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语文 10劝学优秀学生寒假必做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6单元第10课劝学师说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6单元第10课劝学师说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10课劝学*师说劝学基础积累练一、基础清单化预练1.读准字音。

①以为轮( ) ②就砺.( )③槁暴.( ) ④须臾.( ) ⑤驽.马( ) ⑥跬.步( )⑦金石可镂.( )⑧跂.而望( )⑨骐骥.( ) ⑩爪.牙(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以为轮( )(3)君子生非异也(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①君子..而日参省乎己..②博学①古义:今义:品格高尚的人。

②古义: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古义: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

(1)故木受绳则直.( )(2)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积善.成德( )(7)以为轮( )(8)非能水.也( )(9)用心一.也(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译文:(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 译文:(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译文:(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译文:二、语基习题化细练6.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木直中绳,以为轮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吾尝跂而望矣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⑥君子生非异也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C.蚓无爪牙..之利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8.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木受绳则直.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③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④金就砺则利.⑤非能水.也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积善.成德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A.①⑧/②③/⑤⑦/④⑥B.①④/②⑥/③⑦/⑤/⑧C.①④/②/③⑤⑧/⑥⑦D.①③/②⑥/④⑦/⑤/⑧9.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0.下面各句中的“之”字全是代词的一项是( )①青,取之.于蓝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⑤冰,水为之.⑥君将哀而生之.乎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⑧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A.②③⑤ B.①⑤⑥C.③⑦⑧ D.④⑤⑧11.对“而”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关系)B.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关系)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顺承关系)D.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转折关系)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劝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劝学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2021-2022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同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一、课内方法实践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其曲中规()(2)槁暴()(3)跂()(4)参省()(5)舆马()(6)跬步()(7)骐骥()(8)锲而舍之()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劝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直中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驽马十驾,功在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疾”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小病;②苦痛;③痛恨;④快、迅速;⑤强、猛烈;⑥通“嫉”,妒忌;⑦弊病,缺点。

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4)(海瑞)素疾大户兼并()(5)寡人有疾,寡人好色()(6)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4.“绝”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杜绝、断绝;②隔绝;③极、尽、穷尽;④停止、消失;⑤无路可通;⑥横渡。

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5)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5.“致”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达到;②送达;③表达、传达;④招引、引来;⑤归还、交还;⑥意态、情趣;⑦(意志)集中在某个方面。

选出准确的义项,将序号填在题后括号里。

(1)非利足也,而致千里()(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3)罗敷前致词:使君自有妇()(4)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5)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6.“用”字有以下几个常用义:①任用;②使用;③采用;④用途、用处;⑤物资、财用;⑥因、由。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10)劝学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练习:(10)劝学 Word版含答案

劝学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磨砺(lì) 须臾(yú)舆马(yú) 知明(zhī)B.舟楫(jí) 蛟龙(jiāo)驽马(nú)生非异(xìng)C.跬步(kuǐ) 骐骥(jì)朽木(xiǔ) 锲而不舍(qì)D.契约(qì) 埃土(ài)蛇鳝(shàn) 可镂(lòu)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3、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跂:提起脚后跟B.声非加疾也加:增加C.而绝江河绝:断绝D.锲而舍之锲:刻4、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中的“跬”相当于现在的一步,即跨出一脚,“步”相当于现在的两步,即跨出两脚;舍,古时行军以五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

B.“三教九流”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

其中“三教”通常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C.隋创三省六部制,后一直沿用至清代,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其中刑部掌全国刑法、狱讼之事,是最高司法机关。

D.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君子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

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拓展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9课劝学拓展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一、累积运用(12 分, 每题 3 分 )1 以下加点的字 ,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探亲/ 反思强制/ 蛮横无理塞翁失马 / 闭门塞听......B.彰显/ 屏障捕获/画蛇添足签署契约/持之以恒......C.偌大/ 誓言情愿/息事宁人刻不容缓/搬弄是非......D.骐骥 / 希冀槁暴/焚膏继晷积水成渊/自怨自艾......答案:C分析 : A 项 , 分别读 xǐng/x ǐng,qi áng/qi ǎng,s ài/s è项;B,分别读zhāng/zh àng,zhu ō/zhu ō,q ì/qi è项;C,分别读 ru ò/nu ò,n ìng/n íng,ji ān/jin;Dà项 , 分别读j ì/j ì,g ǎo/g āo,yu ān/yu àn。

2 以下句中加点的“焉”字, 用法与其余三项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积土成山 , 风雨兴焉.B. 夫大国 , 难测也 , 惧有伏焉.C.积水成渊 , 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答案:D分析 : A、 B、 C三项中的“焉”均为兼词 , 是“于之 , 在这 ( 那 ) 里”的意思 ;D 项中的“焉”是语气助词。

3 与“蚓无帮凶之利①微斯人 , 吾谁与归则忧其民A. ①③B. ②④, 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②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③马之千里者C.①②D.③④), 一食或尽粟一石④居庙堂之高,答案:D分析 : ①句为宾语前置句 , ②句为介词构造后置句。

③句中的“马之千里者”和④句中的“庙堂之高”与例句中的“帮凶之利, 筋骨之强”相同, 都是定语后置句。

4 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而”字, 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①吾尝整天而思矣②吾尝跂而望矣③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之于蓝 , 而青于蓝⑥水为之,而寒于水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⑧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⑨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⑩蟹六跪而二螯...④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⑤取A. ①② / ③④⑤⑥ / ⑦⑧⑨⑩B.①②/ ③④⑤⑥ / ⑦/ ⑧⑩/ ⑨C.①② / ③④⑤⑥ / ⑦⑧⑩ / ⑨D.①② / ③④⑤⑥ / ⑦/ ⑧⑨⑩答案:B分析 : ①②连词 , 表修饰 ; ③④⑤⑥连词 , 表转折 ; ⑦连词 , 表递进 ; ⑧⑩连词 , 表并列 ; ⑨连词 , 表承接。

【语文】新人教必修3达标训练(10.劝学)

【语文】新人教必修3达标训练(10.劝学)

更上一层楼筑基达标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靛.蓝(diàn)舟楫.(jí)以为轮(róu)B.槁暴..(cān shěng)金石可镂.(lòu)..(gǎo pù)参省C.须臾.(yú)跬.步(guǐ)锲.而不舍(qì)D.舆.马(yú)骐骥..(qí jì)跂.而望矣(jì)思路解析:B项中“省”读xǐnɡ, C项中“锲”读qiè;D项中“跂”qì。

多音字,形近字,要防止误读。

答案:A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E.则知明而行无过矣F.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思路解析:A NF038B项暴,通“曝”,晒。

C项生,通“性”,本性,资质;E项知,通“智”,智慧。

F项用,通“因”,因为,介词;用,也可看作动词,运用,使用。

答案:D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金.就砺则利。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劝.学。

()(8)木直中.绳。

()思路解析:文言词语,一要注意生词生字,如锲,彰。

二要注意多音字多义词,防止误读误解,如中、参。

三要注意古今形同义不同的字词,防止用今义释古义,如金,今指金属,古代还可指用金属制作的刀剑等;绝,今指断绝,拒绝,古代还可指横渡;劝,今指劝说、规劝,古代还有劝勉、勉励的意思。

答案:(1)刀剑;(2)横渡;(3)显著,清楚;(4)达到;(5)雕刻;(6)反省;(7)劝勉,勉励;(8)合乎,符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Zxxk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B.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学+科+网Z+X+X+K]D.稍稍宾客..其父思路解析:解答词类活用题,要分清题干和各项中词类活用的特点。

高中语文 劝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语文 劝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涿鹿县高中语文劝学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劝学》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輮(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bào)须臾(yú)驽(nú)马C。

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B。

假装C。

借助,利用 D.假的(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A.在那里B.什么C.助词D。

代词“之”(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B。

晒 C.又猛又急的D。

暴躁(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

量词;功劳,功勋;B。

驾驶;工作,事情;C。

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D.量词;功能(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B。

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4。

“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9课《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必修39 劝学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鉴赏:该诗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

诗歌明白如话,第一、二句形象地描写了男儿读书废寝忘食的情景。

第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警醒男儿要珍惜少壮年华,发愤苦读、有所作为,否则,等到老了以后再想读书就迟了。

诗歌铿锵有力,短短的28个字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劝学诗(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鉴赏:这首诗的主旨是劝少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既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

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诗句,后被赞誉为写春意的千古名句,此处活用此典,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蓼.蓝(liǎo)靛.青(diàn)其曲中.规(zhōnɡ) 参省.(xǐnɡ)B.跂.而望(qì) 埃.土(āi)金就砺.(lì) 骐.骥(jì)C.跬.步(kuǐ) 舆.马(yú)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D.用心躁.也(zào) 须臾.(yú)句读.(dòu) 参.省乎己(cēn)解析:A项,中zhònɡ;C项,镂lòu;D项,参cān。

答案:B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使之然也(弯曲) 其曲中.规(合乎)砺.(磨刀石)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劝.学(勉励,鼓励)C.绝.江河(渡) 驽.马十驾(劣马)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风雨兴.焉(起)解析:A项中“”意为“使……弯曲”;B项中“疾”意为“强”;D项中“备”意为“具备”。

10.1《劝学》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10.1《劝学》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必修上·复习篇目】《劝学》一、劝学阅读课文,完成相关题目。

君子..①曰:学不可以已.②。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③绳,輮.④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⑤,不复挺.⑥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⑦则直,金就砺..⑧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⑨乎己,则知明..⑩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⑪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⑫也,而闻者彰.⑬。

假.⑭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⑮也,而绝.⑯江河。

君子生.⑰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⑱;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⑲步.⑳,无以..㉑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㉒,功在不舍。

锲.㉓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㉔。

蚓无爪牙..㉕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㉖,用.㉗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解释加点词①君子[ ]②已[ ]③中[ ]④輮[ ]⑤槁暴[ ]⑥挺[ ]⑦受绳[ ]⑧就砺[ ]⑨参省[ ]⑩知明[ ]⑪跂[ ] ⑫疾[ ] ⑬彰[ ] ⑭假[ ] ⑮水[ ] ⑯绝[ ] ⑰生[ ] ⑱焉[ ] ⑲跬[ ] ⑳步[ ]㉑无以[ ]㉒驾[ ] ㉓锲[ ]㉔镂[ ] ㉕爪牙[ ]㉖黄泉[ ]㉗用[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疾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②草枯鹰眼疾.( )③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④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⑤会长老,问人民所疾.苦( )(2)闻①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②博闻.强志( )③初闻.涕泪满衣裳( )④闻.道有先后( )⑤雪后更闻.香( )⑥不求闻.达于诸侯( )(3)而①蟹六跪而.二螯(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③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于①青,取之于.蓝( )②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善假于.物也( )④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⑤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三、课本里的古代文化常识积累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劝学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请在注音后注明。

(1)故不积跬.( )步,无以至千里(2)吾尝跂.( )而望矣(3)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4)其曲中.( )规(5)诪( )以为轮(6)虽有.( )槁暴.( )(7)则知.( )明而行无过矣(8)君子生.( )非异也解析:本题要求我们识记课文重点字词的读音(含通假异读)。

答案:(1)kuǐ(2)qì(3)qièlòu (4)zhònɡ(5)róu 通“揉”(6)yòu通“又”pù(7)zhì通“智”(8)xìnɡ通“性”2.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学不可以已.( ) (2) 诪以为轮( )(3)金就.砺则利( ) (4)吾尝跂.而望矣( )(5)而闻者彰.( ) (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8)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10)用心躁.也( )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实词的含义。

解释时,要注意联系语境,并能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参考答案:(1)停止。

(2)通“揉”,使……弯曲。

(3)靠近。

(4)提起脚后跟。

(5)清楚。

(6)借;游水;渡。

(7)刻;雕刻。

(8)因为。

(9)寄居容身。

(10)浮躁。

3.填空。

(1)荀子,名________,当时人们尊称他为___________,是先秦___________家思想的最后代表。

(2)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用___________善用___________,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解析:本题旨在引导我们了解荀子及《荀子》。

答案:(1)况荀卿儒(2)排比比喻4.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经典议论文,其中心论点为___________。

荀子认为,学习的意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的作用是为了___________;学习的方法和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旨在引导我们理清本文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从而达到熟练背诵全文的目的。

参考答案:学不可以已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弥补不足 积累 坚持、专心5.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勉励人们学习什么呢?初读本文后,试着回答这个问题。

解析: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

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因此,荀子通过本文不仅是在勉励人们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勉励人们在行为道德上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参考答案:勉励人们在行为道德上完善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

绝⎪⎪⎪⎩⎪⎪⎪⎨⎧:,,E.:D.:C.:,B.:,.A 而绝江河非能水也假舟楫者佛印绝类弥勒以为纱绝率妻了邑人来此绝培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群响毕绝忽然抚尺一下. 强⎪⎪⎩⎪⎪⎨⎧:,D .:,C.:,B.:,A.日三四里乃自强步赏赐百千强策勋十二转筋骨之强蚓无爪牙之利用箭当用长挽弓当挽强 假⎪⎪⎩⎪⎪⎨⎧:,D.:,C.:,B.:A.盖以诱敌乃悟前狼假寐若九牛一毛假令仆伏法受诛善假于物也君子生非异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望⎪⎪⎩⎪⎪⎨⎧“七月既望壬戌之秋都督阎公之雅望岂敢反乎日夜望将军至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吾尝跂而望矣,D.:C.:,B.,A .解析:本题考查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平时要不断积累,加强记忆,以达到温故知新、熟练运用的目的。

参考答案:绝:A.终止;B.隔断;C.极点; D.非常;E.横渡。

强:A.有力的弓;B.强大;C.有余;D.竭力、勉强。

假:A.借;B.凭借;C.如果;D.假装。

望:A.向远处看;B.希望;C.声望、名望;D.农历每月十五。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吾尝终日而思矣C.用心一也D.先帝不以臣卑鄙解析:A.寄托:古义指托身寄居;今义指把理想、感情托付于具体的人或物。

B.终日:古义、今义均指从早到晚,整日。

C.用心:古义指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指读书用功,遇事情肯动脑筋。

D.卑鄙:古义指地位卑贱,见识短浅;今义多指品质、道德败坏。

答案:B3.下列四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求人可使报秦者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解析:A 、C 、D 三项都是定语后置句,B 项为状语后置句答案:B4.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物也于善假君子生非异也而青于蓝蓝于取之青,②①,, B.⎪⎩⎪⎨⎧••诪使之然也者不复挺虽有槁暴而绝江河非能水也者假舟楫,,②,,① C.⎪⎩⎪⎨⎧••矣思吾尝终日行无过矣而知明②① D.⎪⎩⎪⎨⎧••焉青麻头伏针针丛棘焉风雨兴积土成山,②,① 解析:A 项“于”①介词,从,②介词,“对”或“向”;B 项“者”①代词,组成名词性“者”字结构,②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C 项“而”①连词,表并列,②连词,表修饰;D 项“焉”①②均为兼词,相当于“于之”。

答案:D5.请选出译句不正确的一项(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D.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螯,然而却没有一点寄托,是因为心浮躁的缘故。

解析:D.漏掉了“非蛇鳝之穴”的翻译,此句应译为“螃蟹有六条腿和两只大螯,但是如果没有蛇和蟮的洞穴,它就没有了寄生之处,(这是)因为心不专一的缘故”。

答案:D6.名句默写。

(1)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3)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

(4)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旨在引导我们识记重点名句。

答案:(1)而青于蓝而寒于水(2)木受绳则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4)朽木不折金石可镂7.下面三个句子是同一个句式,请你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句式,应该怎样翻译。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NF037使之然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者,……也”是文言中一个重要句式,可表示性质判断,也可表因果说明,要注意辨析。

参考答案:三个句子都是因果说明句,第(1)句是“……者,……也”的句式,第(2)、(3)句是“……,用……也“的句式,这种句式前面说明结果,后面说明原因,后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因果倒装复句:“……之所以……,是因为……”。

翻译的时候,可直译为“……的原因,是因为……”,也可以意译为“之所以……,是因为……”。

汤建文改诗清朝时,江苏丹阳西门有个私塾老先生,喜欢作诗。

一天,学僮端来一碗粥。

他不忙着吃,却吟出《粥诗》一首:“瓯米煮成一碗粥,西风吹来浪波稠;远望好似西湖水,缺少渔翁下钓钩。

”恰巧秀才汤建文路过门口,笑道:“老先生,一瓯米煮成一碗粥,粥还稀吗?你这书房门朝东,西风从哪儿进来?西湖离丹阳千里之遥,你在书房看见了?你说缺少渔翁下钓钩,这碗边怎么站人?”老学究说:“就算我的诗不通,你说这《粥诗》该怎么写?”汤建文吟道:“数米煮成一碗粥,鼻风吹来两条沟;近看好似团圆镜,照见先生在里头。

”老学究自愧不如。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一、基础知识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中.绳(zhònɡ) 槁暴.(bào) 金就砺则利.(lì) 吾尝跂.而望矣(jì)B.参省.乎己(xǐnɡ) 须臾.(yǔ) 假舆.马者(yú) 风雨兴.焉(xīnɡ)C.跬.步(kuǐ) 生.非异也(xìnɡ) 骐骥.(jì) 上食.埃土(shí)D.锲.而不舍(qiè) 驽.马(nǘ) 金石可镂.(lòu) 蛟.龙(jiāo)解析:A项中“暴”应该读“pù”;B项中“臾”应该读“yú”;D项中“驽”应读为“n ú”。

答案:C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解析:B 、C 、D 三项皆为名词活用作状语,A 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A3.与例句中“者”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C.七十者衣帛食肉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解析:例句中的“者”为“……的原因”,而A 、C 两项均为“……的人”,D 项为助词,与“昔”构成一个时间概念。

答案:B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析:要求翻译的五个句子均是课文重点语句,翻译时要抓住重点字词,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注意语言的流畅性,严格遵循直译的原则,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1)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2)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到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5)(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

(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