可以通过听到令人愉悦的音乐来缓解这些负面情绪。
音乐能够唤起内心的感觉和情绪,让我们更好地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二、音乐如何影响思维2.1 音乐刺激对创造力的影响音乐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以促使人们产生新的创意和想法。
音乐刺激可以激发大脑中的创造区域,提高人们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
2.2 音乐对专注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许多人在工作或学习时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可以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并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发现,特定类型的音乐(如轻音乐或古典音乐)对大脑的活跃度和专注力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3 音乐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音乐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学生们在学习时听一些轻快的音乐,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外,通过与特定的音乐结合学习的内容,可以增强记忆和信息的保持。
三、音乐如何影响情绪3.1 音乐对愉悦情绪的影响音乐是情绪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愉悦情绪。
当我们听到欢快的音乐时,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愉悦和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专部
SZM
作曲家
弗朗茨·舒伯特 (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他的短 暂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 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 誉为“艺术歌曲王”。
除创作了最有代表性的歌曲外,另还创作有歌剧、9部交响 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 首钢琴奏鸣曲、4 首小提琴奏鸣 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 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现闻名天下的《摇篮曲》(开 头为“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便是在他的笔下完成的。 1828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逝世,享年31岁。
五专部
SZM
《摇篮曲》 彭野 - 舒伯特摇篮曲(4.5’)
从它写出来那天起,一直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们传唱着。如舒伯特创作这首动人的歌曲时,还 有这样一段故事:
关牧村 - 小夜曲(4’)
五专部
蔡琴 - 绿岛小夜曲(4’)
SZM
认识作曲家
约翰·威廉姆斯 1932年出生于美国,著名 作曲家,曾先后荣获5次奥斯卡奖、21次格 莱美奖、4次金球奖、一项英国学院奖等多 项大奖。5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电影创作 的音乐作品不计其数。
代表作有《辛德勒的名单》、《星球大 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 等。
五专部
SZM
认识电影制作人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1946年出生于美国,犹 太血统。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 作人。斯皮尔伯格曾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 演奖,他执导的影片多次获得奥斯卡影片奖。
主要作品有《大白鲨》、《E.T.外星人》、 《辛德勒的名单》与《侏罗纪公园》等。
Schindler‘s List(4.15’ 辛德勒的名单)
1964年,由周恩来总理一手促成的, 为庆祝建国15周年而举办的大型革命音乐 舞蹈史诗《东方红》正是以此歌为开篇曲。 如今,《东方红》已经成了全中国大半个 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歌曲,“东方红”从 某种程度上来讲,已经成了中国精神的另 一种代称。
SZM
李焕之作品欣赏
1 新爱乐交响乐团 - 春节序曲(5’) 2 青燕子演唱组 - 八月桂花遍地开(1.44’) 3 东方红合唱队 - 东方红
这首乐曲是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与陕北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曲。作者以中国传
统节日“春节”为题,展现了一幅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 贺的动人图景。
《春节组曲》作于1955年-1956年,乐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旋律明快,生动 地表现了我国人民在传统节日里热闹欢腾、喜气洋溢、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乐曲描写的是过 春节人们扭秧歌的情景,乐曲里加入了闹秧歌的锣鼓节奏,主题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组成,中间部 分是一首悠扬的陕北民歌。《春节序曲》的引子相当于过街部分。第一部分是热烈的快板,描写大场 的歌舞场面。中间部分是抒情的中板,描写小场的舞蹈表演。接着回到第一部分的音乐,描写秧歌以 大场收束。最后的尾声重复了引子的后半部分。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 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 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在贫困中死去了……
摇篮曲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而且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手段。每个人 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母亲哼唱着摇篮曲长大。母亲通过摇篮曲,把人生的哲理,未来的希望以及 母亲的爱,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这些哲理和希望如同种子,随着孩子的成长,在他们的心灵中 开花、结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SZM
什么是小夜曲
小夜曲:是西洋乐曲的一种体裁,有声乐小夜曲也有器乐小夜 曲,通常都以爱情为题材。小夜曲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 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家。小夜曲歌声缠绵婉转,悠扬悦 耳,旋律优美,演唱时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拨弦乐器伴奏。
夜曲:一般指的是浪漫派作曲家的单乐章抒情小曲。其特点是 旋律如歌、富于诗意。
那时的舒伯特生活很贫苦。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 点钱好充饥。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 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着。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 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 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 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五专部
SZM
哼唱歌曲
我的歌声穿过黑夜, 向你轻轻飞去, 在这幽静的小树林里,爱人我等待你! 皎洁月光照耀大地, 树梢在耳语, 没有人来打扰我们, 亲爱的,别顾虑。 你可听见夜莺歌唱, 她在向你恳请, 她要用那甜蜜歌声诉说我的爱情。 她能懂得我的期望, 爱的苦衷, 用那银铃般的声音感动温柔的心。 歌声也会使你感动, 来吧,亲爱的! 愿你倾听我的歌声, 带来幸福爱情。
五专部
SZM
五专部
《小夜曲》 舒伯特于1828年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 曲。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 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意 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 为作者绝笔。《小夜曲》是作者根据诗人莱 尔斯塔勃的诗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 这首《小夜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 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3 2010年1月31日,由中视国艺(北京)国际文化传媒
有限公司和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联袂演出的“陕北民歌 维也纳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激情上演。《东 方红》站在西方的舞台上为世人引吭高歌,不仅展示了 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也向世人展示中国愿于世界各国 人民交好的愿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进入全世界 人民的视线。
五专部
SZM
我们谢毕谢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
公我共们艺毕术业音啦乐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SZM
1 2 3 4 5 6
春节序曲 教学视频 6’
五专部
SZM
作曲家 介绍第一乐章,正式名称为《春节组曲 第一乐章.序曲——大秧歌》。 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 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 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 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
东方红合唱队 - 东方红
五专部
2 《东方红》是抗日战争期间,人民用
以表达对领袖毛泽东主席、对中国共产党 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创作的颂歌。多少年来, 这一颂歌,随着全中国的解放,随着新中 国的逐步繁荣、富强、随着人民对毛主席、 共产党热爱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在文 革中,《东方红》几乎人人会唱,成为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庄严颂歌”,也成为 实际上的代国歌,国歌只在迎接外宾时用。 在重大会议、集会上,都是奏《东方红》。
新爱乐交响乐团 - 春节序曲(5’)
五专部
SZM
1 《东方红》的曲调原为陕北民歌《骑白马》。1943
年冬,陕西葭县(今佳县)农民歌手李有源依照《骑白 马》的曲调编写成一首长达十余段歌词的民歌《移民 歌》。《移民歌》既有叙事的成分,又有抒情的成分, 表达在毛主席、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贫苦农民追求幸福 生活的欣悦心情。歌曲编成后由李有源的侄子、农民歌 手李增正多次在民间和群众集会上演唱,很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