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醋文化

合集下载

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山西做醋的历史大约有3O00年之久。

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2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就是山西人的酿造法。

其中“作米酢法”便是“山西老陈醋”的酿制方法。

到了清初顺治年间,介休出了一位“醋仙”,名叫王来福,他在清徐城关开办了一个“美和居”醋坊,又在白醋的基础上增加了熏醋工艺,大胆地改革、创新,“冬捞冰,夏伏晒”,终于创出了山西“老陈醋”名牌,使老陈醋一举名列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作为醋的故乡,在民间至今有做酷的遗风。

如果您到山西的乡村僻壤盛夏一游,你会发现,老乡们在烈日之下。

放一口麻纸闷着的大缸,在用“老醯儿”(制醋的醴子)晒醋,而且醋缸需不断地搬动,因为醋缸要跟着“爷爷”(太阳)走。

看到此情此景,过去山西“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场景定会跃然眼前。

确实山西是制醋的大本营,现在全省有 100多家醋厂,著名的除清徐老陈醋之外,还有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

品种有老陈醋、名特醋、双醋、陈醋、特醋、晋醋、味醋、熏醋等。

同一品种的醋,根据使用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又可分出各种各样的品种类别,真可谓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人说山西好地方,地肥水美醋更香。

山西人善制醋,是因为山西人爱吃醋,而山西人爱吃醋也真可称为全国之最,在山西民间有无醋不成味之说。

山西人善酿酷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

古时管醋叫醯,把酿醋的人叫“醯人”,把酿醋的醴叫“老醯”。

因此,吃醋也不叫吃醋,而叫“吃醣”。

由于山西人对酿醋的特殊贡献,再加山西人嗜醋如命,又巧合了“醯”和山西的“西”字同音,所以外省人就尊称山西人为“山西老醯”了。

“老西儿”对醋的贡献确实应大书特书,因为醋的作用真是太多了。

醋内除含有大量醋酸外,并含有钙、铁、乳酸、甘油、氨基酸及醛类化合物。

醋不仅是调味之首可以入味,还是人体健身佳品。

在食用方面,它能溶解食物中的钙和铁,使人体易于吸收,也可以用于脱制萝卜、白菜、大蒜等食物。

在医疗方面用醋入药,有生发、美容。

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而山西醋更以其独特的制造工艺堪称中华醋之极品。

山西醋的传说趣谈在民间广泛流传,使山西醋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一、醋之概述(一)醋的历史醋自古以来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佐料,其味酸。

从结构来看,“醋”字的左边为“酉”,“酉”本为古代的盛酒器,此处指酒。

它说明了“醋”与酒有关,或者说“醋”是酒类物质。

其右之“昔”字据许慎说为声符。

自此以后,人们认为“醋”为形声字。

历史上关于“醋”字的产生,有着这样一种传说:相传在远古时期,夏代杜康的儿子叫黑塔,成人后他带领自己的部下东迁到现在的江苏靠近长江的镇江市一带定居下来,并在长江边上开设了一家酿酒的作坊。

酿酒的主要工序就是用江水浸泡酒糟,每天还要将缸中的酒糟翻动。

当酒糟用水泡至21天后,他打开缸盖,突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

他一尝,感到这种东西又酸又甜,与酒不同。

他想给这种物质取个名字,但不知取个什么名,想了想,这东西是用酒糟经过21天后才制成,于是他用“二十一日”,即“昔”字加上“酉”字造了一个“醋”字,以此字作为这种又酸又甜的物质的名称。

自此,镇江的醋闻名遐迩,直到现在,镇江的醋仍然是每21天为一个酿制周期,镇江也成为名醋①之乡。

在我国古典文献中,醋本作“醯”(xī)或“酢”(zuò)。

曾被先人称为“苦酒”。

最初的制法是用麦曲使小米饭发酵,生成酒精,再借醋酸菌的作用将酒精氧化成醋酸。

先秦时期醋还是一种贵重的调味品,汉代已渐渐多起来。

《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里面每年酿醋上千瓮。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记载了20种制醋法,其中提到的原料有秫米、粟米曲、大麦、豆、糟糠、酒糟、乌梅、蜜等。

随着醋的使用原料不断增多,制造地区不断扩大,醋也就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调味料。

(二)醋与生活1.醋疗保健(1)食醋营养高食醋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除了主要成分醋酸外,还含有合成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葡萄糖酸、果糖、麦芽糖、钙、铁、磷等,都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

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

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山西人喜欢吃醋,是什么原因?亦文亦物头条号优质文化原创作者05-20 23:28251赞踩亦文亦物聊山西国宝:山西人离不开老陈醋,断一顿出人命,绝非虚言(感谢邀请,本文约1090字,阅读需用时5分钟)本来,我专注于山西地上文物文化的发掘整理、实地行走,对饮食文化不太了解。

但是,毕竟古迹是遗存在三晋大地沃土上的,古建筑的营造者们绝大多数也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当地文化怎么能少了饮食呢?何况,在嗜醋如命的山西。

在山西,一直流传有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葫芦”的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太原人年均食醋18斤的说法也脍炙人口。

从笔者自身看,家里是顿顿都离不开醋,浇面、炒菜、泡蒜、蘸料,硬是顿顿必吃老陈醋。

因为工作的关系,2016年5月开始,我遍访太原、清徐各大醋厂,东湖、紫林、宁化府、水塔几大领军品牌已看过十数次,从最初的一口酸不尝,变成了入口即品酸度、年份的地道“嗜醋人”,我的解读主要讲3点:1、山西人为啥爱吃醋?首先,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天气干燥,温差大,水土粗粝;醋是酸味食品,能中和口味,维持人体体液平衡;其次,山西年降雨量太少,比不上山东、河北,在旧社会,田地里绿色果蔬少,妇女们尤擅作面食,一般都喜欢硬面、手擀,难消化,加点醋既是口味调和,好入口,更能促进吸收,开胃健脾,对肠道菌群有抑制、杀菌效果。

2、山西醋到底好在哪?全国有四大名醋,而山西老陈醋独拔头筹,位列第一,这并不是山西人自封,而是1930年中国微生物泰斗芳心方老先生盖棺论定的结果(不熟悉的请百度,国内食醋业、酿酒业近现开山鼻祖,汾酒品评也出自他的著作)。

山西老陈醋酿醋的原料好,精选本土高粱、豌豆、大麦等,底料劲儿足;老陈醋酿造需经过“蒸、窖、熏、淋、陈”五大工艺,更要“夏伏晒冬捞冰”,流程复杂,比一般的醋多一道“熏醋”工艺,格外香醇,后头苦,滋味长,越品越有味道。

而且,清徐被誉为“中国醋都”,从尧帝嗜蚁而酸算,有不低于3000年的用酸历史,至少在清顺治年间,王来福就发明熏醋工艺,创建“美和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十分久远;醋是酸味食品,但醋其实是碱性物品,长期使用,利于人体体液的健康调节。

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一、山西老陈醋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山西老陈醋,是我国传统名优特产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山西老陈醋以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享誉中外,被誉为“液体黄金”、“黑色珍珠”,深受用户的喜爱。

二、山西老陈醋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山西省境内,特别是以运城市、临汾市、晋城市、太原市等地为主要生产基地。

这些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传统酿造工艺,使得出产的山西老陈醋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

三、山西老陈醋的地理环境条件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大致为东西走向,山西老陈醋生产区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盆地等多种地形类型,而这种地形结构为山西老陈醋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和气候条件。

山西省的自然气候条件独特,冬寒夏凉,温差较大,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山西老陈醋的生产。

四、山西老陈醋的传统酿造工艺山西老陈醋的传统酿造工艺源远流长,技艺独特。

其酿造过程具有严格的工艺要求,包括原料筛选、制曲发酵、混合酿造、酒醅窖贮、陈醋窖藏等多个环节。

尤其是在酿造过程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和自然发酵方式至关重要,不但要求醋坛贮藏时间长达数年,更需要醋膜的充分发酵与蜂窝结构的形成。

这种传统工艺成为山西老陈醋独特风味的保障。

五、山西老陈醋的地理标志保护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山西老陈醋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山西老陈醋生产企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山西老陈醋产业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这一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山西老陈醋产品的质量和口碑,也为山西老陈醋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保障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下,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得到了充分的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有效地保护了山西老陈醋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利益。

七、山西老陈醋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认可山西老陈醋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酿造工艺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备受瞩目,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1.山西老陈醋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

2. 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朝,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3. 山西老陈醋的制作需要使用高品质的粮食,如高粱、糯米等,再配合特殊的发酵工艺。

4. 山西老陈醋的特色在于其酸度适中,口感柔和,同时具有独特的香气。

5. 山西老陈醋具有多种功效,如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等。

6. 山西老陈醋的储存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最好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7. 山西老陈醋也可以用于烹饪,可以增加菜肴的鲜味和口感。

8. 在酸菜、酱汁等制作中,山西老陈醋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9. 近年来,山西老陈醋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10. 山西老陈醋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

- 1 -。

山西醋文化简介

山西醋文化简介

山西醋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醋都,其醋文化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以下是关于山西醋文化的简介:
一、历史背景
山西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山西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以其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二、酿造工艺
山西醋的酿造工艺十分独特,以高粱、大麦、豌豆等为主要原料,经过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

这些原料和工艺使得山西醋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三、文化意义
山西醋不仅是一种调味品,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在山西民间,醋被广泛应用于烹饪、保健、医疗等领域。

同时,山西醋还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紧密相连,成为了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

山西人善酿醋、爱吃醋,素有“老醯儿”之称。

四、产业发展
山西醋产业也十分发达。

全省有100多家醋厂,其中著名的有清徐老陈醋、陵川玉泉老陈醋、壶关辛寨老陈醋、榆次南堡老陈醋等。

这些醋厂不仅生产高品质的醋产品,还积极推广醋文化,为山西醋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宣传与传承
为了保护和传承山西醋文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

包括加强醋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宣传,推出以老陈醋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打造醋文化旅游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山西醋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山西醋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它不仅是山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冷知识
山西老陈醋是中国传统的酱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

以下是一些关于它的冷知识:
1. 山西老陈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醋之一。

2. 山西老陈醋的生产技艺源于中国古代的“酿酒”技术,经过多年的改良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醋酿造工艺。

3. 山西老陈醋的制作原料主要有小麦、大豆和水,其中小麦和大豆的比例不同,决定了醋的不同风味。

4. 山西老陈醋是一种低酸度的酱醋,不仅有醇厚的味道,还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有机酸和酶等。

5. 山西老陈醋还有很多用途,可以用于烹饪、调味、腌制、驱蚊、治疗等方面,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调味品和药品。

6. 山西老陈醋还有许多传说和故事,如“醋神”传说、“陈年老醋”故事等,使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7. 目前,山西老陈醋已成为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和国际知名品牌,享有着丰厚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 1 -。

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

山西醋文化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文化符号之一,其文化内涵深远,是所有山西人引以为傲的文化价值符号。

在山西人眼中,醋就是吃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剂。

山西人吃饭以面食为主,平时吃的擀面、拉面、饸饹等,都需在吃饭时稍加醋来进行调味和提味。

尤其是在特殊节日吃饺子或者油馍时,醋更是必不可少调味品。

就是在农村吃酒席的时候,都会事先在每桌备一碗醋。

可见,山西人对于醋的情怀是很深很重的,吃醋是印在山西人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一种独有的文化观。

谈及山西醋文化,有很久远的历史,并历久弥香,是山西人不断继承和发展过来的。

追溯其源头,可源于周朝。

其后经过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几千年的发展,直到明清,醋坊林立,醋业达到鼎盛。

醋在唐代,还有一个关于房玄龄之妻“吃醋”的不朽佳话。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要其大臣房玄龄纳妾,房玄龄很是担忧,因为其妻怎么也不可答应。

龙颜大怒,太宗李世民让房玄龄之妻在毒酒和纳妾中任选其一。

此女倒也刚烈,举起酒杯,一饮而下,谁料此酒并非毒酒,而是醋。

后来,“吃醋”便流传开来。

在民国时期,林徽因和冰心还因为一坛醋,引起文坛的关注。

现在,“吃醋”则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恨纠结。

不过,在山西人眼中,这种想法并不是很强烈。

他们吃醋是实实在在的吃醋,吃醋也是日常生活中很平凡的一环罢了。

在山西饭馆里,主人总会顺便问一句“吃不吃醋。

”宋朝时,山西醋业更加兴盛,就连一些偏远的地区,也出现了“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盛况。

到清朝,老陈醋出现。

中华老字号“美和居”改进酿醋的工艺为“夏伏晒,冬捞冰,反复淋”,并经过一年以上来陈酿,这种醋叫做“老陈醋”。

“老陈醋”其实还和山西方言有关,因为新醋的酿成,香飘甚远,邻里八乡奔走告之,说是“酿了神醋”,因为山西方言中,“了”和“老”同音,后来就逐渐叫为“老陈醋”。

山西人爱吃醋,并且能把吃醋变成一种文化情怀,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山西人吃醋,和山西人的饮食习惯有关。

因为气候的原因,山西土地上不能种植水稻,因此,大豆、高粱、小麦等农作物成为山西人的主要粮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仁——三晋酿醋第一村
• “家家有醋坊,户户有醋缸”曾是赞美山西人会制醋,爱吃醋的代名词。 如果说这句话有点夸张的话,那么在我省榆次市张庆乡的怀仁村变成了 现实,如今怀仁村有醋厂(坊)300 多家,年酿醋 4万多吨,这不仅是 山西酿醋第一村,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怀仁(村)醋业的兴旺发达, 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得益于此地人杰地灵,物阜民丰和深厚的 醋文化。 • “水是醋之血”。该村酿醋的一个主要条件是有一口上千年历史的好井 水。据考证,因其井盖上有四个眼 (大概是为了揭盖方便所为),所 以先民叫它“四眼井”。该水甘冽、醇绵、可口、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 种矿物元素,属优质饮用水。怀仁醋就是此水酿造的,沿续至今。乘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在药五忠的带领下,办起了榆次市第一家 民办酿醋企业——怀仁醋厂。他继承和挖掘 300 年前“义泉泰”老字 号制醋工艺,汲取其精华,在专家的指导下,使老字号重放异彩。从此, 醋业越做越大,“四眼牌”陈醋不仅畅销三晋大地,而且还走红了大江 南北,早在 1983 年就被评为全省乡镇企业食品产品第一名。喝千年古 井水,尝百年陈酿醋,这就是三晋酿醋第一村——怀仁。
山西醋文化源远流长
• 早在儒家的 《周礼·天官冢宰》 典籍里,就有了记叙酿造发酵全过 程的记载。在历经千年后的西汉时期, 《礼记·曲礼》 篇中总结了 一整套较为科学完整的酿造经验,文中记有酿造的六个要点:一要备 好质优的高粱和稻子;二是制曲蘖要选好时日;三是浸泡、蒸煮原料 要重视清洁;四是选用的水质要好;五是用的盛器精良不能有渗漏; 六是掌握好火候,使发酵温度适宜。至今杏花村汾酒厂酿造用的酿酒 秘诀还是对两三千年前“六法”的继承。明朝正统元年 (1436 年) 山西临汾西杜村的赵家三兄弟在北京开设的“六必居”酱菜园,其所 生产的酱菜,都是严格按照上述六句话的要求制作的,从而名声大振, 至今仍是北京乃至全国闻明的酱菜园。酿酒如此,腌酱菜如此,同样 酿醋也得如此。山西酿醋技艺虽与汾酒酿酒技艺有所不同,但其基本 特征是一样的,尤其使用高粱和大曲这两个基本要素是一致的,这是 汾酒、陈醋与全国其他名酒、名醋明显的不同之处。
醋业பைடு நூலகம்着晋商隆
• 从 《山西传统食品》 一书中可知,明清时期我省知名的酿醋业 多达 10 余家,清徐县老陈醋厂由“美和居”“聚庆诚”“福源 昌”“协和泉”20 余家醋坊于 1956 年合营建厂;太原酿造厂 的晋泉牌山西老陈醋,该厂是由解放前“宝丰裕”“世兴号”等 45 家酿造作坊于 1956 年合营而成;临汾市第一酿造厂尧都牌 高粱熏醋,是 300 多年前“祥泰盛酱菜园”演变过来的;太原 “益源庆”醋厂,专为王府制醋的作坊;榆次市南六堡醋厂南六 堡曲醋是清代酿造作坊发展至今;榆次市怀仁村四眼井酿醋厂, 由清顺治年间 1656 义泉泰醋坊发展起来的;榆次市陈醋厂涂河 牌名醋;襄汾县太平醋厂的米醋,其前身是清道光年间“三盛 合”“太平号”“益发成”醋坊。
醋业伴着晋商隆
• 由于晋商的兴隆,不仅经商扩大到全国各地,同时也把山西醋业 播撒到祖国各地。与此同时,山西酿醋技艺也日臻完善和成熟, 产品质量、风味等也居全国领先地位。我国著名专家方心芳和孙 颖川先生于 1934 年篡写的调查研究报告 《山西醋》 中指出: “我国之醋最著名者,首推山西醋与镇江醋。镇江醋酽而带药气, 较之山西醋稍逊一筹”。“凡经此一冬三伏之醋,色浓体重,亦 称陈醋”,方先生在这份报告中还提供出太原、介休、清源、塘 沽、天津等八家醋的分析资料。以醋酸含量而论,山西 5 家醋 厂的醋酸含量都在 63.6 g/L~76.8 g/L 之间,另一家最低者也 达 46.8 g/L。而塘沽、天津两家的醋酸含量仅在 21.0 g/L~27.8 g/L 之间,与之相比,山西老陈醋醋酸含量高出 2 倍 多。
宁化府老陈醋畅销国内外
• 坐落在太原市繁华闹市的宁化府胡同中的太原市宁化府益源 庆醋业有限公司,是距今有 620 余年生产名醋历史而闻名全 国的老字号。悠久古老的历史,传统独特的工艺技术,科学 创业的企业精神,造就了“益源庆”牌名醋的优秀品质,一 代一代地传承,一辈一辈地创新,铸就了一世一世的“宁化 府醋”。从改革开放的 20 世纪 80 年代起,“宁化府醋” 曾连续 10 年荣获省优、部优、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等 殊荣,现有五大系列 20 多个品种 • 的产品,“宁化府老陈醋”“名醋”“老陈醋”“熏 醋”“多维醯”等畅销国内外。古有“小巷驰名恁店古,老 醯雅号藉酿陈”;今云“借问好醋哪里有?行人争告宁化 府”。
天南海北食不同,五味调和山西酸
• “物无定味,口适者珍”,根据不同人群的口味进行调味都能成为 一种美食。古人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一方水土养一方 人”,山西人喜食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深深扎根于这片沃土之 中。一是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风高气燥,常食醋味食品,可保持皮 肤湿润、平滑;山西土壤和水质中硅酸盐含量较高,可使动脉硬化; 山西号称“煤炭之乡”,不论城市和农村到处都有煤气散布,醋酸 有解消煤气的作用,醋就成为居民的必备食品。二是山西人喜面食, 清人章穆 《调疾饮食辨》 中记载:“醋,又能制面毒,凡面食入 醋些许,食之即不作渴,味亦佳,是相制而又相成也”。吃面食调 点醋,是饮食文化的一大特征。三是山西酿醋源远流长,技艺独特, 风味极佳。四是晋商发迹,促进了经济繁荣,家家食醋,标志着人 民生活富裕,这是最根本的一条。久而久之,山西食醋文化遂形成 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一翼。
醋都、醋村、名企、名品
• 山西食醋文化,不仅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还突出的表现在有着 宽广的地域性和品种的多样性。据史料记载,明清时代全省有 名的醋坊多达 60 余家,遍及全省各地,在制作原料上也十分 广泛,主要有高粱、小米、小麦、稻米、黍为、大麦、豌豆、 红薯、柿子、红枣、杏儿、梅子、荞麦、燕麦、苹果、山楂、 沙棘等。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不仅喜食醋, 而且能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山西醋文化
• 山西是我国食醋的重要发祥地,素有“醋乡”之称。山西酿醋业 的产生、发展和进步,同我国饮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它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鲜明的乡土气息。闻名 遐迩的山西老陈醋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驰誉海内外, 堪称华夏文明之宝。老陈醋是山西的骄傲,是生活在黄土地上祖 祖辈辈的人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苑里的一 枝独秀。纵观山西老陈醋发展史,不难看出,它是中华民族黄河 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蒸酵熏淋曲为母、酸绵香甜五谷魂”, 它在全国四大名醋行业中居于首位;五味调和,饮食平衡。健康 人离不开醋,醋是最廉价的保健食品。山西是制醋大省,更是食 醋大省,名列全国之冠。山西醋文化底蕴深厚,研究和开发山西 醋文化,无疑对发展全省经济、建设文化大省有着重要作用。
山西醋文化源远流长
• 北魏 (公元 386—543 年) 贾思勰撰写的 《齐民要术》 一书详细 记述了包括今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在内的 23 种酿醋法,所用原料 亦有多种,如小麦、秫米 (高粱)、黍米、粟 (小米) 酒、酒糟、 蜂蜜等,并有制作时间、用料数量、工艺要点等详细记载。从用高粱、 小米和笨曲看来,至今山西醋的酿造工艺基本要素仍是从那时的“粟 米曲作酢法”“秫米酢法”和“秫米神酢法”演变而来的。据考证, 《齐民要术》 原记载的酿醋法,有许多指的是山西醋。由此可知, 1400 年前山西酿造食品业已相当发达的事实。到了宋代,地处太行山 深处的壶关县,就有“家家有醋缸,人人当醋匠”的记载。 《山西传 统食品》 记载:壶关新寨醋始于宋朝,那时村里有位李醋匠,因向宋 王朝献醋有功,被提升为传令官。时至今日,峰泉牌辛寨老陈醋,仍 是山西老陈醋中一枝奇葩。发展到明代,山西醋已成为朱元璋之孙宁 化王朱济焕的王府贡品。坐落在太原市宁化府胡同的太原益源庆醋厂, 当年 (1377 年) 就是在宁化王府内酿醋、磨面、制酒的作坊,专供 王室享用,为当时最大的酿醋作坊。
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
• 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起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是目 前山西酿醋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食醋 酿造企业。乘着改革开放东风,醋业迅速崛起,在国家富民政策 的指引下,短短二十几年时间,开发出“水塔”牌、“罗贯中” 牌老陈醋五大系列 80 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 区。在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动下,公司实施了“龙头带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2002 年生产能力超过了 5 万吨大关,2001 年公 司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 151 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并评为全国调味行业著名品牌 20强之列。“水塔”牌陈醋商标被 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 为继承和弘扬源远流长的醋文化,公司投资1 500 万元,在县城 东湖湖畔兴建了国内首座醋文化博物馆,它宏伟壮观、气势磅礴。 标志着水塔醋业的腾飞,象征着“中国醋都”的繁荣昌盛。
醋业伴着晋商隆
• 老陈醋发端美名扬明清时期,经济活动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山 西商人从盐业起步,发展到棉、布、粮油、茶、金融等各个行业都雄 踞一方。他们驰骋四方,纵横俾阖,凭借一种勇于创业的精神获得了 成功。山西酿醋在晋商闯天下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鼎盛的发展时期, 山西老陈醋等一大批名醋就形成于那个时期。 • 山西老陈醋,它的发祥地是太原清徐县,由介休人王来福首创。清顺 治 (1644—1661) 年间,介休县有个“通德如”醋坊,就是王来福 创办的。经考证,王来福对山西醋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其一, 山西醋的原始色泽为白色或黄酱色,他将高粱发酵好的醋醅用炉火熏 烤,使之糖化成焦糖色,再入醋醅发酵、淋制使其成酱色,又增加了 熏香味。其二,时人吃醋多在过节,因而需长期储存,夏季醋缸在院 子里受暴晒,冬季又怕醋缸冻破,需要天天捞冰,次年发现醋味尤好, 从此“夏伏晒”“冬捞冰”“隔年陈酿”工艺被应用。
改革开放环境好
• 醋乡醋业展雄风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不少不同形式的酿醋业,主 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积小成大,变私为公,4 人以下的酿醋坊,以 互助合作生产方式过渡到合作工厂,再由合作工厂转为国营工厂; 二是投资增建和新建,由各县自筹资金,在本县联合办加工厂或食 品厂,供销合作社增建酿醋车间或小组。1956 年起,国家实施粮食 统购统销计划政策,企业用粮按计划供应,居民食醋亦凭票供应, 至改革开放前期的近 30 年间,一直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缓慢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规模发展壮大,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酿造企业同 其他行业一样得到蓬勃发展。据 1988 年版 《山西轻工业志》 统 计资料,到 1985年底全省酿醋企业分布在 12 个地市的 63 个县 (市),其中专业醋厂 31 户 (不包括乡镇企业),年产醋 5 万 多吨,除太原酿造厂,清徐醋厂归轻工系统外,全属商业、供销系 统企业。发展至 2002 年全省酿醋企业有 1 100 余家,产量达到 23 万余吨,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居于全国各省市第一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