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鱼骨头分析图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后, 要尽快反馈相关临床科室,指导采取有 效治疗和感染控制措施。
何时解除隔离?

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 染情况,直至连续2次(每次间隔应大于 24h)多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染已经痊
愈方可解除隔离。


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选择 环丙沙星或抗假单胞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敏感)
多重耐药菌感染流行三环节
患者
易感人群 宿主
传(感)染源
患者 医务人员
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接触
×
感 染 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感染源: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
被多重耐药菌污染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 污染的环境、设备 工作人员的手等等
现代医院感染最重要的问题是-MDRO

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 —病死率增加
—医疗花费增加
—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问题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有赖于: —感染控制 —抗菌药物控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易感人群
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
2、婴幼儿及老年人

多重耐药菌管理及防控措施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管理及防控措施PPT课件
连续两次查病原菌阴性或疾病治愈方解除隔离。 • 患者家属都知晓:患者、家属均知晓相关知识。
38
谢谢聆听
39
16
医院感染管理科 : 院感专职人员每天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 并对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17
3 MDR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1 手卫生管理 2 隔离预防措施的实施 3 环境和设备清洁消毒的落实 4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
18
1 手卫生管理
内、外、夹、弓、大、立、腕
途做 径好 最手 有卫 效生 的是 方切 法断 之接 一触
5.擦拭布巾、拖把、地巾宜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置的, 也应每天进行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6. MDRO感染/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患者出院或转往 其他科室后,应执行终末消毒。
7.环境表面检出MDRO时,应增加清洁和消毒频率。
28
3.2 常用环境和设备消毒方法
无指征应用
缺乏细菌及上 述病原微生物 感染的证据, 诊断不能成立 者,以及病毒 性感染者
31
4.2 尽早实施目标性治疗
• 尽量在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送病原学 检测,尽早查明感染源,争取目标性抗菌治疗。
32
4.3 正确解读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
• 对于细菌培养结果,须综合标本采集部位和采集方 法、菌种及其耐药性,以及抗菌治疗反应等鉴别感染菌 和定植菌。
13
我国首部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牵头,国内多家医院专家共 同参与完成的国内首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 专家共识》正式发刊。
共识包括概述、多重耐药菌(MDRO)监测、MDRO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质量评价及持续改进共5个 方面内容。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防控措施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及防控措施ppt课件

张海瑞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柳叶刀—传染病》
最早出现在印度、巴 基斯坦等南亚国家, 后来有不少英美等国 的游客前往这些南亚 国家接受价格低廉的 整形手术,使得这种 基因得以传播。有报 道称,这种变种基因 目前已经传播到英国、 美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荷兰等国家, 而且在英国已经出现 了5例感染死亡者。英 国科学家在南亚和英 国病人身上发现的这 种被称为“新德里金 属β内(酰)胺 (酶)”(New DelhiMetallo-betalactamase,NDM-1)新 基因,几乎所有抗生 素都对它无效,其中 包括效力最强的碳青 霉烯类。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隔离患者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6 专家会诊 5 应用当地资料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2 拔除导管 1 接种疫苗
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 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 治疗 预防感染
张海瑞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的机制——细胞膜通透性降低和外排泵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和外排泵
膜孔蛋白的丢失 细胞膜上的外排泵蛋白通过质子驱动力将进入细 菌或细胞膜的抗菌药排出
张海瑞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的机制——菌膜
细菌菌膜形成
同种或不同种细菌在惰性表面聚集,分泌大量外 多聚糖,将细菌包围形成微菌落,微菌落之间不 断粘附形成菌膜。 是一种群体保护机制
张海瑞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的机制——钝化酶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Ambler分类法:分子分类法 Bush分类法:功能分类法
张海瑞 安阳地区医院呼吸内科
细菌耐药的机制——钝化酶
β-内酰胺酶的分类 Bush 1类(Ambler C):头孢菌素酶,又称AmpC酶,主要由染色 体介导,可水解一、二、三代头孢菌素,高浓度对BLI耐药,仅对四 代头孢菌素和碳氢酶烯类敏感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ppt课件
接触患者 周围环境后
59
脱手套后
ppt课件
60
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脱手套或更换手套后应洗手/卫生手消毒
ppt课件
61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配备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
ppt课件
62
MDR防控措施
面对不断增加的多重耐药菌问题
2
加强医务人 员手卫生
3
遵守无菌技 术操作规程
阻断传播 途径
1
严格实施隔 离措施
ppt课件
34
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患者的影响
住院时间延长 死亡率增加(至少是同种敏感菌感染者的2倍) 医疗负担增加(需要使用毒性更大或和更昂贵
的抗菌药物) 使经验治疗陷入困境 成为感染源
ppt课件
35
内容
1 • 相关概念
2
• 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
3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ppt课件
2011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 南(试行)》
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
ppt课件
39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2011.1.17)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级别3: 中等耐 药性
ppt课件
25
MDR现状
ppt课件
26
MDR现状 WHO2011年警示:
• 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远 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 如果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将不仅是中国的 灾难,可能引发全球的灾难。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鱼骨头分析图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鱼骨头分析图

xxx医院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要点分析图
病人积极治疗,加强防控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肿瘤病人增多保护易感者
防控意识相对薄弱
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改善手卫生设施,强化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针对感染病人,及时送检侵袭性操作较多手卫生执行不到位
避免同病房或床位相邻加强检验科、临床科室上报制度的执行
长期住院每日评估各种诊疗操作,尽早去除侵入性设施报告不及时
根据病情,尽量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多重耐药菌防控
尽量多重耐药菌与其他病人同病室,单间隔离各种仪器表面消毒;
实在不行,床旁隔离病房公共区域清洁消毒;
病房数量有限,布局不合理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消毒;加强耐药菌阳性结果危急值管理
严格的终末消毒提高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标本复查率隔离标识,要求100%知晓;
物品专用,正确使用隔离衣;环境清洁消毒不重视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置
防控措施不到位提高病人病原学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
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培训
加大考核力度
环境设施抗菌药物
2015年度。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标患者个案登记表》。 ❖ 6.晨会交接班,让全员知晓。 ❖ 7.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 8.落实手卫生及职业防护。 ❖ 9.医疗器械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2021/1/15
护理人员
❖ 10.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按照疾病特点,采取有 效措施,如戴外科口罩,覆盖伤口等,减少对其他患者、 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转运前应通知相关科室做 好防护与消毒工作;
2021/1/15
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二、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四、抗菌药物合理运用 五、加强清洁和消毒处理 六、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2021/1/15
各工作人员感染控制措施
(医生、护理人员、清洁工、护送工、陪护工)
2021/1/15
2021/1/15
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 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 ❖ 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 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 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作人员携带)
2021/1/15
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
❖ 治疗费用高、 ❖ 疗效不佳、 ❖ 病死率高、 ❖ 毒性可能增加、 ❖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
❖ 11.落实无菌操作。 ❖ 12.指导及质控清洁工对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 13.对清洁用品的消毒。 ❖ 14.开窗通风 ❖ 15.便盆及尿壶专人专用 ❖ 16.一切废物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 17.做好终末消毒及质控工作
2021/1/15
清洁工
清洁工: 床单位消毒,床护栏、输液架、床旁桌、椅子、 门把手、水龙头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遇 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转 科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患者衣物、床单、被套、 枕套装入黄色双层收集袋。 单独的拖把、毛巾、拖桶、抹桶。 做好终末消毒。

多重耐药菌监测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监测ppt课件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的多重耐药株,造成治疗的极大困难。
连续7年度分离的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株数) 中国NPRS数据
菌株数
554 1048 1348 1542 1291 1678 1949
1040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 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耐药率(%)
万古霉素
替考 拉宁
利福平
苯唑 西林
头孢曲松
左氧沙星
头孢西丁
头孢呋辛
头孢唑啉
庆大 霉素
克林 霉素
红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对哪种药物敏感
选项: A.苯唑西林 B.红霉素 C.林可霉素 D.万古霉素 E.青霉素 答案: D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
三代头孢菌素
喹诺酮
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
多重耐药菌株监测的目标
1、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2、VRE(耐万古肠球菌) 3、P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4、 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
什么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
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后,世界各国大多数地区均有许多报道,当时没有使用甲氧西林的国家也有同样报道,所以推测此基因天然就存在于MRSA中或还有某种因素可以筛选出MRSA.MRSA是多重耐药株,早期就发现它对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及氨基糖甙类等耐药。90年代后,全世界各个国家MRSA已上升为62%.而且在耐药谱方面新的MRSA更为广泛,包括了广谱、超广谱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碳青霉烯类等,最近有文献证明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的使用是选择MRSA株的重要原因。

多从耐药菌鱼骨图

多从耐药菌鱼骨图

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偏高鱼骨头分析
手卫生执行 不到位

重耐药菌发生率偏高
手卫生指征落实不够
没有每日评估拔管指针
人员配备相对不足
监测员与临床医生缺乏有效沟通
日常工作督导不力 违规处罚不到位
三导管预防措施执行不力
监测、统计因素
环境消毒欠缺
隔离措施执行不力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临床对监测信息反馈不足
监督、检查不完善
工作人员未完成本班职
保洁员流动性大
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床头抬高、保
持尿袋密闭性等未能执行到
无充足病房进行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
鱼骨头分析图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MG129]
x x x医院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控要点分析图
病人积极治疗,加强防控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意识
肿瘤病人增多保护易感者
防控意识相对薄弱
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改善手卫生设施,强化正确洗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针对感染病人,及时送检侵袭性操作较多手卫生执行不到位
避免同病房或床位相邻加强检验科、临床科室上报制度的执行
长期住院每日评估各种诊疗操作,尽早去除侵入性设施报告不及时
根据病情,尽量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多重耐药菌防控
尽量多重耐药菌与其他病人同病室,单间隔离各种仪器表面消毒;
实在不行,床旁隔离病房公共区域清洁消毒;
病房数量有限,布局不合理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消毒;加强耐药菌阳性结果危急值管理严格的终末消毒提高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标本复查率
隔离标识,要求100%知晓;
物品专用,正确使用隔离衣;环境清洁消毒不重视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
感染性医疗废物的处置
防控措施不到位提高病人病原学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
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培训
加大考核力度
环境设施抗菌药物
2015年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