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电 聚 苯 胺 的 化 学 合 成 及 导 电 性 能

合集下载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导电聚苯胺的合成方法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

化学氧化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还原剂将苯胺单体氧化为导电聚合物。

常用的还原剂有过硫酸铵、过硫酸亚铁等。

电化学氧化法则是通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压,将苯胺单体氧化为导电聚合物。

这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控制导电聚苯胺的结构和性能。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与其氧化还原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导电聚苯胺的氧化态(阳离子形式)具有氧化态-氧化反应的特性,能够导电,而还原态(中间形态)则失去导电性。

导电聚苯胺的导电机制主要是通过还原/氧化反应而发生的电子转移,导电性能较好。

此外,导电聚苯胺的导电性能还与其晶体结构和分子排列方式有关。

导电聚苯胺的应用领域广泛。

首先,由于其导电性能良好,可以用于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子器件的电极材料。

导电聚苯胺作为电极材料能够提高电子传输效率,增强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性能。

其次,导电聚苯胺还可用于导电涂料、导电橡胶、导电纤维等领域。

导电聚苯胺能够在基体上形成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

最后,导电聚苯胺还可应用于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

导电聚苯胺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稳定性,能够用于制备各种传感器,如气体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导电聚苯胺还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光电显示器等光电器件。

综上所述,导电聚苯胺作为一种具有导电性能和多样化应用的聚合物材料,其的结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方法简单,能够通过控制氧化还原态调节其导电性能。

导电聚苯胺的应用广泛,可用于电子器件、涂料、传感器和光电器件等领域。

随着对导电聚苯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材料科学和应用领域的潜力将得到更大的挖掘和应用。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1. 引言聚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导电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在导电态下,聚苯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生物传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2. 聚苯胺导电态的性质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以下主要性质:2.1 导电性能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实现电流的传导。

其导电性能与聚苯胺的掺杂程度有关,掺杂程度越高,导电性能越好。

聚苯胺导电态的导电机制主要包括载流子的离域和离子的迁移。

2.2 化学稳定性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可以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导电性能。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下,如强酸、强碱和氧化剂等存在时,聚苯胺导电态可能会发生降解或失去导电性。

2.3 光学性质聚苯胺导电态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可以吸收和发射光线。

其吸收光谱主要集中在紫外-可见光区域,而发射光谱主要位于可见光区域。

这些光学性质使得聚苯胺导电态在光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 聚苯胺导电态的制备方法聚苯胺导电态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下面介绍其中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3.1 化学氧化聚合法化学氧化聚合法是制备聚苯胺导电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使用氧化剂(如过氧化氢、过硫酸铵等)将苯胺单体氧化为聚苯胺导电态。

在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将苯胺分子氧化并形成氧化物,同时释放出质子,使聚苯胺形成导电态。

3.2 电化学聚合法电化学聚合法是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电极表面直接聚合聚苯胺导电态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极表面施加电压,使苯胺单体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聚苯胺导电态。

电化学聚合法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制备薄膜状的聚苯胺导电态。

3.3 其他制备方法除了上述两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备方法,如化学还原法、溶液浸渍法和激光光解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4. 聚苯胺导电态的应用领域聚苯胺导电态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其中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4.1 电子器件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作电子器件中的导电材料,如导电薄膜、导电纤维和导电墨水等。

导电高分子对锂电池导电机理对比分析

导电高分子对锂电池导电机理对比分析

导电高分子对锂电池导电机理对比分析导电高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导电材料,在锂电池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锂电池对导电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导电高分子在锂电池中的导电机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不同导电高分子在锂电池中的优势和劣势。

第一种导电高分子是聚苯胺(PANI)。

聚苯胺由苯胺单体通过化学氧化聚合而成,其导电机理主要是通过质子传导和电子传导实现。

聚苯胺可以通过质子酸或碱溶液进行掺杂,从而形成导电的聚苯胺盐。

质子传导是指质子在链内或链间跳跃传导,而电子传导是指带电粒子在链内或链间运动。

聚苯胺材料的导电性能受温度、含水量和掺杂剂类型的影响显著。

聚苯胺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其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好,但容量较低。

第二种导电高分子是聚噻吩(PTh)。

聚噻吩是由噻吩单体通过化学聚合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其导电机理主要是通过电子传导实现。

聚噻吩可以通过摩尔比例合适的酸或碱溶液进行掺杂,从而形成导电的聚噻吩盐。

与聚苯胺相比,聚噻吩在化学结构上更加稳定,且导电性能更高,但其循环性能较差,容易发生失活和脱附。

因此,聚噻吩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相对受限。

第三种导电高分子是聚苯乙炔(PPE)。

聚苯乙炔是由苯乙炔单体通过化学聚合合成得到的聚合物,其导电机理主要是通过电子传导实现。

聚苯乙炔可以通过质子酸或碱溶液进行掺杂,从而形成导电的聚苯乙炔盐。

聚苯乙炔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但其机械强度较低,容易产生结构破裂和链段脱附。

导电高分子与其他导电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导电高分子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锂电池对导电性能和安全性的要求;其次,导电高分子的合成和加工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应用前景;最后,导电高分子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低自放电特性,能够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

然而,导电高分子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受影响较大,受温度、含水量和掺杂剂类型的影响显著,需要控制条件较为严格;其次,导电高分子的机械强度较低,容易产生结构破裂和链段脱附,影响其在锂电池中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最后,导电高分子的容量较低,限制了其在电池中的应用。

聚苯胺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聚苯胺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

自1984年MacDiarmid 在酸性条件下,由苯胺单体聚合所得的导电性聚苯胺至今,聚苯胺成为现在研究进展最快的导电聚合物之一。

其原因在于聚苯胺具有以下诱人的独特优势:合成简单,良好的环境稳定性,独特的掺杂现象,电化学性能、潜在的溶液和熔融加工等性能。

聚苯胺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以导电聚苯胺为基础材料,目前正在开发许多新技术,例如电磁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全塑金属防腐技术、电致变色、传感器元件和隐身技术等。

1、聚苯胺的结构与其导电机理聚苯胺是典型的有机导电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粉末,聚苯胺可以看做是苯二胺和醌二亚胺的共聚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研究生项目(09YKZ2018)聚苯胺导电性能的研究进展刘展晴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 714000物。

高分子材料能导电,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要能产生足够数量的载流子(电子、空穴或离子等),以及大分子链内和链间要能形成导电通道。

聚苯胺属于共轭结构型导电聚合物。

其导电机理与金属和半导体均不同,而这类共轭型导电聚合物的载流子是“离域”p-电子和由掺杂剂形成的孤子、极化子、双极化子等构成。

聚苯胺的电活性源于分子链中的π电子共轭结构:随分子链中π电子体系的扩大,π成键态和π*反键态分别形成价带和导带, 这种非定域的π电子共轭结构经掺杂可形成P 型和N 型导电态。

聚苯胺在掺杂中,由于掺杂的质子酸分解产生H +和对阴离子(如Cl -、SO 42-等)进入主链,与胺和亚胺基团中N 原子结合形成极子和双极子离域到整个分子链的π键中 ,从而使聚苯胺呈现较高的导电性。

2、聚苯胺的导电性2.1 不同类型的酸掺杂对聚苯电导率的影响自MacDiarmid 在酸性条件下聚合苯胺单体获得具有导电性聚合物以来,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聚苯胺具有独特的掺杂机制,研究表明:用酸性较强无机酸掺杂时,电导率高;酸性弱时,相应的电导率降低。

但同时也发现无机酸掺聚苯胺其溶解性差,为了解决此问题。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

聚苯胺导电态聚苯胺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

本文将从聚苯胺导电态的形成机制、导电性能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聚苯胺导电态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掺杂的方式实现的。

在聚苯胺分子中,苯环上的氮原子可以接受或者捐赠电子,从而形成带正电或者带负电的离子。

常用的掺杂剂有酸、碱和氧化剂等。

其中,酸掺杂可以将聚苯胺分子中的某些氮原子负离子化,从而提高电子的导电性能;碱掺杂可以将聚苯胺分子中的某些氮原子正离子化,增加电子的输运性能;氧化剂掺杂可以使聚苯胺分子中的苯环形成氧化还原对,提高电子的传导性能。

聚苯胺导电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导电性能方面。

聚苯胺导电态的电导率可以在10^-3~10^3 S/cm之间变化,具有较高的导电性。

此外,聚苯胺导电态的导电性能还可以通过掺杂剂的种类和浓度进行调控。

例如,酸掺杂的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而碱掺杂的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好的电子传输性能。

聚苯胺导电态在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器件方面,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作导电电极材料,如柔性电极和透明导电薄膜等。

聚苯胺导电态还可以用于制备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和有机光电器件等。

在能源领域方面,聚苯胺导电态可以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特点。

此外,聚苯胺导电态还可以用于制备柔性锂离子电池和柔性太阳能电池等。

总结起来,聚苯胺导电态是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其导电态的形成主要通过掺杂的方式实现。

聚苯胺导电态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电子传输性能,可以在电子器件和能源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对聚苯胺导电态的深入研究,相信其在未来的应用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精选版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精选版
详细描述
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通常涉及苯胺在电极表面的聚合反应。该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受到电解液中离子种类、电极材 料性质以及外加电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聚苯胺形貌和性能的有效调控。
04
聚苯胺的电化学应用
聚苯胺在电池领域的应用
电池电极材料
聚苯胺具有高电导率、优良的电化学可逆性和稳定性,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铅酸电池等 电极材料。
太阳能电池光吸收层
探索聚苯胺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提高 光能转换效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循环伏安法
通过循环改变电压进行电化学合成,可以更 深入地了解反应过程和产物性质。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的性能
导电性
聚苯胺是一种导电聚合物,其导电性能可以通过电化学合成过程中 的掺杂程度来调节。
稳定性
聚苯胺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
形态
电化学合成的聚苯胺可以形成纳米颗粒、纳米纤维等多种形态,具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选用高效电极材料
采用具有高电化学活性的电极材料, 如碳纳米管、金属氧化物等,降低能
耗并提高产率。
强化电化学反应条件
通过控制电流密度、电位窗口等电化 学参数,优化聚苯胺的合成过程。
探索新型的电化学合成方法
脉冲电化学合成
01
利用脉冲电流代替恒定电流进行合成,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效率
和选择性。
模板电化学合成
电子转移
在电场的作用下,阳极和阴极之间发生电子转移,从 而引发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化学合成中,通常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 发生还原反应。
电化学合成聚苯胺的方法
恒电流法

广州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导电性能测试

广州大学化学综合实验报告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导电性能测试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告实验课程物理化学实验实验项目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测试专业化学班级12化学师范学号及姓名指导教师及职称开课学期二0一四至二0一五学年第二学期时间2015 年 6 月8 日摘要:聚苯胺具有很多优异的特性,其中,改性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引起研究者们广泛兴趣。

本文通过探究酸和氧化剂浓度对导电聚苯胺的化学合成电导率的影响。

本文以二次减压蒸馏过的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水作为溶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采用化学法直接制备了不同浓度比下聚苯胺的电导率。

研究表明:聚苯胺的电导率随氧化剂浓度的上升而上升,n(APS):n(An)的比例为4:5时,电导率最高。

关键词:聚苯胺,化学合成,导电性,硫酸,氧化剂ABSTRACT:Polyaniline has many excellent properties, especially the conductive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Polyaniline, which arouses the researchers extensive interest. In this paper, it is to explored the effect of the chem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from acid and oxidant concentration on the chem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The paper used the secondary decompression distillation of aniline as monomer, ammonium sulfate as oxidant and water as solvent.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using chemical method to to explored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from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acid and oxidant. It shows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polyaniline will increased when oxida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whil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was highest when n (An) was 4:5 (n). KEYWORDS: Polyaniline, chemical synthesis, conductivity, acid, concentration of sulfuric acid, oxidant引言:高分子材料一直被认为是绝缘体,但自从1977年Shirakawa,美国MacDiarmid教授和Hegger教授发现聚乙炔膜经过AsF5掺杂后电导率提高了13个数量级,达到103S/cm,证明有机高分子是可以导电的。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研究进展_马利

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研究进展_马利

文章编号:1000-582X(2002)02-0124-04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的研究进展马 利,汤 琪(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 400044)摘 要:结合导电高分子材料聚苯胺目前研究的现状,综述了聚苯胺的结构、特性,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法及化学合成法的影响因数及最佳条件,聚苯胺的掺杂机制、无机酸掺杂和有机酸掺杂、二次掺杂,提高聚苯胺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的方法以及聚苯胺的广泛用途。

指出了聚苯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聚苯胺;掺杂;改性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聚合物一直被认为是绝缘体,但是自从197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化学家MacDiarmid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发现掺杂后的聚乙炔具有类似金属的导电性以后,人们对共轭聚合物的结构和认识不断深入和提高,逐渐产生了导电高分子这门新兴学科。

在随后的研究中逐步发现了聚吡咯、聚对苯撑、聚苯硫醚、聚噻吩、聚对苯撑乙烯撑、聚苯胺等导电高分子,由于导电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兴不可替代的基础有机材料之一,几乎可以用于现代所有新兴产业及高科技领域之中,因此对导电高分子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在众多的导电高分子材料中,人们对聚乙炔的研究较早,也最为深入,但由于它的制备条件比较苛刻,且它的抗氧化能力和环境稳定性差,给它的实用化带来了极大困难。

而聚苯胺原料便宜,合成简便,耐高温及抗氧化性能良好,有较高的电导和潜在的溶液、熔融加工可能性,易成膜且膜柔软、坚韧等优点和具有优良的电致变色性,在日用商品及高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虽然聚苯胺于1984年才被Mac Diar mid等重新开发,却一跃成为当今导电高分子研究的热点和推动力之一,倍受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这十多年期间,国内外相关研究者们已对聚苯胺的结构、特性、合成、掺杂、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 聚苯胺的结构与特性1.1 聚苯胺的结构MacDiarmid重新开发聚苯胺后,在固体13C-NMR 及IR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聚苯胺是一种头-尾连接的线性聚合物,由苯环-醌环交替结构所组成,但这种结构和后来出现的大量实验数据相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电聚苯胺的化学合成及导电性能魏渊石圆圆罗亚茹刘正伦(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摘要导电聚苯胺是结构和性能最稳定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用化学氧化合成方法,研究了氧化剂种类、用量以及介质酸的浓度等因素对苯胺聚合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并运用四探针法在电阻率测试仪上完成了PAn的电导率测试。

关键词导电聚苯胺,化学合成,掺杂,电导率前言传统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弱,一般皆认为是绝缘体。

因而过去一直只注重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发现有些有机物具有半导体性质;60年代末又发现了一些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电荷转移复合物;7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一定的导电性的四硫富瓦烯一四睛代对苯醒二甲烷(TTF一TCNQ)。

1977年人们发现:聚乙炔化学掺杂后电导率急剧增加,可以达到金属秘的导电性能。

此后人们开始关注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逐渐开发出各种导电性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炔、聚毗咯、聚噬吩和聚苯胺等。

直到1984年聚苯胺才被MacDiarmid等人重新开发,他们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了高电导率的聚苯胺;1987年,日本桥石公司和精工电子公司联合制得了用聚苯胺为电极制成的钮扣式二次电池作为商品投向市场,使聚苯胺很快成为导电高分子中的研究热点[1]。

本实验采用盐酸进行掺杂,使苯胺氧化聚合为聚苯胺,而且就氧化剂的种类与用量、介质酸的浓度等因素对苯胺聚合产物的产率和导电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探究。

其聚合反应历程如0.1所示【2】图0.1 Radical reaction course of PANI polymerization 聚合反应可以分为三步: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

首先,苯胺被慢速氧化形成阳离子自由基,苯胺阳离子自由基的形成是决定反应速率主要的一步。

接着,这个自由基阳离子可能失去质子或电子,与苯胺单体结合生成一个苯胺的二聚体,这种结合主要是以头尾相连接的方式结合,二聚体一旦形成,就可以被氧化剂迅速的氧化成醒亚胺结构,这是因为它的氧化潜能低于苯胺的氧化潜能。

二聚体的形成是反应的关键步骤,接着另一个苯胺单元可能亲核性的进攻被氧化的二聚体形成三聚体,这个过程就像形成的二聚体一样,不需要氧化两个苯胺分子随着氧化单元逐步加到二聚体上,所产生的齐聚物更易被氧化,更易于接受苯胺单体的亲核性进攻。

链增长以头一尾结合的方式进行着,一旦这种结构的浓度足够大,它就可能被氧化,并与剩余的苯胺单体反应,直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形成。

在链增长阶段,放出大量的热,使反应发生自加速的现象而迅速进行,随后反应迅速进入链终止阶段。

这个过程可能会因放热而难以控制,导致分子量分布加宽,聚合物缺陷增多,严重影响产物的电导率。

由此可见,低温聚合有利于延缓终止的时间,使分子量较大、分子链较长,而较长的共轭有利于载流子的传输,从而具有较高的电导率。

【3】但本实验研究过程是在室温下进行。

1 实验部分1.1 原料过硫酸铵、盐酸等为分析纯试剂;苯胺、重铬酸钾等为化学纯试剂;其中苯胺在使用前蒸馏至完全无色;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

1.2 实验仪器设备SDY—型数字式电阻率测试仪,BS600L电子天平,DF一1型集热式磁力搅拌器,SHE 一D(III)循环水式真空泵,Z一88电热恒温真空干燥箱,三口烧瓶,冷凝装置,耐酸滤过漏斗,烧杯、容量瓶若干1.3 聚苯胺(P An) 的合成在室温下, 将一定量的苯胺加到一定浓度的酸液中,搅拌均匀后,慢慢滴加氧化剂溶液,反应约 2.5h。

产物用耐酸漏斗过滤,用合成用的酸液洗涤数次之后在温度为80℃的条件下干燥至恒重。

【4】按下式计算产率:产率= (聚苯胺重量*苯胺单体重量)×100%。

1.4 后处理工序聚苯胺的合成一般都选择抽滤的方法获得产物。

1.5 测试仪器及测试条件电导率测试【5】:将聚苯胺粉末装入模具中以一定的压力压成直径 14mm、厚约2~4mm 的圆片,用四探针法在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出产的SDY—型数字式电阻率测试仪上测定 PA n 的电导率。

如图1.5是四探针法测试原理图,将四根排成一条直线的探针以一定压力垂直地压在被测试样品的表面上,在1、4探针间通以电流I(m A),2、3探针间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压V(m V),测量此电压并根据测量方式和样品的尺寸不同,分别按以下公式计算样品的电导率。

公式为:δ =(V/I)×F2(D/S)×W×F(W/S)×F sp式中D是圆片直径,W是圆片厚度,S是探针间距,F2(D/S)是圆片直径修正因子,F(W/S)是厚度修正因一子,F sp是探针间距修正因子。

修正因子可以从仪器的说明书中查到。

2 结果与讨论2.1 氧化剂种类对苯胺聚合及其产物电导率的影响【6】我们选用了多种氧化剂,在1.5mol/L的盐酸和1.0mol/L的苯胺的水溶液中,于室温下进行了苯胺的聚合反应,实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重铬酸钾做氧化剂合成的聚苯胺电导率最高,达到了0.3211S/cm,但产率仅达到29%,这可能是由于K2Cr2O7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的缘故。

而使用( NH4)2S2O8做氧化剂合成的产物产率较高,电导率也较高,其电导率仅次于K2Cr2O7氧化体系;而使用MnO2做氧化剂合成的聚苯胺,其电导率也不是很高;而使用KMnO4作为氧化剂,虽然也可以合成聚苯胺,但是其产物的导电性能很差。

从表1 还可以看出,各氧化体系产物的外观与其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关系,凡产物为暗兰色的,其电导率也相应较高。

表1不同氧化剂聚合所得的导电聚苯胺T able 1Conducting poly aniline obtained at different oxidation agent 氧化剂种类产物外观产率% 电导率δ S/cm(NH4)2S2O8暗兰49 0.0685KMnO4黑色 6 1.6×10-6K2Cr2O 7暗兰29 0.3211MnO2 暗兰35 0.0012以下将重点讨论采用盐酸进行掺杂,通过改变( NH4 )2S2O8的用量和介质酸的浓度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2.2 氧化剂用量对苯胺聚合及其产物电导率的影响在1.5mol/L盐酸和1.0mol/L苯胺水溶液中,改变氧化剂的加入量,聚合产物的产率及电导率都有较大的变化,实验结果见表 2 。

表2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Table 2The effects of ( NH4)2S2O8 aniline Molar ratio on the polymerization(NH4)2S2O8/C6H7N 产率% 电导率δ(摩尔比值) S/cm0.30 15 1.4×10-40.75 39 0.00221.08 49 0.06851.80 45 0.0021 表3盐酸的浓度对合成聚苯胺的影响Table 3 The effects of HC l concentrationon PA n盐酸浓度产率% 电导率δ S/cm C(HC l) mol/L0.9 41 0.01851.1 43 0.02111.3 45 0.03531.5 49 0.06851.8 42 0.1149由表2可以看到,当过硫酸铵与苯胺的摩尔比值为1.08时,其反应产物的电导率最高,产率也较高。

当氧化剂用量过多时,电导率下降,可能是由于过量的过硫酸铵对聚苯胺进一步氧化,破坏了分子链的共轭结构的缘故。

2.3 盐酸浓度对苯胺聚合及其产物电导率的影响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苯胺浓度为1.0mol/L、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值为1.08的条件下,改变盐酸浓度,聚合产物的产率和导电性能都有明显的不同,其结果见表3 。

由表3可见,当盐酸浓度从0.9mol/L增加到1.8mol/L时,聚合反应产物的产率增加不多,而电导率却随之增长较大。

这可能是由于聚苯胺分子中醌式结构的相对含量增大所致。

当HC l的浓度增加到1.8mol/L时,反应产物的产率和电导率都下降。

随着酸度的增大,产物中低聚物的含量也增大。

这是由于HC l 的加成产物增多, 而醌式含量下降的缘故。

【7】3 结论通过实验可知:(1)用(NH4)2S2O8、 KMnO4、 K2Cr2O 7以及MnO2为氧化剂都可以合成导电聚苯胺。

其中,(NH4)2S2O8为氧化剂的产率和导电率都比较高,而以K2Cr2O7为氧化剂时,虽然导电率很高,但是产率却较低;【8】(2)经过探究,在室温下(26℃左右)以(NH4)2S2O8为氧化剂合成聚苯胺的最佳条件是:苯胺浓度为1.0mol/L、盐酸浓度为1.8 mol/L, 氧化剂与苯胺的摩尔比值为 1.08。

在此条件下,合成产率为42%、电导率为0.1149的聚苯胺。

【9】参考文献1 景遐斌等.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结构、性能和应用. 高分子学报,5:666~6592 魏纯香.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13~143 何丽红.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19~204 周震涛等. 聚苯胺的化学合成、结构及导电性能.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6,7:73~775 任斌等.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光谱实验室,2005,1:148~1516 于波等. 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研究·开发,弹性体,2011,21(2):52~567 吴保安等. 盐酸掺杂态聚苯胺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功能材料,2012年增刊Ⅱ(43)卷8 Angelopoulos M, Ast unas G E, Em er S P et al . Polyan iline Solut ion, Film and Oxidat ion St at e[J ] . Mol cryst, 1988, 160( 1) : 151.9 T sakova V , et al. Grow th o f po lyanil ine f ilm s under p u lse po t en t io stat ic co nd itio ns. J E lect ro anal C hem , 1993, 346: 85~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