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财务丑闻排名
会计造假案例

会计造假案例会计造假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隐瞒或篡改有关会计记录,以谋取个人或公司利益的行为。
会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也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会计造假的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
案例一,WorldCom公司。
2002年,美国第二大电信公司WorldCom公司因为会计造假丑闻而申请破产保护。
该公司的高管人员利用会计手段,将数十亿美元的费用误记为资本支出,以此来掩盖公司的亏损。
这一丑闻最终导致了WorldCom公司数百亿美元的资产贬值,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
案例二,Enron公司。
Enron公司是美国一家能源公司,也因为会计造假案例而声名狼藉。
公司高管人员通过虚构交易和隐瞒债务等手段,使公司的利润看起来更加可观,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然而,实际上公司的财务状况却是岌岌可危。
2001年,Enron公司宣布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
案例三,山水集团。
山水集团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但因为会计造假案例而备受关注。
2016年,山水集团因为涉嫌虚报销售额、利润和资产规模,被证监会处以重罚。
公司高层人员通过虚构业绩、夸大资产规模等手段,误导了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最终导致了公司的信用受损和股价暴跌。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会计造假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
会计造假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因此,加强会计监管,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是防范会计造假的重要举措。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依法依规编制财务报表,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同时,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也应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不盲目追逐高额利润,以免受到会计造假案例的伤害。
总之,会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对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监管,提高透明度,防范会计造假,维护企业和社会的正常秩序。
财务负面典型案例介绍

财务负面典型案例介绍
财务方面的负面案例,往往是指企业或个人在经营、管理或投资中出现的不良财务行为,造成财务困境甚至破产。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财务负面案例:
1. 世纪华通公司会计舞弊案:
世纪华通公司是美国一家通信设备制造商。
该公司的会计部门为了掩盖财务状况的恶化,通过虚构销售、夸大收入和利润等手段,操作财务报表,使公司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然而,在揭露后,世纪华通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并且几乎所有股东损失了他们的投资。
2. 安然公司欺诈案:
安然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之一。
然而,由于公司高管和会计师通过制造假交易和虚构收入的方式欺诈投资者,最终导致安然公司在2001年破产。
该案例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之一,使成千上万的员工失业,并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3. 中兴通讯违反制裁案:
中兴通讯是中国一家著名的通信设备生产商。
然而,该公司被发现违反美国针对伊朗和朝鲜的贸易制裁政策,向这两个国家出口禁运产品。
作为惩罚,中兴通讯被迫支付巨额罚款,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获得美国供应商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这个案例对中兴通讯的声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并对其国际业务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些案例提醒我们,财务诚信是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基石。
为了避免类似的负面案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严格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同时,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也应加强对财务行为的监督,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近年来,美国上市公司发生了许多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
这些案例揭示出了公司管理层和会计师的严重违法行为,对投资者、股东和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以下是近十年来美国上市公司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1. 美林(Merrill Lynch):在2000年,美林因为虚报营业收入和操作亏损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是一个典型的财务报表舞弊案例,意图通过虚假地报告收入来掩盖公司的真实业绩。
2. 通用电气(GE):在2009年,通用电气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债务来操纵其财务报表。
公司在此案中支付了5.0亿美元的罚款,并同意改进其财务报表的透明度。
3. 恒美集团(Enron):这可能是最著名的财务舞弊案例之一。
在2001年,恒美因为通过虚假会计手法来掩盖巨额债务而破产。
恒美的会计师安然(Arthur Andersen)也因此迅速解散,其行为导致了对整个会计行业的质疑。
4. 亚斯廷安达洛斯安洛斯安(AIG):在2005年,AIG被发现在财务报表中夸大了保险收入,虚增了其资本和净资产的额度。
AIG最终支付了总计50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5. 雅虎 (Yahoo!):在2014年,雅虎因为在其财务报表中夸大广告收入而被SEC处以2.0亿美元的罚款。
这起案件进一步暴露了雅虎在其业务运营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6.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在2007年,摩根士丹利被罚款1.4亿美元,要求支付30.4亿美元来解决其在次贷抵押贷款市场中涉嫌操纵的指控。
这种操纵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7. 美国国际集团(AIG):在2009年,美国国际集团被发现通过虚报收入和隐瞒亏损以操纵其财务报表。
该公司同意支付13.6亿美元的罚款,并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了修正。
8. 壳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在2004年,壳牌石油被发现虚报其储量和资产,以提高公司的市值。
国外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国外财务造假经典案例1. Enron案Enron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司破产案,也是最著名的财务造假案例之一。
该公司通过虚构收入、隐藏债务和利润来掩盖其真实财务状况。
Enron公司的高管采用复杂的会计手段来欺骗投资者,使公司的股价一度飙升,直到2001年公司破产。
2. WorldCom案WorldCom是美国电信业巨头,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会计丑闻之一。
该公司通过虚构资产和利润来掩盖其真实财务状况,欺骗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最终,WorldCom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导致数千名员工失业。
3. Tyco案Tyco是一家多元化企业,涉及安全系统、医疗设备等领域。
该公司的前CEO L. Dennis Kozlowski和前CFO Mark Swartz被发现将公司资金用于个人奢侈品购买,并通过虚假账目来掩盖这些开支。
他们最终被判入狱。
4. Satyam案Satyam是印度一家IT服务公司,也是印度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例之一。
该公司的创始人和主席B. Ramalinga Raju承认,他在公司财务报表中虚构了数十亿美元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吸引投资者。
这一丑闻导致Satyam股价暴跌,公司最终被马鲁蒂集团收购。
5. Parmalat案Parmalat是意大利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该公司的创始人Calisto T anzi通过虚构资产和盈利来掩盖公司真实财务状况。
Parmalat最终宣布破产,成为意大利历史上最大的经济丑闻之一。
6. HealthSouth案HealthSouth是美国一家医疗保健服务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和CEO Richard Scrushy被指控在公司财务报表中进行了大规模的虚假记录。
他通过夸大收入和减少负债来提高公司的业绩,欺骗投资者和审计机构。
Scrushy最终被判入狱。
7. Olympus案Olympus是日本一家知名的相机制造商,该公司曾经因为财务造假而受到严重的财务危机。
世界十大财务丑闻排名

世界十大财务丑闻排名一、麦道夫丑闻——给投资者留下212亿美元现金损失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
―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
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二、雷曼兄弟——500亿美元变相贷款美国破产法院检查官的报告显示,上周公布的雷曼兄弟通过将贷款列为销售的方式,隐瞒了500多亿美元的贷款。
高管人员和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使用了被称为―回购105‖的会计伎俩,涉嫌操纵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15日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以资产衡量,这将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雷曼兄弟公司由德国移民亨利、埃马努埃尔和迈尔于185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创建,目前已拥有158年历史,其主要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雷曼兄弟公司总部现设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设有地区总部。
财务分析经典案例

财务分析经典案例财务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绩效,以提供有关企业健康状况和前景的信息的方法。
它是投资者、分析师和管理人员的重要工具,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财务分析领域,有一些经典案例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本文将讨论其中的一些案例,并介绍财务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
1. Enron案Enron案是迄今为止最具有标志性的财务丑闻之一。
Enro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能源公司,在2001年因为会计舞弊和财务不端问题宣告破产。
在Enron案中,公司高层采取了各种手段来掩盖公司的财务困境,使公司看起来非常成功和盈利。
然而,通过对Enron 的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许多投资者和分析师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和漏洞。
Enron案凸显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揭示公司真实情况的能力。
2. 赛门铁克案赛门铁克案是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财务丑闻案例。
赛门铁克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网络和计算机安全公司,在2004年披露了其财务报表中的数百亿美元的会计错误。
财务分析师通过对赛门铁克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发现了公司的会计不一致和操纵行为。
赛门铁克案揭示了财务报表中的会计错误和欺诈行为对公司的财务稳定和声誉的影响。
3. 南方航空案南方航空是一家中国的航空公司,在财务分析领域有一个重要的案例。
在2011年,南方航空因为其超高的周转率和低成本运营模式而受到全球关注。
财务分析师发现,南方航空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收入和管理效率,取得了出色的财务绩效。
这个案例展示了财务分析在评估企业运营绩效和健康状况方面的重要性。
财务分析基本概念和技术在进行任何财务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财务分析技术: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的方法,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绩效。
常用的比率包括财务杠杆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比率等。
2. 财务比较分析:财务比较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同一公司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财务数据,或者比较不同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识别趋势和变化的方法。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

财务造假经典案例案例背景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会计和财务报告中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来误导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和信任企业的公众利益,还给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下面将介绍一些经典的财务造假案例,以警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对于财务报告的审慎态度。
Enron案Enron是美国一家以能源交易为主的大型企业,曾在2001年突然宣布破产,引起了轩然大波。
Enron案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财务造假案例之一。
Enron之所以能够长期隐藏其财务问题,是因为其采用了一套复杂的会计手法和特殊目的实体,以转移债务和虚增收入,虚报资产和利润。
这些手法包括:利用特殊目的实体将债务转移到企业之外,将债务转化为权益;利用能源交易合约中的会计漏洞进行虚增收入;隐瞒和虚报相关方关联交易等。
通过这些手法,Enron成功地在一段时间内掩盖了其巨额负债和亏损的真实情况。
Enron的破产事件不仅导致了投资者和员工巨大的损失,还对美国的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这一事件促使美国政府加强了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透明度的监管。
WorldCom案WorldCom是美国一家通信公司,也是2002年爆发的另一起重大财务丑闻。
WorldCom案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会计欺诈案件。
WorldCom案的核心问题是公司高层团队通过虚增运营成本来减少纳税额和虚增营收,以达到避税和提高股价的目的。
这种财务造假手法被称为“罗斯投票法”,即虚增支出以掩盖公司实际业绩。
这种手法使得WorldCom的运营成本显著增加,从而使净利润看起来更小。
然而,实际上公司的运营成本并没有那么高,而是被故意虚增了。
WorldCom案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公司股价暴跌,最终导致其破产。
这一案件极大地震动了金融界和投资者,也促使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管和公司治理的规范。
Tyco案Tyco是美国一家多元化企业,涉及安全系统、流体控制等多个领域。
Tyco案是2002年爆发的又一起重大财务丑闻,给金融界带来了巨大震动。
财报造假案例

财报造假案例财务造假是指企业为了虚增利润、掩盖亏损或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而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故意进行的欺诈行为。
财务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了解一些财报造假的实例。
2001年,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然公司因为在财务报表中虚增利润、隐瞒亏损,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安然公司的高管通过虚构交易、虚报收入等手段,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看起来非常乐观,但实际上公司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债务中。
安然公司的破产案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企业破产案之一,也引发了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深刻反思。
另一个著名的财报造假案例是中国的“新希望集团”事件。
2010年,新希望集团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新希望集团在财务报表中虚报利润、隐瞒亏损,虚构业绩等行为,严重违反了《证券法》的相关规定。
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对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因为财务造假而受到处罚或者破产。
比如,2015年,中国一家名为“康得新”的上市公司因为涉嫌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康得新在财务报表中虚构了大量业绩,虚报资产、收入等信息,最终导致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财务造假不仅仅是企业的道德败坏,更是对投资者的欺骗。
财务造假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会对整个市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因此,各国的监管部门都在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的监管,加大对于财务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总之,财务造假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更是对整个市场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地编制财务报表,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行为,以维护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财务丑闻排名一、麦道夫丑闻——给投资者留下212亿美元现金损失次贷危机让华尔街颜面扫地,财富和睿智花园的炫目日弱日淡,500亿美元的麦道夫骗局不啻给了日显颓唐的华尔街一记响亮的耳光。
在“麦式骗局”中,诸多知名机构被击中,有西班牙金融业巨头桑坦德银行,此次诈骗案中的风险敞口高达约合31亿美元,有法国巴黎银行、欧洲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等,然而麦道夫到底有什么超级魔法呢?其实“麦式骗”局模式是抄袭典型的“庞氏骗局”,并不新鲜,即用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同时用后来的投资者资金偿付前期投资者。
“庞氏骗局”这种模式一般只能维持两三年,而麦道夫竟然运用简单的骗局长达20年、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愚弄了华尔街的诸多投资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受害者,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聪明睿智的华尔街怎么就“熟视无睹”!分析判断,不难看出,“麦式骗局”被光鲜夺目的外壳包裹着,华尔街的所谓部分投资专家也迷信这些鲜艳的外壳。
“麦式骗局”映衬华尔街监管的脆弱。
麦道夫骗局的包装复杂,但投资操作简单明了,漏洞极易被识破,然而,这长达20年、高达500亿美元的投资骗局却在麦道夫儿子履行了监管者的职责之后,才曝光于天下,这是对华尔街监管者的极大讽刺。
二、雷曼兄弟——500亿美元变相贷款美国破产法院检查官的报告显示,上周公布的雷曼兄弟通过将贷款列为销售的方式,隐瞒了500多亿美元的贷款。
高管人员和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使用了被称为“回购105”的会计伎俩,涉嫌操纵公司的资产负债表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15日根据美国破产法,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
以资产衡量,这将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雷曼兄弟公司由德国移民亨利、埃马努埃尔和迈尔于185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创建,目前已拥有158年历史,其主要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私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
雷曼兄弟公司总部现设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设有地区总部。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至20世纪20年代,美国逐步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新兴的工业国。
雷曼兄弟公司也逐步从一家商品经纪人公司发展为涉足证券交易、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并于1887年成为纽约商品交易所成员。
2007年,雷曼兄弟公司净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截至2008年5月,雷曼兄弟公司拥有资产达6390亿美元,持有1 105亿美元高级无担保票据、1260亿美元次级无担保票据和50亿美元初级票据。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雷曼兄弟公司因持有大量抵押贷款证券,资产大幅缩水,公司股价在次贷危机后的一年之内大幅下跌近95%。
该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总股东权益仅为284亿美元。
三、安然——股东损失740亿美元曾经为美国第七大公司安然公司于2001年垮台,该公司执行层高管使用特殊目的实体——这些实体使用了诸如“怀特”和“拉普特”的名称——来隐瞒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巨大债务。
在2001年举行的一次臭名昭著的电话会议上,一位分析师质疑公司的创造性会计业务时,当时首席执行官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 ng)攻击这位分析师并称之为“白痴”。
安然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肯雷(KenLay)和杰夫?斯基林随后被判犯有许多刑事指控的罪名。
一夜之间,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子公司、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掌控着美国20%的电能和天然气交易,被誉为“华尔街宠儿”的美国安然公司日前轰然崩塌,它的倒下,无疑将成为破产案中的典范。
当然安然公司破产的原因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因是多方面的。
战略方向性失误,无视决策风险是当年如日中升的安然决策者们犯下的根本错误。
当年的安然公司,应该是世界上所有公司学习和羡慕的对象,正所谓达到了企业发展的“自由极限",人才、资金、科技、社会环境……安然几乎可以呼风唤雨,正是“试看天下谁能敌?"的心态,让管理者们沉浸在过度自信之中,从而胆敢无视决策的风险。
在决策者看来,根本不用担心决策的失误,所有决策都必将成功,决策于是成了“只需要在各种到达罗马的路途中选择最近的一条",如此简单。
安然破产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公司盲目放弃了自己的主营业务,而转向了电子交易等新领域,导致公司失控。
犹如荞麦农场种苹果,苹果虽然熟了,荞麦农场已经垮了。
安然的错误是无药可治的,只有倒闭破产一条。
四、南方保健——27亿美元会计舞弊案(一)不打自招2002年7月颁布的Sarhanes-Oxley Act,要求美国上市公司的CEO和CFO 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宣誓。
2002年8月,CFO威廉•欧文斯(William T.Owens)宣誓向SEC提交的财务资料真实可靠。
2003年3月,慑于安然和世界通信造假丑闻曝光后社会公众的反响和压力,Owens向司法部门投案自首,抖搂出南方保健公司25亿美元的利润造价黑幕。
(二)舞弊手法为了避免直接调增收入,设计了“契约调整”这样一个收入备抵账户。
该账户用于记录向医疗保险机构的开票收入和预计收入之间的差额,纯属主观判断,在会计系统中不会留下交易轨迹。
为了配合收入的调整,又专门设立了作为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次级明细的“AP汇总”科目,用以记录“契约调整”对应的资产增加。
(三)安永的审计情况(1)安永用“被骗、愤怒和无辜”来阐述其对整个事件的态度和立场,但早在安永为南方保健2001年度的财务报告签发无保留意见之前,就有很多迹象表明南方保健可能存在欺诈和舞弊行为。
(2)南方保健一直是安永伯明翰办事处的最大客户,200年南方保健向安永支付的费用为370万美元,其中财务报表审计费为120万美元。
(3)执行审计时,需要的资料只能向南方保健指定的两名现已认罪的财务主管索要,而审计小组成员几乎不与其他的会计人员进行交谈。
询问或向其索要资料。
(4)在现金科目上的审计失败是安永犯下的最致命的错误。
(四)意义和影响成就世界第二会计造假大王,创下了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涉案人员最多的纪录,是Sarbanes-OxleyAct实施后美国司法部亲自督办的第一要案。
五、世界通讯——110亿美元的会计舞弊案揭开“世通”黑幕世通利用会计造假虚构了近100亿美元的利润,创下了财务舞弊的世界记录。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世通的财务舞弊既不是由人才济济、经费充裕的证券监管部门发现的,也不是由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跻身于“五大”的安达信发现的,更不是由薪酬丰厚、权高位重的董事会成员发现的,而是被世通的高管人员称作“不自量力、多管闲事”的三个内部审计人员发现的。
揭开世通造假黑幕的英雄是辛西亚.库珀(CynthiaCooper,以下简称辛西亚,世通内审部副总经理)、哲恩.摩斯(GeneMorse,擅长电脑技术的内部审计师)和格林.史密斯(GlynSmith,内审部高级经理,辛西亚的助理)。
正是这三个不计个人安危,忠于职守的“火枪手”,排除困扰,顶住压力,才将世通的舞弊罪行昭示于天下。
2002年岁末,《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评选揭晓了。
当选者既不是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也不是自视甚高的商界精英,更不是滥杀无辜的恐怖分子,而是三位鲜为人知的“告密者”:世通的辛西亚.库珀、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Rowley)。
这三位女强人之所以当选,是因为她们不畏权势,勇揭黑幕,敢于“吹哨”。
《时代》杂志的封面文章在介绍她们的感人事迹时,加了一段发人深思的按语:辛西亚.库珀、雪伦.沃特金斯和柯琳.罗莉不顾个人风险,在世通、安然和联邦调查局拉响了警报,提醒了我们什么是美国勇气和美国价值的真谛。
现年38岁的辛西亚1994年受雇于世通,从事内部审计。
辛西亚从基层做起,几年后升任世通内审部的副总经理,主持内部审计的日常工作,直接对世通的首席财务官斯科特.苏利文(ScottSullivan)负责。
根据世通的职责分工,只有27个工作人员的内审部只负责经营绩效审计,从事业绩评估和预算控制,财务审计不在其工作职责范围之内,而是外包给安达信。
六、泰科公司-高管偷窃1.2亿美元,虚报5亿多美元的收入泰科公司前首席执行官丹尼斯•科兹洛夫斯基(DennisKozlowski)和前财务总监马克•斯瓦茨(MarkSwartz)被判定挪用公司资金数百万美元之多。
更重要的是,位于公司最高层的这两位前泰科高管还参与了一个虚报5亿多美元泰科收入的阴谋。
此案的审理曾一度陷入僵局。
虽然司法部门指控科兹洛夫斯基贪污了公司近6亿美元的资金,并同时指控他犯有包括证券欺诈、盗窃和腐败等32项罪名,但被告律师则认为他取得这些财产得到了泰科公司的许可。
去年四月,纽约州最高法院曾宣布,由于陪审团内的一名陪审员收到威胁信件,对科兹洛夫斯基的判决结果因此无效。
最新的这次司法审判长达4个月,陪审团经过11天的慎重考虑后提交了有罪决定。
在判决结束后,曼哈顿地区检察官摩根索满意地说,司法公正原则在这次判决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证明大公司领导人作奸犯科必将得到同样严厉的惩罚。
泰科丑闻在当时的影响足以与安然、世通两大案件比肩,随着三大企业丑闻的主角纷纷得到了司法制裁,有美国媒体报道说,科兹洛夫斯基的结局是对“大公司高管从不用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言论的最好终结。
搞笑的是,科兹洛夫斯基10年前的一封信在日前被曝光,当时泰科公司一位职员因贪污而受到司法审判,科兹洛夫斯基亲自致信受理此案的检察官,要求对该职员从重处理。
在信中他写道:“盗窃股东的财产、滥用别人的信任,这种与社会准则对抗的不道德行径无疑是最严重的罪行。
”当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10年后这样的糗事也会应验在自己的身上。
七、萨蒂扬-10亿美元诈骗案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信息技术咨询与服务供应商,它提供一系列的专业技术,旨在帮助客户重新策划与重新创造其业务,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竞争成功。
2004-2005财务年度宣布的公司收益为7.936亿美元,2005-2006年度可望超过10亿美元。
萨蒂扬在六大洲55个国家25个时区设有办事处。
萨蒂扬在全世界22个城市设有开发中心。
一个全球性投资人社区、一个469多家全球公司的客户基地(其中包括156财富全球500强与美国500强企业),一个不断壮大的多国工作队伍。
萨蒂扬中国是在中国第一家通过最新信息安全标准ISO27001的IT公司。
贿赂丑闻爆发,世界银行封杀萨蒂扬8年世界银行(WorldBank)已禁止印度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SatyamComputerServices)在8年内与其进行业务往来,这是客户对一家大型印度外包公司所做出的最严厉的处罚之一。
这家国际援助机构昨日证实了一则报道,报道称,世行已中断与印度第四大(以收入计)外包公司萨蒂扬的业务往来,原因是萨蒂扬“向该行职员提供不正当的利益”以换取合同,且其提供的发票“文件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