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共78页

合集下载

煤田地质学学习

煤田地质学学习
(4)陆表海盆地和内陆表海盆地:基底为陆壳的“海洋 盆地”,海侵时为海洋,海退时盆地基底暴露出水面或为浅水环 境。如果与开阔大洋盆地之间存在一些岛屿,或陆上部分被岛屿 隔开,则称内陆表海盆地。
一、聚煤盆地特征
1、聚煤盆地 (1)聚煤盆地是地史期聚煤作用广泛发育的沉积盆地。从
地貌形态泥炭层,最后被沉积物覆盖、转化为煤层。
一、聚煤盆地特征
3、聚煤盆地类型
(1)坳陷型聚煤盆地
★盆地基底界面特征:
①连续沉积界面;
②遭受长期风化剥蚀的间断面。在盆地形成演化过 程中,基底脆性断裂变形不明显。
★盆地形态特点:
形;
①坳陷型盆地的几何形态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湾口
②其横剖面有些是对称的,有些则不对称;
一、聚煤盆地特征
3、聚煤盆地类型 (1)坳陷型聚煤盆地 ★沉积充填及成煤特征: ①沉陷中心一般位于盆地的中部; ②盆地中部距陆源区较远,往往出现欠补偿环境; ③盆地的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可能不一致; ④坳陷型聚煤盆地含煤岩系的岩性岩相和含煤性比
二、同沉积构造与煤层的形成
1、聚煤盆地基底先存构造
(1)盆地基底先存构造
①概念:盆地形成之前基底岩系中已经存在的各种构造形迹。
② 基底先存构造的作用与影响:对盆地几何形态、水系样式和盆地早期的构造 格架等有重要影响,某些基底先存构造形迹也可能发生再活动,而成为成盆期同沉积构 造系的组成成分。
(2)成盆期同沉积构造:泛指盆地充填过程中对盆地形成演化起控制作用的基底 构造和影响岩性岩相和厚度分布的盆地内部低 级别构造。
梯度带。 ⑤温泉、湖泊等的线状水系分布。
二、同沉积构造与煤层的形成
1、聚煤盆地基底先存构造 (5)基底先存断裂网络 ①特点:聚煤盆地基底可能被不同方位的几组断裂所切割,构成

沉积盆地知识点总结归纳

沉积盆地知识点总结归纳

沉积盆地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沉积盆地的概念沉积盆地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地质构造单元,是由地壳运动和地表形貌、构造活动、气候环境的变迁,以及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的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或一组大而凹陷的地质构造单位。

盆地是一种典型的复式地质构造,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凹陷部分环绕着一个或多个凸起部分的一系列地质构造单位。

盆地凹陷部分的形成与地壳运动有关。

沉积盆地是一种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的构造单位,沉积盆地地面呈盆状或平坦,内部多具有层状堆积的岩石,是重要的地质资源区域,也是地震、火山、地壳运动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地方。

二、沉积盆地的形成机制沉积盆地是由一系列地质构造活动和地壳运动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成机制。

1. 构造运动造成的凹陷地壳板块的运动是造成沉积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当地壳板块发生挤压、拉伸及断裂等构造活动时,会形成凹陷,形成凹陷的地区就有可能形成沉积盆地。

2. 火山活动造成的凹陷火山活动也是形成沉积盆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火山活动产生的地形变化会造成地质构造单位形成凹陷,形成了火山喷发凹陷盆地。

3. 重力崩塌造成的凹陷重力崩塌是指山体和岩体发生垮塌、滑坡等运动,造成地表形成凹陷的地质现象,这种地质现象也可能形成沉积盆地。

4. 地表侵蚀造成的凹陷地表的侵蚀作用也是形成沉积盆地的原因之一。

江河侵蚀、海洋侵蚀都有可能造成凹陷,形成沉积盆地。

以上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沉积盆地的地质现象及构造形态。

三、沉积盆地的特征沉积盆地具有一些明显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1. 形态特征沉积盆地地表一般是平坦或呈盆状,其外围一般是山脉或高原,内部地势较低,周围地质体系多为较老的地层。

2. 沉积特征沉积盆地内部主要是由各种沉积岩堆积而成,其沉积物一般经历了古老地质时期的沉积作用,如河流、湖泊、海洋的沉积,堆积岩种类丰富。

3. 地质资源特征沉积盆地一般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以及其他矿产资源,因此是地质勘探和开发的重要区域。

2007年沉积盆地分析

2007年沉积盆地分析

2007年沉积盆地分析一、术语解释1、克拉通内盆地:传统认识,克拉通是指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是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受到变形的部分。

板块构造的概念中克拉通主要是指可近似作为刚性块体的大陆板块部分,是稳定的大陆块体。

在克拉通基础上形成的面积广泛、形状不规则、沉降速率相对较慢并以坳陷为主要特征的沉积层序称为克拉通盆地。

按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可分为克拉通内部盆地和克拉通边缘盆地。

出现于远离板块边缘的地区,其底部为大陆壳。

这种盆地在大陆上都有广泛分布。

2、复合盆地与叠合(加)盆地:3、弧后盆地与弧背盆地:4、拉分盆地、改造盆地:拉分盆地是走滑断层系中局部拉伸形成的断陷盆地,具有特殊的构造背景和发育过程。

拉分盆地形似菱形,形态上可分为S型和Z型。

规模变化很大,大者长逾百公里,宽数十公里,小者长数百米宽只数十米。

盆地底部平坦的箱状地堑,拥有近于水平的动力同期盆地充填物。

二、简述碰撞型板块构造环境的沉积盆地类型、基本特征和成藏(矿)作用。

三、简述离散型板块边缘在形成过程中发育的沉积盆地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和成藏(矿)作用。

四、如何进行盆地热演化史研究,并简介其主要研究方法。

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方法很多,根据其侧重点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利用古温标方法研究热历史;另一是,用地球热动力学方法研究沉积盆地的古地温。

古温标法主要是利用沉积盆地中可以获得的各种古温标,结合盆地埋藏史(地史),通过正演、反演模拟,恢复地质热历史、研究古地温。

目前,在沉积盆地中经常使用的古温标有: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裂变径迹、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粘土矿物的共生组合与转化,及沥青反射率、牙形石、孢粉热变指数、孢粉透明度、干酪根的自由基浓度、有机质的光性特征以及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演化等等。

地球热动力学方法,主要是根据沉积盆地不同成因机制,建立相应的地球物理模型及热流方程,在已知或假定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的情况下,求解方程。

Ch8沉积盆地及其构造特征资料

Ch8沉积盆地及其构造特征资料

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类型:
2.大陆间裂谷盆地
大陆间裂谷盆地是大陆内裂谷进一步演化 分离漂移形成的。陆间裂谷的地壳具过渡 性质,即减薄的陆壳和部分新生的洋壳。 陆间裂谷的地温梯度较高,这是与陆内裂 谷的不同之处。盆地内的沉积物来源于两 侧隆起的陆块。早期为陆相河流携带的粗 碎屑物质,中期为湖泊相的泥岩、碎屑岩 和蒸发岩组合.晚期有海陆交互相及海相 泥质岩、碎屑岩、蒸发岩、火山碎屑岩, 并夹带玄武岩、辉绿岩和辉长岩组成的新 生洋壳成分。如,红海裂谷
裂陷构造环境的盆地类型:
1.大陆内裂谷盆地 大陆内裂谷盆地的形成与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地壳拉伸与减薄有密切的 关系。地幔上涌使地壳大范围抬升,软流圈热隆起,形成地幔垫或地幔 柱的底辟作用。由于地幔物质上涌的热力作用,使大陆壳出现拉张应力 状态,加之重力侧向扩张作用,造成地壳破裂,形成以断层为边界的裂 陷,即形成大陆内裂谷盆地(图8 -2)。
沉积盆地的分类:
盆地分类研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盆地分类研究中,主要遵 循4个基本原则:①盆地所处的基底地壳类型;②盆地在板块构造中所处 的大地构造位置;③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即盆地在形成发展过程中 发生的板块相互作用的关系;④盆地发育的时代(田在艺等,1996)。 由于盆地内的沉积及构造样式演化受地球动力学构造环境制约,因 此,按板块构造的观点,首先可将盆地划分为裂陷构造环境盆地、聚敛 构造环境盆地、走滑断裂构造环境盆地和克拉通构造环境盆地四大类型, 然后根据盆地所处的地壳结构和大地构造位置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类型 (田在艺等,1996)。
主要包括:
(1)沉积载荷引起的沉降——(图8-1) (2)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中的相变 因为从辉长岩到榴辉岩,或从榴辉岩到 辉长岩的转化分别会造成体积的收缩和 膨胀。

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共78页

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共78页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

沉积盆地概念及分类
• 前陆盆地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 北美洲落基山西侧的前陆盆地是美国、加拿大主要产 油区之一,中东的扎格罗斯造山带前陆盆地是伊拉克、 科威特,伊朗西南部主要产油区
• 我国西北地区的酒泉一民乐盆地为祁连山北缘前陆盆 地,酒泉西部盆地的玉门油田是我国最老 的石油工业 基地;
• 昆仑山、天山、祁连山等造山带前缘均发育有新生代 前陆盆地。
• 碰撞造山带演化后期存在残留洋盆,造山带内 和造山带之间可发育山间盆地。
最新课件
34
SUBDUCTION
最新课件
35
最新课件
36
最新课件
37
SW PACIFIC SUBDUCTION
最新课件
38
TRENCH BASINS
最新课件
39
SUMATRA FORE-ARC
最新课件
40
SUBDUCTION BASINS
31
陆-陆碰撞与周缘前陆盆地的形成
最新课件
32
陆-陆碰撞与山间盆地的形成
最新课件
33
二、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
挤压型盆地-汇聚板块边界及周围。
• 大洋岩石圈向大陆岩石圈之下俯冲形成的沟弧 系,可发育弧后前陆盆地、弧前盆地
• 当大陆岩石圈相互碰撞时会发育碰撞造山带, 在造山带两侧和克拉通边缘可形成周缘前陆盆 地;
• 固定论-槽台理论认为地壳构造运动 以垂直方式为主。它在70年代前颇为盛 兴。 Weeks(1952)和Успенская(1967)把含 油气盆地划分为“地台区” 和“活动区” 两大类。
• 在我国石油勘探中应用最广的是Брод (1965)的盆地分类:地台平原型盆地、山 前坳陷和山间坳陷。
最新课件
最新课件

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盆地分析

第一章绪论1、盆地的概念盆地具有三重涵义,即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地貌盆地”是地理学术语,指四周被自然高地围限的地形上的洼地,包括大陆上区域分布的无覆水的洼地,如四川盆地等,也包括覆水的小型的冰碛湖到大型的大洋盆地。

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长期发生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或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

如果板块或断块在剪切作用下发生沿板块或断块边界走向的滑移,这时在垂直于板块或断块边界的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变形并不造成地壳的伸展或缩短。

这种变形称为走滑变形。

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统称为走滑盆地。

2、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的区分“沉积盆地”亦指同沉积盆地:即沉积与盆地的下沉是同时的,表现为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方向与盆地的形状、构造一致,沉积层的厚度愈向盆地边缘愈薄——盆地边界是沉积边界,往往有盆地边缘相,如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构造盆地”亦称沉积后盆地:由于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具有盆地形态的一种向斜构造,与沉积作用无关,其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的方向等与盆地的现存构造及地貌无关,说明后来形成的盆地是构造运动发生改造的结果。

第二章板块构造与盆地分类3、岩石圈组成及界面,大洋和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地壳在横向上是极不均一的。

可分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两种类型。

洋壳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 (不包括海水厚度)。

大洋地壳:大洋地壳的结构比较一致,从上到下可分为3层:层1-沉积层;层2-玄武岩层;层3-大洋层(变辉长岩);大洋层以下进入上地幔。

洋壳的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约为2.8-2.9 g/cm3。

大陆地壳:陆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在某些高山地区可厚达70km,在较薄的地方仅25km左右。

大陆地壳的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很强的不均一性,总体上看,由上向下亦可分为3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

陆壳的物质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洋壳小,约为2.7-2.8g/cm3。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大体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大体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大体特征1前言沉积盆地是油气形成的大体构造单元。

“没有金地就没有石油”等广为流行的观点,充分说明了盆地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盆地也是其它金属矿产的沉积发育基地,即金地对多种沉积矿产的赋存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我国和世界油气勘探实践证明,不同的地球动力背景和构造作用进程,形成不同类型的金地,而不同类型的金地,其含油气丰度及金属矿产的品位是有不同的,因此对沉积盆地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分类是研究矿产成因、类型、特点及散布规律的基础,对矿产普査与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沉积金地的分类方案2()世纪4()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金地的分类工作。

板块学说问世以后,以此为基础的分类方案纷呈云涌。

国外从Klcmmu(1970)开始,前后有Dickinson(l 974)、BaUy(1980)x King§ton(1983)、M讪(1984、1990、2000)、Klcin(1987)> Ingers ()11(1988)、Allen和Akkcv(1992)等对全世界主要金地进行了研究和类型划分。

在国内,赵重远(1978)、甘克文(1982)、李德生(198()、1984)、陈发景(19 86)、朱夏(197九、1983)、罗立志等(1982)、刘和甫(1986)、陈景达(1 989)和彭作林(1995)等前后利用板块构造的观点对中国的沉积金地或含袖气金地进行了分类。

综合而言,主要的分类参数有:①地壳类型:大陆壳、洋壳、过渡壳;②板块的运动形式:聚敛型、离散型、转换型;③在板块上的位置:克拉通内、克拉通边缘、洋中脊等。

目前普遍采用的金地分类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今盆地的大体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的紧密关系为依据,将金地划分为克拉通金地,陆内、陆间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前陆金地和走滑翁地等,该方案反映的是金地的地貌构造形态和板块构造背景;另一种是以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为依据,将金地划分为与张性(伸展)、压性(挠曲缩短)和与走滑作用有关的(扭性)金地(附表1),该方案突出的是金地形成迸程的应力状态和地球动力学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