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爱我的家人》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我爱我的家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我爱我的家_人教新课标-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主体中的教学内容。

位于第2—7页。

本课是先生们接触《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安排本节课让先生们从家庭动手,进而了解社会,顺应社会。

从亲情动手,进而了解亲人,感受暖和。

从熟习的生活动手,进而了解过去,爱护保重如今。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先生,由于年龄的关系,曾经有“家”这个概念,但对“家”的理解和认识却不深化。

他们知道最亲的家庭成员,但绝大多数同学对本人的家庭成员了解不深,更不了解尊长们小时分的生活,经过本课的学习,让先生更加感遭到家庭的暖和,激发爱家的情感,同时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过调查了解家庭的过去和尊长们小时分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先生顺应家庭生活能力,教育先生要学着为父母分忧,培养先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掌握介绍家庭情况按次,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创设幸福家庭生活情境,经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先生感受家庭的暖和,激发爱家的情感。

教学重点:经过教学活动,让先生感受家庭的暖和,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感恩父母,怎样做父母的好孩子。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具预备:彩笔、图画纸、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具预备:课件、音频、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人人都有本人的家活动一:歌声飘过我的家师:有一首歌很温馨,老师听过一次就爱上了它!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听?(课件播放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并滚动出现家庭亲情的照片。

)生:(静静地欣赏。

)师:同学们,听着这温馨而又深情的歌,看着这亲切而又动人的画面,你想到了甚么?生:(先生个别发言。

)师:是啊,人人都有本人的家。

动人的歌声勾起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使我们不禁想到了本人暖和的家,想到了关爱我们的亲人。

小学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小学人教课标版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介绍家庭情况顺序。

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适应家庭生活能力,教育学生要学着为父母分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创设幸福家庭生活情境,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家庭成员要互相关心,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情感,家庭成员互相关心。

教学难点:感恩父母,怎样做父母的好孩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期待亲情。

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轻声哼唱。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温馨的情感氛围,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的家,为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期待。

(二)展示照片,再现亲情。

1、教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述照片中的家庭故事,板书“我的家”三个字。

2、学生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先与身边的同学交流,再上讲台投影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自己的家,讲讲照片背后爱的故事。

3、教师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学生家庭照片粘贴到黑板上。

每一个亲情故事和每一张家庭照片都充满了爱,我适时板书“我爱”两个字,让学生齐读课题“我爱我的家”。

(三)调查问卷,探究亲情。

学生对现在的家庭生活很熟悉,可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像自己一样大的时候,家庭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前我让学生调查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

调查问卷内容详见附件2。

(四)学会关爱,增进亲情。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回归生活是课程的基本目标。

我联系实际,深入学生的家庭生活,我安排了以下四个步骤:1、看一看。

展示教科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请学生认真看一看,说说图中一家人在做什么?从中体会到怎样的亲情?第一幅图至第四幅图:一家人一起做事、吃饭、看电视、玩游戏,其乐融融!第五幅图:妈妈病了,全家都很着急。

第六幅图:周末一家人去看望爷爷奶奶。

2、说一说。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尤其说说父母对自己的关心。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孟延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孟延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孟延庆)第一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孟延庆) 我爱我的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并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2、行为与习惯: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爱家庭,爱家人,激发学生对父母等亲人的热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落实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等亲人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

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孩子们进入小学中年段学习的起始单元,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起始单元。

《我爱我的家》是本人整合了第一单元《我的一家》、《爱的港湾》两个主题后重新设置的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能感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呢?这节课就是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立足于家庭、家人这一基本的生活领域和社会关系,引导学生从细节入手——探寻爱,以体验为基奠——感悟爱,用真情去灌溉——学会爱,唤起他们对家庭生活的美好回忆,激发他们对家人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flash动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学生:全家福照片或“我的一家”图画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师:我们上课的第一个环节,老师先给大家看几幅特别特别美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师:好,看完图片了,你有什么感受?生:我感觉动物也有家人的亲爱,爸爸妈妈也很疼爱它。

生:我觉得动物也有自己的母爱或者自己家人的关爱。

生:……(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师:就像同学们所说的,动物的爸爸妈妈也会无微不至的照顾它们自己的孩子,那么我1 们的家庭是不是也是很温暖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我们家庭的一些故事。

(精品)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人

(精品)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人
对老师同学说说贴心话。
学案三:当堂检验、拓展延伸。
(1)我们()过父母的工作,懂得他们的(),如果我们能学着()自己的生活,那是给他们最好的()。
(2)用()告诉爸爸妈妈;你们()吧,我能行。
(3)学会()自己,每天平平安安,这是全家人的()。
课后反思
3第三幅图中的孩子为什么不高兴?
奶奶为什么会唠叼?
听了男孩的话奶奶会怎样想?
交流:你对家人有礼貌吗?你关心过他们的心情吗?你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吗?
(开火车回答)
4.教师小结。
(三)课堂练习:(学案三)
学 案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案一:
说一说对家人的爱。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充分感受家人的爱。
学案二:
导 案
课前课中反思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爸爸妈妈爱你吗?你爱他们吗?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爱的理解。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感受着家人的爱。那是妈妈的拥抱、爸爸的目光、可口的晚餐……爱,不只是一个字。(学案一)
(二)探究新知:
1你会说课本中的这些贴心话吗?(试着让学生说)
2你还会说哪些让家人高兴的话。(学案二)


我爱我的家人


新授
总序第8个教案
授课时间
Hale Waihona Puke 年月日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
2.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3.为组织家庭活动出谋划策,给家庭带来欢乐
重点
难点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能和父母家人平等沟通、相互理解。
教学
策略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我爱我的家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我爱我的家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我爱我的家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爱我的家人》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的主题,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认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二课时内容主要围绕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展开,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庭的爱,学会珍惜家庭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但对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可以通过图片、案例等方式直观地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并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认识到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增强家庭责任感。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功能。

2.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家庭责任感。

3.学会珍惜家庭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爱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爱。

3.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讨论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案例、图片、讨论问题等。

2.教学素材:家庭故事、视频等。

3.分组名牌:用于小组合作活动。

4.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张家庭照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从而引出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a.案例中的人物之间有哪些关系?b.家庭成员间是如何相互关爱的?c.你觉得家庭的重要性是什么?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和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增进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我爱我的家人》教案(精选3篇)

《我爱我的家人》教案(精选3篇)

《我爱我的家人》教案(精选3篇)《我爱我的家人》篇1活动目标:1.能说出自己可以为家人做的事情。

2.感受家人对自己的关心。

活动准备:1.电子白板2.情景布置:娃娃家3.角色牌: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1、场景:娃娃家。

妈妈为宝宝准备美味的早餐。

(教师扮演妈妈,请一个幼儿扮演宝宝)(指导要点:请幼儿观察妈妈是怎么照顾宝宝的)二、分享活动:家认为我做的事1、教师出示电子白板上的图片提问。

2、讨论: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什么事?(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会议家人为自己做的事,能说出1-2件)3、感受家人对宝宝的爱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事来表达我们的'感谢?三、谈话活动:可以为家人做的事1、请幼儿仔细观察教师出示电子版上的图片。

2、引导幼儿说出奇瓦迪为家人做了那些事?3、发散思维:除了奇瓦迪为家人做的这些事,我们还可以为家人做什么?1)语言表达:幼儿见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接时要说:“谢谢来接我”2)行为表达:帮妈妈拿碗筷、打扫、擦桌子;帮爸爸拿东西等等。

4、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照顾。

《我爱我的家人》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二、活动准备: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三、活动过程: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认识家庭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3.课前搜集资料。

课时:一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年龄小,情感不稳定,难以理解家的真正含义。

教材分析:本主题由“我的爱是什么”和“快乐的家庭总动员”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通过典型形象的事例引导学生如何对家人付出自己的爱。

第二部分帮助学生通过和家人的合作与分享,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沟通。

使静态的教学内容延展到真实的生活中,富于情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学生介绍自己的家,让大家了解彼此的家庭。

二、的家庭: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

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学生分享自己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1.请学生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们分享如何美化自己的家居,比如自制剪贴画,将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家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家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的家(第二课时)
传授内容:
1、我的一家
2、活动天地
传授准备:
1、课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学生访问记载
传授重点:
学生感受家庭的亲情
传授难点:
让学生感受家庭亲情的无价
传授历程:
一、导入
1、学生展示“我的家”的画,说一说
2、学生展示
二、学习新知
1、播放课件“我们一家人”
学生寓目,说一说他们一家人怎样生活?谈一谈自己家庭的生活
2、播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曲
三、活动天地
学生交流汇报昨天的小观察,并说一说我的发觉、感想、标题
四、小结
“我们一家人”使我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再次播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五、作业
说一说家中最有趣的事
传授反思:
1、查抄上节课布置的家庭作业,很多学生都没完成,学生对品行课的家庭作业
看成无所谓,这是二年级升到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品行课重视度不敷,多增强这方面的教诲。

2、所上课的四个班,每个班都有少部分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实时实时给予表扬并要求其他学生向完成作业的同砚学习,树立学习的榜样。

3、《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曲的播放很能感染学生,学生不知不觉中能唱,更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
三角中心小学张蔺
活动内容: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情感体验目标:
(1)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2)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3)通过倾听他人的讲述,懂得家庭的重要性,珍惜幸福、珍惜家庭,并能换位思考,关心关爱家人及学校这个大家庭的同学们。

能力目标:
能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父母和长辈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活动重点:
联系实际,深入学生家庭生活,让学生体会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

活动难点:
学生通过学生的“家庭问卷调查”,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带来
的变化。

活动准备:
家庭生活照片、课前搜集资料
活动过程:
同学们,甜甜地笑一个开始咱们今天的这堂课好吗?
一、激发兴趣,歌曲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你用心听,边听边想:该给歌曲起个什么名字呢?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板书课题:我爱我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他们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幸福,我家也不例外。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家人我介绍
1、师介绍自己的家人。

(出示老师的全家福)
孩子们请看,这是我的一家人,这是我的爱人,他也是一名教师,在永修一中工作,他有非常多的爱好,而且只要他能做到的事情,都能做得非常的好,他也是我最可敬的人。

这是我可爱的女儿,今年十三岁了,已经上初中二年级了,他小的时候现在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看动画片,特别是爱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我相信大家都喜欢看这个动画片吧。

这就是我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爱我的家人,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觉我很幸福也很快乐。

2、生展示全家福,介绍家人。

老师想:你和你的家人一定也生活得很幸福很开心。

上堂课,我们大家一起画了自己家的全家福。

现在就请同学们对着你画的全家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家人吧!(展示)一个个多么幸福的家庭啊,家里有爱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在感受着他们的爱。

爱是奶奶可口的晚餐、爱妈妈的温暖的拥抱、爱爸爸的慈爱的眼光……(生自由发挥)
活动二:我的家庭故事
1、刚才大家都说得太好了。

我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我们一起做事,一起你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很着急。

当然,有时我们也会闹点别扭。

在老师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小朋友,他叫小华。

(讲述小华的故事)
①星期天,早上八点半,小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做了大扫除,看着被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家,他们心里可开心了。

(一起打扫房间)
②下午,做完了大扫除,小华抱来了棋盘,邀着爸爸妈妈一起玩起了棋类游戏,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一起游戏)
③到了晚上,妈妈做了可口的饭菜,小华和爸爸吃得可开心了呢!齐夸妈妈做的饭好吃呢!(妈妈做的饭真好吃)
④晚上,小华喜滋滋的搬了个小板凳坐在爸爸妈妈的中间,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他们都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一起看文艺节目)
⑤星期一,小华因为上网的问题和父亲发生了矛盾,两个人都表现出很生气的样子。

(有时会闹点小别扭)
⑥为此,妈妈生病了,小华和爸爸此时才认识到错误,他们合力照顾起了小华妈妈。

爸爸给妈妈量体温,小华很体贴的给妈妈端水吃药。

一家人又回到了以前的融洽。

(妈妈病了,全家都很着急)
瞧瞧,多么幸福的一家,你从这些小事你感受到了什么呢?(爱)
2、你们的家也是如此的幸福,现在就请大家说一说你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学生汇报)
3、创设情境:妈妈从地里回来了,你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活动三:家庭小调查
说得真好!同学们,你们告诉老师,你们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爸爸妈妈用辛勤的劳动创造出来的)那你们知不知道他们(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小时候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小人物:让大家回去做一个有关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生活的调查。

现在就把你调查到的事情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调查汇报)我们的长辈们在小的时候或多或少经历了一些苦难,相较于他们而言,我们是幸福的。

(学生说出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总结:
你的家、他的家、我的家,每个人的家都是那么的温暖。

我们爱我们的家,我们爱家里的每一个人。

同时,党和国家又给了我们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社会上的每一个善良的人!大家能做到吗?
四、课下实践:
快乐的家庭总动员(十一假期就要到了,请你和你的家人一起设计一件全家人都喜欢的活动计划,如:爬山、旅游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