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经济原则概要

合集下载

动作经济十二原则

动作经济十二原则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动作经济十二原则
原则一:消除不必要的工作
原则二:减少眼睛的运动
原则三:组合两种以上的动作
原则四:材料或工具放在前面近处
原则五:材料或工具的放置要适合作业顺序
原则六:放置方式应保证易于拿起与放回
原则七:利用不需费用的动力或重力
原则八:尽量使用两只手
原则九:避免之子型的动作或急剧的方向转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原则十:在最短距离进行动作
原则十一:使工具成为一体
原则十二:保证过先入先出(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动作经济四大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四大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四大基本原则昨日周末与各位分享了动作优化的22条军规,所有的优化规则都是我们工作中的常识,只是有时我们将这些规则渐渐淡忘,将现场的工作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而不去进行改善;如果说昨日所分享的优化的22条军规,内容条数过多的话,那么我们今天将他进行归纳总结成以下动作经济的四项基本原则:1、两手同时动作;2、动作单元力求减少;3、动作距离力求缩短;4、舒适的工作;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探讨这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一项:两手同时使用;两手同时使用的目的在于避免单手负荷过多,而另外一只手却空闲浪费;工作范围的设计以及零件的摆置影响左右手工作量之关系很多,通常右手负担较难之工作,而左手则进行简单操作;两手同时使用其程度上的难易需要看各操作的性质不同而坐不同的变更;当两手同时使用的时候,如果让两只手动作反向对称,在感觉上会更加和谐更加容易,并且能够配合人体工学,使疲劳度减轻;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二项:动作单元力求减少;欲求动作单元减少,当然首先要删除不必要的动作,并设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素结合而得到同一目的;同样道理,两种以上的工具也要想办法合并;删除或省略某一动素要极为谨慎,务必确保需要删除的动素对整个制造程序的贡献以及所占的地位都得到了适当的衡量评判;其次,材料、零件以及相应工具要按照操作顺序排列在合适的位置上面,并且工具一定要处于可以随时工作的状态,尤其是工具一定不可以因为寻找抓取而浪费时间以及注意力;装配使用的材料与零件要利用容器在存放,而且存放的容器设计要符合以下三点:1、容器不可以大于必要的尺寸,避免占用空间;2、容器地步要有适当的倾斜,使零件可以通过重力坠落到工作者的手边;3、容器的开口处不可以过小,致使零件在下坠过程中,因为相互碰撞而堵塞;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三项:动作距离尽量缩短;为了要缩短动作距离,首先要考量身体各部位的最小使用范围。

在IE学科中,将人在工作的时候的动作分为五个级别:1、手指动作;2、手指以及手腕动作;3、手指、手腕以及前臂动作;(1)肋处为移动的轴心(2)肋处手臂旋转的转轴(3)扭转移动4、手指、手腕、手臂及上臂动作;(1)肩部为移动的轴心(2)扭转移动5、手指、手腕、前臂、上臂、及身体的动作(1)躯干动作——臀部为移动的轴心;(2)躯干动作——膝盖为移动的轴心;(3)腿部动作(a)前进或后退(b)旁移(4)膝部动作(5)足部动作(6)联合动作显然等级越高,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和体力就会越大;因此我们在工作设计中一定要尽量使用比较低级别的动作,来缩短动作的距离;其次要注意我们两手的工作作业范围;装配的零件与工具要放置在工作范围内,并且要接近装配区域;缩短动作的距离也可以使用零件或者制成品本身的重量,使其坠送到装配区域或者制成品的箱子内;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四项:舒适的工作;动作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感;而且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两种;上面所提的三个基本动作经济原则,都比较偏重与强调生理疲劳的减轻与工作时间的缩短;而第四项原则,则比较偏重与精神疲劳的减轻;动作本身的困难性引起的踌躇心理最容易引起工人精神疲劳;如果希望做到舒适的工作,就一定要避免因困难动作而造成的工作人员精神疲劳;举例说明如下:1、尽量使用日常生活已经熟悉的动作,流利而且自然;2、尽量采用曲线圆滑的动作;3、利用惯性,重力和自然的力量;4、工作地点应当配合适当的高度,而且决定高度的时候要考量到以下因素:(1)配合操作周期;(2)配合操作员工的身体特点;(3)需要看到的距离;(4)需要使用力量的程度;(5)身体的平衡性;动作的改善,必须要从排除下列工作开始:1、需要用力气的工作,需要用手、脚或者全身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向膝盖下方伸手以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2、不自然的姿势,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弯着腰工作等,这些不自然的姿势也会引起肌肉的疲劳;3、需要注意力的工作,例如必须仔细对准的工作或必须谨慎挑选的工作等,这些工作会是作业人员精神疲劳;4、厌恶的工作,例如噪音很大、空气污染、机器容易故障的工作;以上四点,都是改善的重点,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很多工作都是可以大大改善的;连续几天3篇文章在讲解IE的一些改善手法,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工作中先通过微改善来树立精益的信心,由小变大,让精益的工作能够丰富您的人生!明天文章预告:QC七大手法欢迎大家关注精益生产管理助手,希望我们的分享能够激起您的共鸣,为精益进上一份力量,让我们在精益的道路上再接再厉,努力前行!如果您也喜欢精益,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并与您的朋友一同分享我们的文章;每天一篇文章,让我们伴随精益一同成长!。

5、动作经济原则

5、动作经济原则

≪工程の改善≫
■工程分析
IE ・P-Q分析
手 ・工程分析

・工程経路分析 ・动线图
≪作業の改善≫
■作業分析 ■稼動分析
・M-M分析 ・线平衡分析
・抽样法 ・連続観測法
・運搬分析
・作業者工程分析
≪動作の改善≫ ■動作分析
・動作経済の原則 ・時間分析 ・標準時間 ・PTS法 ・VTR分析 ・両手作業分析 等
何谓“工作”?
■工作=随同时间、“价值”也逐渐增加 ■一天的劳动时间=工作+动作
工作(价值)
■卖得掉(产生利润)
动作((损耗)
• 变形 • 变色 • 变质 • 组装
人・物 设备・资本
信息
必须但无附加价值作业
浪费
・等待 ・搬运 ・换手拿工具、部件 ・部件的堆积﹑寻找 ・不合格品的修复
动作经济原则
前言
我们将令工厂的面貌焕然一新! 首先改变意识~然后改变工厂 ! 不要再维持现状,不要固步自封! 勇敢向前迈进吧! 『虽然适这个技术很先进,但是不适合小天鹅』 『无论方案A还是方案B,都不太适合小天鹅』
・・・・・像这种言论一定要杜绝! 今后我们应该朝着『无论多么艰难,
我都绝不放弃!』的方向迈进!
明确动作优劣的 原因,可判断何
为优良动作
拥有能判断良好的动作 方法、完善的作业布置、 优良的夹具工具的思考

动作经济的4原则
4原则
具体的着眼点
1、减少动作的次数
2、双手同时动作 3、缩短动作距离 4、使动作变得轻松
﹡消除寻找、选择的动作 ﹡消除保持、空手等待 ﹡消除抓住修正、换手的动作 ﹡消除需要考虑、判断、注意的动作 ﹡双手应在运动过程中完成加工 ﹡减少单手持有、空手 ﹡两手应同时取放 ﹡两手就在同时在以对称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正常的作业区域内作业 ﹡动作以手指、手腕来完成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1. 简介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种经济学原理,主张通过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经济目标。

这一原则强调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经济决策中注重积极的行动和主动的参与。

动作经济原则认为,积极主动的行动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而单纯的观望和被动等待则往往会限制个人的经济发展。

2. 意义与原理动作经济原则基于以下几个原理:2.1. 机会成本动作经济原则认识到经济决策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所有其他选择的收益。

按照动作经济原则,我们应该在评估各种选择的时候考虑到机会成本,避免因迟疑不决而错失机会。

2.2. 创造机会和财富动作经济原则认为,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财富。

只有采取行动,个人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

而如果只是坐等机会的到来,可能会错失许多潜在的机会。

2.3. 学习和成长动作经济原则鼓励个人通过行动来学习和成长。

通过积极参与和实践,个人可以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只有通过不断行动的过程,个人才能不断进步和提升。

2.4. 风险与回报动作经济原则认为,风险与回报是不可分割的。

在经济决策中,积极主动的行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但也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通过合理评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个人能够更好地控制其经济命运。

3. 实践动作经济原则的方法3.1. 设定目标首先,根据自身的经济目标,明确自己希望达到的成果和收益。

清晰的目标能够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和行动。

3.2.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应该包括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行动步骤,以便个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对目标进行实现。

3.3. 克服拖延症拖延症是影响行动的主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拖延症,个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如设定小目标、与他人分享目标、创造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等。

3.4. 学会适应在经济决策中,往往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和变化。

个人需要学会适应变化,并根据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

动作经济的16项原则

动作经济的16项原则
1、双手并用的原则:双手除休息外不能闲着,双手的动作 最好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这样会更加协调。
2、对称反向的原则:双手或双臂运动的动作如能保持反向对 称,双手的运动就会取得平衡,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
3、排除合并的原则:如:电焊面罩、零件定量计数、滚筒印 刷等
4、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动作等级越低越不容易疲劳
13、适当位置的原则:工作台或机器上将工具一线排开放 置使用,这是不正确的方式,因为工作人员在工作台上的动 作范围及路径是呈圆弧的状态而非直线的关态。
14、安全可靠的原则:应确保作业现场的一应设施、材料、 布置、作业方法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15、照明通风的原则:作业场所的灯光应保持适当的亮度 和光照角度,这样,作业者的眼睛不容易感到疲倦,作业的 准确度也能有所保证。
改变次序
3
重排 改用其他方法
改用别的东西
①把检查工程移到前面 ②用台车搬运代替徒手搬运 ③更换材料
连接更合理
4
简化 使之更简单
去除多余动作
①改变布置,使作业环境更顺畅 ②使机器操作更简单 ③使零件标准化,减少材料种类。
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如摆放零件的容器容易倾倒,则取 零件的动作效率必大受影响。
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安排动作时应使动作路线尽量保持 为直线或圆滑曲线
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动作也必须保持轻松的节奏,动辄 必须停下来进行判断的作业,会影响作业速度。
8、利用惯性的原则:如果能利用惯性、重力、弹力等进行动 作,就会提高动作效率。
16、高度适当的原则:作业场所的工作台面、桌椅的高度 应该处于适当的高度,让作业者处于舒适安稳的状态下进行 作业。
动作改善四原则
序号 改善原则
目的

动作经济性原则

动作经济性原则

动作经济性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定义
1. 生产三要素:人、机器和物料
2. 动作经济原则的理念:为了以最低限度的疲劳获取最高的效率,寻求最合理的动作作业时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人都能检查作业动作是否合理。

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
1. 减少动作数量
2. 双手同时作业;
3. 缩短动作的距离;
4. 轻松作业。

动作经济原则的作用
1. 发现作业动作中不满足动作经济原则之处,取消动作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稳定和无用的动作;
2. 取消作业中容易造成疲劳和失误的因素,使操作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有节奏的进行作业;
3. 掌握动作经济原则,提高动作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经常构思和运用高效的作业分析。

基本原则一的应用:减少动作数
1. 关于动作方法
2. 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3. 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基本原则二的应用: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1. 关于动作方法
2. 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3. 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基本原则三的应用:缩短动作距离
1. 关于动作方法
2. 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3. 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基本原则四的应用:轻快动作
1. 关于动作方法
2. 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3. 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动作经济四原则

动作经济四原则

动作经济四原则引言动作经济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优化决策和行为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方法。

动作经济的核心在于理解并应用经济学原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动作经济的四个基本原则,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有效的决策,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原则一: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我们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放弃某个选择会带来的机会成本。

采取动作经济的角度,我们应该比较不同选择的机会成本,并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

举个例子,假设你计划购买一台新手机。

你面临的选择是购买一台价格较高但功能齐全的手机,或购买一台价格较低但功能较少的手机。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权衡价格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到购买价格较低手机的机会成本。

如果你更注重价格,可以选择购买价格较低但功能较少的手机,这样你可以将剩下的钱用于其他方面。

原则二: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减原则指的是随着我们增加某种资源或行为的量,其每单位增加所带来的效益逐渐减少。

这里的边际效益指的是当我们增加一单位资源或行为时所获得的额外收益。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家餐馆的经营者,你拥有20名员工。

你决定再雇佣一名员工来提高服务质量。

最初增加一名员工可能会带来明显的效益,例如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烹饪效率等。

然而,当你雇佣更多员工时,每多雇佣一人所带来的效益就会递减。

因此,在雇佣新员工时,你需要权衡雇佣该员工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原则三: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资源或行为所付出的成本。

在做决策时,我们需要考虑边际成本是否超过边际效益。

如果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效益,那么该决策可能并不划算。

继续上面的例子,假设你决定再雇佣一名员工。

你需要考虑雇佣该员工的成本,包括薪水、培训费用等,然后再与雇佣该员工所带来的收益进行比较。

如果雇佣员工的成本高于其带来的收益,那么这个决策就不划算。

原则四:激励激励是指通过奖励或惩罚来影响人们的行为。

在动作经济中,我们可以利用激励来改变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引言动作经济原则是一套用于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通过理性行动来实现经济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本文将就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进行探讨,并阐述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一、激励原则1.1 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是激发个体主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

经济主体在作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个人目标和利益,激励机制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引导个体行为,使其符合整体经济的利益。

1.2 契约理论的应用契约理论是研究合同和决策的一种方法,通过明确个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为经济行为提供基本框架。

通过合理设计契约,可以激发个体最大的工作动力,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1.3 激励相容性的要求激励相容性是指经济体制和政策在激励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最大化。

实现激励相容性需要合理设计利益分配和监管机制,避免利益冲突和资源的浪费。

二、机会成本原则2.1 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某种决策而放弃的最优替代选择的成本。

它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决策的代价,是作出合理经济决策的基本依据。

2.2 机会成本与资源分配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或集体必须面对不同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资源分配的机制和效率。

通过比较机会成本,可以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3 机会成本与生产要素配置机会成本的概念也适用于生产要素的配置。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生产要素之间的选择和组合会产生机会成本,通过比较机会成本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配置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三、边际分析原则3.1 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出或消费所带来的额外收益,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出或消费所需要付出的额外成本。

边际分析原则通过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来决策是否进行某项活动。

3.2 最优决策的边际原则最优决策是指在已知条件下,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决策。

经济主体应该继续进行某项活动,直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停止,以实现效益最大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作业改善

——动作经济原则的应用


一、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数

二、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作 分
三、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

四、基本原则4:轻快动作
第 一、基本原则1:减少动作数


(一)关于动作方法
动 作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第 (一)关于动作方法
六 章


1、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物料箱
从物料箱中抓取物料时,应仅是简单的伸

手和抓取动作,不应需要集中注意力和调节方

向。
分 析
实例13:漏斗型物料箱的应用 实例14:用波纹板简化抓取动作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2、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成一个

通过把频繁使用的多件工具合并成一件,可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六

➢要遵循双手同时动作原则,对于工夹具
与机器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当要长时间拿住目的物时应尽量采

用固定工具。

(2) 对简单的作业与需要力量的作业,

应尽量采用能利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
(3)设计能进行双手同时作业的夹具。
第 1、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
为完成规定的作业,把人体的活动部位限

制到最小的范围,工作效率最高,同时也不容

易疲劳。


例图:人体最佳动作顺序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2、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动作的距离几乎都由作业现场布置 所决定。

或需要力量的作业
➢对不用手也能完成的简单作业,应尽量用足

完成,以便空出双手进行复杂作业。
作 分
➢对需要力量的作业,用足比用手操作更有

效,还能减轻手的疲劳。
例:两种用足进行操作的装置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3、设计能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


按能同时使用双手布置作业区域,设计不发 生单手空手等待的夹具时,有必要从操作的角度,

实例7:指定工具、物料的放置位置

实例8:固定工具与原料箱
分 析
实例9:把标签放置台改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 位置上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2、把工具、物料放置成便于作业的状态
章 实例10:利用夹钳放置筒取消“改变夹钳

握持方式”的动作
以减少用手操作使用工具的次数和寻找动作。

实例15:经常使用工具的合并
作 分
实例16:相同形状工具的合并

实例17:合并完成同一作业所必要的工具
实例18:合并万用表的测头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3、利用快动夹紧机构

把工件夹紧在夹具中的作业,属于机械加工工

序 的辅助作业,夹紧应操作简单,还要满足夹 紧要求。
1、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通过动素分析,尽量减少第2类第3类动作 数。


实例1:通过固定电烙铁减少动作数

实例2:用定量容器取消计数动作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2、减少眼的活动

要尽量将定神直接观看改成大致观看,
并减少在观看过程中的人体活动。


实例3:利用反射镜减少眼的移动角度

实例4:用透明有机玻璃观看窗口减少眼

的活动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六 章
3、合并两个及以上的动作

实例5:合并两个印章减少盖印动作
作 分
实例6:用双管注射器减少涂覆树脂动作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六 章 1、工具材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
作 分
实例11:通过改变作业现场的布置取消

“变换工件方向”的动作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3、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
动 作
把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可以
减少寻找、选择等动作,轻快地进行 作业。


实例12:按便于作业的顺序布置工具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六物

用一只手代替虎钳之类的固定工具拿住目的物,
将降低作业效率。此时应考虑通过使用固定工具,
动 作
解放拿住目的物的手,以便使用双手同时作业。这 样,既能稳定产品质量,也便于作业,减轻操作者 的疲劳。


实例23:在拧紧螺钉作业中使用固定工具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2、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的工具完成简单 六的
实例21:将直接涂胶水改成双手同时涂胶水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
动 作
能够用双手进行的作业,也有因作业现场布
置很差而无法同时用双手动作的情况。最理想的 情况按左右对称布置作业现场。


实例22:通过布置左右对称的作业现场使双手能
同时作业


➢实例19:用压板夹紧机构代替手柄螺旋夹紧机

构减少夹紧动作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4、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 六

经常使用开关和操纵柑器操纵器,
根据操作机构的不同,有的要花费很多

动作,有的只要一个动作。因此,要尽 量采用只需要一个动作的操作机构

分 析
例:回转式开关改为按钮式开关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设计出便于安装定位的夹具。同时,还要考虑一 次在夹具上能完成多件加工。

分 析
实例24:通过夹具实现双手同时操作带尾垫圈
的弯曲作业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三、基本原则3:缩短动作距离


(一)关于动作方法
动 作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第 (一)关于动作方法 六 章 1、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第 二、基本原则2: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一)关于动作方法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作 分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第 (一)关于动作方法


1、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要尽可能让双手同时进行作业动作。从动

作经济原则来讲,除休息以外作业过程中不允许

有双手空闲。
分 析
实例20:双手同时把元件插入电路板Biblioteka 第 六 章 动 作 分 析
第 六
2、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

从人体动作的容易程度讲,反复相同的运
动轨迹是最自然的动作。再则,若双手的运动

方向左右对称的话,还可以取得双手相互运动
作 分
的平衡,有节奏地进行动作,进行还能消除双 手在时间上的偏差,防止作业的差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