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习惯 塑造良好品格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中,我们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来成为优秀的人。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家庭教育、社交环境和自我修养。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从小孩子开始,家长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和习惯。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卫生习惯等。
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孩子保持健康和有条不紊的生活。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社会习惯,如礼貌待人、尊重长辈、关心他人等。
这些社会习惯不仅能使孩子融入社会,还能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最后,要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如诚信、宽容、勤奋等。
这些道德教育可以使孩子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二、社交环境我们身处的社交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品格和习惯。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这些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因此,要选择一个好的社交环境来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首先,选择正能量的朋友和社交圈子,这些人可以给我们带来积极的影响,激励我们努力奋斗。
其次,要选择一个正义的社会环境,不要参与不良的行为和勾当,否则会对我们产生消极影响。
最后,要尊重社会规律和习惯,与他人和睦相处,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亲睐,更能够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三、自我修养自我修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和完善,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
首先,要自我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及时改正。
其次,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增强自信心。
最后,要注重自我锻炼,如运动、读书、写作等,这些锻炼可以增强自己的身心素质和意志品质,更加成熟且有条理。
综上所述,培养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交环境还是自我修养,都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磨炼。
教会孩子的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好的品格

教会孩子的良好习惯从小培养好的品格教会孩子良好习惯与培养良好品格对他们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早期的教育与引导,孩子们可以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并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
本文将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格。
一、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之一,而良好的习惯与品格通常是在家庭中培养起来的。
家长应该起到良好榜样的作用,通过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首先,家长要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良好的习惯与品格,例如诚实守信、宽容谦和等。
其次,家长要建立清晰的家庭规则,指导孩子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准则。
例如,让孩子知道诚实是一种重要的品质,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坦诚相待。
此外,父母还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加强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动力。
二、学校的教育除了家庭教育,学校也是孩子形成良好习惯与品格的重要场所。
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应该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与品格融入到课程中。
例如,在教师授课时,可以通过讲授优秀人物的故事和事例,激发孩子对崇高品格的向往。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助人为乐、环保行动等,让孩子亲身参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意识。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除了家庭和学校,社会环境也对孩子的良好习惯与品格产生重要影响。
孩子在社会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因此他们需要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社会环境的多样性也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社交过程中,家长和学校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辨别什么是好的习惯和品格,避免受到不良影响。
四、习惯与品格的培养方法除了提供良好的环境,还有一些特定的培养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格。
首先,家长和学校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与他们一起制定目标和规划。
其次,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
此外,家庭和学校还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品格与习惯。
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品质

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品质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还能够塑造出一个积极向上、有素质的个体。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一些培养良好习惯与品质的方法与重要性。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一个人的习惯能够反映出他的性格和品格。
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我们养成主动、有责任心、有纪律、有耐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其次,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学习也有着积极影响。
比如,每天按时作息,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够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每天坚持学习,有计划地完成作业能够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与学业成绩。
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首先,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目标,明确自己要养成的习惯。
例如,每天晚上十点准时睡觉,每天坚持阅读30分钟。
其次,要有自律意识与自我约束力。
在培养新习惯的过程中,自律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坚持下去,并且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自然反应。
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激励方法。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激励方式,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来帮助自己坚持下去。
例如,每完成一项目标,给自己一点小奖励,或者将这个过程与自己的长期目标联系起来,坚信这些习惯的重要性。
二、培养良好的品质品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它涵盖了心理、道德、思想、行为等多个方面。
培养良好的品质对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塑造积极阳光心态以及实现个人的价值非常重要。
首先,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
诚实守信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还能够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信心。
其次,要注重培养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友善和乐于助人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
此外,培养耐心与坚韧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只有具备耐心与坚韧的品质,我们才能够坚持下去,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最后,要注重培养自律与自控力。
国旗下的讲话 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品质人生

国旗下的讲话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品质人生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感到无比荣幸,有机会向大家发表一次演讲。
作为一名学生,我一直认为,在国旗下讲话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它代表着我们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学校的尊重。
因此,今天我想以“国旗下的讲话: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品质人生”的主题向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良好的习惯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至关重要。
习惯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纪律性,使我们能够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并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例如,每天按时起床、睡前整理书包、做好功课等良好的习惯都能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规律,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良好的习惯也对我们的品质和人生起到关键作用。
一个人的品质往往决定着他的人生质量和道德准则。
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能够逐渐养成诚实守信、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等美德,构建起健康积极的人格。
这些良好的品质将伴随我们的一生,影响着我们的人际关系、工作表现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习惯呢?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目标。
明确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为此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地努力追求。
其次,我们应该规划我们的时间,并养成坚持执行计划的习惯。
例如,每天给自己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另外,我们还需要自律,遵守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保持良好的纪律性。
最后,我们要多与优秀的人为伍,与他们交流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和习惯。
这样,我们将潜移默化地受到他们的影响,逐渐消除不良习惯,培养出良好习惯。
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出色,也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个家庭有文明习惯,一个学校有文明习惯,一个单位有文明习惯,那么一个国家就会有文明习惯。
”良好的习惯不仅关乎个人素质,更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培养起良好的习惯,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何共同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

如何共同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如何约定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孩子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未来,塑造他们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是极其关键的一环。
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的长期工程,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
以下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对如何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和行为习惯进行细致的阐述:一、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塑造榜样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初模仿的对象,家庭教育对孩子品格和行为习惯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身教胜于言传,做好表率: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做好表率,展现出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模仿。
2.积极沟通,建立信任: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
在交流沟通中,引导孩子理解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不熬夜、收拾房间、餐前洗手等,这些习惯不仅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为将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4.树立道德规则,坚守底线:家庭生活中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坚持底线,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5.鼓励学习,激发兴趣:父母要积极引导孩子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学校教育:构建平台,促进成长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塑造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平台。
1.德育为先,全面发展: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将品格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培养孩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等优良品格。
2.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校要制定并认真执行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孩子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讲文明、爱护公共环境等。
3.积极互动沟通,师生共建: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营造阳光积极的学习氛围。
4.课堂延伸,实践活动:将良好品格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并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孩子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内化于心。
培育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格

培育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格第一篇:培育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格培育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格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在潍坊外国语学校就读四年多了。
四年里,在学校精心教导下,孩子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从她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时间观念、卫生等方面都成熟了很多,也懂得了感恩、自立,知道了父母的不易。
自孩子记事以来,作为家长,我们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还注重加强孩子在心灵、兴趣、学习方法、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在孩子好习惯、好品格的养成方面作了些工作,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民间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最早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作为家长,首先在文明礼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等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灵。
我们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比如上公交车主动给老人让座位,让孩子懂得善待老人;领其参观书画等展览,感受艺术熏陶;带她常去看望长辈,让她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外出的时候文明驾车、文明出行,坚决杜绝随地吐痰、折损花木,主动捡拾垃圾,让孩子形成做文明人的习惯;让孩子明辨是非,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与孩子出去吃饭,教育她礼仪知识;遇到长辈老师,都要主动打招呼,懂得了文明礼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必须做到,如果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办好,让孩子懂得了诚信......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谨言慎行,以身示教,事实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因此,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加强孩子德育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始终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尽自已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在路上遇到有人乱丢垃圾,孩子会主动上前劝阻;坐公交车时,孩子会主动给老人让座;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提供帮助。
幼儿园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

幼儿园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知识文章:幼儿园素质教育: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幼儿园素质教育一直备受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
作为孩子教育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幼儿园素质教育对孩子品格和习惯的培养,旨在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一、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1.1 学会尊重与关爱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
教师可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体验共享、帮助他人和团结合作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友爱和包容精神。
1.2 培养责任感幼儿园教育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责任观念。
通过参与班级活动和小组合作,孩子们学会承担责任、尽力而为,逐渐形成勇于担当的品质。
1.3 培养独立和自信幼儿园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教师会鼓励孩子们主动尝试、勇于表达和独立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2.1 健康生活习惯在幼儿园,孩子们学会了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运动习惯。
这些习惯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保障,对未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2.2 学习和行为习惯通过幼儿园教育,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自觉整理玩具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和表现,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3 礼貌和待人习惯幼儿园素质教育还培养了孩子们的礼貌和待人接物的习惯。
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表达感谢和道歉,这些习惯是健康社交的基础,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和情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素质教育在培养孩子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和情境引导,孩子们在幼儿园可以得到全面的品格和习惯培养。
这些素质将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未来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石。
总结回顾:幼儿园素质教育既要注重孩子品格的塑造,又要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培养习惯塑造品格

培养习惯塑造品格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常态化表现,而品格则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点的综合体现。
在人的一生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塑造积极的品格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习惯来塑造品格。
第一部分:理解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人们重复进行的无意识行为,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培养稳定的品格,而不良的习惯则可能导致道德和性格上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习惯对于个人品格塑造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培养习惯的方法和步骤1. 设定明确的目标: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的目标。
比如,如果我们希望培养读书的习惯,就可以设定每天读书一小时的目标。
2. 制定计划和时间表:将目标转化为行动需要有计划和时间表。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每天的读书计划和时间表来保证自己能够按时完成读书任务。
3. 培养毅力和恒心:要培养习惯需要持续的毅力和恒心。
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有保持毅力和恒心,才能坚持下去并成功地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4. 借助外部力量: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外部力量来增加动力。
例如,可以与朋友一起培养某个习惯,互相监督和鼓励。
第三部分:习惯对品格的塑造的影响1. 勤奋习惯对品格塑造的影响:培养勤奋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完成工作,从而塑造出积极向上的品格。
2. 诚实习惯对品格塑造的影响:培养诚实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正直守信,遵守道德准则,从而塑造出正直诚实的品格。
3. 礼貌习惯对品格塑造的影响:培养礼貌待人的习惯可以使我们成为一个友善、善解人意的人,从而塑造出仁爱和友善的品格。
第四部分:习惯塑造品格的案例分析通过介绍一些习惯塑造品格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加具体地认识到习惯对品格的重要影响。
1. 雷锋精神的案例分析:雷锋培养了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如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等,这些习惯塑造了他崇高的品格。
2. 孔子教育方法的案例分析:孔子提倡培养良好的习惯,他通过教育方法和习惯的传递来塑造学生的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良好习惯塑造良好品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孩子在潍坊外国语学校就读四年多了。
四年里,在学校精心教导下,孩子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从她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时间观念、卫生等方面都成熟了很多,也懂得了感恩、自立,知道了父母的不易。
自孩子记事以来,作为家长,我们不仅重视孩子的学习,还注重加强孩子在心灵、兴趣、学习方法、情感交流等方面的的教育和引导,特别是在孩子好习惯、好品格的养成方面作了些工作,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
民间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最早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作为家长,首先在文明礼貌、行为规范、一言一行、做人处事等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这样就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灵。
我们深知这一点,因此我们从每件小事做起,比如上公交车主动给老人让座位,让孩子懂得善待老人;领其参观书画等展览,感受艺术熏陶;带她常去看望长辈,让她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外出的时候文明驾车、文明出行,坚决杜绝随地吐痰、折损花木,主动捡拾垃圾,让孩子形成做文明人的习惯;让孩子明辨是非,哪些事是该做的,哪些事是不该做的;与孩子出去吃饭,教育她礼仪知识;遇到长辈老师,都要主动打招呼,懂得了文明礼貌;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必须做到,如果答应孩子的事就要办好,让孩子懂得了诚信......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谨言慎行,以身示教,事实证明,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因此,父母要特别重视榜样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作用,时时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
二、加强孩子德育教育,培养孩子良好品格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始终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尽自已的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比如在路上遇到有人乱丢垃圾,孩子会主动上前劝阻;坐公交车时,孩子会主动给老人让座;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提供帮助。
同时,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对于别
人的帮助要记在心里,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帮助过或伤害过你的人,让孩子始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感受到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孩子是学校文明志愿者,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
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她都能时时处处严格严格自己,从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同学拉拢她到网吧、游戏厅去玩,她坚决不去,并劝同学也不要出入这些场所。
同时,她带头遵守校规校纪,听从老师教导,认真完成老师交办的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处处维护好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受到老师及同学们的好评。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生活习惯
平时多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谈论学习方法上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探索,提高效率。
注重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形成,孩子从小就能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
放学回家,首先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才能做别的事情;早上按时起床,自己叠被,自觉做功课,自己照顾自己。
还学会了关心、体贴别人。
节假日先后到周总理故乡淮安,古都西安、南京,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吉林天池,内蒙古大草原等地去旅游,不仅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而且锻炼了精神意志。
另外,注意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在孩子遇到难题时,总会平和地和孩子一起查找、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孩子的好朋友。
现在,孩子每天放学后,首先按照老师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几年来一直坚持着这种好习惯,吃完晚饭帮妈妈收拾完碗筷后,总会痴迷地读她的课外书,她知道很多课外知识。
四、培养孩子广泛的爱好和兴趣,争取全面发展
除了正常的学习外,孩子还应该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这样,孩子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因此,该家长十分注重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谦虚忍让、热爱集体、热爱劳动。
从小事做起,并通过讲一些名人、伟人的成长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理解一些深刻的道理。
同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学一些技能,培养孩子广泛的爱好和兴趣。
因此,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广泛,在课余时间参加了舞蹈、钢琴、书法、美术等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多次在演讲、歌唱、书法、绘画比赛中获奖。
得益于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汪晓月非常
喜欢阅读,订阅了《我们爱科学》、、《数学报》等报纸刊物,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了广泛的阅读兴趣;2013年8月,赴北京参加潍坊市电视台组织的《少儿风品格系列剧暨北京之行专题片》的拍摄,在《都是纸膜惹得祸》中担任了主演;2015年5月孩子的儿童画《娃娃和鱼》在第十二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书画展评中荣获二等奖;2016年7月在潍坊市音乐家协会第六届管弦乐、器乐大赛中荣获钢琴专业一等奖;今年参演的舞蹈《百蝶香扇》入选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2017年全国青少年新春特别节目。
通过这些活动,既锻炼了自己,又丰富了学校的课余生活,为同学们带来了快乐,也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五、学会与学校和老师的沟通和配合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场所,我作为家长十分重视与学校配合,按时参加每一次家长会,经常与班主任和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客观分析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耐心与孩子交流、探讨,表扬孩子的成绩,督促其改进缺点和不足。
同时,还能够认真完成好学校及老师安排的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及时提出加强学校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