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呼吸系统显像共45页

合集下载

(核医学课件)04.1呼吸系统显像

(核医学课件)04.1呼吸系统显像

局限性
• 辐射剂量可能较大 • 无法检查肺部局部病变 • 需要配合其他检查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
1
SPECT
通过测量注射的放射性物质在所感兴趣的区域的积累,产生三维影像。
2
PET
通过注射糖代谢物和放射性示踪剂,在显像前要提前进食特性示踪剂,评估肺的通气/血流情况,是肺栓塞诊断的重要检查。
呼吸系统显像的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显像前,需要将所有金属物品和个人物品(如手表、手机)移除。部分检查需要 禁食和停止某些药物。
2 注意事项
显像前会使用一些辐射性物质,因此需要尽可能控制辐射剂量。部分人可能会对显像过 程产生不适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
呼吸系统显像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 非侵入性 • 高分辨率 • 可重复性
核医学课件:呼吸系统显 像
呼吸系统显像通过各种技术来检查和显示肺部解剖结构和功能。了解它的原 理、应用和局限性对于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显像的概述
定义
呼吸系统显像是对肺部进行成 像的过程,可以显示肺部的解 剖结构和功能。
原理
不同的显像技术可以通过测量 吸入的气体、注射放射性核素 或使用X射线来产生清晰的影像。
优势
对于肺病变的准确定位和诊断有 很大帮助,同时因其无辐射受到 青睐。
局限性
不能检查肺部气体的扩散和交换, 对于肺功能的评估和动态监测的 能力较差。
常见技术
常见的呼吸系统显像方法包括 放射性同位素显像、CT、MRI、 PET等。
呼吸系统显像的应用
临床诊断
呼吸系统显像通常用于诊断肺部疾 病,如气道疾病、肺栓塞、受伤和 肿瘤等。
定量评估
显像数据可以用于定量评估肺部结 构和功能,如肺容积、换气功能和 胸腔压力等。

呼吸系统显像

呼吸系统显像
第八章 呼吸系统显像
呼吸系统显像包括
第一节 肺灌注显像 第二节 肺通气显像 第三节 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 像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肺肿瘤显像

重点掌握




第一节 肺灌注显像的原理 及正常图形 第二节 肺通气显像的原理 及正常图形 第三节 肺灌注显像和肺通气显像 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肺肿瘤显像的临床应用
弥漫性异常:

两肺放射性分布不均匀,有多发散在的
放射性减低或缺损区。

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广泛肺血
运受损。
放射性分布逆转:



正常人直立位时受重力影响,肺底血流量较肺 尖大3~10倍,故肺灌注影像的肺底放射性也 较肺尖高3~10倍。 当肺血管内压力增高,这种血流分布的梯度就 会逐渐消失而呈现近乎均匀的分布,甚至相反, 即肺尖放射性与肺底相同,或反较肺底增高, 双肺呈“八”字形影像,称为放射性分布逆转。 多见于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晚期、②二尖瓣 狭窄、③某些先天性心脏病。

病侧肺的放射性计数
L(%)= 健肺放射性的总计数 ×100%
术前估计术后残留肺功能




肺癌病人能否接受手术治疗,除取决于灌注缺损 的范围外,还应考虑病人术后残留的肺功能能否维 持足够的气体交换。 几十年来人们为了在术前准确估计术后残留肺功能。 尝试了诸如: ①支气管肺活量测定、 ②支气管内放射性呼吸测定、 ③单测肺动脉气囊阻断等测定一侧或区域肺功能的 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准确可靠,但操作复杂,且为有创性, 无法广泛应用。

272. 女 61岁 术后胸痛 a(前位) 肺灌注影像。左肺大片放射 性缺损区。 b(前位) X胸片未见明显异常,与灌注像不匹配。

放射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放射学呼吸系统PPT课件

.
99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X线表现 :充血期:早期可无明显的X线 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多或密度稍高的 片状模糊影。 实变期:均匀的致密影, 轮廓与肺叶或肺段形态相符合,病变以 叶间裂为界,边界清楚。 有时见支气管 气象,消散期: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 从边缘开始,多为散在,大小不等、分 布不规则 的斑片状影,易误为肺结核。
.
108
肺脓肿 (Lung abscess)
X线表现 :急性肺脓肿,炎症期:肺内大片 密实影,边缘模糊,密度较均匀,脓肿期: 病变中央已出现含气液平空洞,内壁不 光。
.
78
胸腔积液中量
.
79
胸腔积液少量
.
80
包裹性积液
.
81
叶间积液
.
82
气胸及液气胸
气胸:空气进入胸膜腔内。 液气胸:胸膜腔内液体与气体同时存在
.
83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
84
气胸及液气胸
.
85
纵隔的改变
形态改变: 位置改变
.
86
膈的改变
形态改变 位置改变 运动的改变
.
87
胸部常见疾病
.
92
支气管扩张 (bronchiectasis)
多继发于支气管和肺部炎症、肺不张、肺纤维 化,少数为先天性
临床表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症状是 咳嗽、咳血、咯大量脓痰,反复发热,呼吸道 感染,可有杵状指
分类:柱状 囊状 混合型
平片X线表现 :① 肺纹理增粗,模糊,柱状支
气管扩张可 显示轨道征。多个小囊肿状影呈蜂
气管分段
1、右侧(10):上叶,尖、后、前;中叶,

【核医学】呼吸系统显像

【核医学】呼吸系统显像
三、显像方法: ⒈ 雾化装置。 ⒉ 病人准备。 ⒊ 反复吸入微粒(5~8分钟)。 ⒋ 采集方法:多体位显像。
四、影像分析: ⒈ 正常影像(与通气显像相似) ⒉ 异常影像:
① 气道狭窄不畅引起沉积“热点”。 ② 气道完全阻塞呈放射性缺损。 ③ 气道气流减低呈放射性稀疏。 五、适应证及临床应用 与肺通气显像相同。
② 平衡像 ③ 清除像
五、影像分析 ⒈ 正常影像 ① 吸入像(通气像):反映通气功能。 ② 平衡像:反映通气容量,与灌注显像
相似。 ③ 清除像:反映局部呼气功能和气道通
畅情况,2~3分钟后,无局 部放射性滞留。
⒉ 异常影像 ① 局部放射性减低或缺损。 ② 局部放射性滞留。
六、临床应用与评价 ⒈ COPD

四、影像分析:
⒈ 正常影像:
① 平面影像:
·前位—放射性分布均匀,心影区可见,右肺 上中叶,左肺上叶显影较好。
·后位—放射性分布均匀,可见脊柱区,双肺 下叶显示较好。
·侧位及斜位—局部定位及肺段的判断。 ② 断层显像—矢状、冠状、水平三维显像(深 入了解叶、段的解剖,须与X-CT对照)
⒉ 异常影像: ① 肺段性或亚段性缺损—常见于肺栓塞。 ② 局限肺叶或单侧肺缺损—常见肺组织受压引起。 ③ 广泛性放射性分布稀疏不均匀—常见弥漫性肺疾患。 ④ “逆转”放射性分布—常见肺A高压。 ⑤ 局灶性放射性稀疏—常见炎性、水肿等疾病。
二、适应证: ⒈ 肺栓塞的诊断与疗效判断。 ⒉ 原因不明的肺A高压或右心负荷增加。 ⒊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A高压及先天性肺血管病变。 ⒋ 全身性疾病(如胶原病等)累及肺血管者。 ⒌ COPD患者了解肺血流受损程度。 ⒍ 肺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血流受损程度。
三、显像剂及显像方法 ⒈ 显像剂:99mTc-MAA或HAM,注入量为20万 (〈50万)。 ⒉ 显像方法:① 注射时避免回血(防止“热 点”)。 ②平卧位(减少重力影响)。 ③多体位平面显像或断层显像。

核医学课件第十四章呼吸系统显像

核医学课件第十四章呼吸系统显像

2
肺部疾病诊断
3
治疗方案制定
通过氧气吸收比显像,
氧气吸收比显像可用于
通过评估肺部氧气吸收
医生可以评估肺血供情
检测和定位肺炎、肺栓
情况,医生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
和血管疾病。
病。
治疗效果。
总结
呼吸系统显像是一项强大的工具,可用于评估和诊断多种肺部疾病。通过肺
估肺的功能和通气情况,为治
筛查和评估,帮助提早发现和
等呼吸系统疾病。
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治疗这种致命疾病。
肺灌注显像基础知识
肺灌注显像是一项补充技术,用于评估肺部的血液灌注情况。我们将介绍这项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知识。
肺灌注显像的应用
1
肺栓塞检测
肺灌注显像可以帮助医生检测和定位肺栓塞,提供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
核医学课件第十四章呼吸
系统显像
欢迎来到核医学课件的第十四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呼吸系统显像的重要性和
应用。让我们开始这个令人兴奋的旅程吧!
呼吸系统显像简介
呼吸系统显像是一项关键的诊断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肺部疾病。我们
将介绍不同的呼吸系统显像技术和它们的优点。
肺通气显像基础知识
意义重大
肺通气显像帮助评估肺部通气功能,检测肺部疾病和异常情况。
2
肺血流量评估
通过肺灌注显像,医生可以评估肺部血流量,检测血管疾病和循环系统问题。
3
肺移植评估
肺灌注显像可用于评估潜在肺移植患者的肺功能和灌注情况,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氧气吸收比显像基础知识
氧气吸收比显像是一种先进的显像技术,可以评估肺部氧气的吸收情况,帮
助检测肺部疾病。
氧气吸收比显像的应用

核医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课件

核医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课件

免疫疗法
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 方法,通过增强免疫系统, 帮助身体抵抗肿瘤。
PET/CT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
早期诊断
PET/CT能够提供肺癌的早期诊断,
分期评估
2
有助于增加治疗成功率。
PET/CT可以评估肺癌的分期情况,
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3
复发监测
PET/CT可用于监测肺
暴露在空气污染、放射 性气体或化学物质中会 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3 组织类型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 和非小细胞肺癌,不同 类型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肺癌的分期和治疗
分期
肺癌分为4个阶段,分期有助 于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和 预后。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 射疗法、化疗和靶向治疗, 需根据病情和患者情况综合 选择。
小结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组成、功能和疾病对于健康至关重要。核医学在呼吸系统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 统课件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其疾病和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腔和喉咙
鼻腔和喉咙是呼吸系统的入口,负责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确保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X光
X光能够显示肺部结构和异常 阴影,是常规检查呼吸系统 疾病的重要工具。
CT扫描
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图像, 可以检测肺部结构、病变和 肿瘤。
PET/CT扫描
PET/CT结合了代谢活性与结 构信息,对肺癌等疾病的诊 断和分期有重要意义。

呼吸系统核医学课件

呼吸系统核医学课件
基本与前位所见相 同,两肺中间空白 区呈条状,心脏影 像较小;
左肺内下部仍可见 心脏所致的放射性 减低区;
整个肺野暴露良好 ,有利于全面观察 肺内情况。
2020/10/20
14
异常肺灌注显像
• 局限性稀疏或缺损: 1. 一侧肺不显影 2. 肺叶性异常 3. 肺段性异常 4. 弥散性异常
• 放射性分布逆转 肺尖部高于肺底部,属肺 动脉高压所致。
10
平面显像
• 前/后位、左/右侧位、左/右后斜位,必要时加左/右前斜 位
• 双肺同时包括在探头视野内 • 低能高分辨率或低能通用型准直器 • 每个体位:500k • 矩阵:256×256 • 窗宽 20% • zoom 1.5~2.0
2020/10/20
11
断层显像
• 仰卧位 • 双臂抱头,探头尽量贴近胸部 • 低能通用型准直器 • 旋转360°,每6°采集一帧,每帧20~30秒,共60帧 • 矩阵128×128 • zoom 1.6 • 平静呼吸 • 图像处理后得到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 • 层厚3~6mm
下 内前底段 SⅦ+ Ⅷ 叶 外侧底段 SⅨ
后底段 SⅩ
6
肺灌注显像原理
(Pulmonary Perfusion Imaging)
I.V.显像剂(10-60m) 肺动脉
暂时性、均匀性嵌顿于部分 毛细血管/肺小动脉( 8m)
栓塞颗粒的量与肺血流灌注 成正比
2020/10/20
显像,反映血流的分布
7
99mTc-MAA
呼吸系统
2020/10/20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概述 • 显像原理 • 正常图像 • 异常图像 • 临床应用

核医学 呼吸系统显像

核医学 呼吸系统显像
提示化疗将难以达到预期疗效。肿瘤化疗后,若肿 块缩小伴邻近部位血供改善,提示疗效好。 • 评价放疗前肿瘤对局部肺动脉血流灌注功能的影响; 监测肺癌患者放疗后局部肺组织血流灌注功能的改 变;反映放射性损伤后肺的局部生理功能。
• 心脏超声检查:肺动脉主干远端占位(考虑 血栓可能);中度肺动脉高压,EF 0.70 。
• 实验室检查:
– 多次血浆D2聚体检测结果均正常 。 – 血浆NT-pro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3053.0 pg/ml(0~100 pg/ml)。
• 常规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T波改变 。
• 肺动脉CTA:肺动脉主干和双侧肺动脉广 泛栓塞,建议治疗后随访除外其它。
呼吸系统显像
肺灌注显像
原理
• 显像剂随肺动脉血流灌注到毛细血管床 而栓塞在该处。局部栓塞的量与该处灌 注的血流量成正比。
• 当肺某局部动脉狭窄或完全阻塞时,该 处供血区将出现放射性减少或缺损。
• 反映肺血流灌注情况。
显像剂
• 99mTc-MAA ——99m锝-大颗粒聚合人血清白蛋 白。
• 90%的微粒直径为:10μm-100μm,
多数为:10-60μm。
方法
一次静脉注射量:活度一般为185370MBq(5-10mCi)。常规取8 个体位显像。
体位:注射时仰卧位为佳,此位肺内 血流变化较小。
肺 解 剖 图
右 上 叶
右 中 叶
后段
尖上段 外 侧 底 段 后 底 段 左 上 叶
前段
上 舌 段

右下叶 左下叶
舌 段
右肺分段
尖段
尖段
5次,或潮气量呼吸 30-40s; • 2k/s计数。
• 核素肺显像显示肺通气(V)和血流灌注(Q) 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