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第4章 盆地分类、与板块关系、盆地分布

合集下载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A、西太平洋型(沟-弧-盆体系型) B、安底斯型(海沟-火山弧型)
被动大陆边缘
12/112
活动大陆边缘
13/112
安底斯型 活动大陆边缘
西太平洋型 活动大陆边缘
板块边界和大陆边缘的类型 14/112
板块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分界。分为三种类型: 1、分离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 2、敛合型板块边界:
1/112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2/112
第九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一、概述 二、构造运动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三、板块构造的沉积盆地分类 四、主要盆地类型及沉积作用 五、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分析
一、概 述
3/112
沉积作用的整个过程都是受构造运动 控制的。不论是沉积盆地的分布、物源剥 蚀区的位置、沉积物质的搬运,还是沉积 作用的发生和沉积物的后期改造,都不同 程度地受到构造运动、区域构造的影响。 古板块构造的研究是以沉积建造的深入研 究为基础的,只有在阐明区域沉积作用特 征,才有可能恢复区域板块构造的演化历 史。
22/112
23/112 乔秀夫、宋天锐,1996
24/112 孟祥化,1993
4.火山物质的掺入
火山物质的分布更 明显地受构造作用的控 制,常与俯冲带附近的 岛弧或陆缘弧、大陆裂 谷区、受弧后扩张影响 的大陆边缘活动区及碰 撞造山带活动区等有关。 而火山岩物质成分、结 构特征则与一定构造位 置及其演化阶段有关。
2.沉积物的厚度
在利用地层厚度进行沉积盆 地分析中,要注意区分 沉积盆地的“三个中 心” :
① 沉积盆地的地貌中心 ( Topographic axis ) : 水深最大,又称地貌轴。
② 沉积盆地的沉降中心 ( Basin axis ) : 沉 降 幅度最大,又称盆地轴。

盆地类型与盆山藕合

盆地类型与盆山藕合

中 国 及 邻 区 盆 山 耦 合 简 图
(据刘和甫,2001)
盆 山 耦 合 及 盆 地 类 型
(据刘和甫,2001)
六、盆地类型与盆山藕合作用
1984,1990,2000
1990
1995
1992,2000
国内学者编著的与盆地分析有关的著作和教材
1999
2002
国内学者编著的与盆地分析有关的著作和教材
2003
2001
一)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形成
板 块 构 造 的 思 想
板块边界类型
•板块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分界。三种类型:
–分离型板块边界(大洋中脊)
–敛合型板块边界:
•俯冲边界
–A、弧后盆地-岛弧-海沟型(西太平洋型) –B、陆缘弧-海沟型(安底斯型)
•碰撞边界
–转换边界(转换断层)
板块边界类型
安底斯型 俯冲边界
西太平洋型 俯冲边界
碰撞边界
转换边界
大陆边缘的类型
•大陆边缘指一个大陆的边部(属于大陆板块 的一部分)。二种类型:
•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被杂砂岩所覆盖的绿色燧石。
•15个样品Ce=0.79-1.54,为Ce负异常不明显或正异常。 •受大陆物源明显影响
四)中国盆山耦合研究
•中国大陆处于三大构造域:古亚洲域、特提斯域及 西太平洋域。三向或多向相互作用于华北克拉通、扬 子克拉通及塔里木克拉通并形成四大山岭系:
–西太平洋岩浆弧山岭系; –秦祁昆多旋回复合造山带; –特提斯一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 –阿尔泰一蒙古增生造山带。
•相应地发育东部裂陷盆地群和中西部前陆盆地群。 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叠合盆地格局和多种类型的盆 山耦合。
中国及邻区 大地构造简图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纪物源区板块构造背景与沉积盆地类…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纪物源区板块构造背景与沉积盆地类…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纪物源区板块构造背景与沉积盆
地类…
张希明;刘青芳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1996(018)003
【摘要】作者通过对大量地表和钻井剖面砂岩薄片的系统观察研究,认为本区北部的库车拗陷属前陆盆地,南部的阿瓦提-满加尔拗陷为克拉能内拗陷盆地。

在盆地类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区油气勘探的成果,对盆地油气藏分布模式和油浆勘探远景进行了分析。

预测。

【总页数】7页(P252-258)
【作者】张希明;刘青芳
【作者单位】西北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大队;西北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古生代沉积构造背景和物源区性质的探讨 [J], 李曰俊;买光荣;罗俊成;杨文静;谭泽金;郑多明
2.右江盆地中三叠统细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 [J], 赵东杰; 王学求
3.西藏雅鲁藏布缝合带三叠系朗杰学群沉积岩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区和
构造背景分析 [J], 王金贵; 张鑫全; 魏文通; 专少鹏; 陈超; 张振利; 常立海; 申宗义4.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与板块构造位置关系的研究 [J], 张希明;刘青芳;王贵全
5.巴颜喀拉三叠纪沉积盆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区构造背景的探讨——以阿坝-若尔盖、小金-马尔康及雅江盆地为例 [J], 杜德勋;罗建宁;陈明;惠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

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及其构造演化华北陆块自新元古代至中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演化,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这些盆地不仅是华北地区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些重要的经济资源基地。

本文将对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进行划分及其构造演化的概述。

一、新元古代-寒武纪1. 赵北地块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南部,由下到上可划分为高家店组、宝坻组、三道岗组和龙马溪组。

该盆地受晚奥陶世晚期至早志留世早期的构造事件影响,被抬升和隆起成为了一个向西倾斜、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带。

2. 大庆旗地区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东北部,主要由泥盆纪飞仙关组组成,地质构造上表现为向南倾斜的浅斜形式。

3. 滦县地区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中部,主要由石炭纪和二叠纪的煤系页岩和砂岩组成。

该盆地主要是由中下扬子地块向华北地区的冲击作用所引起的构造事件形成的阻隔盆地。

二、三叠纪-侏罗纪1. 冀东地区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东北部,主要由石炭-三叠系砂岩和下三叠统至中侏罗统的沉积岩组成。

该盆地主要是由扬子陆块向华北陆块的碰撞作用所引起的构造事件形成地裂陷。

2. 曲阳-石家庄地区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中部,地质构造上表现为由北向南和东南向的复式断裂构造带所分隔的典型裂陷盆地。

3. 鄂尔多斯地区沉积盆地:该盆地位于华北地区的西部,主要由三叠系至侏罗系的泥盆系和长兴岗组构成。

该盆地的构造演化与中生代的印支造山运动密切相关,是华北地壳向西伸展的产物。

三、总结华北陆块自新元古代至中生代经历了多次构造演化,形成了许多沉积盆地,这些盆地的构造演化与华北地区的地质、岩石及资源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地质科学不断进步,对华北陆块新元古代-中生代沉积盆地的研究将逐步深入,为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更为精准的地质依据。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

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沉积盆地的类型划分及其基本特征主要的分类参数有:①地壳类型:大陆壳、洋壳、过渡壳;②板块的运动形式:聚敛型、离散型、转换型;③在板块上的位置:克拉通、克拉通边缘、洋中脊等。

目前广泛采用的盆地分类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现今盆地的基本特征与板块构造背景的密切关系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克拉通盆地,陆、陆间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弧前、弧后盆地,前陆盆地和走滑盆地等,该方案反映的是盆地的地貌构造形态和板块构造背景;另一种是以盆地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为依据,将盆地划分为与性(伸展)、压性(挠曲缩短)和与走滑作用有关的(扭性)盆地,该方案突出的是盆地形成过程的应力状态和地球动力学特征。

1 不同沉积盆地的基本特征1.1 克拉通盆地1.1.1 克拉通盆地的分类克拉通为长期稳定的或仅有微弱变形的地壳(美国地质研究所,《地质词典》)。

Bally(1989)指出划分盆地为克拉通的一个前提是至少存在一个前中生代的刚性岩石圈,增生的前中生代复合体可以组成克拉通盆地的基底。

因此,克拉通盆地可以位于结晶的前寒武纪基底、古生代基底或者裂陷的或是其它增生的大陆岩石圈物质之上,只要这种物质表现为克拉通性质。

1.1.2克拉通盆地的基本特征①克拉通盆地的平面形状多种多样,平面和剖面轮廓不规则,但长宽比一般为1:1~2:1。

面积可大可小,从11×104km2(巴黎盆地)~350×104km2(西西伯利亚盆地)不等。

②克拉通盆地纵向上一般呈碟盘状,显示了盆地的不对称和基底的不平整性。

1.1.2.2 充填样式①克拉通盆地位于陆壳或刚性岩石圈之上,与中新生代巨型缝合线无关。

②盆地中沉积物充填较薄,多为缓慢下沉基底之上的浅水沉积。

③盆地基底的沉降常表现为多阶段性,沉降速率较低。

④克拉通盆地,特别是位于稳定大陆板块之上的克拉通盆地常以大面积的浅海—滨海(可有一部分海陆交互相)沉积为主。

⑤由于处于构造较稳定的环境,沉积物的形成速度十分缓慢,形成宽而薄的席状砂体,横向上相变不明显,表现出沉积中心与盆地沉降中心基本一致的特征。

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

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

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形成的一种地质结构,它是地质历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是研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和沉积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以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为主题,探讨其背景、原理和应用。

一、背景沉积盆地是由地质构造运动和地貌发育造成的沉积洼地,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会形成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地球动力学、火山活动、构造抬升、海平面波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旨在通过研究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了解沉积盆地的地质历史和沉积特征,为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二、原理1. 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原理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构造运动有着密切关系。

在板块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地壳发生抬升、陷落或拗曲等变形,形成了沉积盆地。

构造运动的类型和过程决定了沉积盆地的类型和特征。

火山活动、地震等地质灾害事件也会对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产生影响。

2. 沉积体系分析原理沉积体系是沉积形成过程中沉积物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整体组织。

通过对沉积体系的研究,可以了解盆地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岩性特征等信息。

沉积体系分析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取样、地震勘探等手段,结合沉积学、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对不同地层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应用沉积盆地演化与沉积体系分析在石油地质、矿产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石油地质沉积盆地是石油形成和富集的重要地质环境,通过对沉积盆地的演化和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了解盆地内石油保存和运移的规律,为石油勘探提供依据。

根据盆地的构造、沉积相和沉积速度等信息,可以预测石油的分布和储量,指导勘探工作。

2. 矿产资源勘探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具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潜力,通过对盆地的演化和沉积体系的分析,可以确定盆地内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富集条件。

例如,富含煤炭、铀矿、金矿等资源的盆地,通过分析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可以找出矿点和矿床的分布范围,指导开采和利用。

大地构造学-板块与盆地

大地构造学-板块与盆地

三、沉降
沉降与隆升:地壳垂直运动有两个方向, 其中顺重力方向、使高程降低的运动称为沉降, 反之,即称为隆升。盆地的沉降和隆升都是相 对于某个参照面和时间来说的。
盆地沉降包括了沉积物负荷沉降与构造沉 降。前者是沉积物负荷的均衡响应,后者是深 部地球动力学作用(热冷却、扩展、地幔隆升、 岩浆底辟、地壳拆沉等)和构造环境施加的影 响(伸展、挤压或走滑)的综合反映。因此, 构造沉降变化体现出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演变, 具有丰富的地球动力学信息。
2)据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环境 根据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环境划分为 引张型(或裂陷型)、挤压型、扭动型 和混合型盆地等。 根据热流值和地温梯度:高温盆地、 正常温度盆地、低温盆地; 根据岩浆活动:优地槽、冒地槽和 熔岩盆地。
3)据盆地形态结构
依据盆地规模划分:超巨型盆地,面积 大于100×104km2;巨型盆地,面积为50~ 100×104km2; 大型盆地,面积为10~ 50×104km2;中型盆地,面积为1~ 10×104km2;小型盆地,面积小于 1×104km2。
第四章 沉积盆地及与板块关系
第一节 盆地和含油气盆地的概念
一、盆地概念 朱夏(1965):地壳的一定地段在大地构造发展 一定阶段的一种洼陷构造,或,在地质发展历史 一定阶段的一定运动体制下形成发展的统一的沉 降大地构造单元。 叶连俊(1980):持续的接受沉积的地区称 为沉积盆地。
M.T.Halbouty(1979):盆地是一定的时期,
陆克政等(2003)关于沉积盆地:
1)物质:沉积盆地是由沉积层 组成的(厚度超过1000m); 2)地质时代:沉积盆地发生在 一定的地质时代; 3)空间:沉积盆地是具有盆状 形态的地壳构造单元。
二、沉积盆地分类原则

沉积盆地分析

沉积盆地分析

第一章绪论1、盆地的概念盆地具有三重涵义,即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地貌盆地”是地理学术语,指四周被自然高地围限的地形上的洼地,包括大陆上区域分布的无覆水的洼地,如四川盆地等,也包括覆水的小型的冰碛湖到大型的大洋盆地。

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长期发生构造沉降,并接受沉积或发生沉积作用的地区。

如果板块或断块在剪切作用下发生沿板块或断块边界走向的滑移,这时在垂直于板块或断块边界的剖面上表现出来的变形并不造成地壳的伸展或缩短。

这种变形称为走滑变形。

在走滑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盆地统称为走滑盆地。

2、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的区分“沉积盆地”亦指同沉积盆地:即沉积与盆地的下沉是同时的,表现为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方向与盆地的形状、构造一致,沉积层的厚度愈向盆地边缘愈薄——盆地边界是沉积边界,往往有盆地边缘相,如冲积扇、辫状河、扇三角洲沉积“构造盆地”亦称沉积后盆地:由于后期构造运动产生的、具有盆地形态的一种向斜构造,与沉积作用无关,其岩相带的走向、古水流的方向等与盆地的现存构造及地貌无关,说明后来形成的盆地是构造运动发生改造的结果。

第二章板块构造与盆地分类3、岩石圈组成及界面,大洋和大陆地壳的物质组成地震波包括纵波(P波)、横波(S波)和面波,地壳在横向上是极不均一的。

可分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两种类型。

洋壳厚度较薄,一般为5-10km (不包括海水厚度)。

大洋地壳:大洋地壳的结构比较一致,从上到下可分为3层:层1-沉积层;层2-玄武岩层;层3-大洋层(变辉长岩);大洋层以下进入上地幔。

洋壳的物质成分主要相当于基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陆壳大,约为2.8-2.9 g/cm3。

大陆地壳:陆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33km,在某些高山地区可厚达70km,在较薄的地方仅25km左右。

大陆地壳的结构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表现出很强的不均一性,总体上看,由上向下亦可分为3层:上地壳、中地壳、下地壳。

陆壳的物质成分相当于中、酸性岩,物质的平均密度较洋壳小,约为2.7-2.8g/cm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沉积盆地分类及与板块有关的盆地简述来自陆内初始裂谷大陆间裂谷
喀什 (13)
(12) 乌鲁木齐 库尔勒
(15)
冷湖 (11)
(14)
拉萨
海拉尔
(1) 哈尔滨
二连 沈阳
包头 (9)
北京 (2)
(3)
济南 兰州
西安
(5)
(4)
上海
成都
(6) 武汉
(10)
(7)
近海盆地油气区 东部盆地油气区
尚未发现油气的盆地区
(16) 昆明
贵阳 南宁
中部盆地油气区
主要油田位置
西部盆地油气区 (10) 盆地名称
福州 台北
广州 香港
((88))
南海诸岛
盆地名称 (1) 松辽盆地 (2)渤海湾盆地(海域) (3)渤海湾盆地(陆上) (4)苏北盆地 (5) 南襄 盆地 (6)江汉盆地 (7)东海盆地 (8)南海盆地 (9)鄂尔多斯盆地 (1 0) 四川盆地 (1 1) 酒泉盆地 (1 2) 准噶尔盆 地 (1 3) 塔里木盆 地 (1 4) 柴达木盆 地 (1 5) 吐哈盆地 (1 6) 滇黔 桂盆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