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框架(试行)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目录

第一章总体技术框架模型

第二章网络基础设施

一、网络结构

二、原则性意见

第三章政府信息资源

一、政府信息资源构成

二、原则性意见

第四章应用基础支撑平台

一、应用基础支撑平台结构

二、原则性意见

第五章应用系统

一、应用系统分类

二、原则性意见

第六章门户及访问渠道

一、门户分类

二、访问渠道

三、原则性意见

第七章信息安全保障

一、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二、原则性意见

第一章总体技术框架模型

北京市电子政务的总体技术框架模型如图1.1所示,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层、应用层、门户层、访问渠道、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与管理体系。服务对象主要包括企业、公众、政府和公务员。

图1.1 北京市电子政务技术总体框架模型

1、网络基础设施层在模型中处于最底层,是支撑北京市电子政务和"数字北京"的重要基础设施,包括市级、区县级有线专网和无线专网,以及公众网。

2、信息资源层构建于网络基础设施层之上,并为上层的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层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共享信息资源、目录资源及各部门业务信息资源。

3、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层在整个模型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应用层和信息资源层之间。

4、应用层是在应用基础支撑平台层基础上构建的各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主要包

括职能部门的行业应用系统、跨领域综合性应用系统以及面向领导决策的综合性决策支持系统等。

5、门户层是整个电子政务系统面向最终用户的统一入口,是各类用户获取所需服务的主要入口和交互界面,由首都之窗和政务专网门户组成。

6、访问渠道是指用户访问电子政务门户的方式与途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话、互联网、信息亭、电视等渠道进行访问,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渠道访问。

7、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包括专用于电子政务的标准规范和综

合现有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两大部分,它是确保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的保障体系,在模型的各层都有相应的标准规范。

8、管理体系是确保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得以顺利建设和正常运行的保障体系,包括模型中各层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管理。

9、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保障体系。信息安全贯穿于电子政务的各个层面。

第二章网络基础设施

一、网络结构

北京市电子政务的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有线政务专网、无线政务专网和公众网等。

1、有线政务专网

有线政务专网分为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部分,它们和公众网络之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其中,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是物理隔离;有线政务专网和公众网络之间是逻辑隔离。

图2.1 政务内网、政务外网与公众网的关系

政务内网主要承载市、区县党政机关涉密办公业务。它的边界为市、区县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单位。

政务外网主要承载的业务是各委办局的各类纵向业务信息系统及跨部门的共享信息系统。它的边界为政府机构到街道、乡镇。

2、无线政务专网

无线政务专网主要承载全市无线综合指挥调度和数据通信业务,可划分为若干虚

拟专网,由市级管理调度台进行统一管理,相关单位根据情况设置管理调度台或通信调度台管理本虚拟子网。

3、公众网

公众网络则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各种社会公用网络资源,这些资源是政务专网的有益补充,是政府面向公众和企业提供服务的重要途径。

二、原则性意见

1、政务专网必须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应用驱动、注重实效。政务专网覆盖不到的地方,可以考虑利用公众网。

2、各区县负责对本级有线政务专网进行完善和改造,保证市级专网和区县级专网的全网连通。

3、有线政务专网统一监管、分级维护。市政务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整个有线政务专网的运行监控;市级政务专网和区县级政务专网分别由市、区县有关部门负责运行维护。

4、有线政务专网的IP地址必须实现统一管理、规划和使用,减少因地址转换引起的网络传输瓶颈。

5、各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应依托于有线政务专网,充分发挥该网络的作用。

6、各部门的无线指挥调度业务需求均应统一规划,作为无线政务专网虚拟子网。

第三章政府信息资源

一、政府信息资源构成

信息资源的构成如图3.1所示,主要由共享信息资源、目录资源和各部门的内部信息资源组成。

1、共享信息资源

(1) 基础信息资源

基础信息资源主要指各职能部门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均需使用到的基础性、战略性的公用信息资源。

图3.1 信息资源组成

(2) 可共享业务信息资源

可共享业务信息资源是指其他部门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信息资源,这类信息资源能够为跨领域、跨部门的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3) 综合信息资源

综合信息资源是指在各部门的业务信息资源基础上,经过分析、整合之后形成的综合性信息资源。

2、目录资源

(1) 数据目录

数据目录提供各政府部门产生的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目录以元数据为核心,能够实现资源的统一描述、发布、检索和导航,便于实现分散信息资源的定位、交换和共享。

(2) 服务目录

政务信息服务目录包括各部门所拥有的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的元数据信息。通过对服务元数据的管理,将可以实现服务的统一描述、注册和发现,便于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服务共享和业务协同。

(3) 用户目录

用户目录主要包括了北京市电子政务各类用户的基本信息;通过用户目录的统一管理和身份认证,可以实现用户的单点登录服务。

二、原则性意见

1、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四大数据库属于共享性基础信息资源,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照"逻辑集中、物理分布"的原则建设。

2、全市公务员数据库应统一建设和维护,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实现公务员在政务专网门户的单点登录。

3、可共享信息资源的元数据库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由各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建设;对于明确需要共享的数据,必须按照要

求和标准同时生成元数据,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对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形成一套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框架体系;按照"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思路,首先在重点部门或重点领域开展以元数据为核心的目录体系建设。

5、各部门的重要信息资源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配套的应急预案和备份策略,并做好数据灾备工作。

第四章应用基础支撑平台

一、应用基础支撑平台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