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中气息的掌控

合集下载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好的呼吸方法可以让唱歌唱的更好听,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是必须要学习的。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唱歌时控制气息的方法,欢迎阅读。

唱歌控制气息的方法(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二)“深吸慢呼数字练习”我们把第一步骤称为“吸提推送’,“吸提”的气息向里向,“推送”的气息向外向下,在“推送”同时做气息延长练习。

我们推荐三种练法:A、数数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B、“数枣”练习:“吸提”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

反复4—6次。

C、数葫芦”练习:“吸提” 同前。

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

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

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三)“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

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

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四)“托气断音练习”这是声、气各半练习。

双手插腰或护腹,由丹田托住一口气到额咽处冲出同时发声,声音以中低音为主,有弹性,练好这些,就算是把声乐的基本功练好了。

声乐演唱控制气息的4个技巧

声乐演唱控制气息的4个技巧

声乐演唱控制气息的4个技巧控制气息在声乐演唱中非常重要,它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歌手获得更好的发声效果和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四个关于控制气息的技巧。

1.呼吸控制:演唱时的正确呼吸对于控制气息至关重要。

歌手应该通过深吸气来充分准备演唱。

首先,放松肩膀和腹部的肌肉,让呼吸变得更深沉。

然后尽量将空气吸入腹部,而不是胸部。

当需要释放气息时,要控制呼气的速度,避免太快或太慢。

可以尝试使用“吹小蜡烛”的练习,通过调整呼气的力度来控制气息。

2.声音连贯性:在演唱过程中,保持声音的连贯性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确保每个音符都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持久力。

为了达到这一点,歌手要尽量避免在音符之间断气。

可以通过在连续的音符之间使用“呼吸穿越”来实现。

这意味着在每个音符之间做出又快又轻的呼吸,保持气息的流动性。

3.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气息的方法。

这种呼吸方式使腹部肌肉更活跃,从而提供更多的支撑力量。

腹部呼吸可以帮助歌手克服高音和长音持久性的难题。

通过放松腹部肌肉,并让它们向外扩张来进行腹式呼吸。

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要保持腹部肌肉的放松状态,并避免紧绷。

4. 聚焦力量:聚焦力量是指将气息集中在声音的核心区域。

这可以帮助歌手在演唱时获得更好的音质和投射力。

要实现聚焦力量,歌手需要将气息集中在下颚和喉部的位置。

可以通过练习咀嚼、吞咽和发出“mm”音来提高这种技巧。

此外,要注意鼻腔的通畅,确保气息能够顺利流过。

这些技巧只是控制气息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实践来掌握。

在练习时,可以尝试结合这些技巧,并与声乐教师一起进行指导和反馈。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深入了解声乐技巧,可以更好地控制气息,获得更出色的演唱效果。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在歌唱发声中,气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决定歌唱的品质和演绎效果。

因此,掌握气息的调控和支持技巧,对歌唱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正确调控气息。

歌唱发声需要用到的气息不同于平时呼吸时的气息,需要进
行特殊调控。

一般来说,歌唱者需要将呼吸深入到腹部,利用腹部肌肉进行呼吸,并在呼
出的同时逐渐控制气息,使气息稳定且持久。

同时,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需要对气息进
行不同方式的调控,如通过喉咙发声时需要收缩喉部肌肉来控制气息,通过嘴巴发声时需
要调整唇部肌肉来控制气息。

其次,支持气息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歌唱发声中,只有正确的调控气息是不够的,还
需要有效地支持气息。

这就需要歌唱者利用核心肌肉进行支持,同时使用腹部肌肉进行呼
吸辅助。

通过这种方式,歌唱者可以使气息更稳定、更持久,还能够避免因为气息不足而
出现短促的呼吸和音高跳跃的问题。

除此之外,歌唱者还需要正确掌握吸气和呼气的节奏。

在歌唱过程中,歌唱者需要适
时进行吸气和呼气,以保证气息的平稳和持久。

通常,歌唱者会通过固定的节奏进行吸气
和呼气,比如通过音符的长度和强弱度来判断吸气和呼气的时机。

唱歌中的气息掌控的四个技巧

唱歌中的气息掌控的四个技巧

唱歌中的气息掌控的四个技巧唱歌时,气息掌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正确的气息控制可以帮助歌手提高声音的稳定性、音准、音色和表达力。

下面将介绍四个帮助唱歌中气息掌控的重要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正确的呼吸。

正确的呼吸是唱歌中气息掌控的基础。

一种常见的技巧是腹式呼吸。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使腹部扩张,将气息从下腹部吸入,然后通过控制腹肌的收缩来释放气息。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并保持气息的稳定。

练习腹式呼吸可以通过深呼吸练习和练习控制腹部肌肉的收缩来实现。

第二个技巧是控制气息的流速。

歌曲中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不同的气息流速。

在高音部分,要控制气息的流速较快以支持高音发声。

而在低音部分,流速则需要较慢,保持稳定的气流。

练习控制气息的流速可以通过各种练习来实现,例如尝试长音练习、音阶练习和歌曲练习。

第三个技巧是使用恰当的声音坡度(音量的变化)。

在唱歌中,声音的坡度可以帮助表达情感和歌词的含义。

适当的声音坡度可以使歌声更加丰富和有表现力。

在掌握基本的气息掌控后,可以开始尝试在歌曲中使用不同的音量,通过控制声音的响亮度和强度来传达不同的情感。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些感情丰富的歌曲,通过理解歌曲的意义并在演唱时适当运用声音坡度来加强表达。

最后一个技巧是正确的发声位置。

发声位置是指声音来自身体的哪个部分。

正确的发声位置可以帮助歌手获得更好的音色和投射力。

常见的发声位置是胸腔发声和头腔发声。

胸腔发声可以产生较为丰富和饱满的音色,适用于大部分歌曲。

而头腔发声可以产生较为清澈和明亮的音色,适用于高音部分和一些需要特殊效果的歌曲。

练习正确的发声位置可以通过感受声音的共振点和尝试不同的发声位置来实现。

综上所述,唱歌中的气息掌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技巧。

通过正确的呼吸、控制气息的流速、使用恰当的声音坡度和选择正确的发声位置,可以帮助歌手提高唱歌的水平和表现力。

音乐艺术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希望以上的技巧对您的唱歌有所帮助。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

正确的气息调控可以帮助歌手
提高嗓音的质量、稳定歌曲的音域,同时还能够保护歌手的嗓子,防止声带受损。

一个重要的气息调控技术是正确的呼吸方法。

歌唱需要充足的气息支持,以保证声音
的稳定和持久。

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深呼吸和腹式呼吸。

深呼吸是将气息完全吸入肺部,
使腹部向前膨胀。

腹式呼吸是将气息通过膨胀的腹部来推动声带产生声音。

通过这样的呼
吸方式,歌手能够获得更加充足的气息供给,并能够控制气息的流动。

歌唱发声中气息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歌手需要通过正确的声音发声方式,充分利用
气息的支持来提高歌唱的质量和声音的合理强度。

气息的支持能够使声带获得充分、稳定
的气流,从而使声音更加富有力量和音质。

歌唱时,应该将气息集中在腹部,通过肌肉的
控制来调节气流的流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气压。

气息的调控也涉及到声音的音量和音色的控制。

通常来说,大声唱歌需要更多的气息
支持和调控,而小声唱歌则需要更加柔和和细腻的气息。

气息的调节也会影响音色的不同
表现。

通过改变气息的流动和压力,歌手可以调整声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亮度、暗沉或者暗哑的特点。

在歌唱过程中,歌手还要注重气息的平衡和节制。

气息的平衡是指气流的均匀分配,
不偏不倚地流向声带,以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节制则是指把握好气息的节奏和强度,
根据歌曲的不同要求,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气息,让声音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情感。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谈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歌手的音质、音量和持久力。

合理的气息调控和支持,能够帮助歌手实现更好的演唱效果。

本文将从呼吸、姿势和喉咙三个方面探讨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

正确的呼吸方法可以保证气息的稳定和充足。

在歌唱时,应该通过鼻子吸气,使得气息充分进入肺部。

要避免过度吸气或者浅表呼吸,这样会限制歌手的音量和持久力。

呼气时要尽量保持均匀和稳定,避免突然的呼气或者一口气呼出。

正确的姿势对于气息的调控和支持也非常重要。

站立或坐下时,歌手应该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

脚平行、肩膀放松、身体重心向下,这样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身体平衡,更好地利用腹部的肌肉进行呼吸。

避免过度使用膨胀肌肉,这样会导致呼吸不畅或者喉咙痛。

喉咙的调控和支持对于气息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喉咙应该保持放松状态,避免过度紧张或者过度张力。

在歌唱时,应该通过唇齿松动,舌头放松等方法,来减小喉咙的负担。

科学的发声技巧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喉咙,并为气息提供更好的支持。

合理地运用发声部位,控制声音的共鸣和共振。

在高音部分的演唱中,要尽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挤压喉咙,以免造成气息的逆流或者声音的损伤。

歌唱发声中气息的调控与支持对于歌手来说非常重要。

正确的呼吸方法、良好的姿势和合理的喉咙调动,都可以帮助歌手实现更好的演唱效果。

歌手在日常训练和演唱中应该重视气息的调控与支持,并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的气息调控与支持,才能够在演唱中发挥出更好的自己。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

唱歌时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状态唱歌是一项涉及很多技巧和要求的艺术形式。

而气息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决定了声音的稳定性、音色的好坏以及演唱的表现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如何控制气息以达到最佳唱歌状态的方法。

1.身体和姿势的控制在唱歌时,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站立时,双脚平行并与肩同宽,双肩放松,身体重心均匀分布。

这样的姿势可以确保呼吸畅通,并减少压力对声音的限制。

2.好的呼吸技巧气息的控制和管理始于良好的呼吸技巧。

这包括肋骨扩张、腹部呼吸和深吸气。

肋骨扩张是通过使胸部周围的肌肉放松来实现的,这样可以提供更多的空气供应。

腹部呼吸是指将空气吸入腹部而不是胸部,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肺容量。

深吸气是通过控制呼吸的速度和深度来提供更多的空气供应。

3.声音的连贯性在唱歌时,保持呼吸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你的声音应该从一句话的开始一直延续到结束,而不是被分隔开来。

为此,需要练习在唱歌时平稳地吸气和吐气,不要中断气息的流动。

4.控制唱歌过程中的气息流量为了控制气息,你需要学会调节气流的多少。

有时候,唱歌过程中会出现太多的气息流失,导致声音不稳定或者气喘吁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练习发出更强的声音来加强呼吸肌肉的控制。

同时,要学会使用适当的技巧来减少气息的流失,例如减少过分的口唇运动或过大的喉部张开。

5.协调声音和气息的控制在唱歌时,声音的控制需要与气息的控制相协调。

声音的控制涉及到喉咙、嘴巴和舌头的协调动作,而这些动作都需要适应正确的气息流量。

为了提高气息和声音的协调性,你可以通过练习唇扁音和舌音等技巧来加强口腔肌肉的协调能力。

6.反复练习和自我反馈控制气息是一项技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自我反馈来不断完善。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唱歌风格和音乐类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声音和气息的控制。

同时,可以利用录音设备来录制自己的演唱,并进行反复评估和改进。

总的来说,控制气息是一个相当技术性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练习和经验积累。

声乐训练知识: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

声乐训练知识: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

声乐训练知识: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声乐训练知识: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气息是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是声音产生的能量源,也是唱歌的精髓所在。

掌握气息的控制是声乐训练的核心之一,它是声音品质、表现力和舒适度的关键。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

一、了解声音产生的过程在了解如何掌握气息的控制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声波是由气流的震动所产生的,气流通过我们的声带,声带在震动后产生声波。

因此,我们的呼吸和声带的震动是产生声音的关键。

二、练习正确的呼吸方式正确的呼吸是掌握气息控制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通过练习深呼吸来打开我们的呼吸系统。

在深呼吸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鼻子吸气,使气体经过我们的喉咙和气管进入肺部。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呼气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空气缓慢地排出体外,让我们的肌肉自然松弛而不是将它们紧绷起来。

三、练习声音的发出练习正确的声音发出是气息控制的下一步。

我们需要通过发出连续、持久、稳定且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掌握气息的控制。

在声音发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身体的放松状态,头部应该保持水平,呼吸应该顺畅,声带应该放松且不应该过度用力。

四、练习气息的分配和控制气息的掌握还需要练习如何分配和控制气息。

在唱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掌握气息的分配,来实现音乐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要掌握气息的分配,我们需要练习如何在声音停顿或音乐节奏点处给予气息补充。

除此之外,掌握气息的控制还需要练习如何应对不同音高的唱法,特别是高音区。

在高音区唱歌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地掌握呼吸和声带的协调。

五、练习如何在演唱过程中再次补充气息演唱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补充气息,以保持声音和节奏的流畅。

在补充气息时,我们需要注意呼吸的节奏,以确保我们能够在不影响演唱的情况下补充气息。

六、如何在演唱结束后放松声带在演唱结束后,我们需要放松声带和肌肉,让呼吸系统恢复到自然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有节奏的放松来达到这一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唱中气息的掌控声乐演唱是一项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较高的复杂的行为。

气息贯穿于声乐演唱中的每一环节,如果气息掌控不好就会给声乐演唱带来严重的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歌唱中气息的掌控,欢迎借鉴参考。

一、正确的呼吸训练是掌控好气息的第一步。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自然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但在此我提到的呼吸部位是指调节肺部呼吸的横膈膜及调节肺部呼吸的胸部和腹部肌肉。

自然状态下的人的呼吸是一种自然的本能的呼吸,这种呼吸最放松、最自然,是唱歌时最完美最适合呼吸。

但对于初学者却不能仅仅寻找这种自然的呼吸,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正确的科学的训练,培养出一种有意识的,有技巧性、有控制性,有目的性的、运用自如的自然的呼吸。

因为我们人体的器官、骨骼都已定位我们无法调控,要做到有意识的控制呼吸,那就只能是有意识的控制这些可以调节肺部呼吸的肌肉。

尤其是横膈膜,因为生理上它就是调节呼吸的关键部位。

我们只有把它运用好才能更好的控制呼吸。

在学习中我及很多同学都曾遇到吸气太浅导致气息不足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只单单用了胸腔呼吸,这种呼吸方式使气息深入太浅,使得横膈膜与腹肌对其控制力太小,无法做到对气息有意识的控制运用。

而且这种呼吸会伴随着脖颈肌肉紧张和耸肩现象,使得歌唱者既达不到歌唱的自然放松状态,也影响歌唱者演唱的整体形象。

老师教导我们要运用横隔膜及其附近的腹部肌肉带动肺部做深呼吸,这种掌控好气息深度的呼吸方法是避免歌唱中出现气息不足最基础的因素。

为了避免气息掌控不好给声乐演唱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应先做好呼吸训练。

呼吸的训练与运用方式有:慢吸慢呼、急吸急呼、慢吸急呼、急吸慢呼等。

1、慢吸慢呼训练——扩张横膈膜附近的肌肉,即用腹部肌肉的扩张带动横隔膜的扩张,慢慢的深呼一大口气并保持住,再慢慢以最小的量往外吐气,这种练习有助于歌唱时对气息运用的控制,避免气息过度浪费,唱缓慢歌曲或长音时一般都需要这种呼吸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唱缓慢歌曲或长音时的气息不足现象,这是避免声乐演唱中出现气息掌控不好问题最基础的一个方法。

2、急吸急呼——同样是做扩张横膈膜的深呼吸,但要求快速吸入再马上快速呼出,这种练习有助于锻炼横膈膜对气息的控制力,利于歌曲中跳音的演唱,可以避免跳音没有弹跳力或跳音不够明亮等,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弹跳造成的气息不足,这是训练横膈膜对气息控制力最关键的方法。

3、慢吸急呼——慢慢的深吸一口气之后快速呼出,这种呼吸有助于避免演唱歌曲中音量较强的地方时的气息不足问题,可以有效的加强气息力度。

4、急吸慢呼——这种呼吸也是必须建立在深呼吸的基础上的,这种呼吸方法利于歌唱中遇到的紧急换气点处,尤其是在歌词连贯呼吸间隙太小后又跟长音的地方换气,有利于避免乐句太长间隙太小造成的气息不足问题。

这些方式都需要通过在长时间的不断地学习、训练过程中努力摸索并总结积累经验才能运用自如的用于歌唱中。

二、正确的发声练习对歌唱中气息控制的影响。

在发声练习前,我们常常会先练习打"嘟",这是一种用气息带动嘴皮振动发声的方法,无音高练习时它就是一种单一的较好的控制气息的练习方法,若加上音高它便成了一种综合性的较好的练声方法,它要求要将嘴巴嘟起,用缓慢呼气带动嘴皮的震动发出"嘟"的声音,这种发声方法利于学习者寻找头腔共鸣位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气息缓慢呼出保持发声长度。

发声练习时,一般我们常用a,e,i,o,u等单母音或ma,me,mi,mo,mu等混合母音套入:1234,54321/13,53,1/1234,53,42,1/13,24,35,42,1/53,42,13,53,1/565、454、343、232、1等音阶式发声练习曲中做发声练习。

歌唱者平时的发声练习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如拿闭口音:mi和开口音:ma在音阶1234,54321中练习,mi是闭口音口形不宜开得太大,但要注意mi音上行时口腔内部应尽量像唱开口音时一样,舌头和下颚都要自然放松,抬起软腭,打开喉咙来发声,ma音下行时,则要上下打开口腔,尽量抬高软腭,打开喉咙,放松舌头和下颚来发声。

如果mi音上行时不注意正确练习,口腔内部打开不够,口形横向打开则会使发音太扁无法让口腔有效的控制气息的呼出量,很容易造成气息不集中、撒气、漏气的的现象;当歌唱中遇到:新,心,星,幸,青,里,行,银,衣,盈,喜轻等闭口发声的文字就会影响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ma音为开口音,外部口腔要尽量打开,发音练习时如果不注意将口型口腔横向打开,软腭不能高高抬起,就很容易让气息一呼而出,无法让气息在口腔和头腔内停留支撑声音在口腔和头腔中共鸣;当歌词中出现:啊,爱,哎,哀,阳,山,满,慢,长,寒等开口发声的文字时就容易出现音高位置不够,气息不足的现象,影响到歌唱者歌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就拿歌曲《孟姜女》为例来做简单的分析:这是首叙事歌曲,属于慢板形式,第一段曲调柔美,描绘了孟姜女与丈夫分离的场景,歌唱时要稍慢一点,带有一种委婉、哀怨的情绪去演唱,这时要用深呼吸把气息放沉稳,避免因气息控制不好导致提气演唱造成声音太虚;尤其在低音旋律部分一定要注意气息与胸腔共鸣的正确的科学的运用,以免因气息控制不好造成的气息不足或过度换气影响乐句的歌唱性;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里,新,喜,盈;长,城等,这就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闭口音、开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避免影响歌唱者演唱时对气息的控制。

第二段旋律稍作流动表现了孟姜女盼与丈夫重逢的急切心情,因乐句与歌词排列产生了紧密的衔接处形成弱位音,这时要运用急吸慢呼地方法避免未能及时呼吸造成的气息不足;这一段里出现了夏,银,星等也需要注意发声训练中开、闭口音发声方法的运用。

第三段运用了转调,旋律跌岩起伏,力度张弛有序,表现了孟姜女为夫做寒衣的感人情景,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要做渐强处理,到高音为最强又做渐慢,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气息、打开喉腔、抬起软腭、做好头腔共鸣,尤其是到高音演唱的"啊、寒"和"衣,行"等开闭口字眼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气息。

到了第四段及最后结尾部分再度转调,带有戏剧紧拉慢唱的手法,表现了孟姜女失去丈夫哭天喊地的极度悲痛心情,将歌曲推向高潮,我们可以选择"哭唱"的演唱方法使气息保持沉稳有力,以有效的控制气息支持有力而激动的高潮部分的演唱,尤其到了尾声多是高音且多数是长音,如果控制不好气息很容易出现气息不足的问题。

我们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控制好气息,再让气息支撑好歌唱中的发生与共鸣,才能保证演唱整首歌曲时声音的统一与美妙。

三、正确的歌唱共鸣利于气息的控制。

我们所说的歌唱中的共鸣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

发音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基音"在共鸣腔体内引起的共振叫做"共鸣"。

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气息冲击声带形成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量是微小的,这些声音被传到人体的各个腔体里面形成共鸣才使得音量变大,就如乐器可以通过其音箱产生共鸣一样,人的演唱中也需要腔体产生共鸣来扩大音量美化音色,这些腔体就是共鸣腔,主要包括口腔、鼻腔、咽喉腔和胸腔。

根据人歌唱时声音的高、中、低三种音区可以大体将共振声区划分为三种:胸声区,是唱低音时主要用到的共鸣腔体,声音要浑厚结实;混声区,以口、咽、喉等腔体为主,可以起到适度调节配合胸腔和头腔的作用,是唱中音时主要用到的共鸣腔体,声音要圆润流畅;头声区,是唱高音时主要运用的共鸣腔体,声音要高亢明亮。

虽然为了更明确各个共鸣声区的位置及作用将其划分为三个声区,但在歌唱运用过程中,发声时最好是运用"混合共鸣"的方法。

低音、中音和高音的正确共鸣需要正确的控制气息来完成,反过来正确的共鸣也利于气息的控制与运用。

当我们在唱歌时,我们通过有意识的调节气息和共鸣腔体内的空间使其产生有意识、有技巧性、有控制性,有目的性的共鸣,以达到用较少的气息产生声音通过正确的共鸣获得最好的发音效果。

然而对于一些初学者却很难一下就找到正确的共鸣, 因为我们往往会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如由于舌身后缩,舌根往下压,或过分的撑大喉咙,从而造成喉部肌肉过分紧张、僵硬,使得声音太靠后产生喉音,吐字不清楚,歌唱时嘴里像含了东西一样,听着很不自然,但声音自我感觉却会很大,误认为是共鸣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声带闭合不自然,无法有效的控制气息,引起气息不集中、洒气、漏气等现象,以至于歌唱时出现气息不足.因此,我门在唱低音和中音时要注意口腔自然打开,下颚放松,舌头自然放松的放于口腔底部微贴在下牙根部,软腭自然上抬,喉头稳定下放,利用胸腔、口腔、咽喉腔、鼻腔的混合共鸣发声, 避免口腔太扁、舌头后缩或上翘、下颚紧张下压造成的声音太扁、大舌头和压喉等问题,就会减少了气息不必要浪费。

唱高音时,则要高高抬起软腭、保持鼻腔畅通,做到正确的头腔和口腔的混合共鸣,使声音在头腔和口腔中获得最好的共鸣效果,避免气息不集中、洒气、漏气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起笑肌、放下喉节、保持气息在共鸣腔体内做到最大限度的自然的循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唱高音时出现气息控制不好导致音高不到位,音色太单薄,气息不足等问题.四、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歌唱时气息的运用。

在声乐演出、比赛或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精神紧张、身体发抖,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出现大脑空白,记不得歌词,节奏不稳,底气不足,呼吸太浅薄而提气等问题,这些都是因为我门的自信心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声乐演唱中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而过于紧张造成的.这其中由于过度紧张引起的呼吸太浅薄,使得本身吸入的气就不多,又加上精神过度紧张和身体的颤抖会影响歌唱者对气息的控制而造成不必要的费气,导致提气演唱或气息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演唱效果.影向心里紧张的发生的因素有:演唱者基本技能掌握不够熟练,个人得失感太重,演唱者的心情不太好或者是演唱者性格过于内向等。

因此我们除了通过长时间的学习训练提高基本技能外,还要注意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如,不要急于求成,树立勤奋思想、克服侥幸心理,不要过在乎面子重视得失,用一种愉快轻松地心情把演出、比赛、考试当成自己娱乐的一种方式,用心去展现自己的情感;平时生活中要多去参加一些聚会或可以提高心理素质的演出活动等;关键是在歌唱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可有效的控制自我情绪,利于排除外部干扰的,保证歌唱者能集中精力去有意识的进行气息的控制运用。

还有在歌唱时,歌唱者首先要使自己置身于情境中,用激动的心情去表现歌曲中的思想感情,抑制各种杂念和干扰,排除心理的紧张因素,集中注意力运用正确的呼吸、发声及共鸣方法,避免引起身体各器官的过度紧张,带来的气息控制不好等问题影响歌唱。

美妙的歌声是一种无价的艺术珍宝,里面有万千的奥妙和精神享受值得我们去体会和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