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3
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学案含答案

2019届高三语文《辨析并修改病句(一)》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通过练习分析试题,寻求规律,掌握考查的重点。
3、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知识准备】1、通过引导学习,把学和练落到实处。
2、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自主探究】一、考点释要:1、病句的含义及修改的意义: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的组织规律、不符合客观事物的事理、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句子。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属于纯洁语言一类的考点,一直是语文高考的必考点之一。
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需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
2、高考的考查形式:高考在这一考点上,题型一般只是两种:一是辨析语病,二是修改病句。
在高考试卷中以两种形式考查,一是单项选择题,放在Ⅰ卷;一是主观性试题,放在Ⅱ卷。
辨析病句是对病句识别与能力的考查,修改则以辨析为基础。
3、修改的原则:修改病句,要在判定语病种类的基础上,明确语句的表达目的,抓住关键,不伤原意,尽量“多保留少改动”。
4、注意事项:A、明确语言简明的主要内容B、要注意汉语表达的灵活性C、要注意考题的要求二、知识点概要病句的类型主要有:(一)语序不当思考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并根据下列提示补充例句。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7、主客颠倒:8、分句位置不当:[高考经典试题分析1](语序不当)1、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2、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课堂巩固训练]下列病句错在哪里?1.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职业间谍埃姆,揭开了美国情报史上特大的在职情报人员为外国提供绝密情报的丑闻。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Ⅱ复习任务群2小说阅读练案23探究标题意蕴与作用

4.(对点题)小说为什么以《鸭的喜剧》为标题?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6分)
参考答案①小说写了小鸭刚买来时十分可爱,后来也得以顺利成长。②题 目中虽说是“喜剧”,但情节自始至终隐含着悲剧。盲诗人想改变沙漠般的 现实而养蝌蚪,因小鸭的可爱买了小鸭,买来小鸭以后蝌蚪丧了命,最后盲 诗人不知去了哪里,鸭也没了主人。③“喜剧”一词运用反讽手法,揭示了当 时社会的黑暗、沉闷、死气沉沉。
“爱罗先珂先生,没有了,虾蟆的儿子。”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 最小的一个便赶紧说。
“唔,虾蟆?” 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蝌蚪的故事。 “唉,唉!……”他说。
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 匆匆的向赤塔去。
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 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 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 水,拍翅子,“鸭鸭”的叫。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刚来北京不久的爱罗先珂为摆脱寂寞,在院子里先后养蝌蚪、小鸡、小 鸭,然而这些举措逐一失败,他的寂寞感受注定无计消除。 B.小鸡的死亡使企图改造“沙漠”有所作为的爱罗先珂受到了挫败,而在小 鸭最终吃光了蝌蚪后,他终于发出了“唉”的沉痛叹息。 C.爱罗先珂匆匆赶回赤塔,是因为他对北京这座城市彻底失望了,于是想逃 离这片“沙漠”,不愿再踏足这里,以至于“绝无消息”。 D.起初“我”对“北京没有蛙鸣”的说法有过勇猛的争辩,因为“我”的感受不 深,随着友人的离去,“我”终于领会了这“寂寞”。
2019届高考总复习语文课后习题:练案三十三名句名篇默写(一)

练案三十三名句名篇默写(一)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是“,,”。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
(2)屈原在《离骚》中用景物意象表现自己“修吾初服”的做法的诗句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心胸豁达、通晓事理、行为方正、德名远播的句子是“,,”。
(2)苏轼在与客游赤壁时,面对月与水感喟,从“变”的角度阐发自己哲理思考的句子是“,”。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2)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引用了秦国开发蜀地的神话故事的句子是“,”。
(2)《庄子·逍遥游》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做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
(2)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前,要以之为师;而“,,”。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醉的语句是“,,”。
(2)屈原的《离骚》中,“,”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高考第一轮中文复习的知识点摘要?1、复习的知识点第一轮高考语文复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科书复习阶段,包括基础知识部分(词汇、文学知识、听写)和文言文复习;第二阶段是特别审查阶段。
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发音、字体、同义词辨析、习语辨析、病句、标点符号、修辞、模仿和转换句型的选择、段落的压缩和句子的扩展、简洁、连贯和恰当的语言、,现代文学阅读(实用文本和文学文本)、写作训练(主题考试、意图、材料选择、概念和风格)2、重点难点:基础知识部分——成语辨析与病句现代文阅读3.易出错和混相点:(1)字音字形部分采用每天课前小卷小考的形式督促学生识记;(2)《现代汉语阅读综述》系统地区分了学生长期以来不清楚的汉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区分表达特点、表达技巧、表达方法和表达方法,并总结出测试频率较高的网站,如常用修辞手段的表达功能;(3)在明确概念隶属的基础上,规范答题的要点层次和术语的使用,如句义理解题的答题三个思考角度等。
4.结果:(1)小卷测试既起到督促学生识记的作用,又能够化整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识点的长效性,部分学生还通过主动申请批改小卷的方式强化记忆。
(2)学生的标准答案意识得到了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培养了模式答案意识。
(3)对各考点的考查方向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
(4)在写作过程中,中学生有意识地从写作意图、写作风格和材料选择等方面提高写作水平。
5、存在问题:(1)自觉滚动合并审核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除了客观时间有限的因素外,计划的、持续的独立评审不到位,导致评审内容在一段时间后被遗忘。
(2)虽然对规范答题作了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强调,但是讲过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强,或自觉意识不强,导致仅仅是“笔记”而非“脑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挣脱原有解题恶习的束缚,未能将科学的解题步骤落到实处,所以查漏补缺的实效并不乐观。
(3)从理解到行动,理科学生对汉语的投入还不够。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辨析病句(二)搭配不当训练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辨析病句(二)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杭州西湖边武松墓坟头被撒满玫瑰花瓣的事件引发人们热议,可是有趣的是,这座引来关注的武松墓并不是水浒里的武松。
B.《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C.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十三五”期间,将重点从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和牛奶质量三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推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B.目前,我国住房供应总量充足,但需求却难以平衡,高额的房价导致买不起房的城镇常住人口一直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
C.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D.中巴经济合作能很好地改善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推动两国双边贸易额的增长,开启两国合作的新征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与会专家认为,建设文化名城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物、遗址等方面的展示与开放,而是整个城市各种文化元素共同作用营造出的文化氛围。
B.对于对手球队的这次堪称教科书般的战术配合,主教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队员做了精彩的示范和准确的阐释,大家从中获益匪浅。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辨析病句(二)搭配不当讲解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辨析病句2·搭配不当1.明确高考对病句部分的考查要求。
2.明确正确辨析病句中搭配不当一类的方法策略。
课时安排:1课时成语积累——贬义成语1.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2.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令色:讨好的表情。
3.负隅顽抗:指(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进行顽固抵抗。
负:依靠。
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4.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装作自己很有修养的样子。
5.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藏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6.沽名钓誉: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沽:买。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7.煊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8.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现在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舞、弄:玩弄。
文、墨:文笔。
9.罄竹难书:形容事实(多指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尽,完。
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10.移天易日: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易:更换。
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事理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进行辨别与剖析,即认清句子表达有无语病,有什么语病;“修改病句”是实际操作修改存在语病的句子或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子,使之变成正确的语句。
辨析病句是高考必考考点,又是考查热点。
①在考查形式上,题型较为固定。
一般辨析病句多采用客观题形式考查。
②题干设计倾向于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较少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项”,客观题分值都是3分。
③所考查的语病,一般都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的语病,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来自于当前书报、网络、电视等。
考查新课标全国卷《考试说明》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

专题一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时达标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连续一个小时的体能训练后,篮球队员们累得吴牛喘月....,但为了能在高中篮球联赛上取得好成绩,大家都毫无怨言。
②他处心积虑....地寻求国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多方探索,力求变化创新,在挥毫泼墨中抒发自己丰富的思想感情。
③这只闯入村庄的大棕熊,把村民储存食品的柜子翻了个遍,大快朵颐....之后扬长而去,真令人哭笑不得。
④我打算给孩子们普及一下关于壁虎的知识,虽苦心孤诣....,但想到的内容却少得可怜,不禁生出一些遗憾来。
⑤一些城市在明知自身不适合或者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却偏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地铁,最后得不偿失,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⑥为了使国学教育有实效,在浩如烟海的国学书籍中排沙简金....,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情,教师和家长都应成为“把关者”。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⑤⑥解析①吴牛喘月:据说江浙一带的水牛怕热,见到月亮就以为是太阳而发喘。
比喻疑心遇到不利的情况而害怕。
望文生义。
②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褒贬失当。
③大快朵颐: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
使用正确。
④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不合语境。
⑤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使用正确。
⑥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C)①现阶段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汽车市场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尤其是美国汽车市场,更是一片愁云惨雾....。
②离家多年的我回来时发现,母亲背驼了,看着儿女时,脸上多了一种期期艾艾....甚至是巴结的神情。
③我认真阅读了先生关于近代欧洲文化的大作,几乎每一页都会有令人激动的文字,以至让我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
④成功必须经历风雨,没有人能一步踏上最高层,霍金的人生可谓五风十雨....,但历经苦难的他终获成功。
江苏省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_材料概括分析题_含答案

课题第三课文科附加题之材料分析题●教学目标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3.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重点、难点重点:1. 了解文科附加题第三项的命题思路和题型规律。
2. 掌握该类题型的基本答题策略。
难点:分析有关材料的常规写作思路。
●设计思想文科附加题的第三大项名著阅读,由于文本本身的多样化,对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要求较高,但是相对固定的命题规律又让它的得分相对可控,因此要重视这一题的研究与训练,争取获得更好的表现。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
1)文档:2008-2013江苏高考加试题汇总2010加试题汇总2011加试题汇总2012加试题汇总2012-2013学年高三上期末附加题汇编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加试题汇编●课堂反馈【典型例题分析】慢词长调是中晚唐以来就在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俗曲,是配合当时新兴音乐歌唱的里巷俗歌。
《花间集》所收的是诗客曲子词,这些诗人文士所写的词,大半都是小令。
小令的格式与诗比较接近,因此..诗人文士插手写词后,习惯于写小令。
/而且..,诗人文士常常自己觉得比较高雅,而慢词长调当时是流行于市井之间的,所以..,他们不肯去写慢词长调。
/慢词长调的填写,要配合音乐的曲谱,它的格律要求更加严格,不像五七言的字句那么简单。
因此...。
他的创作突破..,一般的诗人文士也不能为。
/\\柳永的出现就像一座里程碑了小令的范畴,而以慢词长调为主。
写慢词长调就要铺排,铺展开来叙述,就不能够只以一个重点的感发为主。
它不像欧阳修的词,也不像李后主的词,也不像冯延巳的词。
他们是在语言文字之外,有很高深的意境、境界,教你去联想想象。
柳永的长调呢?因为..铺陈,就好像都明白地说出来了,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所以..有些文人诗客评价柳永词浅俗,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批评柳词:“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
”/值得注意的是,柳永所写的相思离别之情,不再是女子的口吻,而是从一个客子身份来写,他开创性地选取高远的景物,并在词作中融入了自己的追寻和感受,这是柳永词最大的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
23
第二册☆文言文(二)
一、基础字词(一)通假字《师说》⑴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谏太宗十思疏》⑴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种树郭橐驼传》⑴既然已,勿动勿虑(已,通“矣”,了)⑵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师说》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⑶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而”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作连词表因果关系。
⑷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⑸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古义:“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⑹小学而大遗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阿房宫赋》⑴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⑵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⑶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
今义:一个地区一段较长时期内的气象概况。
⑷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⑸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优秀人才。
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2728
2019-08-13
第二册☆文言文(二)
一、基础字词(一)通假字《师说》⑴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谏太宗十思疏》⑴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种树郭橐驼传》⑴既然已,勿动勿虑(已,通“矣”,了)⑵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师说》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⑶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而”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作连词表因果关系。
⑷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⑸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古义:“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⑹小学而大遗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阿房宫赋》⑴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⑵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⑶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
今义:一个地区一段较长时期内的气象概况。
⑷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⑸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优秀人才。
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2728
2019-08-13
第二册☆文言文(二)
一、基础字词(一)通假字《师说》⑴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谏太宗十思疏》⑴振
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种树郭橐驼传》⑴既然已,勿动勿虑(已,通“矣”,了)⑵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师说》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⑶吾从而师之古义:“从而”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义:作连词表因果关系。
⑷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⑸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古义:“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⑹小学而大遗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阿房宫赋》⑴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今义: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⑵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义:明亮的星光。
今义: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⑶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雨雪晴阴。
今义:一个地区一段较长时期内的气象概况。
⑷韩魏之经营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⑸齐楚之精英
古义:指金玉珠宝等物。
今义:指优秀人才。
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
34567891011131415161718192022232425262728
2019-08-13
第二册☆文言文(二)
一、基础字词(一)通假字《师说》⑴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⑵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谏太宗十思疏》⑴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种树郭橐驼传》⑴既然已,勿动勿虑(已,通“矣”,了)⑵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师说》⑴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