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转换与利用 第二章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ppt

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ppt

课堂练习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 自哪里? 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⑴ 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 键形成的过程。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键的观点分析反
应的本质过程。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 量的变化,而这种能量变化又通常表现为 热能变化。
你知道吗?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 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 烧时放出热能。你一定想知道,这种能量从 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 系?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要经过高 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提供的热能在 石灰石的分解反应中起到什么作用?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415.0
462.8 390.8 431.8 298.7
对于某个确定的化 H-H 436 C-H 学反应,如何判断 它是放出能量还是 O-H Cl-Cl 242.7 吸收能量呢?
Br-Br I-I C-C
193.7 152.7 347.7
N-H H-I
H-Cl
化学键越牢固 含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018-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PPT39张

2018-2019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PPT39张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1.有关能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 B.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 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 D.氢能、核能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
)
解析: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氢能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分 解水得到氢气),且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核能利用的是核反 应过程中释放的巨大能量,虽然高效,但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有一定的污染性,不过人们可以采用技术控制这种污染。 答案:D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________。 A.煤燃烧 B.Ba(OH)2· 8H2O 和 NH4Cl(固)反应 C.Zn 和盐酸反应 D.NaOH 溶液和盐酸混合 E.大理石分解
答案:BE ACD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要求] 1.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知道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 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4.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首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1. 化学反应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总能量(E1)和生成物总能量(E2) 的相对大小。若 E1>E2,则为放热反应;若 E1<E2,则为吸热反应。 2.化学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能量为 Q(吸),形成生成物 中化学键放出能量为 Q(放),则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为 ΔQ= Q(吸)-Q(放),若 ΔQ<0,为放热反应,若 ΔQ>0,为吸热反应。 3.(1)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水、 酸的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 (2)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 8H2O 与 NH4Cl 的反应,以 C、H2、 CO 为还原剂的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 4.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越强,即能量越低越稳定。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教学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6、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
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D 这个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藏起来 •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 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小结: 一个化学反应是 释放能量还是
吸收能量取决于: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 总能量,化学反应放出 能量。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
总能量,化学反应 吸收 能量。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思考
• 对于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来源于哪里? • 对于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又去哪里了? • 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一个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什么呢?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从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能量的变化
一个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什么呢?
取决于所有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所有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热能教学 课件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第2课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2.生物体中的能量转化及利用 能源物质在人体中氧化分解生成 CO2 和 H2O,产生的能量 一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作为可转移能量在人体内 利用(如合___柴__草_______ 时 期 、 2 __化__石__能__源____ 时 期 和 3 _多__能__源__结__构___时期。4 __可__再__生______能源和 5 ____清__洁______能源 是两类重要的新能源,主要有 6 __太__阳__能______、7 __氢__能________、 8 ___核__能_______、 9 __生__物__质__能____等。
1.定义 吸热反应: 1 ___吸__收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反应: 2 ___放__出_______热量的化学反应。
类型 比较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定义
3 __放__出____热量的化学 4 _吸__收____热量的化学
反应
反应
成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5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6 _大__于____生成物具有的 __小__于____生成物具有的
有 9 __气__泡______产生;用温度计测量,水 实验现象
银柱 10 上 ___升________
离子反应
2Al+6H+===2Al3++3H2↑
实验结论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 11 __放__热_____反应
(2)Ba(OH)2·8H2O 和 NH4Cl 反应 闻到 12 __刺__激__性______气味,烧杯壁 13
热反应,那么反应物总能量可能是( )
A.50 kJ
B.30 kJ
C.80 kJ
D.20 kJ
解析:选 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 生成物的总能量,即反应物总能量大于 60 kJ。

第2章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01

第2章 能源的转换和利用01
35
于是有
第 三 节 燃 料 电 池
即一个H2-O2电池的单电池开路电压为 1.22V,在100cm2的电极上可能得到10-20A 的电流。 这里可利用的Gibbs自由能为 235.3kJ/mol,看起来比H2直接燃烧得到的 反应热ΔH(在25℃时)=285.2kJ/mol要少, 但反应热ΔH在品位上属于低质能,要变为 电能,其转换效率最大为40%,而在燃料电 池中,这一能量则几乎全部直接转变为电能, 因此还是后者转换效率高。

22
一 、 发 生 炉 煤 气 的 物 质 和 能 量 的 转 变
由式2 11知,若 C全部转化为 CO ,得到的理想煤气成分 为 C 2 34.7%; N 3.762 65.3%; 2 3.762 2 3.762 1 22.4 12 即1kg纯碳的煤气产生率为: U 5.37 Nm 3 / kg 2 2 3.762 34.7 煤气发热量为: QD 12723 4415 KJ / Nm 3 100 气化效率(生成气体燃 料的热值与煤炭热值之 比) 4415 5.37 72.6% 32650
h
水泵绝热压缩耗功: Ws,1-2=h2-h1 锅炉中的定压吸热量:2 q1=h3-h2
3
4 1
s
10
二 、 空 气 燃 料 比 和 过 量 空 气 系 数

在燃料与空气直接燃烧释放出化 学能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 技术参数是空气燃料比。 矿物质燃料在化学反应中,有三 种可燃元素(即碳、氢、硫),分 别转化为二氧化碳(CO2)、水蒸 气(H2O)和二氧化硫(SO2)。
30
概念:燃料电池是将石油、天然
第 三 节 燃 料 电 池
气、煤等转换成氢气,以氢作为燃料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你知道吗?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烃 类等有机物(煤中含有大量的碳),它们燃 烧时放出热能。那么这种能量从何而来,它 与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是我们这 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学习目标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 862 kJ,
探索与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燃料的燃烧(与O2的反应) 中和 反应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大部分化合反应(生石灰 和水)
C+CO2 H2+CuO C+H2O Ba(OH)2.8H2O+NH4Cl 大部分分解反应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为例,用化学 键的观点分析反应的本质过程。
H2
H—H
断 开
+ Cl2
Cl —Cl
断 开
点燃
= 2HCl
形 成
·· ··
H · + ·C····l: → H C····l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 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 程。
H2 + Cl2
点燃
= 2HCl
H—H Cl —Cl
断 开
吸 收 能
断 开
吸 收 能


·· ··
H· +
实验2-2
现象:1、玻璃片(小木板)会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 2、有少许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3、有水生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50张)(共50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课件(50张)(共50张PPT)
• (3)反应中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 862kJ—683kJ=179kJ
小结:
•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 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 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看图讨论:
水由高处 向低处流 要释放能 量(势能 转换为动 能)
分析化学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 > 生成物的总能量 化学反应放出能量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思考:不同的燃料其组成不同,燃烧后放出的 热量也不相等。为什么不同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 热量会不同?燃料在燃烧反应中产生的热能来自 哪里?
1、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1:04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学习目标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 热能的相互转化。
•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在生产、生活中 的应用。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物质基础,我们每时每 刻、分分秒秒都离不开它。 迄今为止,人类所能利用的 能源主要是化学能、电能、 以及核能等等。但是,由于 人类大量开发和浪费资源, 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 而引发了不可回避的能源危 机。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公开课优质精品课件

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公开课优质精品课件

思考与交流:P34 中和热的概念: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注:(1)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2)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 热为定值:57.3 kJ/mol
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 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 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以达 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如上图所示。该实验也可在保温 杯中进行。
学习小结
(2)吸热反应 能
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叫做吸热反应
反应物
生成物
吸热反 应
反应过程
化学反应方程式: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玻璃棒的作用: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
反应物成糊状的原因:
结冰粘结
结论: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探索与总结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 S=====FeS。
例2.[2019·河南洛阳一中高一月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 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D. 因为3O2 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第1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2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学习目标 1.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2.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物带走的 损失的计算。 7.掌握 分析的方法,知道 效率的一般定义以及各 热
工设备的 效率。 8.通过锅炉的热平衡与 平衡、钢材连续加热炉的热平
衡与 平衡的例子进一步熟练 分析。 9.了解 的性质、 分析的作用、 分析的发展。
2–1 能量转换
钢铁企业中涉及到的主要能的形式有:热能、 机械能、电能、化学能
T0

c
pT0
T T0
dT T
cp[(T

T0
)

T0
ln
T T0
]

cp
(T

T0
)[1
T
T0 T0
ln
T T0
]

h

h0
1

T
T0 T0
ln
T T0

它的能级为
T

exT h h0
1 T0 T T0
T ln
T0
如果需要考虑比热容 cp随温度变化时,一般把比热容与 温度的关系表示成幂函数的关系:
本章知识点
1.理解能量转换与平衡; 2.理解 的概念、熟练 的计算、了
解 的平衡、掌握 损失计算; 3.学会 分析,以及 分析的举例,
分析的意义。
本章重点
1.了解能量转换; 2.理解能量平衡; 3.掌握 的概念; 4.熟练各种 的计算包括温度 、潜热 、压力 、
混合气体的 、化学 。 5.深入理解流动过程、混合过程、分离过程的 平衡。 6.掌握燃烧 损失、传热 损失、散热等 损失、燃烧
1kWh=860kcal=3600kJ
2.3 (可用能)
根据能量可转换性的不同,可以把能量分为三类: 高级能:可以不受限制地完全转换的能量 中级能:具有部分转换能力的能量 低级能:完全没有转换能力的能量 热能属于第二类能量:它具有的可用能取决于它的状态参 数(温度、压力等),同时与环境状态有关。当参数与环境相 同,即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其 值为零。但是,只要与环 境处于不平衡状态,它就具有一定的 值。 为了衡量能量的可用性,提出以“可用能”或“ ”作为 衡量能量质量的物理量。
对于其他任意元素X,需找出含有该元素的基准化合物
(取X元x素AaBXb的…标)和准元素:A、B…的已知标准 ,就可按化学式求
e X
1 x
GF X x Aa Bb ... ae A be B ...
2.4.6.3 化合物的标准 的计算
在这四种工业生产中所利用的主要能量形式 之间,相互转换的关系如下:
在实现能量转换时,对转换装置有以下几项基 本要求:
1)转换效率要高。 2)转换速度要快。 3)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性能。 4)满足环境的要求和经济上的合理
2–2 能量平衡
能量守恒定律: 输入能量-输出能量=储存能量的变化
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
n1[c p1 (T

T0
)

c p1T0
ln
T T0
RT0 ln
p] p0
T
p
Ex2
n2ex2
n2[c p 2 (T
T0 ) c p2T0 ln T0
RT0 ln
] p0
混合后的温度和总压力保持不变,分压力分 别为p1和p2,则混合物的 为
e'x1 c p1 (T
已知其比热容时,由于
可得其温度
dh cpdT
ds q c p dT
TT

exT

T
c p dT
T0
T
T0
T0
cp T
dT
高中物质的 当物质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由于温度的不平衡所具有 的可用能即为其温度 。当其定压比热容近似地视为常数时, 则
exT
T
cp dT
第二章 能量转换基础
The second law of Energy conversion • 2–1 能量转换 foundation
• 2–2 能量平衡 • 2–3 (可用能) • 2–4 的计算 • 2–5 平衡 • 2–6 损失计算 • 2–7 分析与火用效率 • 2–8 分析举例 • 2–9 分析的意义
Pp
p0
nRT0 p0
p
dp p2

nR T0 [ln
p p0
(1
p0 )] p
2.4.5 混合气体的 气体的混合过程是不同分子相互扩散的过程, 它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体系的总熵将增加,可用 能将减少。设混合前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温度T 和压力p,分别有n1和n2。混合前的 分别为
Ex1
n1ex1
h h0
1 T0
s h h0
能级的高低与熵差有直接关系,T0∆S即为火无。在
转变为功的过程中,工质的熵变量越大,火无就越大,相
应的 值就越小,能级越低。因此熵变量也可以 来
评价热能的品质。
2.4 的计算
2.4.1 温度
当只是工质的温度(T)与环境温度(T0)不同,压力与 环境相同时,它所具有的 值叫温度 。当工质无相变,并
1i
式中 N=n1+n2,
xi

ni N

pi p
因此,对每1mol混合气体
exm

Exm N

2
2
xi exi RT0 xi ln xi
i 1
i 1
由于各组分的摩尔成分xi<1,lnxi<0,式中的第二项为负值。
因此,混合物的火用值小于组成混合气体的各组分的 值
之和。
混合气体的 值为
2.4.6.1 化学反应的反应 有热力学可知,在可逆等温反应过程中,稳定流动系统 做出的最大有用功等于系统自由焓的减少。
Wmax G [(H 2 TS 2 ) (H1 TS1 )] [(H 2H1 ) T (S2 S1 )]
式中 G —自由焓,G=H-TS H2-H1 —反应焓; S2-S1 —反应熵。
V0
VO
Exp W p0 dV ( p p0 )dV
V
V
根据
pV=nRT0
可得 pdV + Vdp = 0
dV

V p
dp

nRT0
dp p2
将它代入式
p
dp
p
exp RgT0
p0
p
RgT0 ln p0 Rg
积分后可得
Ex' p

P0 dp nRT0
exm

k i 1
xi exi
RT0
k i 1
xi
ln xi
k i 1
xi RT0 ln
1 xi0
RT0
k i 1
xi ln xi

RT0
k i 1
xi
ln
xi xi0
2.4.6 化学 由于与环境的温度、压力不同时属于物理不平衡,因而具 有的 叫物理 。但是环境是由处于完全平衡状态下的大 气、地表和海洋中的选定的参考物质所组成。因此,即使在 环境温度T0和压力p0下,如果与环境存在化学不平衡,则仍 可能具有可用能。因此,即使在环境温度T0和压力p0下,如 果与环境存在化学不平衡,则仍可能具有可用能。这种由于 化学不平衡具有的 称为化学 。 化学不平衡包括系统与环境的成分不平衡和组成不平衡。 为了确定元素的化学 ,首先需要规定与元素相对应的基 准物。 处于物理基准状态下的纯物质的 称为该物质的标 准 ,即为标准化学 ,记作 e,该值通常取摩尔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p a bT cT 2
将它代入式
式为
exT
T
cpdT
T0

, T0
T T0
cp T
dT
经整理后可得
的计算公
exT
T
(a bT
T0
cT 2 )dT
T
T0
T0
(a T
b cT )dT

a(T

T0
){(1
T
T0 T0
ln
T T0
)

(T
T0
潜热”。潜热 是指单位物质从相变开始至相变结束,吸收
相变(融化或气化)潜热所产生 的变化。因此,潜热
是指物质在相变前后 的变化。
潜热 的计算公式为
ex
ex2
ex1

(h2
h1 ) T0 (s2
s1 )

r T0
r T

r(1 T0 ) T
由式可见,潜热 即为恒温热量 的一种形式,式中 的T为相变温度。
2.4.3水及水蒸气的
p
h
hA
A
T
p0
hB T0
h0
O
B`
0
水蒸汽
s0
的图解法
h 常数
p 常数
t 常数 C
x 常数
水蒸汽的 -熵图
2.4.4 压力 对开口体系的工质的压力 为
p
dp
p
exp RgT0
p0
p
RgT0 ln p0
式中 Rg —气体常数,J/(kg K )。 对封闭体系的工质的压力 为

T0
)

c
p1T0
ln
T T0
RT0 ln
p1 p0
e' x 2
c p 2 (T

T0
)

c
p2T0
ln
T T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