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分析_李兆磊
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挑战

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挑战1. 引言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舒适、环保的交通工具,正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运输领域的重要选择。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技术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与挑战。
2.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2.1 高速铁路技术的定义与特点高速铁路是指在铁路上运行的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小时以上的列车系统,具有快速、安全、环保等特点。
2.2 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历程高速铁路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技术体系,拥有高速、安全、节能等独特优势。
3. 高速铁路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1 提高运输效率高速铁路具有高速、快捷、准点等特点,相比传统铁路和公路运输,能够大幅度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3.2 减少交通拥堵高速铁路的发展可以分流一部分长途客运和货物运输,减少公路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运输的通行能力。
3.3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优化,加速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和一体化。
4. 高速铁路技术面临的挑战4.1 技术挑战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需要面对复杂的工程建设和技术攻关,如轨道设计、列车控制、通信信号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4.2 环境挑战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行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土地利用、资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
4.3 经济挑战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而且建成后还需要面临运营和维护的经济压力,需要合理的资金配置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5. 解决挑战的对策5.1 技术创新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技术进步。
5.2 环境保护加强高速铁路的环保意识,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5.3 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高速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6. 结论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交通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优化了区域发展格局。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建设,标志着世界铁路进入到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纵观世界高铁发展史,可以发现高铁的开通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将高速铁路的建设归纳入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
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网络,高速铁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影响效应一、前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随着高速铁路网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及空间结构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高速铁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变革,高速铁路是一种处理大通道上旅客快速运输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对于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重要促进的作用。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重要影响1.影响区域的‘同城化’发展高速铁路拉近了沿路地区之间的距离,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的距离。
初步实现了‘同城化’。
‘同城化’最主要的目标是加强相邻区域,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
如果实现不同城市间的交流畅通,就能使各城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在很多公共基础设施上就能够做到尽量的节约,不耗费多余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实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
‘同城化’的实现可以促近各地区之间的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快速流通。
并且在流通的过程中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进而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萌发和发展。
比如说:休闲娱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等。
‘同城化’的实现在促使信息和资金流通之外还能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减少了两个城市的生活成本。
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推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沿线城市的GDP 指标随着高速铁路建成到运营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比如说:京沪高铁的运行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贡献率是3.45%。
高铁的建成到运营对区域经济起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侧面体现了高铁投资的收益效果。
也是高铁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成果。
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时间。
高速铁路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高速铁路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变得愈加重要。
高速铁路技术的出现,对交通运输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高速铁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高速铁路技术是指能达到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铁路交通系统。
这项技术首先在日本、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得到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三、高速铁路的效率和便捷性高速铁路的列车时速远远超过了传统铁路交通工具,从而大幅缩短了时间成本。
人们可以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这对于商业、旅游和居民出行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高速铁路还减少了交通拥堵,提高了线路的通行能力。
四、高速铁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高速铁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
例如,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减少人为错误,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
同时,高速铁路的线路设计和施工也更加注重安全因素,大幅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五、高速铁路的经济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例如,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这些需求会带动相关企业和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高速铁路还可以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旅游和商贸流通。
六、高速铁路的环境影响相比其他交通方式,高速铁路的环保性能更好,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由于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快,车辆排放的废气更少,并且线路设计也能减少能源消耗。
高速铁路的出现减少了公路交通的需求,从而减少了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
七、高速铁路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的作用高速铁路技术的引入还加强了国际交流和合作。
各国之间在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互联互通网络。
这种合作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增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八、高速铁路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虽然高速铁路技术给交通运输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分析

XX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学院:管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学生: XX指导教师: XX完成日期: 20xx年6月10日XX大学城市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对物流行业的影响分析总计毕业设计(论文)28 页表格0 个插图0 幅摘要铁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2006年以来中国铁路开始了一轮快速建设、铁路投资高速增长,几年间,由每年的1000亿元左右的投资增长到每年8500亿元左右,随着铁路建设的大投入与大发展,铁路新增的运输能力开始逐步释放,对物流业尤其是公路货运业产生的影响逐渐显现,并将直接对我国未来物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但由于我国铁路发展历史较短,发展和西方国家差距很大,导致运输能力有限,运量不足,效率低下。
高速铁路的建设,为铁路运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运输模式。
高速铁路不仅可以提高铁路客运效率,对于铁路货运乃至整个物流业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文章探讨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现状,了解当前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对物流行业产生的作用,然后介绍了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国名经济产生的影响,最后重点提出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产业以及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积极影响。
并且,对于我国物流企业该如何适应高速铁路运输模式也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货运;物流业;生态环境AbstractRailwa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national economy, Since 2006, relying on China's railway began a round of rapid construction, high speed railway investment growth, over the years, by the year ¥100 billion of investment growth to about ¥850 billion a year, With great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railway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new start gradually released,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impact of road freight industry appeared gradually, and will direct the future pattern of logistics have a profound effect to our country .but as a result of long-term railwa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lags behind, lead to transport capacity nervous, inefficient. The emergence of high-speed railway for railway transportation has brought a new kind of transportation mode. High-speed rail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assenger, for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ation and the whole logistics industry also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s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logistics industry.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understand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peed railway on the role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the impact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are put for word for logistics enterprises,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In addition, for our country's logistics enterprises how to adapt to the high-spee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ode, this paper will also be analyzed.Key words:High speed railway;Rail freight; The logistics industr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铁路运输的基本状况 (1)1.1国内铁路运输现状 (1)1.2西方发达国家铁路运输现状 (3)2 高速铁路建设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5)2.1 我国高速铁路概况 (5)2.1.1 高速铁路简介 (5)2.1.2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现状 (5)2.1.3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6)2.2 高速铁路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7)2.2.1高速铁路发展可以改善沿线运力紧张局面 (7)2.2.2高速铁路发展可缩短出行时间 (8)2.2.3高速铁路发展促进经济一体化 (8)2.3 高速铁路在现代物流中的优势 (9)2.3.1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影响 (9)2.3.2 高速铁路发展对我国物流产业布局的影响 (10)2.3.3 高速铁路运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1)2.4 高速铁路对货运及物流发展的影响 (13)2.4.1 高速铁路对铁路货运影响 (13)2.4.2 高速铁路对全国物流发展的影响 (14)3 我国物流业发展与高铁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分析 (17)3.1高速铁路发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要求 (17)3.1.1基于物流战略的铁路货运发展 (17)3.1.2科学规划物流节点 (17)3.1.3倡导和发展绿色物流 (17)3.2我国物流业发展与高铁发展不协调具体体现 (18)3.2.1 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障碍 (18)3.2.2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18)3.2.3标准化建设滞后 (19)3.2.4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 (19)3.2.5 发展过程错综复杂 (19)3.2.6 物流的总成本偏高 (20)3.2.7 基础设施薄弱及资源利用率不高 (20)3.2.8 缺乏专业人才满足企业需求 (20)4 物流业应对高速铁路发展新形势的对策和建议 (22)4.1完善新型物流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 (22)4.1.1建立新型物流管理体制 (22)4.1.2建立健全物流服务体系 (22)4.1.3规范行业标准化 (23)4.1.4进一步推进信息共享与集成 (23)4.2探索和发展新型物流服务模式 (23)4.2.1 发展铁路第三方物流 (23)4.2.2 改变既有发展方式 (24)4.2.3吸收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25)结论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28)1铁路运输的基本状况1.1国内铁路运输现状中国铁路运营总里程为7.66万公里,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
基于网络拓扑结构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测算_李兆磊

式中: Q 为连接线路通过承载能力。 (3) 运输量非负约束条件:
xl ³ 0 "l Î L
(n = 1 2 n)
(16) (17)
2.2
作业能力约束下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 物流节点是进行相关物流作业的主要场所, 如配载、
仓储、 装卸等。因此, 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还受到节点 作业能力的约束, 其约束条件为如下: (1) 节点仓储承载约束条件:
Ti £ Pi
为 k Î K 的路径物流量。 根据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制约因素, 将连接线路、 作业能力、 能源环境等作为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模型约 束条件, 最终得到物流节点与连接线路集成耦合、 各作业 环节相互协同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连接线路约束 下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描述了连接线路承载物流量 的线路通过极限; 节点作业能力约束下的区域物流系统承 载能力描述了物流节点承载物流量的节点处理极限; 能源 供给约束下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描述了区域能源供 给承载物流量的资源支持极限; 环境污染约束下的区域物 流系统承载能力描述了区域环境承载物流量的污染容量 极限。 2.1 连接线路约束下的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 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的首要制约条件是连接线路 的通过能力, 约束条件如下: (1) 连接线路运输量守恒约束条件:
计算, 如表 1 所示。 0 引言 承载能力是从工程地质领域转借而来的概念, 理论种 群生态学最早引入此概念, 将承载能力作为生态系统与其 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 并广泛应用于人口学、 资 源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
[1~3]
表1 物流环节
区域物流系统承载能力构成要素 符号
C Z B M P J G T
(3)
上式的基本约束条件为: ①固定 OD 结构特性约束条件: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

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工具,正日益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高速铁路以其高速、便捷、舒适的特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对沿线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研究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梳理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如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就业水平、增强区域竞争力等。
还将探讨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间接影响,如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质量等。
本文还将通过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深入剖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机制和效果,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实证支持。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研究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为推动沿线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高速铁路与沿线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论基础高速铁路作为现代化交通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理解这种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理论角度出发,探讨高速铁路与沿线区域发展的关系。
增长极理论认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交通方式,能够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
通过缩短时空距离,高速铁路使得沿线地区的可达性大大提高,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和资源。
这些要素的集聚和流动,有助于形成经济增长极,推动沿线区域的快速发展。
点轴开发理论则指出,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会在沿线地区形成一系列的发展节点和轴线。
这些节点和轴线不仅连接了沿线的重要城市和区域,还通过高速铁路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有助于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促进沿线地区的均衡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强调,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会对沿线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产生深远影响。
浅析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带来的影响

浅析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铁路运输带来的影响摘要:随着我国对铁路方面的技术发展,高速铁路逐步在我国大范围的建设起来并投入使用,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对高速铁路的质量以及规模都进行了提升,高速铁路不仅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货运运输紧张情况,有效的提升了运输服务方面的质量,加快了运输的速度。
本文就对高速铁路对铁路运输的各方面产生的新型模式以及影响进行总结。
为我国将来的铁路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影响为了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综合实力,经过不断的技术研究,最终得出了高速铁路的运行方案,并于2008年起正式将彻底完善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通车运营,其具备着安全性、舒适性、速度快、运输量大等的特点。
一经通车便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高速铁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在铁路运输方面的超大负荷,提升了整体铁路的运输规模,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十足的贡献。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铁路网的质量提升1.扩大了铁路路网规模从2004年开始我国就已经针对铁路的路网规模进行长期的规划,之后续研究建设的高速铁路,也为我国的铁路路网发展起着推动性的作用,从研究数据表明,自从高速铁路的开展建设后,我国的客货运输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其将从前铁路路网方面而存在的问题彻底根治,通过例如电气化率、复线里程等措施,为铁路运输提供了更好的硬件条件。
到目前为止,我国铁路已经全部实现了互联互通式的铁路网络规模,并且高速铁路的整体网络也已形成一定规模,铁路总体营业里程正在飞速的增长,所以说完整的铁路路网,可以从根本上加快铁路的运行效率与速度。
也方便了人们开展更多的运输方案。
2.增强了主要通道的运输能力在高速铁路大范围建设并投入使用后,我国的铁路部门将从前已有的铁路与高速铁路线路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铁路运行轨道,其具有超大的运输能力。
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因为运输效率差,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从前因为铁路运输能力较弱,不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基础发展,货物运输时产品样式比较单一,现在铁路运输能力提升后,社会中各类产业发展都开始向多元化迈进,极大程度上拉动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空间布局的影响与规划

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空间布局的影响与规划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环保的交通方式,对区域空间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空间布局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高速铁路的开通缩短了地理距离,使得区域间的交流更加便捷。
这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高速铁路的快速运输能力,使得区域内的货物流通更加便利高效。
这促进了区域内各个城市的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经济合作共赢的局面。
再次,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区域内的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游客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快速到达目的地,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促进了旅游业的繁荣。
二、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人口流动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开通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对区域人口流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速铁路的便捷性使得人们更加愿意选择跨区域工作和生活。
这导致了人口的流动,特别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增加。
其次,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城市之间的通勤更加容易,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
人们可以在高速铁路的连接下,在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居住,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城市网络。
再次,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也产生了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高速铁路更加方便地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三、高速铁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高速铁路的运输效率高,能够减少公路和航空的交通需求。
这降低了公路和航空交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了碳排放量。
其次,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减少道路交通拥堵,降低了噪音和尾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再次,高速铁路的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沿线地区的土地价值提升,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2期兰州学刊N o.122010总第207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ra.l N o.207 #管理学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分析李兆磊吴群琪(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4)[摘要]为了促进区域运输通道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在对长三角地区旅客出行意向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运输通道理论从运输结构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对不同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不同,但仍有一定规律性。
高速铁路的比较竞争优势集中在出行时间为2-5小时交通圈内的密集班次,在中距离运输市场与公路和航空竞争,使公路和航空分别向短途和长途运输市场分化。
区域运输通道系统在经过一定调整期后,将形成新的各种交通方式竞合关系平衡的有序结构。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运输通道系统;旅客运输;运输方式;通道结构[中图分类号]F53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5-3492(2010)12-0047-04[收稿日期]2010-08-15 [作者简介]李兆磊,男,山东德州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系统经济分析;吴群琪,男,广东大埔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经济与交通系统经济分析。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项目编号:200807100001)一、引言运输通道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密集地带内运输能力及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
运输通道结构是指各种运输方式或多条运输线路完成的运输量在运输通道总运输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构成,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
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受到区域内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新交通方式的出现、新交通线路的修建、交通方式的科技进步、运输服务质量及价格变化、相关政策及投资、区域产业布局演化、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人流、货流分布变化等。
有些因素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较小,而有些因素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巨大,甚至是重构性的影响。
根据5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6,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中国将建设/四纵四横0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从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建设的经验来看,高速铁路凭借其技术经济服务优势,将会吸引大量客流,对公路和民航运输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引起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激烈竞争,打破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平衡模式,重新调整和优化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以形成新的平衡有序格局。
二、区域运输通道内旅客出行分析高速铁路凭借优良的技术经济特性,已经成为连接区域城市体系内各城市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之一,尤其在/交通密集0的城市化走廊地区建设高速铁路成为解决区域交通问题的首选,并对通道内其他运输方式造成明显的冲击,促使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重新调整。
因此,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通道内各种交通方式功能重新定位以及促进区域运输系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了研究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内其他运输方式的影响,于2009年3月9日至20日,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主要交通节点城市分别对4个区域运输通道(沪宁通道、京沪通道、苏北通道、合宁通道)进行了旅客出行意向专项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500份,四个运输通道回收1700、1570、1875和1284份有效问卷,共计回收有效问卷6429份。
(一)客流整体特征分析1.旅客出行目的构成分布在全部被调查者中,以探亲访友出行比例最高,占32.5%;其次是商务出行占29.2%,外出打工出行占13.1%,旅游、上学等其他出行比例均不超过10%,这说明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非生产性出行大量增加,已成为客运增长的重要因素。
2.月均出行次数构成分布被调查人群中月均出行次数最多的是1次,2次,3次,各占23.6%,20.8%,11.5%。
全部月均出行次数均值为4)5次。
3.日常出行交通工具选择构成分布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次序按所占百分比大小排序为:第一是班线客车、第二是高铁和动车、第三是普通火车,最后是航空。
从经常选择乘坐不同交通工具的收入构成分布看,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旅客选择公路班线的比例高于总体,月收入高于3000元的旅客中选择乘坐高铁和动车的比例高于总体。
经常选择乘坐高铁和动车的旅客月收入3000元的比例最高为22%,经常选择公路班线的旅客月收入2000元的比例最高为27%。
从总体上看,经常选择乘坐高铁和动车的旅客占14%,经常选择公路班线的旅客占51%,选择航空的比例不到2%。
4.外出交通方式考虑因素优先顺序选择分布出行的方便性成为旅客最关注的内容,选择此项的旅客约为34%,选择是否直达的为19%,选择速度的为17%,其次才是票价,占16%。
这说明只有不到1/5的旅客关注票价,而剩余的绝大部分旅客关注的是运输品质,其中方便、是否直达、舒适性等成为众多旅客注重的品质要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运输品质的追求也越发明显,时间和品质敏感型的旅客数量远远高于价格敏感型的旅客。
(二)节点城市旅客出行方式选择分析由于长三角区域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而且在不同距离范围内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差异较大。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出行时间对旅客出行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出行距离,即旅客出行首要关心的是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耗费的时间,而不是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实际距离,这主要是由各种交通方式的动态技术特征和旅客出行心理因素所决定的。
出行时间为4小时是目前长三角区域大部分旅客出行选择的临界值,对选择交通工具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出行时间是指从正式启程安排开始至到达目的地为止的全部时间占用,包括购票、候车(机)、安检、换乘、车辆运行等。
以江苏省无锡市为节点城市分析旅客不同出行时间范围的交通方式选择。
图1 节点城市对外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分析图出行时间在4小时之内,无锡市对外出行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为:小汽车、客运班线、高铁、城际、普铁和航空。
无锡到扬州的直线距离大致为276k m,无锡到泰州的直线距离大致为340km,从调查结果来看,航空出行在400k m 范围内的出行几率基本可以排除。
所以出行时间在4小时之内出行方式选择分析的选择支集合为:京沪高速及普通公路客运班线、小汽车、京沪铁路和宁启铁路。
上述出行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4小时范围内主要出行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分析出行时间在4小时之外,无锡市对外出行可供选择的交通方式为:小汽车、客运班线、高铁、普铁和航空。
从调查结果来看,出行时间在4小时以上这个距离范围小汽车使用者数量很低,可以将小汽车排除在外。
出行时间在4小时以上出行方式分析的选择支集合为:航空、京沪高速和普通公路客运班线、京沪铁路。
上述出行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4小时范围外主要出行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分析(三)区域运输通道各种交通方式客运量承担率分析以上粗略地分析了节点城市旅客对外出行交通方式的特点。
为了详细分析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有必要根据旅客出行分布特征量化分析各种交通方式在总的旅客运量中所分担的比重,分析各种交通方式对运输需求的适应情况,同时预测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配置的变化情况。
区域运输通道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采用多项Log it 模型(M u lti nom i a l Log itM odel)的一般形式进行测算,需要说明的是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并不是按传统的旅客出行距离分别标定,而是按旅客出行时间分别标定。
沪宁、京沪、苏北、合宁四个区域运输通道各种交通方式的旅客分担率如表3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表3仅是根据旅客出行意向测算的区域运输通道各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并不代表各交通方式实际的48旅客分担量。
由于区域运输通道旅客出行总量的增加,可能某一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在一定时期有所下降,但其旅客分担量却会提升,所以各交通方式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0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关系。
表3区域运输通道各种交通方式分担率三、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的影响高速铁路的建设会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产生巨大的甚至是重构性的影响。
如日本在新干线营运之后,并行线路的高速公路客运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明显减少。
由于城市内部交通拥堵、停车位少及停车费用过高,加之新干线和城市公共交通完全能够满足旅客出行的需求。
因此,私家车成为居住地与高铁站点之间/摆渡0的工具,而高速公路主要用于货物运输。
中国台湾省在贯穿南北的高速铁路运营后,使得沿线主要机场的省内航班明显缩减,这也是台湾极力支持与大陆通航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空中快线之间的竞争很直接,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正在处于变革期。
通过对长三角区域运输通道旅客出行的研究,可以预见到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系统结构将产生如下影响:1.高速铁路对区域运输通道主要节点城市民航冲击较大。
短程航线在时间和价格方面已失去竞争优势,客流转移量较大。
如合肥至武汉、成都至重庆的航班都在高铁或动车开行不久后停飞。
在高速铁路未形成网络效应之前,民航在中长程航线仍具有优势。
可以预见到,迫于高铁的压力,民航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中长途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方面。
另外,为了争夺中程出行旅客市场,民航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或者降低票价以吸引旅客。
由于高速铁路目前尚未提供货运服务,并且民航货运主要是中长程运输,所以对于民航货运不会造成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并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旅客运输需求总量会进一步增加。
因此,高铁和民航并非/零和博弈0,不会出现台湾地区、德法等欧洲国家/高铁兴、国内航线衰0的情况。
经过区域运输通道结构的调整,各种交通方式会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和市场细分。
2.高速铁路将转移现有并行线路普通铁路部分客流,主要是中高端旅客。
同时,为了尽量提升高速铁路的上座率和释放铁路货运动力,铁路将缩减原有线路部分班次列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线路动车与普通列车混跑,会使普通列车的晚点率上升,将加速原有线路旅客的转移,但是一些中长途/夕发朝至0的普通班车在中高端市场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铁道部表示:到2012年,高速铁路形成网络效应后,中国除乌鲁木齐、拉萨等少数城市外,其他所有省会城市都会在8小时以内的交通圈以内。
但是根据对区域运输通道旅客出行分析可知,出行时间在5小时以上民航覆盖范围会远远超出高铁,即随着运距的增长,民航的时效性要高于高铁,能为旅客节约更多的时间,民航旅客分担率将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