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营养学是研究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涉及三个主要内容:营养物质、营养需求和能量平衡。
一、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被降解为葡萄糖,供给能量。
2. 脂肪:脂肪是人体的次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
合理的脂肪摄入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单位,也是合成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物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供给身体合成新的蛋白质。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例如,维生素C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
例如,钙、铁、锌等矿物质在骨骼形成、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营养需求营养需求是指人体每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量。
它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需求:1. 热量需求:体内代谢和活动所需的能量。
热量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基础代谢率和活动水平来计算。
2.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需求量因人的年龄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3. 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4. 脂肪需求:脂肪是人体次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5.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因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通过均衡饮食来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营养学概论

整理课件
31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1.3.2、内环境的稳态
• 营养素在体内的作用除了促进生长,保持代谢 平衡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调节生理功 能,维持体内环境于稳态。
• 1.3.2.1、神经系统调节:体内各器官的生理活 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整合,以适应内外环 境的变化。这种调节的基本形式就是各种刺激 通过突触沿神经纤维传递,即神经冲动传导。 与神经传导有关的化学介质就是神经递质,如 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被 细胞外液所含的钙离子加强或被镁离子抑制。
• 4.2.5、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 指人终生摄取此量的某种化学物而不发生
用现代医学技术所能测出任何危害的剂量 是参考毒理实验中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MNL),考虑适宜安全系数而外推于人 的数值;
• 用于衡量任何化学物在食品中的添加、残 留和污染的允许水平,当然也应适用于各 种营养物质。
整理课件
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的浓度; • 如果只提供能量而无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营养素,就无营养密度。
整理课件
9
一、营养学基本概述
• 2.5、食品标识 • 又称食品标签,包括食品包装上的文字、
图形、符号、包装量、通用或常用名称、 组成以及说明,以此显示或说明食品的特 征、作用、保存条件与期限。 • 保健食品还应注明食用人群与食用方法, 以及其它有关信息。
• 例如有的饮料纯有某些食品添加剂和水配制而成, 即无营养价值;
• 而对那些含有较多营养素的且质量较高的食品, 则其营养价值较高。
• 如:动物蛋其质而言。因为动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
含量和彼此的比例关系整理更课件适合人体的需要。
营养学课程大纲

营养学课程大纲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营养需求和食物如何影响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掌握营养学的核心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个人和社区的饮食惯。
主要内容1. 营养学概述- 定义和目标- 营养学的分支和原理- 营养学研究方法2. 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和纤维素3. 营养需求- 不同年龄和性别群体的营养需求- 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如婴儿、孕妇、老年人、运动员等)4. 饮食指南与标签阅读- 国际和国家饮食指南的介绍和解读- 食品标签的解读和使用5. 营养与健康- 营养与慢性病的关系- 营养失调与健康问题- 营养改善与健康促进6. 营养评估和教育- 营养评估方法和指标- 营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7. 全球营养问题- 全球营养不良和饥饿问题- 食品安全和可持续性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真实案例的探讨和解决,以加深对营养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法学生将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小组项目、个人报告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参考书目1. "营养学导论",作者:XXX2. "营养与健康",作者:XXX3. "营养评估与管理",作者:XXX以上内容仅为课程大纲的概述,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请学生们按照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的具体安排和要求进行研究。
祝您学习愉快!。
《基础营养学》预习笔记

《基础营养学》预习笔记第一章:绪论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1. 定义:营养学是一门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人体对这些营养成分的摄取、消化、吸收、代谢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科学。
2. 核心概念:- 营养素:指食物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
- 膳食: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
-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两种情况,均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二、营养学的发展简史1. 古代阶段:- 古代文明中,如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已有关于食物治疗疾病的记载。
- “药食同源”的观念在古代就已形成,食物被视为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2. 近代阶段:- 18世纪末至19世纪,科学家们开始通过实验研究食物的成分,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发现。
- 1900年,发现了第一种维生素——维生素B1,随后其他维生素相继被发现。
3. 现代阶段:- 20世纪中叶,营养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 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DRIs)。
4. 我国营养学发展:-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系统研究营养学。
- 1989年,我国发布了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三、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 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
- 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生理功能。
- 膳食结构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 营养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 营养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2.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等,用于研究营养素的生物学效应。
-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调查和分析人群的饮食习惯与健康状况,探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 营养干预研究: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营养干预,观察其对健康的影响。
- 营养评价:使用膳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等方法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
营养学概论

营养素、其他活性物质 正常的生理过程发挥作用 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加速康复
(二)营养
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 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
生物学过程。
3.营养素的功能
不同营养素在体内发挥不同的作用,其生 理功能各异,但不外乎以下3种 (1)构成体组织 (2)提供能量 (3)调节与控制机体的生理生化反应
• 第三阶段(1938—1949)动荡时期,
• 正是战争时期,营养学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但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1939年中华医学会提出了 我国居民营养素供给量;1941年和1945年中央 卫生实验院先后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第二次营 养学会议;1945年营养学会正式成立;1946年 《中国营养学杂志》正式出刊。
人群营养
研究方向 1.不同生理状态下和特殊工作环境下 人群的营养特点与营养需要; 2.合理膳食原则。
公共营养
研究方向 1.监测、调查→问题 2.改善人群中存在的营养问题
临床营养
研究方向 1.营养与机体对疾病抵抗力的关系 2.营养在预防、防治、治疗、康复和保 健中的作用 。
三、营养学的发展史
(一)古代营养学
• 1997年修订《膳食指南》并发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2000年公布了我国第一部《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2007年修订了《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 我国的《营养法》即将问世。
•
如“5410 乳粉”,是用加热处理的大豆
粉,添加蛋黄粉以增补植物蛋白的不足、添
加米粉、蔗糖、骨粉、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另外也可在大豆蛋白提取物的基础上,加入
甲硫氨酸和l-肉碱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组成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1.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物质和微量营养物质。
宏量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它们是构成食物的三大营养成分,并且以大量摄入。
微量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相对于宏量营养物质摄入量较小,但同样重要。
2.营养物质的作用:3.营养需求:营养学研究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摄入比例。
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的人群具有不同的营养需求。
营养学可以为人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以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4.膳食与健康:营养学研究了膳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科学的膳食可以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它还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大脑功能、保护视力等。
营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人们制定适宜的膳食计划,以维持或改善健康状况。
5.饮食行为和心理:除了身体健康的影响外,营养学也研究了饮食行为和心理对膳食选择的影响。
人们的饮食行为和饮食选择往往受到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营养学帮助人们了解饮食习惯的形成、改变和调节,重要的因素包括食物的可获得性、美味和需求补充。
6.膳食评估:膳食评估是营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采用问卷、记录和生物标志物等方法来评估和监测个人或人群的膳食摄入,从而了解其膳食质量和营养状况。
通过膳食评估可以为制定个性化和精确的膳食建议提供依据。
总之,营养学研究了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研究了膳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提供了适宜的膳食建议。
它对了解和维持人体健康非常重要,也对公众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论文范文

营养学的基础知识营养学是研究人体对营养物质需求及其吸收、利用、代谢等过程的科学。
学习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预防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主要营养素及其功能等内容。
1. 营养物质的分类根据其在人体内的作用,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是人体需要摄取的主要营养素,以提供能量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虽然人体所需量较少,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2. 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是多样化和复杂的,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的个体都有不同的需求量。
合理的饮食结构应包含适量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以满足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需要。
3. 主要营养素及其功能•碳水化合物: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能够提供糖分解为葡萄糖,以支持大脑和身体其他组织的功能。
•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身体温度和维生素的吸收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主要物质,具有维持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合成酶和激素等重要功能。
•维生素:参与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正常运行,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矿物质:包括钙、铁、锌等多种元素,是构成骨骼、细胞、组织以及各种生理过程的必需组成部分。
结语综上所述,了解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对我们日常饮食及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摄取适量的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对营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关注自身饮食习惯,健康生活。
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第一节 概述

营养素的功能
• 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
• 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
身体组织
• 提供调节物质,提促用供进能生以量长与调组节织修机复体的生理功能
• 提炼:
• 膳食即各种食物经过搭配或经过 加工烹调后进入人类餐桌上被进 食的各种食物组合
营养素
• 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 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
营养素的分类
(六大类)
• 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维生素 • 矿物质 •水
家有标准,每天按照标准摄食,热能还会多 吗?还会胖吗? • 示例P191:18岁以上(成年)热能标准
EAR
能满足某一特定人群(年龄段、性别、不同 生理状况)中50%个体的营养需要量
RNI
能满足某一特定人群(年龄段、性别、不同生理 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营养需要量 相当于以往的RDA(每日推荐摄入量) 用途: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 常量元素: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 量较多,总重量大于体重的0.01%称为 常量元素
• 微量元素:有14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 总重量小于体重的0.01%称为微量元素
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三大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 微量元素:铁锌硒碘
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
• 营养素的生理需要量是维持人体 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健康所需要 的营养素的量。低于此量将对机 体产生不利影响
• 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 营养素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营养缺乏病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和营养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学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营养(nutrition)从字义上讲,“营”的含义是谋求,“养”的含义是养生,营养就是谋求养生。
养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实用的术语,即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具体的描述“营养”可以说:营养是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对身体有益成分构建组织器官、调节各种生理功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
食物(food)是生物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是营养素的载体。
营养素(nutrients)是指食物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它可以供给能量、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代谢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同一营养素可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营养素也可具有相同生理功能。
营养素可以分为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两种。
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s)是构成膳食的主要部分,是提供能量及生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水都为宏量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是根据营养学原则,以科学成果为依据,针对人群中存在的主要营养问题,让人群科学用餐的重要指导原则。
其宗旨是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DRIs)是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在推荐膳食摄入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摄入量的参考值,是设计和评价膳食质量的标准,也是膳食指南的具体体现。
它包括以下四个指标:
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是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
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eient intake, RNI)相当于RDA,可以满足某一特定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保持RNI摄入水平,可使组织中营养素有适宜储备。
适宜摄入量(adequate intake, AI)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不如RNI准确。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 upper intake level, UL)是平均每日可摄入某种营养素的最高限量,其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都是安全的,当人体通过各种途径摄入某种营养素的量超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时,会导致机体健康损害的概率增大。
平衡膳食(balanced diet)是指通过各种食物的合理搭配来达到合理营养要求的膳食。
平衡膳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①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且各种营养素之间的比例适宜;②食物的加工方式合理,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最小,并具有较高的消化率;③食物具有良好的性状,促进食欲,满足饱腹感;④食物安全卫生,清洁无害;⑤合理的膳食制度,进餐定时定量,比例适宜。
健身(fitness)的好处。
规律的体育活动的好处有:加强心脏功能;改善机体平衡,良好的睡眠习惯,更加健康的身体构成(更少的体脂,更多的肌肉组织),而且可以减少对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损伤。
除此之外,对于血压、血糖、血脂和免疫系统均有影响。
二:营养学研究内容
营养学研究的包括食物营养和人体营养两大领域,是研究人体营养过程、需要和来源,以及营养与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营养学主要分为基础营养学、公共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等等几个分支。
基础营养学是研究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缺乏或过量的危害,以及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主要食物
来源的学科。
食物营养学研究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食品加工、运输、保藏等过程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食物新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特定人群营养学研究特殊生理状况下和特殊环境下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及膳食指南。
特殊生理情况指怀孕、哺乳、婴幼儿阶段和老年阶段;特殊环境指高温、低温、缺氧及有毒、噪声和放射等环境。
公共营养学以人群营养状况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营养问题的措施,阐述人群或地区营养问题,以及造成和决定这些营养问题的条件。
涉及人群的营养调查与检测、营养素供给量的制定、膳食结构的调整、营养性疾病的预防、营养健康教育及营养立法等。
医学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状态下的营养需要以及如何满足需要,调整营养素的供应,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总的来说营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预防医学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从理论上讲,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临床医学、食品科学、农业科学等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
从应用方面来看,它可以指导群体或个体合理安排饮食,防病保健;有助于制定国家的食物生产、分配及食品加工政策,改善国民体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