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王有为张国华李凌岚

【摘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的不合理是造成火车站地区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各种交通设施的地位作用、各自特征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各种交通设施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合理模式。为今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火车站,交通设施布局

【Abstract】unscientific layout of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railway station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of the traffic jam in the district of railway station. From respective functions, character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ffic facilities in railway st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s reasonable pattern of railway junction station layout. It provides theoretic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railway junction station planning design.

【Keywords】railway station,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火车站地区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火车站的通病,交通设施布局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苏州、广州、上海、南昌等大城市火车站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一系列实践,总结了主要交通设施在火车站枢纽布局的规律。各种交通设施为铁路旅客集散服务的作用不同,这决定了各种交通设施在枢纽中地位。另外,各种交通设施的特征与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交通设施的特征、管理模式及地位决定了其布局方式与位置。

1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的组成

交通设施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铁路设施;包括站场、站房、站前广场等。二是为旅客集散服务的城市配套交通设施;包括轨道站、公交站、出租车上落客区及候客区、社会车上落客区及候客区、长途车站、旅游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2 各种交通设施在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

2.1 铁路站场与站房

作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最重要的交通设施,其他交通设施均应当以站场与站房为中心布置,以方便进出站。因此其位置与形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他交通设施的布局。

2.2 站前广场

站房的自然延伸部分,不仅是车站景观与形象的载体;在交通组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到站旅客均需经其进站;站前广场的缓冲作用使得进站客流秩序井然;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广场成为紧急疏散场地,可保证旅客安全,因此其是地位仅次于站场与站房。

2.3 轨道站点

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居民未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与铁路的换乘量将随着轨道网的

完善逐步增加,并可能成为铁路集散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在规划重点考虑轨道设置。

2.4 公共汽车站点

现阶段公共汽车是各大城市铁路集散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一般达到50%左右(参见表1),因此在布局综合枢纽的交通设施时应当优先考虑公交站点的布置。

表1 南昌、苏州火车站交通方式构成(%)

城市 公交 出租车 社会车 长途车 旅游车火车 步行 南昌 44 17.90 8.40 9.40 15.20 5.10 苏州 56 22 5 4 3 2 8

2.5 出租车

作为旅客集散重要的交通之一,作用仅次于公交,但是其车流量最大,布局时要注意其上、落客区规模要能够满足需求和详细的交通组织。

2.6 社会车

现阶段社会车作用不明显,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社会车承担的作用将不断加强,在规划时必须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2.7 长途客运站

一方面,它为火车站集散提供一定的服务;另一方面,它同铁路客运存在着竞争。是否将长途车站布置在火车站枢纽,关键看周边的城市道路系统能否支撑火车站和长途车站集散交通。一般中小城市可以将长途车站与火车站布置在一起,而大城市应将两种设施分开布置,通过便捷的城市交通衔接。

2.8 旅游大巴

在旅游城市须规划足够旅游巴士停车场,同时还要考虑在旅游高峰期间的应急措施。

2.9 非机动车

在铁路旅客集散中作用较小,其主要为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及部分来火车站购票人员服务,停车场位置宜方便旅客购票,但不影响整体的交通组织和景观。

综上所述,进行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时应该按照以下优先顺序考虑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位置。站场与站房→站前广场→轨道→公交→出租车→社会车→长途车→旅游车→非机动车。

现阶段国内铁路站场与站房均由铁路部门规划设计,做为火车站枢纽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城市规划技术人员在对火车站综合枢纽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站前广场、轨道站、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的规划布局。

3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各种交通设施的特征分析

3.1 站场与站房

目前,大多数站场位于地面,主要因其占地大,要求场地平整,而火车爬坡能力差,从经济的角度将其设在地面。中小城市站房靠铁路站场一侧设置;大城市站房常在站场两侧设置,并通过高架候车室将其连成一体,可增加候车面积、节约用地、缩短进站旅客步行距离。在大

425

城市火车站建设时应当优先考虑(参见图1)。

其特征与布置方式决定进出站旅客采

用“高进地出”的组织方式最科学,即二

层进站地下出站,其他为旅客集散服务的

交通设施布局要与旅客进出站组织方式结

合,以便缩短旅客进出站的步行距离,减

少人车干扰。

3.2 轨道站点

随着城市轨道网的完善,城市轨道对

铁路旅客的集散作用将越来越大。而轨道

车辆具有爬坡能力差、转弯半径大、不机

动灵活等缺点,轨道站点多数位于地下,

也有位于二层或者地面的,要结合城市轨

道线网的规划综合考虑。在采用“高进地

出”的客流组织时,位于地下的轨道站与出站接驳

一般较方便,而与进站接驳则存在天然缺陷,在布

局轨道站点位置时除了要满足设站的技术要求外,

必须要对轨道与进、出站接驳给予充分的考虑,同

时还要适当考虑与其他交通设施的换乘方便。 3.3 公交车、长途车、旅游车

属于大型客运车辆。爬坡能力差、车辆转弯半

径大、机动性能差是其共同的缺点,规划布局均适

宜在地面布置,其上、落客区可分开或者一起规划;

车门均开在右侧,旅客必须从右侧上下车,在上落

客区规划时必须注意。

3.4 出租车、社会车

机动性能好、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规划

布局应将其上、落客区分开设置(参见图2),落客

区尽量接近进站口,而上客区尽量接近出站口,最

大程度减少步行距离,出于安全的考虑,旅客上下

最好也布置在车辆右侧。 4 火车站枢纽交通设施的运营管理特征

4.1 站场与站房

站场与站房以及部分站前广场由铁路部门统一管理。铁路旅客进出站的流程如下:安全检

查→进站候车→检票上车→下车→检票→出站。为了减少步行距离,进站落客区应当靠近进站图2 规划上海高铁站出租车、 社会车上落客区分离 图1 南昌火车站改造综合交通规划平面图

427

口,出站上客区应当靠近出站口;为了避免大量人流瞬间到达所造成的拥挤和安全隐患,进出站口均要有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

4.2 其他城市配套交通设施

其他各种交通设施由地方政府管理,不同的交通设施又被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如公交由公交公司管理,长途由长途运输公司管理等。另外,运营过程各种交通设施也有各自要求,如地铁需要有付费区和售票、检票设施,长途车需要有候车室和售票处等等。

4.3 条块管理对交通设施布局的影响

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设施运营管理的需要,规划方案如果不能适应管理体制的要求,往往无法落实,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各种交通设施的布局最好相互独立,在空间上分离。尤其将铁路设施用地与城市配套交通设施用地分离。规划方案虽然在技术上未必最优,却是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在轨道站的布局时,最好能够将轨道站设在铁路站场的正下方,铁路与轨道之间实现“零距离”的垂直换乘,但是这却给火车站和轨道站的运营管理带来了现阶段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是可实施性难度极大。

5 火车站枢纽各种交通设施规划布局原则

(1)站场布局主要考虑铁路线路走向及其与城市的关系,可作为规划的前提条件,站房宜设置在站场中央,可视具体情况有一定范围的摆动,大城市通过式车站站房建议采用高架候车室,两侧均设置站房。

(2)广场一般结合站房设置,站场两侧均有站房时应该设置两个广场。站前广场与进站口之间尽量避免有车辆穿行。

(3)大城市应当优先考虑轨道站设置,站点宜将其布置在客流集散的主广场一侧。 (4)公交站应布置最方便旅客使用的位置,布局不宜过于分散,上、落客区也不宜分开设置,最宜将其布置在地面站前广场的一侧。

(5)出租车宜将上、落客区分开布置,落客区尽量接近进站口,新建车站常将其设置在二层平台上,下车后直接进站;上客区尽量接近

出站口,常设在地下一层,出站后即可乘车离

开。

(6)即停即走的社会车辆落客可与出租车

一起组织,停车场宜在地下,即节省空间又方

便接站。

(7)大城市长途车站不宜与火车站布置在

一起。一些与铁路接泊为主的长途线路应考虑

布置在枢纽内(参见图3),可与公交枢纽结合

布置,采用公交的运营模式。

(8)旅游大巴、非机动车等交通方式承担

少量集散,可以规划在稍微偏远的地块,但要

做好旅客进出站的步行组织。

图3 规划广州新客站地面交通设施图

6 结论

火车站综合枢纽交通设施布局首先要考虑旅客进出站的安全与方便、要有利于缩短旅客进出站的步行距离;交通设施布局时要考虑其为铁路旅客集散的作用及交通工具本身的特性,作用大的优先考虑;交通设施布局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最优,还必须考虑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南昌火车站综合交通整治规划[R].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

[2] 苏州火车站改造综合交通系统整治规划设计[R].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

[3] 上海七宝高铁站地区概念规划[R].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4

[4] 广州新客站概念规划国际招标规划[R].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4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国外典型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设计实例剖析 摘要:对国际上典型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了剖析,包括旧金山的港湾站、巴黎的拉德芳斯站及柏林的来哈特站;描述了其内部的换乘流线,概括了其平面及立面布局的特点,为我国综合交通枢纽布局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换乘流线,平面布局,立面布局 Analysis of Typical Layout Design in Foreign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layout design of integratedtransport hub abroa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ransport hubs of Transbay Terminal in San Francisco, La Defence Terminal in Paris and Laher Bahnhof in Berlin, outlin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nsect and the vertical sections, holds that the know-how in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abroad shall be introduced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nsport hub, transfer line, transect section, vertical section 目前,我国大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尚不完善,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先进枢纽有不小的距离。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但设计理念和布局设计方案不合理也是一项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剖析国外典型的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包括旧金山的港湾枢纽(Transbay)、巴黎的拉德芳斯(La Defence)换乘枢纽及柏林的来哈特枢纽(Lehrter Bahnhof),重点分析其布局设计特点,从中提炼其设计理念,供有关的设计和技术管理人员参考。 1 旧金山的港湾枢纽 美国旧金山的港湾枢纽(Transbay)是21世纪现代化的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通勤铁路)以及长途汽车客运、城市道路交通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于2003年开工建设,将于2007年建成。该枢纽建筑面积76645㎡。其中55742㎡用作各种交通之间的换乘空间,20903㎡用作综合开发空间,含各类住宅、宾馆、办公、零售用房约3 000间。工程投资约8.88亿美元,预计的综合开发收入为3.25亿美元。轨

北戴河火车站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报告

一、区域概括 1、地理位置 北戴河海滨地处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心的西部。是秦皇岛的城市区之一。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常年保持一级大气质量,没有污染,没有噪音,城市森林覆盖率54%,人均绿地630平方米。这里气候宜人,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联峰山,自然环境优美。与北京,天津,秦皇岛,兴城,葫芦岛构成一条黄金旅游带,北戴河处于旅游带的节点。北戴河海滨避暑区,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亭,东西长约20华里,南北宽约3华里。 北戴河系秦皇岛市辖区。位于渤海湾北岸中部,河北省东北部,也距离辽宁很近,过了5KM的海面,就到东北了!地理坐标于北纬39°47′48″~39°53′17″,东经119°24′08″~119°31′58″之间。东北与海港区毗连,北、西部与抚宁县接界,东西最长11.20千米,南北最宽10.15千米,总面积70.14平方千米,海岸线20.13千米。区政府驻地东北距秦皇岛市中心19千米,西距首都北京约279千米。京(北京)哈(哈尔滨)铁路、205国道从境内通过。102国道临境,京(北京)沈(沈阳)高速公路从境北附近通过,境内建有高速公路北戴河出口至崔各庄路口连接线。是关内特别是华北连接东北的咽喉,地理位置优越。 2、旅游资源 北戴河是个避暑圣地。旅游季节基本上为5-10月。7-8月是旅游高峰,除了放暑假的师生外,各地各部门组织的培训、疗休养也多集中在7-8月份。中央机关的领导(包括很多退下来的老领导)也会在这个时段去避暑休养。从7月1日起,海滨的部分路段要戒严封行。 北戴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区西南15公里处。它西起戴河口,东至鹰角石,是一处天然海滨浴场。北戴河风光秀丽,苍翠的青山和浩瀚的大海相映,精致的别墅与葱郁的林海交融。海岸漫长曲折,滩面平缓,沙软潮平,海水清澈,是我国一处规模较大、风景优美、设施比较齐全的海滨避暑胜地。 这里是中国开发最早的海滨度假区。徜徉于北戴河区、南戴河、昌黎黄金海岸、燕塞湖景区、野生动物园,在海水、沙滩、树木、动物相伴下,你会度过一个浪漫的假日,亲近渔家游。

最新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供电系统简介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供电系统简介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供电系统简介 一、工程概况 天津站交通枢纽是天津最大的交通枢纽,它汇集了铁路、京津城际、地铁2、3、9号线以及前后广场的公交中心,组成多种交通方式集中换乘的综合交通设施。天津站交通枢纽根据工程位置分为前广场工程、后广场工程和周边市政交通工程;按照工程的性质划分为地面建筑工程、地下工程、城市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四大类。项目组成及分类情况如下: 1. 海河东路地道及主广场地下工程 海河东路地道工程西起三经路和进步道,东至天津站邮局门前,隧道总长度949.324m,其中封闭段长度620.324m,横向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地道行车净空4.5m。 主广场地下工程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主要包括过境公交车的停靠站、出租车及私家车的停靠站、部分停车场、设备管理用房等。地下二层为停车场,共有停车位约470辆,为一类停车场,防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广场及停车场总建筑面积约43597m2,另设有自行车停车场夹层和疏散夹层共4260 m2。 2. 副广场工程 本工程为新建的地下二层建筑,地下一层主要包括西侧的出租车等候区和东侧的地下旅客候车及集散区,以及为旅客进入地面公交广场的夹层。建筑面积约17800 m2,其中地下出租接客区约

10000 m2,地下人流集散广场约7000 m2,夹层约3523 m2。地下二层为出租车、社会车停车场,建筑面积约17000 m2。总建筑面积39000 m2。 3. 枢纽控制中心(略) 图3-3 枢纽各子项组成 4. 轨道换乘中心工程 本交通枢纽地下部分由2、3、9号线的车站建筑主体部分(地下二、三、四层)和附属部分及交通层(地下一层)组成。其中车站主体部分包括公共区、设备管理用房区等(包括风道)组成;交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区域功能拓展研究(刘树祥)

淄博火车站地区功能拓展研究 1 引言 随着2008年胶济四线的建成通车,胶济线开通的动车组,设计时速可达200-250km/h,实际运行速度接近200km/h,发车间隔在25-30分钟,已达到日本新干线和欧洲高速铁路建设初期的水平。胶济线客运线路提速,必然密切山东半岛城市群的联系,淄博火车站作为胶济线的重要交通节点,将进一步巩固其交通枢纽地位。 交通枢纽地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设施本身,还体现在交通枢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与土地开发的影响方面。淄博火车站地区未来将发展成为一个集国铁干线,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交枢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交通枢纽,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言而喻。 自“十一五”开始,国内建成了沪杭、武广等高铁项目,一些大型枢纽站点相继建成,高速铁路建设如火如荼,而对国内对高铁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研究和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高速铁路车站地区如何成功开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非常重要。本专题通过研究国内高铁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规律。为淄博火车站地区用地规划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2 高铁车站对城市的影响 国外针对高速铁路车站地区的发展问题已有非常前沿的研究。总体来说,对于这种交通枢纽地区,强调把交通枢纽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进行考虑,重点关注节点交通价(transport value)和城市功能价值(functional value)两个方面。所谓节点交通价值指交通枢纽本身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所反映的交通功能与设施属性,日交通量是反映这个价值的重要指标;而城市功能价值是指枢纽地区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和催化所产生的价值,比如围绕交 通枢纽承担了城市多少商务功能等。 一个场所有很好的可达性,将吸引商业、 住宅和其他设施的集聚,功能集聚的同时也会 相应带来交通量的增长。如果场所具备了商 业、办公等设施,而交通的可达性不好,这些 城市功能将不能继续增长。因此城市功能价值 的增长和节点交通价值的增长都存在着边际 效益递减的关系,两者之间平衡发展是目前交 通枢纽地区发展的主流思想(见右图)。

上海轨道交通的枢纽等级

上海轨道交通枢纽等级 近年来建设部提出要确定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与任务,完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城市交通换乘枢纽建设,促进公共交通健康有序发展,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是实现交通功能转换的场所,是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方向客流的转换点,是城市客运交通各方式有机衔接的重要设施,是确定公共交通主导地位的有效途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的合理布设对改善整个交通系统功能,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解决出行换乘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综合服务水平的研究中,首先应确定枢纽的等级和功能类型,明确枢纽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才能对上海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服务水平作出综合、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3.1 上海公共交通枢纽分级 上海枢纽布局规划在市域范围内选择了145个枢纽站点,根据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规模大小,分为A、B、C、D四类。其中,A类枢纽5处,B类枢纽88处,C类枢纽37处,D类枢纽15处。

图3.1 上海综合客运交通枢纽近期建设规划示意图 1、A类枢纽(5处):以航空、铁路等大型对外交通设施为主,配套设置轨道交通车站、地面公交站、社会停车场、出租车营运站等市内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型市内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结合两大机场和铁路客站,全市共形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浦东国际机场、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南站和铁路浦东客站枢纽共5个一体化市内外综合交通换乘枢纽。

2、B类枢纽(88处):以轨道交通车站为主,结合地面公交站点、出租车营运站、社会停车场和长途客运站等其他交通设施,共同形成的大中型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图3.2 B类综合交通换乘枢纽规划图 根据不同的客流规模,B类枢纽主要分为两类: B1类枢纽(15处):是以三线及三线以上轨道交通换乘站为主体的大型枢纽。B1类换乘枢纽地区的规划工作是近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汉中路、静安寺、人民广场、世纪大道、徐家汇、虹口体育场等地区的综合交通规划均已完成或基本完成,其余站点将根据轨道交通推进情况和周边用地情况逐步实施。

《南京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附件一: 《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任务书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主城区、东山副城、仙林副城、江北副城。面积834平方公里。涉及玄武、秦淮、鼓楼、建邺、雨花、栖霞、江宁、浦口、六合9个行政区。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2013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2030年。 三、规划内容 包括规划背景与现状概况阐述、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规划总论、城市雨水径流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城市防涝系统规划、近期建设计划、管理规划及保障措施等。 四、规划依据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江苏省城市排水规划编制纲要》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181)

五、编制要求 1、成果要求:编制单位负责提交《南京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征求意见稿、评审稿、送审稿及最终稿,均由四部分构成:①规划文本;②规划图册;③规划说明书和管道计算书;④规划附件。提交修订后的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 编制单位负责提供市供节水处组织的审查所需的中间成果文件(征求意见稿、评审稿、送审稿,数量满足评审需要),最终稿(市政府批复后)要求提供纸质文件40 份(含所有附件),最终稿文本、文本说明、图集等电子版光盘2套(含word、PDF及CAD格式)。编制单位负责提供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成果文件40份。 2、质量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先进的理念及超前思维,科学合理的完成规划编制,进一步提升城市防涝能力和生态功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的总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规划应达到住建部、江苏省城市排水规划编制大纲及相关标准、规范深度要求,规划成果通过有关各方组织的专家评审。 3、时间要求:2014年7月30前完成征求意见及南京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专家评审;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专家评审稿;10月15日前完成专家评审;2014 年11月30日前完成送审稿。 六、意向参选单位要求 (1)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的企事业法人; (2)同时具备市政公用行业(排水)专业设计甲级资质和水利

最新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下结构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

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下结构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

摘要:介绍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设计原则、要求和防水材料的选择原则。详细介绍工程所选用的湿铺法改性沥青橡胶防水卷材(聚酯胎)、湿铺法及反应性丁基橡胶自粘型防水卷材、缓膨胀止水胶、钢片丁基橡胶止水带、注浆管、混凝土 界面剂及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涂料等主要防水材料的产品特性和应用。 关键词:地铁工程;地下结构;防水材料;应用 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主要组成为地面和地下工程,地面工程为京津、京沈高速铁路站,地下工程为城市公交系统站,地铁 2、3、9 号线东站交汇和换乘,主副地下广场及主副地下广场连续线、地铁地下连乘线等。地下工程防水面积约 50万 m2、地面防水工程约 20 万 m2,工程投资 70 亿人民币(不含高速铁路的费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 地下工程为整体地下 1~4 层,地下最大开挖深度 31 m,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桩、喷射混凝土等,地下工程防水采用结构全包防水层和主体结构自防水相结合的模式。 1 防水设计 1.1 防水设计原则、防水等级和标准 地下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水、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以防为主”:主要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首先,应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力,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结构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蚀性和耐久性;其次,应加强结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 (2)“刚柔结合”:从材料性能出发,要求在地下工程中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结合使用。 (3)“多道防水”:除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提高其抗裂、抗渗性能外,应辅以柔性附加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防水要求,达到互补作用,最终实现整体工程防水的不渗、不漏。 (4)“因地制宜”:根据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环境和地层条件是气候变化和温差大、地下水位高、补给来源丰富、临海、地层渗透系数大、地下水等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确定采用全包防水的措施。在城市修建地下工程,根据环保、水资源保护的要求,防排水设计应采用“防”而不是“排”的原则,严禁将地下水引入地下建筑结构内。 (5)“综合治理”: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要求结构与防水相结合,并做好其它辅助措施。 防水等级为一级。 标准: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1.2 防水设计要求 (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着重于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等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使结构防水建立在可靠的技术数据基础上。根据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区环境特点、周围及地下建筑设施等确定结构型式、施工方法和结构防水体系,做到结构与防水相结合。 (2)该工程地下水位高,近临海河,补给来源丰富,地下工程基本修建在含水地层中,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浅层微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钢结构具有不同程度腐蚀性的地段,应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保证混凝土、钢筋和钢结构的耐久性。 (3)在城市修建地铁和地下工程,根据环保和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永久性的防水设防应采用“防”,而不是采用“排”,严禁将地层中的地下水引入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工程中,在施工期间,应做到无水作业,可以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 (4)施工中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确保围护结构基面的平整、不开裂,在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做到无明水。 (5)加强细部构造的防水,做到不渗不漏。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学习资料

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解析 作者:赵巍 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建成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已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构建可持续发展、高标准、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交通发展目标。本文旨在解析综合交通枢纽的内涵与特征,研究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交通枢纽与综合交通枢纽 枢纽,《辞海》的解释为“比喻冲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以此类推,交通枢纽自然是交通的“冲要地点”和“关键之处”。一般认为,交通枢纽地处于两条或几条干线运输方式的交叉点上,是交通运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枢纽从宏观上,指交通节点所处的区域或城市,即交通枢纽城市;微观上,指交通节点上办理客货中转、发送、到达的多种运输设施(包含线路、站场、交通工具、信息等)的综合体。 交通枢纽的形成受区位、政治、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发展的影响;反过来,交通枢纽对于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又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大城市、大工业中心、大型海港或河港、空港往往都会形成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城市按汇集的主要运输方式可分为:铁路公路河海枢纽,如上海、天津、汉堡、纽约;铁路公路内河枢纽,如南京、武汉、莫斯科、法兰克福;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如北京、东京、巴黎;内河公路枢纽,多为中小城市。 综合交通枢纽是由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干线所组成的交通枢纽。随着城市规模大型化、人员流动高度化、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城市交通流量密集,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成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重点。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之间的衔接关键节点,其规划发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的案例分析,总结借鉴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建设经验。 主题词:轨道交通,综合枢纽,分析 Abstract: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ail transit hub of the comprehensive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ail transit comprehensive hub for reference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Keywords: rail traffic, comprehensive hub, and analysis 在综合客运枢纽中引入轨道交通,使之成为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是确保综合客运枢纽周边交通通畅的重要途径,也是综合客运枢纽集疏运体系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的大型枢纽基本都有一条或者多条轨道交通线路与之连接,通过在枢纽内直接修建轨道交通或者利用换乘通道连接轨道交通站点,有效疏导了旅客进出车站,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 1 国内外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案例分析 1.1 法国巴黎拉德芳斯枢纽 拉德芳斯(La Defense)枢纽位于巴黎拉德芳斯副中心,包括地铁1号线、有轨电车T2线、区域快速铁(RER)A线、郊区铁路线和多条公共汽车线路,是集轨道交通(高速铁路、地铁线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已形成了高架道路交通、地面交通和地下交通三位一体的交通系统,形成了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将拉德芳斯区与巴黎市中心区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一公共运输服务系统日接待乘客达50万人次以上,超过80%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进出拉德芳斯副中心。拉德芳斯枢纽设计的非常先进,巧妙地将多个车站都整合在一个4层的大型建筑内,乘客不用出站就可以换乘各种方式,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其完善、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1.1.1 平面布局 拉德芳斯区域位于法国巴黎市区的西北部,城市主轴线的西端。该枢纽具有交通、商业服务等功能。公交车站层,在枢纽的东侧,公交线路包围了小汽车停车场,设有大量清晰的道路标志,引导车辆快速通过,有序停放;中央为售票和换乘大厅,有商业及其它服务设施;西侧为郊区铁路和有轨电车T2线。乘客通过地面出入口和换乘大厅的换乘楼梯,可以很方便的到达商业中心,以及地下三、四层的地

天津火车站介绍资料

天津火车站介绍资料

天津站 天津站是地处京山、津浦和京九(联络线)三大干线天津枢纽上的重要客、货、运车站,也是天津市主体客、货运输站。天津站始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十四年八月二十八日(1888年10月3日)通车。 天津站历史上曾以龙头火车站、天津车站、天津紫站、天津老站和天津东站为站名。民国五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16—1946年)被国家核定为一等站,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被核定为特等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今历次核定中,均被铁道部核定为特等站。 1988年扩建后天津站 1988年10月1日,新建的天津站竣工启用了。高大的主站楼房和矗立在在楼顶高66米的圆柱形钟楼,雄伟挺拔,面临海河。左侧有天津邮政大楼,右侧是销售百货精品的龙门大厦。主站房广场前是海河及横跨海河的解放桥,以及对岸的高楼大厦。 天津站在昔日老龙头车站基础上,再次改建、扩建,总建筑面积达62674 平方米,客运车场有6个旅客站台,接发客车能力由原来的46对增加到95对。候车能力增加到1万人。站房和桥梁工程结构坚固,工程总体布局得当。采用高架候车,上进下出,南北两面开口的设计方案,流程合理,便于旅客疏散。立面设计简朴、明快,外表美观,富有民族特色。进站口是圆形大厅,厅的穹窿顶部绘画着精美的精卫填海油画。站内设施先进,配套齐全,有现代化的电视问询、计算机售票、检票、电子显示牌等八大电子服务系统。是最好的现代化火车站之一。 车站主要运输设备设有天津站客车到发场、货车到发场和编解场各一个;客车库2个(存放编解客车);天津北站客车到发场、调车场。车站主要客运设施设有天津站候车大厅,行包楼1座,售票大厅1座,站内4个售票处。旅客地道1座,行包地道1座。车站主要货运设施设有天津南站、天津站南货场、天津北站北货场和天津北站南货场。

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

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建设单位: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2011年3月

1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重庆市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 (2)建设单位:重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类别:交通运输与物业开发 (4)工程总投资:760273.39万元。 (5)项目范围:沙坪坝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改造工程北靠三峡广场,南接石碾盘、小龙坎片区,西南侧与沙坪坝公园紧邻。 (6)主要工程内容: ①成渝客运专线改建:DK295+962(桥头)~DK297+336.81(隧道口),线路长1.414km。主要工程内容:客专场设到发线4条(含正线),侧式站1座,岛式站台1座;普速车场设到发线2条(含正线),设侧式站台1座,岛式站台与客专场共用,拆除既有到发线及站台,1道左侧新建450m×11.5m×1.25m基本站台1座,2道与3道间、6道外侧分别修建450m×11.5m×1.25m中间站台各1座。站内新建AT所1处,场坪尺寸37m×34m。车站内用于排水的既有盖板箱涵和拱涵7座,均改建为框架排洪涵,用于车站排水。 ②高铁站场上盖及物业开发:铁路上盖内容包括成渝客运专线沙坪坝站房、商业主力店、商业精品店、高层商务公寓楼、写字楼、商务酒店、高层住宅和休闲绿化广场。总建筑面积共695000 m2,其中地面有460000 m2,地下有245350m2。 ③道路工程:新建及改建道路9段,分别为:站西、站东路(改建)、站东路下穿道(新建)、站东路下穿匝道(新建)、天陈路下穿道(新建)、天陈路北段(改建)、天陈路南段(改建)、站南路(新建)、东连接路(新建)、西连接路(新建),道路总长5.599km。

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

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国际竞赛 项目名称:天津站地区交通枢纽及交通组织规划方案国际竞赛 编制时间:2003-10~2003-11 项目负责人: 马林涛 项目参加人员:杨忠华 李长波 郝钊 项目简介: 项目概况 天津站地区是天津市标志性地区之一,是城市对外交通和内部交通的重要枢纽。目前该地区除了现有铁路、公交等交通服务设施外,规划地铁2、3号线与轻轨9号线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在此设站换乘。准备建设的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将安排在火车站北侧;沿海河设置水上巴士运营。规划要求解决好该地区轨道、公交、铁路、城际客运线之间的联系,同时考虑水上巴士码头的设置,方便各种交通方式客流之间的换乘,综合考虑规划范围内的各功能分区及周边环境的人流、车流(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安排交通流线,改善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并结合海河综合开发和堤岸改造做好沿河景观设计。 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班牙里卡多.波菲建筑设计事务所、英国伟信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新加坡工程国际咨询公司、香港利安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五家规划设计机构,参加为期十天(2003.11.21 - 2003.11.30)的规划方案现场设计竞赛,11月30日经过专家组评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获得竞赛第一名。 一、 项目特色 在对项目规划背景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用地特征和交通特征两个角度,明确规划区域的交通功能定位和景观设计立意,提出轨道交通线路调整方案和火车站总体布局方案,高效利用地面、地下空间解决交通接驳功能,突出火车站前广场地面景观功能,形成与海河融为一体的自然绿化景观。 二、 规划背景分析 1. 天津市处在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环境中 京津城际高速客运专线建成后,由于时空距离的缩短,使得京津两市间的旅行宛如置身于同一城市。依靠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连接的城市地区将面临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天津站地区就是这一发展要求的突出代表。 2. 规划区处于沿海河两岸大规模开发的发展趋势中 海河经济带和海河风光带的规划定位是当前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战略,并正付诸积极地实施之中。 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迫切性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 项目背景 1 1.2 项目概况 5 1.3 问题及建议9 第二章需求分析11 2.1 社会经济特征11 2.2 需求分析17 2.3 目标市场23 第三章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4 3.1项目建设的原则24 3.2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24 第四章建设条件27 4.1建设地点选择27 4.2 区域概况27 4.3 建设条件28 第五章建设方案30 5.1 项目的定位及建设原则30 5.2 建筑方案34 5.3公用工程方案66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83 6.1 环境条件现状调查 83 6.2设计原则83 6.3环保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83 6.4主要污染物85 6.5治理方案86 6.6环保投资87 6.7环境影响评价87 第七章节能89 7.1 节约能源89 7.2 能源消耗分析90 7.3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90 7.4 项目节能管理设计 90 7.5节能节水措施综述91 第八章消防95 8.1 设计依据95 8.2 消防措施95 8.3消防管理99 第九章组织机构设置与项目管理100 9.1 组织机构设置100 9.2 项目管理100 9.3 职工培训100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101 10.1 项目实施原则101

10.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10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04 11.1 编制依据 104 11.2 总投资估算内容104 11.3 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105 第十二章工程招标107 第十三章财务评价109 13.1编制说明109 13.2财务分析110 13.3 财务评价结论113 第十四章社会评价114 14.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114 14.2 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14 14.3 社会评价结论115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116 项目附表、附图、附件 附表: 1、总投资估算表 2、流动资金估算表 3、投资计划及资金筹措计划表 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 5、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 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8、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9、全部现金流量表 10、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1、利润和利润分配表 12、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3、资产负债表 附图: 1、项目区域位置图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方案

? ?登录 中国政府网| 四川省政府网站| 自贡市人民政府网站登录 返回主站 ?首页 ?组织机构 o机构职能 o权力清单 o领导班子 ?政务公开 o工作动态 o通知公告 o方案公示 o业界动态 o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o总结公报 o法律法规 o财政资金 o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o民生工程 ?机关党建 ?办事服务 ?重点领域 o棚户区改造 o农村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 o公共企事业服务 o重大项目推进 ?项目信息 o招标信息 o中标候选人公示 o重点项目系统 o招标澄清补遗 o预售许可 ?执业资格 ?工程造价

o规范定额 o人工信息 o材料价格 o造价指数 o造价指标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政务公开/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政务公开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方案公示 ?业界动态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 ?总结公报 ?法律法规 ?财政资金 ?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民生工程 通知公告通知公告 ?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督导及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举报电话[2018-09-12] ?自贡市城乡建设档案信息中心关于清退1998年以前档案保证金的公告[2019-01-25]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四川博意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资质审批决定的通告[2019-01-23]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程担保公司担保市场管理的通知[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行差异化缴纳的通知[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工程担保公司年度审核登记工作的通告[2019-01-1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自贡市格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资质审批决定的通告[2018-12-28]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2018年第二、三季度施工图审查质量动态监管工作情况报告[2018-12-27] ?自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富顺金沙燃气有限公司申请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公示[2018-12-27]

【2019年整理】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下结构新型防水材料应用技术

摘要:介绍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防水工程的防水设计原则、要求和防水材料的选择原则。详细介绍工 程所选用的湿铺法改性沥青橡胶防水卷材(聚酯胎)、湿铺法及反应性丁基橡胶自粘型防水卷材、缓膨胀止 水胶、钢片丁基橡胶止水带、注浆管、混凝土 界面剂及高渗透改性环氧防水涂料等主要防水材料的产品特性和应用。 关键词:地铁工程;地下结构;防水材料;应用 地铁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主要组成为地面和地下工程,地面工程为京津、京沈高速铁路站,地下工 程为城市公交系统站,地铁2、3、9号线东站交汇和换乘,主副地下广场及主副地下广场连续线、地铁地下连乘线等。地下工程防水面积约50万m2、地面防水工程约20万m2,工程投资70亿人民币(不含 高速铁路的费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 地下工程为整体地下1?4层,地下最大开挖深度31 m,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桩、喷射混凝土 等,地下工程防水采用结构全包防水层和主体结构自防水相结合的模式。 1防水设计 1.1防水设计原则、防水等级和标准 地下结构防水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水、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 )以防为主”:主要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首先,应保证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能力,采取有效 的技术措施,保证防水混凝土结构规定的密实性、抗渗性、抗裂性、防腐蚀性和耐久性;其次,应加强结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 (2) 刚柔结合”:从材料性能出发,要求在地下工程中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结合使用。 (3) 多道防水”:除以混凝土自防水为主,提高其抗裂、抗渗性能外,应辅以柔性附加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满足防水要求,达到互补作用,最终实现整体工程防水的不渗、不漏。 (4) 因地制宜”:根据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的环境和地层条件是气候变化和温差大、地下水位高、补给来源丰富、临海、地层渗透系数大、地下水等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 用,确定采用全包防水的措施。在城市修建地下工程,根据环保、水资源保护的要求,防排水设计应采用防' 而不是排”的原则,严禁将地下水引入地下建筑结构内。 (5) 综合治理”: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工程,要求结构与防水相结合,并做好其它辅助措施。 防水等级为一级。 标准: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1.2防水设计要求 (1)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着重于加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环境条件等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使结构防 水建立在可靠的技术数据基础上。根据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地区环境特点、周围及地下建筑设施等确定结构型式、施工方法和结构防水体系,做到结构与防水相结合。 (2) 该工程地下水位高,近临海河,补给来源丰富,地下工程基本修建在含水地层中,地下水为第 四系孔隙潜水及浅层微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钢结构具有不同程度腐蚀性的地段, 应采用相应的防水和防腐措施,保证混凝土、钢筋和钢结构的耐久性。 (3) 在城市修建地铁和地下工程,根据环保和水资源保护的要求,永久性的防水设防应采用防”, 而不是采用排”,严禁将地层中的地下水引入天津站交通枢纽地下工程中,在施工期间,应做到无水作业, 可以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 (4) 施工中严格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确保围护结构基面的平整、不开裂,在施工期间围护结构做到无明水。 (5) 加强细部构造的防水,做到不渗不漏。 (6) 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裂、抗渗措施,并保证混凝土

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总论 1.1 项目建设背景 1.1.1 项目名称 X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 1.1.2 项目承办及委托单位 X市南海区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1.3 项目编制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1.4 项目背景 X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是珠三角的核心区之一,是广佛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X市国土面积3848.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0万人,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三位,是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的城市发展目标是:2020年建设X成为广东省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总人口达到960万人,经济总量达到6000亿元。 近几年来,X市的区域客货运输需求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从2000年的8510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25166万人,年平均增长11.45%,高出全省同期近八个百分点。但各种运输方式结构极不合理,严重依赖公路运输,公路所占全社会分担率高达98.57%,而铁路仅占0.85%。因此需要将X建设为枢纽主要客站,承担本地铁路客流出行,是适应X建设为现代化大都市、提升综合交通体系质量的需要。 根据珠三角城际网及铁路网规划,在X共有贵广、南广铁路、深茂铁路、佛肇城际铁路、广佛环线城际铁路共五条线路引入,X车场按分场设置,分别设客专场和城际场,贵广、南广、深茂铁路引入客专场,佛肇城际、广佛环线引入城际场。建成后的X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定位为:集铁路、城际线、

地铁、公交、长途巴士等多种交通方式高效、集成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为将X区域打造成富有商贸活力和财富创造力的新城区,必须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规划建设经验,解决好车站地区的交通问题。规划中的X综合交通枢纽包括: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地铁、公交、长途、出租、支线巴士等。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在枢纽形成换乘,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按照铁路总公司要求,贵广铁路预计2014年底贯通。新建铁路X及相关工程目前已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X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部分铁路红线内车场利用铁路站场下空间设置,主体结构需要与铁路同步实施。该部份工程启动迫在眉睫。部份铁路红线外车场同南北下穿通道及上盖物业开发工程合建。该部份工程受上盖物业开发方案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工程边界条件不稳定,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4年4月X市南海区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X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配套工程可研报告》。 1.2 编制依据 ●2013年6月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的《X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2014年4月X市南海区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写《X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研报告》的委托通知书。 ●2014年4月10日《X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汇报会议纪要》 ●2014年4月14日X市南海区X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布的《关于X南北广场下穿道路及X西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设计前期工作相关事宜的通知》 ●《关于广州枢纽X(车场部分)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办函【2013】570号)

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

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运营(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0-13 09:45:02 查看( 135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前言 宝民先生为主的专家组经过三年多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研究,吸收了美国和日本一流综合体考察成果,新摩尔商业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经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卓毅集团公司牵头,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与市中汇建筑设计事务所实施完成了 47万平方米大学城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项目论证和大商家招商工作。 我们考察了亚洲和欧美重要城市商业综合体和交通枢纽,不仅取得了业态设计与商业建筑策划研究成果,比常规城市综合体项目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了商业综合体开发、招商、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能够为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客户挖掘数亿元商业价值。 我们初步总结了城市交通枢纽型商业综合体的开发与经营规律,形成了优化的盈利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愿意和地铁及轨道公司朋友分享。 一.交通枢纽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特点 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一般包括地铁、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站点,人流量巨大,在大型城市商业圈具有较高商业价值。例如,大学城城市交通综合体包括轨道交通中心站点、长途汽车站、公交汽车站和大型购物中心、酒店及高尚住宅开发,配套两个城市广场和多个地下停车场。 多物业功能组合。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包括交通物业和商业物业,商业物业一般包含写字楼、酒店公寓、购物中心。 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规模大,设计和施工都比较复杂,盈利模式比较复杂,投资风险控制难度大,开发和运营单位需要具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和完善的知识体系。 新摩尔商业管理公司成为国少数具有全球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研究经验和实际开发及运营顾问经验的单位之一,积累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轨道交通枢纽型开发单位创造较高顾客价值。 二.调研与论证方法 大学城交通枢纽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点工程,它是松江老百姓和大学城学生进入城区最便捷的轨道交通线路。我们采取了如下调查方法: 1.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调查和研究工作相互结合。在完成松江大学城轨道交通综合体项目同时,完成了松江与东京城市新区的国际比较研究,提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王有为张国华李凌岚 【摘要】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布局的不合理是造成火车站地区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各种交通设施的地位作用、各自特征和管理体制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各种交通设施在综合交通枢纽布局的合理模式。为今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火车站,交通设施布局 【Abstract】unscientific layout of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railway station is the important reason of the traffic jam in the district of railway station. From respective functions, characters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ffic facilities in railway station, this thesis analyzes reasonable pattern of railway junction station layout. It provides theoretic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railway junction station planning design. 【Keywords】railway station,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火车站地区交通秩序混乱、交通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火车站的通病,交通设施布局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通过对苏州、广州、上海、南昌等大城市火车站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一系列实践,总结了主要交通设施在火车站枢纽布局的规律。各种交通设施为铁路旅客集散服务的作用不同,这决定了各种交通设施在枢纽中地位。另外,各种交通设施的特征与管理方式各不相同。交通设施的特征、管理模式及地位决定了其布局方式与位置。 1 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设施的组成 交通设施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铁路设施;包括站场、站房、站前广场等。二是为旅客集散服务的城市配套交通设施;包括轨道站、公交站、出租车上落客区及候客区、社会车上落客区及候客区、长途车站、旅游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2 各种交通设施在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 2.1 铁路站场与站房 作为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最重要的交通设施,其他交通设施均应当以站场与站房为中心布置,以方便进出站。因此其位置与形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其他交通设施的布局。 2.2 站前广场 站房的自然延伸部分,不仅是车站景观与形象的载体;在交通组织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到站旅客均需经其进站;站前广场的缓冲作用使得进站客流秩序井然;在有意外情况发生时,广场成为紧急疏散场地,可保证旅客安全,因此其是地位仅次于站场与站房。 2.3 轨道站点 轨道交通作为大城市居民未来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轨道与铁路的换乘量将随着轨道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