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第三章人性假设解读
合集下载
第三章人性假设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
费雷德里克泰勒(F.W.Tailor 1856-1915)是美国古 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而最 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 使较高工资和较低的劳动成本统一起来,从而扩大 再生产,促进生产的发展。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 旧的经验管理。为此泰勒提出了一些基本的管理制 度。(作业管理上,主张科学方法、培训工人、计件 作业管理上, 作业管理上 工资;组织管理上,主张计划与执行职能分开) 。 组织管理上, 组织管理上
第三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自我实现人”的概念是马斯洛提出来的。 自动人: (三)自动人:(Self-actualizing man) )
Y理论 理论) (Y理论)
基本观点:人的需要是分层递进发展的, 基本观点:人的需要是分层递进发展的, 人有独立、自主的倾向, 人有独立、自主的倾向,人的本质上是自 我激励、自我控制的, 我激励、自我控制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 标是一致的。 标是一致的。
第三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社会人”假设是由霍桑实验的主持者梅奥提出 的 社会人: (二)社会人: 1.基本观点 1.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 (1)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社会需求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2)工作丧失了内在的乐趣和意义,它们只能 )工作丧失了内在的乐趣和意义, 在工作中人们的社交中获得。 在工作中人们的社交中获得。 (3)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 )对团队意识比对经济报酬更重视; (4)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变化。 )工作效率随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变化。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 雪恩 1960年 《组织心理学》
经济人( (一)经济人(Rational-economic Man) 基本观点: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 1)人基本上是受经济刺激 (2)人的感情基本上是无理性的 管理策略:用经济奖酬来获得劳务和服从,注重 劳动任务的完成。 X理论概括地说明了“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 泰勒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
人性假设理论3

第二,从爱人的原则出发,孔子提出了“ 第二 , 从爱人的原则出发 , 孔子提出了 “ 忠 恕之道” 所谓“ 并不限于忠君, 恕之道 ” 。 所谓 “ 忠 ” , 并不限于忠君 , 还 含有真心诚意待人的意思。所谓“ 含有真心诚意待人的意思 。 所谓 “ 恕 ” , 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指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 孔子企图通过 忠恕之道,实行爱人原则, 忠恕之道 , 实行爱人原则 , 从而实现人与人 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宽容。 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宽容。 第三,孔子所讲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 第三 , 孔子所讲的爱人 , 并不是不讲原则 、 不论是非的“乡愿” 不论是非的 “ 乡愿 ” 。 他反对做一个不问是 非善恶,只讲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 非善恶 , 只讲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 。 只有真 正怀仁的人,才能做到“能好人、能恶人” 正怀仁的人 , 才能做到 “ 能好人 、 能恶人 ” 。
第三章 人性假设与管理
(三)我国管理者对X理论与Y理论的选择 我国管理者对X理论与Y
根据X理论, 根据X理论,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强调的是各项 控制的技术\步骤和方法; 控制的技术\步骤和方法; 而根据Y理论, 而根据Y理论,管理人员在管理实践中要通过目 标管理\参与管理\绩效考核\ 标管理\参与管理\绩效考核\薪资与升迁管理来创造 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将鼓励职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 一种环境.这种环境将鼓励职工对组织目标的承诺, 同时也提供一个机会, 同时也提供一个机会,使职工得以发挥自己最大的聪 明才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明才智,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2、庄子的观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 庄子的观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 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否定。 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否定。
战国之时,儒家学说一般为列国统治者所采 战国之时, 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一种普遍追求。 用,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一种普遍追求。不 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 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自然把批判的矛头首 先指向“仁义” 先指向“仁义”,认为仁义破坏了素朴的人 仁义是虚伪、 性,仁义是虚伪、争夺以及种种社会弊端的 根源。庄子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 根源。庄子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反对压 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 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这其中就蕴含着人 道主义思想。 道主义思想。
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04
自我实现人假设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们有能力和动力去实现自己的潜能,并追求 自我成长和发挥最大能力。
特点
强调人的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的需求层次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的需求层次是动态的,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安 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管理中的应用与局限性
应用
在管理中,社会人假设鼓励管理者关注 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通过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提供支持和鼓励、加强团 队建设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 。
VS
局限性
社会人假设可能过于强调人的情感和感性 因素,而忽略了人的理性和经济因素。此 外,它也难以应用于所有情境和个体,因 为人的需求和动机是多样化的。
要点二
特点
强调人的需求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动态性和适应性,人的 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特质、环境因素、组 织文化和社会关系等。
理论背景与起源
理论背景
复杂人假设是在对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和反思中形成的 。传统的人性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和社会人假设等,这 些假设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局限性,无法全面解释人的 行为。
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通过团 队的力量来实现组织目标。
中国人的人性假设在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应用
在管理中,应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背景和人性特点 ,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提高组织绩效。
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的人性假设也面临着多元文化 的挑战。如何平衡本土文化与国际管理理念,如何适应 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管理需求,是中国管理心理学需 要解决的问题。
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假设中的人际关系,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雇佣关系, 也没涉及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改变,因此它不能解决资本 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冲突。
这种理论注重于满足职工爱与归属感的需要,是他们处 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 法。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 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一点 对于我们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
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只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 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地位和成就等。
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组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 原来的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 种去寻找乐趣和意义。
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受到的影响,比管理中的 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
管理者应该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 惩制,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二)
管理者的职能不应局限于计划、组织、指挥和 控制等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在上级和下 级之间起联络员的作用。一方面,要注意倾听 员工意见,了解其感情和需要,另一方面,要 及时向上级呼吁、汇报。
把一切都标准化,甚至把人也视为没有情感的标准化的机器,无 视人的主动性与思考力,一味地强调纪律与服从,对工人的思想 感情则漠不关心。
把管理者和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对工 人生产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也进一步 激化了企业内部的矛盾。
“经济人”假设
现代企业对X理论的实施
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 的高于一切;
人缺乏理性,易接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 宜的举动。
这种理论注重于满足职工爱与归属感的需要,是他们处 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方 法。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动机, 调动职工积极性是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的因素,这一点 对于我们企业制定奖励制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
人所受到的最主要的激励不只是来源于金钱,而是来 源于人的全部社会需要的满足,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地位和成就等。
由于工业革命以及工组合理化的结果,许多工作本身 原来的意义已不存在,因此,人们从工作的社会关系 种去寻找乐趣和意义。
人在所处群体的社会力量中受到的影响,比管理中的 激励和控制对他的影响更大。
管理者应该重视团体对个人的影响和团体的奖 惩制,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措施(二)
管理者的职能不应局限于计划、组织、指挥和 控制等自上而下的活动方面,而应在上级和下 级之间起联络员的作用。一方面,要注意倾听 员工意见,了解其感情和需要,另一方面,要 及时向上级呼吁、汇报。
把一切都标准化,甚至把人也视为没有情感的标准化的机器,无 视人的主动性与思考力,一味地强调纪律与服从,对工人的思想 感情则漠不关心。
把管理者和生产工人严格分开,反对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对工 人生产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了生产率的提高,也进一步 激化了企业内部的矛盾。
“经济人”假设
现代企业对X理论的实施
人生下来就习惯于明哲保身,反对变革,把自身安全看 的高于一切;
人缺乏理性,易接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作出一些不合时 宜的举动。
现代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课件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有追求自 我实现和发挥潜能的内在动机,主张创造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提供发展机会。
认为人性是复杂的,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境 下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动机,主张灵活适应 员工的需求和管理方式。
人性假设在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人性假设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
不同的组织和个人需要根据员工的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如激励机制、沟通方 式、培训发展等。
总结词
行为科学理论强调对人类行为的研究,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人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详细描述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测 和控制人的行为。该理论为管理心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从而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领导风格:交易型领导
案例描述:某部门经理通过明确期望和奖励机制,促进团队达成目标。
领导风格案例分析
分析
交易型领导强调任务完成和奖励交换 ,重视规则和程序,维持稳定的生产 力。
结论
交易型领导风格在明确目标、保持生 产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文化案例分析
组织文化:创新型文化 案例描述:某科技公司鼓励员工创新、容忍失败,从而孵化出众多优质产品。
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人性假设理论认为组织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创造符合组织价 值观和员工需求的组织文化。
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人性假设理论认为满足员工的需求和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 效,因此应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02 人性假设的理论基础
行为科学理论
04 人性假设的未来发展
人性假设与管理心理学

三、人性假设与管理心理学
人性假设与管理: 1、管理的核心是人,人的管理的核心,
是人心。 2、人的看法决定了管理的策略和手段、
方式。
义务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经济人假设与科学
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主要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2、人性的基本思想。经济人假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
点: ①人生来是懒惰的,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②一般人都缺乏雄心壮志,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宁愿让别人来领
4、中国“人性”看法:性善、恶、不恶不善。
二、人性判断的维度
1、信赖——不可信赖 2、利他——自私 3、自主——依赖 4、理性——非理性 5、观念的单一——多元、多样 6、简单——复杂 围绕主要的看法,有经济人(X理论)、社会
人、自我实现人(Y理论)、复杂人(超Y(Z) 理论)的假设
3、发展过程。孔子的“性近习远”隐含的善--对人乐观看法; 孟子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 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 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程朱的天理(善),王阳明的 良知。都是善,儒家只有荀子认为恶,但为儒家主流所疏离开。
的行为之间没有矛盾,只要管理适当,人们会把个人目标与组织 目标统一起来。 ④人并非必然会对组织目标产生抵触和采取消极的行为,主要是 由于压力造成的。 ⑤人对自己所参与的工作目标,能实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⑥大多数人都有组织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现代工业社会中, 人的智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参与管理。 :8010/source/flash.php?fid=45
行为规范,对其成员有着很大的影响。 ④由于技术进步和工作合理化,使得人对工作本身失去了意义。 ⑤领导者要了解人,善于倾听和沟通员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
管理心理学人性假设

பைடு நூலகம்
为相似;把人类和人猿的基因图谱放在一起比较;总
体上来讲;在碱基对的顺序上只有1 23%的差别 目前
在人类身上找出的26588个基因中;除了300多个之
外;其余的老鼠身上都有;人和鼠身上的基因不但数
目相近;基因本身也很相似;人猿也是如此 人既然来
自动物;一定会有动物天性 《孟子》中告子食色性
也;
食欲
原欲 性欲
•管理意义上的人性假设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艾德佳·沙因Edgar H Schein在其所著《组织心理学》 Organizational Psycho logy一书中概括 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哪种人 性假设
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
• 经济人——x理论
• 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 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三善恶二元论 人类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一个是善;一
个是恶 上帝是善的根源;魔鬼是恶的根源;或者说;
自然界是善的根源;社会是恶的根源;或者说;理 性是善的根源;情欲是恶的根源
人性能成为善的;也能成为恶的 人的本性中 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其所占的比例因人而 异 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绝对的善人;或绝对的恶人; 一般都是善恶并存
4 管理制度的改变
• 自动人假设认为;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 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年 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年轻时想学法律谋生;不久转向心理学 1934年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 19371957年在哥伦比亚学院; 1957—1961年在布朗西斯大学任该校的
为相似;把人类和人猿的基因图谱放在一起比较;总
体上来讲;在碱基对的顺序上只有1 23%的差别 目前
在人类身上找出的26588个基因中;除了300多个之
外;其余的老鼠身上都有;人和鼠身上的基因不但数
目相近;基因本身也很相似;人猿也是如此 人既然来
自动物;一定会有动物天性 《孟子》中告子食色性
也;
食欲
原欲 性欲
•管理意义上的人性假设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艾德佳·沙因Edgar H Schein在其所著《组织心理学》 Organizational Psycho logy一书中概括 出了四种人性假设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
哪种人 性假设
西方管理中的人性观
• 经济人——x理论
• 古典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 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三善恶二元论 人类的行为出自两个对立的来源;一个是善;一
个是恶 上帝是善的根源;魔鬼是恶的根源;或者说;
自然界是善的根源;社会是恶的根源;或者说;理 性是善的根源;情欲是恶的根源
人性能成为善的;也能成为恶的 人的本性中 总是混杂着善与恶两种因素;其所占的比例因人而 异 在现实中;很难找到绝对的善人;或绝对的恶人; 一般都是善恶并存
4 管理制度的改变
• 自动人假设认为;管理制度应保证职工能充分地表 露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成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08年 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年轻时想学法律谋生;不久转向心理学 1934年于威斯康星大学获哲学博士 19371957年在哥伦比亚学院; 1957—1961年在布朗西斯大学任该校的
第三章_管理心理学的人性假设

实际存在的只是在各种情况下采取不同反应的复杂人。
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组织和个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管理上,领导方式、管理方式、奖励方式都要灵活多变。
观点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随
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他们 效率
相应管理措施
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 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弹性、应 变的领导方式,以提高管理效率 强调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
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在于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人的工作动机是获得最大的经济报酬。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 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 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亚当.斯密
观点
多数人生来懒惰,且尽可能逃避工作
合理性: § 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承认人是社会实体, 认为在看到人的自然性需要的同时,更要重视 人的社会需要 § 丰富了激励理论。从满足人的社会需要入手 进行管理,可以收到比单纯的物质刺激更好的 效果 § 改变了管理重心,开创以人为本的管理模 式,促进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自动人”假设(Y理论)
3、几种不同的价值观:
(1)神权至上的人生价值观(欧洲中世纪) 人蔑视自己、怯懦、自卑、上帝的奴仆 (2)人权反对神权和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 义价值观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主张人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 反对禁欲主义,追求人生幸福、人间欢乐。
(3)无产阶级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人生 的价值是贡献和奉献。 建立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兼顾的价 值观,融个人的价值理想与社会共同价值 理想之中,并以最高的价值理想,成为最 终的奋斗目标。 集中解决三个问题: 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个人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第二次全体员工会议以后,王经理把10位销售员留下来继 续开会,在会上他推出了一个奖金、浮动工资与完成销售量挂钩 的试行方案。方案的要点有三:(1)每位销售员每月应完成的 销售量定为38台。(2)完成这一指标得全奖,如完不成,则每 完不成一台扣20%奖金,达不到34台,扣除全额奖金(值得一提 的是,全额的奖金金额约为工资的2/3)。(3)连续3个月完 成指标,第4个月向上浮动一级工资,连续一年完成指标再向上 浮动一级工资,如享受浮动工资后,没完成指标,第2个月起取 消浮动工资,如连续半年完不成指标,则下浮一级工资,连续一 年完不成,再下浮半级工资。在对试行方案作解释时,王经理说, 方案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试行方案首先需要大家 转变观念,要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同时他告诉销售员,他实施奖 金向销售员倾斜的原则,销售员的奖金额为一般人员的200%, 但要拿到,则必须完成指标。同时他补充,完成销售量是以资金 回笼到位为准。可想而知这方案一宣布,马上引起销售员的一片 哗然。但王经理坚持实施这一方案,他口头上解释说:这是试行 方案,可在实施中修改,但一定要试。心里却在想:就得要采取 强硬措施,好好管一管,要不大家怎么肯拼命干。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3)
• 4无为而治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 – 治大国若烹小鲜。夫烹小鱼者不可扰,扰之则鱼
碎;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 – 适应自然,自觉服从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和过程 – 最优管理原则
• 5以和为贵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4)
• 6目标管理的心理思想
– 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远谋方有深韬略。
• 7人力管理的心理思想
– 人员甄选的心理思想 – 人员任用的心理思想 – 人员激励的心理思想 – 环境管理的心理思想 – 时间管理的心理思想 – 信息管理的心理思想
案例分析
王经理新任销售部经理,上任后,他一直在琢磨:怎样才 能抓好销售部的工作呢?他认为销售部任务是否能完成全部都落 在销售员身上,因此抓好销售员是个关键。王经理在他上任的第 一次全体销售部员工大会上表示,他先要花一周时间作调查研究, 在此期间一切仍按原来的程序工作。这一周内王经理做了三件事: 一是查阅近5年的本公司销售统计资料,特别注意每个销售员每 个月完成的销售量。他发现前几年销售员完成的量在30~40台 /月,可这两年一直在25~30台/月之间。销售员的人数从原 来的6个,增加到8个,现在是10个,但销售总量却没有大的增 加。二是他走访了本市和邻近地区的同类厂,了解它们的销售情 况,特别是销售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下来大体上好的厂家销售员 的销售量达30~35台/月,差的只有10~20台/月。三是制定 一个销售员的奖金、浮动工资与完成销售量挂钩的方案。王经理 发现,以往销售员的奖金与完成的销售量有些挂钩,但拉开的差 距不大,浮动工资基本是平均分摊。王经理准备在这方面要有所
• 超Y理论的提出者:薛恩(1960’s) • 复杂人假设对人性的理解 • 超Y理论(应变理论、权变理论)的管理观 • 对超Y理论的评价
第6节 “文化人”假设与Z理论
• 提出者:威廉·大内 • Z理论的提出背景(1970’s-1980’s) • Z理论的基本思想
Z理论的基本思想
• 企业对员工实行长期或终身雇佣制,使员工与企业同甘 共苦,并对员工实行定期考核和逐步晋升制度,使员工看 到企业对自己的好处,因而积极关心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 发展。
第三章 人性假设——管理心理学 基本理论流派
第1节 西方组织管理心理学关于人 性的假设与管理心理学的出发点
• 经济人假设 • 社会人假设 •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 • 复杂人假设 • 文化人假设
第2节 “经济人”与“X理论”
1. 经济人的概念
– Rational-economic man – 代表人物:泰罗、吉尔布雷斯、闵斯特伯格 – 麦格雷格将之称为“X理论”
• 企业经营者不单要让员工完成生产任务,而且要注意员工 培训,培养他们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需要,成为多专多能 的人才,从而积蓄企业的内部人才资源,也为有志于得到 提升的人员提供机会。
• 管理过程既要运用统计报表、数字信息等鲜明的控制手段, 也要注意对人的经验和潜在能力进行诱导。
• 企业决策采取集体研究和个人负责的方式,由员工提出建 议,集思广益,由领导者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
2. X理论的基本观点 3. 相应的管理方式 4. 对X理论的评价
第3节 “社会人”与“人群关系 理论”
1. 社会人假设的产生背景——霍桑实验 2. 社会人(social man)Fra bibliotek论的奠基者——
梅约
3. 人群关系理论对人性的理解 4. 基于社会人的管理方式 5. 对人群关系理论的评价
第4节 “自我实现的人”与“Y 理论”
• “自我实现的人”(又称“成就人”)的 概念
– 提出者:马斯洛 – 什么是自我实现
• 阿基里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 麦格雷格提出“Y理论”(1960) • Y理论的主要内容 • 基于Y理论的管理方式 • 对Y理论的评价
第5节 “复杂人”与“超Y理论”
• 代表人物:伍德沃德(英)、劳伦斯、洛 尔施(美)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1)
• 2以德为先
– 提倡贤人政治,崇尚以德治国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
之。 ——孔子《论语》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续2)
• 3中庸之道
• 中庸,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 孔子《礼记》
• 凡事要适度 • 统一把握好矛盾的双方 • 掌握灵活多变的原则 • 保持矛盾双方的协调
• 上下级关系融洽、平等。管理者对员工要处处关心,让员 工多参与管理。
• 大胆引进没有经验的新人员。因为新人员比较容易接受企 业文化,不大会产生抵触或拒绝的态度,而管理的关键就 在于员工要认同企业文化。
第7节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 1以人为本
– 仁者爱人-《孟子》
–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 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 分阳,两仪立焉。阴变阳合,而知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 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 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 成男,坤道也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 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 灵。——周敦颐《太极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