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及答案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1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答:中华民族2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传递信息。
答:结绳;图画3文字一般源于()。
答:图画4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有形状、有语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象形文字5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答:甲骨文6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之一答:三千多年;最古老7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8汉字萌芽在()晚期。
距今()年。
答:新石器;五六千9西安半坡村陶器,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中国原始文字的()。
答100;孑遗10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答:生活器具11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12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答:龟甲、兽骨13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14甲骨文又叫()()()()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15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多个,已识别的()多个答:15万;4500;100016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在龟骨和牛骨上答:事情结果17甲骨文文字内容涉及()()()()()()等社会生活答:祭祀、战争、游猎、出行、疾病、生育18()的字形特点:外形参差、大小不等、拐弯方笔、用力不均答:甲骨文19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答:青铜器20金文盛行于(),()()()()都有这种文字答西周;商周秦汉[NextPage]21金文又叫()()()()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22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答:识;款23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答:官府24篆文流行于()和()答:春秋战国;秦代25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 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26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答:籀文;石鼓文27石鼓文是()秦人作品答:战国中期28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答秦代小篆29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答:小篆30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答:小篆31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答: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32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模拟试题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模拟试题一、给下列文字注上正确读音:1) 击缶() 2)瑞珏() 3) () 4)辔头() 5) 耒耜()6) 笏() 7) 拉祜族() 8) 人为刀俎() 9) 厝() 10)瘗埋拂骨()11) 枭雄() 12) 杳() 13)兵燹() 14) 湖() 15) 祗()16)伽蓝() 17)跏趺() 18)圮() 19)旃檀拂() 20)堵破()21)衮() 22) 戗脊() 23)天贶殿() 24)笞() 25)壶门()26)辐辏() 27) 磔() 28) 乾闼婆() 29)萨() 30) 钺()31) 瓦剌族() 32) 回鹘() 33)嫘() 34) 歙()砚 35) 日喀()则36) 西冷()印社37) 冠豸()山 38)程颢() 39)米芾() 40)艾提尕()41)奕()清咸丰皇帝叫爱新觉罗.奕() 41)清光绪皇帝生父叫爱新觉罗.奕()清末恭亲王叫爱新觉罗.奕()二、翻译1.翻译下列诗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指出作者和朝代。
2.在旅游文学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请指出下列诗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指出作者和朝代。
A.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B.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C. 跨峻岭,横大漠、穿草原、纵横十万里D.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3、默写唐朝杜牧的《山行》并翻译三、简析题1、默写郁达夫的《咏西子湖》,并从此诗中分析旅游文学与旅游的关系与作用;2、赏析以下对联,这是描写我国哪个景点的景观,并指出此对联的巧妙之处。
对联:日上山,月上山,山上日月明;青海湖,水海湖,湖海青水清。
对联:定安全之旅,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邑,共感恩波。
3、默写《望庐山瀑布》,翻译并简析此诗,诗人在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在其他旅游文学采用了同样的修辞手法的一些诗文。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及详解(15-19年)

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及详解(15-19年)一、单项选择题1.汉字传统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
在文字的创造初期,主要是()。
A.指事字B.象形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B【解析】文字一般源于图画,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经历了用实物、结绳、契刻等方式记事和交流,最后发展为用图画记录客观世界并传递信息。
象形文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B.C.D.【答案】A【解析】B项,参与(yù)、弹劾(hé);C项,眼睑(jiǎn);D项错误,觊觎(yú)。
3.赵孟頫《杭州灵隐寺联》“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鹫峰云敛,千岩桂月映湖光”在写作方法上属于()。
A.反对B.正对C.串对D.流水对【答案】B【解析】正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意思上并列,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主题,互相补充。
题干对联在写作方法上属于正对,从不同的角度展现灵隐寺的景色,互相补充。
A项,反对是指出句与对句在内容上一正一反,相互映衬;CD两项,串对又称流水对,是指出句与对句之间有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
4.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只铸造的铜牛,牛背上刻有《颐和园铜牛铭》,其字体为()。
A.草书B.楷书C.篆书D.隶书【答案】C【解析】《颐和园铜牛铭》是清代乾隆帝所作,字体为篆书,表达长久地降服洪水之愿望。
5.《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
A.苏东坡B.范成大C.徐宏祖D.姚鼐【答案】B【解析】《峨眉山佛光记》的作者是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6.“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题联写于()。
A.成都青羊宫B.新都宝光寺C.青城山天师洞D.杭州灵隐寺【答案】C【解析】题中文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被道教奉为圭皋。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1分。
)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盛行于()A、西周B、东周C、春秋D、战国 2、李斯的《泰山刻石》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A、小篆B、楷书C、隶书D、草书 3、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应解释为()。
A、座位B、因为C、闲坐D、作为 4.“姑苏城外寒山寺”,其中寒山寺这一名称与______有关。
A.人名B.地名C.桥名D.山名 5.《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眼”和“魂”是__________A.江枫B.月落C.乌啼D.钟声 6.“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这一楹联中的半湖指__________A.西湖B.大明湖C.莫愁湖D.昆明湖 7、当代学者吴文蜀《访莫高窟》中“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的“抟佛”指的是()。
A、人们观赏佛像时的千姿百态B、人们争相看佛像C、佛像如同人具有千姿百态D、佛像是由人塑造的 8、下列诗句中,出自张固的《独秀峰》的是()。
A、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B、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C、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D、一览无余,独占山势 9、“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写的是__________景色A.莫高窟B.鸣沙山C.麦积山石窟D.月牙泉 10、“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是《瑶池》诗中的句子,作者是__________A.王维B.李商隐C.刘禹锡D.崔灏 11、台湾郑仁功庙联所在地位于__________A.台北市B.台中市C.台南市D.高雄市 12、被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称为“天下巨观”的是__________A.悬空寺B.兵马俑C.黄鹤楼D.龙门石窟 13、香港青山禅院的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里云水绕青山”在结构上属__________A.正对B.反对C.串对D.龙门对 14、“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为《天水麦积山石窟连》的上联,该联作者是()。
2008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与汉语言文学试卷

2008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与汉语言文学试卷四川省2008年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导游基础知识与汉语言文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幕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不得分)1、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的创办人是()A、托尼?莫里森B、让?拉辛C、托马斯?库克D、乔?治桑2、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A、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B、旅行社、旅游资源、旅游者C、旅游商品、旅游饭店、旅游资源D、旅游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者3、我国文房四宝中注明的“湖笔”产自()A、安徽泾县B、浙江吴兴C、广州高要D、安徽歙县4、佛教“四大天王”中手持琵琶、代表“调”的是()A、东方持国天王B、南方增长天王C、西方广目天王D、北方多闻天王5、对南方天师道进行改革和整顿,建立道官论功升迁制度的著名道士是()A、葛洪C、陆修静D、陶弘景6、在我国南方地区端午节最隆重的一项活动是()A、吃粽子B、赛龙舟C、挂香袋D、插菖蒲7、下列菜系中以烹制海鲜见长的是()A、鲁菜B、淮扬菜C、闽菜D、徽菜8、中国名酒西凤酒、茅台酒、泸州老窖、汾酒的香型依次是()A、米香型、混香型、浓香型、清香型B、混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C、混香型、米香型、酱香型、浓香型D、酱香型、混香型、清香型、米香型9、被日本人称为“萤火虫”的景德镇名瓷是()A、粉彩瓷B、薄胎瓷C、青花瓷D、青花玲珑瓷10、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江河中排名()A、第二位B、第三位C、第四位D、第五位11、我国唯一的蝮蛇保护区“蛇岛”位( )A、青岛C、三亚D、厦门12、“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这种形式的屋顶称为()A、庑殿顶B、歇山顶C、硬山顶D、悬山顶13、石英砂岩峰林景观在国内首屈一指的景区是()A、黄山B、武夷山C、武陵源D、庐山14、澳门的标志是()A、妈祖阁B、大三巴牌坊C、天坛大佛D、大炮台15、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是()A、大英博物馆B、卢浮宫C、艾尔米塔奇博物馆D、大都会博物馆16、巴郎山、夹金山和二郎山均属于()A、邛崃山系B、龙门山系C、大巴山系D、沙鲁里山系17、下列蜀族首领中教民务农、开发了成都平原的是()B、鱼凫C、杜宇D、鳖灵18、三星堆遗址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A、金器B、青铜器C、玉器D、陶器19、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的四川传统工艺品是()A、竹丝扇B、瓷胎竹编C、竹簧工艺品D、火绘艺术品20、世界上面积最大、株数最多、分布最集中地野生苏铁林位于()A、内江B、巴中C、西昌D、攀枝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试题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试题《导游知识专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相应的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C )A法治B仁政C兼爱D无为2、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命题的是(D )学派。
A纵横家B阴阳家C农家D名家3、孔子的修身观从正心修身开始,最终目的是为了( B )。
A齐家 B平天下C治国D尽心知性4、中原佛教八大宗派中,最早创立的一排是( D )。
A密宗B三论宗C禅宗D天台宗5、京剧脸谱中各种人物大都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其中表现奸诈的颜色是( B )A绿B白C蓝D黑6、京剧“四大名旦”中,程砚秋的代表作是( D )。
A《梁红玉》B《霸王别姬》C《红娘》D《荒山泪》7、我国古代文人中,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文人是(C )。
A李白B谢赫C王维D苏轼8、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属于中国绘画分类中的(D)。
A山水画B风俗画C花鸟画D界画9、汉语切韵和四声的总结系受到(B)经典传译的影响。
A天主教 B 佛教 C 基督教D伊斯兰教10、下列古代医学家中为道教信士的人是(A )A 陶弘景B 皇甫谧C 李时珍D张仲景11、记录凸透镜原理的道教经典是(B )A 《明镜经》 B《太清金液神丹经》 C《革象新书》D《数术记遗》12、下列词牌的得名,与道教有关联的是( A )A 《瑶池宴》B 《满江红》C 《菩萨蛮》 D《青玉案》13、下列中国传统节日中,与道教有关的节日是(D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重阳节14、在中国书法绘画上创造“金错刀”笔法的人是(B )A 苏轼B 李后主(李煜)C 赵佶D倪瓒15、下列清代著名画家中,属于文人画创新派“四僧”之一的是(D )A弘一大师B郑板桥C吴昌硕D八大山人石涛,弘仁,几残16、以传承弘扬旧密法为主的藏传佛教派别是( C )派。
A宁玛B萨迦 C 噶举白教D格鲁17、基督教最先传入中国时,称为(B)A也里可温教B景教 C 天主教 D耶稣教18、据《旧唐书·大食传》记载,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唐高宗永徽二年,即公元( B )年。
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汉语言文学】最全试题(DOC)

历年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真题及模拟题模拟题全国中级导游考试导游知识专题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的相应题号后的空档内。
每小题1分,共5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 C)为主体的文化。
A、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B、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C、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D、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农家文化2.我国京剧脸谱表示“忠勇”、“奸诈”的象征颜色分别是( B)A、黄色、黑色B、红色、白色C、赫色、银色D、黑色、白色3.构成中国书法视觉形象美的基础是( C)A、汉字的笔墨B、汉字的笔韵C、汉字的体势D、汉字的意蕴4.从今文化的书法演变来看,行书是由( A)变化而来的。
A、楷书B、草书C、隶书D、篆书5.20世纪我国画坛“中西融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A、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B、程十发、唐云、齐白石C、黄宾虹、齐白石、程十发D、傅抱石、刘海粟、唐云6. 下列道教信士中对中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B)A、邱处机B、孙思邈C、王重阳D、赫大通7. 藏传佛教中的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和格鲁派依次被称为( B)P96A、红、花、白、黄教B、花、红、白、黄教C、白、黄、红、花教D、黄、白、花、红教8、“重己贵生”是道教的人生观。
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著名道教人物是( A)A、葛洪B、王重阳C、葛玄D、寇谦之9. 佛教对中国建筑影响颇深,其中在装饰点缀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B)A、石狮子 B莲花纹C、宫廷式建筑D、塔10.基督教从犹太教经典继承而来的经卷是( A)A、《旧约全书》B、《新约全书》C、《圣经》D、《古兰经》11.自然界中的水、火、山、泽,在“八卦”中为___C、_______A、乾、坤、坎、离B、、兑、震、C、坎、离、、兑D、乾、坤、震、坤12.“八卦”中的“”卦指__________A、天B、地C、山D、水13.《易传》作者是____D、______A、伏羲B、黄帝C、老子D、孔子14.把《周易》神秘化的是___B、_______A、学理易B、术数C、连山易D、归藏易15.“阴阳五行”、学说最终形成体系是在____D、______A、夏B、商C、西周D、春秋战国16.“五行”一词最早见于____A、______ P12A、《尚书》B、《春秋》C、《左传》D、《史记》17.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学派出现于____B、______A、春秋B、战国C、秦代D、汉代18.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最为开放,流派创建最为众多的黄金时代是____A、______A、春秋战国B、秦汉C、三过两晋D、南北朝19.墨家的创始人是____A、______A、墨翟B、孟轲C、韩非D、孙武20.代表以手工业者为主的下层百姓利益的“百家学说”的是____C、______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墨家学说D、道家学说21.作为传统文化,其尤其突出的特征是____D、______A、民族性B、地域性C、时代性D、传承性22.下列文化为物质文化形态的一组是____A、______A、万里长城、都江堰、秦始皇陵、外滩建筑群B、清明扫墓、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C、“郡县制”、“科举制”、金瓶掣签、包产到户D、忠孝节义、知恩图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23.下列四组文化,全属行为形态文化的是____C、______A、泼水节、竹竿舞、兵马俑、铁犁B、司母戊鼎、战国竹简、除夕守岁、初一拜年C、龙华撞钟、春节晚会、彩车巡游、冬至祭祖D、见义勇为、元宵观灯、《反分裂国家法》、神舟六号24.下列文化为制度形态文化的是___C、_______A、仰韶文化彩陶B、端午吃粽子C、《婚姻法》D、“精神胜利法”25.下列文化,为精神形态文化的是____A、______A、毛泽东思想B、东方明珠塔C、黄金周旅游D、活佛转世26.下列文化是文化的核心部分的是___D、_______A、物质形态文化B、行为形态文化C、制度形态文化D、精神形态文化27.我国古代世界级的哲学家是____A、______A、老子B、孙子C、张衡D、成吉思汗28.创始“八卦”的是___A、_______A、伏羲B、神农C、尧D、舜29.主要发展思念占巫术的研究“易”的流派是____D、______A、连山易B、归藏易C、学理易D、术数易30.《周易》中乾卦、坤卦、震卦、卦所代表的自然现象是___B、_______A、水、火、山、泽B、天、地、雷、风C、天、泽、水、风D、雷、风、水、火31.从层次角度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文化为( B)。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知识》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19金文指铸或刻在()上的文字第一篇汉字与导游语言答:青铜器一汉字文化导游知识 20金文盛行于(), ()()()()都有这种文字(一)汉字与旅游的关系答西周;商周秦汉1汉字的历史是()的发展史 [NextPage]答:中华民族 21金文又叫()()()()2人类经历了用实物()契刻,最后发展用()记录和答:钟鼎文、吉金文字、铜器铭文、彝器款识传递信息。
22古人称阳字为()阴字为()答:结绳;图画答:识;款3文字一般源于()。
23篆文就是()使用的文字答:图画答:官府4这种图画式的表达方式,发展成(有形状、有语 24篆文流行于()和() 音、有意思)的都比较固定的()。
答:春秋战国;秦代答:象形文字 25广义的大篆是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5我们目前见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 答: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答:甲骨文 26狭义的大篆的代表字有()和()6甲骨文已有( )历史,说明汉字是世界上()的文字答:籀文;石鼓文27石鼓文是()秦人作品之一答:三千多年;最古老答:战国中期7从造字方法上看,甲骨文具有的()方法 28石鼓文是周代金文到()的过渡答: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答秦代小篆8汉字萌芽在()晚期。
距今()年。
29我国文字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性字体是() 答:新石器;五六千答:小篆9西安半坡村陶器,上面有仰韶文化时期的符号 30我们所说的篆体一般指() ()个。
是目前发现最原始文字。
郭沫若称:中国原始答:小篆文字的()。
31小篆的代表字体有()()()()答 100;孑遗答:琅玡刻石、泰山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10汉字最初的载体是各种() 32隶书由( )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答:生活器具答:篆书11汉字形体变化的次序:()()()()()()() 33隶之胥吏,官府中办文书的(),出现在()答:甲骨文、金文、篆文(大篆小篆)、隶书、楷答:小吏;秦代书、行书、草书 34隶书是秦始皇时期的()总结的12甲骨文是殷商时代刻在()上的文字答:程邈答:龟甲、兽骨 35楷书指()()的意思13甲骨文出土于河南(),此地为()都城的遗址答:整齐、楷模答:安阳小屯村,殷王朝 36楷书又叫()()()14甲骨文又叫()()()() 答:正书、真书、今楷答:殷虚文字、契文、贞卜、卜辞 37楷书产生于()盛行于()15出土的甲骨文有()片以上,整理出的文字有() 答:汉末,魏晋多个,已识别的()多个 38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时()答:15万;4500;1000 答:楷体16殷商统治者占卜问凶吉,把要问的()和()都刻 39()的字形特点:字形方正,横平竖直,书写方在龟骨和牛骨上便,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等级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每小题1分,共41分。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它盛行于()A、西周B、东周C、春秋D、战国2、李斯的《泰山刻石》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
A、小篆B、楷书C、隶书D、草书3、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应解释为()。
A、座位B、因为C、闲坐D、作为4.“姑苏城外寒山寺”,其中寒山寺这一名称与______有关。
A.人名B.地名C.桥名D.山名5.《枫桥夜泊》这首诗中的“眼”和“魂”是__________A.江枫B.月落C.乌啼D.钟声6.“赏心多乐事,且看此半湖烟水,十顷荷花”这一楹联中的半湖指__________A.西湖B.大明湖C.莫愁湖D.昆明湖7、当代学者吴文蜀《访莫高窟》中“千姿百态人抟佛,姹紫嫣红彩绘垣”的“抟佛”指的是()。
A、人们观赏佛像时的千姿百态B、人们争相看佛像C、佛像如同人具有千姿百态D、佛像是由人塑造的8、下列诗句中,出自张固的《独秀峰》的是()。
A、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B、翠微峭拔倚天表,半轮月照桂江小C、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D、一览无余,独占山势9、“瑞鸟含珠影,灵花吐蕙丛”写的是__________景色A.莫高窟B.鸣沙山C.麦积山石窟D.月牙泉10、“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这是《瑶池》诗中的句子,作者是__________A.王维B.李商隐C.刘禹锡D.崔灏11、台湾郑仁功庙联所在地位于__________A.台北市B.台中市C.台南市D.高雄市12、被明代大旅行家徐弘祖称为“天下巨观”的是__________A.悬空寺B.兵马俑C.黄鹤楼D.龙门石窟13、香港青山禅院的楹联:“十里松杉藏古寺,百里云水绕青山”在结构上属__________A.正对B.反对C.串对D.龙门对14、“夏无酷暑,冬不祁寒,四季得中和景象”为《天水麦积山石窟连》的上联,该联作者是()。
A、叶昌炽B、宋学义C、严长明D、姜国宪15、魏建国《题长江三峡联》:“三峡不锁蛟龙出,天险瀛寰傲峙;九派无穷银汉来,神州物态易新”中的“瀛寰”是对()的总称。
A、地球陆地B、整个宇宙C、地球水陆D、地球水面16、诗句“山水若从奇处香,西湖终是小家容”的作者是()。
A、郭沫若B、郁达夫C、杨朔D、曹学俭17、旅游文学中有许多的文学作品,被人称誉为“古今纪游第一”的人是__________A.徐霞客B.李白C.钱谦益D.陆游18、“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此句出于__________A.唐.王勃B.宋.王安石C.元.赵孟D.明.蒋一葵19、“极目雄关环帝阙,可知奇奥在屏幽”此句是明代__________的《盘山道》中的诗句。
A.朱之藩B.胡富C.常安D.徐弘祖20、楷书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A.钟B颜真卿C.柳公权D.王羲之21、杨慎的诗句“萍乡波暖泛云津,鱼(木世)樵歌曲水滨”中的“(木世)”在这里代指的是()。
A、浆B、帆C、舵D、船22、相传文天祥曾在孟姜女庙题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孟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此联成功运用了()的对联写作方法。
A、正对B、反对C、串对D、侧对23、毛泽东的诗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中的“大江”指的是()。
A、珠江B、松花江C、长江D、钱塘江24.《龙门山色》首句“劈破层峦一水来”,这里“一水”指的是__________A.黄河B.洛水C.长江D.伊河25.“吴楚东南坼”的“坼”字,正确的读音为__________A.chiB.cheC.ciD.ce26.“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A.悲、喜B.苦、乐C.忧、乐D.喜、忧27.《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刘禹锡28、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妃子指的是()。
A、杨贵妃B、武则天C、珍妃D、香妃29、李商隐的诗句“瑶池阿母*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中的“瑶池”,位于我国()第二主峰的山坳里,使古代神话中西王母的居住。
A、天山B、祁连山C、长白山D、昆仑山30、“春风净,秋水明,贡士波臣知中国有圣人伊母也力;海日红,江天碧,楼船凫艘涉大川入平地唯德之休。
”此为著名的()联。
A、青山禅院B、妈祖阁C、松山风雨亭D郑成功庙31.《庐山简寂观联》的作者李渔是__________人A.明朝B.宋朝C.元朝D.清朝32.“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是作者对__________山水的高度评价A.九寨沟B.武夷山C.桂林D.洞庭33、清施闰章《钱塘观潮》中“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的“鸱夷”,应解释为()。
A、革囊,代指伍子胥B、一种鸟,代指范蠡C、革囊,代指吴王夫差D、一种鸟,代指神灵34、明代文学家杨慎的诗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描写的经典是()。
A、青海湖B、九寨沟C、滇池D、月牙泉35.“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比西湖”这一诗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A.徐志摩B.郁达夫C.苏轼D.白居易36.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圣”的是__________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甫37.我国历史上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____A.曹操B.李商隐C.李白D.杜甫38.郭沫若在《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中,把倒映在黑龙潭中玉龙雪山描写为__________A.巨龙B.潜龙C.苍龙D.卧龙39.联语“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A.对比B.比喻C.夸张D.比拟40.“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月春”,是__________描写滇池四季如春美景的名句A.郁达夫B.赵藩C.杨慎D.何绍基41.杜甫的《望岳》中从不同的视角来描写泰山,其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从角度写的。
A.远望B.近望C.细望D.极望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二到四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格内。
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共20分。
)42、甲骨文因书写形式及内容用途又可称为()。
A、贞卜B、卜辞C、大篆D、契文E、象形文字43、甲骨文是刻在()上的古来文字。
A、竹片B、石头C、木头D、龟甲E、兽骨44、小篆的代表字体有()。
A、琅玡刻石B、泰山刻石C、云峰刻石D、峰山刻石E、会稽刻石45.下列各句中描写同一处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A.黄桷岩头挂百练,磨盘岭脚舞长虹B.百处瑶池明似镜,千寻长海色如虹C.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D.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E.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46.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A.《滇池大观楼联》全联公180字B.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C.天涯海角景区位于海南省琼海市D.“位宅中央正”一句中的“位宅”解释为住宅E.“云派九派浮黄鹤”中的“九派”指的是长江47.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A.成都武侯祠中最著名的一副对联的作者是顾炎武B.“九匹白练出奇观”描写的是黄山九龙瀑C.“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拟D.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东部E.《人月圆.泛大理海子》描绘的是洱海风光48.下列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有__________A.《望庐山瀑布》B.《五指参天》C.〈乐山大佛〉D.《题九寨沟胜景联》E.《夜入瞿塘峡》49.下列诗句是宋代诗人写的有__________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英雄豪杰B.山势欲压海,禅宫向此开C.有浪仰山高,无风还练静D.听飞瀑雄声,声声振耳E.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50.唐代三大著名诗人是__________A.李白B.张继C.杜牧D.杜甫E.白居易51、文字一般源于图画,图画式表达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都比较固定的象形文字。
A、笔画B、语音C、意思D、形状E、字体三、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
每小题2分,共48分。
)52、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当地政府于1962年在厦门_______修建了郑成功纪念馆。
53.《滇池大观楼联》中“披襟岸”一句中的“岸”字,词性为__________54.“可怪前人文罕记,石林异境晚知名”是__________所写的《石林》一诗中名句55.“霜叶红与二月花”一句中的“于”解释为__________56.__________所作的《黄鹤楼》一诗,曾受到李白的赞赏57、被古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景点是_______。
58.创造狂草字体的是____________代书法家____________,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_。
59.汉字是表意文字,从笔画的数量上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导游对这两种字体的原则是____________。
60、《月牙泉联》(佚名):“沙自几时鸣,惊雷但有蜇龙起;池犹亘古在,______。
”61.我国最早描述园林的楹联是:“十字水中分岛屿,__________。
”62.我国最早的游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3.“粉墙权作凡尘隔,__________”是陈诏《豫园新咏》中的诗句。
64.“松风送抱,正荡胸怀,近看镜海光波,莲峰岚影;山雨欲来,且留脚步,遥听青洲渔唱,妈阁钟声”。
这副对联写的是__________著名景点之一。
65.“池犹古在,出水还期天马来”诗句写的是__________景点。
四、论述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中相应题号后的空白处。
每小题16分,共32分。
)66、认真阅读下面这段导游词,然后根据导游词中关于“引用”的要求对其进行评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晚唐诗人书庄登上南京古城墙后,写下的《台城》诗。
诗中描绘出南京雨中朦胧的景象,柳树垂城、水雾笼堤,充满诗人对城墙遗址神秘的感觉。
67、旅游文学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请阐述其主要方面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A、3C、4B、5D、6B、7D、8A、9A、10B、11C、12A、13A、14A、15C、16B、17A、18A、19A、20A、21D、22B、23C、24D、25B、26C、27A、28A、29A、30B、31A、32B、33A、34C、35B、36B、37C、38B、39B、40C、41D二、多项选择题42ABD、43DE、44ABDE、45ACD、46AB、47ABC、48AE、49AB、50ADE、51BCE三、填空题52鼓浪屿、53动词、54赵朴初、55比、56崔颢、57乐山大佛、58唐张旭《残千字文》、59繁体简体识繁用简、60出水还期天马来、61数重花外见楼台、62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63留收得情赋薜萝、64澳门、65甘肃鸣沙山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