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六年第三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06年11月14日

内容摘要

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消费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增速高位趋缓,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市场价格稳定。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和本外币政策协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一是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把握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和节奏,调节银行体系过剩流动性,合理安排操作工具组合。二是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三是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增强中央银行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四是进一步加大“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力度,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要求,合理控制贷款增长,加强贷款结构调整。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六是继续推出一系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配套措施,上调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七是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拓宽对外金融投资渠道,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入的监管,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贷款增速有所回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2万亿元,

同比增长16.8%;基础货币余额6.6万亿元,同比增长8.9%;人民币贷款余额2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货币市场利率运行趋于平稳。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987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690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9087元人民币/美元。

初步预计,2006年第四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有必要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和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注意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形势严峻等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对经济工作的决策和部署,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同时,采取着眼于中长期的综合性措施,加快经济结构性调整,落实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基本平衡。

目录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1)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 (1)

二、金融机构存款平稳增长 (3)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有所回落 (3)

四、基础货币平稳增长 (5)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略有上升 (5)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增强 (7)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8)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8)

二、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 (10)

三、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11)

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11)

五、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11)

六、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14)

七、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15)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 (16)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 (16)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21)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 (24)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24)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7)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37)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37)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 (39)

专栏:

专栏 1:流动性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1)

专栏 2:国库现金管理 (9)

专栏 3:正确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票据兑付标准 (13)

专栏 4:我国贸易顺差的来源与成因分析 (29)

表:

表 1:2006年第三季度各利率浮动区间贷款占比表 (6)

表 2:2006年前三季度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表 (7)

表 3:2006年前三季度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 (16)

表 4:2006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表17表 5:2006年9月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表 (21)

图:

图 1:2006年前三季度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动趋势 (18)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06年第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货币信贷总量增加趋缓,与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基本适应,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一、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势趋缓

2006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7个百分点,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M2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贷款增速减缓。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9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M1增速加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现金增加较多。9月末M2与M1增幅之间的差距由上年同期的6.28个百分点缩小到1.13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O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前三季度累计现金净投放165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投放851亿元。

专栏 1:流动性与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在经济学或商业活动中,我们经常在一系列相关但不尽相同的意义上使用“流动性”一词。例如,流动性的本意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直接用于购买,因此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由此推而广之,可以产生市场流动性和宏观流动性的概念。某个具体市场的流动性可以理解为在几乎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这往往与市场交易量、交易成本、交易时间等因素有关。而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我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乃至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货币市场基金等其他一些高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流动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