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节能规范

合集下载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工业用能的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工业加热炉作为非常重要的工业设备,其能耗以及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和产能、质量等方面,因此,实现工业加热炉的节能降耗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本文旨在对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进行探究,并给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1. 增强热工效率工业加热炉的运行效率主要由热工效率和燃烧效率两部分组成,热工效率是指加热器件和制冷设备等各种热交换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能利用热能的能力,而燃烧效率是指工业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所能利用燃料的能力。

提高热工效率和燃烧效率是降低工业加热炉能耗的重要措施。

具体实施措施:1) 优化燃烧器设计,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装置,同时进行反复测试和调整,保证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达到最佳的燃烧效果,尽量减少尾气排放;2) 优化加热器件和热交换设备的设计结构,减少其与热源之间的热损失,提高其能够吸收和利用热能的能力;3) 实施热能回收技术,利用余热发电、余热发热等方式将产生的废热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并将其重新利用,有效地降低能耗;4) 对加热介质进行优化,选用相对热容较小、导热系数较好的介质,提高其对热能的吸收和传递能力,进而提高热工效率。

2. 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工业加热炉的运行过程需要有完备的控制系统,只有科学合理的控制技术才能使得加热炉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最优状态,从而保证其高效稳定的工作。

具体实施措施:1) 采用现代化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和系统,如PLC、DCS等控制器和软件,以及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实现自动控制、故障诊断、生产计划管理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2) 对加热炉进行监测和检测,实时记录各种重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燃料消耗量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改善工艺流程;3) 实施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算法,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行决策智能化、优化运维管理和能源使用。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言本规范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编制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1总则1.1本规范仅对连续式轧钢加热炉适用,间断式加热炉(如车底式、室式、坑式加热炉)不在此规范内。

1.2本规范仅涉及到轧钢加热炉设计时应采用的综合节能技术和应达到的单耗指标,全面的设计规范按GB50486执行。

1.3炉子设计者须贯彻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车间工艺、燃料条件,确定采用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技术先进,确保产品质量、节能低耗,排放达标,运行安全可靠,生产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要求。

1.4加热炉节能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设计,还需要炉子操作者的精心操作。

炉子操作工应经过培训,具有流体力学、传热学、耐火材料、热工测量和控制、液压和机械等有关知识。

1.5炉子设计应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积极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各种技术,包括蓄热燃烧技术、脉冲燃烧技术、汽化冷却技术、低热惰性炉衬、低NOx烧嘴、空煤气预热器等。

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NOx烧嘴、无焰燃烧器、富氧和全氧燃烧器、蓄热式辐射管烧嘴、全纤维炉衬板坯加热炉、全脉冲燃烧控制的步进炉等。

1.6生产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供热和温度制度,既保证良好的加热质量,又得到最低的燃料消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86-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16297 大气污染物排放物标准GB/T17195 工业炉名词术语GB50486 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719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方案工业加热炉的节能降耗方案工业加热炉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加热炉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很多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工业加热炉的节能降耗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节能降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开展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必须依据相关政策和国家标准,以确保实施效果。

可以查看清单标准和环保标准,比如ISO、CE、ROHS等标准。

在标准上,还应重点关注温度控制、燃烧控制、保温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二、提高加热炉利用率提高加热炉利用率可降低工业加热炉的能耗。

在加热炉设计上,要考虑保温性能、燃烧效率和热回收等因素,可以采用先进的加热技术和新的附加设备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在操作上,可以优化加热周期、控制加热速度、控制加热时间等来提高加热炉的利用率。

三、热回收技术采用热回收技术,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

通过热回收技术可以再次利用排出的废气,产生蒸汽、热水等。

在选型时要注意热回收的技术和工艺方式,否则反而会增加热回收成本。

四、清洗加热炉在加热炉投产前,需要对加热炉结构进行清洗,在生产中,也要定期对加热炉进、出口和燃烧室进行清理。

这可以增强加热炉的热传导能力,避免存储在加热炉中的灰尘和物质对工业加热炉节能的影响。

五、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在加热炉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选择高效节能设备,特别是在燃料选择和燃烧设备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设备。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加热方式,如电加热、光波加热、激光加热等,通过选择最适合用途的加热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加热炉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六、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业加热炉设备的维护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以降低设备的损坏率和故障率,并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加热炉在最佳运行状态下工作。

在以上各个方面,可以制定适合不同工业加热炉和生产设备的节能降耗方案。

在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开拓节能降耗的新途径。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YB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前言本规范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编制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1总则1.1本规范仅对连续式轧钢加热炉适用,间断式加热炉(如车底式、室式、坑式加热炉)不在此规范内。

1.2本规范仅涉及到轧钢加热炉设计时应采用的综合节能技术和应达到的单耗指标,全面的设计规范按GB50486执行。

1.3炉子设计者须贯彻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根据车间工艺、燃料条件,确定采用的技术措施,必须满足技术先进,确保产品质量、节能低耗,排放达标,运行安全可靠,生产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的要求。

1.4加热炉节能不仅需要有一个好的设计,还需要炉子操作者的精心操作。

炉子操作工应经过培训,具有流体力学、传热学、耐火材料、热工测量和控制、液压和机械等有关知识。

1.5炉子设计应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积极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各种技术,包括蓄热燃烧技术、脉冲燃烧技术、汽化冷却技术、低热惰性炉衬、低NOx烧嘴、空煤气预热器等。

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NOx烧嘴、无焰燃烧器、富氧和全氧燃烧器、蓄热式辐射管烧嘴、全纤维炉衬板坯加热炉、全脉冲燃烧控制的步进炉等。

1.6生产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供热和温度制度,既保证良好的加热质量,又得到最低的燃料消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86-93 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16297 大气污染物排放物标准GB/T17195 工业炉名词术语GB50486 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719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加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加热炉节能环保措施

加热炉节能环保措施

加热炉节能环保措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的节能环保问题,其中加热炉的节能环保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将从优化炉子设计、调整操作参数、提升设备性能三方面介绍加热炉节能环保的措施。

优化炉子设计提高炉子效率是节能环保的前提条件。

优化加热炉的设计结构既能够改善热流体力学性能,又能够增强炉内辐射与对流换热,进而提高热效应。

具体来说:1.优化炉壳结构:加装耐火材料、陶瓷纤维等绝热材料,在保证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热量损失。

填补漏风漏气等缝隙,减小热能损失。

2.安装环保设备:例如蓄热器、旁路七组方案等能够回收废热、减少烟尘、控制废气排放的设备,减轻环境污染。

3.优化热交换体系:采用板式换热器等先进的热交换设备,增大传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控制换热温度,减少传导过程带来的能量损失,提高热交换效率。

调整操作参数在加热炉的使用过程中,运行参数的正确配置和调整是保证其节能环保的关键,以下是常用的参数调整方法:1.优化进气温度:通过适当增加加热炉进气温度来减少燃烧氧气占比,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调整合理的进气温度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2.控制燃烧方式:通过调整燃烧方式、改善燃烧收缩和烟气排放,降低碳排放量。

3.降低产出质量:降低烟尘、废气排放质量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提升设备性能加热炉的设备性能是节能环保的另一重要指标,以下是提升加热炉设备性能的有效方法:1.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加热炉的运行效能,比如换热器,用更加传统的燃烧技术替换波浪炉、凸锥炉等高能耗设备。

2.燃料选择:选择环保型燃料,比如LPG、LNG、CNG、城市煤气等取代重油/柴油燃料。

3.合理的控制方法:提高智能化程度,采用PLC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对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降低能耗。

加热炉节能环保涉及的层面十分广泛,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着手优化、改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效率,坚持环保优先原则,提高加热炉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的双重目的。

工业加热炉、炉窑节能方案

工业加热炉、炉窑节能方案

工业加热炉节能降耗,涂料提供助力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加热的进行再处理加工设备,也是给物料或是工件加热升温的设备。

加热炉种类有燃料加热炉、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微波加热炉等工业升温设备。

加热炉大概分为三个阶段:1、炉膛沿长度方向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一般进料端炉温较低为预热段,其作用在于利用炉气热量,以提高炉子的热效率;2、加热段为主要供热段,炉气温度较高,以利于实现快速加热;3、均热段位于出料端,炉气温度与金属料温度差别很小,保证出炉料坯的断面温度均匀。

加热炉是工业生产的常用设备,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工业领域。

加热炉也属于工业窑炉的一种,各种工业炉、锅炉都是高耗能窑炉,温度高,散热表面积大,能源用量大。

近年国家出台若干工业炉节能降耗的鼓励措施,鼓励各大高耗能企业自行选择优良措施,节能降耗。

北京志盛威华化工有限公司涂料专家特意为加热炉提供的节能方案方法。

根据各种炉型的特点和具体工艺要求,采用合理的节能技术方案,才能取得预期的节能效果。

组织多名材料专家、化工专家、工程专家经历多年的研究开发,现北京志盛威华化工有限公司拥有独家的全新的专利技术,突破了耐高温涂料耐温极限,技术世界领先,涂料采用无机精加工新技术,选用特制高温材料,采用志盛威华特制的高温溶液,把耐高温涂料的耐温幅度提高到1800℃,短时极限温度可以达到2300℃,而且可以长时间耐火烧烤。

志盛威华耐高温涂料用于高温保温隔热、高温防氧化防腐、高温窑炉远红外节能、耐高温胶、高温透明涂料等,节能效果显著。

由于涂料耐温幅度的提高也带动其他产业技术的升级,给其他工业生产工艺带来革命性转变,现已广泛应用在石油石化、航天、军工、冶金、医药、电力、交通、建筑等高温窑炉设备上,可以使加热窑炉窑炉整体节能率提高5%以上,最高可以达到30%。

①、加热炉隔热保温涂料:ZS-1耐高温隔热保温工业涂料,采用志盛威华特制高温溶液,耐温达到1800℃,涂料可以涂刷在设备、高温窑炉、管道、罐体等上隔热保温,减少热量散失和传导热,工业节能率达到60%以上,节约能源。

GBT15319 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15319 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力口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编制说明1.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2009]260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09年第二批工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中规定,由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起草《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计划编号2009-2839T-YB)》行业标准,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工作过程2010年2月1日,凤凰公司主要起草人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业内人士开会,对标准的格式、规范重点、步骤和进度交换了意见。

随后凤凰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具体工作如下: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初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将与本规范有关的已发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认真比对,尽可能做到不重复、不矛盾;2010年3月至4月底,完成标准初稿;2010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要起草单位内部审查;2010年9月,发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在中国钢铁网上公示,并发送国内有关企事业单位,征求意见。

2010年10月,收集并汇总各方意见,起草小组对标准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0年12月召开行业标准审定会。

3)参编单位本标准由北京京诚凤凰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编制。

2. 标准编制原则及目的意义1)贯彻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节能减排要求,从设计和操作上加以限制和指导,在保证满足工艺的条件下,加热炉应达到的能耗指标。

2)根据国内外轧钢加热炉能耗的实际情况,确定经努力而能实现的平均先进指标为各方的追求值。

平均先进指标低于先进指标。

3)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轧钢加热炉在设计中必须有的节能措施和应达到的期望值。

3. 标准技术内容本标准的名称改为《钢铁企业轧钢加热炉节能设计技术规范》,标准中突出设计规范,节能从源头开始,促进和规范节能技术。

1)总则本章主要对标准目的、意义、适应范围等做出规范。

加热炉除达到工艺要求外,节能环保是重要指标。

1.1加热炉有连续式炉和间断式炉,钢铁企业数量最多、耗能最大的是连续式加热炉,应重点控制。

间断炉按一个加热周期消耗的热量计量,料的规格差别较大,加热工艺区别也大,与装出料操作熟练程度,生产安排等有关,不稳定因素多,制定一个统一标准目前还不成熟。

1.2 轧钢加热炉全面的设计规范按GB50486-2009《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执行。

本规范仅涉及到轧钢加热炉设计时应采用的综合节能技术、以节能为中心的操作维护和应达到的单耗指标。

1.3 炉子设计者必须了解国家和行业的节能规定,在确定基本设计方案时,要有一个总体设想,既要有好的加热质量、产量,又要根据燃料条件,合理地决定燃烧方式、空煤气预热温度的水平、炉衬各部分的组成、自动化控制项目,确保是一个低能耗低排放的热工设备。

1.4一个节能型的炉子设计是基本条件,但生产中,料坯规格、产量、加热工艺是变化的,因此操作节能是重要环节,比如待轧时,视待轧时间长短,调整均热段和(或)加热段的设定温度等。

操作工应做到勤观察炉况,勤调整热工参数并且总结好的经验,总之要做到精细操作。

1.5炉子设计应以节能环保为中心,积极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各种技术,包括蓄热燃烧技术、脉冲燃烧技术、汽化冷却技术、低热惰性炉衬、低NOx烧嘴、空煤气预热器等。

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NOx烧嘴、无焰燃烧器、富氧和全氧燃烧器、蓄热式辐射管烧嘴、全纤维炉衬板坯加热炉、全脉冲燃烧控制的步进炉等,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工业炉。

根据燃料条件、产品种类、平面布置选择各类技术,融合于一体。

1.6生产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供热和温度制度,既保证良好的加热质量,又得到最低的燃料消耗。

经过钢坯在线温度测量(黑匣子)的炉子,应根据测定结果,修正二级控制中的炉温设定值,使数模更接近于实际。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486-2009 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YB9051-98 钢铁企业设计节能技术规定GB/T 16618 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B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排放物标准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13338 工业燃料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基本规则GB/T17195 工业炉名词术语GB50309-2007 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9079-1988 工业炉窑烟尘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的确定为统一行业对专业名词的含意的定义,本标准中提出了下列术语。

GB/T17195-1997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炉子热效率 thermal efficiency钢坯加热需要的物理热与燃料化学热之比。

炉子热效率不等于炉膛热效率。

※预热器废热回收率 flue gas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预热空气、煤气的物理热与废气进入预热器的物理热之比,是衡量预热器热回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换热器温度效率 recuperator temperature efficiency(预热空气(或煤气)温度-20℃)/(废气进入预热器的温度-20℃),是预热器的重要指标。

※推钢炉管底比 skid hearth rate炉底纵水管、横水管、立柱裸露总面积与炉底面积之比。

※过钢炉底应力 furnace hearth intensity每平方米过钢炉底面积每小时的产量,kg/m2h。

※单位燃料消耗 nominal specific consumption加热单位重量代表规格钢坯到目标温度需要的燃料化学热,KJ/kg。

※烧损率 scale loss rate钢坯加热后失去的重量与加热前的重量之比。

※空气过剩系数 combustion air excess rate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供给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

※蓄热式燃烧regenerative combustion采用蓄热室作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燃烧和排烟两种状态交替工作,可将助燃空气和煤气加热到1000℃以上,排烟温度降到200℃以下,如果空气和煤气都预热,称为双蓄热;如果仅空气预热,称为单蓄热。

※蓄热式烧嘴 regenerative burner蓄热式烧嘴是带有蓄热室余热回收装置的烧嘴,配对使用,通过换向实现周期性燃烧。

4)轧钢加热炉设计节能综合技术加热炉节能是一项综合技术,即需要从各个方面注意,结合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达到低耗、优质的目的。

(1)炉型选择①加热炉炉型选择应与车间生产规模及轧线工艺设备装备水平相适应。

炉子的水平要与轧机相匹配。

②新建的热轧、中厚板车间必须采用步进梁式炉,不再选择推钢式炉。

但为了利用短料,某些厚板车间设置一座推钢炉作为补充。

有的特厚板车间还设置均热炉和车底炉用于加热钢锭,由于均热炉辅助设备和厂房投资大,需要与其他可选择炉型比较后确定。

板坯加热炉尤其是热轧炉必须满足热装的要求。

③对于普钢棒线炉优先选择步进式炉,也可以采用推钢炉。

坯料厚度大于130mm 时,不宜采用步进底式炉,因为断面大,又是单面加热,断面温差过大,不易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棒线步进炉一般为侧进侧出的悬臂辊道方式,如果坯料宽度超过400mm或特大特重坯料,采用悬臂辊比较困难,宜采用端进端出、装出钢机的方式。

④特钢棒线炉必须用步进梁式炉,以减少断面温差、烧损、脱碳,表面无划伤。

也比较容易做到不同间隔布料,缩短均热段停留时间,实现高温快出。

⑤园坯、管坯加热优先选择环形炉,布料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步进梁式炉。

⑥薄板坯连铸连轧保温炉可采用辊底炉或步进梁式炉。

(2)炉子产量确定①车间内加热炉总能力确定应以轧钢工艺提出的年加热量和有无加热工艺的特殊要求为依据。

多炉配置时,受相互干扰的影响,炉子利用率下降。

②热轧和中厚板车间往往是多炉配置,炉子利用率见表1。

利用系数过低,炉子能力大,会造成投资的浪费。

利用系数过高,在单炉生产时,炉子产量将不能满足轧机需要,或者产量可以满足,但温差过大。

表1 多炉生产时炉子利用率表炉子座数座 2 3 4炉子利用率-- 0.8-0.75 0.75-0.7 0.7-0.65设计炉子年工作时间:6500h不应留设供轮流检修用的备用炉。

下面是几个厂的炉子利用率厂炉子座数单炉额定产量t/h 单炉实际产量t/h 利用率武钢二热轧 3 300 220 0.73宝钢2050热轧 4 350 220-250 0.63-0.71 马钢2250热轧 3 370 250 0.65③棒线材车间由于一炉对一套轧机,为适应轧机高产需要,炉子利用率为0.66-0.7,设计年工作时间6500h。

一些厂的炉子利用系数如下:序厂名车间年产量万t/a 炉子产量t/h炉子利用系数1 上五厂棒材(特钢)30 75 0.672 大钢棒材(特钢)30 70 0.713 石钢棒材60 150 0.664 唐钢棒材60 150 0.665 韶钢小型50 125 0.666 江阴中型50 126 0.667 武钢高线70 180 0.658 张家港高线60 150 0.669 唐钢二线34 85 0.6910 唐钢一线30 80 0.6311 邢钢一线35 80 0.7312 邢钢二线40 100 0.66建议采用0.66-0.70④车间热装率大于70%时,不宜按全部冷装时的年平均产量确定炉长,以免炉子产量留的余量过大。

⑤环形加热炉需对每种坯料规格计算小时产量和相应的年工作时间,受设备能力的限制,如果出现出料频率超过150支/h,则需要将超过部分的产量降下来。

⑥设计年工作时间取6500小时,是为了使炉子留有一定的增产潜力。

(3)炉底应力选择过钢炉底应力是个经验值,过高则钢坯断面温差大,过低则炉子长,投资大,因此要合理选择。

①炉底应力与钢坯的钢种、断面、出钢温度与温差、钢坯初温、各段供热制度和温度制度、炉型有关。

应采用合理的炉底应力,高的炉底应力不节能,钢坯断面温差大,过低的炉底应力使炉子加长,增加投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常规燃烧方式时,不同炉型的炉底应力见表2,节能型炉建议采用中下限值。

表2 炉底应力选用表炉型加热方式轧机原料 mm 炉底应力kg/m2h 推钢式单面加热小型50-70方坯300-400全部上下加热小型75-100方坯max 650步进底式单面加热小型≤130方坯350-450步进梁底组合部分单面加热小型100-150方坯400-500部分上下加热步进梁式上下加热小型>140方坯500-550450-550中型坯厚250-350棒材轧机600-650热轧坯厚200-250热轧坯550-600厚板坯厚250-300厚板坯460-500热轧300系列不锈钢板坯500-550热轧400系列不锈钢板坯环形炉上加热无缝管坯250-300 最终断面温差是板坯炉加热质量的重要指标,上部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以及下部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30℃,是轧机所允许的,此时炉底应力取中上限,如果用户希望温差≤20℃,则炉底应力取中下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