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及抗生素用药指南(精)

合集下载

抗生素用药指南百度百科

抗生素用药指南百度百科

抗生素用药指南一、什么是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

它们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抗生素的使用是医生治疗细菌感染时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抗生素的分类常见的抗生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等,它们对细菌产生杀菌作用,适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

2.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常用于呼吸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3. 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坎南霉素等,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4. 四环素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氧氟沙星等,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三、抗生素的使用注意事项1.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宝贵的药物资源,但滥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合理使用。

2. 遵守使用剂量和时间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时间进行使用,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中断用药。

3. 注意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某些抗生素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如果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4. 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有些药物会影响抗生素的吸收和代谢,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

5.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抗生素的使用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四、常见抗生素的副作用抗生素的副作用因药物而异,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药物热等。

•肝肾损害:部分抗生素长期使用或超剂量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产生损害。

•耐药性: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药物耐药性的出现。

•其他:如头晕、乏力等。

五、抗生素的注意事项1.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给儿童使用不适当的抗生素。

临床医学中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抗菌药物研究

临床医学中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抗菌药物研究

临床医学中的抗生素使用指南和抗菌药物研究在临床医学领域,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和抗菌药物的研究都是至关重要的话题。

抗生素是一类特殊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疾病。

然而,由于不合理使用和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临床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南来规范其使用,并积极进行抗菌药物的研究。

本文将探讨临床医学中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和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抗生素使用指南抗生素使用指南是在临床实践中指导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的重要工具。

它们根据不同类型的感染疾病、细菌耐药性及患者特点,提供了科学的用药建议。

抗生素使用指南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抗生素使用范围:明确抗生素的适应症,即何种情况下应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及不宜使用抗生素的情况。

2. 药物选择:根据感染类型、细菌特征和患者特点,指导医生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这不仅包括选择适合的抗生素类别,还包括剂量、用法和疗程等方面的建议。

3. 抗生素联用和序贯治疗:针对某些特殊情况,如复杂感染或多重耐药感染,指南还提供了联合使用抗生素或序贯治疗的方案。

4.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和风险:指南应包含有关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耐药性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的提示。

5. 监测与评估:指南在抗生素使用后应提供相关的监测和评估建议,以确保治疗效果并避免不必要的滥用。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消耗。

因此,抗生素使用指南在临床医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抗菌药物研究除了抗生素使用指南外,针对细菌感染和抗生素研究的不断推进也是临床医学中的热门话题。

抗菌药物研究的目标是开发新的抗生素或改进现有的抗生素,以应对细菌耐药性的挑战。

抗菌药物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新药开发:科学家们通过药物设计和筛选,努力寻找新的抗菌药物。

这些新药可以针对已知的耐药细菌,或以新的机制干预细菌生长和传播。

2. 耐药性研究:了解细菌的耐药机制和耐药发展趋势,对于开发新的抗生素或设计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抗生素用药指南(完整资料).doc

抗生素用药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抗生素使用指南摘要:1.能用窄谱不用广谱:查明病因(致病菌是什么)对症施(窄谱)药,查不出再用广谱。

2.能用低级不用高级:参见文中分级管理部分3.能用口服不用输液:口服效果差是谣言,只是达峰时间稍多一些。

静脉给药风险大,尤其对于儿童。

只有在昏迷、严重腹泻或其他一些非常情况下才考虑输液。

肌肉注射只适用于部分抗生素。

4.能用一种不用换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5.吃药不要见好就收,而是要斩尽杀绝:避免残留菌反弹并产生抗药性。

但要注意,不要连续使用超过一周。

6.病毒性疾病不要用抗生素:医院里查血,如果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指标都正常,说明不是细菌感染,不要服用抗生素。

7.不要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会破坏人体正常菌群,造成身体紊乱,并有其它副作用。

窄谱&广谱:抗菌范围不同抗生素有窄谱和广谱之分,它们各有长处和短处,所以,使用起来也很有讲究。

抗生素通常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感染。

在抗生素类药中,又分为窄谱和广谱两种。

引起我们人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有的抗生素是只针对其中个别的细菌可以产生杀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生素是可以针对比较多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抑制和杀灭。

针对的细菌越少,它的抗菌谱就越窄,反之,针对的细菌越多,抗菌谱就越广。

抗生素能够帮助我们将体内致使我们感染的细菌杀灭,但是,在消灭危害我们身体的细菌时,我们体内正常的菌群同样也会被抗生素杀灭或抑制。

正常菌群受抗生素影响的大小,和选用抗生素的抗菌谱有关系,也就是说,和抗菌谱的广与窄有关系。

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受影响的细菌谱也越广,被杀灭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就越多。

实例:蔡先生说,老伴8年前因中风引起肺炎,抢救时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

之后,每次用抗生素都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

现在她患有尿路感染,一用抗生素就出现肠道紊乱。

蔡先生的问题实际上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主要有机体内部和外界影响两个方面。

抗生素用药指南(卫生部2011版)

抗生素用药指南(卫生部2011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的四个部分: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4、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2009年3月25日卫办医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严格控制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管理▪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医学微生物种类⏹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原虫常见致病菌的分类⏹1、球菌⏹1、1革兰阳性球菌葡萄菌属凝固酶阳性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表皮、腐生、溶血链球菌属(肺炎、化脓、草绿色)⏹1、2革兰阴性球菌奈瑟菌属脑膜炎、淋病莫拉菌属卡他常见致病菌的分类⏹2、杆菌⏹2、1革兰阳性杆菌无芽胞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李斯特、分枝、棒状)厌氧菌(双歧、丙酸)产芽胞杆菌需氧菌(炭疽、腊样)⏹2、2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埃希、志贺、沙门、克雷伯)非发酵菌(铜绿、不动、嗜麦芽窄食)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其他(军团、嗜血、弯曲、螺旋)常见致病菌的分类⏹3、厌氧菌有芽孢的厌氧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无芽孢的厌氧菌(球菌、杆菌均有)几个概念⏹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寄生虫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抗菌药物(抗生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抗生素⏹抗菌素一、常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主要作用靶位不同,作用机制可分为:☐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β-内酰胺类、糖肽类、磷霉素☐损伤细菌细胞膜,破坏其屏障作用多粘菌素☐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丧失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30S:氨基糖苷类、四环素50S: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氯霉素☐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阻碍遗传信息的复制,DNA:喹诺酮类、呋喃类、咪唑类RNA:利福平☐其他叶酸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类)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氧苄啶)一、青霉素类⏹1、青霉素G和青霉素V——用于不产酶的革兰氏阳性菌)⏹2、耐酶青霉素(苯唑、氯唑、双氯、氟氯)——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所致的各种感染⏹3、氨基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肠球菌所致感染⏹4、广谱青霉素(羧苄、替卡、阿洛、美洛、哌拉)——用于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5、美西林——仅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青霉素类⏹注意事项:1、无论何种给药途径,用药前均需询问青霉素过敏史并需先做皮试。

医疗机构常用抗生素药品临床使用指南

医疗机构常用抗生素药品临床使用指南

医疗机构常用抗生素药品临床使用指南常用抗生素药品临床使用指南目录第一章抗生素药品的概述 (01)第二章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01一、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01)二、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02)第三章结束语 (03)第一章抗生素药品的概述一、抗生素药品的简介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

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

二、抗生素药品的主要特点1、杀菌作用:抗生素杀菌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抑制,通过杀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2、过敏及毒性反应: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临床较多见,如及时停药可缓解和恢复,但亦可造成严重后果。

主要有:抗生素的过敏反应,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反应等。

第二章抗生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第一节头孢菌素类药物一、常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目前基层医疗单位常用的注射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有: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西酮钠和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

1、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使用注意事项(1)医护人员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的家族史和药物过敏史,此药与青霉素类有交叉过敏反应,临床使用前进行过敏性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对药品过敏。

对该药品和青霉素类曾发生过不良反应的患者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2)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给药,注意将每日推荐剂量等量分次应用,尤其是儿童患者不得一次性超剂量、高浓度应用。

(3)一次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可引起血管痛、血栓性静脉炎,应减慢注射速度以防其发生。

(4)建议静脉给药时,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

最新[临床医学]抗生素应用指南PPT课件

最新[临床医学]抗生素应用指南PPT课件

微球菌科 葡萄球菌属 金葡菌、表葡菌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科属

G-球菌 奈瑟菌科 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莫拉菌属 卡他莫拉菌
G+杆菌
李斯特菌属 单核细胞增生李
斯特菌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 G-杆菌
科属

肠杆菌科 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属
沙门菌属
枸橼酸菌属 费劳地枸橼酸杆菌
异型枸橼酸杆菌
14元环 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螺旋霉素、交沙霉素 4.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5.氯霉素类 6.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7.多肽类 替考拉宁 8.利福霉素类 9.磺胺类 10.甲硝唑 11.磷霉素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12.喹诺酮类
度 3.MIC90 抑制90%受试菌株生长的最低抑菌浓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治疗浓度是MIC的2-4 倍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
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科 属

G+球菌 链球菌科 链球菌 化脓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肠球菌属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臭鼻克雷伯菌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 G-杆菌
科属

肠杆菌科 肠杆菌属 阴沟、产气肠杆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
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科属

G-杆菌 非发酵菌群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必备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必备药物及用法指南

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的必备药物及用法指南引言: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预防和治疗感染,抗生素成为不可或缺的药物。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抗生素药物,以及它们在预防和治疗感染中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最早使用的抗生素之一,对多种细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常见的青霉素类药物包括青霉素G、青霉素V等。

它们通常用于治疗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的感染,例如肺炎、脑膜炎等。

青霉素类药物的用法一般为口服或肌肉注射,具体剂量和使用频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的抗生素药物,对多种细菌有很好的抑制和杀菌作用。

常见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地尼等。

它们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细菌感染。

头孢菌素类药物通常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具体用法和剂量应根据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而定。

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的抗生素药物,对多种细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

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氟氯西林、诺氟沙星等。

它们常用于治疗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细菌感染。

氟喹诺酮类药物通常以口服形式给药,用药剂量和疗程应按医生的建议进行。

四、其他常用抗生素药物除了上述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如红霉素、四环素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菌感染,但使用时应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建议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咨询医生的意见和指导。

五、抗生素的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按时服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2. 如果忘记服药,应尽快补药,但不要一次服用过多的药物。

3. 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4. 避免饮酒和吸烟,因为这些行为可能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5. 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结论: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感染不可或缺的药物,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常用的药物。

抗生素临床用药指南

抗生素临床用药指南

阿奇霉素【适应症】●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不良反应】病人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约为0.3%。

不良反应中消化道反应占大多数,主要症状包括腹泻(稀便),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恶心、呕吐,偶见腹胀。

一般为轻至中度。

偶见肝转氨酶可逆性升高,发生率与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青霉素类相似。

曾见一过性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但是否与阿奇霉素有关尚未证实。

【禁忌】对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病人禁忌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磷霉素钙甲氧苄啶胶囊【适应症】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

消化道感染:肠炎、菌痢、腹泻、胆囊炎、胆管炎、伤寒、副伤寒;呼吸道感染:鼻炎、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慢性肺炎;泌尿道感染:膀胱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前列腺炎、尿道炎、菌尿症;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疖、粉刺、单纯性淋病、软组织感染、淋巴结炎、脓肿及伤口感染;妇科: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附件炎;儿科:菌痢、腹泻、新生儿肠炎、皮炎、脐炎;眼科:麦粒肿、泪囊炎;【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2-4粒(每粒含磷霉素0.125g),每日4次,儿童酌减。

【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主要为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胃纳减退、中上腹不适、稀便或轻度腹泻等,停药后症状消失。

偶可发生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等,未见肾、血液系统等毒性反应。

司帕沙星【适应症】是长效喹诺酮类抗菌剂,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等均具有强大抗菌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球菌在全部病原菌中所占 百分率
年份 95 96 97 98 99 2000 2001 百分率% 5.1 6.0 6.2 7.0 8.1 9.81 9.9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性比较
抗生素名称
青霉素 氨苄西林 派拉西林 优力欣 泰能 庆大霉素120g/片 环丙霉素 万古霉素
不动杆菌
不动杆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菌 血症及尿道感染的常见菌。ICU病区 中不动杆菌感染常发生于使用呼吸 机的病人,约占医院性肺炎的 3 ~ 5 %,死亡率可达 30 ~ 75 %。不动杆 菌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脑膜炎、骨 髓炎及眼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是不 动杆菌最主要菌种约占80%。
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临床怎样推测细菌可能 高产AmpC 酶?
1.三代头孢菌素 2.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耐药 耐药
认识AmpC酶
肠杆菌属,弗劳地枸橼酸杆菌。沙雷菌属,普通变形杆菌
3.单环类
4.头霉素类
耐药
耐药
5.四代头孢菌素
6.碳青霉烯类
敏感
敏感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临床医生如何区分ESBL 和AmpC酶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前言-A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
细菌产多种酶使抗生素水解或修饰 细菌对抗生素结合靶位的改变 细菌膜通透性的改变 细菌形成主动泵出抗菌药物的机制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医院内耐药株
链球菌 葡萄球菌 G-肠杆菌 MRScoN
MRSA VRE ESBLs AmpC
医院感染控制中 的细菌耐药问题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临床细菌室面临着 强大的压力与挑战,这种压力来自于临床广泛 采用介入性诊疗、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抑制剂 的广泛应用造成病人医源性感染机会大大增加 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使原本简单的病变的复 杂,在“治病”的过程中又“致病”。据调查, 在我院住院的病人中约有80%的患者给予抗生 素药物,而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给予的病人约占14%,约86%患者是医生根据 经验用药给予抗菌药物的治疗。而这种靠经验 用药往往导致治疗失败。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2.ESBLs发现、流行及危害
1982年英国报道第一例产ESBLs的产酸克雷 伯菌,对庆大霉素耐药,对头孢他啶敏感,含TEM-1型 β-内酰胺酶。用头孢他啶治疗诱导产生TEM-12型 酶并对该抗生素耐药。 目前在全球广泛流行。在欧洲及美国均报道有 大于10%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每当一种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临床不久,即有新的水解酶产 生,进而导致该抗生素耐药。至今对产生此类酶细 菌缺乏有效治疗。 临床引起高死亡率。1993年北美内科临床杂 志报告一次院内感染暴发,死亡率53%(23/43)
从常规药敏报告中判定
高产AmpC酶 质粒介导AmpC酶
认识AmpC酶
ESBL
三代头孢
头霉素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
耐药/中敏/敏感
敏感 敏感
四代头孢
碳青霉烯类
敏感
敏感
敏感
敏感
耐药/中敏/敏感
敏感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易发生产AmpC酶细菌 感染的因素
长期住院 (尤其ICU病房) 严重的基础疾病 各种原因的免疫抑制 高龄 导管装置 大量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MRSA的处理
轻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利福平 口服,结合局部用药或引流 严重感染: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

联合用药:万古霉素和磷霉素、克拉霉素、 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联合
控制MRSA需要隔离并治疗MRSA感染者, 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洗手,强调侵入性医 疗设施无菌化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1.ESBLs简介
ESBLs(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指主要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 菌对头孢菌素类(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 孢他啶等)和单酰氨类抗生素氨曲南以及青 霉素类耐药的一类酶。临床上主要存在于肺 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其他阴性杆菌内。
Amp C
Lat-1
阴沟肠杆菌 枸橼酸杆菌
Cmy-2 Bil-1
Amp C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AmpC酶的特点
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 头霉素类抗生素耐药 单环类抗生素耐药 1、2、3代头孢菌素耐药
认识AmpC酶
酶抑制剂耐药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 四代头孢菌素敏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常感染、严重衰弱和免疫力低下病人 • 在医院水龙头、污水排水孔呼吸机湿化 器均可分离到 • 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医院获得性 肺炎、尿路感染、皮肤、软组织 • 静脉放置插管是引起菌血症的主要原因, 死亡率达41~69%
北京5家教学医院耐药监测
• 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以下药物有较高 敏感性: 多西环素 复方新诺明 替卡西林/棒酸 左氟沙星或新喹诺酮 耐药率在0~19% • 联合用药有较好效果。复方新诺明和替卡西林/ 棒酸或一种头孢菌素
• 常伴有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协同耐药
• 酶抑制剂,头孢西丁部分有效 • 亚胺培南敏感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ESBLs 治疗原则(1)
对严重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亚胺培 南) 对一般感染或严重感染病情稳定后改药, 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氨基糖甙类、喹诺酮 类及磺胺类药物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3.ESBLs分类及主要生化特点
目前分四组 (1)TEM和SHV型 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敏感。部 分对舒巴坦和他唑巴坦敏感,尤其舒巴 坦对SHV型抑制差。 (2)非TEM和SHV型 “头孢噻肟酶”CTX-M-1,MEN-1等均 属此类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产生机制—ampD基因突变发生稳定去阻遏作用, ampC基因可自由表达,将持续高产 AmpC酶
类型—诱导型、结构型、质粒型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AmpC 酶的发展现状
Fox-1 Mox-1 Cmy-1 1998年总结
认识AmpC酶
绿脓杆菌 Amp C
大肠杆菌
粘质沙雷菌 AmpC Mir-1 Amp C
• 对多种窄谱-内酰胺酶耐药由于TEM- 1和CARB型-内酰胺酶 • 对新型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是因为产大量 染色体头孢菌素酶和超广谱的TEM酶 • 酶抑制剂舒巴坦和克拉维酸对不动杆菌 有独有的杀菌作用,并和-内酰胺酶类 药物有协同作用
治疗不动杆菌引起感染
• 根据药敏报告,目标用药 • 经验用药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严重感 染时应首选亚胺培南 • 阿米卡星、左氟沙星有较好活性,但应 目标用药 • 联合-内酰胺 类与氨基糖甙或氟喹诺酮 或利福平
认识AmpC酶
易产AmpC酶与ESBL的菌株
易产AmpC酶的菌株 • 肠杆菌属 (阴沟肠杆菌) (产气肠杆菌) • 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属 • 粘质沙雷菌 • 绿脓杆菌 • 变形杆菌 • 摩根摩根菌 • 普罗威登斯菌 易产ESBL的菌株 • 大肠杆菌 • 肺炎克雷伯菌 • 产酸克雷伯菌 • 其他肠杆菌科菌 • 绿脓杆菌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血浆凝固酶阴性
(苯唑青霉素)
葡萄球菌,MRCNS
macA基因决定PBP改变(PBP2a) 对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均耐药 异质性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
PBP改变,可同时对广谱头孢菌素
念珠菌属
1920年 1960年 1970年 1990年 2000年
多重耐药菌株的控制措施
1、细菌室是前哨:提高检测ESBLs,AmpC水平 2、切断传播途径:戴手套,隔离服,洗手,器械、消毒液 3、集中管理ESBL患者 4、教育医护人员 5、转病房标明:“ESBLs—患者” 6、有爆发流行,经验用药:暂停或限制头孢菌素类的使用 7、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8、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复杂性,经验用药前作细菌培养和药 敏试验,对明确诊断和换窄谱抗生素尤为重要。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AmpC酶与临床
绿脓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耐β-内酰胺的机制
外膜通透性改变 失去外膜孔蛋白(opr D2,na1B) 生物膜屏障 产生β-内酰胺酶 产广谱质粒酶 产ESBLs,Ampc 头孢菌素酶:ACE 1-4 碳青霉烯酶:ARI-1 主动泵出系统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以苯唑青霉素测定
我国约7~9%
耐青霉素、头孢菌素的淋病奈瑟菌
质粒介导及染色体改变 目前3.5~10%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1988年发现 由VanA、B、C、D基因决定 我国约5~9%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产酸克雷白菌 对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均耐药 亚胺培南敏感
(3)质粒介导头孢菌素酶 FEC-1,FPM-1,LAT-1等对头孢菌素和头 孢西丁耐药,且耐药性较强,尤其MOX1酶耐药性极强。
Sem-1,IMP-1。
(4)碳青烯酶 大部分在肠杆菌科细菌中发现,如: NMC-A,
山西医科大第二医院药剂科药敏试验室
ESBLs的辨认:耐药性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