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法制备导电聚苯胺
电化学法制备聚苯胺.

摘要在所有已知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因其稳定性,可控制的导电率以及氧化还原特性等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兴趣,目前已经成为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铂片为电极,用电化学方法来合成聚苯胺。
研究了电极、电解溶液以及扫描速度等因素的改变对聚苯胺膜形貌及电化学可逆性的影响。
在室温条件下的酸性溶液中,以铂片为电极,用苯胺单体作为反应剂,通过循环伏安法制备聚苯胺薄膜。
研究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关系,重点分析了苯胺单体浓度、质子酸浓度以及阴离子种类、扫描速度对苯胺形态和电化学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苯胺浓度为0.1mol/L,硫酸浓度0.1mol/L,盐酸浓度为0.5mol/L的混合溶液中,当扫描速度为0.03V/s时,可获得颗粒均匀度比较高的聚合物。
该聚合物具有很好的氧化还原可逆性。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聚苯胺;循环伏安法;可逆性;扫描速度AbstractAmong all conducting polymers, polyanilin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its environmental stability, controllabl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interesting redox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we have reported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niline deposited in a aniline sulphric acid, electrode and chlohydic acid solution on platinum electrode.Polyaniline films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platinum surface in inorganic acid aniline solutio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such as scan rates and acid concentration. Applying Cyclic voltametry method polymerized polyaniline , inspect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their physical 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y properties. Using SEM for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zation, employing XRD for structu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aniline fil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lyaniline films synthesized in 0.1 mol/L aniline containing 1.0 mol/L sulfuric acid and 0.5 mol/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at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scan rate 0.03V/s we can get uniform grain exhibit good reversibility.Key words: conducting polymer; polyaniline; cyclic voltametry method; reversibility; scan rat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导电聚合物简介 (1)1.1.1电子导电聚合物 (1)1.1.2聚苯胺的历史及现状 (2)1.1.3聚苯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2聚苯胺结构及性质 (4)1.2.1聚苯胺的结构及特性 (4)1.2.2聚苯胺的特殊掺杂机制 (6)1.2.3导电聚苯胺导电机理 (6)1.3聚苯胺的合成 (7)1.3.1电化学合成及基本方法 (8)1.3.2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合成机理 (8)1.4聚苯胺的应用 (9)1.4.1导电材料 (9)1.4.2能源材料 (9)1.4.3防腐材料 (10)1.4.4电池屏蔽材料 (11)1.5研究方法 (11)1.5.1线性扫描伏安法(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11)1.5.2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11)第二章电化学方法制备聚苯胺与分析 (13)2.1 实验部分 (13)2.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13)2.1.2 工作电极制备 (13)2.1.3苯胺酸溶液的制备 (14)2.1.4 聚苯胺合成 (14)2.1.5 实验方法 (1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5)3.1 酸性介质的种类及浓度的影响 (15)3.1.1 质子酸种类的影响 (15)3.1.2 质子酸浓度的影响 (18)3.2 苯胺浓度的影响 (20)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23)4.1结论 (23)4.2 建议 (23)参考文献 (25)第一章文献综述1.1导电聚合物简介所谓导电高聚物是由具有共轭π键的聚合物经化学和电化学“掺杂"后形成的,通过“掺杂”使其电导率由绝缘体上升至导体的数量级[1]。
《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极中的应用》

《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柔性电极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柔性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柔性电极作为柔性电子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近年来,聚苯胺导电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柔性电极材料,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柔性电极中的应用。
二、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主要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苯胺单体与适当的掺杂剂(如硫酸)混合,制备出苯胺溶液。
2. 在一定温度下,向苯胺溶液中加入氧化剂(如过硫酸铵),引发苯胺单体的聚合反应。
3.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掺杂剂和氧化剂的浓度等),使聚苯胺形成水凝胶状结构。
4. 对制备出的聚苯胺导电水凝胶进行清洗、干燥等后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三、聚苯胺导电水凝胶的性能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
其导电性能主要来源于聚苯胺的共轭结构,使得电子能够在分子链上自由移动。
同时,水凝胶状结构使得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和弯曲程度,且对人体无害。
四、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在柔性电极中的应用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在柔性电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备方法简单: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成本低廉,易于规模化生产。
2. 柔韧性好: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形状和弯曲程度,适用于制备柔性电极。
3. 导电性能优异: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能够满足柔性电极的高导电要求。
4. 生物相容性好:聚苯胺导电水凝胶对人体无害,可用于制备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柔性电极。
五、结论聚苯胺导电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柔性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柔性电子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1. 引言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导电态下,聚苯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生物传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 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以下主要性质:2.1 导电性能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实现电流的传导。
其导电性能与聚苯胺的掺杂程度有关,掺杂程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
聚苯胺导电态的导电机制主要包括载流子的离域和离子的迁移。
2.2 化学稳定性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导电性能。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存在时,聚苯胺导电态可能会发生降解或失去导电性。
2.3 光学性质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可以吸收和发射光线。
其吸收光谱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光区域,而发射光谱主要位于可见光区域。
这些光学性质使得聚苯胺导电态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聚苯胺导电态的制备方法聚苯胺导电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3.1 化学氧化聚合法化学氧化聚合法是制备聚苯胺导电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铵等)将苯胺单体氧化为聚苯胺导电态。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将苯胺分子氧化并形成氧化物,同时释放出质子,使聚苯胺形成导电态。
3.2 电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直接聚合聚苯胺导电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压,使苯胺单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聚苯胺导电态。
电化学聚合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制备薄膜状的聚苯胺导电态。
3.3 其他制备方法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备方法,如化学还原法、溶液浸渍法和激光光解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4. 聚苯胺导电态的应用领域聚苯胺导电态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4.1 电子器件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作电子器件中的导电材料,如导电薄膜、导电纤维和导电墨水等。
聚苯胺_制备实验报告

1. 了解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 掌握聚苯胺的合成原理和实验步骤。
3. 学习并掌握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聚苯胺(Polyaniline,PANI)是一种导电聚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合成法。
本实验采用电化学合成法,通过在导电聚合物溶液中施加电压,使单体苯胺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聚苯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 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铂电极)、参比电极(银/氯化银电极)、辅助电极(铂电极)- 伏安仪- 磁力搅拌器- 真空干燥箱-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烧杯- 离心机2. 试剂:- 苯胺(分析纯)- 硼砂(分析纯)- 硫酸(分析纯)- 蒸馏水1. 准备工作:(1)将苯胺、硼砂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单体溶液。
(2)将单体溶液置于三电极体系中,调整电极间距,确保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辅助电极之间距离适宜。
2. 电化学合成:(1)打开伏安仪,设置合适的扫描速度和电位范围。
(2)在单体溶液中施加电压,进行电化学聚合反应。
(3)观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当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时,停止反应。
3. 沉淀分离:(1)将反应后的溶液离心分离,收集沉淀物。
(2)用蒸馏水洗涤沉淀物,去除杂质。
4. 干燥与表征:(1)将洗涤后的沉淀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
(2)对干燥后的聚苯胺进行表征,如红外光谱(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变化:反应开始时,溶液颜色为浅黄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深蓝色。
2. 聚苯胺的表征:(1)红外光谱(IR)分析:聚苯胺在红外光谱中显示出明显的特征峰,如苯环、苯胺基团等。
(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聚苯胺呈现出明显的层状结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电化学合成法成功制备了聚苯胺。
实验结果表明,聚苯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导电聚苯胺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一、导电聚苯胺的概述导电聚苯胺是一种具有良好导电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由苯胺单体经过氧化聚合反应形成。
导电聚苯胺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二、制备方法1. 化学氧化法制备导电聚苯胺将苯胺单体溶解在盐酸中,加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反应生成阳离子型聚合物。
然后通过还原剂将阳离子型聚合物还原为中性的导电聚苯胺。
2. 电化学合成法制备导电聚苯胺将含有苯胺单体和氧化剂的溶液倒入双极板之间,施加外加电压,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阳离子型聚合物。
然后在阴极上还原成中性的导电聚苯胺。
三、影响制备效果的因素1. 氧化剂种类:不同种类的氧化剂对产物结构和性能有不同的影响,常用的有过氧化氢、硫酸铵等。
2. 溶液pH值:pH值对聚合物形态、导电性能等方面都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制备导电聚苯胺时,pH值在酸性范围内。
3.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对聚合物的分子量、结晶度、导电性能等都有影响,一般情况下制备导电聚苯胺时,反应温度在室温下进行。
四、导电聚苯胺的应用1. 传感器领域:导电聚苯胺可以作为传感器材料,用于检测各种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氨气等。
2. 光伏电池领域:导电聚苯胺可以作为光伏材料中的光伏层,提高光伏电池的效率。
3. 锂离子电池领域:导电聚苯胺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容量。
五、总结通过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合成法可以制备导电聚苯胺,制备过程中氧化剂种类、溶液pH值、反应温度等因素会影响产物的结构和性能。
导电聚苯胺可以广泛应用于传感器、光伏电池、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苯胺电合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聚苯胺的合成原理和电化学合成方法。
2. 掌握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的实验操作技能。
3. 研究不同合成条件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聚苯胺(Polypyrrole,PPy)是一种具有导电性的导电聚合物,其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合成法。
本实验采用电化学合成法,通过在苯胺溶液中引入氧化剂,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聚苯胺。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苯胺、氧化剂(如过硫酸铵)、导电聚合物溶液、导电聚合物粉末、电极、电解液、电化学工作站等。
2. 实验仪器:电化学工作站、恒温水浴、磁力搅拌器、电子天平、玻璃电极、电极夹具、扫描电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配制苯胺溶液:称取一定量的苯胺,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无水乙醇)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苯胺溶液。
(2)配制氧化剂溶液:称取一定量的氧化剂,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氧化剂溶液。
(3)准备电极:将导电聚合物粉末与导电聚合物溶液混合,涂覆在电极上,晾干备用。
2. 电化学合成:(1)将电极浸入电解液中,调整电极电位。
(2)开启电化学工作站,进行电化学合成实验,记录电流、电压等参数。
(3)实验结束后,取出电极,用扫描电镜观察聚苯胺的形貌。
3. 性能测试:(1)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聚苯胺的电化学性能,如电导率、氧化还原峰电流等。
(2)用电子天平称量电极的质量,计算聚苯胺的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形貌观察: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聚苯胺在电极上形成均匀的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 电化学性能:(1)电导率:实验结果显示,聚苯胺的电导率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氧化剂浓度为0.1 mol/L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2)氧化还原峰电流:实验结果显示,聚苯胺的氧化还原峰电流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氧化剂浓度为0.1 mol/L时,氧化还原峰电流达到最大值。
六、实验结论1. 采用电化学合成法可以成功合成聚苯胺,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聚苯胺的合成和表征、

聚苯胺和聚乙炔1.1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因为它具有合成方法简单、掺杂机制独特、环境稳定性良好等优点,而且它还具有广阔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聚苯胺在电池、金属防腐、印刷、军事等领域展示了极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最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但是聚苯胺的难溶解、难熔融、不易加工等特性阻碍了聚苯胺的实用化进程。
聚苯胺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氧化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溶液聚合法等)和电化学合成法(恒电位法、恒电流法、动电位扫描法等),近年来,模板聚合法、微乳液聚合、超声辐照合成、过氧化物酶催化合成、血红蛋白生物催化合成法等以其各自的优点而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1984年,MacDiarmid在文献中提出聚苯胺具有以下可以相互转化的4种理想形式:2.1化学合成(1)化学氧化聚合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是在适当的条件下,用氧化剂使苯胺(An)发生氧化聚合。
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通常是在苯胺/氧化剂/酸/水体系中进行的。
较常用的氧化剂有过硫酸铵、重铬酸钾(K2Cr2O7)、过氧化氢(H2O2)、碘酸钾(KIO3)和高锰酸钾(KMnO4)等。
(NH4)2S2O8由于不含金属离子、氧化能力强,所以应用较广。
聚苯胺的电导率与掺杂度和氧化程度有关。
氧化程度一定时,电导率随掺杂程度的增加而起初急剧增大,掺杂度超过15%以后,电导率就趋于稳定,一般其掺杂度可达50%。
井新利等通过氧化法合成了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研究了氧化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对PANI 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合成PANI 时,当n(APS):n(An)在0.8 ~1.0 之间聚合物的产率和电导率较高。
研究表明,聚苯胺的导电性与H+掺杂程度有很大关系:在酸度低时,掺杂量较少,其导电性能受到影响,因而一般应在pH值小于3的水溶液中聚合。
质子酸通常有HCl、磷酸(H3PO4)等,苦味酸也用来制备高电导率的聚苯胺,而非挥发性的质子酸如H2SO4和HCIO4等不宜用于聚合反应。
聚苯胺的制备实验报告

聚苯胺的制备实验报告姓名:吉武良院系:化院20系学号:PB13206270摘要:本实验利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旨在了解一种新型的功能聚合物---导电聚合物,探讨电子导电聚合物的结构与机理,并掌握聚苯胺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聚苯胺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the chemical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preparing polyaniline, aimed at understanding a novel functional polymer --- conductive polymer , to investigate the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electronically conductive polymer and grasp the polyaniline synthesis method .Keywords:Polyaniline Conducting polymer一、引言导电聚合物(conducting polymer):又称导电高分子,是指通过掺杂等手段,能使得电导率在半导体和导体范围内的聚合物。
通常指本征导电聚合物(intrinsic conducting polymer),这一类聚合物主链上含有交替的单键和双键,从而形成了大的共轭π体系。
π电子的流动产生了导电的可能性。
1977年A. J. Heeger、A. G. MacDiarmid 和白川英树(H. Shirakawa) 发现,聚乙炔薄膜经电子受体(I,AsF5等) 掺杂后电导率增加了9个数量级,(他们为此共同获得200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这一发现打破了有机聚合物都是绝缘体的传统观念,开创了导电聚合物的研究领域,诱发了世界范围内导电聚合物的研究热潮。
大量的研究表明,各种共轭聚合物经掺杂后都能变为具有不同导电性能的导电聚合物,具有代表性的共轭聚合物有聚乙炔、聚吡咯、聚苯胺、聚噻吩、聚对苯撑乙烯、聚对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方案1.溶液配置:将4.7g苯胺溶于50ml2.0 mol/l 盐酸溶液,搅拌后加入到圆底烧瓶:11.4g 过硫酸胺溶于25ml蒸馏水中2.反应过程:将反应体系冷却到约0~5,电磁搅拌下用滴液漏斗将过硫酸胺溶液滴加到圆底烧瓶中,滴加时间约为30min3.过滤提纯:将溶液减压过滤得到固体,固体即为掺杂的聚苯胺。
固体反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去掺杂的聚苯胺五、实验步骤1实验仪器:烧杯,漏斗,滤纸2实验方案1取84.0ml 37%浓盐酸配制,加蒸馏水定容至500ml,配制成2mol/l的盐酸溶液84.0ml 37%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to take the preparation, add distilled water to volume 500ml, preparation of 2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2取4.7212g苯胺溶于50ml 2.0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后倒入烧杯;取11.4165g过硫酸铵溶于50ml的蒸馏水后,搅拌;将0.1258g滤纸放入烧杯,用漏斗将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杯中,滴加时间约为20min。
反应后洗涤滤纸3次,干燥,称重,质量为0.1357gTake 4.7212g aniline was dissolved in 50ml 2.0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stirred into a beaker; take 11.4165g of ammonium persulfate dissolved in 50ml of distilled water, the stirring; the beaker 0.1258g filter, using a funnel ammonium persulfate was dropwise added to a beaker was added dropwise for about 20min. After the reaction, the filter paper was washed three times, dried and weighed, the quality of 0.1357g3取4.7110g苯胺溶于50ml 2.0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后倒入烧杯;取11.4210g过硫酸铵溶于50ml的蒸馏水后,搅拌;将0.1320g滤纸放入烧杯,迅速将过硫酸铵倒入烧杯,搅拌。
反应后洗涤滤纸3次,干燥,称重,质量为0.1344g4取0.4715g苯胺溶于50ml 2.0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后倒入烧杯;取0.1134g过硫酸铵溶于50ml蒸馏水后,搅拌;将0.1447g滤纸放入烧杯,将烧杯放入冰水中,倒入过硫酸铵,搅拌。
反应后洗涤滤纸3次,干燥,称重,质量为0.1204g5取0.4706g苯胺溶于50ml 2.0mol/l的盐酸溶液,搅拌后倒入烧杯;取0.1150g过硫酸铵溶于50ml的蒸馏水后,搅拌;将0.1495g滤纸放入烧杯,迅速将过硫酸铵倒入烧杯,搅拌。
反应后洗涤滤纸3次,干燥,称重,质量为0.1179gFifth,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beakers, funnels, filter paperTwo experimental program1 taken 84.0ml 37% concentrated hydrochloric acid preparation, to volume with distilled water 500ml, preparation of 2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2 Take 4.7212g aniline dissolved 50ml 2.0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stirred into a beaker; take 11.4165g of ammonium persulfate dissolved in 50ml of distilled water, the stirring; the beaker 0.1258g filter with funnel persulfate beaker was added dropwise a solution of ammonium was added dropwise for about 20min. After the reaction, the filter paper was washed three times, dried and weighed, the quality of 0.1357g3 Take 4.7110g aniline dissolved 50ml 2.0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stirred into a beaker; take 11.4210g of ammonium persulfate dissolved in 50ml of distilled water, the stirring; the beaker 0.1320g filter, quickly ammonium persulfate into the beaker and stir. After the reaction, the filter paper was washed three times, dried and weighed, the quality of 0.1344g4 Take 0.4715g aniline dissolved in 50ml 2.0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stirred into a beaker; take 0.1134g of ammonium persulfate dissolved in 50ml of distilled water, followed by stirring; the 0.1447g filter beaker, the beaker in ice water , into the ammonium persulfate and stirred. After the reaction, the filter paper was washed three times, dried and weighed, the quality of 0.1204g Take 0.4706g aniline was dissolved in5 50ml 2.0mol / l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stirred into a beaker; take 0.1150g of ammonium persulfate dissolved in 50ml of distilled water, the stirring; the beaker 0.1495g filter, quickly ammonium persulfate into the beaker and stir. After the reaction, the filter paper was washed three times, dried and weighed, the quality of 0.1179g实验现象将苯胺加入盐酸溶液互溶,将过硫酸铵加入水会发出轻微声响, 用漏斗将过硫酸铵溶液滴加到烧杯中,溶液迅速变为墨绿色,颜色逐渐加深,无明显放热现象迅速混合时,溶液无变化,很快溶液变为墨绿色并表面出现结块现象,下层为浓稠液体,放热明显在冰水中迅速混合后,溶液无变化,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绿色迅速混合后,溶液无变化,一段时间后,比冰水浴时间短,溶液变为浅绿色,无明显放热Experimental phenomenaAdd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of aniline miscible, water was added to ammonium persulfate will make a slight noise, using a funnel ammonium persulfate solution was added dropwise to the beaker, the solution rapidly becomes dark green, the color gradually deepened, no exotherm Rapid mixing, the solution did not change, the solution rapidly becomes dark green and the agglomeration of the surface, the lower thick liquid, heat wasMixed rapidly in ice water, the solution change, some time later, the solution turned light green Rapid mixing, the solution change, after a period of time, shorter than the ice bath, the solution turned light green, no significant heat数据处理Data Processing误差分析Error Analysis1实验前未将剪好的滤纸放入烘箱中烘干2实验后滤纸中水分较少,且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滤纸质量还会增加1 Before the experiment did not cut a good filter will be placed in the drying oven2 After the experiment the filter and less water, and will be placed with the growth time will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paper思考题Questions1导电PANI的应用有哪些2导电PANI的导电机理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什么差别?3列举一些其他的导电聚合物品种,写出分子结构式What are the application of conductive PANIThe conductive conductive PANI What is the mechanism? What is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conductive metal?Enumerate some other varieties of conductive polymers, write Molecular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