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的分析与测量

组织文化的分析与测量
组织文化的分析与测量

组织文化的分析与测量

组织文化的影响因素

组织文化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同时,工作群体的特征、管理者和基层主管的领导模式、组织特征和管理过程等因素也相互作用,促成组织文化的形成。此外,外部环境也是影响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内容组成。第一层次是文化的外显部分。以组织为例,指组织组织中的厂房、设施、机器、装备、产品、服务、厂容厂貌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较深一层的第二层次, 称为制度文化,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最深层次为核心层,称为精神文化。指组织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三个层次总合起来,便是组织文化。

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如果仔细考察的话,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最新研究认为,下面7个方面的特征是组织文化的本质所在。

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

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缜密、善于分析、注意小节。

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与过程。

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

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 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

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组织(企业)文化的诊断与分析

企业文化测评如同病人看病诊断,首先要判别是发烧、感冒还是其他营养提升、增强免疫力等等。这里并非强调企业文化测评存在多样的目的,而是强调此次测评的根本应用。有些企业做企业文化测评是为诊断与企业文化相关的管理系统如人力资源,而有些企业则明确企业文化测评是为建设企业文化。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测评的需求是诊断以及应用两大功能。根据我们的研究,无论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提出了基于不同维度的测评模型,例如著名的“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等等,不同维度的展开其结果都具有针对性,但总的来说,企业文化测评需求包括:组织氛围、员工满意度、企业文化现状、员工价值观取向等等。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Daniel Denison)创建的,作者认为该模型是衡量组织文化最有效、最实用的模型之一。丹尼森在对大量的公司研究后,总结出了组织文化的四个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

参与性(involvement)

涉及员工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ownership)和责任感的培养。公司在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对培养员工、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使员工参与并承担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致性(consistency)

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文化。

适应性(adaptability)

主要是指公司对外部环境(包括客户和市场)中的各种信号

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使命(mission)

这一文化特征有助于判断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还是着眼于制定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成功的公司往往目标明确,志向远大。

这四个特征中,每个又各有三个维度。该模型的实用性在于,使用者可以通过对公司员工进行15分钟左右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的计算,快速地确定公司在一共12个维度上的得分;由于这12个维度相应地对市场份额和销售额的增长、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资产收益率、投资回报率和销售回报率等业绩指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测试出公司在这些方面的得分有助于管理者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调整自己的组织,实现战略目标。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基于组织氛围的测评需求

组织气氛问卷是用来使人们了解组织气氛或工作环境以及组织气氛是如何产生又是怎样对人们的工作产生影响。

1、组织气氛的涵义、测量与对企业的意义

组织气氛不是员工满意度,也不是盖洛普公司著名的Q12测量方法。它们之间的异同在哪里?组织气氛决定企业70%的绩效,组织气氛测量的方法与时间以及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组织气氛的六大维度

进取性、责任性、明确性、灵活性、奖励性、凝聚性

3、组织气氛建设的方法与案例分析

1)进取性:建立进取的文化,追求卓越的精神与导向

2)责任性:建立自主性的工作流程,鼓励承担责任,适度的风险容忍机制

3)明确性:建立企业愿景、方向与目标,明确组织对岗位的目标与期望

4)灵活性:建立官僚最小化的流程,鼓励创新

5)奖励性:建立绩效导向,加强认可与表扬,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6)凝聚性:通过团队活动、工作环境、人际互助关系等树立合作与奉献精神,通过营造外部竞争与庆贺

胜利等方式营造团队自豪感。

4、组织气氛的测度与诊断辅导

1)问卷测度与分析

2)诊断与建议

3)跟踪改进

基于员工满意度的测评需求

“员工满意度调查(Employees Satisfaction Survey)”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它通常以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员工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一个成功的员工的满意度调查通常有如下几个功能: 

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这个行为,企业向员工表示对其的重视; 

搭建一个新的沟通平台,为更多真实的信息铺设一个反馈的渠道; 

系统的、有重点的了解员工对企业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和意见; 

明确企业最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即管理的重点; 

检测企业重要的管理举措在员工之间的反映。

基于企业文化现状评估的测评需求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企业文

化测量和优化量表

(Organizatio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d Optimization)其中

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企业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

括七个方面:

(1)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

(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等);

(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

(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

(5)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

归属感等);

(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

(7)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

基于员工价值观取向的测评需求

“员工的价值观取向”听起来似乎和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益等

等这些企业管理者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没有多大的联系,然而,正

是这个东西却可以左右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中的态度和工作状

态。“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这句电影中的台词很说明问

题,企业的管理者在考虑影响企业的各方面问题时,其实归结到

最后还是归到一个“人”字上。“人”管好了,企业也就进步了。

基于竞争力的测评需求

1998年,Kim S.Cameraon & Robert E.Quinn出版了《诊

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

型》 (Diagnosing and C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Com 这部专著为诊断企业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

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企业文化和个人行

为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企业文化类型的测评需求

1992年,Roger Harrison & Herb Stokes出版了《诊断企业文

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

(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__Instrument and Trainer‘s Manual)他们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同具有的四种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

不同企业进行相应的变化,这种诊断可用于团队建设、组织发

展、提高产量等。

基于领导风格的测评需求

企业文化维度界定 

曼克斯等人以企业在分配过程中的行为特征为标准,把企业文

化分为经济导向的企业文化、关系导向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导向的

企业文化。

有学者在曼克斯的理论基础上,将企业文化分为经济导向企业

文化和发展导向企业文化两个维度,并进一步定义为:经济导向

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强调稳定的经济效益,往往以绩效为工作中

心,力求通过一致的行为获取稳定的收益。在分配过程中一般遵

循按劳分配原则,资源分配主要强调过去而非将来潜在的贡献。

在以经济导向的企业文化中,过去贡献或成绩最大的人被认为有

较多的权力,更注重过去的成功经验。

相比之下,发展导向的企业文化强调企业的长远发展,把可持

续发展和实现远期利益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注重变革和适应

性。在发展导向的企业文化中,具有较大潜力的人被认为有较大

的权力。重视员工和企业的同步发展、员工的培养和潜能的发

挥。企业更注重探索新的方法。

领导风格维度界定 

美国学者巴斯等人将领导风格分为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两

个维度。变革型领导有四个独立的特征,称为4I:理想化的影响

力、精神鼓舞、智力激励和顾及个人。对组织而言,变革型领导

把创造力、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对他人需求的了解凝聚在一起组成

坚实基础,这种领导坚信:员工是可信的并且有目标,每个人有独特的贡献,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变革型领导建立远景和目标,把其它人连接在这一远景上,使每个人为目标的完成承担更大的责任。他们领导和教育员工,培养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成长性的文化,而不是保持现有的标准。他们承担下属成长的责任,下属在既定的远景下充分发挥,以发展他们的潜能。

与之相反,交易型领导是为其下属指明他们的正确行为应该得到什么回报,坚持员工的努力与企业的奖酬相互交换的公平原则,监督员工不符合企业规范的行为并促使其改正,认为企业与员工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交易型领导的主要特征是:领导以明确的角色和任务指导下属,以组织的合法性为基础,依赖奖惩影响员工,注重绩效,强调标准和程序。

研究设计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企业文化研究学者对企业文化维度、领导风格、员工满意度、企业绩效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企业文化两维度之间、领导风格两维度之间进行相关关系测量,分析企业文化两维度与领导风格两维度在企业的组合方式,并据此探讨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的协同性。通过统计分析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协同性强的样本企业组与协同性弱的样本企业组和员工满意度高低的相关关系,探讨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协同性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

通过统计分析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协同性强的样本企业组与协同性弱的样本企业组和企业发展指标与利润指标的相关关系,探讨企业文化与领导风格协同性对企业绩效与企业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探讨员工满意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测量与评估

组织文化测量

进行组织文化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如何使组织文化真正融入到组织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去的问题,解决如何准确地挖掘组织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以推动组织创新发展的问题。组织文化测量模型是在组织文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按照组织文化的结构内容所建立的一系列用来衡量具体组织文化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程度的指标。这些指标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指标体系,通过确定各项指标的分值和相应的评分标准,采用具体量化的方法准确地对组织文化进行评估。测量、评价以及再测量、再评价,坚持每年进行一次组织文化综合测量,才能达到不断加强和改善组织文化管理工作的目的。

1.它为组织建设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衡量标准,为外界或组织自身对组织文化进行评价提供了依据。

2.它不仅有助于组织认识自身的文化发展状况,也是外界对其进行评价的验证尺度。

3.评价体系除了可以反映组织文化建设的现状以外,还可以反映出组织文化建设中相对薄弱和亟待加强的部分环节。

组织文化测量对组织文化建设做出导向性的预测,从而使组织文化建设的动态调整内容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如果一个组织在自身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定期的按照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并记录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就可以得出该组织文化建设的一条发展轨迹。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组织文化的各构成要素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从而帮助组织决策者准确认识组织文化发展的状况,为组织文化的动态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组织文化测量 - 工具

组织文化测量工具

组织文化测量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不同组织的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重点在于寻找并分析组织文化在哪些方面会出现显著的差异,从而做出经验性的结论。另一类则是关注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从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机制入手来设计组织文化的测量模型。组织文化测量理论框架的代表人物一个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沙因(Schein)教授,他主张通过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组织文化评估等方式对组织文化进行测量,测量应围绕组织的内部管理整合和外部环境适应来进行。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Quinn)教授,他主张通过组织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对组织文化进行测量,竞争价值模型从文化的角度考虑事关组织效率的关键问题,即从组织的外部导向和内部导向两个维度来衡量组织文化的差异对组织效率的影响,目前该模型在组织文化测量诊断方面的影响日渐增加。组织文化测量涉及到的基本工具包括测量尺度、测量信度、测量效度和测量常模。1、OCI量表

Cooke和Lafferty(1983)认为可以通过测量与组织成员共享的信仰和价值观相关的行为标准和期望来评价组织文化,并指出有12类标准和期望可以测出三类文化。影响组织成员思考和行动的12套标准化信仰(Normativebeliefs)和分享行为期望(Sharedbehavioralexpectations),涉及到他们的动机、绩效、满意和压力。标准化信仰是指,个人认识到

当作为一个特定团体或组织中的成员时,别人对他的行为的期望。分享行为期望是指,一个团队或组织成员普遍持有的标准化信仰(CookeSzumal,1993)。12套标准化信仰和分享行为期望是:接受成员(Affiliative)、认可(Approval)、惯例(Conventional)、依赖(Dependent)、避免(Avoidance)、反对(Oppositional)、权力(Power)、竞争(Competitive)、完美(Perfectionistic)、成功(Achievement)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等。三类组织文化是建设性文化、被劝防御文化和主动防御文化。

Cooke和Lafferty(1983)设计了组织文化清单(theOrganizationalCultureInventory,OCI),OCI量表可以测量当前文化和理想文化,及二者之间的差距。OCI量表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电脑计分版,由96个题项组成;另一个是手工计分版,由120个题项组成。每类标准和期望都由大约10个题项测量,描述组织成员期望或需要的行为。用五点量表法衡量(1=一点也不,5=完全是),测量人们认为的契合程度和期望程度(CookeRousseau,1988)。

OCI被广泛运用,并被实践证明是可靠的(AcumenInternational,2000)。Cooke和Szumal(1993)分析4890份问卷数据,检验三类可靠性(internalconsistency,interrater,andtest-retest)和两类有效性(constructandcriterion-related),结果均较好。但

CookeandSzumal(1993)也发现OCI量表可能存在关于判别式有效性的缺点。

OCI量表是可以用在任何组织框架中的工具,并有多种用途,如识别什么地方需要变革、进一步观察文化变革、评价组织文化变革的结果、管理差异和跨国关系。OCI量表几乎可以适用于所有组织。

2、OCS量表

Glaser、Zamanou和Hacker(1987)开发了组织文化测量量表(OrganizationalCultureSurvey,OCS),该量表是标准的测量量表,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与其它测量技术结合,如关键事件访谈、编码访谈等。OCS量表主要测量组织文化的六个组成部分:合作—冲突(teamwork-conflict)、氛围—士气(climate-morale)、信息流(informationflow)、包含(involvement)、监督(supervision)和会议

(meetings)。

OCS量表有62个题项,分为5个子量表:氛围、包含、沟通、监督和会议。开始时要求员工描述在组织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并鼓励通过故事来解释他们的感受。然后将问卷发给所有成员,并在规定的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填写完,从而消除回收率低的问题和取样错误,增加量表的有效性。五个子量表的每个题项都是符合中间可靠性和中间一致性分析的要求。修订后的量表只有31个题项,因为如果题项可由其它子量表中的题项预测出时就将其删除。为了评价OCS量表的可靠性,完整的工具还包括35到52个题项。这些题项提供回答者生日和他们母亲的婚前姓氏,这样可以把测试与再测试中的匿名问卷对照起来。

Falcone认为,可以运用此量表来帮助组织建立特定时期的组织文化,还可以发现一些组织存在的问题。但是此量表有个最大的缺点,不能通过单独使用而获益。因此,与其它方法共同使用才能使此量表更有效。

组织文化测量 - 维度

组织文化测量

影响组织文化特征的因素很多,在设计组织文化量表时需要选择能够反映不同组织之间文化差异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要准确设计组织文化的测量维度。组织文化的测量维度选择一般有三个要求,

1.能够反映组织文化的特征;

2.能够测量出不同组织之间的文化差别,具有代表性;

3.维度之间相互独立,能够满足统计检验的要求。

组织文化测量 - 步骤

组织文化测量步骤

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理论观点,进行组织文化测量,首先要通过现场观察、现场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等定性研究的方法,了解目前组织文化状况和员工对组织文化的感知状况,借此构造出组织文化测量的整体框架,形成组织文化测量模型。然后,运用量表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组织现有文化的优劣性,并对组织文化的差距进行总结性概括,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具体而言,组织文化测量分以下四个步骤:

1.测量模型设计阶段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已有的测量成果进行深入研究,结合现场观察、现场访谈等方式,总结提炼出可以用于组织文化测量的多个组织文化维度以供参考。然后经过征求专家意见,从备选的文化维度中挑选出适合进行组织文化测量的内容形成组织文化量表,主要包括两种形式的问题,

一种是采用标准化量表形式,针对各个维度设计价值观及管理行为特点方面的条目,让测试对象按组织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评价。另一种是提一些简单的开放性的问题让员工进行回答。量表的设计首先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测量维度再针对各个测量维度编制测量题目。

2.测量模型检验阶段

为了保证最终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正式的组织文化测量之前可以安排一次预测量。预测量采用一个相对较小的样本量对于之前形成的量表进行填写,回收后只进行简单的描述性统计,不形成文化测量的结论,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预测量结果的因子分析,检验前期形成的文化测量模型是否有效,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3.正式测量阶段

经过预测量,得到经过修正的测量模型之后,扩大样本量进行正式的组织文化测量。在这一阶段,可以在问卷中增加衡量组织经营业绩的指标,以期通过回归分析了解组织员工如何认识组织文化与各个经营业绩指标的相关性,以及现阶段员工对于整个组织的经营效率的认可程度。

4.统计分析阶段

正式测量的问卷回收以后,首先经过认真的筛选将不符合统计要求的问卷予以剔除,否则将严重影响整体数据的一致性,导致无法获得结论或得到错误的结论;接着运用SPSS等专业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得出结论并解释;最后为组织文化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新形势下,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和动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接下来,经理人网编辑就和大家具体谈谈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话题。 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就是说,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初,就存在了企业文化。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信念的力量,也是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的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优势,成为企业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无形力量。 新形势下建设企业文化有哪些措施和途径呢?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是企业家的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来管理的,所以,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内涵的深刻认识,取决于企业领导者对建设企业文化的见解和其独具个性及前瞻性的管理意识。只有通过其长远的目光、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才能不断推动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要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更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 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能够达到增强企业内聚力、加强职工自我控制、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所以,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可实现

【企业文化分析模型-4】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什么是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 衡量组织文化最有效、最实用的模型之一是由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的著名教授丹尼尔·丹尼森(Daniel Denison)创建的“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丹尼森认为理想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外部适应性、内部整合性、灵活性、稳定性。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是在对大量的公司研究后,总结出组织文化的四个特征:适应性、使命、参与性和一致性。 丹尼森的组织文化模型内容介绍 1.参与性 参与性(involvement):涉及员工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ownership)和责任感的培养。公司在这一文化特征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司对培养员工、与员工进行沟通,以及使员工参与并承担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与性三个维度 授权:员工十分真正活动授权并承担责任?他们是否具有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团队导向:公司是否重视并鼓励员工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目标?员工在工作中是否依靠团队力量? 能力发展:公司是否不断投入资源培训员工,使他们具有竞争力,跟上公司业务发展

的需要,同事满足员工不断学习和发展的愿望? 2.一致性 一致性(consistency):用以衡量公司是否拥有一个强大且富有凝聚力的内部文化。 一致性三个维度 核心价值观:公司是否藏在一套大家共同信奉的价值观,从而使公司员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对未来抱有明确的期望? 配合:领导者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让大家达成高度的一致,并在关键的问题上调和不同的意见? 协调与整合:公司中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是否能够密切合作?部门或团队的界限会不会变成合作的障碍? 3.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主要是指公司对外部环境(包括客户和市场)中的各种信号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 适应性三个维度 创造变革:公司是否惧怕承担因变革而带来的风险?公司是否学会仔细观察外部环境,预计相关流程及变化步骤,并及时实施变革? 客户至上:善于适用环境的公司凡事都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公司是否了解自己的客户,使他们感到满意,并能预计客户未来的需求? 组织学习:公司能否将外界信号视为鼓励创新和吸收新知识的良机? 4.使命 使命(mission):用于判断公司是一味注重眼前利益,还是着眼于制定系统的战略行动计划。 使命的三个维度 愿景:员工对公司未来的理想状况是否形成了共识?这种愿景是否得到公司全体员工的理解和认同? 战略导向和意图:公司是否希望在本行业中脱颖而出?明确的战略意图展示了公司的决心,并使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如何为公司的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标:公司是否周详地制定了一系列与使命、愿景和战略密切相关的目标,可以让每

组织与管理案例分析题学习资料

组织与管理案例分析 题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案例分析题 3.1.新学期开始,刚刚上任不久的某幼儿园李园长针对以前该幼儿园管理中出现的由于教职工责任不够清晰、奖罚不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而造成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园里面工作作风散漫、效率低下的不良现象,对该幼儿园管理进行了改革,实施了新的管理措施,即在明确各人职责的基础上,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根据教职工的工作表现和实际成绩,给予不同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且对工作表现好、成绩突出者给予适当数额的奖金奖励,而对于工作散漫、效率低下,以至不能完成任务或工作中有明显失误的人员酌情对之进行罚款。为此,该幼儿园制定了一整套对教职工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及根据教职工工作成绩实行奖励和处罚的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切实的执行。说来也怪,半年以后,李园长发现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地比以前高了,不仅没有了以前那种拖沓、散漫、相互推诿的现象,而且大家都争任务、抢任务,显得干劲十足,整个幼儿园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李园长也发现园里的教职工越来越看重钱了,没有物质报酬的工作几乎没人愿意去干,以前那种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体现,甚至都没有人愿意去提及,并且园里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也有些冷淡了。看到这些现象,因自己进行了成功的幼儿园管理改革而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李园长又陷入了深思。分析上述案例,试回答下列问题:(1)李园长对幼儿园进行改革采用的是哪种方法?(2)这种方法有何利弊?(3)如何正确运用这种方法? 3.1.答:(1)李园长对幼儿园进行改革采用的方法是经济方法,即运用工资、福利、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以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效率,实现幼儿园管理的目标。(2)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经济管理方法有如下优点:首先,它能把人们的个人利益与他们的工作业绩以及幼儿园整体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使教职工看到自身工作的利益所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这种方法有利于消除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促进园所内部各部门员工之间的有效竞争,从而有利于园所工作目标的实现。同时,经济管理方法也有其弊端:由于它是一种强调物质利益的方法,过分运用容易导致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金钱至上的错误倾向,使教职工队伍缺乏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在案例中得到了体现。(3)根据对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幼儿园管理中正确运用经济方法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①正确认识经济方法的弊端,结合运用其他管理方法;②奖惩结合,做到论功行赏、赏罚分明;③全面兼顾,即在给予教职工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4.1.我国对幼儿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后,在幼儿园实行了园长负责制,对此,某幼儿园张园长这样理解:“所谓园长负责制,就是指园长拥有幼儿园的最高领导权,园长一个人说了算。”在实际领导工作中,他也处处强调自己的领导权力,常常不顾园里教职工及其他领导的反对,做一些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比如,有一次在园行政领导会议上,张园长提议新建一间专门的游戏室并配备一些新的游戏装置,为幼儿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此,各位领导人议论纷纷,反应不一:有人认为由于前一段时间幼儿园活动开支太大,当前经费不足,难以负担新建游戏室和购置游戏设备的任务,这件事应该再缓一缓;有人认为,当前园里的活动室很宽敞,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没有必要再新建专门的游戏室,园里原有的一些游戏设施都没有很好地利用,常常闲置起来,再购置新设备等于浪费……当然,其中也有人同意张园长的提议。但反对者居多数,大部分园领导都认为修建专门的游戏室并配置新装备既没有足够的财力保证,又没有必要,不应该进行。张园长看到支持自己意见的人不多,非常生气,最后说,幼儿的发展和教育不能耽误,原来的游戏设备已经陈旧老化,不适于当前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室不能兼作游戏室,这样既不方便对幼儿的教育,也显得我们园很小气,有损我们园的形象,所以修建专门的游戏室不仅很必要,而且应尽快开始。就这样,张园长最终还是不顾别人的反对做出了修建专门的游戏室并配置一批新设备的决定。事后,他对附近另一个幼儿园的园长说:“当园长就应该这样,这就是园长负责制的体现。”评析上述案例中张园长对于幼儿园园长负责制的理解及实际做法。 4.1.答:案例中张园长对幼儿园园长负责制这一管理体制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其做法也是错误的。所谓的园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概念,是反映园内领导关系的结构方式,是个人负责与各方面制约关系的统一,它包括上级宏观领导、园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四个组成部分,而非像案例中张园长说的那样是“园长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园长应注意在行使自己拥有的幼儿园工作最高行政权的同时,应考虑到服从上级部门的领导,同时注重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支部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的发挥,另外还要注意通过教代会和园务委员会的形式进行民主管理,使广大教职工都能够积极地对幼儿园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而不能像案例中张园长那样搞个人专断。只有正确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实施园长负责制,幼儿园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成效。 5.1.在一次某区教育局的幼儿园园长工作会议上,分管该区幼儿园工作的杨副局长说:“前几天,我到咱们这个区的各个幼儿园看了一下,感触很大。我发现,科学的幼儿园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非常重要。咱们区里东区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们实行了目标管理,通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和更新目标等一系列活动,有效地调动了全园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整个幼儿园工作有条不紊,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我建议会后大家与该园的王园长多多交流一下,到他们园里参观一下,向他们学习,不要再用以前那种经验型、事务型的管理了。目标管理的确很有效,如果大家都能有效地实施目标管理,我想我们区幼儿园的办园水平肯定会上一个大台阶。”会后,许多幼儿园都学习了东区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的经验,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果然都不同程度地收到了一些成效,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根据上述案例,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试指出幼儿园目标管理的含义和内容以及实施目标管理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5.1.答:幼儿园的目标管理就是幼儿园管理者围绕组织与个人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更新目标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就是动员全体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并保证目标的完成。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启动作用。即以目标作为一种引发和启动幼儿园教职工行动的内驱力,推动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2)导向作用。即通过目标能够引导幼儿园教职工的行动指向特定的方向,以把握幼儿园办园的方向;(3)凝聚作用。即目标能够增强幼儿园的凝聚力;(4)激励作用。即目标能够激励教职工更加积极努力地工作;(5)衡量作用。即目标可以成为评价幼儿园工作的尺度,从而增强幼儿园工作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正是因为幼儿园目标管理具有上述几方面重要的作用,所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案例中那位杨副局长对东区幼儿园实施的目标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他幼儿园实施目标管理也都取得了成功。 6.1.某幼儿园的陈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采用了新的管理方式,即将自己每天保教工作的内容、时间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并严格按规定好的程序去操作和落实。首先,他安排好每天所需开展的各项活动的时间,包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科学地安排幼儿每天的活动和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其次,他建立了各种班级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另外,他对班级所拥有的和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都作了详细登记,以便能够加以充分的利用。通过这样的一番改革,陈老师每天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显得更有规律,同时也为他节省了许多时间,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干其他的工作。看到陈老师如此从容有序地工作,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工作成绩,许多同事都来向他请教。虽然陈老师总是很谦虚,但有时也会不无得意地说一句:“这就是科学管理的效益,我可是受益匪浅啊!”分析案例,指出陈老师所采用的科学管理指的是什么,这种科学管理有何作用。 6.1.答:案例中陈老师所采用的科学管理就是指工作程序化,具体到他的工作而言,就是班级保教工作程序化,其含义就是将保教工作制度与人员职责规范依一日生活各个环节、时间,规定出明确具体的内容要求,使之程序化、规范化,以便操作和落实。这种程序化的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其作用表现为:(1)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2)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而且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3)为保教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即保教管理工作程序化使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使教师不再为维持秩序浪费时间,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工作中。 8.1.在一次某幼儿园行政工作会议上,即将退休的老总务组长李老师非常生气地说道:“上次会议,王园长让我推荐几个总务组长人选。会后,我找了几个我个人认为很有这方面能力的人谈了一下,真没想到他们不仅没有一个人愿意干,而且还说什么总务工作不重要,总务组长的地位低,让我去从那些既教不了书、又无文凭、走投无路。人中间找,你们说这话有多气人,总务组长就这么不值钱!总务工作难道就真的不重要吗?”主管总务工作的杨副园长接着说道:“我在工作中也常遇到这种轻视总务工作的人和事,很苦恼,这种思想使我们园里的总务工作显得很被动。”接着,其他几位园领导也谈到园里普遍存在着轻视总务工作的思想,特别是好些保教工作人员自认为所从事的工作是园里工作的中心,更加看不起那些干总务工作的人。最后,王园长很严肃地做了总结:“看来咱们园里这种不重视总务工作和总务工作人员的现象确实很普遍、很严重,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园里工作的开展。总务工作怎么能说不重要呢?它是其他工作的保障,非常重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先讨论到这儿。下去以后,大家再仔细考虑一下,过几天我们再专门开一次会,认认真真地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一定要彻底地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否则我们园里的工作是不可能开展得好的。”根据上述案例,试评析幼儿园管理中总务工作管理的地位和意义。 8.1.答:案例中某幼儿园内普遍存在的那种轻视总务管理工作的思想是不正确的。虽然幼儿园工作中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但总务工作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整个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幼儿园管理的各个要素都需要通过总务工作来体现。总务足指全体人员的全部事物.是全面服务的工阼。幼儿园管理要素中的四个要素——人、财、物、事是通过总务行政后勤工作来实现的。(2)总务工作管理质量商接影响保教中心任务的完成。总务工作为保教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只有总务工作做得好。保教中心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3)总务工作管理的水平关系到能否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总务工作涉及教职工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更加积极地投人工作。因此,在实际中每个后勤总务工作者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意识到其重要程度;同时,改变园内保教工作人员对总务工作人员的看法和态度;园长也必须注意到总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应有的高度去重视,以保证园内一切工作的顺利进行。 9.1.在一次某幼儿园行政工作会议上,方园长对于即将开始的园里中层领导班子调整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这次中层领导班子调整要首先照顾到一些老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利益,这样可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基于这一思想,他提出了如下人事安排:(1)将园里著名的全市优秀幼教工作者、老教师李建华调任总务组副组长,但不担负具体领导任务,主要是挂个名,时而分管别人的一些事务,使这位老教师能够更积极地干好工作。(2)将园里青年骨干教师、市里优秀教师李晓东调任保健组副组长,分管杨副组长的一部分工作,以示重用。(3)考虑到原来的保教组副组长杨万里担任工作多年,踏实认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决定让他接任保教组组长一职。(4)为了照顾个别不好安置的老教师,决定设立一个幼儿园老教师工作委员会,一方面可以显示出对老教师的关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安置好那些不适合在园里行政机构工作的老教师。对于这个人事安排,园领导们意见不一,但最终还是通过实行了。试根据所学的关于幼儿园人员选用的知识评价案例中方园长的做法。 9.1.答:案例中方园长的人事安排是不正确的,它违背了幼儿园管理中关于人员选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幼儿园选用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事用人的原则。即以工作为重,人员的安排服从工作的需要,切忌因人设岗。案例中,方园长为照顾那些不便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老教师而专门设立一个老教师工作委员会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因人设岗。(2)用人之长的原则。案例中对青年骨干教师李晓东和优秀老教师李建华的人事安排就没有体现出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的要求。(3)用人唯贤,严格要求的原则。案例中将原保教组副组长晋升为保教组组长就明显带有照顾的意味,而非认为他真有干好这一工作的能力。(4)用人唯精,重视效益的原则。案例中对于老教师李建华挂名总务组副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李晓东担任保健副组长的安排就违背了这一原则,因为原来别人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偏偏让两个人去完成,不符合追求效益的要求。 1.1.在一次某幼儿园召开的园务委员会会议上,一位家长代表提出了他对于幼儿园管理的一点看法。他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公共关系对于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咱们幼儿园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应该成立一个专门负责对外公关活动的机构,加强对外公共关系,为幼儿园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位家长的讲话立即引起了强烈反要,但幼儿园以对幼儿的保育和教育为主,幼儿园工作的中心应该是做好内部的保教工作,公共关系对于办好幼儿园并不是很重要。最后,该幼儿园的杨园长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幼儿园工作是以保教工作为中心,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但幼儿园的公共关系对于幼儿园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处理好与幼儿家长和所在社区的关系更为重要。因此,重视公共关系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加强公共关系工作,这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至于以何种方式加强公共关系工作,是否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这需要我们再研究决定。”会后,在杨园长的带动下,该幼儿的公共关系工作得到了加强。试评析案例中关于幼儿园公共关系重要性的不同观点。 11.1.答:案例中关于幼儿园公共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幼儿园公共关系很重要,应该加强领导;二是认为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中心,公共关系并不重要。事实上,第二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幼儿园工作是应该以保教工作为中心,但保教工作需要其他工作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其中公共关系的作用很重要,特别是处于现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里,公共关系对于办好幼儿园的意义更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关系有益于调整幼儿园与公众的多边关系,使幼教事业获得社会支持,优化育人环境。(2)公共关系有益于树立幼儿园的良好形象,提高声誉。(3)公共关系有益于引导和组织家长及社区公众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活动,形成教育的合力。(4)公共关系有利于在幼儿园内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组织氛围,增强凝聚力,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心协力,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与管理目标。可见,公共关系在幼儿园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幼儿园公共关系工作,加强幼儿园公共关系的管理是办好幼儿园的需要。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集

.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利泽万物创新服务 情境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造共赢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成为了当前百姓最迫切的问题。为解决住房保障这一重大的民生项目,重庆市政府推出了公租房这一划时代的解决方案。 2018年年初,重庆设计院公司受公租房建设单位委托,对重庆公租房进行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项目组进行方案的讨论和研究。因为设计时间紧张,设计规模庞大,且涉及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因此项目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公司各专业人员积极了解甲方需求,对现场进行细致查勘,并打破常规,创造性的实行多专业人员联合办公,以便更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了能顺利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废寝忘食,牺牲了春节假期,甚至除夕夜还在办公室的案头加班,通过对方案反复的检查修正,终于不负所托,提前完成了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对方由衷的信赖。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更多的订单,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还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诠释着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情境二:真诚服务,为客户提升价值 中通服旗下某公司接到一张本地电信关于V卡的单,其中主业要求我们给每位电信客户送上一张V卡,客户只要持V卡到一些商店、酒店、餐厅即可享受打

折服务。主业希望通过运作电信客户群,来提高电信客户的忠诚度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负责制作V卡,打印、封装、投递给电信客户,并将送;. . 达情况及时反馈给主业,给电信客户送一本V卡指南。但实际的运作情况是电信用户使用很少、商家吸引了越来越弱。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是不足于吸引客户;第二是不足于吸引商家;第三不是电信的优势。中通企业实际的做法:1、不直接指出我们的观点;2、让主业最节省地将V卡送出去;3、帮助主业做好客户信息调查,帮助主业拓展目标商家。结果:主业停止运作V 卡项目,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问题提示: 1、“上善若水”的内涵是什么? 结合案例谈谈什么是“上善若水”?2、 案例点评: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是中国通信服务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通信服务、1经营管理在价值层面的基本规定,是推动中国通信服务以世界级卓越绩效企业的准则和全面创新管理的精神动力,是乙方文化的发展、落地和升华。价值取向是利泽万物、创新服务;核心思想是聚焦客户、因需而变;追求目标是以服务提升价值。 重庆设计院公司敢于担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重庆公、2租房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并且获得了好评与信赖,不仅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服务了社会。中通服旗下某公司,知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 题目: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姓名:教育层次: 学号: 省级电大: 专业: 分校: 指导教师: 教学点: 2011年4月

目录 摘要 (3)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4)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4)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 (4)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 (5) 三、发展企业文化的科学方法 (6) (一)发展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6) (二)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经营管理理念 (6) (三)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7) (四)企业文化在建设发展中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7) (五)企业文化的力量源泉来自创新 (7) 四、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7) 五、参考文献 (9)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作用非常重大。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主流价值观。从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以及企业文化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结合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素质,促进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新形式;企业文化;意义;作用

浅析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企业经济环境产生巨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怎样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这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一道重要课题。在我国,新兴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人性化管理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了当前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形势。对于企业来说,其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增强竞争力,追求企业效率,提升经营绩效,企业的种种行为的有效性也大都以此为衡量标准。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所谓企业文化,现在一般认为它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它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它能在企业管理制度失灵的时候,发挥独到的、有效的管理作用。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也是象征企业灵魂的价值导向,反映了一种充实物质生产的精神气质,一种类似于宗教信仰的、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献身事业的生活取向。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精华,在理性与科学的基础上,强调人的精神、道德和心理作用。 从广义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和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组织特色和管理特色等,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从狭义上讲,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一)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通过企业的行为机制,最终衍生为企业形象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多载体、多层次结构的复合型文化。企业文化有三个组成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doc

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维度分析 呼伦贝尔副教授杜国民 一、学校组织文化维度研究的意义 1.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从不同维度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研究,会使人们从不同层面挖掘学校文化的意义,更加明晰学校文化现状,了解所处的文化层次结构及文化功能,提升师生对文化建设的了解度和认知度,促进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组织文化进行维度研究,其要旨在于多视角审视学校文化现象,形成科学的学校组织文化观。 2.通过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寻找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文化内部要素及其结构的梳理、组织行为的研究、组织氛围的透视等,判断学校发展的健康状况,发现学校文化建设各要素、因子间的因果关系,探明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找出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3.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学校文化内部要素的整合。伯顿·克拉克认为,对于一个复杂的组织而言,其内部的整合体现为两个基本维度:结构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结构性整合主要是通过组织中人们或群体间的互动联系来实现的,规范性整合则来自组织成员共享的信念、态度和价值。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场理论”( field theory)——“行为=f(人·环境)”。即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来解释学校组织行为,通过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情感关系、权力关系、利益关系等的研究会使结构性整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通过剖析学校文化内部要素,查明各要素在现实中的作用和状态,提炼升华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默许假设或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达成文化的规范性整合。 4.对学校组织文化的维度研究,有利于拓展学校文化功能开发的视角。在组织管理上,“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它能协调人际关系,增强组织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引导成员走向共同目标,在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育人育德上,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对人才素质的形成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学生的社会发展上,学校文化会加速学生的成熟步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等。 二、学校组织文化研究的几个维度 对某一种文化进行判断评价,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研究,发现其文化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系统及功能。本文主要从学校组织的文化类型、组织氛围、组织行为、发展层次等几个维度进行探讨。 1.学校组织文化的类型维度研究。在文化类型上,学校文化有着一般组织理论所不能刻画的个性特征。斯坦霍夫和欧文斯(Steihoff,C.R.& Owens.R.G.)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家庭文化(family culture)、机器文化(machine culture)、表演文化(cabaret culture)、恐怖场所文化(little shop of horros cuture),分别隐喻了相互关爱、友善合作的,学校作为完成任务机器的,学校是表演舞台的和受专制强力控制的,冷漠冲突的几种学校文化形态,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根”。汉迪( Charles Handy)提出学校组织文化存在四种理想模式:权力文化模式( Power culture)、角色文化模式( Role culture)、任务文化模式(Task culture)和人的文化模式( People culture)。他用四位希腊神话人物(宙斯、阿波罗、雅典娜和狄俄尼索斯)来分别作为上述四种文化模式的象征,对崇拜“英雄”的组织、工具理性特色明显的组织、注重集体合作精神的组织和彰显人的地位尊严的组织进行了文化描述,但其四种文化模式更像组织或管理模式,理想化特征较为明显。此后,舒尔·多普森和伊安·莫克内进一步提出大学的四种组织文化模式:学院模式(Collegial Model)、官僚化模式(Bureaucracy Model)、团队模式(Corporation Model)和企业模式(Enterprise Model)。学院模式代表了一种学者治校、教授治教的围绕学术权威建立起来的具有强烈权力文化色彩的、部门连接相对松散的组织运行模式,不足之处在于极易滋生学阀专制、组织战斗力不强;官僚化模式代表了高度规范、等

组织结构管理案例分析

晾衣理论:先抓住衣领 某企业组织架构与人事调整案例 《赢周刊》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郭晓亮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是一项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工作,对于企业组织架构调整的一般原理和原则,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某一具体企业来说,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和原则?理论如何与实践相结合,以设计出适合自己企业的组织架构?在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以保证组织架构的顺利运作?以下我们(柏明顿公司咨询顾问师)帮助某制造企业客户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的案例: 背景: 位于内地的某机械公司是一家传统国有企业,公司的规模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由于经营不善,2000年公司被迫进行了破产重组,任命了王总担任新的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总上任后一方面加强了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适应市场的内部管理改革,经营状况逐渐好转。2002年,公司顺利实现赢利,并取得了较快发展速度,到2004年底,公司员工1800多人,年销售额5亿多元,利润3600万元。 随着公司的发展,王总意识到一方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外资企业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使得公司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反而变成了劣势;另一方面随着国家整个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的需求也必将大量增加,公司同时又面临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虽然经过了资产重组和减员整顿,但由于公司的组织架构没有进行大的调整,也没有进行科学的定岗定编,因此仍然存在着机构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情况,加上员工绝大部分还是原来留下来的,员工观念普遍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 根据对公司情况的分析,王总决定从内部管理抓起,首先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考虑到公司内部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而组织架构的调整又涉及到复杂的人事变动和利益调整,公司决定聘请专业顾问来指导进行。2005年初,公司聘请柏明顿公司咨询顾问进行该项目的咨询,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和调整。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年销售总额为90 亿美元,。利润为30%。其中22.5 亿美元均为品牌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由此可见品牌做为象征产品质量、企业形象、消费者特殊的产品体验的无形资产,能给企业创造巨大出人意料的价值。适者生存,在当今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商业战场,企业必须以品牌为利器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打造企业品牌就必须有先进的企业文化,因为品牌的精神力量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文化理念规范、群体风格的外化体现,是以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企业形象。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浅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纵观当今日化品行业,宝洁用海飞丝、飘柔、博朗等等无法替代的品牌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是什么让宝洁在2010 年度的净销售额能够以4% 的增长率增至789 亿美元,在亚洲和中欧、东欧、中东、非洲都出现了高个位数的增长?是它无比深厚无比强大的企业文化。我们将从表层、浅层、深层三个层次的企业文化剖析宝洁如成为适者使其300 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一、表层文化: 表层文化是一种以物质形态呈现的表层企业文化,又称视觉文化或标识文化,它将企业所创造的文化品位通过企业的物质设施和产品商标、包装等表现出来,以其直观形象被更多人感知。 1、宝洁公司的办公环境 在广州宝洁的7 层办公楼中,每层楼都根据功能的不同被装饰成不同的主题颜色。从功能上分, 27~29 层属于各业务组织办公区域,30 层属于综合楼层,前台和接待来宾主要在这一层,31~33 是各部门的办公区域。由此27~28 层以橙色为主,包括墙壁、办公桌、休息间的沙发都是橙色的;29~30 层以蓝色为主,这是宝洁品牌的主色调;31~32 以绿色为主;33 层也以蓝色为主,那是公司管理层所在的楼层。这种以职能为准设定办工环境的颜色的公司着实很少耳闻,而橙、蓝、绿三种颜色也确实能给人一种精神焕发的感觉,当员工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之时,宝洁的独特的视觉文化展露无遗。 2、宝洁品牌的商标商标设计将具体的事物、事件、场景和抽象的精神、理念、方向通过特殊的图形固定下来,使人们在看到商标的同时自然地产生联想,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但是作为一个国外品牌,宝洁如果单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把它的它的英文商标翻译成中文的,这样也许会符合中国的文化要求,但会忽视中国消费者对产品名称从表便就能刺激人购买欲望的诉求。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及民族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商标的翻译必须成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宝洁在进入中国市场之时确实让上商标翻译变成了一门艺术。 上世纪90 年代初,宝洁产品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是地地道道的洋品牌,但今天诸如“玉兰油”“飘柔”“海飞丝”“汰渍”等产品很多中国人都能耳熟能详了。“海飞丝”带给人太多的想象,一说到“海飞丝”三个字人们就会就会立马想到头发的飘逸美丽,自由浪漫。说到“玉兰油”,人们就会联想到如玉兰花般晶莹剔透、完美无瑕的肌肤,让人对产品产生无限的遐想与憧憬。再拿“飘柔”的英文翻译来说,它就摆脱了纯粹的音译和意译。“飘柔”英文名叫“ Rejoice”,原意为高兴、欢乐。翻译成飘柔是因为当时在国内洗发水行业还未出现洗润合一的技术,经过广泛的问卷调查,营销人员发现头发的柔顺易梳理是消费者的普遍需求,于是柔顺的发质被作为这一种洗发水的定位。一经推广,便奠定了“飘柔”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而“潘婷”的英文名“ Panthenol”则是维生素B5的另一种名称。这一商标名翻译成汉语不能意译,否则会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使他们将产品和医药保健品联系起来,因 此便采取了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易让产生美好联想的双音节词“潘婷”。 商标是一笔无形资产,商标代表着商标所有人生产或经营的质量信誉和企业形象。当宝洁商标不仅代表上乘品质还能引发无限美好联想时,它的独特文化内涵会让自己成为真正 的适者。 3、宝洁产品的包装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标签:新形式企业文化意义和作用 1 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背景下,为实现企业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被该企业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企业形象、经营理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同时还要靠用一种精神去统一人们的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在于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东西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职工的行为价值观念。通过发展企业文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企业的活力,使每一个企业职工都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氛围,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筛选与提炼形成的人本管理理论,它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企业精神、优良作风、礼仪风俗、行为规范、标识、英模、环境、传播网络等为主要内容,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企业的发展,根本的因素是人,是企业的职工。职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强调人的价值,注重人的因素,注重在更高层次上挖掘人的潜力和潜能。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推动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2 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观因素 2.1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

管理学 组织文化 (8.5)--案例分析《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 文化,即文明演化。很显然,文化是个历史概念。文明又是什么呢?文明是反映人类认知自然、解放自身、改良社会、协谐环境的尺度。从这里看出,文明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伴随着又衡量着人类历史演进过程的。企业又是什么呢?是个体的人的企望组织,是基于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将既有资源(包括人力)分布与整合的利益组织。既然企业是人群组织,而文化又是因人而生发,因人而进步,因民族认识和习惯的不同而各异。而文化更是从深层次,以精神和意识层面反映着人类(以民族而区分)乃至个体的人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气质和风格。企业又是以既定的发展目标将个体的人统一起来的组织。自然而然地,企业这个人文群体理应具备一定的“气质”和“风格”。这种气质和风格与个人相比,是经过碰撞、激荡、磨合,调谐和优化过的,是代表集体个性的,它并不是由个人意识来主导,却需要用个人言行和意识来传递和表达这种集体的、组织的个性和风格。这便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这里,企业的内涵是组织,因此也可以称作“组织文化”。文化修养从深层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性特征。文化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更是这样。就像个人的能动和创造力不可求极一样,组织的潜力更是无穷无极的,而文化对组织成员的精神培养,对组织机体运行秩序的维系、对组织协作力的巩固和凝聚,对组织创新能力的提升都将是不可替代的。其形式也好,内容也好也都是极其细致而实际的。空洞的口号、铺排的文字、华丽的说辞不是企业文化,而是企业组织精神空乏时附庸风雅借以掩怯的幌子。那样的文化不仅组织成员听了雲里雾里不知所从,其实就连倡扬这种“文化”者本身也不知其所以然。难怪“企业文化”如此乏弱,企业如此没有点精神和个性,也难怪我们的企业可以生死同路! 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潜在力量的表现和开发是以组织成员为载体达成两种沟通。其一是内沟通,也是企业文化产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00054 1.[答案] (2P37) (1)矿冶工程师们对法约尔所说的管理重要性应是十分有认同感的。管理的职能不同于企业的职能,在一个企业里,下属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力,但随着地位的上升,管理也越重要,最上层的人员主要能力就是管理能力。而技术、财务、供销仅是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也不能代表管理。 (2)法约尔在演说中对管理职能侧重于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向通,而法约尔后来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在演说中的管理职能则没有强调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3)同意。管理是普遍的、重要的,但不同时期的管理的重点不同。 2.[答案] (3P73) 此案例说明了认识管理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要性。现代管理把企业看作是一个开放系统,它受环境影响,同时也影响环境,它在环境相互影响中达到动态平衡。但是,森达服装厂厂长金东鑫集权式的领导方式,使得该厂既没有注意国家采取紧缩性政策这种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生产服装的影响,又没有注意市场变化这种微观经济环境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最终使企业被依法宣告破产。 3.[答案] (3P81) (l)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2)过去企业负担过多,是指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企不分,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能,导致企业应有的经济职能无法充分发挥,使得企业没有活力。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独立法人和市场竞争的主饨,保证了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所应有的经济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4)赚钱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的首要目标,但并非惟一目标。 (5)按照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涉及的内容,不能说赚钱就是企业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因此,案例中该 管理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4.[答案] (5P100) (l)梅总经主的目标主要错在这几方面:①没有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调查,目标缺乏依据; ②有的目标太容易,注有激励作用,有的目标太高,又难于实现;③目标之间相互矛盾。 (2)实行目标管理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组织内部上下左右各自都应有具体目标。在目标体系中,目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要注意目标之间的协调,避免相互脱节。目标既可以由上级部门提出,又可由下级自行提出,但要上下协商。目标不直过多,尽量使目标具体化、定量化,便于检查和考核。 1 5.[答案] (3P107-110)

组织文化案例分析

组织文化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的基本方法 分析案例首先要站好角度,案例分析应注意从两个基本角度出发: 1. 当事者的角度。案例分析必须站到案例中的主要角色的立场上去观察和思考,设 身处地的去体验,与主角同命运。 2. 全面综合的角度。这是综合型案例而言的。 3. 要针对相关案例选用恰当的理论知识来分析案例。 2、案例分析的具体技巧。 案例分析包括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对所指定的将供集体讨论的案例做出深刻而有意义的分析(包括找出案例所描述的情景中存在的问题和机会,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问题间的主次轻生关系,拟定各种针对性的备选行动方案,提出它们各自的支持性论据,进行权衡对比后,从中找出抉择,制定最后决策,作为建议供集体讨论。)第二方面是以严密的逻辑、清晰而条理的口述方式,把自己的分析表达出来。 案例分析过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 1. 确定本案例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找出此案例中的关键问题。 2. 确定是否还有与已找出的关键问题有关。 3. 选定适合分析此案例所需采取的一般分析方法。 案例分析一般可采用三种具体的分析方法: 1. 系统法。就是把所分析的组织看成是处于不断地把各种投入因素转化成产 出因素的一个系统。 2. 行为法。这种方法,在分析时看眼于组织中各种人员的行为与人际关系。

3. 决策法。就是要使用各种规范化、程序化的模型和工具评价并确定各种备 选方案。 4. 明确分析的系统与主次关系,并找出构成自己分析逻辑的依据。 5. 将分析转化为口头发言的有效形式。 3、分析案例应注意的问题。 1. 在案例分析中要做好学习记录; 对撰写案例的方面分析报告要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开门见山,一般不超过2500字。要用一句话把案例分析的主要成果概括出来,并成为报告的主题。组织文化案例分析 案例:大连三洋制冷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主管大连三洋制冷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五东经理曾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本建设。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它不是自发产生的,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成立伊始,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公司经理肖永勤,就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建设。 首先,公司针对方方面面不利的因素,开始注意制度文化建设,并设定了严格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创世界一流企业的方针和目标。通过我们的严格管理,规范了员工行为,使公司员工把公司制度变成自觉的规范,进而统一到我们共有的价值取向上来。 在价值取向的建设当中,我们公司在成立时就设定了把贡献人类和地球,优化地球环境和照顾人民生活,以及公司的经济发展和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要和社会环境共存,以及企业要和顾客利益共存,企业要和劳动者共存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