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煜后期词

试论李煜后期词
试论李煜后期词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英文题目: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 u later word

姓 名 李里程

学 号 04011420

专业班级 中文04本(4)

指导教师 张君梅

提交日期 2008年4月28日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录

引文 (1)

正文 (1)

一、李煜词之情感内涵 (2)

二、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4)

三、李煜深情之表现 (8)

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李里程

广东省惠州学院中文系 516007

指导老师:张君梅讲师

摘要

李煜词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后期词善于表达真我,寄托愁情的特点值得细细研究。本文就李煜后期词的这一特色展开论述,藉此展现李煜词高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煜后期词真我愁情

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u later word

LiLi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Huizhou Unive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Instructor: Lecturer Zhang Junmei

ABSTRACT

Li Yu left a brilli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rms of word in the history ,he was good at self-expression in his late word, which was worth carefully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 of pinning sorrow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Li Yu’s late word in order to show superb artistic charm.

Keywords

Li Yu Late word self sorrow

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中文04本4班李里程指导老师:张君梅职称:讲师

摘要

李煜词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后期词善于表达真我,寄托愁情的特点值得细细研究。本文就李煜后期词的这一特色展开论述,藉此展现李煜词高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煜后期词真我愁情

Abstract:Li Yu left a brilli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rms of word in the history ,he was good at self-expression in his late word, which was worth carefully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 of pinning sorrow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Li Yu’s late word in order to s how superb artistic charm.

Key W ords:Li Yu Late word self sorrow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是中国词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受到历代学人的敬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知令古今多少人为之感动。李煜词现存三十余首,数量不多,但不乏感人之作。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李煜词颇为推崇:“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1]

所谓“神秀”是指后主词“不假辞藻之美,不见着力之迹,全以奔放自然之笔写

纯真任纵之情,却自然表现有一种俊逸神飞之致”。[2]唐圭璋对李煜词也给予肯定:“自来论南唐二主词者,无不赏其艺术高奇,秀逸绝伦,既超过西蜀《花间》,又为宋人一代开山。尤其后主晚期,自抒真情,直用赋体白描,不用典,不雕琢,血泪凝成,感人至深。”(《南唐二主词汇笺》)唐圭璋点出了李煜后期词在抒发真情,表达自我真实感情上的勇气和过人之处。

一、李煜词之情感内涵

“词作为一种民族文学样式兴起于盛唐时期,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即约公元11世纪60年代至13世纪70年代的两百年间,正是词体文学繁荣兴盛的时代。”[3]五代十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后主词同样起到了继承前人,启迪来者的作用。“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4]词到后主手中,便豁然开朗,感人至深,已由“伶工之词”转变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5]性格略显柔弱,喜多愁善感。家庭环境使李煜不能较为深入地接触社会现实,但凭借自己对艺术的喜爱和追求,他还是能将自己的一番真情倾注在词作之中。李煜词倾注的是自我内心真实的感受,而非应景、附和之作,这为词由替人兴叹表情向抒发自我真情实感转变给后人做出了表率。李煜词讲究以情感人,志在抒写词人内心情感。这个特点,在李煜前期词中已略有体现,在其后期词中表露得淋漓尽致。

以开宝八年(公元957年)宋灭南唐为界,李煜词大体分前后两个时期。亡国前,李煜在宫廷里过着奢华、糜烂的帝皇生活。虽然后主这一时期的词作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半是其帝皇生活的写照,但是其表达的情感却是真实、感人的。李煜前期词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李煜在词作中大量描写了其豪华的宫廷生活。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彻。归时休照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6]

此词写的是后主与妃子宫女歌舞宴饮,彻夜狂欢。“明肌雪”,“鱼贯列”,“吹断水云”,“歌遍彻”,准确描写出后妃宫女之美艳、娱乐队伍之庞大、歌声之响彻云霄和欢宴时间之持久。虽写后主的糜烂生活,但纯真任纵,还是给读者比较真切的感受。

第二,后主的爱情生活在其词作中也占相当部分。如《菩萨蛮?花明月暗》: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男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7]

在这里,后主以写实的笔调、毫无顾忌地抒写了自己与小周后的幽会偷情的真实场面,是其与爱人婚前偷欢生活的写照。“划”、“步”、“提”,这三个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情人间幽会准备过程中的小心翼翼。而“颤”字,就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男女偷欢时女子的羞怯和尽情享受爱情的快意。

第三,抒写离愁别恨的情绪,在后主前期词里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清平乐?别来春半》: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8]

此词记载了后主之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之事,后主“触目”生情。词中开篇就写明“触目愁肠断”,印证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真实共同人类情感。“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更是写离愁别恨的名句,以春草作比喻,将无限的忧愁与怀恨写得生动形象,就如春草般向远方无尽延伸。恰如俞平伯所说:“于愁则喻春水,于恨则喻春草,颇似重复,而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长气一句直下,更行更远还生,以短语一波三折,句法之变换,直与春水春草之姿态韵味融成一片。外体物情,内抒心象,岂独妙肖,谓之入神。虽同一无尽,而千里长江,滔滔一往,绵绵芳草,寸接天涯,其所以无尽则不同也。词情调情之吻合,词之至者也。”[9]此外,李煜前期词作中也反映归隐山林的志趣,主要是后主意志消沉时所做,在篇目上现存并不多。

李煜前期词,无论是描写宫廷、爱情生活,还是表达离愁别恨,其思想性、艺术价值相对而言并不算高。但也在无形中彰显了后主在描写生活、情态和感情时的独具匠心,表达自我感受真实可信,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感染人们。李煜敞开其内心世界,表达自己对自然、爱情和生活等最细致的情绪,丰富了读者的精神世界。与前期词相比,李煜后期词的艺术价值、艺术魅力就显得充满了艺术张力与可探讨性。

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被押解到北宋汴京,在那里过着被监视、被羞辱的痛苦生活。对于亲人,他没有能力去保护。“后主妹妹永嘉公主,入宋后,《十国春

秋》卷十九说嫁宋供奉官孙某,非。实被太宗觊觎,纳为后宫。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夏,太宗攻辽,侍驾以行。宋军败,复为辽景宗所得,有宠,没于北方。”[10]对于爱人,他也没有能力去帮助小周后保全清白与贞洁。“《十国春秋》卷十九载,小周后‘例随命妇入宋宫,为燕乐。进辄数日载出,出必大泣,詈后主,声闻于外,后主多宛转避之’”。[11]这两件事情让后主深受侮辱,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和爱人被凌辱。李煜从自身的不幸境地出发 ,用词作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命运的残酷,情感真切,让人为之感动。李煜后期词思想内涵深刻,是词人深深愁思的真实写照。此时,李煜词既说出了词人自己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世人心中的愁苦,引起世人的共鸣。真可谓之“士大夫之词”!

二、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12]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李煜正是以其全部血泪,将自己的悲哀真切地表达在后期词上,并巧妙地写出了人类共同的悲哀。作为阶下囚,李煜已是“归为臣虏”,本应该有所收敛,时刻自我节制,控制自己的真实感情。但是,李煜却选择将自己的一番真实的属于自我的感情灌注在词作上,将自己无限的愁情抒发出来;李煜的愁情得以迸发,同时也在抒写愁情的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了真我——“最真切最深挚的自己的心灵感情”。[13]正如王国维先生说:“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4]李煜后期词表现出“赤子之心”的深挚,敢于表达真我。后主在词中高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为了释放内心对故国无限的思念。“囚其未被世情所染,不计功利,只说真话不说假话,故有赤子之心者能够放言无忌,裸露本我……一个词人若是入世过深,并被世情所牵,以世俗之眼现世,以世俗之心写作,那就难免见利忘美,重个人得失之表现而失对人类全体之描写,他就做不成一位爱美求美的词人。李煜身为人君,本是利禄中人,……他超然世外……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忧愁与悲伤”。[15]以上这些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李煜后期词具有敢于将“真我”寄托于愁情之中,展现“真我”的艺术创作特色和风格。

李煜后期词有十余首,以宋太祖病死(公元976年)为界限,这十余首词作,又可以分为亡国前期和亡国后期。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冬,宋破南唐都城金陵,后主肉袒而降,在被押解北

上的渡口,他回首故国,泪如泉涌,到达汴京后不久当即写下了《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来纪念他的故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16]

这首词是李煜刚当俘虏时的生活写照,词中回忆了南唐故国的辉煌祖庙的情景,抒发亡国之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写出了故国的壮丽河山;“几曾识干戈”表达自己对亡国的深痛反思;“归为臣虏”抒写了俘虏生活的苦闷。初为俘虏,回忆故国往事,沦为阶下囚的苦闷可想而知。但既为阶下囚,似乎应该安分守己,默然地过着“别人赏赐的生活”,而不是沉浸在故国回忆之中,毫无顾忌地抒发自己深痛的亡国之感。此词一出,宋朝的统治者当作何感想?据王铚《默记》载:原南唐大臣徐铉降宋后,官任给事中,一日,太宗命他前往,徐入院见李煜,“后主相持大哭,莫不言,忽长吁叹曰:‘当时悔杀了潘佑、李平!’”后主的这些反应一定会传到宋朝统治者的耳目中的。然而,李后主却仍在其词中毫无保留地表达出内心无限的愁情,显得率真自然,令人为之感动。李煜后期词作这种敢于抒写自我“最真切最深挚的”主观情感的风格,在王国维先生那里得到了首肯——“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所谓“性情愈真”就是指后主词作中善于表达自己真切及真挚的愁情之魅力。

李煜后期词中属于亡国前期的词作还有《忆江南》两首,其一曰: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17]此词开篇便是“恨”,可见李煜降宋后,定是悔恨长伴,追忆不止,以至在梦中时常回到“旧时”,“追忆似水年华”。“旧时游上苑”的盛况依然历历在目,那场面可谓浩大繁盛了——“车如流水马如龙”!有关“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典故,据《后汉书·孝庄皇帝纪》记载“建初二年太后诏曰:吾万乘主,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旁人无香薰之饰,衣但布帛,如是者欲以身率服众也。前过濯龙门,见外家车如流水马如龙,吾亦不谴怒之,但绝其岁用,冀以默愧其心。”马太后身为国母都仅仅是过着衣只暖身、不求华丽的生活;而皇亲国戚却是门前车水马龙、奢侈无度。这怎么能让马太后满意呢?马太后断然采取措施,断绝了这些皇亲国戚的经济来源。及至后主身上,其往日繁华的奢侈生活,在宋朝的统治者看来也一定

是很不符合他们要求的。可以想象,后主的俘虏生活必然不会如往昔般了。面对窘困,后主依然大书其往日奢侈的宫廷生活,何其纯真和任性。

《忆江南·多少泪》: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18]这首词是一首泪词,与上一首哭词相呼应,共同诉说了后主被宋政权囚禁的苦闷。心中的苦闷,使得后主只能“此中日月,只是日夕以泪洗面”。囚禁生活越久,后主心灵上的创伤必然越深,他要诉说的愁苦也会日愈增多。虽然后主也知道“心事莫将和泪说”,但心中的泪水不说出来,“肠断更无疑”。因此,隐约当中,后主的这首泪词还是直率地说出无限的愁情。这是后主词风之使然,“真我”之使然。

李煜后期词作中属于亡国前期并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上三首,虽仅仅三首,但亦以窥见其后期词具有感情深挚、真切的特点,无限离愁别绪在真我的展现中自然流露。

宋太祖暴毙后,太宗继位,李煜的处境愈加艰难。宋太宗特加封李煜为陇西公,实则变本加厉,对后主的猜忌和监视更加严密。生存环境的巨变使得后主精神上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李煜的词作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达到了巅峰,“李煜”这一名字赫然留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史上。

亡国后期,李煜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大概写下了12首词作,篇篇经典,句句留情。下面将选取其中五篇进行探讨。

其一,《子夜歌?人生仇恨何能免》:

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19]

沦为阶下囚,李煜苦知故国难回,对故国的怀念、对家乡的眷恋,都只能在梦中寻找。仇恨何处销?无处可销!无限的愁情,均伴随往事消逝,在现实中无处寻找,只能停留在梦中。满腹愁苦,欲说不能。含着泪水,后主还是大胆抒写,将怀念故国的真情寄托在梦中。虽然此时后主已经意识到生命受到了巨大威胁,但他的词作还是大胆地将后主无限的愁苦表达了出来,体现了后主词作中“真我”这一特色。

其二,《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20]

此词凄婉异常,细读便催人泪下。词中蕴含的离愁别恨,像匆匆凋谢的林花令人黯然泪下,像长长东逝水无穷无尽。由于受到宋帝的监视和喝斥,李煜不敢在词中直抒胸臆,却通过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将其“最深挚和真切的自我感情”(对故人、故乡和故国无限的怀念)抒写了出来。虽然没有直抒情感,但李煜后期词善于描写愁情,工于表现“真我”这一特色足以让读者深受感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说出了人生常理,美好的东西往往容易逝去,总让人无从追赶,时间实在太快,太匆忙。叶嘉莹先生评此句说:“人家写的不是外表,人家写的是那一份内心的真挚的感动。”[21]也就是那一份“真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是一个真理,即:人生如同东逝的长江水,流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此句已将个人愁恨升华为所有人的感受!此中抒发的情感,就犹如向一池春水投下一颗小石便能引起无数的水波,不断地向外延伸,直至无限。如不是真我的使然,如不是无限愁情的使然,哪来如此深刻的感受?

其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22]

《花庵词选》于调名下注云:“此词最凄婉,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无言独上西楼”起句,俞平伯评说:“已摄尽凄婉的神情”。“月如钩”,象征后主凄凉悲痛之心情。一个“锁”字,既是虚写,也是实写。后主为人阶下囚,不正像一棵孤独、寂寞的梧桐树被牢牢地“锁”在深院之中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刘永济《词论》评价说:“纯作情语,比托情景中为难工也。此类佳者,如李后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非至情不能道出,辞虽朴质亦不伤雅。”犹如太白诗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由此可知,李后主满腹愁情的怎么也剪不断,理不清的。后主在此大胆流露真情,正是其囚徒生活所致,也是其追求“真我”、展现“愁情”之词风使然。在此词中,李后主抒写愁情的功力已达到鬼斧神工的高度了,令人叹为观止。

其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3]

宋太宗对李煜是从来都不放心的,欲杀之心早已有之,这首词正好给了宋太宗毒死李煜的机会。此词乃后主的绝命词。“郁郁不乐,见于词语”恰好印证了李煜后期词具有承载愁情,表露真我的艺术特点。李煜沦为阶下囚,被监视和猜忌,生命遭受严重威胁,这些都对他的身心备受折磨。离愁别恨、故国哀思和国破家亡等等无处诉说,后主虽感受到了身边的危险,但亦忍不住要将自己内心最真挚和真切的愁情表达出来。“春花秋月何时了”,仰天长问!年年有春花,月月有明月,何时才能消解?这些恰似后主的囚徒生活,除了逝去,否则将不会有完了!虽说往事不堪回首,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的愁思由然而出!后主猜想“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及至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满腔的愁苦,犹如无穷无尽的江水浩浩东流。至此,后主词已达到“鬼斧神工”的境界,大有“天然去雕饰”之妙。陈郁《藏一话腴》说:“太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江南李主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已觉精彩。至寇莱公则谓:柔情不断如春水。”“李后主的特色,是以他的锐感深情,以他的最敏锐最深挚的心灵与感情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向外包举的,是以他自己一个人的破国亡家的悲哀包括了我们古今人类共同的悲哀。”[24]的确,后主这一时期的词作寄托了其无限的愁情,表达“真我”是其本色。

其五,《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25]

在这里李煜抒写了深深的故国之思和失国之恨。春意无限,帘外雨不停地下。故作欢乐,但梦醒后才知自己离乡万里,自己只不过是他乡之客。独自遥想故国万里江山,恐怕再也没有见面的时候了。落花流水,美好的回忆只能到天上仙宫去寻找了。此时,后主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即将伴随落花流水仙去,幽怨的情绪已不那么浓烈,而是坦然面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乃千古名句,“天上人间”写出诗人遇际之迥异和急骤。“水流”、“花落”、“春去”足显绝望之烈、悲痛之剧,写宇宙人生之悲剧。后主将其满腔的愁情,以最深挚最真切的内心感情表达在其绝笔词之中,感情悲怆至极。

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李煜后期词首首、句句都在抒写着李煜“最真切最深挚的自己的心灵感情”——真我,是其离愁别恨的倾诉。

亦即: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等等传颂千古的感人之作,道出了知音人心中那一份真切深挚的情感。

三、李煜深情之表现

李煜词感情深厚,此特色在其后期词中尤为明显。后主通过高超的艺术表现方法,将真我巧妙地诉诸笔端,寄托了其无限的愁情。

第一,直抒胸臆使李煜后期词的真我之情喷薄而出。

李煜常在其词作中直抒胸臆,不事寄托,直接抒写性灵,感情一注而下,毫无遮掩。“心事莫将和泪说,风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在这里后主明用“泪”字倾哀,以“肠断”示痛,其内心的悔恨、怨愤被勾勒得鲜明、生动,情感流露自然而流畅。故俞平伯曰:“词中性情,每以景寓之,独后主每直抒心胸,一空依傍,当非有所谢短,亦非有所不屑,乃缘哀情切至,忍俊不禁耳。”[26]后主他乡被囚,感怀国破家亡,唯有将内心的一片深切愁情直抒于词中,真乃“哀情切至,忍俊不禁”。

第二,白描乃是李煜后期词表情之法。

李煜能于朴实无华之中体现匠心,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描写生活中深挚、真切的自我真感受。后主前期词作,虽是描写儿女私情,却不顾帝王的尊严而无所隐讳。如,“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叫君恣意怜”。而其晚期作品,多为其感伤、沉痛之作,独不思其身为囚虏,敢于流露怨愤,不避耳目,一番真情非不释放而不快,彰显出一种勇于抒写自己真实情感的可敬词风。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朴素之语言,却能反映词人真切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深刻的精神面貌。俞平伯评曰:“词调情趣之吻合,词之至者也。后主之词,此二者为不可分之完整。其本原悉出于自然,不假勉强。夫勉强而求合,岂有所谓不可分之完整耶?是以知其必出于自然也。”[27]说明后主之词发自肺腑,不着雕饰、修辞,一首词当即一腔真情。

第三,比喻使李煜后期词的愁情具体化、形象化。

李煜降宋后的愁恨之作最为人所传颂,这些词作通过真实、生动的形象来表

达愁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其无限的愁情,通过比喻的手法,以具体的形象表达出来,感情形象而真挚。虽说后主词所选的喻象系身边日常所见之物,却能产生神奇的艺术效果,化抽象的愁情为具体、形象之物。

李煜后期词通过直抒胸臆、白描和形象比喻等高超的表现手法,将自己满腔的愁闷、困苦之情抒发出来,在字里行间便流出后主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创作勇气,真我的抒写自然流畅、喷薄而出。

李煜的词作开“士大夫词”之先河,注重将个人的真实感情融入词中,词人感情的倾注是直接、喷发式的,全然不顾个人所处环境。这种率真自然,敢于表现真我,并通过愁情来抒发真我的词风,在李煜前、后期中都有体现,其后期此特点尤为明显。李煜在词学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其词作值得后人广为传颂,其词中敢于表达真我、寄托真我的艺术勇气更值得世人广为学习和借鉴。李煜不愧为词中“词中之帝”。

致谢

学生李里程衷心感谢张君梅老师专心致志的指导,同时也向惠州学院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2]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381。

[3]谢桃枋.中国词学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P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5]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6]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32。

[7] 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34。

[8]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43。

[9]俞平伯.论诗词曲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P524。

[10]黄昭寅张士献.唐宋词史论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P96。[11]黄昭寅张士献.唐宋词史论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P97。[12]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6。

[13]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61。

[14]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P5。

[15]刘锋杰章池.人间词话百年解评[M].安徽:黄山出版社,2002年.P90。[16]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2。

[17]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7。

[18]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59。

[19]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66。

[20]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68。

[2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64。

[22]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73。

[23]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83。

[2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P179。

[25]李煜.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3月.P70。

[26]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38。

[27]俞平伯.读词偶得?清真词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P58。

论李煜词论文

学习中心编号:174 学习中心名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李煜词》 学生姓名潘愈丹 学号1521740353006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2017年4月23日

目录 摘要 (3) 一、李煜词创作的背景 (4) (一)李煜简介 (4) (二)李煜生活经历 (5) 二、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 (一)李煜词前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 (二)李煜词后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7) 三、李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 参考文献: (9)

论李煜词 摘要 李煜生在在动荡的年代,唐诗已经走完了灿烂光辉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它的光辉。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的词,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及冯延巳来,可说较少。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人们对于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李煜作为一个荒淫无能的亡国之君,他的词却能为人们长期传诵,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本文拟从李煜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李煜,诗歌,艺术特色

一.李煜词的创作背景 (一)李煜简介 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尤其是诗词。因此,要正确评价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与他的人生遭遇结合起来。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文献太子卒,他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元宗十九年,立为太子。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监国,九六一年继位,时年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九七五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第二年到汴京,封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夕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终年四十二岁。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他自小便生活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环境之中。父亲李璟,“多才艺,好读书,善骑射,”他的书法学羊欣,善八分书。“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两个弟弟(韩王从善与吉王从谦)富于文艺修养。两位夫人(大小周后)精于音律歌舞。大周后“通书史,善歌舞,尤工琵琶。”曾补全霓裳羽衣残谱。 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李煜更是博通众艺,造诣甚高。工书:有《书述》一篇,自谓得卫夫人及钟王镫法,有聚针钉、金错刀、撮襟诸体。黄庭坚《跋李后主书》谓其“笔意深婉”,《宣和画谱》说他的金错刀书“虽若甚瘦,而风神有余。”善画:《梦溪补笔谈》卷二:“后主善画,尤工翎毛。”(“墨竹清爽不凡。”(都穆《寓意篇·题后主墨竹》)“所画林木飞鸟,远过常流,高出意外。”(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知音律:徐铉为李煜作墓志铭,说他洞晓音律,精别雅郑,“曾为文论乐,以续《乐论》”(徐铉《骑省集》)宋邵思《雁门野说》:“南唐后主精于音律,凡度曲莫非奇绝。开宝中,国将除,自撰《念家山》一曲,既而广为《念家山破》,其谶可知也。宫中民间日夜奏之,未及两月,传满江南。”精鉴赏:雅尚图书,藏书十万余卷。“多校雠精审,编秩完具,与渚国本不类。”(马令《南唐书·朱弼传》)内府书画至多,“诸书画中时有李后主题跋。”(《梦溪补笔谈》卷二)李煜“为文有汉魏风”,著雅颂文赋凡三十卷,又著《杂说》百篇,“时人以为可继《典论》。”(马令《南唐书·后主传》)李煜的艺术才华与他

论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简论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摘要]李煜是我国词中帝子,亦是南唐亡国之君。因其个人经历的特殊性,造就了李煜词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特点的高度性。本文从作品中所呈现的思想内容、李煜对艺术技巧的创新和作品对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映三个方面对李煜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李煜词内容艺术特点 一、前言 李煜即南唐后主,字重光,洞晓音律,工书善画,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尤以词见长。李煜在治理国家上无疑是失败的,他的享乐、懦弱、优柔寡断和信佛佞佛最终使他成为亡国之君。可谓是:“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苦痛的遭遇,才成就了李煜词更高的艺术魅力。 李煜存词三十余首,由于经历由帝王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他的词明显表现出前后两个时期的不同风貌。前期的词主要是宫廷生活和男女爱情的反映,其间也有一些离情别绪的抒写;后期的词主要是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以及今昔对比的凄凉与哀痛。李煜词在两个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和艺术特点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纷繁复杂的情感内容 李煜生于帝王之家,从小在文化环境中长大,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父亲李璟在词作上的成就对李煜以后的词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李煜自身的佛教素养对其思想的影响甚远。宫廷中的文化氛围也是李煜之后能够成为一代词的大家的重要因素。因此,帝王身份带给李煜丰富的文化素养,对于李煜的文学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李煜在这个时期过的是极尽奢华的享乐生活,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这首词没有太大的思想内涵,而是真实地反映了自己奢侈的生活状态,其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李煜词的艺术成就 李煜,公元937年生,978年被赐毒酒死。他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称蓬峰居士,徐州人,是五代南唐最后一个国君,世称“李后主”。他整个青年时代是在他长兄文献太子的迫害下度过的,25岁继位后,史书记载他“专以爱民为急,蠲赋息役,以裕民力;尊重中原,不惮卑屈,境内赖以少安者十有五年”。周后死后,李后主立小周后为继室。他沉湎于丝竹歌舞,很少关心日蹙的国势,南唐小国被灭是不可免的。李后主也曾挣扎过,但国家迅速灭亡,他是负有责任的,战败被囚后他后悔不听潘佑、李平的忠谏一事也可为佐证。李煜虽不属昏庸无能的君主,但朝政上是无可称道的。他在文艺方面却可谓名副其实的才子。他:“精究六经,旁综百氏。常以为周孔之道,不可暂离。经国化民,发号施令,造次于是,始终不渝。酷好文辞,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颂室;载笑载言,不忘经义。”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文均通,尤精于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着作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然大多佚失,他和其父南唐中主李璟合着有《南唐二主词》。 李煜的词,基本上属婉约派,但又不尽然。他的生活境遇、精神状况与文学素养诸因素熔炼出其词遗世独立的艺术风格。 亡国前,他的词主要是描写酒酣歌舞、靡丽奢侈的宫廷生活。除有的写别离怀抱和其他伤感情调的具有真实爱情因素的作品外,整个风格柔靡绮丽,是梁陈宫体和花间词风的继续。亡国后,他的词“深哀浅貌,短语长情”,大多是“以血书”的。或叹怨孤寂之苦,或惆怅梦幻之景,或抒写对人生厌倦之情,字里行间渗透了他失去政权后,“日夕以眼泪洗面”的深哀与巨痛,流露出对豪华景象的眷恋和对冷酷现实无可奈何的情绪。风格也与前不同,摒绝了浓厚的脂粉气,显得哀怨凄恻。虽说格调未免过于低沉悲凉,但词的思想内容要比前期的深刻得多,艺术也更臻成熟。亡国后为宋所俘,他在生活与创作上都有了一个大的转折点。 李煜的词具有精湛的艺术性,它情酽如醇,词语凝练,真实自然。小词不小,语浅意深。词人娴熟于经济的白描手法,勾勒色彩鲜明、真实生动的形象,善用新颖贴切的比兴,“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赋抽象之物以具体可感,使无生命之物变得有生命,恰到好处地表现不同的人物相异的心理状态,或描绘同一人物在不同环境的不同情感。 一、通俗自然、精确优美的语言 如:《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上阕从惜花写起,"桃花"句纯任写实,"谢了"二字,语似平淡,实显沉痛,盖事实既成,无可挽回也。"太匆匆"溢出深深惋惜之意。惋惜什么呢桃花岁月人生美好而不可长存的一切"无奈"句既续足惋惜之意,又交待桃花凋谢的原因:这朝来寒雨晚来风的摧

试论李煜后期词

毕 业 论 文(设 计) 中文题目: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英文题目: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 u later word 姓 名 李里程 学 号 04011420 专业班级 中文04本(4) 指导教师 张君梅 提交日期 2008年4月28日 教务处制 惠州学院 HUIZHOU UNIVERSITY

目录 引文 (1) 正文 (1) 一、李煜词之情感内涵 (2) 二、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4) 三、李煜深情之表现 (8) 结语 (9) 致谢 (9) 参考文献 (9)

真我寄愁情,愁情现真我 ——试论李煜后期词 李里程 广东省惠州学院中文系 516007 指导老师:张君梅讲师 摘要 李煜词在中国词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其后期词善于表达真我,寄托愁情的特点值得细细研究。本文就李煜后期词的这一特色展开论述,藉此展现李煜词高超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李煜后期词真我愁情

The real one fills with worries, worries show real one ——Discussing Li Yu later word LiLicheng Chinese Department, Huizhou Univesity, Huizhou 516007, Guangdong China Instructor: Lecturer Zhang Junmei ABSTRACT Li Yu left a brilli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rms of word in the history ,he was good at self-expression in his late word, which was worth carefully studying on the character of pinning sorrow .In this paper, the writer states on the character of Li Yu’s late word in order to show superb artistic charm. Keywords Li Yu Late word self sorrow

《谈李煜词的艺术美》论文(人教版高二必修一)

《谈李煜词的艺术美》论文(人教版高二 必修一) 摘要:李煜是我国词坛上一颗璀璨的星辰,他的词在题 材与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以宣泄 的方式、白描的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至情至深地抒发自 己的深哀与巨痛,使词作超出了个人的悲苦与离愁,含蕴了 人生的感伤与悲悒,具有了广泛永恒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产生了极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宣泄白描朴素自然深哀与巨痛 感伤与悲悒广泛永恒 在浩瀚的词海中,李煜的词称得上灿若星辰的文化奇珍;在光耀千古的词家中,李煜算得起是卓然独立的一个。 南唐后主李煜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杰出的 词人。杜鹃啼血,含悲饮恨而歌,三十几首词便成了他人生 的绝唱,历经千年风霜,传诵至今。探究李词历久不衰独具 魅力的原因,也是众多学者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李煜词 之所以能遗世独立具有穿透历史时空的价值,是因为他的独 特人生经历,是因为他将人生悲剧的命运和艺术家的美学追 求完美地融汇在一起,使词作具有了扣人心弦广泛而永恒的 力量,产生了巨大的审美价值,成为有词以来的第一座高峰。 李煜词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带有鲜明浓重感伤悲悒的 思想内涵上。

李煜的身世特点,决定了他词作的思想内涵。李煜流传 下来的词作不是很多,但大部分是令人称道的杰作,这些作 品真实地反映出李后主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尤其是他晚 期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作品,历历悲欢,字字血泪, 无怪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 血书者也。”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李煜真 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自由与永恒,表达 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使词作形成独特的审美价值。 一、对自己灵魂的忏悔 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 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忏 悔意识。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 忏悔,使词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浓郁的感伤和悲悒。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 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 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首《破阵子》,不仅展示了后主亡国之时的悲苦情怀,而且追悔了自己当年的安逸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悔恨之情。词的开头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创下的宏伟基业,“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凤阁龙楼”、

论李煜词作的本色与真情性2013

论李煜词作的本色与真情性 作者:王丹丹 指导教师:刘畅 摘要:李煜前期词绮丽柔美、优雅浪漫;后期词如歌如泣、缠绵伤感。但两个时期作者都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普遍的人生体验。综观李煜一生词作,皆真情流露,纯任性灵,直言坦率地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其词形象真切,情感真挚,语言真率,意境真纯,引起人们情感上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 李煜;至情;至性;真挚 谈词,不能不说到南唐后主李煜。晚唐五代,词日趋成熟。花间派词人居主导地位。他们“镂玉雕琼”、“裁花剪叶”(引自五代词人欧阳烱之词,其词见于《花间集》),内容狭窄,语言华靡。原先民间词那种清新纯朴的泥土气息丧失。李后主的出现,既承袭了花间词风,又一扫花间积习,以求清新疏淡、情深雅韵的独特风格。在词坛上独树一帜,首成一家,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应该说,李煜并不具备作为一代君王所应有的果敢、坚忍、英明、果断等气质。历史与命运的阴差阳错,将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悲情之人置于皇冠宝座之上。由于不谙国事、刚愎自用、疏于治理,终始无限江山在其手中葬送。由帝王加才子式的奢华浪漫生活沦为国破家亡后的“日夕只以泪洗面”(《乐府纪闻》)的臣虏生活。词人惨淡的际遇牵动着他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使他望月兴叹,感怀身世,无限悲愁由极盛至极衰,由繁华至荒芜。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对李煜词是极为赞赏的。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予于词,五代喜李后主、冯中正,而不喜《花间》。”本文主要从王国维的评论切入,通过李煜词作所流露的情感及其性情来探求李煜词作的本色。 一、李煜词作的本色表现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认为:“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也就是说,精神气质和思想感情决定语言的格调,文章的风采才华都是作家性情的表现。 李煜词作语言的格调透着真率自然,显示着纯任性灵的“真”的艺术。语言的真,即自然。李煜的词表现出一种朴素、醇厚、自然的美,随手拈来,脱口而出。他的词一如他的为人,敢说敢做,率直纯真,胸无城府,不知机变。他惯于用赋体,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正如清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曾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粗服乱头,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已淡妆也,后主粗服乱头矣。”【1】粗服乱头而不能掩国色,这才更能显示出绝代佳人的天然丽质,全无人工涂抹装饰痕迹。周济的比喻极为恰当,表现出后主语言的真率自然。 李煜词作中多用口语、白描。语言不加雕琢,少修饰词藻。李煜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他没有雕琢之言,但笔致极深,创造出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真实而又深刻地表现那种最有抽象性的情感,把这些难以琢磨的东西,写得具体,形象,富于个性和概括力。如《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的小词。后世的许多评论家都认为是后主和小周后情事的纪实。上片写她的行动:手提金缕鞋,刬袜潜来,可见女子的谨慎心细,生怕被别人发现。下片写她的情态语言:“偎人颤”,传神地写出她与情郎见面时既紧张又惊喜的神态。“恣意怜”,毫无忌讳地吐露爱情,大胆真率。清代许昂霄《词综偶平》评为:“情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李煜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之一,他“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是一位全面发展的文学艺术家。他著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遗诗18首,词30余首,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词. 李煜的词同他的人生道路、政治命运一样,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以王子和国主的身份、地位进行创作的时期。他前期词的创作,内容题材上也主要是描写和表现他在宫中的富贵享乐,宫廷爱情生活。如《玉楼春》“晚妆处了明肌雪”,《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等,是他前期词的代表作。后期则是李煜在国破家亡之后由座上皇沦为阶下囚的创作时期。这个时期尽管只有短暂的两三年时间,然而李煜却经历了巨大的生活变难,饱尝了丧家丧国,被俘囚的奇耻大辱和深切悲痛,对社会、人生和情感的体验和认识也得到了巨大扩展和丰富。因此李煜这个时期词的创作在内容题材上便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即由前期的表现宫廷享乐生活转向抒写王国的哀思惨痛。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乌夜啼》“无颜独上西楼”,《望江南》“多少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都是他后期用血泪凝成的佳作绝唱。更难能可贵的是,李煜在后期词的创作中,还能在咀嚼和书写个人不幸痛苦的基础上升华到对宇宙人生的哲理体悟。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至深,遂变伶公之词为七大夫之词”,“后主之词,正所谓以血书者也”。当然,这里的感慨至深,“血书”是指李煜词的思想内容而言的。但是,大凡杰出的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特别是象诗词这样的文学体裁。如果没有一定的艺术形式,单就思想内容而言是不会产生如此巨大而久远的影响和魅力的。可以这样说,李煜在我国词史上的成就,更多地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及特色进行探讨。大致来说,李煜的词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李煜词的突出特点是情真,其词都是由自己亲身感受出发,大胆抒写,无拘无束。作为一国之君,对与小周及宫女之间的情爱艳事,骄奢淫的宫廷生活,并不在乎皇帝的尊严,而是照实写出。作为阶下之囚,决不考虑君主的猜忌,而是直抒亡国之恨,故国之思。这无不显示其真诚直率的个性和丰富细腻的内心情感,不虚伪,不做作,悲喜皆出天性。在写情爱、淫侈方面,就拿《菩萨蛮》中写他与小周幽会来说吧,在“花明月黯”、“薄雾轻笼的深夜,一个女子提袜鞋,偷偷地去与情郎幽会,那“一向偎人颤”,“教郎恣意怜”的大胆抒写,其感情是真挚的、炽热的。同一词调的“蓬莱院闭天台女”,“铜簧韵脆锵寒竹”,虽手法稍异,但前首的“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与后首的“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写出的都是一片挚情。又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中对舞厅的豪华布置,通宵达旦在狂欢,宫女醉后的娇态,都毫无掩饰,并不给腐朽淫靡的帝王生活戴上种种堂皇的面具。至于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囚虏之苦,人生之恨,则更是直抒胸臆,是从肺腑流出,是灵性纯真的表现。以《破阵子》为例:“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阙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于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垂泪对宫娥”。开头两句,概况南唐历史和疆域,咏叹故国山河壮美,三、四句是作者对往昔帝王生活的回想追忆,包含着对旧宫的留恋和眷恋,更与现实处境构成强烈比照,意在透露今日处境多么悲惨。“几曾识干戈?”是痛定思痛的自责。下片则是国破家亡,沦为臣虏的实景预测,身体消瘦,鬓发斑白,而城破国亡被迫离开祖宗创业之地、祭祀之地时,最令人悲伤的,并不是悲壮的政治、军事事件,而是教育坊的乐工演奏着别离歌,无限悔恨也不能向人表白,只能对宫娥垂泪作别!这是多么真实、坦率、具体、明朗的自白!再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上篇作者劈头怨问苍天:春花秋月,年年花开,岁岁月圆,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了呢?转而向人发号“往事知多少?”回想昔日江南故国的豪侈生活,都消逝了,化为虚幻了。三、四句则完全是以失国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国之恨,表现出后主任情放纵、无所顾忌的个性和他纯真而深挚的感情。下篇遥望南国,“雕栏玉砌”也许还在,只是曾在栏边砌下流连

李煜前后期词作内容的比较

李煜前后期词作内容之比较 (东北石油大学,中文系,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他的词独树一帜,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为人称道。由于其自身由一代君王沦为阶下之囚的独特经历,因此其作品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以亡国的悲痛,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说,还是就艺术技巧上说,都达到了词的至高境界。 关键字:李煜前期后期词作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不为政治家们欣赏却为不少文人骚客钦佩的君主,他的词既有描写帝王之家的奢华绮丽,又有抒发阶下之囚的悲痛沉思。此人正是被称为“词中之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他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颇具才气,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他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其为安定公期间,他就曾给自己取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表明自己的志趣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然而出生在帝王之家,有许多事往往不能顺遂人愿,他登上王位完全是个意外。身为君主,李煜在政治上毫无建树,但是他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中之帝,作品千古流传。学术界大多认为李煜词大体上以公元975年,宋兵南下攻破金陵。“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为界分为前后期两部分,前后期风格有较大的差异。本文试从词作内容方面来比较李煜词前后期创作的的不同。 1.李煜的前期词 李煜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前期词作的内容主要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生于皇家,长于皇家,自幼便过着豪华奢靡的生活,享乐、爱和美女配着他整个的人生观。他先后迎娶大小周后,奢靡的生活,爱情的滋润,使得这时的李煜词更多显现出一种闺阁气、脂粉气、富贵气。他酣歌醉舞,纵情声色。以《浣溪沙》为代表: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此诗描写的正是宫廷舞会,这个舞会不得不谓是奢华至极啊!红日高高挂着三丈有余,已是上午,可歌舞宴饮仍旧在继续,再看宫廷内部的装饰:金色的香炉,兽形的香料,红色绸缎制成的地毯,无一不在昭示着这场舞会的华丽,舞女的舞姿婀娜,舞步轻盈,红绣翻浪,连金钗下滑都不知不觉,可见狂欢是多么地投入,可

毕业论文-论李煜与纳兰性德词风之异同-定稿

论李煜与纳兰性德词风之异同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03汉教一班张画 摘要:李煜与纳兰性德,中国历史上两位才华绝代的才子。一位是偏安一隅的没落国君,一位是身居华林的贵胄子弟.不同的生活经历与相似的精神气质,铸就了两人词作中的异与同.李煜词多富贵气,多愧疚绝望之感;纳兰词多闲适之意,有雄浑壮阔之势。然而两人却又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他们的词作大多清新俊秀,哀感顽艳。 关键词:李煜,纳兰性德,异同 Abstract :Li Y u and Na lan xing de, two talents certainly generation of talented person in Chinese history. The declining monarch which is rules in one corner of the kingdom, is the body occupies Hualin the noble descent juniors . The 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 and the similar mental makings, cast on two person of words have made different and with similarities. Li Y u’s word is rich in noble gas, feels ashamed despairs; Na lan’s word is comfortable meaning, has the vigorous grand potential . However ,two people actually also have a biggest common ground, their word does mostly pretty fresh, and sadness. Key words: Liyu, Na lan xing de,,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可见,王国维对李煜的词作赞誉极高,认为后主词传神,句句皆用心谱成,情真意切。同时,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对纳兰性德的评价也是极高,称他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李后主与纳兰性德是中国词坛上颇有影响力的两位大家。认为他们相似的精神气质,致使后人常常将两位相比较。更有说纳兰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对此,本文拟以他俩的词为观照对象,探求两人词风的异与同。 一后主词多富贵气,纳兰词多闲适之意。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他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遭遇、家庭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气派”、“风度”、从而规定并影响了他的词风。作为南唐后主,这一地位就决定了李煜的作品必定会烙上“皇家贵气”“富贵荣华”的印痕。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代国君。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据有关资料记载:他生有奇表,天资聪颖,颇具才华。然而,因为他生就一副阔额、丰颊、骈齿、重瞳的非凡相貌,便被心胸狭隘,阴险毒辣的长兄弘冀视为项羽再世,看作是未来争夺皇位的劲敌,从而使他遭到无端的冷漠和猜忌(1)。为了免遭弘冀的杀身之祸,李煜从少年时代起,就自甘寂寞,将功名利禄视若浮云,对于国家大事,他尤其退避三舍。可见宫廷斗争及嫉贤妒能在李煜的思想上留下了阴影。此时的李煜只一心向佛,自诩钟隐、钟山隐士、钟峰隐居、钟峰白莲居士、莲峰居士等号。憧憬隐遁钟山,摆脱人世一切烦恼的世外生活。从个性心理的特征看,李煜的性格总体上是和善、内向、懦弱的。然而偏偏造物弄人,这位最无心于功名,也最不适合当皇帝的人最终却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李煜即位时,已是强敌压境,朝不保夕,然而他始终没有皇帝的豪气和统一天下的决心,终日沉迷于诵佛,书画,作文,享乐等极富情趣之事,他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烂生活。即使有大臣提出与他共商国事,也被他一一抑制。富贵荣华,奢侈浪漫,风花雪月的宫廷生活给李煜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所以在李煜前期的作品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的豪华,富贵,温暖,欢乐和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爱情。如《玉楼春》: 晓妆初了肌肤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萧声断水云闲,冲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末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 此词写出了宫廷出游宴乐及归来时的过程。“晓妆初了肌肤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萧声断水云闲,冲按霓裳歌遍彻。”二句从歌女的妆容,数列写出了出游宴乐队伍的气势极其浩大、隆重,让人立马可以清晰地想到此时场面是何等富贵与荣华。然而结尾“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一句又显得清雅淡丽。再如《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首词将宫廷男女夜晚幽会时的那种欢喜,期盼却又小心翼翼的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此外,在南

论李煜前期词

论李煜前期词 摘要:抛开学界对李煜前期词”内容狭窄” 、”格调不高”之类的成见,从词发展的客观实际历史地看待李煜的前期词,可以发现,李煜前期的一些词作在情感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已经相当成熟,为其后期词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做好了铺垫,并为词在有宋一代的蓬勃发展导夫先路。 关键词:李煜前期词情感内容艺术风格 词学研究者多以公元975年宋灭南唐为分界将李词分为前后两期:南唐时期(937-975)和南唐灭亡后的北宋时期(976-978)。其前期作品18首,后期作品14首,后期作品少于前期。而奠定其在中国词史上重要地位的,主要是其后期的14首作品,后世研究者也在李煜后期词上用力甚深,着墨更多。 相较而言,李词研究者对其前期18首作品的研究却不够深入,且大多评价不高,尤其是早期研究者,如游国恩说,“他前期有些词写他对宫庭生活的迷恋……是十足的亡国之音”,或概而言之一句话“内容狭窄”、“格调不高”,少有能给予客观评价者。本文拟对李后主前期的18首词进行细致研究,以期其前期词有一个更为客观和公允的评价。 一、李煜前期词的情感内容及表现 李煜的前期词,是指其在南唐灭亡被俘入宋之前的39年(937-975)里所创作的18首词。南唐时期,李煜从小受父亲李璟的华彩文章和风流倜傥的诗人气质的影响,过着豪门贵族子弟那种声色犬马、风情旖旎的豪奢生活,爱和美支配着他整个的人生观,因此,李煜前期词的情感内容大都表现豪华与艳情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 1、李煜前期作品以“怀人”为内容的作品从眷恋所爱之人出发,描写主人公离开爱人之后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和描绘周围景物。 例如《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 “这是抒写一个欢爱的女子的小词”(詹安泰语),一个女子怀人的无限深情,被作者描绘得十分细腻感人。作品中描写的月、云、雁、莺、花等景物和无心睡眠、辗转反侧的思妇形象,都是为了表达主人公苦苦追忆离人及盼其归来的急切心情服务的。 2、以“宫女”为内容的作品集中表达了女主人公(宫女)的“愁”、“恨”和“思”的情绪,借助景物环境气氛,突出了女主人公心绪情态的描写。 例如《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

浅论李煜词渗透着悲剧意识的原因 摘要:李煜的前后期词作贯穿着同一种底色——悲剧意识。本文着力探索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从词的这个体裁以及他的遭遇按前后期分别进行分析,亡国前他的悲剧意识多半与他的出身遭遇和天赋有关;而亡国后则主要是他的痛苦生活和矛盾情绪相关的。 关键词:李煜;悲剧意识;原因 Discusses Li Yuci to seep the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 shallowly Abstract:The Li Yu adjacent periods word does is passing through the identical kind of bottom color - - tragedy consciousness. Wh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is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origin,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separately from his bitter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adjacent periods, before perishing the country, his tragedy consciousness mostly with his family background bitter experience with the talent related; But after perishing the country, is mainly his painful life is related. key word: Li Yu; Tragedy consciousness; Reason 关于李煜词中透露的悲剧意识,已经有很多学者论述到,而且也论述得很透彻,有关于他前期词中的悲剧意识的,更有探讨他后期词深沉的悲剧意识的,在这里,我主要研究的是他的悲剧意识的由来,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识。在他的后期悲剧意识的原因中我发现他的悲剧意识如此浓厚还与他遭受劫难,对人生价值与自我生存意义的探索十分相关。 李煜(937——978)是五代南唐国的第三代君主,也是其末代的小皇帝。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徐州(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历史上称他为南唐后主。他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名。语言生动,充满了对身世及现实的吟叹情绪,其作品在题材及意境上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艳情为主的窠臼。他于二十五岁(961)承接王位,但到三十九岁(975)那年即国破家亡,被宋兵俘虏并押送到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看管。过了三年,终于因心怀怨愤而被宋太宗派人用药毒死。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些感人伤怀的句子都是出自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千百年来,李煜在人们心中,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然而史册记载,李煜却是一个昏庸懦弱的君主。他拥有着先天的悲剧个性,同时也有着后天的悲剧经历,这些都导致了他的人生以悲剧结尾。而他,正是以其薄命君王的遭遇,造就了绝代才人的勋业,恰是南唐国祚的结局,玉成了李煜词作的升华。李煜作为南唐小国的亡国之君,政治上一塌糊涂,一味享乐苟安,称臣纳贡,词作却为何如此受人推崇?我以为,除了他词作的高度艺术性以外,还与他词作中所浸透的悲剧意识有关。 那什么是悲剧意识呢?那便是事先认定了一切都是虚无、幻灭,一切都是昙花一现,一切终将归于悲剧结局的思维方式,它是繁华落后的苍凉,是人群中的寂寞,是理智人生的清醒底色。而李煜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深沉的悲剧意识,不论是他贵为君王还是沦为一介阶下囚,他的词作始终渗透着一种悲剧意识,只是这种悲剧意识越到后期越是浓厚!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他词作的这种悲剧意识呢? 一、词本身婉约而感伤的特性,使他的词带有一种浓郁的忧患意识和感伤色彩 杨海明《唐宋词史》认为词最乐于抒写,也最擅长描摹的就是一种近似于涟漪状态的“心绪”和“心曲”,词在整体上表现出相当的“南方文学”特色,以婉约为正宗。清代纳兰性德《古风·填词》中也说:“诗亡词乃盛,比兴此焉托?往往欢娱工,不及忧患作。”这些都显现出整部词史两个总体上的特点:一是它的“悲剧性”,一是“伤感性”。李煜以词这种文体作为我手写我心,宣泄内心情感的途径,表达的多是一些令人感慨唏嘘的忧伤之情,表现的人物形象是没落的帝王、亡国的囚徒和精神的流浪者。而且,词中映入眼帘的都是泪、梦、愁、恨、哀、寒等等表示愁怨的字眼。 “春花秋月何时了?”闺怨、时难、悲亡、人生苦短,种种愁怀积贮于胸,人何以能堪?正因如此,词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引入一些能使自己内心平静下来的因素,或者通过自己内心平静下

浅析李煜词前后期特点及情感分析

浅析李煜词前后期特点及情感分析 摘要 一个命运的捉弄,错生帝王家,一段意外的邂逅,误结识敌友,一场宫廷的变革,踏上不归路……你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无奈命运弄人,你玩物丧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他的词独树一帜,堪为后人称道。李煜前后期词以亡国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歌咏了他的富贵繁华,歌咏了真诚的亲情、友情、爱情;而后期的词,则表现了人生的巨大失落与缺憾带来的内心深重的创伤。其实,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前期的沉醉,还是后期的追寻,都贯彻着一种对精神乐土执着追求的主体意识。本文重点介绍前后期词的风格并品味其中的情感。 关键词:李煜、情感、词

Abstract Tease a fate, wrong raw imperial family, some unexpected encounter, misuse acquainted friend and foe, a palace revolution, no return ...... you embark talented, book good painting, poetry can be good at words, but also through temperament, a person pronouns was later passed down through the ages; helpless fate would have it, you Wanwusangzhi, extravagant life, advocating deities, also engraved on Jun dossier on the history of subjugation. - He is the Southern Tang emperor Li Yu, his word is unique, worthy of praise for posterity. Li Yu before the latter word in subjugation for the sector, after two periods of pre-term points, singing his wealth and prosperity, singing a sincere affection, friendship, love; while the latter wor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remendous loss of life and shortcomings with deep wounds to the heart. In fact, on the whole, whether it is pre-intoxicated, or post-quest, are carrying out a kind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paradis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pre-and post style and taste which the word emotion. Keywords:Li Yu, emotions, words

论李煜词论文

论李煜词论文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学习中心编号:174 学习中心名称: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李煜词》 学生姓名潘愈丹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 2017年4月23日 目录 摘要 (3) 一、李煜词创作的背景 (4) (一)李煜简介 (4) (二)李煜生活经历 (5) 二、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 (一)李煜词前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6) (二)李煜词后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7) 三、李煜词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8)

参考文献: (9) 论李煜词 摘要 李煜生在在动荡的年代,唐诗已经走完了灿烂光辉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它的光辉。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的词,就数量上来说,可信为他本人所作的,不过三十余首,比起温、韦及冯延巳来,可说较少。但他的词,却能以己少许,胜人多许。人们对于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往往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清谭献在《复堂词话》中所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李煜作为一个荒淫无能的亡国之君,他的词却能为人们长期传诵,引起许多人的强烈共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索。本文拟从李煜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对其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等方面作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李煜,诗歌,艺术特色 一.李煜词的创作背景 (一)李煜简介 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尤其是诗词。因此,要正确评价李煜词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与他的人生遭遇结合起来。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文献太子卒,他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东宫。元宗十九年,立为太子。元宗南巡,太子留金陵监国,九六一年继位,时年二十五岁。在位十五年。九七五年,宋将曹彬攻破金陵,李煜出降,第二年到汴京,封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月七夕被宋太宗用牵机药毒死,终年四十二岁。李煜是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他自小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试论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卢文灼 在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上再次出现了大分裂局面,即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割据南方的西蜀和南唐,由于未受北方各落后民族的侵扰,与别的国家很少发生战争,加上中原人士不少逃避到这里,增加了劳动力,所以这两国的经济仍然呈现发展的趋势。而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与都市经济和商业的繁荣有密切的关系。基于这种原因,词有西蜀和南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较有成就的词家,如西蜀有韦庄、牛希济等,南唐有冯延巳、李璟、李煜等,在这些作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煜。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等,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文章、诗、词皆精通。961年继位为南唐国主,976年南唐被宋所灭,他被俘至汴京,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978年七夕,被宋太宗派人用牵机药毒死。特殊的生活经历,从帝王到囚徒的极大反差,反而造就了李煜,使他成为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词人。 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主要是决定于他的艺术成就。下面,我就试着来谈谈李煜词的艺术特征。 一、直抒胸臆,率真自然 李煜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他的词,无论是描画闺阁之乐,还是后期抒发亡国之痛,都是由自己的深刻感受出发,大胆抒写,信笔由缰,使词中的情事、景象都凸现在读者的眼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带有世俗文化的风貌,令人对之有特别鲜活和亲切的况味,这是李煜词在艺术上最突出和成功的地方。前人对此种特点已有明确评论,如周济说:“李后主词如

生马驹,不受控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说:“二主词,中主能哀而不伤,后主则近于伤矣,然其用赋体不用比兴,后人亦无能学者也。”这些说法,大体都道出了李词毫无掩饰地直抒胸隐的显著特征。 现在举一些例子说明。比如《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 皇辞庙日,教场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这是他亡国后追述亡国之情事的作品。写自己在南唐宫廷里根本不懂得战争是怎么一回事,一旦做了俘虏,身体瘦削,鬓发斑白,最为难堪的是慌慌张张辞别太庙的时候,教坊还不识时宜奏起别离的乐曲,绝望无靠之际,只能对着宫娥流泪。这是多么真实、坦率的自白!我想读者是会有深刻印象的。为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花间集》中的这一首: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 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陆虔扆《临江仙》) 同样是写亡国的哀痛。但这首词使人读了感到抒情写景不够坦白、具体,有点若即若离的味道,读者不易了解其中的具体情形,这样的词虽为哀痛后蜀,但哀痛其他国家也可以,这就削弱了艺术感染力。 再如《虞美人》,开头两句即是“春花教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东西,但是对于其时身为囚徒的李煜而言,却只能是引起烦恼的东西,这样的美景如果是一去不复返,倒也干净,但它们偏偏没完没了地出现,这就简直值得怨恨甚至是诅咒了,所以李煜简直是直着嗓子喊出了这两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此等语句,多么直接地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愁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