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试题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

初三数学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3.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4.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5.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6.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7.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8.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³=a³+b³C. (a+b)²=a²+2ab+b²D. (a+b)³=a³+3ab²+b³9.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b)(a+b)B. (a+b)³=(a+b)(a+b)(a+b)C.(a+b)⁴=(a+b)(a+b)(a+b)(a+b) D.(a+b)⁵=(a+b)(a+b)(a+b)(a+b)(a+b)10.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若a²4a+4=0,则a的值为______。
初三数学常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常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1,0)和点B(3,0),且函数的开口向上,则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A. x = 0B. x = 1C. x = 2D. x = -1答案:B解析: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其顶点的x坐标,由于函数图像经过点A(-1,0)和点B(3,0),且开口向上,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称轴是这两点x坐标的平均值,即x = (-1 + 3) / 2 = 1。
2.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2x - 3 > 0的解集?A. x > 3/2B. x < 3/2C. x > 3D. x < 3答案:A解析:将不等式2x - 3 > 0移项得到2x > 3,再除以2得到x > 3/2,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3. 计算绝对值:|-7| = _______。
答案:7解析:绝对值表示一个数距离0的距离,因此|-7|表示-7距离0的距离,即7。
4. 计算平方根:√9 = _______。
答案:±3解析:平方根是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给定数的那个数,9的平方根是3,因为3的平方是9。
同时,-3的平方也是9,所以9的平方根是±3。
三、解答题5.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求斜边的长度。
答案:5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等于两直角边长度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即斜边长度= √(3² + 4²) = √(9 + 16) = √25 = 5。
6. 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每件成本为10元,售价为15元,若该工厂希望获得的利润不低于1000元,问至少需要生产多少件零件?答案:100件解析:设需要生产的零件数量为x件,则总利润为(15 - 10)x = 5x元。
根据题意,5x ≥ 1000,解得x ≥ 200。
因此,至少需要生产200件零件。
四、证明题7. 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存在的。
数学初三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3B. 2.5C. √4D. √22. 若x + y = 5,x - y = 1,则x² - y²的值为()A. 24B. 16C. 9D. 103. 下列函数中,是反比例函数的是()A. y = 2x + 1B. y = x²C. y = 3/xD. y = 2x³4. 在△ABC中,∠A = 30°,∠B = 45°,则∠C的度数是()A. 105°B. 75°C. 120°D. 90°5.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 - 5x + 6 = 0的解为x₁和x₂,则x₁ + x₂的值为()A. 5B. 6C. 2D. -5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y轴的对称点B的坐标是()A. (2,-3)B. (-2,3)C. (-2,-3)D. (2,-3)7. 下列各组数中,成等差数列的是()A. 1,4,7,10B. 2,5,8,11C. 3,6,9,12D. 1,3,5,78. 若a、b、c是△ABC的三边,且a + b = c,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9. 已知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则其边长为()A. 5cmB. 10cmC. 20cmD. 15cm10.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矩形B. 所有的矩形都是正方形C.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若x² - 4x + 3 = 0,则x² - 2x的值为______。
12. 函数y = 2x - 1的图像是一条______直线。
13. 在△ABC中,若∠A = 60°,∠B = 75°,则∠C的度数为______。
2024年北京朝阳区初三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和答案

张卡片,除所标注文字不同外无其他差别.其中,写有“珍稀濒危植.随机摸出一张卡片写有“珍的扇形作圆锥的侧面,记扇形的半径为R,所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l与S都随R的变第12题图第14题图试题13.某科技公司开展技术研发,在相同条件下,对运用新技术生产的一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检测,下表是检测过程中的一组统计数据:估计这批产品合格的产品的概率为.14.如图,AB 是半圆O 的直径,将半圆O 绕点A 逆时针旋转30°,点B 的对应点为B ',连接A B ',若AB =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15.对于向上抛的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上升高度h ,初速度v ,抛出后所经历的时间t ,这三个量之间有如下关系:221gt vt h -=(其中 g 是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将一物体以v=21m/s 的初速度v 向上抛,当物体处在离抛出点18m 高的地方时,t 的值为 .16.已知函数y 1=kx +4k -2(k 是常数,k ≠0),y 2=ax 2+4ax -5a (a 是常数,a ≠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无论k 为何值,函数y 1和y 2的图象总有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2题,每题5分,第23-26题,每题6分,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解方程x 2-1 =6x .1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m +4)x +3(m +1)=0 .(1)求证: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该方程有一根小于0,求m 的取值范围.抽取的产品数n 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合格的产品数m 476967143119262395288333673836合格的产品频率nm0.9520.9670.9540.9630.9580.9610.9620.959图2图3图1图1 图2试题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九年级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用)2024.1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题号12345678答案DABCACAC二、填空题(共16分,每题2分)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2题,每题5分,第23-26题,每题6分,27-28题,每题7分)17.解:方程化为x 2 -6x =1.x 2 -6x+9 =10.1032=-)(x .103±=-x .1031+=x ,1032-=x .18.(1)证明:依题意,得=[-(m +4)]2-4×3(m +1) =(m -2)2.∵(m -2)2≥0,∴0≥∆∴该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解方程,得x =.∴x 1= m +1,x 2=3.依题意,得m +1<0.∴m <-1.19.解:(1)根据题意,设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2=a (x -1)2+4.当x =0时,y 2 =3∴a =-1.∴y 2=-x 2+2x +3.题号9101112答案x 1=3,x 2=-3相切(1,3)140题号13141516答案答案不唯一,如0.9593438+π1.2或3a <0或a ≥5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由题意可知,抛物线顶点C ),(9254.设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4(2+-=x a y试题26. 解:(1)由题意知,a +b +c = 9a +3b +c .∴b = -4a .∴22=-=a b t . (2)∵a >0,∴当x ≥t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t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设抛物线上的四个点的坐标为A (t -1,m A ) ,B (t ,m B ),C (2,n C ),D (3,n D ).点A 关于对称轴x =t 的对称点为A'(t +1,m A )∵抛物线开口向上,点B 是抛物线顶点,∴m A >m B .ⅰ 当t ≤1时,n C < n D∴t +1≤2.∴m A ≤n C ,∴不存在m >n ,不符合题意.ⅱ 当1<t ≤2时,n C < n D∴2<t +1≤3.∴m A >n C .∴存在m >n ,符合题意.ⅲ当2<t ≤3时,∴n 的最小值为m B .∵m A >m B .. ∴存在m >n ,符合题意.ⅳ 当3<t <4时,n D <n C .∴2<t -1<3.∴m A >n D .∴存在m >n ,符合题意.ⅴ 当t ≥4时,n D <n C .∴t -1≥3.∴m A ≤n D ,∴不存在m >n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t 的取值范围是1<t <4.)解:补全图1,如图.证明:延长AF到点G,使得GF=AF,连接,连接GE并延长,与AB的延长。
2024年北京石景山初三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和答案

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试卷数 学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分,每题2分)第1- 8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若34(0)x y y ,则xy的值是(A)34 (B)43(C)74(D)732.如图,在Rt ACB △中,90C °,3AC BC ,则sin A 为(A) 13 (B)4 (C)10(D) 103.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B 是直径,D 是 AC的 中点.若40B °,则A 的大小为 (A) 50° (B) 60° (C) 70°(D) 80°4.将抛物线23y x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抛物线 的解析式为 (A) 23(1)y x(B) 23(1)y x(C) 231y x(D) 231y x5.若抛物线229y xmx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则m 的值为(A) 3(B) 3(C)(D) 3AB C6.如图1,“矩”在古代指两条边成直角的曲尺,它的两边长分别为a ,b .中国古老的天文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矩”的功能:“平距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其中“偃矩以望高”的意思就是把“矩”仰立放可测物体的高度.如图2,从“矩”AFE 的一端A 望向树顶端的点C ,使视线通过“矩”的另一端E ,测得8m BD , 1.6m AB . 若“矩”的边30cm EF a ,边60cm AF b ,则树高CD 为 (A) 4m (B) 5.3m (C) 5.6m (D) 16m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点1(4)y ,,2(6)y ,在抛物线2(3)1(0)y a x a 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1y y(B) 211y y(C) 211y y(D) 121y y8.如图,在ABC △中,CD AB 于点D ,给出下面三个条件: ①A BCD ; ②A BCD ADC ; ③AD CD CD BD. 添加上述条件中的一个,即可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序号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16分,每题2分)9.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是边AD 的中点,连接BE 交 对角线AC 于点F .若6AC ,则AF 的长为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点1(3)y ,,2(7)y ,在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图象上,则1y 2y (填“>”“=”或“<”). DABCE F DCBA第6题 图1 第6题 图2DCH11.如图,正六边形ABCDEF 内接于⊙O ,12AB ,则 AB 的长为 .12.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A ,B 两点,60P °,6PA ,则⊙O 的半径为 .13.如图,线段AB ,CD 分别表示甲、乙建筑物的高,两座建筑物间的距离BD 为30m .若在点A 处测得点D 的俯角 为30°,点C 的仰角 为45°,则乙建筑物的高CD 约为 m (结果精确到0.1m1.4141.732 ).14.如图,点A ,B 在⊙O 上,140AOB °.若C 为⊙O 上任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则ACB 的大小为 .15.如图,E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满足90AEB °,连接CE .若2AB ,则CE 长的最小值为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的顶点为(1)P k ,,且经过点(30)A ,,其部分图象如图 所示,下面四个结论中, ①0a ; ②2b a ;③若点(2)M m ,在此抛物线上,则0m ; ④若点()N t n ,在此抛物线上且n c ,则0t .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BCDENBDM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三、解答题(共68分,第17-21题,每题5分,第22题6分,第23题5分,第24-26题,每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计算:20248sin 60(1)tan 45 °°.18.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BAD ,90ACD B °.(1)求证:ACD △∽ABC △; (2)若3AB ,4AD ,求AC 的长.19.已知二次函数223y x x .(1)将223y x x 化成2()(0)y a x h k a 的形式,并写出其图象的顶点坐标;(2)求此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画出此函数的图象.20.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E ,6CD ,1BE .求⊙O 的半径.21.已知二次函数2y x bx c 的图象过点(10)A ,和(03)B ,.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14x 时,结合图象,直接写出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DABC2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B °,3cos 5C,10CD . 求AB 的长.23.已知某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此电源时,用电器的电流I (单位:A )与电阻R (单位: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即(0)kI k R ,其图象如图所示.(1)求k 的值;(2)若用电器的电阻R 为6 ,则电流I为 A ;(3)如果以此蓄电池为电源的用电器的电流I 不得超过10A ,那么用电器的电阻R应控制的范围是 .24.如图,在ABC △中,AB 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点F 在AC 的延长线上,12CBF BAC . (1)求证:BF 是O 的切线; (2)若5AB ,1tan 2CBF ,求CE 的长.I /AB CD25.投掷实心球是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现场考试的选考项目之一.实心球被投掷后的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实心球从出手(点A 处)到落地的过程中,其竖直高度y (单位:m )与水平距离x (单位:m )近似满足二次函数关系.小石进行了三次训练,每次实心球的出手点A 的竖直高度为2m .记实心球运动路线的最高点为P ,训练成绩(实心球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d (单位:m ).训练情况如下:根据以上信息,(1)求第二次训练时满足的函数关系式; (2)小石第二次训练的成绩2d 为 m ; (3)直接写出训练成绩1d ,2d ,3d 的大小关系.2OA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点(33)A a c ,. (1)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2)点1(12)M a y ,,2(2)N a y ,在抛物线上.若12c y y ,求a 的取值范围.27.如图,在Rt ACB △中,90ACB °,60BAC °.D 是边BA 上一点(不与点B重合且12BD BA),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CE ,连接DE ,AE . (1)求CAE 的度数;(2)F 是DE 的中点,连接AF 并延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G ,依题意补全图形.若G ACE ,用等式表示线段FG ,AF ,A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DABCE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O 的半径为1.对于⊙O 的弦AB 和点C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C 在弦AB 的垂直平分线上,且点C 关于直线AB 的对称点在⊙O 上,则称点C 是弦AB 的“关联点”. (1)如图,点1(22A ,,1(22B ,. 在点1(00)C ,,2(10)C ,,3(11)C ,,4(20)C ,中,弦AB 的“关联点”是 ;(2)若点1(0)2C ,是弦AB 的“关联点”,直接写出AB 的长; (3)已知点(02)M ,,(0)15N ,.对于线段MN 上一点S ,存在⊙O 的弦PQ ,使得点S 是弦PQ 的“关联点”.记PQ 的长为t ,当点S 在线段MN 上运动时,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期末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阅卷须知:1.为便于阅卷,本试卷答案中有关解答题的推导步骤写得较为详细,阅卷时,只要考生将主要过程正确写出即可。
初三数学试卷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若a、b是方程x² - 5x + 6 = 0的两个根,则a² + b²的值为:A. 1B. 4C. 5D. 62.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2,-3)B. (-2,3)C. (2,-3)D. (-2,-3)3. 若sinθ = 0.8,且θ在第二象限,则cosθ的值为:A. -0.6B. 0.6C. -0.9D. 0.94. 下列函数中,y = x² - 4x + 4的图像是:A. 抛物线开口向上B. 抛物线开口向下C. 直线D. 圆5.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 = AC,若∠BAC = 40°,则∠ABC的度数为:A. 40°B. 50°C. 60°D. 70°6. 若x + y = 5,xy = 6,则x² + y²的值为:A. 17B. 25C. 26D. 357.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3x > 2xB. 2x < 3xC. 3x ≥ 2xD. 2x ≤ 3x8. 若a、b、c是等差数列,且a + b + c = 15,a² + b² + c² = 45,则ab + bc + ca的值为:A. 15B. 25C. 35D. 459. 在△ABC中,若a = 3,b = 4,c = 5,则△ABC是: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边三角形D. 一般三角形10. 若x² - 2x - 3 = 0,则x² - 5x + 6的值为:A. 1B. 2C. 3D. 4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 若sinα = 0.6,cosα = 0.8,则tanα = _______。
12. 若等差数列{an}中,a1 = 3,公差d = 2,则第10项an = _______。
初三数学练习试卷(共有12套,含答案)

初三数学练习(1)姓名时间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极差4、一组数据x1、x2…xn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n+1的极差是()A. 8B.16C.9D.175、若10个数的平均数是3,极差是4,则将这10个数都扩大10倍,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极差是。
6、右图是一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这组数据的极差是,平均数是.7、某地今年1月1日至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A. 1月1日B. 1月2日C. 1月3日D. 1月4日7、某活动小组为使全小组成员的成绩都要达到优秀,打算实施“以优帮困”计划,为此统计了上次测试各成员的成绩(单位:分)90、95、87、92、63、54、82、76、55、100、45、80计算这组数据的极差,这个极差说明什么问题?8、公园有两条石级路,第一条石级路的高度分别是(单位:cm):15,16,16,14,15,14;第二条石级路的高度分别是11,15,17,18,19,10,哪条路走起来更舒服?9、若1,2,3,X的平均数是5;1,2,3,X,Y的平均数是6,试求数组1,2,3,X,Y的极差。
复习练习1、如果(m +3)x 2-mx +1=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 A .m ≠-3 B .m ≠3 C .m ≠0 D .m ≠-3且m ≠02、写出一个以-2和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3)x 2+4x +m 2-9=0有一个根为0,则m =_________.4、已知(x 2+y 2+1) (x 2+y 2-3)=5,则x 2+y 2= .5、已知a 、b 、c 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边,则方程(a + b )x 2+ 2cx + (a + b )=0的根的情况是A .没有实数根B .可能有且只有一个实数根C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D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6、已知a 、b 是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则a 2+a +3b 的值是 。
初三数学试题库及答案

初三数学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不是实数?A. πB. -3C. √2D. i2.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它的斜边长是多少?A. 5B. 6C. 7D. 8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0B. 1C. -1D. 24. 以下哪个表达式等于0?A. (-2) × (-3)B. (-2) ÷ (-3)C. (-2) + (-3)D. (-2) - (-3)5. 一个圆的半径为5,它的面积是多少?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6. 如果一个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的判别式Δ = b² - 4ac 小于0,那么这个方程:A. 有一个实数根B. 有两个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无法确定7. 以下哪个是二次根式?A. √3B. 3√2C. √(-1)D. √(2/3)8.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可能是:A. 正数B. 0C. 负数D. 正数或09. 以下哪个是一次函数?A. y = 3x + 2B. y = x² + 1C. y = √xD. y = 1/x10. 如果一个数列的前三项是1, 4, 7,那么这个数列是:A. 等差数列B. 等比数列C. 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D. 无法确定答案:1. D2. A3. A4. A5. B6. C7. D8. D9. A10.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这个数是________。
12.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1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
14. 如果一个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它的判别式Δ等于________。
15. 一个圆的直径是10,它的半径是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 家 庄 外 国 语 学 校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数学第一阶段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元二次方程2(1)2x -=的解是( )A.112x =--,212x =-+ B.112x =-,212x =+ C.13x =,21x =-D.11x =,23x =-2.图2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图形,它们的位似中心是( )A .点PB .点OC .点MD .点N3.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7年 投入3 000万元,预计2009年投入5 000万元.设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23000(1)5000x +=B .230005000x =C .23000(1)5000x +=%D .23000(1)3000(1)5000x x +++=4.在Rt △ABC 的直角边AC 边上有一动点P (点P 与点A 、C 不重合),过点P 作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满足条件的直线最多有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5.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3,第三边是方程x 2-2x -15=0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形状是(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6.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右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如图7),当x <0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2<y <0 D .y <-28.4张扑克牌如图(1)所示放在桌子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起是( ) A .第一张、第二张 B .第二张、第三张 C .第三张、第四张 D .第四张、第一张(1) (2)9.下列命题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右图,DE ∥BC ,DB AB =23,S △ABC =25,则S △ADE 等于( ) A.9 B.425 C.9100 D.925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A,B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60km ,那么在比例尺为1:1 000 000的中国地图上,表示A ,B 两地的两点间的线段长是_______________cm .12.方程 x 2=3x 的解是 _______.13.用等腰直角三角板画45AOB =∠, 并将三角板沿OB 方向平移到如图所示的 虚线处后绕点M 逆时针方向旋转22,则三角板的斜边与射线OA 的夹角α为______.1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是2,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 (填上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即可).15.如图4,已知AB BD ⊥,ED BD ⊥,C 是线段BD 的中点, 班级_____________——————————————————————————————密——————————封——————————线————————————————————姓名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题号 一 二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总 分 得分(第6题)A .B .C .D .7题图A BCDE10题图OP M N图2ABDEOBA 22α第13题18015060A B C第14题且AC CE ⊥,1ED =,4BD =,那么AB = .16.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它十位上与个位上数的积的3倍,已知十位 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2.设个位数字为x ,则可列方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3,对角线 AC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连接CE , 则CE 的长________.18.如图9,一条河的两岸有一段是平行的,在河的南岸边每隔5米有一棵树,在北岸边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小丽站在离南岸边15米的点P 处看北岸,发现北岸相邻的两根电线杆恰好被南岸的两棵树遮住,并且在这两棵树之间还有三棵树,则 河宽为 米. 三、解答题:(共76分) 19.(8分)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4(2=+x x20.(8分)如图所示,一段街道的两边缘所在直线分别为AB PQ ,,并且AB PQ ∥.建筑物的一端DE 所在的直线MN AB ⊥于点M ,交PQ 于点N .小亮从胜利街的A 处,沿着AB 方向前进,小明一直站在点P 的位置等候小亮.(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亮恰好能看见小明时的视线,以及此时小亮所在位置(用点C 标出);(2)已知:20m 8m 24m MN MD PN ===,,,求(1)中的点C 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 .21.(8分)一块长和宽分别为60厘米和4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要在它的四角截去四个相等的小正方形,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槽,使它的底面积为800平方厘米.求截去正方形的边长.。
22(8分)如图,在△ABC 中,∠B=90°,BC=12cm ,AB=6cm ,点P 从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如果P,Q 分别从A,B 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BQ 的面积等于8cm 2?17题图FADOE BC20题图21题图 图9P23.(10分)亮亮和颖颖住在同一幢住宅楼,两人准备用测量影子的方法测算其楼高,但恰逢阴天,于是两人商定改用下面方法:如图,亮亮蹲在地上,颖颖站在亮亮和楼之间,两人适当调整自己的位置,当楼的顶部M ,颖颖的头顶B 及亮亮的眼睛A 恰在一条直线上时,两人分别标定自己的位置C ,D .然后测出两人之间的距离 1.25m CD =,颖颖与楼之间的距离30m DN =(C ,D ,N 在一条直线上),颖颖的身高 1.6m BD =,亮亮蹲地观测时眼睛到地面的距离0.8m AC =.你能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帮助他们求出住宅楼的高度吗?24.(10分)如图,已知E 是矩形ABCD 的边CD 上一个动点,BF AE ⊥于F ,观察图形,你能发现EAD ABF ∆∆与有什么关系吗?(1)写出你的发现,并给出证明.(2)当点E 在射线DC 上时,上述结论还成立吗?画出图形并说明为什么?M NBAC D25.(12分)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某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下收费标准:某单位组织员工到此风景区旅游。
(1)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个员工到此风景区旅游,平均每人的费用为y元,写出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单位组织员工到此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但人均旅游费用不得低于7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到此风景区旅游?26.(12分)如图,直线443y x=-+和x轴,y轴的交点分别为B C,,点A的坐标是(20)-,.(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2)动点M从点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B出发沿线段BC向点C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点M运动t秒时,MON△的面积为S.①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②当点M在线段OB上运动时,是否存在4S=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OACB xy如果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旅游费用为1000元.如果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旅游费用降低20元。
答案三、19.略 20. 解:(1)如图1所示,CP 为视线,点C 为所求位置. ·····································2分(2)AB PQ ∥,MN AB ⊥于M ,90CMD PND ∴∠=∠=. 又CDM PDN ∠=∠,CDM PDN ∴△∽△,CM MDPN ND∴=. ·······································································6分20m 8m 12m MN MD ND ==∴=,,. 82412CM ∴=,16(m)CM ∴=.∴点C 到胜利街口的距离CM 为16m . ·········································8分21.解:设所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1分 根据题意得 (60—2x )(40—2x)=800 4分 解得40,1021==x x 6 分 X=40不符合题意舍去 7分 答:所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0cm 8分22.答案:略见教参 ····························································································· 23.解:过A 作CN 的平行线交BD 于E ,交MN 于F .由已知可得0.8m FN ED AC ===, (1分)1.25m AE CD ==,30m EF DN ==,90AEB AFM ==∠∠.又BAE MAF =∠∠,ABE AMF ∴△∽△. (4分)BE AEMF AF ∴=. (6分) 即1.60.8 1.251.2530MF -=+. 解得()20m MF =. (8分)()200.820.8m MN MF FN ∴=+=+=. (9分)所以住宅楼高为20.8m . (10分)24.(1)6分 (2)4分25.(1)x <25 : y=1000 (2分)x>25 : y=1000 ---20(x---25) (4分)(2)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 名员工到该风景区旅游.因为1000252500027000⨯=<,所以员工人数一定超过25人.(5分) 可得方程[100020(25)]27000x x --=. (8分) 整理,得27513500x x -+=,解得124530x x ==,. (10分) 当145x =时,100020(25)600700x --=<,故舍去1x ;当230x =时,100020(25)900700x --=>,符合题意. (11分)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到该风景区旅游. (12分) 26.(1)将0y =代入443y x =-+,得3x =,∴点B 的坐标为(30),; 将0x =代入443y x =-+,得4y =,∴点C 的坐标为(04),. ····························· 2分 在Rt OBC △中,4OC =,3OB =,5BC ∴=.又(20)A -,,5AB ∴=,AB BC ∴=,ABC ∴△是等腰三角形. ·························· 6分 (2)5AB BC ==,故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同时停止运动.图1过点N 作ND x ⊥轴于D , 则,①当02t <<时(如图甲), 2OM t =-,114(2)225S OMND t t ∴==-22455t t =-+. ······························································································9分 当25t <≤时(如图乙),2OM t =-,114(2)225S OM ND t t ∴==- 22455t t =-. ·························································· 10分(注:若将t 的取值范围分别写为02t ≤≤和25t ≤≤②存在4S =的情形.当4S =时,224455t t -=.解得11t =,21t =(不合题意,舍去).15t =,故当4S =时,1t =+秒. ················································ 12分图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