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模板(最新版)
最新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11)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11)编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铜垫片倒装复合模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讲师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2012年 06月 22 日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
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
冷冲压模具在现代工业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等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用冷冲压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形状复杂、用其它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工件,如薄壳零件等。
冷冲压的尺寸精度是由模具保证的,因此,尺寸稳定,互换性好。
本文分析了弯曲件的成型工艺特点,其中包括对工件展开图的尺寸计算、工件的工艺分析、冲裁力与弯曲力的计算、模具设计的难点,确定了复合模的排样方案,完成了复合模和弯曲模总体结构的设计。
该弯曲件为一汽配件,其工艺过程为冲孔、落料、弯曲,采用一副冲孔落料模和一副弯曲模完成该制件的冲压过程。
详细介绍了凸模、凹模、固定板、卸料装置等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压力机的选择。
同时阐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各成形动作的协调性、以及凸模和凹模的装配间隙,并制定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关键词:冷冲压模具;止动件;复合模;冲孔落料;模具设计制造AbstractThe mold i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mportant craft found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mold manufacture belongs to the special purpos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hina although very already starts to make the mold and the use mold, but long-term has not formed the industry. Straight stabs 20 centuries 80's later periods, the Chinese mold industry only then drives into the development speedway. Recent years, not only the state-owned mold enterprise had the very big development, the three investments enterprise, the villages and towns the mold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also quite rapid. Cold stamping di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modern industr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s, applian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Cold stamping method can be complex shape, with other processing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process workpieces, such as the shell parts, etc. Cold stamping molds to ensure dimensional accuracy, therefore, dimensional stability, interchangeabil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Z-shaped pieces of mold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ize of the workpiece calculated expansion plan, parts of the process analysis, blanking force and bending force calculation, mold design and the difficulty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composite model program, completed mode and bending modulus of the composite design of the overall structure. The Z-shaped pieces of accessories for the FAW, the process for the punching, blanking, bending, blanking die with a punch and a bending die to complete the parts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Details of the punch, die, fixed panels, unloading equipment and other parts of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and press option. It illustrates the working process of the mold, the forming the coordination of movement, as well as punch and die assembly gaps, and develop a typical machining process.Key words: Cold stamping mold; retainer; Compound mold ; piercing and blanking die Mold design and manufacture目录引言 (1)1 铜垫片冲压工艺分析 (2)1.1零件分析 (2)1.1.1对工件的结构工艺要求 (2)1.1.2工件的精度及毛刺 (2)1.2定工艺方案 (3)1.3排样设计与计算 (3)1.3.1搭边 (3)1.3.2材料利用率 (5)1.4冲裁工艺力 (5)1.4.1计算冲裁力 (5)1.4.2压力机的公称压力的选取 (6)1.5冲压压力中心 (7)1.6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7)1.6.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7)1.6.2刃口尺寸计算 (8)1.6.3凹模的外形轮廓尺寸 (10)1.6.4凸模设计计算 (11)1.6.5 凸凹模计算 (13)1.7模具结构设计 (14)1.8冲压模模具结构件选取 (14)2 模具零件制造工 (16)2.1模具零件的加工 (16)2.2冲压工艺规程 (17)3 模具的装配 (22)总结 (24)谢辞 (25)参考文献 (26)引言零冲压工艺规程是模具设计的依据,而良好的模具结构设计又是实现工艺过程的可靠保证,若冲压工艺有所改动,往往会造成模具的返工,甚至报废,冲裁同样的零件,通常可以采用几种不同方法,工艺过程设计的中心就是依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高效,使用上安全可靠的原则,使用上安全可靠的原则,使零件的生产在保证符合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冲压磨具设计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 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关键参数及选用标准;3. 掌握冲压磨具设计中涉及的材料性能、工艺流程等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冲压磨具的设计与绘制;2. 能够分析实际生产中的问题,对冲压磨具进行优化改进;3. 能够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冲压磨具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的工艺规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冲压磨具设计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质量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冲压磨具设计基础知识- 冲压磨具的概念、分类及用途;- 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 冲压磨具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及性能。
2. 冲压磨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冲压磨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冲压磨具设计中的参数计算与选用。
3. 冲压磨具设计实践- CAD软件在冲压磨具设计中的应用;- 实际案例分析及优化改进;- 学生分组设计实践,进行初步工艺规划。
4. 冲压磨具设计案例解析- 典型冲压磨具设计案例分析;- 分析冲压磨具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学生讨论并总结设计经验。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掌握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确保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冲压磨具课程设计

冲压磨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压磨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结构特点;2. 学生能掌握冲压磨具材料的选择原则,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与应用;3. 学生能了解冲压磨具的设计原理,掌握其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4. 学生能了解冲压磨具的制造工艺,掌握其主要加工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冲压磨具进行设计和计算;2.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绘制冲压磨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3. 学生能分析冲压磨具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制造业发展的情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冲压磨具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设计、计算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冲压磨具概述:介绍冲压磨具的定义、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冲压磨具材料:讲解冲压磨具常用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使学生了解材料选择原则。
3. 冲压磨具设计原理:分析冲压磨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模具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4. 冲压磨具制造工艺:介绍冲压磨具的主要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5. 冲压磨具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冲压磨具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冲压磨具概述、分类及结构特点;第二课时:冲压磨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第三课时:冲压磨具设计原理及主要参数计算;第四课时:冲压磨具制造工艺及加工方法;第五课时:冲压磨具应用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相对应,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冲压磨具的相关知识。
最新冲压模课程设计 (6)

冲压模课程设计(6)一、零件冲压工艺性分析1.零件材料该零件的冲裁材料为Q195钢,该类钢属于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比较良好的冲裁性能。
2.零件结构从零件图1-1可知,该零件结构简单,上下左右对称,因此比较适于冲裁。
图1-13.零件尺寸精度因为尺寸均为未标注公差的自由尺寸,故在冲压工序中可按IT14级来确定,查附录一①可得各零件尺寸公差为:外形尺寸:200-0.52 2200-1.15内形尺寸:5.5+0.30孔中心距:180±0.54.结论以零件各组成尺寸的精度要求,都满足冲裁工艺要求。
二、冲压工艺方案完成该零件的冲压加工所需要的冲压基本性质的工序只有冲孔、落料两道工序。
从工序可能的集中分散、工序间的组合可能来看,该零件的冲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
1.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式,闲落料再冲孔。
该方案模具结构简单,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较小,操作也不很方便。
2.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级进模生产适用于产品批量大、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水平相对较高的外形较小零件的生产。
3.方案三采用复合模生产,落料与冲孔复合。
通过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零件的冲压生产用方案二为最佳方案。
三、排样1.确定搭边值查教材②表2-8,两工件之间搭边a1=20mm,工件边缘搭边a=2.2mm,步距为22mm,条料宽度B=(220+2×2.2)0-0.9=224.4 0-0.9mm(查教材表2-9得),如图1-2所示为零件排样图。
图1-22.材料利用率一个步距内材料利用率η=A/SB×100%=(20×220-2×3.14×5.52)÷(224.4×22)=4210.03÷4936.8=85.3%η—材料利用率;S—工件的实际面积;A—步距(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B—条料宽度。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一)范例】(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2)原始数据数据如图7—1所示。
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3)工艺分析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
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
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
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
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
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
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
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
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
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冲压模具任务型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任务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掌握模具的构造、分类和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具备初步的模具设计能力;3. 学生能了解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认识到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具备一定的模具绘图能力;2. 学生能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解决简单的冲压模具设计问题,具备初步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专长,与他人共同完成冲压模具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培养对制造业的热爱,增强对工程技术的兴趣;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程素养;3.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沟通、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任务型课程,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具备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毕业水平,具备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制造业有一定了解,但模具设计知识相对薄弱。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包括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构造及工作原理,以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模具基本概念。
2. 冲压模具设计流程:介绍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等,参考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让学生了解设计流程。
3. 冲压模具关键参数:讲解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如材料、尺寸、公差等,结合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培养学生对模具参数的理解。
4. CAD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课本第三章内容为参考,让学生学会运用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冲压模具来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关键参数;3. 学生了解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冲压模具设计;2. 学生能分析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冲压模具设计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认识到冲压模具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采用项目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我国制造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常见冲压模具的示例及特点。
2. 冲压模具设计流程与关键参数:- 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 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参数选取;- 冲压模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3. 冲压模具设计实践:- CAD软件在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冲压模具设计实例操作;- 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
4. 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冲压模具在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的应用案例;- 冲压模具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冲压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冲压模具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冲压模具设计流程与关键参数;第三周:冲压模具设计实践;第四周: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及讨论。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冲压模具设计的相关章节紧密关联,涵盖冲压模具基础知识、设计流程、实践操作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连续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连续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连续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连续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连续冲压模具的相关技术参数和公式;4. 学生能够掌握连续冲压模具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连续冲压模具的设计与绘制;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计算工具进行连续冲压模具的参数计算;3. 学生能够运用实际操作方法对连续冲压模具进行组装和调试;4.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合理的连续冲压模具优化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连续冲压模具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制造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工匠精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 学生能够关注连续冲压模具行业的发展动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参与技术改进和创新;4. 学生能够遵循职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培养学生在连续冲压模具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可衡量的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连续冲压模具概述- 了解连续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掌握连续冲压模具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2. 连续冲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学习连续冲压模具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掌握连续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力学性能分析。
3. 连续冲压模具设计流程- 了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学习模具设计中的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及材料选择。
4. 连续冲压模具参数计算- 掌握模具力、压力、行程等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学会运用计算工具进行模具参数计算。
5. 连续冲压模具CAD设计- 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绘制;- 掌握模具三维建模、二维工程图绘制及模具组件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专业年级:材型09-X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
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22 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1章垫片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4)
1.1 设计任务 (4)
1.2 垫片的工艺性分析 (4)
1.2.1 垫片的原材料分析 (4)
1.2.2 垫片的尺寸精度分析 (4)
1.2.3 垫片结构工艺性分析 (4)
1.3 垫片冲裁的工艺方案的确定 (4)
1.4 选择冲压设备 (5)
第2章垫片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6)
2.1 模具总体方案的确定 (6)
2.2 定位、送料方式 (6)
2.3 卸料出件方式, (6)
2.4 模具压力中心 (6)
2.5 模具外形尺寸 (7)
2.6 导向方式与模架类型 (7)
第3章垫片冲压模具的零部件设计 (8)
第4章模具的总装图和校核 (9)
4.1 模具的总装图和工作过程 (9)
4.2 模具的闭合高度和压力机相关参数校核 (9)
参考文献 (10)
第1章垫片的冲裁工艺性分析
1.1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如图1-1所示。
已知技术参数:
材料:Q235,料厚:2 mm
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
1.2垫片的工艺性分析
1.2.1垫片的原材料分析
材料为Q235钢,属于普通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1.2.2垫片的尺寸精度分析
尺寸精度:
1.2.3垫片结构工艺性分析
1.3垫片冲裁的工艺方案的确定
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①先落料,再冲孔。
采用两个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一次加工。
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落料—冲孔连续加工。
采用级进模连续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生产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坯料或零件在两套模具上周转,重复定位生产效率低。
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可以采用,为提高生产率,可以采用复合模或连续模进行生12mm有公差要求,为11级精度,为了更好的保证此尺寸精产。
由于孔边距尺寸0
-0.11
度采用复合冲裁的方式进行生产。
由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见[3]P111)。
正装式复合模在每次冲裁完了,要及时清除冲孔废料及工件,给操作带来不便并影响安全性[2]。
倒装式复合模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件,卸件可靠,便于操作,为机械话操作带来有利条件[3]。
因此采用倒装式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1.4选择冲压设备
第2章 垫片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2.1 模具总体方案的确定
结构类型、正倒装结构、
2.2 定位、送料方式 2.3 卸料出件方式, 2.4 模具压力中心
(1)冲压力
落料力[3]:b F KLt τ=落
=1.3×161.0439×2×280 =117.239 (kN)
其中τb 按退火A3钢板计算,L 可通过Autocad 查询工具查询。
冲孔力:b F KLt τ=冲
=1.3×280×2×31.4159 =2.287 (kN) 卸料力:F 卸=K 卸F 冲
=0.045×117.239 =5.276 (kN) 推件力 F 推=nK 推F 冲 =0.055×117.239
=6.448 (kN) 总冲压力:=+++F F F F F 总落冲卸推
=117.239+2.287+5.276+6.448 =131.25 (kN) (2)压力中心
如图5所示,止动件在x 方向对称,所以压力中心x 方向坐标x 0=32.5 mm 。
图5 压力中心计算
i i
11122n n
012n
i
1
n
i n
i L y
L y L y L y y L L L L
==++⋅⋅⋅+==
++⋅⋅⋅∑∑
2412+600+2412+14.524+38.6127.9714.52431.41231.412
=
24602414.538.6114.531.431.4
3105.52238.4113.0mm ⨯⨯⨯⨯⨯+⨯+⨯+⨯+++++++==
其中:
L1=24 mm,y1=12 mm
L2=60 mm,y2=0 mm
L3=24 mm,y3=12 mm
L4=60 mm,y4=24 mm
L5=60 mm,y5=27.97 mm
L6=60 mm,y6=24 mm
L7=60 mm,y7=12 mm
L8=60 mm,y8=12 mm
计算时忽略了4个圆角R2。
由以上计算可知压力中心的坐标为(32.5,13)2.5模具外形尺寸
2.6导向方式与模架类型
第3章垫片冲压模具的零部件设计零部件的结构形式,装配关系,尺寸计算和尺寸精度等。
第4章模具的总装图和校核4.1模具的总装图和工作过程
4.2模具的闭合高度和压力机相关参数校核
参考文献
1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应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2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应省略).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3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4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5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