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1-36学生版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老版1994三十一级的三十五集的内容缩写

三国演义老版1994三十一级的三十五集的内容缩写

三国演义老版1994三十一级的三十五集的内容缩写(一)1、第三十一回:智激周瑜老将黄盖力主抗曹,他请孔明以孙、刘联兵破曹之策,说动孙权。

诸葛亮为使孙权打消顾虑,增强抗曹信心,先以言词激之,后以权衡利害得失动之,使孙权接受破曹之计。

周瑜归,鲁肃引诸葛亮与周相会。

鲁肃问周瑜主和还是主战,瑜本意主战,却故意说主和,鲁肃信以为真与其争论。

诸葛亮早已看出周瑜心思,要智激周瑜,在一旁冷笑不语。

2、第三十二回:周瑜忌才,他深感诸葛亮谋略高己一筹,日后必成江东之患,不如早日除之。

周瑜请诸葛瑾说服亮未见成效,又想借曹操之手杀亮,又被亮识破。

周瑜便诱请刘备过江,想借机杀之,因关羽跟随左右,未敢动手。

刘备离东吴时,希亮同归,免遭不测,亮告备:“应立即调动船只、军马以备破曹之用。

十一月二十甲子日为期,命赵云驾小舟来南屏山等候,切勿有误,待东南风起时,亮必归。

3、第三十三回:周瑜接受鲁肃建议,决定待破曹之后再除孔明。

瑜先派甘宁向曹操讨战,首战告捷,还亲自去窥探曹营水寨实情。

曹操闻报大怒,要设计破吴,谋士蒋干自告奋勇往江东说降周瑜。

周瑜知其来意,设宴款待,假意宣称蒋干乃瑜旧友,并非曹操说客,却暗中布置钓钩。

瑜命太史慈监酒,宣称席前只叙友情,不谈国事,违令者即斩之。

周瑜大赞诸上将皆江东英杰,将宴会命名为“群英会”。

4、第三十四回:亮下令将船只靠近曹军水寨,一字摆开。

亮在船舱与鲁肃饮酒,并弹奏古曲助兴,又命军士擂鼓呐喊,惊动了曹军水寨。

曹操闻报,令弓弩手万箭齐发,船一侧受重倾斜,诸葛亮又令将船只掉头,继续受箭,箭均船平。

大雾将消,亮下令返回。

这时二十只船两边草束都已插满羽箭,十余万箭枝轻而易举地到手,按期交付,周瑜无可奈何地惊叹:“孔明神机妙算,瑜不如也。

”当下请诸葛亮商议破曹之事。

瑜、亮二人各将破曹之策写在掌心,展开一看,不约而同都是一个“火”字,相视大笑。

5、第三十五回:中军大帐内,周瑜在众将及蔡中、蔡和面前重责黄盖五十大棍。

三国演义小学生版解读

三国演义小学生版解读

三国演义小学生版解读第一章三国演义的开篇 (1)1.1 三国鼎立的背景 (1)第二章群雄逐鹿 (2)第三章刘备的奋斗 (3)第四章赤壁之战 (4)第五章三国争霸 (5)第六章三足鼎立 (6)1.1.1 魏国 (6)1.1.2 蜀国 (6)1.1.3 吴国 (6)1.1.4 魏蜀外交 (6)1.1.5 魏吴外交 (6)1.1.6 蜀吴外交 (7)第七章英雄辈出 (7)第八章三国归晋 (8)第一章三国演义的开篇1.1 三国鼎立的背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段充满传奇与色彩的篇章。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古典名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本书旨在为小学生呈现一个易懂、生动的小学生版三国演义。

三国鼎立的背景,源于东汉末年的政治动荡与民族矛盾。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专权,导致民不聊生。

此时,边疆的少数民族纷纷起兵反抗政权,使得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

在此基础上,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

第二节刘备的起家刘备,字玄德,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出身贫寒,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刘备性格宽厚,待人诚恳,素有仁德之称。

正是这种品质,使得他后来能够吸引众多英才,共创蜀汉霸业。

刘备的起家,始于黄巾之乱。

当时,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

刘备因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得到了一定的声望。

此后,他开始结识各路豪杰,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势力。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刘备结识了关羽、张飞两位兄弟。

他们情投意合,义结金兰,共同发誓要共创一番事业。

刘备借助关羽、张飞之力,逐渐在乱世中崭露头角。

此后,刘备在各地辗转奔波,不断积累实力。

他曾在曹操手下任职,也曾在袁绍、刘表等势力中谋求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始终秉持仁德之心,关心民生,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刘备的起家,虽然充满艰辛,但他始终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最终能够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舞台上,创立蜀汉,成为一代枭雄。

第二章群雄逐鹿第一节曹操的崛起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凭借其卓越的才智和胆略,逐渐崛起于乱世之中。

三国演义32回到36回的观后感

三国演义32回到36回的观后感

三国演义32回到36回的观后感《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第32回到第36回记述了曹操在徐州之战时发挥的英勇,并取得了最终胜利的故事。

在这五回中,曹操把握大局,以聪明的战略制胜关羽和赵云。

第32回,曹操命令张辽、乐进等大将,把两位贤将徐庶和司马懿带领着下道去分散关羽势力,并向关羽发出挑战。

实际上,曹操早就计划让徐庶陷害关羽,靠司马懿的精明才智,把关羽分散开,让他们的力量分开,以便曹操的大军能攻取徐州。

第33回,关羽一见曹操大军,心中没有继续抵抗的余地,只能上前承认失败,从而拯救了徐州的民众,虽然关羽以失败告终,但却给徐州带来了一些宁静。

第34回,曹操又集结军队袭击赵云,赵云对曹操的野心大为震惊,于是只得撤回战船,到贾诩那里躲藏。

曹操派出部队进攻贾诩,贾诩却也没有抵挡住曹操,也被曹操击败。

赵云接受曹操的赦免,并加入曹操大军,加强了曹操的部队实力。

第35回,曹操与黄忠和魏延共同出战,挑战孙权的大军。

曹操采取了以迂回为主的战术,孙权的大军恐慌失措,以致于灭亡。

孙权投降曹操,曹操注重和谐,收留了孙权,以此获取荆州的平定。

在第36回中,曹操以此次徐州之战的胜利,奠定了中国西北地区三国争斗的局势。

曹操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政治家,他以其聪明才智、果断行动和上对下统一的能力,为时代争斗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第32回到第36回的剧情非常动人,曹操的果断行动和聪明才智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凭借着英勇、智慧和决心,征服了一切阻碍他的势力,成功大幅度横扫了中国西北地区,成就了一场独步天下的伟大胜利。

他的行为也展现了中国文化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智慧,令人敬仰。

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六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六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六回内容讲解
《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六回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以下是该回的内容讲解:
在第三十六回中,主要围绕着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刘备的南征以及曹操的对策展开。

以下是该回的主要情节:
刘备南征:刘备率领大军南下,准备征讨孙权。

他希望通过这次军事行动,夺回荆州并继续扩张自己的势力。

刘备的军队庞大,士气高涨,他希望能够一举击败孙权。

孙权的担忧:孙权得知刘备南下的消息后感到非常担忧。

他知道刘备的军队强大,难以与之匹敌。

孙权开始考虑采取何种对策来抵御刘备的进攻。

曹操的计策:曹操也对刘备南征感到关注,他担心刘备成功后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因此,曹操派遣了他的顾问郭嘉前去劝阻刘备。

郭嘉提出了一计,建议刘备和孙权暂时和解,共同对抗曹操。

这一计策在后续情节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孙刘联盟:刘备接受了郭嘉的建议,与孙权达成了联盟。

他们共
同商议对抗曹操,将自己的军队集中在合肥,准备与曹操交战。

这一联盟的建立改变了局势,使曹操感到不安。

这一回中,涉及到了三国鼎立格局中的刘备、孙权和曹操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外交关系。

刘备的南征原本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最终通过与孙权的联盟,他改变了自己的策略,将矛头对准了曹操,使得曹操面临了更大的压力。

这一回也展示了《三国演义》中众多角色的智谋和策略,以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游戏。

三国演义书小学生版

三国演义书小学生版

三国演义书小学生版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

它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

近年来,出版社也推出了专门为小学生出版的三国演义书,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三国历史和古典文化。

作为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它不仅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重语言简洁易懂,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有趣。

事实上,这些要求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语言简单明了,容易被小学生理解。

作者将三国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加以描述,讲解详细但不繁琐,适合小学生的接受水平。

其次,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图文并茂,文字和插图相结合,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三国历史和文化。

读者可以通过插图看到三国时期人物的形象和服饰,更容易将历史人物形象深入内心。

最后,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内容生动有趣,趣味性强。

故事情节极具代入感,带给小学生们非常棒的阅读体验。

总的来说,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是一本将三国文化和历史故事浓缩在一起的儿童读物,不仅展现了历史人物们的才华和智慧,还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这本书既可以开阔眼界,也可以加深对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和阅读的儿童读物。

三国演义038 第三十六回.pdf

三国演义038 第三十六回.pdf

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孔明乃《三国志》中第一妙人也。

读《三国志》者,必贪看孔明之事。

乃阅过三十五回,尚不见孔明出现,令人心痒难熬。

及水镜说出“伏龙”二字,偏不肯便道姓名,愈令人心痒难熬。

至此卷徐庶既去之后,再回身转来,方才说出孔明。

读者至此,急欲观其与玄德相遇矣。

孰意徐庶往见,而孔明作色,却又落落难合,写来如海上仙山,将近忽远。

绝世妙人,须此绝世妙文以副之。

叙单福用兵处,不多几笔,然设伏料敌、破阵取城之能,已略见一斑矣。

后文有孔明无数神机妙算,此先有单福小试其端以引之。

如将观名优演名剧,而此一卷则是副末登场也。

此卷以孔明为主,而单福其宾也,即庞统亦其宾也。

水镜双荐伏龙、凤雏,而单福专荐伏龙,带言凤雏;于孔明则详之,于庞统则略之,是又有宾主之别焉。

盖主为重,则宾为轻,故玄德既知单福之即是元直,并不提起水镜庄上先曾听见;既知凤雏之即是庞统,并不提起牧童口中先曾说出:此非玄德于此有所不暇言,而实作者于此亦有所不暇记。

总之,注意在正笔,而傍笔皆在所省耳。

庞统有叔,孔明亦有叔;徐庶有弟,孔明亦有弟。

庞统之叔与水镜为友,孔明之叔与刘表为交;徐庶则母在而弟亡,孔明则弟在而父亡。

庞统来历在牧童口中叙出,徐庶来历在程昱口中叙出,孔明来历在徐庶口中叙出。

叙庞统止及其叔,叙徐庶止及其母与弟,叙孔明则不但及其弟与叔,并及其父与祖。

或先或后,或略或详,参差错落,真叙事妙品。

渐离以筑击秦皇,而秦皇杀渐离;徐母以砚击曹操,而曹操不敢杀徐母:是徐母之威更烈于渐离矣。

张良击秦不中,而不见执于秦;徐母击操不中,而拚见执于操:是徐母之胆更壮于张良矣。

奇妇人胜似奇男子,不独列女传中罕有之,即豪士传中亦罕有之。

蔡瑁假玄德之诗,而刘表疑之;程昱假徐母之书,而徐庶信之。

岂庶之智不如表哉?情切于母子故也。

缓则易于审量,急则不及致详;疏则傍观者清,亲则关心者乱。

若徐庶迟疑不赴,不成其为孝子矣。

故君子于徐庶无讥焉。

曹操不强留关公,以全其兄弟之义;玄德不强留徐庶,以全其母子之恩。

三国演义白话文第三十六回:八卦阵

三国演义白话文第三十六回:八卦阵

三国演义白话文第三十六回:八卦阵(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三国演义白话文第三十六回:八卦阵【导语】:第三十六回八卦阵建兴八年秋天,曹真上表请求伐蜀国。

三国演义 新课标小学生版四库

三国演义 新课标小学生版四库
三国演义 新课标小学生版四库
2011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05 序言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文摘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彩图本)/新课标小学生版四库》讲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 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中。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后来后汉皇帝刘 禅亡于晋秦始七年,魏、王曹奂亡于太安元年,吴主孙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终。 《三国演义(彩图本)/新课标 小学生版四库》适合少儿阅读。
现在我们提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科技的学习和经典的学习并不矛盾,因为经典带给我们的是 “软能力”,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而且经典的学习必须要从少年开始。
古人也曾有言“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 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读熟。”可见,越早接触经 典、学习经典,越能让孩子在心智未明之时就汲取中国最优秀文化的精髓。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 帝。桓帝禁锢善类,崇信宦官。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 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本篇比较详细地描写了黄巾起义的背景以及经过,客观上揭露了东汉末年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腐败。然而作 者深受历史循环论和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认为历史是分裂和统一的不断循环,还认为君主犯错会遭到上天的警 告和批评,所以文中有大段关于灾异的描写,大多是不可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31-36回综合检测(总分60分)
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袁绍败回冀州后,两个儿子前来助战,于是袁绍卷土重
来。

谋士【】献“【】”
之计,劝曹操诱袁绍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2.曹操与袁绍在【】鏖战之际,刘备率数万
人马乘虚奔袭曹操的许都。

后曹操亲自回兵迎战刘
备,刘备人马被曹操分兵合围,狼狈逃奔。

谋士
【】提出投奔荆州刘表,并愿充当说客。

仁厚的刘表一听说刘备要来很高兴,但部将
【】认为不可,但刘表不信谗言,亲自
出城三十里迎接。

3.曹兵破冀州,【】为袁尚守城,因辛毗为曹操
谋划,审配斩其老小八十余口。

审配侄儿申荣向与辛毗交好,故而竟为曹军献门。

城破,审配被俘,至死仍要求面北向主而亡。

又俘得为袁绍写檄文之
【】,只因“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操
虽惜其才未杀之。

4.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

5.绍不听谋士【】“深沟高垒”之计,往
拒操兵。

6.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反思
自己的政治生涯,并接受“【】”的批
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

7.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派人取徐母至许都。

又由
【】仿照徐母笔迹写信召徐庶来许都。

徐庶中计入了曹营。

8.【】立即拜见玄德,为了试探玄德的仁德,
称其所乘的卢马将妨主,但可赠予所仇怨之人,先妨仇人再乘之,可谓“禳马”。

玄德闻之,为之色变,
称其初来不教其正道,只做利己妨人之事,甚为不好。

二、判断,对打√,错打×(每题2分,共24分)
1.[ ]袁绍曰:“河北义士,何其如此之多也!可惜袁氏不
能用。

”河北的义士代表人物有崔琰、王修。

2.[ ]刘备在徐庶的计谋下成功击败曹仁,夺取了樊城。

3.[ ]官渡之战,袁绍后悔没有听从沮授的计策而导致
了失败,此人最终自刎于狱中。

4.[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
话者是诸葛亮,被赞誉的人是徐庶。

5.[ ]“累世公卿立大名,少年意气自纵横。

空招俊杰
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

羊质虎皮功不就,凤毛鸡胆事难成。

更怜一种伤心处,家难徒延两弟兄。

”此
诗说的是刘表。

6.[ ]“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
似陈平”说的是许攸
7.[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

为助曹操夺取冀
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

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

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

最终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

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

8.[ ]许攸居功自傲,当众称呼曹操小字;众将闻言,惧
怀不平。

一日,许攸与夏侯惇于东门相遇,许攸口出狂言。

此人大怒,拔剑杀之,提头见操,操深责之,厚葬攸。

又访冀贤士,得王修。

9.[ ]刘璋为长幼权力分配的事情担心。

刘备劝他不能
废长立幼,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

蔡夫人在屏风后偷听了二人谈话,非常生气。

10.[ ]刘备在过檀溪后,遇到了司马徽,人称“水镜先
生”,对玄德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此两人分别是庞统、诸葛亮。

11.[ ]曹操在仓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军队,又在官
渡大胜袁军,取得了军事上的优势。

袁绍一败再败,忧愤而死后,他的三个儿子,镇守青州的长子袁谭,镇守幽州的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自相争斗起来。

12.[ ]曹操乘机离间袁氏兄弟,各个击破。

先用许攸之
计攻下冀州,后分兵击破青、幽、并三州。

为了彻底除掉袁尚、袁熙残军,曹操决定西击乌桓,曹操听取了许攸的意见,没有大动兵戈,辽东太守公孙康自送二袁首级至曹处。

至此平定了河北,打下了曹魏势力的基业。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