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顺口溜

初中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顺口溜【地理会考】初中地理知识点记忆口诀顺口溜(建议打印背诵)_我国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最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最少分布在大洋洲,南极洲无人居住。
人口密集地区,东南亚,美洲和欧洲,极地沙漠和高山,人口不多的热带雨林。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中国疆域的四端:头上是黑龙江,脚下是曾母暗沙岛,口中是两江交汇处,帕米尔上摇着尾巴。
6.中国十四个周边国家的名称:朝鲜东部、蒙古北部、东北、俄罗斯西北部、西部的哈吉塔阿坝、西南部的印度尼西亚和不丹、南部的缅甸和老挝。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中国的主要山脉:有三个水平的东西方向,北部是阴天,中部是昆明-秦皇岛。
湖南、广西、广东、江西夹南岭。
东北部和西南部有三座山峰,吴雪峰在兴安太行,中部是长白武夷,东部是台湾省山。
喜马拉雅弧形山,珠穆朗玛峰傲然屹立在尼泊尔中部,第一高峰8844。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
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
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松嫩、江淮、鄱阳湖洞庭江汉、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食第一。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步分割线,昆仑祁连横断山脉,二三步分割线,大兴太行武穴雪峰。
(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
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
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述: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发源于此山,以格拉东为源头,自西向东,从青藏、云南,从川、渝、鄂、湘、赣、皖、苏,至上海,汇入东海,全长6300,居世界第三。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关于人口的一些说法,如“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们对于人口的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本章内容共有4个小节,分别是: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中国的人口问题和人类的居住和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这4个小节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认识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了解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这一主题,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人口增长、人口问题以及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还知之甚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主,注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认识中国的人口问题,以及了解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人口、关爱地球的观念,提高他们的人地协调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中国的人口问题,人类的居住和文化特点。
2.教学难点: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人口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读图、析图、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引出本课主题。
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居民知识点总结1. 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也是人口最多的洲,拥有各种各样的民族和文化。
其中,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是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他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亚洲,人们信奉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在饮食方面,亚洲的人们饮食多样,米饭是主食,饭后品茶是一种习惯。
此外,亚洲的传统服饰也各具特色,如中国的旗袍、印度的沙利华、日本的和服等。
2. 非洲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洲,也是人口第二多的洲。
在非洲,有上百个不同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
非洲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有一些原始宗教存在。
非洲人的饮食以玉米、小米、高粱为主食,还有很多肉类和蔬菜。
在非洲,人们喜欢身着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的传统服饰,还喜欢手工艺品和音乐舞蹈。
3. 欧洲欧洲是世界上的第三大洲,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欧洲,有许多著名的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
欧洲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在欧洲,食物种类丰富,以面包、奶酪、葡萄酒为代表,还有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糕点和美食。
欧洲的服饰多样,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时装品牌。
4. 北美洲北美洲是世界上第四大的洲,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
北美洲人口众多,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因此拥有多元化的文化。
在北美洲,主要宗教是基督教,此外还有犹太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
在饮食方面,北美人喜欢各种类型的快餐和西餐,如汉堡、披萨、炸鸡等。
在服饰方面,北美洲的人们盛行西方时尚,穿着休闲舒适的服装。
5. 南美洲南美洲是世界上第五大的洲,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
南美洲有着多种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国家。
南美洲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还有许多原始宗教存在。
在南美洲,人们喜欢各种类型的辛辣食品,如墨西哥的塔科、秘鲁的鸡肉。
在服饰方面,南美洲的人们喜欢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以及拉美风情的音乐和舞蹈。
七上地理第五章知识点

恶劣的气候区少
崎岖的高原山区少
观察第1、2题图,有效提取人口数量与纬度、海拔的关系。
【延伸思考】 目前世界上人口稀疏的地区有哪些共性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案:都是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等,都不适合人类的居住和生活。
【变式训练】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 ③长江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④恒河流域
人口密度 某地区总人口数 该地区总面积
人/千米2
2.理清逻辑关系: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
3.人口增长速度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
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现象,如欧洲地区。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
区,人口增长迅速,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
【延伸思考】 依据非洲人口的统计数据,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
答案:
【变式训练】
1.某一地区在2011年,平均每5 000人当中,出生了100个婴儿,
死亡40人。这个地区在2011年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
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
A.10‰ 4‰ C.20‰ 18‰ 6‰ 12‰
)
B.20‰ D.20‰ 8‰ 12‰ 12‰ 8‰
某地人口疏密程度的指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
欧洲西部人口密度较大,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2)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人口增 长缓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3)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①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正增长,表示人口增加。
佛教
古代印度 _______
初中地理---《世界的居民》中考速填速记知识点复习

速记
1. 人口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 区人口增长速度的_快__慢__。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 增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较高。
_窗__户__(保温效果好)。 (4)黄土高原的窑洞:利用黄土直__立__性__强__的特点挖成窑洞 (冬暖夏凉)。
(5)北京的四合院:墙厚、窗小、屋顶坡度较小,呈 “_口__”字形(防风沙)。 9. 文化遗产保护:控制工业污染,禁止在传统聚落周围修 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等,如控制景区旅游人数、禁止在文化遗产上乱涂乱划、 随意攀爬等。
(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__人__口__自__然__增__长__率___= __人__口__出__生__率___-__人__口__死__亡__率___。 (4)六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 北美洲>欧洲。 2. 人口的分布 (1)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_北_半__球__中__低__纬__度__沿__海__平__原__地_ _区_,如_亚__洲__东__部__和__南__部_、_欧__洲___、_南__北__美__洲__东__部__等。
复习总结
一、世界人口概况 世界人口数量: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从最初的一两百万发展到现在,全球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70亿。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人口结构:世界人口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二、世界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口分布: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和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 人口迁移: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包括国内迁移和国际迁移两种类型,国内迁移主要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等因素影响,国际 迁移主要受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因素影响。 三、世界主要人种特征与分布
世界的居民专题

世界的居民专题【专题突破】“世界的居民”本章知识点是初中世界地理总论的重要内容,对今后学习区域地理的自然和人文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部分知识,在每年的会考和中考题题中都会涉及。
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地理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这部分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人口问题、人口和人种的分布、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知识点上。
主要考查方式有:一是以读图题(包括地理漫画、地理景观图)、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影响;二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三是结合国内外时政热点材料(如世界70亿人口、中国第6次人口普查),以综合题形式考查人口增长特点、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等内容。
一、世界的人口1.人口的增长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9世纪以后,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速度大大加快。
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目前,从全球范围看,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2.人口的分布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
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单位:人∕平方千米。
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十分稀少;南极洲则是无人定居区。
3.人口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出现人口问题。
如果人口增长速度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就会产生劳动力短缺、兵员不足、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问题还表现为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而带来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可持续发展原则: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牛刀小试】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它是原始的干栏式的住宅,这些船型屋形似
倒扣的船体,屋顶呈圆拱形,主要由茅草铺就而成,房檐几乎垂到地上,
这种建筑便是黎族同胞世代传承的船型屋,也是黎族的独特发明。船型屋
分上下两层结构,居者沿竹梯而上,上层住人,下层用于饲养家畜。 图中聚落属于乡村聚落还是城市聚落? 船型屋的建造适应了当地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小 窗户比较________ ,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
高耸 。 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______ 较大 单薄 (2)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________ ,门窗开得________ ,
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名师讲解】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 聚落形式 城市 以非农业 生产为主 密集 多高层 建筑 道路密集 乡村 以农业生 产为主 稀疏 房屋不高、 经济实用 道路简易
不是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________ 。 农田
河流、山麓或公路 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_____________
分布。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
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3.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有:
民风民情 科技 ____________ 、宗教习俗、经济和__________ 发展水平。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工业污染 3.保护措施:控制____________ 对历史性建筑物的侵蚀,在著
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化建筑物,避免
过度旅游活动 ________________ 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精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1. 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 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 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 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 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 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10. 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1. 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12. 麦哲伦环球游行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13. 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14.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
1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16. 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17. 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18.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19. 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区,30°~60°为中纬度区,60°~90°为高纬度区。
20.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21.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的居民
(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数量:1999年已突破60亿7月1日为世界人口日
2、世界人口的增长: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口增长快,而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增长慢
结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
3、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人口/总人口×100% 或=人口出生率—人口增长率
南北美洲的东部(优越)4
1亿人=100000000人)增长过快:生态环境破坏、社会经济发展受影响、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等
5、人口问题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
对策: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的人种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属于黄种人
(三)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1、民族:世界近2000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是汉族
2、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没有文字
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最广的语言:英语
3、三大宗教:基督教:《圣经》(信仰人数最多)伊斯兰教:《古兰经》佛教
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
(四)世界的聚落
1、聚落的形态:乡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出现早)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
例如:东南亚的高脚屋——下部架空,防水——气候高温多雨
北非的平顶屋——墙厚、少窗、防日晒、保温——气候干旱、气温日夜变化大
因纽特人的冰屋——低矮、无窗、保温好——气候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