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艺复兴学习总结重点和难点教学
文艺复兴初中教案

文艺复兴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成就。
2. 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深层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视频资料、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世纪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中世纪绘画的特点。
2. 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并思考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特点。
3.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它意味着什么?二、文艺复兴的背景(10分钟)1. 讲解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
2. 介绍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的黑暗、天主教会的束缚、人文主义的觉醒。
三、人文主义思想(10分钟)1. 讲解人文主义的定义: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
2. 阐述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体现:艺术、文学、科学等领域。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10分钟)1. 达·芬奇:讲解其生平,展示其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2. 米开朗基罗:讲解其生平,展示其代表作品《大卫》、《创世纪》。
3. 莎士比亚:讲解其生平,展示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五、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5分钟)1. 文化:艺术、文学、科学的繁荣。
2. 思想:人文主义的传播,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
3. 社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文艺复兴的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2. 强调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引发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对比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人文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时,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

文艺复兴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3.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1. 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和主要特点。
2.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三、教学难点:1. 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2. 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进行评价和认识。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一、文艺复兴运动概述1. 背景:中世纪末期,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变革。
2. 时间:14世纪至17世纪。
3. 地点:意大利佛罗伦萨为中心逐渐蔓延至欧洲各地。
4. 特点:人文主义精神、古典主义复兴、艺术与科学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1. 诗人:但丁、彼特拉克。
2. 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3. 作家:莎士比亚、莫里哀。
4. 哲学家:康德、黑格尔。
三、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作品1. 但丁《神曲》。
2. 达芬奇《蒙娜丽莎》、《的晚餐》。
3. 米开朗基罗《大卫》、《创世纪》。
4.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四、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1.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关注人,关注人性。
2. 科学知识的传播:地理大发现、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3. 政治制度的变革:民族国家的形成、君主专制的加强。
4.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
五、对文艺复兴运动的评价和认识1. 肯定方面:人文主义精神、艺术与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2. 否定方面:过度强调个人主义、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导致了宗教改革的冲突。
六、文艺复兴运动与宗教的关系1. 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的影响:挑战教会的权威,促使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

文艺复兴教学设计《文艺复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学生能够掌握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学生能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欣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作品。
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
3. 欣赏法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
引导学生分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4.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哪个时期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艺术作品?2.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的背景讲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包括中世纪的黑暗、城市的兴起、商业的发展等。
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如人们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对人性的追求、对科学的探索等。
文艺复兴教案

文艺复兴教案【导语】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文艺复兴教案,希望对你备课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背景。
2.了解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3.了解文艺复兴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的起源和背景。
2.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
三、教学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到文艺复兴是一场重要的思想和文化运动。
2.内容讲解(25分钟)a.文艺复兴的起源和背景文艺复兴是一场起源于意大利的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运动。
它源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意大利由封建制向浪漫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
b.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有:(1)人性的肯定:为人际关系强调道德准则,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2)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强调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探索,尊重和欣赏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全面发展。
(3)对古典文化的追溯:研究和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提倡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4)艺术的复兴:艺术形式多样化,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精确表现。
(5)科学的发展:科学观念的确立,促进科学方法的出现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3.讨论与思考(15分钟)提问:1)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2)你认为文艺复兴对你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4.学习总结(5分钟)总结文艺复兴的起源、背景和主要特点,并强调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五、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短文,讨论文艺复兴对人性、思想、文化、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影响。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艺复兴的起源、背景和主要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讨论与思考,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复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可以结合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课堂讲解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案-文艺复兴

历史教案-文艺复兴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起源、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包括意大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教师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教师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如但丁、彼特拉克、莎士比亚等。
4.教师讲解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的贡献。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艺术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课后作业2.学生收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导入1.教师通过展示《蒙娜丽莎》等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包括意大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教师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教师讲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如但丁、彼特拉克、莎士比亚等。
教案--文艺复兴运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教学难点:文艺复兴的核心和实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起意大利,人们不禁会浮想联翩,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有最神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
就在这片土地上,也曾出现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可·波罗等伟大的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当时文化、思想繁荣的足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文艺复兴(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1.教师讲述: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
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的大量文化成果,汇集的大批文化名人等是文艺复兴的“流”。
(二)文艺复兴1.含义: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实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性。
目标导学二:但丁1 地位:文艺复兴的先驱2 代表作:《神曲》3 思想主张: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级的情感与理想。
4 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目标导学三:达·芬奇1.“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很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2.资料链接: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轶事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文艺复兴教案初中历史

文艺复兴教案初中历史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了解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影响;
3. 认识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和作品。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文艺复兴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2. 难点: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影响的具体表现。
三、教学内容
1. 文艺复兴的概念和特点;
2. 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
3. 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文艺复兴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是什么以及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 讲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在欧洲各国的发展情况。
4. 探讨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影响,让学生认识文艺复兴对当时社会的改变和推动作用。
5. 讨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作品,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代表性人物以及他们的作品。
6. 总结文艺复兴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课堂作业
写一篇关于文艺复兴的小论文,总结文艺复兴的定义、特点和影响。
六、板书设计
主题:文艺复兴
1. 定义:欧洲文化的复兴运动;
2. 特点:人文主义思想、重视个性、追求艺术美;
3. 影响: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科学进步。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艺复兴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对文艺复兴的影响不够具体。
下节课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或实例来深入讨论文艺复兴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具体影响,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文艺复兴时期知识点归纳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起始于15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并在16世纪传播到整个欧洲各国。
它标志着人类从中世纪的黑暗和迷信中解脱出来,迈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在初中历史学习中,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点对于理解欧洲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学习中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背景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这是由于意大利地理位置特殊、经济发达、古代文化遗产丰富。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等成为了艺术家、学者、商人等的聚集地,他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热爱和学习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2.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思潮,强调人的价值和个体的重要性,追求人类能力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注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并主张在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 科学思想的进步文艺复兴时期是科学革命的前奏,启蒙了人类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
伽利略、文森佐·加莱利以及波特和达尔文等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的发现和研究为科学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4.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致力于还原人的真实形象和世界的真实现象,并将观察和研究应用于艺术实践中。
该时期的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人以其杰出的才华和创造力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开创了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的发展方向。
5.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注重以人为中心,强调表达个人及情感。
名家如但丁、莎士比亚、蒙田等以其作品探讨人类悲欢离合、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6.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和艺术革新使欧洲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从人文主义思潮到科学的思辨,从艺术创作到文学杰作,文艺复兴使人们离开了中世纪封建主义的桎梏,积极追求自由和真理,为后来的启蒙运动铺平了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艺复兴学习重点和难点的教学文艺复兴是初中历史教材中少有的使用较大篇幅重点介绍的、对于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革新运动,但同时由于课本对于这一段历史的前因后果的交代过于简略,也成为了公认的比较难学的知识内容。
依我个人看,要想弄明白文艺复兴运动,必须对于意大利历史乃至于欧洲历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于欧洲艺术史乃至于世界艺术史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常识。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事件基本上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下进行的,所以,教学重点应该集中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上。
只有把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放在意大利历史和欧洲历史的宏观视野来思考,我们才能真正认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演变过程和历史影响。
此外,作为历史专业教师,我们还要弥补自己在艺术史学习上的欠缺,要使自己有意识的把意大利文艺复兴这一侧重于艺术发展的运动放置于欧洲艺术史乃至于世界艺术史的宏观背景下,学会从艺术鉴赏角度去引领学生欣赏那些艺术杰作究竟好在哪里。
而这并不仅是美术课上学生才能了解的东西,毕竟,知识是一体的,本质上并无历史和美术之分,都是学生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的一部分。
我们教师不能给学生这个知识彷佛严格分门别类的错觉。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有意识的阅读了一些艺术史家的著作,觉得对于如何处理这一课中涉及的图像资料还是很有帮助的。
正如英国艺术史家哈斯克尔所言,“在历史学家可以试图有效地利用视觉材料之前,不管(这材料)多么不重要、多么简单,他都必须弄清楚他看到的是什么东西,是否可信,它于何时出于何种目的被做出来,甚至它是否被认为是美的等等。
他还必须对任何特定时期内对艺术所能传达的东西永远起绝对作用的环境、习俗和禁忌,以及造型艺术家们用以表现个人想象的技术手段都有所了解。
”①为了弄明白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我阅读了德国学者沃尔夫林、英国学者贡布里希关于文艺复兴的研究著作,觉得很受启发。
我觉得自己在这节课有限的45分钟里如果想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应用历史图像资料引导学生重构一个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印象,主要要解决好四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在15世纪的意大利会出现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什么?第三,文艺复兴运动的典型风格是什么?第四,如何避免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印象简单化。
其中,第一方面和第三方面是学习重点,第二方面是学习难点。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14~15世纪意大利文学艺术作品的订购者和赞助人身份的变化上入手,揭示了在那个时代不同于今天的一个巨大差异,那就是今天我们看作“艺术作品”的东西在当时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工具,或者是点缀奢侈生活的装饰手段,而不是传达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只是由于一方面,随着以教皇为首的西欧基督教会获得巨大世俗财富,教会也开始世俗化,在教堂的装饰上开始接纳不同于中世纪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充满人性气息的新的艺术风格的尝试;另一方面,依靠对地中海国际贸易的控制权发了财的意大利各地世俗统治者和有钱的富商也开始大力资助艺术创作。
而艺术赞助人欣赏趣味随着整个时尚潮流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对全新的文艺复兴艺术风格的出现与发扬光大,起了巨大作用。
文艺复兴运动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我感觉如果用拉斐尔的绘画作品《教皇利奥十世》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洛伦佐·美第奇》来辅以教师的语言解释,可能效果会更好。
使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是要回避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性,而是局限于45分钟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的抓住主要历史背景来解决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如果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其在课下深入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和艺术两方面。
而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是上层社会奢侈风尚的产物,是以大量金钱堆砌而成的。
如果没有金钱作为支撑的话,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是难以看到这些名作的问世与流传的。
尤其是在近代工业社会到来之前,文学家和艺术家为了生计,往往或被动、或主动地依附于有钱的上流阶层,特别是当权者身上,按其意愿,根据其出价来从事文艺创作。
所以,文艺作品并不仅仅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个人才能的产物,更主要的是当时支付酬金的订购者和赞助人的欣赏趣味和生活时尚趣味的产物。
而处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能够有钱去资助文艺创作或者保障自己有足够精力和心情去从事文艺创作的是哪些社会阶层呢?只要找一张当时的意大利地图一看就知道,主要是割据在意大利各地的世俗的和宗教的统治者们以及依附于他们的贵族和商人等中上层人士。
简单来说,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中世纪以来的意大利各割据势力已经减少为几个较大的国家,分别是佛罗伦萨、教皇国、米兰、那不勒斯和威尼斯。
这些国家的统治者日益走向集权化统治,聚敛了大量财富,而且又实力相当,谁也不能轻易吞并谁,所以就转而在支持文学艺术创作上互相攀比,以取得更大的影响力,这反而促进了当时的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繁荣。
那么,为什么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不能再次走向统一呢?我们可以从意大利的地理环境上找到一些缘由。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哈伊指出的那样,“从一定意义上讲,地理因素对意大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如许多诗人所说,阿尔卑斯山环绕着北部的平原,阻挡着北方来的寒风和蛮族入侵。
但是尽管阿尔卑斯山非常宏伟,却并未构成一道坚固的墙。
实际从它的结构上看,北坡更为平缓,而朝向意大利的南坡却更为陡峭,这样北坡就变成了入侵者的跳板。
……”“如果阿尔卑斯山和海洋给意大利带来了统一,那么亚平宁山脉就破坏了这种统一。
亚平宁山脉从北部的隆巴底大区到西西里岛,向南伸展。
……”“因此,可以说,意大利非常适合于在它的境内容纳彼此差别很大的地方势力集团。
”②即使到近代1870年意大利再次实现统一以后,在意大利各地至今仍具有浓厚的地方分权思想,甚至进而发展为地方分离主义。
了解了这个背景,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
丹尼斯·哈伊指出,“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统一问题中,无论是作为一个历史时代还是作为文化运动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③正是通过文艺复兴,意大利虽然仍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甚至一度成为周边强国角逐利益的竞技场,但是,“意大利在文化上的统一得到了拯救。
在文学和艺术中都留下了共同的遗产。
”④只是由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诸强国没有一个能成为最强大的、足以当之无愧的、象撒丁王国那样的统一运动的领导中心,反而钩心斗角,大玩合纵联横的好戏。
甚至象教皇国和威尼斯还与意大利统一大业背道而驰,为自己的利益在国际上争斗不已,最终反而削弱了自己的实力,甚至引狼入室,让西班牙和法国等周边强国“坐收渔翁之利”,控制了意大利大部分地区。
以至于意大利统一又等待了三个世纪,到19世纪70年才得以实现。
当我们指导学生赏析拉斐尔的绘画作品《教皇利奥十世》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阅读《15世纪意大利政治地图》,在意大利中部找到教皇国,又结合以前所学的基督教知识,知道教皇是西欧基督教的最高宗教领袖。
自从中世纪以来,教皇为首的西欧基督教会就可以向基督教徒征收十一税,又拥有了大量地产。
随着财富的积累,以教皇为首的教会生活越来越奢侈。
尤其是拥有推选新教皇权力的红衣主教团,更是越来越沉迷于追求尘世的权力和享乐。
他们有自己的修道院、教区,领有丰厚的薪俸,甚至还把教会财产逐渐私有化,并娶妻生子,然后将自己的遗产传给子孙后代。
这样的红衣主教团推选出的新教皇就可想而知了。
教皇为了保证教廷的奢华和排场,就开始高价拍卖红衣主教职位,甚至把红衣主教职位封赏给自己的私生子以巩固权位。
以至于“红衣主教团中充满了能用现金购买红衣主教帽子的富翁,能谋求家族上升野心和满足教皇贪婪欲望的活动家。
”⑤尤其是教皇国的存在,使得教皇日益向一个世俗君主那样处理政务。
意大利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圭恰尔迪尼在他的名著《意大利历史》中,描绘了教皇们回到罗马以后一段时期的情况:“他们颂扬尘世的权力,慢慢地忘记了灵魂的健康和神圣的教规,他们的所有心思都关注着尘世的豪华,如若不是因为世俗的文书和行政上的需要,他们已不再使用精神的权威,他们已更像世俗君主,而不像教皇了。
……”⑥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会组织本来就仿造古代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设置的,而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又提出,人为了拯救自己,必须置身于教皇的权力之下。
当教皇成为教皇国的君主以后,教皇的权力,就为中世纪后期各国的世俗君主的权力树立了一个榜样。
而且“教皇国对加强君主制所作的贡献不仅在于它明确地确定了教皇国的主权,还在于十三、十四世纪教皇国的宫廷在行政管理方面所起的典范作用。
教廷机构、议会制度、从事国际银行业务以及采用雇佣军都是国王们可以从教皇那里学来并加以大大发展的方法。
”⑦中世纪的教皇都已雇用了大批学者,这些学者逐渐对教廷的文化产生了影响。
而经历了长期的阿维尼翁时期的教会大分裂以后,重新统一的教会上层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才华出众的人士,人文主义的气息开始从佛罗伦萨飘到了罗马教廷。
教皇保罗二世、西斯廷四世、尤其是来自佛罗伦萨的大富豪美第奇家族的利奥十世,都以热衷于支持文艺著称于世。
利奥十世更是加冕仪式前给自己的兄弟的信中坦言,“我们就享受教皇国吧,因为上帝把它赐给了我们。
”他挥金如土,甚至变本加厉地向佛罗伦萨银行大举借债,生活及尽奢华之能事,以至死后留下巨额债务。
但他却以自己支持文艺事业的慷慨大方开创了一个被法国学者伏尔泰称为“利奥十世时代”的文艺繁荣时代。
利奥十世死后不久,以马丁·路德为首的宗教改革运动兴起,教廷开始走向衰落,并开始走向保守,耶稣会、宗教裁判所等成为支持天主教对抗新教和世俗化思潮的重要工具。
但如果没有利奥十世的雇佣和庇护,我们今天恐怕就看不到拉斐尔等名家的艺术杰作了吧。
“从这个角度看,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像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⑧我们再来知道学生分析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洛伦佐·美第奇》反映的历史信息。
洛伦佐·美第奇是15世纪佛罗伦萨的统治者,来自于佛罗伦萨最富有的大家族之一美第奇家族。
佛罗伦萨是个纺织业与银行业发达的城市,“富有的商人作为统治阶级,通过同中小商人和有钱的手工业者的合作管理着城市。
”⑨随着时间的推移,富有的美第奇家族花费巨额金钱投资政治,获取民心,逐渐在佛罗伦萨实现了长达60年(1434~1494)的家族化统治,虽然仍然披着共和外衣。
作为商人家族,面对教会和神学家们对于经商行为的谴责,面对社会上长久以来对商人的等级歧视,美第奇家族和当时分布在意大利各个城市的其他众多商人大家族一样,审时度势,并不反对贵族和神职人员所处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感到只有加入神职人员,特别是贵族的行列,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