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第一章绪论.pptx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第1章 绪论 《公共关系学》PPT课件

1)实事求是
2)互惠互利
1.2.2 公共关系 的原则
3)全员公关 4)开拓创新 5)立足长远
6)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1.3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1.3.1 公共关系溯源 公共关系的源头可追溯到古代社会人类文
明开始的地方——古埃及、巴比伦、波斯 和中国等国家。虽然“公共关系”这个名 词几千年前根本没有出现,但在当时,它 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却已有之。
❖ ●与新闻媒体保持畅通的真实的信息交流。
❖ ●他发表了著名的《原则宣言》,明确论述了公 共关系的职业目标:公众应该被告知。
❖ 但是艾维•李的公关咨询只有艺术性而无科学性
3)伯内斯时期——双向沟通式的公共关系
❖ 公关学科化的一面旗 手; 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 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 里程碑”的专著── 《公众舆论的形成》; 1928年,他写出了《舆 论》一书;1952年,他 又写出了《公共关系学》 教科书。
“说真话”的基本思想,提 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 的公共关系基本原则。
❖ 公关职业化的第一人,赢 得了“公共关系之父”的 美誉
❖ 艾维•李的主要贡献有:
❖ ●提出了关于工商组织应把自己的利益同公众利 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的概念。
❖ ●公共关系人员要力争与组织最高决策层联系, 并赢得他们的支持。
4)卡特李普时期--“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卡特李普和森特在他们的代表作《有效公 共关系》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 系模式,成为当代公共关系的重要标志。
❖所谓“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就是 在公关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 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 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
1.1.3 公共关系的特征

《公共关系》PPT课件

《公共关系》PPT课件

四、公共关系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 (一)调查准备阶段 (二)搜集资料阶段 (三)整理分析阶段 (四)形成结果阶段 (五)总结评估阶段
第2节 谋划对策
一、制定目标 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是公共关系人员经过努力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衡量这一目
的是否达到的具体指标。
(一)确定公关目标的原则 1. 分目标必须服从总目标 2. 目标必须具有客观依据 3.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性 4. 目标必须具有可行性 5. 目标必须具有可控性
第2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从我做起 二、双向沟通 三、透明公开 四、诚实无欺 五、互惠互利 六、不断创新
第4章 常见的对象型公共关系
第1节 雇员关系
一、员工是企业的财富 员工是组织的主体,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细胞。 员工是组织形象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组织与外部公众接触的触角。
组织应把自身利益与公众利益联系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 与公众的沟通需要组织最高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 与新闻界保持公开的畅通的信息交流。 组织要具有人情味。
(三)公共关系的科学化——伯内斯时期 爱德华.伯内斯(1891-1995) 1913年任福特汽车公司公关部经理 1922年成立公共关系咨询公司 1923年出版了《舆论的形成》 1925年编写了《公共关系学》教材 1928年出版了《舆论》,使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
部。 1984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率先在国企中成立公关部,开创了大陆企业公关
的先河。此后,公关事业在我国许多大中企业推广开来。
(二)
适应和形成时期(1986~1992年)
1986年7月,我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司在北京成立。 1987年5月,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 1989年,22集连续剧《公关小姐》在全国热播,收视率高达90%。 1991年,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公共关系工作会议,李瑞环等领导致

公共关系学课件(共 35张PPT)

公共关系学课件(共 35张PPT)



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 管理说: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 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功能,它确立、建立和维持 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 关系。” 传播说:英国公共关系专家弗兰克·杰夫金斯认 为:“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和他的公众之间为 了达到相互理解的特定目标,在组织外部和内 部进行的全部信息传播方式的总合。”
都有赖于良好的公共关系去达成经济、政治、 文化的目标,无论何种组织都存在着公共关系 问题。因此公共关系是渗透在组织具体的社会 关系中的一种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关系。 有人把公共关系与资金、技术与人才并称为现 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 本质属性。
第二节公共关系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公关活动、公关状态与公关意识三者的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好坏,公共关系活动成效如何, 取决于是否具有公关意识。公关意识强就可以 促成良好的公关状态;反之相反。(美国公关 专家加瑞特说:“无论大小企业,都必须永远 牢记下述信念,那就是:企业要为消费者所有, 为消费者所治,为消费者所享。”这就是一种 典型的公关意识。) 公关意识的例子2个。

这个比喻强调了两个方面: 首先,公共关系是一门实干的学问,并 不是只靠游说来获得人们的好感,公共 关系是90%做得好,10%说得好。美国 企业家万纳给公共关系下的定义是: “DO GOOD,TELL THEM”,因此公共 关系强调的是“做”,在做得好的基础 上,再传播自己的好。

其次,强调通过“他人的口”,也就是 通过第三者来传播自己的好,自己好再 由自己告诉别人,让人觉得是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但如果通过他人之口传播, 就让人信服。


咨询说:国际公共关系学会在1978年通 过的《墨西哥宣言》中认为:“公共关 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它分析发展 趋势,预测结果,向组织领导人提供意 见,并完成既有利于本组织又有利于公 众利益的有计划的方案。” 关系说:美国学者蔡尔兹认为:“公共 关系是我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所发生 的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 绪论345——课件PPT

公共关系学 第一章 绪论345——课件PPT
公共关系学
主讲:修广利 2013年9月
第一章 绪论
一、了解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与相关活动 三、公共关系的范畴与框架
2
一、了解公共关系
1、起源: 美国艾维李1902年提出。
2、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指一个社会为了取得相关公众的理解、支持
与合作,为了塑造组织良好形象,利用传播沟通
4
一、了解公共关系
5、基本特征(掌握): a、社会性; b、双向性 c、形象性; d、艺术性 e、战略性、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与宣传 3、公共关系与广告 4、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5、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6
三、公共关系的范畴与研究框架
1、基本范畴(掌握): a、新闻宣传 b、公共关系广告 c、新闻代理 d、公共事务 e、议题管理 f、院外游说
等手段而采取的各种即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科学性
的行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通过传播来塑造形象的
艺术。 3
一、了解公共关系
3、公共关系的本质: 组织机构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4、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掌握): 主体:社会组织——实施者、操作者和承担者 传播:中间环节 客体:内外部公众——对象和承受者
7
三、公共关系的范畴与研究框架
2、研究框架: a、公共关系的基础 学科发展历史、职能、原则 b、公共关系的要素 主体、客体、手段 c、公共关系的运作 公关工作程序、专题活动、危机公关、职业 和从业人员
8
谢谢!
9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PPT课件

公共关系学第一章-PPT课件

定义揭示的逻辑关系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不是个人与
所有人(具有主导性,搞不搞公共关系取 决于组织)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只包括构成组织 生存环境的公众(具有权威性,关系好坏 公众说了算) 公共关系的中介—传播沟通,是功能性的 传播,不是目的性的传播,仅是手段(具 有效能性,连接主客体)
共关系产生后的自觉的公关活动才被统称 为公关实务。 公共关系实一种职业。1903年“公关之父” 艾维•李成立宣传事务所,以收费的形式为 企业进行公关策划,公关职业由此正式诞 生。 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1923年爱德华•伯纳 斯出版世界第一本公关专著《舆论明鉴》, 并在纽约大学开设了公共关系课。 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观念与思想。
案例:洛杉奇食品CIS创名牌
CIS:企业识别系统
品牌策略:借地名扬货名
提炼出“以国际品质来引导消费”的企业理念
通过培训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公关令人爱 广告诱人买 销售组织系统的改进
连锁专卖店星罗棋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公共关系的内涵概括
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
王五很有公关头脑
(指观念意识)
A公司赞助希望小学是在搞公关
(指活动、专项活动)
尼克松下台是公共关系的失败
(指形象和舆论环境)
刘老师写了本《公共关系》
(指公关理论)
有人说,张骞通西域、郑和下西洋就是中国
的公关
(指古代不自觉的“公关萌芽”)
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是一种客观存在。 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只有现代科学的公
公共关系的辨析——公共关系与管理学
相似之处:管理主要是组织内部的管理;公共关系既对

公共关系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公共关系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士山在您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山又到
了您的左边。
2
我想,外国人都喜欢日本富士山的壮丽景 色,所以我替您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 德国人听了大受感动,他想:“对这么 微不足道的小事,这家公司的职员都能 想得这么周到,那么,跟他们做生意还 有什么不放心的呢?”于是,他决定把同 这家日本公司的贸易额由原来的400万马 克提高到了1200万马克。
5.居易所下定义
6.哈洛博士下的定义
6.熊源伟所下定义
11
(三)公共关系涵义的表述 公共关系是指社会组织运用有效
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 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 思想、策略和管理职能。
12
二、“公共关系”一词多义 1.公共关系状态 2.公共关系活动 3.公共关系观念 4.公共关系学 5.公共关系职业
7
学习方法
课本理论+案例+实际操作 没有一种通用模式和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 即使是同一问题,可能不同的组织、解决的方 式、方法均可不同,因此在实际学习中一定要 把握这一点,主要是学习、锻炼公关意识只要 拥有这种意识并将它作为企业的指导思想之一, 那么其他的只是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已.
8
《公共关系学》 课程结构体系
管理者公众、董事公众。
• 外部公众:顾客公众、资源公众、渠 道公 众、金融公众、媒介公众、 政府公众、 社区公众、社团公众、 名流公众特 征:
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 公众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分为: 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 4.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为: 顺意公众;逆意公众;独立公众。 19
10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观念
一、公共关系的多种定义
(一)国外有代表性的定义 (二)国内有代表性的定义

公共关系绪论(PPT 43页)

公共关系绪论(PPT 43页)
19
(三)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化时期
(爱德华·伯尼斯)
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出身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L.Bernays)是著名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外甥。1923年, 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 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 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真情告诉公众;如果真情的披露对公司、组织不利,那么 就应该调整公司或组织的行为;企业与其员工和社会关系 的紧张摩擦,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保守秘密的做 法,妨碍了意见和消息的充分沟通。 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首创了“公共关系”这 门职业,提出了“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使公共关系从对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规律性的 原则和方法,推动了学科发展。
3
1.1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Public Relations (PR) 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指
从事组织与公众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 形象管理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一 种社会管理活动。
4
二、公共关系含义分析
(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状态
公共关系实务
1
公共关系的初步理解
根据个人理解,“公关”、“公关人员” 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资源,与“品牌价 值”、“专利”等列为企业的“无形资 产”。
2
小案例:
杨澜、何振梁总结我国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失 败其中原因之一是公关的失败:宣传片的失误、 与委员们的关系没有做好等。
申请2008奥运会——委托国际公关公司,由张 艺谋执导宣传片,韩美林设计的太极人,由海 外留学生组成的专家团陈词等。

第一章 绪论 《公关与礼仪》PPT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公关与礼仪》PPT课件

一 公共关系概述
(四)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 组织这个主体,就没有公众这个客体。这里不存在没有主体的 客体,同样不存在没有客体的主体。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传播 是联结主体和客体的媒介,没有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信息传 播,公共关系的计划和目标就不可能实施和实现。因此,公共 关系又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关系和传播活动。
(2) 敬人原则
(3) 宽容原则
(4) 平等原则
(5) 信用原则
(6) 自律原则
(7) 适度原则
二 礼仪概述
(五)礼仪的功能
促进 社会和谐
塑造个人 形象
礼仪的功能
改善人际 关系
促进 人际交往
二 礼仪概述
(六)礼仪的修养
提高认识,努力学习,陶冶情感,磨炼意志,
高度重视 加强知识 时刻尊重 养成礼仪
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以美誉为 目标
以长远为 方针
以传播沟 通为手段
以公众为 (二) 以互惠为 (四) 以真诚为 (六)
对象
原则
信条
(一)
(三)
(五)
一 公共关系概述
(三)公共关系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公共关系不是凭空产生的,其形成有深刻的社会基础与必备条件。
1.公共关系产生的 社会基础
4.公共关系产生的 经济条件
(2)近现代的礼仪
• 辛亥革命在推翻了封建帝制的同时,也结束了封建礼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使中华民族开始了 新文化建设的征程。随着无产阶级的觉醒,社会主义礼仪具备了雏形。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 最革命的阶级,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他们有高尚的情操,为了处理其内部以及与其他劳动阶级的 关系,完成共同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更需要文明礼仪,更需有自己的礼仪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茅台酒与五粮液对比,茅台的失败是由于公关的失败, 五粮液老总很注重公关,自己设计标志,标志性建筑,厂 歌等;双鹿的成功进入高档市场,撼动了百威的霸主地位, 与其加入国际性企业组织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控股公司 有关,国际化的视野和产品,国际品味的广告。
16
二、公共关系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民主政治: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条件 (二)市场经济: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条件 (三)人性文化:公共关系产生的精神源泉 (四)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14
在中国古代,朴素的公共关系事例真可谓 层出不穷。最简单的莫过于酒店门前为招 睐顾客,挂出一面旗帜,上书“酒”字。 当时就有“酒店门前三尺布,过来过往寻 主顾”之说。中国有句俗话,叫“酒香不 怕巷子深”。然而,即使是古时候酒店的 主人也意识到,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 展环境,仅仅靠“做”是不够的,还要进 行宣传、要想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就必须 让顾客了解自己。“酒香还需勤吆喝”嘛!
3
1.1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Public Relations (PR) 国内外有很多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的关系,是指
从事组织与公众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 形象管理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的一 种社会管理活动。
4
二、公共关系含义分析
(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状态
公共关系实务
1
公共关系的初步理解
根据个人理解,“公关”、“公关人员” 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资源,与“品牌价 值”、“专利”等列为企业的“无形资 产”。
2
小案例:
杨澜、何振梁总结我国申请2000年奥运会的失 败其中原因之一是公关的失败:宣传片的失误、 与委员们的关系没有做好等。
申请2008奥运会——委托国际公关公司,由张 艺谋执导宣传片,韩美林设计的太极人,由海 外留学生组成的专家团陈词等。
真情告诉公众;如果真情的披露对公司、组织不利,那么 就应该调整公司或组织的行为;企业与其员工和社会关系 的紧张摩擦,主要是由于企业管理人员采取保守秘密的做 法,妨碍了意见和消息的充分沟通。 艾维·李作为“公共关系之父”,首创了“公共关系”这 门职业,提出了“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使公共关系从对简单问题的探讨上升为探求带有规律性的 原则和方法,推动了学科发展。
19
(三)现代公共关系理论化时期
(爱德华·伯尼斯)
美国学者爱德华·伯尼斯是公共关系学科化的一名旗手。 出身维也纳的奥地利裔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Edward
L.Bernays)是著名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外甥。1923年, 他以教授的身份首次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课程,同年 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 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
15
1915年在国际巴拿马博览会上,中国人演出了精彩的一幕: 当时中国送展的茅台酒被挤在各国展品中的一个角落,久 久无人问津。中国的工作人员灵机一动,便提着一瓶茅台 酒走到展览大厅最热闹处,故作不慎将这瓶酒摔在地上。 酒瓶落定,浓香四溢,招来不少看客。那些只饮“香槟”、 “白兰地”的外国人,这时方才知晓中国茅台酒的魅力。 茅台酒由此一摔出名,并以其高品优质被评为博览会金奖。 这正是:酒好也需巧宣传。
12
五、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1、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 2、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与方法 3、公共关系的历史 4、公共关系的案例
13
1.2公共关系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的萌芽 考古学家发现,远在公元前1800年伊拉克有一种
农业公告,它告诉农民如何播种、灌溉,如何对付 危害庄稼的老鼠,如何收获庄稼等。 在古希腊,社会对于沟通技术非常重视,有些的 第一流演说家常常被推为首领。古罗马的凯撒能 登上独裁者的宝座,那本记载着他的功绩的纪实 著作(高卢战记)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本书被称为 “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
10
(三)传播沟通——公共关系的手段和方式
在组织与公众之间建立有效的双向联系和交流,促成 相互的了解、共识、好感与合作。
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主导性;公众是公 共关系的客体,具有权威性;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 和媒介,具有效能性。
11
四、公共关系的特征
(一)客观性 (二)公共性 (三)稳定性 (四)相关性 (五)媒介性 (六)互利性 (七)可变性
之所以将它看作是公关的一个时期,是因为这时的公共关 系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18
(二)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艾维·李时期)
1906年,艾维·李向新闻界发表了著名的具有里程碑性 质的《原则宣言》。
他的信条:“公众必须被告知”。 他认为:一家公司,一个组织要获得好的声誉,就必须把
8
(一)社会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
组织指有具体类别的工业组织、商业组织、 金融组织、服务组织、文化组织、民间组 织、乃至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
9
(二)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公众既是一个组织赖以生存的根本,也是组织开
展公关工作的唯一工作对象。公众是公共关系的 客体。
17
三、现代公共关系兴起与发展的4个阶段
(一)“公共受愚弄”ຫໍສະໝຸດ 期(巴纳姆时期)公共关系活动发端于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一时的报刊宣 传代理活动。19世纪30年代前后,新闻报刊业在美国得 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时的一些政治组织和公司企业发 现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主张、美化自己的形象有意想不到 的效果,就纷纷雇佣一些记者和新闻界有关系的人员为本 组织展开宣传。报纸为了扩大发行量,也推波助澜,“编 造”离奇的故事引起公众的好奇和对自己的注意。最突出 的任务是报刊宣传员费尼斯·巴纳姆,他的工作信条是 “凡宣传皆好事”,对公众的利益全然不予考虑。这就使 巴纳姆时期在公共关系的历史上成了不太光彩的时期,被 称为“公众受愚期”。
一般公共状态关系
良好公共状态关系
组织与公众
组织与公众
不知晓
知晓
不了解
公关工作
了解
不信任
信任
不支持
支持
公共关系状态图
5
(二)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 公众意识 沟通意识 传播意识
6
(三)公共关系是一种技术 (四)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五)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 (六)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
7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一)社会组织 (二)公众 (三)传播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