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42页PPT
合集下载
02-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人、草食、肉食、杂食。
分解者或还原者:
分解还原于环境中,环境的净化。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的比例关
系、空间位置的配置关系、以及相互联系 的内容和形式。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结构
(2)微生物菌群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共生关系:中立、栖生、互生、助生; 拮抗关系:竞争、偏生、寄生、吞噬。
共生关系
中立:相互间不产生任何影响;
营养需求不同的微生物
栖生:一方收益、另一方不受影响;
兼性厌氧-专性厌氧
互生:相互受益; 助生:专性的互生,两者成为一个整体而
食与被食
食物链交叉
4、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5、生态平衡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 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 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 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 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 为生态平衡。
8、生态平衡的保持
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和创造优质高产的生态系统;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地 组建优质高产的农田生态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工业“三废” 兴建大的工程时必须考虑生态效益 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
二、微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1、微生态学与微生态系统概念 2、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微生态平衡 4、微生态平衡失调 5、微生态平衡的维持
分解者或还原者:
分解还原于环境中,环境的净化。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 指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数量的比例关
系、空间位置的配置关系、以及相互联系 的内容和形式。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2、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生态系统结构
(2)微生物菌群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共生关系:中立、栖生、互生、助生; 拮抗关系:竞争、偏生、寄生、吞噬。
共生关系
中立:相互间不产生任何影响;
营养需求不同的微生物
栖生:一方收益、另一方不受影响;
兼性厌氧-专性厌氧
互生:相互受益; 助生:专性的互生,两者成为一个整体而
食与被食
食物链交叉
4、生态系统的类型
生态系统类型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冻原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5、生态平衡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 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 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 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 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 为生态平衡。
8、生态平衡的保持
控制人口增长; 保护和创造优质高产的生态系统;
保护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和建设草地 组建优质高产的农田生态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
治理工业“三废” 兴建大的工程时必须考虑生态效益 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
二、微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1、微生态学与微生态系统概念 2、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微生态平衡 4、微生态平衡失调 5、微生态平衡的维持
人体微生态与健康 ppt课件

Aller-5益生菌产品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 程,尽管人类的寿命越来越延长, 但困扰我们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多 我们对现代医学的质疑也越 来越多!
当我们开始关注地球的生态圈的时 候,让我们同时关注一下自己体内 的生态环境
一天一袋,重建体内微生态 一天一袋,益生健康!
01
人体的微生态
Human Microbiome
人体的微生态
人体微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口腔、呼吸 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5大生态领 域
人体微生态菌种类达目1前00人0余们种对宏观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数量达100万亿个(已人经体有体了细深胞的刻1的0万认亿识个,10微倍观)生态平 重量约1271克,相当衡于却肝远脏未的受重到量应有的重视。认识人 99%是以双歧杆菌和体类微杆观菌生为态主的平专衡性的厌重氧要菌性,保持微 1%是兼性厌氧菌(以生乳态酸平杆衡菌,为才代能表使)人类对外适应大
Aller-5益生菌产品
Aller-5益生菌产品
经鼠李糖乳杆菌HN001 干预后,可显著降低两 岁内遗传过敏性湿疹的 发生率。
经鼠李糖乳杆菌HN001干预后 ,遗传过敏性湿疹的患病儿童症 状显著减轻。
Aller-5益生菌产品
经乳双歧杆菌Bi-07干预后 ,过敏性皮炎儿童患者的 SCORAD指数较试验前,两 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
Aller-5益生菌产品
80例长期患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患儿分为两组:益生菌组60 例服用副干酪乳杆菌1个月和安慰 剂组20例。问卷评分显示 ,无论是在发病频率和受干扰水平上,益生菌组患儿的鼻部症 状和生 活质量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明显提高。
Aller-5益生菌产品
专利 Enteromix® Colon Simulator(肠道模拟器)
人体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PPT课件

人体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与人类的 关系极为密切,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有益 的、必需的.
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 :
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研究微 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与宿主(环境)相互 关系的科学。
• (6).皮肤
• 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因素影响,在不同部位 上的细菌种类不同
• 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 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 非常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由
于= • 大多数皮肤微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同汗腺有关 的,因为毛囊是微生物生存的一个理想环境
常住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三.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 (antagonism):抵抗外来致病菌,维持正常菌群 内部的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实验表明,在肠道无菌 情况下,由外界输入的致病菌可迅速增殖;而在有正常菌 群存在的肠道中,由于竞争优势,使得致病菌增殖速度明 显下降,显示出正常菌群对外袭菌的低抗作用: ①.生物屏障作用:竞争黏附,形成微菌落、生物膜、定植 抗力 ②.化学屏障作用: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抑制其他细菌; ③ 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 ④降低pH 值;
③ 肠道分泌物如胆酸、溶菌酶等可抑制细 菌生长; ④ 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稳定状态。
(5).泌尿生殖道:
阴道常住菌有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阴道 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双岐杆菌等,乳杆菌为优 势菌群。 正常情况下,女性泌尿生殖道中的微生物丛对女性 泌尿生殖系统具有自洁作用,尤其是某些细菌的酸性 代谢产物所形成的酸性环境可抵抗多种病原体的入 侵。 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的细菌相似,有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乳杆菌及真 菌等 正常男性泌尿道不含有细菌。男性尿道口有葡萄 球菌、拟杆菌、耻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支原体等
•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与人类的 关系极为密切,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是有益 的、必需的.
生态学(ecology):
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 :
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研究微 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与宿主(环境)相互 关系的科学。
• (6).皮肤
• 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因素影响,在不同部位 上的细菌种类不同
• 常驻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杆菌、类白 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 非常驻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由
于= • 大多数皮肤微生物是直接或间接同汗腺有关 的,因为毛囊是微生物生存的一个理想环境
常住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
三.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 (antagonism):抵抗外来致病菌,维持正常菌群 内部的平衡,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实验表明,在肠道无菌 情况下,由外界输入的致病菌可迅速增殖;而在有正常菌 群存在的肠道中,由于竞争优势,使得致病菌增殖速度明 显下降,显示出正常菌群对外袭菌的低抗作用: ①.生物屏障作用:竞争黏附,形成微菌落、生物膜、定植 抗力 ②.化学屏障作用: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抑制其他细菌; ③ 竞争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 ④降低pH 值;
③ 肠道分泌物如胆酸、溶菌酶等可抑制细 菌生长; ④ 微生物群相互作用保持平衡稳定状态。
(5).泌尿生殖道:
阴道常住菌有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阴道 杆菌、乳杆菌、拟杆菌和双岐杆菌等,乳杆菌为优 势菌群。 正常情况下,女性泌尿生殖道中的微生物丛对女性 泌尿生殖系统具有自洁作用,尤其是某些细菌的酸性 代谢产物所形成的酸性环境可抵抗多种病原体的入 侵。 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的细菌相似,有葡萄球菌 、粪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乳杆菌及真 菌等 正常男性泌尿道不含有细菌。男性尿道口有葡萄 球菌、拟杆菌、耻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支原体等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58页PPT

Thank you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 Nhomakorabea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___微生物的生态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 Nhomakorabea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第四章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ppt课件

• 微生物与其宿主宏生物之间的微生态平衡与失调是可逆 的
.
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生态学分类 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及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 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 一度失调 可逆的 二度失调 不可逆的如慢性肠炎、慢性肾炎 三度失调 又称菌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
优势菌: 优势菌是指菌群中的生物量或种密集度大
的细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菌群的 功能,并对宿主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 的菌群。
最好是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培养基, 每种培养基定量或者半定量接种分别在需氧、 厌养和微需氧的条件下。
.
机体反应性 有无白细胞、脓细胞渗出以及有无吞噬现象。
.
根据各种群数值以及种群间的比例关系同正常值 之间的比较才可以判断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
.
3、定位:是指确定微生物种群在宿主中存在 的位置。
同一种群,在原位是原籍菌,而离开原位转移 到其他的部位,称为移位,该种群对于移位器 官而言,就成为外籍菌。
外籍菌与原籍菌在生物学上是相同的,但在生 态学上则是不同的,原籍菌变为外籍菌,同一 细菌就由有益菌变为有害菌。
(二)、微生物 1、定位标志:
指生态空间,即确定微生物菌群在宿主中存在的位 置。 2、定性标志:是对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和鉴 定,即确定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应包括细菌、真菌、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病毒。境内微生物总菌数和各种群活菌数的 测定,它是进行微生态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
微生态的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微生 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外界条件总是变化的,宿主的生理状态也是 不断变化的。
.
第一节 微生态平衡
二、微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
主要标志包括宿主和微生物两方面。 (一)宿主 1、动物种类和品种 2、系统和器官 3、生理功能 4、发育阶段
.
二,微生态失调的分类
生态学分类 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及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 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 一度失调 可逆的 二度失调 不可逆的如慢性肠炎、慢性肾炎 三度失调 又称菌交替症或二重感染
.
优势菌: 优势菌是指菌群中的生物量或种密集度大
的细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整个菌群的 功能,并对宿主的生理、病理具有重要意义 的菌群。
最好是选择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培养基, 每种培养基定量或者半定量接种分别在需氧、 厌养和微需氧的条件下。
.
机体反应性 有无白细胞、脓细胞渗出以及有无吞噬现象。
.
根据各种群数值以及种群间的比例关系同正常值 之间的比较才可以判断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否。
.
3、定位:是指确定微生物种群在宿主中存在 的位置。
同一种群,在原位是原籍菌,而离开原位转移 到其他的部位,称为移位,该种群对于移位器 官而言,就成为外籍菌。
外籍菌与原籍菌在生物学上是相同的,但在生 态学上则是不同的,原籍菌变为外籍菌,同一 细菌就由有益菌变为有害菌。
(二)、微生物 1、定位标志:
指生态空间,即确定微生物菌群在宿主中存在的位 置。 2、定性标志:是对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和鉴 定,即确定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应包括细菌、真菌、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病毒。境内微生物总菌数和各种群活菌数的 测定,它是进行微生态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
微生态的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微生 态的不平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外界条件总是变化的,宿主的生理状态也是 不断变化的。
.
第一节 微生态平衡
二、微生态平衡的主要标志
主要标志包括宿主和微生物两方面。 (一)宿主 1、动物种类和品种 2、系统和器官 3、生理功能 4、发育阶段
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二、消化道功能 三、肠道菌群 四、菌群失调与健康 五、微生态制剂与健康 六、肠道菌群健康管理
2017/8/10 2
什么是微生物?
针 尖 上 的 细 菌
2017/8/10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 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
组成:细菌、真菌、病毒、原虫 细菌
□ 约有1014(100万亿) □ 500余种 □ 重量约1.5 kg □ 体积相当于肝脏大小 □ 粪便重量的40%是微生物,
其中90%以上为活菌 构成极其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
2017/8/10 14
2017/8/10
人体肠道菌群
胃内定植着酵母菌、螺 旋菌、乳杆菌、少量球菌; 小肠(由于肠蠕动过快, 很少有常住菌):肠球菌、 乳杆菌、肠杆菌等过路菌; 结肠定植着大量正常菌 群:50个菌属400~500个菌 种组成。
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 数为:1000亿个;
4
2017/8/10
人体内微生物重量分布是怎样的?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
营养素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营养不良; 屏障作用下降,发生中毒和感染等疾病,主要
表现为呕吐、便秘、腹泻等不良症状。
12
2017/8/10
菌群失调 影响健康
疲倦 青春痘黑斑 免疫力降低
腹泻
便秘
菌群失调
2017/8/10 2
什么是微生物?
针 尖 上 的 细 菌
2017/8/10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简单的多细胞, 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
组成:细菌、真菌、病毒、原虫 细菌
□ 约有1014(100万亿) □ 500余种 □ 重量约1.5 kg □ 体积相当于肝脏大小 □ 粪便重量的40%是微生物,
其中90%以上为活菌 构成极其复杂的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
2017/8/10 14
2017/8/10
人体肠道菌群
胃内定植着酵母菌、螺 旋菌、乳杆菌、少量球菌; 小肠(由于肠蠕动过快, 很少有常住菌):肠球菌、 乳杆菌、肠杆菌等过路菌; 结肠定植着大量正常菌 群:50个菌属400~500个菌 种组成。
生活在“微生物的海洋”中
每张纸币带细菌:900万个; 人体体表及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
皮肤表面:平均10万个细菌/平方厘米; 口腔:细菌种类超过500种; 肠道:微生物总量达100万亿, 粪便干重的1/3是细菌,每克粪便的细菌总 数为:1000亿个;
4
2017/8/10
人体内微生物重量分布是怎样的?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影响
营养素消化吸收障碍,导致机体营养不良; 屏障作用下降,发生中毒和感染等疾病,主要
表现为呕吐、便秘、腹泻等不良症状。
12
2017/8/10
菌群失调 影响健康
疲倦 青春痘黑斑 免疫力降低
腹泻
便秘
菌群失调
微生物与健康人体微生物及合理用药PPT课件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指栖息在人体皮肤或黏膜上, 并随宿主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定植在宿 主皮肤上或肠道黏膜等的微生物群落。
一般在生理性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有益于宿主的微 生物群落,而在病理情况下又可表现为有害于宿主的 微生物群落。
第1页/共60页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 局部的生态平衡系统。
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态学的基础、教学、 临床、中医药、动物、植物、感染、微生态调节剂等。
第20页/共60页
微生态调节剂
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modulator)是由调整微生 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益 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第19页/共60页
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 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 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 科学,是一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中国的微生态学研究自1979年10月中国微生物学 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下属的正常菌群学会的成立、 1988年2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的成立有了 学术组织。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
第27页/共60页
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
预防与治疗腹泻症:
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 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 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 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 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 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 取得良好效果。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是指栖息在人体皮肤或黏膜上, 并随宿主长期进化过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定植在宿 主皮肤上或肠道黏膜等的微生物群落。
一般在生理性情况下主要表现为有益于宿主的微 生物群落,而在病理情况下又可表现为有害于宿主的 微生物群落。
第1页/共60页
人体正常微生物群
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 局部的生态平衡系统。
微生态学的研究领域涉及微生态学的基础、教学、 临床、中医药、动物、植物、感染、微生态调节剂等。
第20页/共60页
微生态调节剂
微生态调节剂(Microecologicalmodulator)是由调整微生 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可分成三大类:益 生菌、益生元、合生元。
第19页/共60页
微生态学与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1977年由德国人 Volker Rush首先提出的。它作为一门新兴的生命科学分 支,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其宿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边缘 科学,是一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中国的微生态学研究自1979年10月中国微生物学 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下属的正常菌群学会的成立、 1988年2月15日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的成立有了 学术组织。1988年《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创刊。
第27页/共60页
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
预防与治疗腹泻症:
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 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 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 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 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 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 取得良好效果。
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结肠内出现的主要细菌与数量
细
菌
类杆菌属(脆弱类杆菌)
双岐杆菌属
真杆菌属
肠道杆菌科(埃希菌属)
肠球菌属(粪链球菌)
乳酸杆菌属
梭菌属(产气荚膜梭菌)
个数/克粪便 1010-1011
1010 1010 107-108 107-108 107 106
可致病性 + — — + + — +
15
2017/8/10
③其他:如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化疗、放疗后、
各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MOF)、胃肠道改道手 术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
饮食因素与菌群失调
饮食可使粪便菌群发生明显改变,无纤维食物能促 进细菌易位。
食物纤维能维持肠道菌群正常生态平衡,且细菌代 谢纤维的终产物对小肠上皮有营养作用,纤维能维持肠 粘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细胞动力学,加入纤维的低渣饮 食对保存肠的结构和功能有好的效果。
23
2017/8/10
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
眼睛: 1g 鼻腔: 10g 口腔: 20g 皮肤: 200g 肺: 20g 肠道: 1000g 生殖道: 20 g 总量:1271g 人体携带的微生物细胞主要在肠道,胃肠的微 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
微生态平衡与健康
微生态系统是正常微生物群 与环境和宿主构成相互制约相 互作用的统一体。 正常微生物群参与宿主的整 体生理功能。 最显著的特征:稳定性,它 对人类抵抗肠道病原菌引起的 感染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
2017/8/10
认识消化系统
口腔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
•消化管
腮腺 舌下腺
口腔→ 咽→食管→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盲肠、 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肛门 下颌下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