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论文道路交通事故的论文
关于交通安全的高中议论文【五篇】

【导语】交通安全⽆⼈不知,⽆⼈不晓。
为⼤家提供《关于交通安全的⾼中议论⽂【五篇】》,欢迎阅读。
【篇⼀】关于交通安全的⾼中议论⽂ 俗话说:“车祸猛于虎。
”我们常在现实⽣活中、新闻报道中,看到许多关于交通事故的报道,许多⼈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仅给⾃⼰和家⼈带来了很⼤的不幸,⽽且给他⼈造成了极⼤的伤害。
⼀件件触⽬惊⼼的交通事故,给⼈们留下了⾎的教训。
每当我背着书包出门时,妈妈总会叮嘱我:“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可每次我都不把这当做⼀回事,直到我亲眼⽬睹了⼀场交通事故时,我才知道妈妈对我说的话是多么的重要。
那天下午,我在家门⼝那棵⼤树下乘凉,看见⼀群孩⼦在家门⼝踢⾜球,他们玩得⾮常开⼼。
⼀个⼩孩⼀时⼤意,不⼩⼼把球踢到了马路上。
有个⼩孩为了把球捡回来,不由⾃主地跨过了马路,在马路的中央正想把球捡起来,突然,⼀辆汽车疾驰⽽来,⼩孩吓呆了,⾛也不是,跑也不是。
司机为了避免撞上孩⼦,只能采取紧急刹车,转瞬之间,紧跟此车后⾯的两辆车来不及刹车也撞在了⼀起。
看,由于孩⼦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给别⼈造成了多⼤的损失呀! 经过这次交通事故,我懂得了如果那些⼈能遵守交通规则,如果那些开车的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去做,那么,这个世界那就再也不会发⽣交通事故。
我还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在珍爱⾃⼰的`⽣命。
我作为⼀名⼩学⽣,想对同学们说:要⾃觉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并坚决做到以下⼏点:⼀、过马路时⼀定要⾛斑马线;⼆、如果道路没有斑马线,就要做到⼀停⼆看三通过;三、在有信号灯的路⼝,不要闯红灯,做到红灯停,绿灯⾏,黄灯亮了停⼀停;四、不能在马路上嬉戏、玩耍;五、平时⾛路要⾛右边,要⾛⼈⾏道;六、未满⼗⼆岁的⼉童不能骑⾃⾏车上街。
我们须谨记:⽣命对我们⽽⾔只有⼀次,⽣命中的⼀切灿烂对我们⽽⾔也只有⼀次。
有了⽣命,我们才能享受⽗母的呵护;有了⽣命,我们才能享受学习⽣活的乐趣;有了⽣命,我们才能实现⼈⽣的价值。
关于交通安全的议论文作文(精品7篇)

关于交通安全的议论文作文(精品7篇)关于交通安全的议论文作文篇1每当打开窗户的时候,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高大挺拔的树木显得郁郁葱葱,随风轻轻地摇动枝条;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是那么宽敞、明亮;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
可是每天又会有多少人再也看不到这些变化的到来。
“红灯停,绿灯行”这个简单的道理谁都懂,但每天依旧有那么多美丽的生命之花凋谢在无情的车轮下。
只是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脆弱的生命便消逝了,沾满灰尘的马路上只留下一片刺目的红色。
电和火已经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电和火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无形的杀手,时时刻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一不留神,它们就会变成熊熊的火焰,吞噬了渺小的人类,似乎可以想象它是多么猖狂地在笑着。
一个个血的教训摆在眼前,让人不能去忽视它们的存在,但还是会有如此多的生命被无情地夺去。
在危险面前的人类是多么微不足道,竟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看着死亡把一个又一个灿烂的生命带走,只能带着恐惧的表情怯生生地躲在一旁。
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难道不应该是便捷吗?可为什么便捷却会带给我们一个又一个触目惊心的悲剧?我想这应该是人类对安全的忽视造成的吧,是人类自己将便捷变成了危害。
也许有很多人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事应该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等到真正发生时只能后悔莫及。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生命能承受多少次这样的“万一”?“安全”无疑是危害的天敌,但同时也是它的败将,只有我们注意安全,才能取得胜利。
把“安全”深深地刻在心上,让平安长伴我们的左右,一起迎接崭新的明天。
关于交通安全的议论文作文篇2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__班的__。
相信大家都听到过“平安是福,平安是金”的话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文明交通,与安全手拉手》。
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我们徜徉在动人的春色里,尽享生命的美好。
然而,曾几何时,公路成了扼杀生命的无情杀手,汽车、摩托车就像那锐利的尖刀,肆意地宰割着幸福和安宁,交通问题如同是一块沉重的石头紧压着人们的心魂。
交通事故论文

交通事故论文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运输工具与人、车辆、设施等之间的意外事件。
交通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也对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研究交通事故、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以及制定有效的交通安全措施,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通过对国内外交通事故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了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首先,交通事故的原因涉及驾驶员的错误行为、道路条件、车辆状况等多个方面。
驾驶员的错误行为包括超速、疲劳驾驶、酒驾等,而道路条件和车辆状况包括道路设计不合理、路面状况不良、安全设施缺乏等。
其次,交通事故的特点表现为突发性、复杂性和多发性。
突发性指的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位置是不可预测的;复杂性指的是交通事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发性指的是交通事故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
接着,本论文对交通事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了探讨。
在交通事故的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监管,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加强对道路和车辆的管理和维护,改善道路条件和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能;加强对交通行为的监控和处罚,建立全面的交通法律和执法机制。
在交通事故的控制方面,需要快速、及时地处理事故现场,减少事故后果;加强事故统计和分析,研究事故的发生规律和原因,制定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措施。
最后,本论文对交通事故相关政策和法律进行了分析。
交通事故的防控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政府应制定完善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交通事故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交通事故预防和控制的资金投入,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总之,交通事故是一项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控制。
本论文通过对交通事故的原因、特点、预防与控制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交通事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交通事故的安全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多。
交通事故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加强交通事故安全教育,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是当前我国社会安全建设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交通事故的现状、原因分析、安全教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交通事故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事故;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意识;预防措施一、引言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行人、交通设施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件。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数量逐年上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开展交通事故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交通事故现状及原因分析1. 交通事故现状据统计,我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高达6万余人,受伤人数超过50万人。
其中,农村地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数的70%以上。
交通事故已成为我国公共安全领域的一大难题。
2.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1)驾驶员因素: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闯红灯、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2)行人因素: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等违法行为也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3)交通设施因素:道路设计不合理、交通信号设施不完善、交通标志不清等也会导致交通事故。
(4)车辆因素:车辆制动系统故障、轮胎老化、灯光系统不正常等也会引发交通事故。
三、交通事故安全教育措施1.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1)学校教育:从小培养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2)社会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企业培训:加强对企业员工的交通安全培训,提高企业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2. 完善交通法规和执法力度(1)完善交通法规:针对当前交通安全问题,修订和完善相关交通法规。
(2)严格执法: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3. 改善交通设施(1)优化道路设计:合理规划道路布局,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交通事故的作文

交通事故的作文
交通事故是人们生活中不能忽视的事件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交通事故,如何预防和应对交通事故,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危害。
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交通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其次,我们要学会预防交通事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注意路况和交通信号,避免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危险行为。
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不随意横穿马路、不闯红灯等。
最后,我们要了解如何应对交通事故。
如果我们不幸遭遇了交通事故,首先要保持冷静,尽快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保护现场和证据,以便后续的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尊重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交通事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出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分析及对策论文摘要: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多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威胁,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还对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对道路交通事故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针对如何减少和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对策交通道路安全问题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道路交通事故是非常严重的事故,对道路交通系统有严重的干扰,并且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对社会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对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减少和避免道路交通的方法和对策。
1 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分析1.1 国外道路交通事故现状国外道路交通事故形势虽然比较趋于稳定,伤亡率也很高,每年大约有150多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伤亡。
其中低收入的国家道路交通事故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占国家总收入的1.5%左右。
中等收入的国家每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在700亿元左右。
很多国家在遭受到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之后,采取了很多的办法和措施减少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坏,制定了一些列的交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且对人们加强了道路交通安全的意识。
有了这些措施和对策,国外很多国家的道路交通事故都基本保持了稳定,并且还有降低的趋势。
1.2 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现状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一直是最为严重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并且危害极大。
随着汽车制造业以及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居高不下,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已经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但效果和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整体来说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加大相关举措,研究出相关的措施和办法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2.1 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高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高,稳居世界之最。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预防措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年的77万多起,年均增长6.3%。
死亡人数由5万人上升到10.9万人,年均增长5%。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4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
一、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
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
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
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机动车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的整体素质更加参差不齐。
那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出事较多的机动车驾驶员被“誉为”“马路杀手”。
椐有关资料统计分析,一般的交通事故原因中,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的,占不到5%,而95%以上的原因是由于人的违章行为造成的。
其实,即使在有关资料统计的5%的由于车和路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原因中,“车和路的原因”仅仅是被动因素,因为人是车和路的创造者、使用者。
关于交通安全的论文:范文3篇

关于交通安全的论文:范文3篇关键词:交通安全主体管理hse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安全管理,其核心是围绕人这个主题而开展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在人与车之间,不论是人驾驶车还是管理车,人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一个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其心理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得当、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行驶;一个车辆安全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监督过程中,其监管责任是否到位、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教育培训是否到位、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全过程监控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车辆能否安全运行.所以,如何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此,本文就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消除安全隐患的对应措施进行了思考.一、交通安全“主体”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分析近几年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大部分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而造成的,其主要表现: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1、麻痹大意、盲目自信.部分司机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和自信心,有章不循,又法不尊,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违章肇事.2、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受工作环境、家庭事务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驾驶人员产生烦操情绪,思想分散,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或者高度喜悦、兴奋,得意忘形,导致不安全行为.3、业务生疏,遇事惊慌.部分驾驶人员由于驾驶技术不熟练或心理因素,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束手无策,惊慌失措.4、骄傲自大,争强好胜.自己事情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总认为自己工龄长、驾龄长,虽然有时也感觉到自己力不从心,但为了在世人面前不失面子,争强好胜,图虚荣,不计后果,违章行驶.5、盲目从众,心存侥幸.部分驾驶人员看见别人行车违章,自己也跟着违章;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存有侥幸心理的人偏不按规定履行,明知故犯.6、惰性心理.部分驾驶人员工作图省事,能凑合就凑合,宁愿冒点险,也不愿按操作程去办事,即就是发现车辆有毛病,也让它带病继续工作.7、环境复杂,判断失误.在行车过程中,由于天气、地形、路面、灯光照明等因素复杂时,会导致人的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而引发交通事二、控制交通安全“主体”不安全行为的几点对策一)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只要认真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增强全员安全危机意识,切实提高超前预防能力.我们应牢固树立“只要认真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安全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管理理念,以“贵在当真,重在落实,持续改良”作为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树立健全三个制度:全员安全承诺,全员安全培训,全员安全辩识.以零事故、零伤害为目标,hse管理事情为载体,全面创新安全管理,构建科学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树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良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交通事故论文道路交通事故的论文
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灰色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摘要] 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是进行交通安全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
基于灰色理论构造弱化算子对2004年-2008年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弱化处理,并对数据序列进行二次排列,构建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的灰色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预测得到义乌2009-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预测模型具有使用简便、预测精度高的优点,对义乌交通事故的预测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交通事故灰色模型预测模型义乌市
道路交通事故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是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对于义乌而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面临严峻的考验。
治理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首先就要掌握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的灰色预测模型,再运用灰色模型预测义乌市未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为义乌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治理道路交通事故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利用2004-2008年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4项统计数据,建立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4项指标的预测模型。
1.2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义乌2002年至2009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如下表1。
表1 义乌市2002年-2009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
类别
年度事故
总数死亡人数受伤
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2002 2754 132 1681 10714738
2003 1362 132 1208 7659476
2004 919 147 1046 4377339
2005 695 142 840 2774539
2006 688 141 782 2360570
2007 614 123 771 1947270
2008 473 122 566 1936605
2009 390 115 414 381070
由于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使得交通实际事故数据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而且与实际交通事故数据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选取2004年到2008年的数据用于建模和预测。
要将获得的交通事故相关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
采取由现在向过去滚动的方式选取建模序列,得到义乌市2004年-2008年交通事故四项数据的建模序列分别为:
X总(0) =(x总(0)(1), x总(0)(2), x总(0)(3), x总(0)(4), x总(0)(5))
=(473,614,688,695,919)
X死(0) =(x死(0)(1), x死(0)(2), x死(0)(3), x死(0)(4), x死(0)(5))
=(122,123,141,142,147)
X伤(0) =(x伤(0)(1), x伤(0)(2), x伤(0)(3), x伤(0)(4), x伤(0)(5))
=(566,771,782,840,1046)
X损(0) =(x损(0)(1), x损(0)(2), x损(0)(3), x损(0)(4), x损(0)(5))
=(1936605,1947270,2360570,2774539,4377339)
仔细分析义乌市2002年-2009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表1,可以发现数据有比较大的变化,系统的行为数据受到扰动项的干扰,在预测分析时,不能不加以考虑。
应用构造的弱化算子进行一阶弱化,得出弱化序列数据,利用弱化后数据序列建立灰色模型,能够取得很好的模拟效果。
由于死亡人数关系重大,数据的真实性比较强,受干扰小,所以不必要进行弱化处理。
对义乌道路交通事故数、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及道路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三个数据序列构造弱化算子进
行弱化处理。
本文建模数据选取2004年至2008年五年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处理。
原始数据序列
令
其中
式中D是一阶平均弱化缓冲算子
利用上述弱化算子对原数据序列进行弱化:
对于X总(0) =(x总(0)(1), x总(0)(2), x总(0)(3), x总(0)(4), x总(0)(5))
=(473,614,688,695,919),显然n=5,弱化后的数据序列为:
X总(0)D=(678,729,767,807,919)
同样运算可以得到其它2个数据序列的弱化后的序列
X伤(0)D =(801,859,889,925,1046)
X损(0)D =(2679264,2864929,3170816,3575939,4377339)
按照时间顺序形成用于建模的数据序列为:
X总1(0)D=(919,807,767,729,678)
X死1(0) =(147,142,141,123,122)
X伤1(0)D =(1046,925,889,859,801)
X损1(0)D =(4377339,3575939,3170816,2864929,2679264)
经过上述两个步骤处理后的数据序列就可以进行义乌市交
通事故灰色模型的构造了。
2.建模方法
运用2004年到2008年经过处理用于建模的数据序列,经计算可得到义乌市交通事故四项数据各自的灰色预测模型。
交通事故总数预测建模步骤如下:
1、对X总1(0)D=(919,807,767,729,678)作AGO 运算(一次累加生成)得到:
X总(1)=(919,1726,2493,3222,3900)
2、构造矩阵B和YN
B==YN=
3、计算(BTB)-1YN==
4、
5、求导还原得:
6、对上述模型精度进行检验:
用(1)模型求出各时刻值,然后求相对误差。
精度检验实测值、残差值表如下表2。
经计算,平均相对误差为0.495%,精度要小于1%,模型精度良好,可以用(0)(k+1)=-a=839e-0.056k进行预测,还原生成交通事故总数预测值和原始值见下表3。
从回代检验结果看,累加生成数列曲线拟合较好,相对误差0.495%,而还原数列的相对误差大一点,其原因是数据累加生成后,将原始数据的随机性弱化,正负误差抵消,当再还原后,便又表现出来。
同理算出其他3个数据序列的预测模型,对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检验表明预测模型都达到一级精度要求,后验差比值
C<0.35,小误差频率P>0.95。
所建立的模型精度良好,均可用于相关预测。
综上所述,义乌市道路交通事故4项数据序列的预测模型和2009-2011年的相关预测值汇总如下表4。
从预测结果来看,2009-2011年交通事故4项数据预测值与前几年的数据呈现的规律有一定的偏差,普遍比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大,而且数据增大的幅度较大,这值得交通管理部门引起注意,对交通事故各项数据不能盲目乐观,应加大监管力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结论
(1)对义乌交通事故数据构造弱化算子进行弱化处理,并对数据序列进行二次排列,在此基础上形成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序列可以很好地用于灰色建模。
这样的数据处理具有创新性,可提高道路交通事故GM(1,1)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2)运用构造的义乌市交通事故四项数据的灰色预测模型进行交通预测,预测的精度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6.
[2]刘秋菊,景国勋,房耀洲.GM(1,1)模型在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7(7):159-161.
[3]刘建齐,陈兰,刘建武.道路交通事故预测中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J].广西交通科技.2003(4):106-109.
[4]韩文涛,张倩,贾安民.基于灰色系统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3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