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一、引言大体积混凝土是指单次浇筑量超过1000立方米的混凝土,常用于大型基础工程、水坝、桥梁和高层建筑等工程。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其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生开裂,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和预防措施,来减少裂缝的发生和扩展。
1. 按层次浇筑:将大体积混凝土分成若干个层次来浇筑,每层间需留置接缝带。
这样可以使混凝土的温度和收缩变形分散到不同层次,减小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2. 控制浇筑速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应适度控制,避免瞬时浇注过快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而引起的温度裂缝。
4. 温控浇筑:采用温控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实时调整混凝土温度,使其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减小温度梯度,避免温度裂缝的发生。
6. 冷却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冷却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保温等,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减小温度梯度。
三、裂缝预防措施1. 合理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设计阶段,需合理进行结构布置和裂缝控制设计,避免因结构形状和尺寸不合理而引起的裂缝。
2. 使用合适的混凝土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减小收缩变形。
3. 加强细部处理:采取细部处理措施,如设置伸缩缝、接缝带、连接钢筋等,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和抗裂性。
4. 防止内部孔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内部产生孔洞,如振捣、挤压等,以减小裂缝的产生。
5. 加强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如保持湿润、覆盖保温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稳定,减小收缩和裂缝的发生。
6. 强化监测:通过安装应变测量器和温度测量器等监测设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变形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结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裂缝预防措施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选择原材料: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以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同时,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性,降低水灰比。
2.优化配合比:通过优化配合比,降低混凝土的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例如,采用级配良好的骨料,控制砂率,掺加适量的膨胀剂等。
3.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高温季节,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如对骨料进行洒水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等。
4.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出现温度梯度引起的裂缝。
可以采用覆盖保温材料、洒水、喷雾等方式进行养护。
5.适当增加构造钢筋:在容易出现温度裂缝的部位,适当增加构造钢筋的数量和直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6.施加外力约束: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外力约束,如加装钢板约束带、预应力钢筋等,限制混凝土的变形,防止裂缝的产生。
7.加强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温度监测,及时掌握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原材料选择、配合比优化、施工方法、养护方式、构造钢筋增加、外力约束和温度监测等方面。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措施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变,经常会出现温度裂缝的情况,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降低混凝土温度:可以通过喷浆、加水等方式来冷却混凝土,降低其温度,从而减少热应力。
2.增加混凝土内部的缝隙: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或掺入空心微珠等材料,可以形成一定的缝隙,减小混凝土的内部应力,从而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使用抗裂混凝土:抗裂混凝土中添加了抗裂剂,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补充措施:在混凝土结构中增加预应力钢筋或加固板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程度和裂缝宽度。
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情况,及时维护和修复,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综上所述,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以保障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措施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中的混凝土抗裂措施
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抗裂的措施及方法。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设计配筋方案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部位和受力情况,合理
设计配筋方案。
通过增加梁、柱等构件的钢筋数量和布置方式,提高
整体的抗裂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
二、加入合适的外加剂
掺入适量的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
例如,可添加合适的高分子材料或纤维增强材料,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韧性
和抗拉强度,有效防止裂缝的扩展。
三、控制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混凝土开
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时,要控制混凝土的
收缩和温度变化,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裂缝的生成。
四、严格控制浇筑工艺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严格控制浇筑工艺,采取适当的浇筑
方式和工艺措施。
避免混凝土过早硬化或过热,导致内部应力集中,
引发裂缝的出现。
五、定期维护和检测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
及时处理潜在的裂缝,修复已有的裂缝,确保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措施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确保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工程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有哪些1:一:引言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为了提高其抗裂性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的水胶比在合适范围内。
2. 选择适宜的胶凝材料,如选用聚合物改性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三:增加混凝土的抗张性能1. 添加适量的短纤维增强剂,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2. 使用金属纤维增强剂,能够在混凝土裂缝出现时起到一定的抑制裂缝扩展的作用。
四:加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1.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渗透性和较高的抗渗能力。
2. 使用防水剂进行表面处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五:合理安排结构的形状和布置1. 设置合理的缝隙和热应力缓冲区,能够减少混凝土的应力集中和裂缝的产生。
2. 选用合适的引伸缝和防裂带,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六:加强施工技术控制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避免快干缩引起的裂缝。
2. 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引起的裂缝。
七:结语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附件:相关参考资料和图纸。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指由水泥、沙、石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掺和而成的人工石料。
2. 抗张性能:指材料或结构受张力作用下的抵抗力。
3. 抗渗性能:指材料或结构防止液体渗透的能力。
2:一: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问题,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裂技术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1. 选择强度等级较高的水泥,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2. 选取合适的骨料和矿渣,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力学性能。
三: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1. 控制水灰比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美观度。
以下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
1.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高会使混凝土变得过于流动,难以凝固,容易出现裂缝。
控制水灰比可以使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
2. 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适量增加混凝土中的骨料可以降低水
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和热胀冷缩率,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施工温度:避免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
土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4. 使用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加入聚合物或纤维增强剂可以提
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减少裂缝的产生。
5.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过快
或浇筑方式不当容易造成混凝土内部应力不均,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度。
- 1 -。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列举3个以上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三个以上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措施:
1. 预冷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预冷处理,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减缓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应力,从而减少温度裂缝的发生。
常见的预冷措施包括在浇筑前用水冷却模板和骨架,或者使用冷却剂对混凝土进行喷洒。
2. 控制混凝土配料:通过调整混凝土配料中的成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温度性能,减少裂缝的产生。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适当降低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细骨料的占比等。
3. 控制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在浇筑过程中,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施工时机,可以有效降低温度差异和热应力,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
可以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逐渐将混凝土浇筑到设计高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混凝土造成温度急剧升高。
此外,还可以根据气温和天气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时机,避免在高温和强烈阳光下进行施工。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基础、桥梁墩台、大坝等。
然而,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高、内外温差大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缝,这不仅影响结构的外观,还可能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来预防和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一)水泥水化热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这些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包括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较大,水分蒸发较快,收缩变形更为显著。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三)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其裂缝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初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如果遇到气温骤降,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会迅速下降,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发裂缝。
(四)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由于基础、模板等对其的约束,使其不能自由变形。
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受到约束时,就会产生约束应力。
当约束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五)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浇筑顺序、振捣方法、养护措施等不当,也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例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分层厚度过大、振捣不密实,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养护不及时或养护方法不当,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从而产生裂缝。
二、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设计措施(一)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优化骨料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的粗骨料和中砂,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控制水胶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板抗裂试验
混凝土抗渗试验
Cl−扩散系数试验
混凝土抗冻实验
7
标号 水
大体积混凝土推荐配合比(kg/m3)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
石
减水剂 减缩增韧剂
C30 142 96
159
163
795 1055
3.8
4.2
C40 145 140
140
140
780 1060
4.73
4.3
C50 150 230
13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1
1 研究背景
• 目前桥梁工程中广泛运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常会因为施工期间(配合 比设计、入模温度、养护措施等因素)控制不当而产生大量温度裂缝, 致使影响工程质量。
• 实际工程中通常采用预埋冷却水管通水来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升温峰 值,减小内表温差,进行温控。但是这种方式在实际施工中控制不当 也会产生温度裂缝降低耐久性能。
128
204
299
346
458
9
(2)抗冲磨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极其性能
现状:构件所处环境含沙量大,流速急,混凝土表面冲刷 磨损和融蚀破坏严重。
措施一:通过基于密实骨架堆积方法并优化胶凝材料浆 体的组成,提高浆体和骨料间的界面粘结特性,提高混凝土 自身耐冲磨特性.
措施二:在混凝土中掺入经特殊处理的高强聚丙烯仿钢 纤维,在其内部构成一乱向支撑体系,产生有效的多向二级 加强效果,赋予了混凝土一定的韧性,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 能及抗冲磨性能。
• 众多工程实践表明:冷却水管会存在压浆不实的问题,水、有害离子 和空气容易渗入进去,导致金属冷却水管锈蚀,影响桥梁结构安全性
• 冷却水管用量较大,增大工程成本, • 现代桥梁的建设条件及存在环境越来越恶劣。高盐分、高流速、高含
沙量对桥梁承台混凝土的冲刷造成磨蚀,影响其使用寿命。
2
1 研究背景
•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通过探明不同入模温度下胶凝材料体 系的水化放热特性曲线和结合不同结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通 过引入计算机有限元分析方法,将工程实际概况导入软件进行匹配计 算,利用密实骨架堆积原理形成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的最佳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方法,从而实现取消冷却水管施工,达到抑制桥梁大体积混凝 土结构温度裂缝产生,满足低温升、高抗渗、耐冲磨、水下不分散的 要求,并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结构使用寿命的目的。
(4)针对索塔部位实心段大体积混凝土超高、超远距离泵送且标号较 高(C50)、水化温升比较高易造成内外温差较大、自收缩比较大、易开 裂的特点,制备出抗裂耐久、工作性能优良的高性能混凝土;
(5)提出桥梁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应施工
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指南。
4
(1)不同强度等级低温升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优化设计及耐久性能
(2)针对沉井部位混凝土易遇水分散的特点,开发适用于水下大体积 混凝土的抗水分散剂,并利用其制备出具有抗水分散、自密实、低温升抗 裂性能的大体积混凝土;
(3)针对承台部位混凝土易受水冲磨的特点,设计并制备出边部耐冲
磨高抗裂混凝土,中部低温升混凝土的梯度结构,提出了抗渗耐冲磨抗裂 梯度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法;
10
抗冲大体积磨混凝土性的配合比与能
编号 C
抗冲磨混凝土配合比(Kg/m3)
F
矿粉
硅 灰
砂
石
减水剂
1 160 120 140 / 775 1070
4.5
2 160 120 140 / 775 1070
59.3
P25 F300
4.8
氯离子渗 透系数 (×1012m2/s) 2.0 1.5 1.0
8
低温升抗裂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收缩对比结果
标号
水 水泥 粉煤灰 矿粉
砂
石
减水剂
减缩增韧 剂
C30 (抗裂)
142
96
159
163
795 1055
3.8
4.2
C50 (抗裂)
150
230
130
120
770 1050
密实骨架堆积法设计法
原理:密实骨架堆积原理是通过寻求混凝土中的粗细集料的最大容重来寻找最小 空隙率,通过曲线拟合可以得出骨料间的最佳比例,使得制备出的混凝土有较好 的工作性、较高的强度、优良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方法:密实堆积设计是通过矿物掺和料填充细集料空隙、矿物掺和料和细集料的 混合物填充粗集料之间的空隙来实现最小空隙率Vv,再利用Vv控制混凝土中的 水泥浆体用量Vp,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浆量Vp与空 隙Vv 、集料表面积s(含粉煤灰)和浆量厚度t之间的关系为: Vp= Vv+s×t=N×Vv ,依据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设定水胶比,借鉴普通混凝土的水胶比 取值,C30混凝土的水胶比可在0.36~0.40之间选取,C40混凝土的水胶比在 0.32~0.36之间选取,C50混凝土的水胶比在0.28~0.32之间选取;最后再求出拌和
5.28
4.8
C30 (普通)
158
290
100
/
795 1055
3.8
/
C50 (普通)
150
400
80
/
750 1070
5.8
/
标号
3d
7d
28d
60d
180d
C30(抗裂)
59
113
174
233
286
C30(普通)
82Biblioteka 168231304
382
C50(抗裂)
88
143.
230
293
369
C50(普通)
120
770 1050
5.28
嘉绍大桥大体积混凝土的性能
标号
坍落度 (mm)
0h
1h
抗压强度(MPa)
3d
7d
28d
抗渗等 抗冻 级 等级
C30
220 200 19.8
32.5
45.8
P18 F300
C40
220 200 23.5
37.9
52.1
P20 F300
C50
210 195 29.6
47.6
水量。
5
(1)不同强度等级低温升抗裂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 优化设计及耐久性能
技术措施: 1)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掺 矿物掺合料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温升、内外温差及其 带来的温度应力,避免产生温度裂缝,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和体积 稳定性。 2)掺加具有减缩、增韧的聚合物外加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提 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
2开发的大体积裂缝控制技术
针对桥梁的承台、锚锭、索塔、沉井等各部位大体积混凝土服役环境,
进行大体积混凝土低温升梯度设计与综合抗裂技术研究,取得如下的研究 成果:
(1)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开裂敏感性试验与评价方法,开发低温升高抗 裂大体积混凝土的增韧、增稳技术,提出低温升抗裂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 比设计方法和控制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