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地黄和玄参相同和不同
中药学考试参考题目(整合版)

中药学考试参考题目总论⒈中药的概念是什么?⒈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⒉中药学的概念是什么?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⒊何谓道地药材?⒊道地药材是指出产在某地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⒋中药炮制的含义是什么?⒋中药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⒌炮制的常用大法有哪些?⒌中药炮制的大法有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等。
⒍中药炮制中“煨”的含义是什么?⒍煨: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热的方法。
⒎中药炮制中,“炙”的含义是什么?⒎炙:是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炮制方法。
⒏何谓四气?⒏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⒐何谓升降浮沉?⒐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10. 归经的含义是什么?⒑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11. 四气的作用是什么?⒒四气的作用是:①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②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12. 药性升浮和沉降的药物分别具有何功效?⒓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
沉降经,一般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
13. 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有何关系?⒔前人认为质轻的药物大多是升浮的,质重的大多是沉降的。
但上述关系并非是绝对的,虽是前人根据用药经验归纳出来的,但是这种归经并不完全。
药性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之间并无本质联系。
14.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⒕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机能的失调。
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

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薄层色谱鉴别实验目的建立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的鉴别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进行鉴别实验。
结果咽炎茶中生地、麦冬、玄参与对照药材在色谱图中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而空白对照无此斑点。
结论鉴别方法稳定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咽炎茶质量标准中的鉴别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identification method of rehmanniae,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 scrophulariae on pharyngitis tea. Methods TLC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 of rehmanniae,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 scrophulariae on pharyngitis tea was used. Results Rehmanniae,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 scrophularia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eference drug in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in the chromatogram displayed the same color spots, the corresponding blank-control had no pots. Conclusion This identification method is stable, accurate and reliable, can be used as pharyngitis tea identification of quality standards.[Key words] Pharyngitis tea; TLC; Rehmanniae; Ophiopogon japonicus; Radix Scrophulariae咽炎茶由南沙参、黄芩、生地黄、麦冬、石斛、玄参、浙贝、枳壳、薄荷、六曲、甘草等十余味中药组成。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紫草第四节清热凉血药下面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这个清热凉血药的基本功效就是清热凉血,简称叫凉血,有的也叫清血热,这个比较少用。
单称凉血的是比较多。
这是基本功效。
清热凉血或简称凉血。
它的主治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因为清热药的分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温病治疗原则的需要,因为温病有卫气营血的这样不同的四个阶段,那么针对温病学而言,对于温热病,清热凉血药主要就用于温热病的热入营分和热入血分,所以营分证和血分证都是清热凉血药的主治证。
因为温热病的热入营血,这个营分证和血分证,它都有血热这个病理存在,都有血热的病理,邪气都进入了血分,只是营分是血分的初起阶段,血分是营分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入的阶段。
血分有热邪,这是相同的,所以它们都要用清热凉血药。
只不过这两个阶段它有一些不同的表现,因为营分刚刚从气分来,还保留了很多气分的一些特征,再加上它刚刚(是)邪气伤及了血分,所以动血的症状不是那么很明显,只是斑疹瘾现,我们在卫气营血的诊断当中(学过)有出血不明显,很少的一点斑(疹),不明显的,就是出血不重,另外带有很多气分的一些症状,所以在营分阶段,凉血药常常和清热解毒药、和清热泻火同用,那么有时候可以就使血分的症状得到减轻控制,显现出还是以气分为主的,前人把它叫做透营转气,它配伍很多的清热泻火药和清热解毒药。
而在血分阶段,这个舌质深绛,颜色更深了,尤其出现了动血,斑疹显露,皮下的出血或者其它的出血非常明显,那么凉血的同时要配伍活血化瘀的药。
营分呢,活血化瘀不是很主要,对血分就显得更加重要。
当然不管营分或者血分都伤阴,都有热毒,所以在治疗温热病的营血分的时候,加一定的清热解毒的药,加一定的养阴生津的药,都很必需,但是对于在营分,解毒相对于血分还要重要一些。
在营分常常配伍清热泻火的药,在血分更多的强调是活血化瘀的药,是配伍上的不同,但是需要清热凉血这一点,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它们的主治,第一,是温热病的热入营血,具体的有一些(内容)温病学里面大家还要深入进一步的学习,这个作常识性的初步的了解。
玄参

玄参,是玄参科的一个草本植物,用它的根,根是黑的,玄就是黑色的意思。
整个从表面到里面切开,而且切开了以后颜色,黑色越深,它的质量越好。
有的人写处方,老是三个字,每个药都把它凑三个字,比如说玄参本身就黑的,要写个黑玄参,多此一举,很浪费时间。
比如说桂枝,没有办法加三个字,有的(写)桂枝尖,实际上不是完全用的尖本身,有这种医生好象显得很整齐、很划一,方(中)我每一味药的药名都是三个字的,没有必要。
玄参也是清热凉血药。
那么清热凉血,它比生地,作用要稍次一点,凉血的作用要稍次一点。
所以(这)药也可以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
它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它也可以养阴,这一点不管在营分、血分,它和生地黄是一样的。
那么不一样的,生地黄对于血分,有止血的作用,玄参没有。
但是玄参能够清热解毒,温热病需要泻火解毒。
玄参有,生地没有,所以温热病,热入营血,热毒比较炽盛的,那玄参尤其是心经啊,这些热毒炽盛,经常用玄参。
比如说以后的清宫汤这里面就用玄参就是道理。
所以两个药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的,对于温热病热入营血,都可能凉血和养阴。
不同的一个可以止血,一个可以解毒。
当然在凉血方面,生地黄略强一点,由于生地黄的清热凉血比较强,而且又有直接的止血作用。
所以杂病当中的血热妄行,是一个很常用的要药,而玄参,凉血作用不强,又没有止血的效果,所以在主治当中就没有血热妄行。
一般的出血证不使用,也是与凉血有关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那么玄参作为一个清热解毒药,那么它可以用于热毒疮痈,和一些咽喉肿痛,这方面都有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玄参显得很重要,是个很常用的解毒利咽的药,那民间很多民众都知道玄麦甘桔汤,咽喉不舒服了,用一点玄参来泡水喝,其实玄参利咽喉,一方面是它通过它的泻火解毒,那么火毒炽盛,咽喉肿痛可以(用),另外它又能够滋阴降火,如果是阴虚火旺,上灼咽喉而出现的咽喉干痒疼痛,它常常和麦冬这一类,它也能够利咽。
所以它对咽喉的疾病,应用非常广泛。
玄参副作用

玄参副作用玄参,又称为地黄、生地,是中医常用的草本药材。
作为一味温补药材,玄参主要用来治疗肾虚、脾虚、心火亢盛等病症。
它具有滋阴补虚、清热凉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尽管玄参是一种较为温和的中药,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首先,玄参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不适。
由于玄参含有一定的黄酮类成分,在服用后有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尤其是对于肾虚脾虚者,在胃肠功能较差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这些反应。
因此,在使用玄参时,应酌情减少剂量并配合其他药物,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其次,玄参还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虽然过敏反应相对较少见,但对于个别人群来说却是可能存在的副作用。
一些人体质较为敏感,对于玄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容易产生过敏,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因此,在使用玄参之前,应先进行皮肤过敏测试,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
此外,长期服用玄参还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的负担。
玄参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但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
特别是对于肾功能不全、肾炎等患者,应慎重使用玄参。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肾功能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最后,玄参的服用还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玄参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而有些药物也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如感冒药中的白花蛇舌草。
两者同时使用,可能会增强药效,导致消化系统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玄参之前,要仔细了解所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虽然玄参作为温补药材在中医临床中广泛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服用。
尤其是对于有消化系统问题、肾脏问题、过敏体质者,要慎重使用玄参,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发生。
在任何药物使用过程中,都应以安全为首要考虑,遵循医嘱,避免不当使用。
中药题

1. 麻黄、香薷都具有的功效是:答案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和中止呕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除风湿既能发散风寒,又能温化痰饮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利水消肿1 分问题 21. 白芷、细辛都具有的功效是:答案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宣通鼻窍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和中止呕既能发散风寒,又能祛除风湿既能发散风寒,又能温化痰饮既能发散风寒,又能利水消肿1 分问题 31. 桑叶具有的功效:答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和解退热升阳止泻1 分问题 41. 柴胡具有的功效:答案清热解毒疏肝解郁息风止痉生津止渴清热润肺1 分问题 51. 葛根具有的功效:答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和解退热升阳止泻平肝明目1 分问题 61. 羌活善治:答案厥阴头痛太阳头痛少阳头痛少阴头痛1 分问题71. 香薷具有的功效:答案宣肺平喘温中止呕行气宽中温经通阳和中化湿1 分问题81. 荆芥具有的功效:答案宣肺平喘温通经脉行气宽中止血胜湿止痛1 分问题91. 辛夷入汤剂宜:答案先煎后下另煎包煎烊化1 分问题101. 桂枝具有的功效:答案宣肺平喘温通经脉行气宽中止血胜湿止痛X型题具有解表透疹作用的药物是:Array答案荆芥牛蒡子薄荷升麻胡荽.1 分问题 21. 升麻常用治:答案外感表证湿热泻痢气虚下险疹发不畅热毒疮疡1 分问题 31. 桑叶能:答案散风热清肝热清胃热清心热清肺热1 分问题 41. 既能解表,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答案柴胡辛夷羌活白芷薄荷1 分问题 51. 升麻具有升浮之性,下列属于忌用病症的是:答案中气下陷证牙龈肿痛阴虚阳浮喘满气逆麻疹已透1 分问题 61. 细辛的使用注意是:答案用量不可过大肺热咳嗽忌用反藜芦阴虚阳亢头痛忌用气虚多汗忌用1 分问题71. 麻黄常用治:答案风寒表证脾胃气滞咳嗽气喘胸痹心痛风水水肿1 分问题81. 桑叶、菊花的共同功效是:答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肺润燥清肝明目清热解毒1 分问题91. 解表止痉,治破伤风、惊痫证的药物是:答案荆芥浮萍蝉蜕防风香薷1 分问题101. 既能解表,又能治疗中气下陷之证的药物是:答案防风柴胡升麻葛根苍耳子问题 11. 麻黄常用治风寒表实证。
玄参科——地黄

[化学成分]
1.环烯醚萜苷类:地黄甙(rehmannioside)A、B、 C、D,二氢梓醇甙(dihydrocatalpol)等。
R2O H
O
O
HOCH 2 H O
6 glc R1
梓醇
R1=R2=H
地黄苷A R1=gal, R2=H
地黄苷B R1=H, R2=gal
HO H
RO
O H
O glc
益母草苷 地黄苷C
度,使之趋于正常,对甲亢阴虚大鼠模型血浆醛固酮浓
度有明显升高作用。
4.降血糖:地黄寡糖可以调节实验性糖尿病的糖代谢紊
乱,亦可调节生理性高血糖状态。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
鲜生地 味甘、苦,性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 功 热病伤阴,舌降烦渴,发斑发疹,咽喉肿痛,吐血。 效
生地 味甘,性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 降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 发斑发疹。
[显微特征]
鲜地黄根横切面: 1.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2.皮层散有较多分泌细胞,
含橘红色油滴。 3.韧皮部较宽,分泌细胞少 4.形成层成环。 5.木质部导管稀疏,呈放射
状排列,射线宽广。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木质部
[显微特征]
生地黄粉末
1. 薄壁细胞类多角形,含黄棕色核状物。 2. 分泌细胞内含橙黄色或橘红色油滴及分泌物。
R=H R=gal
2. 糖类:多种糖(其中以水苏糖含量最高)。 3.氨基酸:其中以精氨酸含量最高。
6 6 6
Gal Gal Gal Glc Fru sucrose
raffinose stachyose
verbascose
应用生药学课件各论第8次课-玄参科、地黄、玄参、桔梗科、桔梗、金银花

二强雄蕊
花瓣
萼片4~5裂,宿存;花冠二唇状,4~5 裂;雄蕊常4,二强,着生花冠上。
子房上位,2心皮2室, 花柱顶生,胚珠多数;
蒴果
主要的药用属有:洋地黄属 (Digitalis)、地 黄属 (Rehmannia) 、玄参属 (Scrophularia) 等。 重要生药:地黄、玄参、毛花洋地黄、胡黄连 等。
块根肉质肥大,呈 圆柱形或纺锤形, 表面红黄色。
花萼钟状,5裂;花 冠筒状稍弯曲,先 端5裂,略呈二唇 形,紫红色,内面 常有黄色带紫的条 纹;雄蕊4,二强; 子房上位,2室。蒴 果卵圆形。种子多 数。花期4~5月, 果期5~6月。
三、采制
一般9~11月采挖根部,野生品春季亦可采挖。 除去芦头、须根,沙藏或窖藏备用,称鲜地 黄; 将块根缓缓烘焙至八成干,捏成圆球形,继续 焙至不再变形,取出即为“生地黄”, 将生地黄照蒸法或酒炖法,蒸或炖至内外全黑 润,取出晒至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 得“熟地黄”。
熟地黄 呈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 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 韧性,不易 折断,断面 乌黑色,有 光泽。无 臭,味甜。
六、显微特征
鲜地黄横切面
木栓层【1】为数 层细胞。皮层【2】 薄壁细胞排列疏 松;散有较多分泌 细胞【6】,含橘 黄色油滴;偶有石 细胞。韧皮部【3】 较宽,分泌细胞较 少。形成层【4】 成环。木质部【5】 射线宽广;导管稀 疏,放射状排列。
碱(peganine)。
地黄(中) 《本经》 Rehmanniae Radix(拉) Rehmannia Root (英) ジオゥ(日)
用地下根,古代用以染黄,故称地黄
一、基源
玄参科植物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 新鲜或干燥块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分析地黄和玄参相同和不同
生地黄
清热凉血生地黄,养阴生津宜煎尝,
归经于肝和心肺,甘寒养阴苦清热。
药性: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凉血——热人营血,温毒发斑。
2、养阴生津——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津伤便秘。
使用注意事项:脾虚湿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玄参
玄参性苦甘咸寒,归经肺胃少阴肾,
清热凉血常用药,滋阴解毒治发斑。
药性:甘、苦、咸,微寒。
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凉血——热人营血,温毒发斑。
2、滋阴泻火——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
3、解毒散结——目赤咽痛,白喉
使用注意事项:不宜与藜芦同用。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生地黄和玄参相同之处:均味甘苦性寒质润,寒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治热人营血证及阴伤津苦之证。
生地黄和玄参不同之处:
生地黄:偏养阴凉血,阴虚血热多用,又凉血止血,治血热出血。
玄参:偏降火滋阴、解毒散结,火盛阴亏之咽喉肿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