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有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有感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有感《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电视剧,以中国革命重要历史事件为轴线,以国共两党斗争与合作为背景,以历史人物为要点,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进展和共产党人的成长历程。
剧中人物多、地区范围广、时辰跨度长。
就人物而言,既有可追忆的代表性历史人物,也有平常的综合性历史人物的写照。
剧中人物刻画生动鲜活、性格特点鲜亮。
赏析完整剧,感想颇多。
全剧经过瞿、杨两家五个年青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民族此后命运的索求,个人思想与社会思潮触犯后,五位年青人果断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进而走上各自为之奋斗的人一辈子道路。
让我领会最深刻的,是剧中人物的刻画与描绘,表现的人物都特别生动和真切动人。
第一是剧中塑造的瞿恩那个人物。
瞿恩是一位革命意志果断的理想主义者,崇高的人品魅力,儒雅的辞吐举止,冷静的存亡态度,真切表现了一位革命者的高大形象。
瞿恩是众多革命先烈,特意是早期牺牲的革命领导人形象的集中表现。
我认为,瞿恩的身上,彰显了蔡和森、瞿秋白和方志敏的奋斗精神和人一辈子轨迹。
这三位革命先烈差不多上在36 岁时被公民党军队拘捕后杀戮的,此中方志敏和瞿秋白在就义前都像瞿恩就义前那样,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记得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可爱的中国》,就是方志敏烈士的遗作。
方志敏就义前,在牢房里一共写了十多篇文稿,此中三篇文章就是《贫穷》、《可爱的中国》和《狱中纪实》。
方志敏的遗作送到延安,还有一段动人的传奇故事:方志敏烈士在南昌狱中,一位叫高家骏的狱卒被方志敏崇敬的精神所感人,愿冒生命危险将文稿送出去,他经过在杭州的女友程全昭前来南昌探视他的机遇,让女友将方志敏烈士的所有文稿带到了上海,送到了宋庆龄、鲁迅和李公朴手中„„瞿恩的形象,再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优异的共产主义战士瞿秋白伟大的一世。
瞿秋白在大革命早期,担当过黄埔武汉中央军校政治教官,1935 年,瞿秋白在福建预备转移时被捕,仇敌采纳各样手段对他利诱劝落,但都被他严辞拒绝。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想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想作为一名观众,看完电影《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我不禁感叹人生自古多如此,婉约而又坚韧的人生旅途,也许,爱与坚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残酷的现实和无尽的风雨,更多的还有坚持的意义和人生的希望。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部作品,是一部反映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历史变革的故事。
影片通过几位主人公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大变革,也反映了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生活面貌。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赵振华,一个平凡的农村姑娘,与富家公子结婚,涉足商业,不屈不挠地开拓市场,满怀信念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最终走向成功的一位女性创业者。
在影片中,赵振华的憧憬,理想和坚持是无法动摇的信仰。
虽然过程中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碍,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坚韧的追逐着自己的目标。
而这样的坚定和执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成功之路的艰难,但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心,就能攀登无限高峰,只要有梦,就能翻身仗剑天涯路。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的台词、画面和音乐都展现出了导演对细节的精益求精和对人生价值的坚定态度。
影片剧情的推进,角色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让整部影片质感生动,感人至深。
而那几个经典的台词:“只要信仰不灭,风雨无阻”、“女人能顶半边天”、“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奋斗者无畏风雪”更是在影片中演绎着追梦的凌云壮志和人生的坚定理念。
同时,影片的音乐也极具特色,尤其是插曲《沧桑》,把人们的心情和情感传递得淋漓尽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为一名观众,看完《人间正道是沧桑》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追梦的艰难和成功的意义。
在人生的道路上,困难无处不在,生活充满诸多挑战,但只要坚持,执着,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必将成就不凡。
以我自己为例,从小到大,我一直有一个追求理想、奋斗青春的梦想,即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工作者。
虽然道路崎岖,曲折不断,但我始终都坚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任何目标都能实现。
而《人间正道是沧桑》就为我这份坚持带来了一份极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凡事坚持不懈,才能搏击乾坤、显神迹。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真实还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真实还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在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观后感中,我深深被其真实还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所感动。
这部电视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历史背景,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繁华、曲折、充满变革的时代。
首先,在这部电视剧中,我感受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深远影响。
故事从清朝末年开始,以清帝退位为背景,勾勒出了清朝的衰落和中国社会的混乱。
随后,剧情穿越到民国时期,刻画了北洋政府的腐败和分裂,以及各种外国势力对中国的侵略掠夺。
最后,故事转向抗日战争的年代,揭示了中国人民艰苦卓越的抗争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其次,这部电视剧通过精彩的剧情和细腻的人物塑造,给观众呈现出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历史变迁中的不同命运。
从皇帝到工人、商人、学生等各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困境与希望。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且富有感情,让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
再者,我认为这部电视剧成功还原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时代背景。
制作团队为观众重新搭建了近现代中国的街景、建筑和服饰等元素,使得观众仿佛穿越到过去的时光中,亲眼目睹着那个动荡的年代。
同时,剧中的历史事件以及对当时重要人物的描绘也都十分细致入微,让观众们更好地了解了那段历史和其中的故事。
最后,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不仅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心灵的曲折和沧桑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这部电视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基础,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使得观众们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性与社会的命运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通过真实还原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沧桑巨变,打造了一个真实而震撼人心的时代画卷。
它不仅让观众们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进程,也唤起了观众们对于那段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希望这样的优秀电视剧能够更多地出现,让更多的人们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从历史中寻找对于当下社会的启示和思考。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本书是作者同人交流的成果,通过作者自身遭遇和人民生活的心路历程,以沧桑的笔触描绘出了深深的人性矛盾。
这本书不仅具有文学的价值,更是对人性的启示和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感受到了人性和现实的复杂与矛盾,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在这个喧嚣而又复杂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本书,通过各种真实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纠葛。
人性的复杂性和善恶的交织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作者以鲜明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人物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看到了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
有的人犹如天使般,竭尽全力追求正义和公平;而另一些人,则化身为魔鬼,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施加压迫和剥削。
这种对立的力量让我不禁思考,什么是正道?什么是沧桑?人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正道,或许不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而是一条充满坎坷和曲折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着挫折和困难,也有着希望和信仰。
正道是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每一个追求者都在这条路上奋力前行,尽管道路曲折,但他们从未放弃。
沧桑,是正道上的一种经历和修炼,只有沧桑,才能使正道更加坚定和明亮。
作者通过这本书,诠释了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正道的观点。
正道并不仅仅存在于伟大的历史人物身上,而是存在于每个平凡人的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和能力,只要我们秉持善良与正义,坚定追求,就能走上人间正道。
读完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不禁审视自己的内心。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在生活中也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但是,这本书告诉我,只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坚守自己的信仰,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正道或许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但只要我们心中有明确的道义,就能在沧桑中寻找到它。
总之,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和精妙细腻的描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人与人之间的纠葛。
它让我正视自己内心的善恶之斗争,让我意识到追求正义和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读后感《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读后让我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了很多感悟。
本书以一个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为线索,通过展示他在不同时期的挫折和磨砺,讲述了人生的伟大意义和真理。
首先,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生道路并不一帆风顺。
主人公从小生活在困境中,饱受贫穷和不公平待遇的折磨。
然而,他没有被挫折击垮,而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使我明白了在人生的旅途中,困难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只有积极应对,勇敢面对,才能取得成功。
其次,本书揭示了社会的丑恶和不公。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书中展示了贪官污吏、权力腐败等社会问题。
这让我深感社会的天平并不总是公正的,很多人为了追逐权利和金钱,不惜背弃良知和道德准则。
然而,本书也告诉我们,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我们保持正直的心态,坚守伦理原则,就能在困难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并挣脱束缚,谋求未来的幸福。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情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有着巨大影响。
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困境和挫折后,他始终有一些真心实意的朋友伴随着他,给予他支持和鼓舞。
这些朋友的存在使他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继续前行。
这让我深信友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支撑我们度过生活的低谷,找到前进的方向。
最后,本书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强调了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无论环境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只有通过奋斗和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个人还应该对周围的人和社会承担起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综上所述,读完《人间正道是沧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这本书揭示了人生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公,强调了困境中的勇气和挑战困境的能力,以及友谊和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它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坚持追求真理和渴望的人生价值。
同时,也提醒我要珍惜身边的朋友和社会关系,用个人的力量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人间正道是沧桑》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它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描绘得淋漓尽致,把浩瀚的人间正道表达得深刻而朴实。
看完《人间正道是沧桑》,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当我们更加认真地审视这个世界时,会发现这个世界充满着沧桑,一切的光芒都是短暂的,一切的美好也都是无常的。
人生在世,总是伴随着欢乐与悲伤,痛苦与欢笑,如同春夏秋冬,常常变换,不停更新,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如瞬息万变,那么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是这一切的改变,才能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去追求梦想,去追求人生。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被琐碎的小事所扰,要面对生活,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拼搏,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而充实。
总之,人间正道是沧桑,而我们应该把它视为一种激励,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去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充实而丰富。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通用5篇

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通用5篇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精选篇1很少对抗战题材产生兴趣,那些浮夸的抗战神剧比中国古代神话还传奇,又是自行车追火车,又是自行车飞起空中穿越,又是各种枪百打不中,我懒得把自己的时间都花费在这样无厘头的闹剧上。
然而惊喜总是出其不意的来到你面前,这部《人间正道是沧桑》刷新我对抗战剧的认识,真的是在电视区中,就多看了它一眼,在也没能忘掉那人、那景,那画面不断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激起我追剧的欲望。
首先得说这个名字起的就相当有水平,不像现在好多剧,名字长的看到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一看到这个名字就吸引住我,为什么说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正道是怎么样?又有怎么样的沧桑那?一个个疑问引领着我走进这部正剧。
剧情讲述杨家三兄妹在坚守自己信仰道路上的爱恨情愁,着重以杨立青的成长为主线,演绎了姐弟情深、兄弟无情、爱情无由、信仰分歧等故事桥段。
我声称这部剧有毒,看了之后我想更多的了解这部剧的历史及相关任务,特意去度娘了一下,结果很是遗憾,这部剧很多是杜撰或者说是集多数人的事迹与一身,历史上没有那么一个人物形象,真的是很伤感,总觉得心里有一种情思无处安防。
除了名字吸引我,另一处就是杨立青这一角色是孙红雷饰演的,我总觉得他的演技精湛到位,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三分痞相,把杨立青演活了,我的情绪随着他饰演人物的遭遇起起伏伏。
他由一个无忧无虑爹疼姐爱的杨家三少因与哥哥的爱恨纠葛导致家破。
他听从姐姐的教导,置身来到广州,遇见姐姐许身的董建昌并得到他的大力扶持。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其实我挺羡慕他姐姐杨丽华的,一生中有董建昌这样的人在明知她心中还有他人的时候还死心塌地的用他的方式爱着她护着她。
董建昌文武双全,有勇有谋,既能奔赴前线与军作战交际圈也混得风生水起,唯独不喜的就是他的坚守为党国效忠。
为得女人心他对待杨丽华心中的柏拉图爱情的主人公肖恩更第谨慎小心。
对此我也有不解,瞿恩不是爱杨丽华吗?怎么在林娥出现时就就把自己献身林娥了那?这是不是证明柏拉图的爱情不靠谱。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感

带给我感动和震撼的人物还有很多,包括和立青有不同信仰的其兄杨立仁、姐姐杨立华,还有那个信仰实用主义的董其昌,他们的身上都有令人感动的东西,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他们付出了一生的努力,无论历史怎样评说,我都觉得,他们仍然有值得尊敬的地方。
看完此片,再对当今的现状作一番思索,会让人有很多感慨,同样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布尔什维克,今天的某些共产党员着实令人痛心!片尾的独白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想想这些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付出青春和生命的先辈们,再看看今天某些表面信仰着共产主义,背地里贪赃枉法、危害人民利益的“公仆”们,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叛徒”。
条条大路通罗马,最终这些可爱的人因为信仰的不同,在历史的路口选择的不同的道路,他们都坚信前途是光明的。于是,我们看到他们分道扬镳、同室操戈,历史的道路就是这样的曲折,正如李大钊先生所说,这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走过去的,共产党员有这样的精神、国民党员也有这样的精神,他们终于第二次携手,以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历史,多少黄埔儿女血洒疆场、多少黄埔儿女坚强不屈,记住他们的名字吧——左权、赵一曼、戴安澜,当然还有薛岳、张灵甫、关麟征、杜聿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杨立青、杨立仁、范希亮就是英雄们的缩影,为民族付出的先辈,我们不应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间正道是沧桑》观后有感
最近又看了一遍大型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下简称人间),感觉是国内目前难得一见的好片,不仅涵盖从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个时间跨度很长的重要历史时间,而且以湖南醴陵杨立仁、杨立华、杨立青与瞿恩一家的感情交织及命运更迭贯穿其中,一点不逊于其剧名——人间正道是沧桑。
杨立青,少年顽劣,因为走火了哥哥即将刺杀北洋政府要员的枪而被迫离家奔向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广州,在国民党政府机要人员姐姐杨立华的介绍下,先后结识共产党人黄埔政治教员瞿恩一家和国民党元老董建昌。
在瞿恩的妹妹瞿霞的辅导下,顺利考入黄埔三期六班,与范希亮、穆震方、汤暮雨、吴荣、谢雨时等一批黄埔精英开始了他们的“钢刀归钢刀,同学归同学”气贯长虹的情谊。
参与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1928年12月29日),真心说北伐誓师词好长,蒋校长是不是喜欢曹操啊。
1927年4月12日后投奔共产党先后参与了南昌起义、整编农民武装,反围剿,第二次国共合作,军工生产保障工作及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军事事件,说实话立青很忙,现实中人要是完成这么多项全能工作真是不容易呢。
在此期间,经历了与瞿霞的爱情、
分别、得到瞿霞被捕、再次相遇,瞿霞结婚等真爱无奈之后抱着责任或是怜悯之心与林娥携手。
人物塑造的相对饱满,并且像测绘出生等给予完整的形象,真心说每次总让立青去对付立仁,有点那个,感觉不太好。
关于立青原型,有人说是陈赓(手刃叛徒那一段),也有人说是肖克。
黄埔军校,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三期1925年7月1日第三期开学,1926年1月17日毕业,计1233人。
其中湖南醴陵8人,都是从头到尾的国民党;共产党8人,湖南有一位唐天际也接近立青。
瞿恩,一个近乎完美的革命者和理想主义诗人,按立华说的还是个大男孩。
一直是立青思想的导师,人品自不必说,即使在遭遇不公正待遇还可以说,我们的党像大海一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真正伟大到思想了。
先时与立华恋爱,瞿妈妈说了“丈八的灯台,照的见别人,照不见自己”,因为羞于出口,只是将家传的翡翠耳环给了即将去莫斯科的立华,之后由于两人政见不同终未同行。
之后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其助手林娥,日久生情结为夫妻。
后由于顾顺章叛变,上海地下组织破坏后,两人辗转来到中共苏区,瞿恩开始负责不着边际的钞票印刷,在反围剿失败后,在留下残疾人打游击的战略下,被捕就义。
总体感觉是,白区的人到了红区,发挥不到作用,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
所以人要做自己擅长
的事情,如果让鱼去爬树,它肯定一辈子自卑。
关于瞿恩原型,无论从名字还是实际都接近瞿秋白+周恩来。
1935年,瞿秋白于福建被捕,按黄埔礼遇由其学生黄埔一期宋希濂枪决。
八卦一下,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与剧中瞿恩的准爱人杨立华仅一字之差。
此外,瞿恩身上也有蔡和森和恽代英的影子。
杨立仁,一个从妄图刺杀北洋军阀的热血青年,到深的蒋介石信赖的冷面中统,人物从一开始就在同乡楚材的介绍下到黄埔当参谋教官,没有铺垫有些突然,之后坐镇中统,在与立青有过正面交锋之后,立华以帮忙带离地下人员为由要求将立青调去苏区。
之后瞿霞被捕入狱,爱上林娥,又被告知林娥原来是瞿恩之妻。
瞿恩被捕,立仁将费明照片带与他,在瞿恩就以之后,将瞿恩写给费明的信带给立华。
看似配角的来来往往,却让黄志忠将立仁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之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再次与瞿霞、林娥、立青等见面,虽然与立青鼻青脸肿地打了一架,兄弟自此心中再无芥蒂。
之后与东北战场再次与立青林娥夫妇遭遇,后战败化妆成百姓逃走,其实汤暮雨到底是为了喝水还是想帮立仁逃脱也不好说。
最后携家人去了台湾。
胸怀大志,有救国之心吧。
关于立仁原型多说是蒋介石的机要秘书邓文仪,也有说是文强的。
瞿霞,能做黄埔教材俄语翻译、流利英语,性格活泼、开朗,思想简单,曾协助哥哥瞿恩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在送情报时不慎被捕入狱受尽磨难,6年后被告知瞿恩就义,8年后第二次合作期间出狱,美国人很认的MsQu,但未与初恋立青结合,而是让立青的同学穆震方照顾了一生,成了立青心中永远的痛。
杨立华,出现时是回乡堕胎的广州国民政府的机要人员,之后发现情感和思想都徘徊在瞿恩与老董之间,瞿恩受伤后看似两人要发展下去了,可惜老董及时将她送到莫斯科留学,再次相遇已万事化灰,送走立青,收养费明,哭瞿恩,忧立仁,真真是杨家操心人。
立华还将瞿恩的与子书登在报纸上,以示逝者气节;在得知林娥是瞿恩妻子后将青春的翡翠耳坠摘下却保留一生。
也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英杰人物啊。
林娥,那个立华同学的表妹,先是被立青误伤,暂时从观众视线中消失一段。
后是中统驻上海情报部门的电报手,其超人的记忆能力和对电报工作的极高悟性,引起立仁的关注及爱慕。
第二次到杨家,是作为立仁的女友,第三次是立青的新婚妻子,听起来有点乱,但她坎坷的经历及心路的崎岖又有奈何人生呢?最后幸得遇到立青,有一男一女两娃,安度一生。
董建昌,其实一辈子都很爱立华的,只是一辈子没有得到立华的爱,立华的爱都给了瞿恩了。
思路明确、活络,有明确的人生观与善恶感,最后为民族大义和黎民百姓弃战投降,真明智之选。
其实立仁总是看不起卖花布出生的老董,而董不仅是立华、立青的领路人,而且其自身的能力及觉悟也非常人所及的。
最喜欢的是得知瞿恩即将就义,老董找立华去上香,魂不守舍的立华穿着睡衣领着费明出现,正在套军装的老董一惊同时说:“还去么?”思想尚在游离的立华答:“去啊。
”老董道:“就穿这个?”立华惊,用双手裹紧睡衣。
我想要是我肯定问:“你就穿这个去?”然后一方面对方无法回答,另一方面也许会引得吵架。
简单的对话也有做人的艺术吧。
对了,还有老董给瞿恩儿子起的名字“费明”,费解的费,明白的明。
瞿妈妈,随儿女到法国留学,一直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
视立青、立华为自己的孩子,只是最后都无缘成为真正的家人。
后女儿被捕,无奈的求助于立华而无果,儿子儿媳逃离,老太太自己留下看着孙子,托范希亮妹妹找到立华,将费明托付,自己一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后来儿子就义,老太太孤苦伶仃仍气质不改。
到最后联系秋秋到红区,连立华也惊讶竟在几十年后再这种情况下遇到瞿妈妈。
还有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杨廷鹤、范希亮、楚材、
穆震方、汤暮雨、吴荣、谢雨时,都让这些演员深入、到位地表现出来,50集后让你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家人发生的事情一般,感慨于他们的命运,感慨于那个时代造就的他们那么一批无所谓好与坏的热血青年。
老董说他们都是被历史的潮流裹挟进来的,的确在那么一个年代,就是顺着历史的潮流发生了那些事情,不早不晚,就在那里。
恩恩怨怨,在经历了历史潮流的大浪淘沙之后,有些图穷匕见了,有些成了永远的谜。
最后,每位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到位,说句俗话感谢给观众带来这么好的视觉饕餮啊。
现将主要演员列在下面:孙红雷饰杨立青,黄志忠饰杨立仁,吕中饰瞿母,孙淳饰瞿恩,柯蓝饰瞿霞,张恒饰杨立华,杨雪饰林娥,张志坚饰董建昌,郑玉饰杨廷鹤,郭广平饰穆震方,黄若萌饰范希亮,涂凌饰梅姨,石文中饰楚材。
愿他们&她们都红透半边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