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企业流程再造的工作流仿真平台研究

合集下载

平台支撑下的仿真协同与设计优化

平台支撑下的仿真协同与设计优化

企业级材料数据管理(ANSYS Granta解决方案)
企业私有数据录入测试,研发,质量评估,设计, 仿真,供应商…
数据接口支持PLM, CAD, CAE系统
数据管理浏览,搜索 & 报告生成
数据分析可视化 & 辅助决策
流程管理
参考数据库金属,塑料,复合材料,陶瓷, 玻璃,涂料…
14
Ansys 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仿真协同创新及设计优化平台
optima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 calibration
仿真数据分析挖掘
Re-imagine simulation to model cause and effect to compute futureoutcomes with AI & deep learning baked in
仿真与试验协同
数据连续性
5
Minerva:以仿真流程与数据管理为核心,支持仿真协同创新
Workbench
Ansys Minerva
部署环境
On-Premise
Public Cloud
Private Cloud
Graphic Server
权限管理
门户
作业管理
工作区
业务管控
多物理场 仿真
项目管理
仿真报告
CAE
4
试做
试验
Redesign
CAE
试做
试验
Redesign
CAE
试做
试验
仿真验证
仿真早期介入,与需求管理、系统设计协同不同阶段仿真的连续性、协同、重用设计变更及仿真验证协同迭代仿真与试验验证对比协同

基于经营过程重组的工作流仿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经营过程重组的工作流仿真的设计与实现
展性 。
研 究 的热 点 【 。该理 论 的 目标 是 通 过 对企 业 经 营 】 J
过 程 的描述 、 析 和 重 新 设 计 , 分 以企 业 经 营 过 程 为
核 心重构 企业 的关 键 业 务 流程 , 建 立 与其 匹配 的 并
运 行机制 和组 织结 构 , 现 对 经 营 过程 的有 效 管 理 实
层 、 务逻 辑层 和界 面层 三 个 层 面 构 成 。数 据 访 问 业
层 主要处 理 与数据 库 有 交互 相 关 的数 据 访 问 工 作 ,
2 基 于 B R 工 作 流 仿 真 过 程设 计 P
基 于 B R 的工 作 流 仿 真 过 程 主要 有 三个 子过 P
是数据 库 与系统 的 桥梁 ; 务 逻 辑 层 是 界 面 层 和 数 业
工作 流仿 真 系统 采 用 目前 常用 的 安 全 有 效 的
三层 架 构 。 如 图 1所 示 , 个 系 统 由 数 据 访 问 整
图 1 基 于 B R 的 工 作流 仿 真 系统 体 系结 构 P 瞻 1 mc聃 0 P - e  ̄ l I 碰 ∞ s t t f RI d ̄ l o s咖I I B  ̄ dw i  ̄ m ,e
企 业 经 营 过 程 重 构 ( uiesPoesR eg— B s s rcs eni n
n eig 简称 B R) 论 是 当 今 企 业 界 和 管 理 学 界 er , n P 理
作 ; 面层 是人 机 交 互 的 桥 梁 。多 层 结 构 的设 计 保 界
证 系统 的安 全有 效 运 行 以及 良好 的可 读 性 和 可 扩
检索资源冲突状况 , 如果 冲突 , 则该工作项 实例进
入 等待 队列直 到资 源 冲 突解 除 , 果 没 有 资源 冲突 如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的协同研究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的协同研究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与信息化的协同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管理时,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求。

如何提升企业的业务流程效率和质量,成为了许多企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企业提升业务流程效率、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被提出来。

由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提出的BPR,是一种以处理业务流程为中心,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效率的方法。

其主要思想是重新设计企业的业务流程,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流程,使企业达到更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定位核心业务流程。

企业可以通过评估业务流程和业务环境来确定其核心业务流程。

核心业务流程是企业最需要关注和关注的业务流程,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更新业务流程。

企业可通过引入最新的技术来更新业务流程,以提升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与此同时,企业需要考虑使用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来减少重复性工作,并实现更高的精度和优化。

3. 管理个人情感和组织文化。

成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不仅仅涉及到管理层的决策和设计,也涉及到对参与者的情感管理和组织文化的塑造。

如果管理层不能与参与者达成一致,那么重大的变革就很难实现。

二、信息化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化技术作为企业提升业务流程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支撑,与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紧密关联。

下面就介绍一下企业如何将信息化与业务流程再造协同推进。

1. 信息化技术支持业务流程再造。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业务要求,合理选择和使用相应的信息化技术,来支持业务流程再造。

如企业可以引入ERP、CRM等企业软件来整合和管理业务流程,使业务流程变得更加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

2. 信息化技术创新业务模式。

流程再造的研究综述国外流程再造研究优缺点

流程再造的研究综述国外流程再造研究优缺点

流程再造的研究综述国外流程再造研究优缺点【、福州OA、SCM的关系比较;BPR与TQM比较;激进式改革和渐迸式改革比较等四个方面述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比较研究文献。

二、主要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比较研究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比较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业务流程再造本身的比较研究,主要有自身的理论发展和再造的方式比较;二是和其他理论的比较。

1.20世纪90年代BPR理论与21世纪BPR理论比较业务流程再造理论自提出以来,就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由表1可以发现,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的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概念、思考问题的角度、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的焦点、强调的重点、变革步伐、变革频率、方法工具和地域性等方面均有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时间序列上是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2.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的比较再造的方式一直是业务流程再造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前期,哈默等人提倡激进式的变革方式,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的反思,渐进式变革开始成为变革方式的另一重要选择。

如表2所示,激进式和渐进式变革在发起人、动因、方式、节奏、广度、风险和绩效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故企业在选择变革方式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和变革的目标等做出权变的选择。

3.BPR和CRM、福州OA、SCM的关系比较桂良车等(____)从功能模块、侧重点、目标等三个方面比较了业务流程再造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计划(福州OA)、供应链管理(SCM)的关系。

桂良车等(____)认为,BPR是福州OA的基础和前提,福州OA是BPR的工具和手段。

具体如表3所示。

4.BPR与TQM的比较大多数的文献认为,TQM是现有基础上的渐进式的改善,而BPR则是彻底的再造。

具体而言,如表4所示,两者在改进策略、变革方式、所需时间、参与方式、典型范围、IT作用、变革方式、变革的风险方面存在不同。

此外,还有学者就业务流程再造与工业工程、标杆管理、知识管理、公司重构、价值工程等进行了比较研究。

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

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

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简介企业运营管理是指企业对各个运营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工具,实现企业运作的高效、高质量和高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是一种针对企业运营管理的虚拟实践工具,通过模拟真实的运营场景和问题,帮助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本文将介绍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的定义、特点、应用场景、优势,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平台。

定义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管理实践工具,通过构建虚拟的企业运营环境和场景,模拟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让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的运营管理实践和决策分析。

该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运营管理模型和工具,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升运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特点1.实时模拟: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以虚拟企业为载体,模拟真实的运营环境和场景,用户可以在实时模拟的环境中进行运营管理实践和决策分析,增加了实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多样性:该平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运营管理模型和工具,涵盖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型和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3.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与虚拟企业进行互动,模拟真实的企业运作流程和决策过程,根据不同的决策选择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和反馈,对用户的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评估和提升。

4.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和决策过程,记录和分析关键数据,提供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用户了解运营管理的情况和改进方向,提高运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益。

应用场景企业运营管理仿真实践平台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培训:该平台可以作为企业运营管理教育培训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和职业经理人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运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运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经营决策: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经营决策的模拟和分析,通过实践操作了解不同决策选择对企业运营的影响,优化经营决策,提高运营管理效果和效益。

工作流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工作流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开发中的研究与应用

流行 的 JP 工作 流 引 擎 技术 将 传 统 方 式 的教 学 文 BM 件 编辑 、 申请 审 批 到 课 程 网站 发 布 的整 个 业 务 流 程
转化 为 B S架构 企业 级业务 应用 系统 . /
工程训 练 作 为 实 践 教 学 的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培 对
养学 生 的工程 素 质 能 力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 提 为 高实 践教 学质 量 , 数 的 工程 训 练 中心 都很 注 重 教 多
整 的产 品实 现 : 作 流 引 擎 、 模 工 具 、 户 端 和 流 工 建 客 程 控 制 台 , 且 能够 使用 We ev e和 其他 工 作 流 并 bSrc i
产 品交互 .
2 教 学资 源上传 审核 流程 . 课程 网站 的教 学 资 源如 课 件 P T、 后 习题 、 P 课 测
适 应 教学 管理 流 程 不 断 变 化 与 更 新 的要 求 , 以最 能
低 的成本快 速 地 响应 业 务 流 程 的变 化 ; 能更 有 效 地 对业 务流程 的各 个 环 节 实 施 监 控 , 而保 证 过 程 实 从 施 的质量 与效 率 . 校将 信 息 技 术 广 泛 地 运 用 在 教 高 学管 理 , 为 了 实践 教 学 管 理 工 作 的一 项 重 要 研 究 成
[ 关键 词] 工作流 ; J P B M; 教 学管理 ; 工程训 练
[ 中图分类号 ] G 8 4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6 1—19 (0 2 o — 0 4— 5 66 21) 1 08 0


引 言
本文 以教 学 文 件 审核 发 布 系统 为 例 , 用 较 为 运

基于WF-net的工作流模式建模与仿真

基于WF-net的工作流模式建模与仿真
t r d blt nd v sbi t fte smu ai n mo e ,te wo k o ne lo ih a d sm ua in p o e s sa ee tnd hec e i ii a ii l y o h i l to d l h r f w tag rt m n i lto r c s e r xe - y i l
摘 要 : 对 当 前 工作 流 模 型 仿 真 方 法 的 不足 , 出 了一 种 基 于 wF—nt 的 扩 展 wF—nt 工 作 流 模 式 模 型 , 对模 型 进 针 提 e网 e的 并
行验证与仿 真。首先讲述工作流网( wF—nt , e)然后从 时间和层 次两方 面对基 于 wF—nt e 的工作流模型进行扩展研究 , 提 出了扩展 wF—nt e 工作流模 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仿 真调度策略 和冲突解决 策略进行 选择 , 出了某 产品开发 过程的扩 展 给
e r m e P t e o W F—n t h o g i lt n.i c n b e n t a h n e n t e mo e r o e d ta s- df o t er n tt h i e .T r u h smu ai o t a e s e h t a g s i h d la en t a rn i c d
m n poes s vn h x n e et rcs e .T eet ddWF~nt o e f m ltno te ok o rcs i ds nd oehne ig i e e m d lo s uao fh rfw poes s ei e .T nac ri i w l g
C og ig 0 0 5 C i ) hn q 06 , hn n4 a
ABS TRACT : o o e c me t e s o tg f rfo d l o e c r n i lt n meh d ,w r p s ew r T பைடு நூலகம்v r o h h r e o k w mo e rt u r t mu ai t o s e p o o e a n t o k a wo l f h e s o b s d o xe d d W F—n t o k o d l h d lv l a in a d smu ai n n t i p p r h F—n t o k a e n e tn e e r f w mo e 。t emo e ai t n i lt .I s a e 。te W w l d o o h e r - w l s e c b d f w i d s r e .A d t e t e WF —n t se tn e oh wi et n e e.T e smu ai gs h d l gsr t o i n h n, h e i xe d d b t t t me a d l v 1 h i lt c e u i ta- hh i n n e y a d c nl tr s lt n s ae y a es l ce a d t ee p n e F—n t o k o d l rt ep o u td v l p g n o f c e ou i t tg r ee td, n x a d d W i o r h e r f w mo e r d c e eo — w l o f h

支持企业流程再造的工作流仿真平台研究

支持企业流程再造的工作流仿真平台研究

摘要 : 工作流仿真是 支持企业 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的有 效手段 。本文首先基 于活动 网路 图的建模 方法提 出了 个多视 图 一 的工作 流仿真模型, 在此基础 上设计 了一个 包括多个工具的工作 流仿真平 台, 最后给 出了 用该平 台实现工作 流仿真 的 使
流程 。
关键词: 企业流程再造; 多祝 图; 工作 流仿真
2 1 年 第 5 期 02
信 息 通 信
I ORM AT ON & COM MUNI NF I : CATI ONS
201 2
( 总第 1 1期) 2
( u . N 21 Sm o1 )
支持企业流程再造 的工作流仿真平 台研 究
蔡建宇
( 国防信 息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1 ) 3 0 0
Ab ta tW ok o smuainial fe t em0 n o u ies r c s e gn eig Frtamut ve wok o s — src: r f w i lt le ci a sosNeb sn s o e s e n iern . is, l- iw rf w i l o s v t p r i l mu

单元 。 因此可 以在组织结构视图中为每个 组成单元分配资源 。 () 2 活动流视 图。活动流视图用 来定义业务流程 的逻辑 , 包括 了组成业务流程的活动 以及活动之 间的连接关系。活动 流是整个工作流仿真模 型的核心 ,模型其它的要素均为活动
流 视 图中 流 程 的运 行提 供 支 持 。
开展的业务活动以及需要或产生何种类型 的信息。企业的资
源 与 企 业 的 组 织 结 构密 切 相 关 ,可 以划 分 到 企 业 的每 个 组 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持企业流程再造的工作流仿真平台研究摘要:工作流仿真是支持企业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的有效手段。

本文首先基于活动网路图的建模方法提出了一个多视图的工作流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包括多个工具的工作流仿真平台,最后给出了使用该平台实现工作流仿真的流程。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多视图;工作流仿真引言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和自动化领域。

工作流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过程的有效组织管理和对流程的优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业务流程再造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是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与再设计,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工作流管理技术能够较好的支持BPR中的过程分析、过程优化、过程管理与控制等环节。

因此,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实施 BPR 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工作流仿真通过对工作流模型进行仿真,模拟业务流程的运转,根据仿真结果对流程进行分析评估。

工作流仿真具有高效、低成本、不影响实际业务系统运行等优点,是支持 BPR 的一种经济可行的工作流技术手段。

现有的工作流仿真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作流仿真性能指标和工作流仿真体系结构的研究。

目前工作流仿真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般工作流仿真以集中式为主,缺乏可扩展性,工作流仿真体系不健全,没有提供覆盖建模、仿真、评估的工具。

针对当前工作流仿真研究的不足,本文首先以基于活动网络图的建模方法为基础,提出一个多视图的工作流仿真模型;然后以该模型为核心构建一个工作流仿真平台,包含了建模、仿真、评估、管理等工具;最后给出了工作流仿真平台的使用模式。

1 工作流仿真模型基于活动网络图的建模方法具有流程描述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和掌握,易于仿真实现的特点。

因此本文提出的工作流仿真模型以活动网络图为基本的建模方法。

基于活动网络图建立工作流模型,一般根据面向流程研究的需要从组织、资源、业务流程和信息等四个角度建立其组织模型、资源模型、过程模型和信息模型来完整描述组织(或机构)的经营或运行过程。

工作流仿真模型是在工作流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补充得到的。

在进行工作流仿真建模时需要将实际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实体虚拟化加入到模型中,同时设置相应的参数信息。

为了便于进行建模、仿真和评估,在工作流模型的四个模型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多视图的工作流仿真模型,由组织结构视图、活动流视图、信息流视图和相关数据组成。

(1)组织结构视图。

组织结构视图描述是企业的机构组成和设置形式,是对企业各组成单元的组织结构关系的体现。

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内部机构的组成及其所能担负的功能任务。

企业的职能任务则决定着其内部各组成单元所能开展的业务活动以及需要或产生何种类型的信息。

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可以划分到企业的每个组成单元。

因此可以在组织结构视图中为每个组成单元分配资源。

(2)活动流视图。

活动流视图用来定义业务流程的逻辑,包括了组成业务流程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连接关系。

活动流是整个工作流仿真模型的核心,模型其它的要素均为活动流视图中流程的运行提供支持。

(3)信息流视图。

信息流视图用来定义组织结构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关系。

信息流视图在表现形式上与组织结构视图相似,只是组织结构中的关系变成了信息交互关系。

为了正确显示各单元之间的交互关系,信息流视图在逻辑上应当与活动流视图一致,可通过活动流视图中的活动属性以及发送接收的消息推导得到。

(4)相关数据。

工作流仿真模型除了三个视图之外,还包含工作流程仿真执行需要用到的数据。

这些相关数据包括简单的数据类型和复杂变量,除了包含与工作流模型中的相关数据具有相同含义的数据,还包括用于仿真采集的状态数据。

组织结构视图为工作流仿真模型提供了基础支持,实现对各组成单元以及资源的管理,为企业的业务流程提供了依托。

活动流视图中的每个业务流程按照企业活动需要申请使用各组成单元的资源,根据各个企业活动和资源条件进行流转。

信息流视图反映了在组织结构下各组成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提供了各单元之间传递消息的路由表。

工作流仿真模型的相关数据主要支持业务流程的流转和各种条件的判断,还为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提供了数据源。

2 工作流仿真平台的设计2.1 结构根据前面提出的工作流仿真模型,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多个工具的工作流仿真平台,包括建模工具、仿真引擎、仿真导调、仿真管控、流程评估工具。

该仿真平台提供了较为完备的仿真工具,可用于构建工作流仿真系统,为基于仿真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等企业经营改进活动提供支持。

为了提高工作流仿真系统的可扩展性,工作流仿真平台采取 HLA 机制,支持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仿真。

对于多个企业组织的业务流程既可以集中使用一个仿真引擎来进行解析执行,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仿真引擎上解析执行。

2.2 建模工具建模工具从组织结构视图、活动流视图、信息流视图以及相关数据四个方面构建工作流仿真模型。

建模工具的建模依据是对企业业务的深入分析和资源状况的调查。

用户首先利用建模工具确定组织结构视图的基本模型,包括各个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和资源的分布情况;然后用户进行活动流视图建模,依次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按照活动网络图的方法进行建模;在活动流视图建模时为流程和活动指定各种相关数据和条件;最后建模工具根据组织结构视图和活动流视图自动生成信息流视图。

2.3 仿真引擎仿真引擎是工作流仿真平台的核心,负责执行工作流仿真。

在仿真过程中,仿真引擎将解析流程模型、模拟活动执行、采集流程过程数据。

在制定仿真方案时,可以利用多个仿真引擎实施分布式仿真。

其中每个仿真引擎独立解析执行本地的流程模型,仿真引擎之间通过消息交互实现跨机构不同流程之间的交互。

2.4 仿真导调仿真导调负责企业组织体系构建、导调脚本规划、交互信息管理、信息交互模拟和用户管理等功能。

仿真导调的作用是对仿真平台的用户进行管理,在仿真开始前进行预先规划。

仿真导调对信息交互的模拟由信息模拟器实现。

信息模拟器负责产生能够触发新的业务流程的信息,可视为对仿真系统中的企业或者单元之间交互信息的模拟。

信息模拟器的核心是按照预先设置的算法随机产生触发企业业务流程的符合业务需要的信息。

2.5 仿真管控仿真管控负责工作流仿真系统中仿真方案管理、仿真环境管理和仿真实验控制。

仿真管控包括服务端和客户端两个部分,客户端部署于每个仿真节点之上,服务端由管理员独立运行,完成仿真管控的主要功能,通过客户端实现对仿真节点的管控。

客户端负责仿真软件的初始化、节点的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采集。

2.6 流程评估流程评估工具为分析评估企业业务流程提供有效手段。

流程评估工具包括评估方案管理、采集数据预处理、评估过程导航、评估结果展现等功能部件。

流程评估工具还需要流程评估指标体系的支持。

3 平台的使用本文提出的工作流仿真平台的使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日常的模型和数据准备阶段;二是仿真评估实验阶段。

首先,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模型和数据准备。

(1)运营方案准备:利用仿真导调工具建立参与业务的企业进行运营的方案(包含企业的组织结构等),确定各企业或者各单元以实体形式参与流程还是仅限于产生触发业务流程的交互信息。

(2)企业模型准备:利用建模工具为参与业务的各企业准备流程模型。

(3)信息交互脚本规划:利用仿真导调工具为有信息交互的各企业规划产生信息的仿真脚本。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仿真评估实验。

(1)制定评估方案:根据仿真评估实验的目的,利用评估工具建立评估方案,以明确评估对象(企业或单元)和评估内容(评估指标)等。

(2)制定仿真方案:根据评估方案及评估试验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仿真管理与控制子系统制定仿真试验方案。

(3)组织仿真试验:根据仿真方案,在仿真管理与控制子系统的统一控制下,利用仿真引擎和信息模拟器进行仿真,并对仿真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

(4)组织数据预处理:仿真试验结束后,利用评估工具对所采集的仿真过程数据进行预处理,为评估分析做好准备。

(5)组织评估分析:在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利用评估工具按评估方案所确定的评估对象和内容逐一进行评估和分析。

(6)生成实验评估报告:评估分析完成后,利用评估工具按照评估报告模板生成实验评估报告。

4 结语为了更好地支持BPR,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多视图的工作流仿真方法。

它通过一个多视图的工作流仿真模型从多个角度对业务进行描述,以该模型为中心建立一个具备建模、导调、管控、仿真等功能的工作流仿真平台。

它采用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工作流仿真,提高了工作流仿真的可扩展性。

本文提出的工作流仿真平台可作为流程优化的基础。

然而流程优化还有赖于流程建模的准确性、评估指标的合理性等因素。

因此,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 范玉顺.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 林慧苹,范玉顺,吴澄. 支持企业经营过程重组的工作流仿真技术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1, 30 (1)[3] 顾玉春,马亮,顾明. 基于 ABC 法的工作流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6,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