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 第八章 饮片切制.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

中药炮制学实验指导实验一饮片切制一、实验目的1. 了解饮片切制的目的和意义。
2. 掌握饮片切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饮片类型。
3. 掌握饮片干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手工切制薄片:当归、白芍。
厚片:丹参、大黄。
斜片:黄芪。
直片:白术。
段:党参、麻黄。
丝:陈皮(细丝)、瓜蒌皮(宽丝)。
块:阿胶(丁)。
2. 机器切制槟榔、川芎、甘草。
三、实验工具、设备片刀、切药刀、切药板、大号搪瓷盘、中号搪瓷盘(具盖)、小号搪瓷盘(具盖)、压板、铁夹、切药机等。
四、实验方法1. 当归: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薄片,低温干燥。
2. 白芍: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3. 丹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4. 大黄: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厚片,晾干或低温干燥。
5. 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斜片,干燥。
6. 白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直片,干燥。
7. 党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8. 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9. 陈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细丝,阴干。
10. 瓜蒌皮: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宽丝,干燥。
11. 阿胶: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12. 槟榔: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3. 川芎: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浸、润软化,切薄片,干燥。
14. 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五、注意事项1. 为减少药材浸入水中的时间,应大小、粗细分档软化,以少泡多润,药透水尽为原则。
2. 软化过程较长,药材易发生质变,应勤检查,勤处理。
3. 软化太过或不及均影响药材质量或增加切制时的困难,应经常检查药材软化程度。
4. 机器切制应注意检查机器,按章操作;手工切制应注意掌握压板向前移动的速度,放刀要平稳;注意操作安全。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在饮片切制过程中,软化、切制、干燥等工序控制不严,都会影响饮片的外观及内在质量。
产生不合格的饮片。
主要有以下情况:
软化
切制
干燥
连刀(拖胡须)
药材外部含水过多
刀具不锋利
掉边与炸心
药物内外软硬度不一致
败片(破碎、厚薄不均匀)
药材软化不良
切制技术欠佳或刀具安装不好
翘片
浸泡时间过长,内部含水过多
皱纹片(鱼鳞片)
软化不足,药材硬度过大
刀具不锋利或刀具与刀床不吻合
变色与走味
浸泡时间过长,药物成分损失
干燥不及时或干燥方法不当
油片(走油)
药物伤水或软化时温度过高
干燥不及时
发霉
浸泡过度
干燥不透或未散尽热量即收贮。
(完整word版)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 (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火制:煅、炮、炙、炒水制:渍、泡、洗水火共制:蒸、煮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4. 制则(定义、举例)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酒制大黄】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
【盐制知母】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
(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麸炒枳壳、煨木香】5)相喜为制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如:川乌、草乌等.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
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
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饮片切制——切制前的软化处理

概述软化工艺是饮片切制的重要工艺之一,俗语有“三分切工,七分润工”之称。
除了通草、丝瓜络、灯心草等质地柔软的药物可以直接切制外,植物药切制前都必须经过适当的软化处理,使其质地柔软适中,才能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
软化工序有利于药材切制时减少破碎,保持片型整齐,外表均匀,平整美观。
软化之前,药材在软化处理之前,首先要经过净制工艺,除去非药用部分和泥土杂质,然后大小分类(分档B7-),并根据药物的种类和质地,季节温度等情况,选用不同的软化方法,依次软化处理,防止软硬不匀及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
水处理软化药材水处理是传统的药材软化方法。
根据植物药的吸水性,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药物缓缓吸收水分,至其内外软硬适度,达到软化,以便于切制。
在操作时要根据外界季节、气候、温度,药材的品种、质地和吸水程度等客观情况,选用适宜的软化方法。
每次软化药材要适量,以当日能够切完为度,防止过夜变质。
常用的水处理软化方法有:1.淋法(喷淋法)1.定义与适用范围:淋法即用水喷淋或浇淋药物的软化方法。
淋法适用于软化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叶、果皮及有效成分易溶解流失的药物,如荆芥、薄荷、佩兰、香薷、枇杷叶、陈皮等。
2.操作方法:将药材整齐垛放或摊开,用清水均匀喷淋或自上而下浇淋药物,次数视质地而定,一般为2~3次,并需稍润,以适合切制。
3.注意事项:①淋法处理药物应注意防止堆积过密,返热烂叶。
②若用淋法处理后仍不能软化的部分,可选用其他方法再进行处理。
如对根部粗大的药材可采用上淋下泡法,使之软化程度一致。
2.淘洗法(抢水洗)1.定义与适用范围:淘洗法是用清水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
淘洗法适用于质地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及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石斛、防风、龙胆等。
2.操作方法:将药物投入清水中,经淘洗后或快速洗涤后及时取出,稍润即可切制。
由于药材与水接触的时间短,故成为“抢水洗”。
大生产用滚筒洗药机,可以提高洗药效率。
第八章 饮片切制

类型 极薄片 薄片 厚片 斜片
规格 0.5mm 1~2mm 2~4mm 2
2~4mm 2~3mm 5~10mm 10~15mm 8~12mm 1cm3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质地极致密、坚实的木质类及动物骨、 角类药材---------极薄片,如羚羊角、鹿角、 水牛角、苏木、降香 2.质地致密、坚实者------薄片,如乌药、 槟榔、当归、白芍 3.质地松泡,粉性大,易碎者------厚片 如山药、甘草、黄芪、天花粉等 4.突出鉴别特征,饮片外形美观, 如大黄、何首乌、黄芪、桂枝、桑枝
思考题: 1 .简述常见的饮片类型及其规格。 2.简述常温软化药材的方法及适用的对象。 3.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 各适用于 哪类药材 ? 4 . 败片的类型有哪些 ? 造成败片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
2.翘片 现象: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 原因:伤水 3.变色与走味 现象:失去药材原有的色泽或气味 原因:浸泡太久或不适当的干燥
4.油片 现象:药材或饮片的表面有油分或粘 液质渗出 原因:伤水、温度过高 5.发霉 原因:饮片干燥不透或干燥后未放凉 即贮存,或贮存处潮湿
二)、其他软化方法 特殊软化处理: 黄芩、木瓜―蒸制软化 阿胶-烘烤软化 鹿茸-蒸汽喷雾润 软化工艺的改进: 1.真空加温润药机 特点:时间短、效率高、不损坏药用部分 2.减压冷浸润设备 水强行压入药材内部 特点:效率高,软化较彻底。
二、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办法 “看水性”、“看水头” 1.弯曲法 适用:长条状药材 示例药物:白芍、山药、木通、木香 2.指掐法 适用:团块状药材 示例药物:白术、天花粉、泽泻
中药炮制学-第八章-饮片切制.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切薄片:质地致密、坚实者宜。 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切厚片: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 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
3.直片、斜片: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 外形的美观,或为了便利切制操作。
如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桑枝
▪ 4.段:凡药材形态瘦长,内含成分有易煎出的, 可切制肯定长度的。如木贼、荆芥、薄荷、麻黄、 益母草等。
▪ 2.利于炮炙
▪ 便于炮炙时掌握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 利于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取,提高炮炙 效果。
3.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材切成饮片后,体积适中,便利配方;在制备
液体剂型时,药材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 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 药物比例相对稳定。 4.便于鉴别
对外形相像的药材,切制成肯定规格的片型,显 露其组织构造的特征,利于区分,防治混淆。 5. 利于贮存
一般饮片均用晒干法。
个别药物承受阴干法:包括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 分较多、色泽明媚和受日光照射易变色、走油等 类药物。
一般药物的饮片枯燥传统要求保持形、色、气、味 俱全,充分发挥其疗效。
▪ 1.粘性类 ▪ 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糖质类药材。 ▪ 多承受烘焙法或晒干法。 ▪ 烘焙至九成干,以手摸之感觉烫不黏手为宜 ▪ 2.芳香类 ▪ 如:荆芥、薄荷、香薷等芳香类药材 ▪ 多承受阴干法,于阴凉通风枯燥处
含水量下降,削减霉变、虫蛀利于贮存
药材切制工序
净药材 软化 检查软化程度 切制 枯燥 包装 饮片 调剂
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一、主要目的 ①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 ②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 ③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第八章 饮片切制讲解

第五节
不良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
(五)润法: 把泡、洗、漂过的药材,以湿物遮盖或继续喷洒适量清水, 保持湿润状态,使药材外部的水分徐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 部,达到内外湿度一致,利于切制。 适用于质地较坚硬药材。 1.浸润——以定量水或其它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 水分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酒浸黄连、 木香;水浸郁金、枳壳、枳实等。 2.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药 材,用缸(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 硬一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芍、山药、 三棱、槟榔等。 3.露润(吸潮回润)——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篾席的 土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如当归、玄参、牛膝等。
第二节
一、饮片类型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一)常见饮片类型及规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1.剁刀式切药机 :一般根、根茎、全草类 药材均可切制 2、旋转式切药机 :可以进行颗粒类药物的 切制,全草类药物则不宜切制。 3.多功能切药机:这种切药机主要是适用于 根茎、块状及果实类中药材,圆片,直片, 以及多种规格斜形饮片的加工切制。
饮片含义:
广义而言,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用的 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 在中医药理论指 导下,将中药材制备成一定规格的炮制品称为 饮片) 狭义:植物药材切制成一定规格的形状
第一节
药材的软化
一、常用水处理方法 (一)淋法(喷淋法):
即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 适应于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全草类、叶类、果皮类
伏润闷润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药材用缸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芍山药三棱槟榔等
中药炮制学饮片切制

19:46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生产能力 大等优点。不适合生产多种饮片类型,不 适合切制各种药材。
19:46
1.剁刀式切药机
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一般根、根茎、全草类药材 均可切制,不适宜颗粒状药材的切制。
19:46
(二)淘洗法(抢水洗)
用清水洗涤或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由于 药材与水接触时间短,又称“抢水洗”。
操作:将药材投入清水中,快速洗涤并及 时取出,再润至合适程度切制。
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 易溶于水的药材,如五加皮、南沙参、石 斛、陈皮、龙胆、细辛等。
19:46
滚筒式洗药机
大生产中多采用洗药机洗涤药材 工作原理:将待洗药物从滚筒口送入后,启动机
器,打开进水阀门进行淋洗。滚筒转动时,药材 在筒内不停翻滚,被进水反复喷淋和洗涤,冲洗 水再经水泵打起作第二次冲洗。洗净后,打开滚 筒尾部,放出药物,停机。 特点是:①利用导轮作用,故噪音及振动很小; ②应用水泵使水反复冲洗,可节约用水。 ③洗涤快结束时,应关闭二次冲洗水泵,单用进 水淋洗,以防二次进水污染药材。
19:46
主要由箱 体、加热 器、鼓风 机、药架 车和气流 调节器组 成。
3.热风循环烘箱
19:46
☆凡以热风作为干燥介质的干燥设备, 进风口应有适宜的过滤装置,出风口应有 防止空气倒流装置。
19:46
4.远红外辐射干燥箱
主要由干燥室、远红外线辐射能发生器、温度调 节控制装置等组成。
特点①干燥速度快; ②加热均匀,干燥质量好,避免了热风干燥
19: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手捏法
适用对象:不规则的根与根茎类的药材, 如当归、独活等。部分块根、果实、菌类药 材,如延胡索、枳实、雷丸等
方法:用手捏粗的一端,感觉其较柔软为 宜。或润至手握无吱吱响声或无坚硬感时为 宜。
第二节 饮片类型及切制方法
药材切制工序
净药材
软化 检查软化程度 切制 干燥 包装 饮片 调剂
第一节 切制前的水处理
一、主要目的 ①软化药材,便于切制饮片; ②洁净药物,除去泥砂杂质; ③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
二、水处理方法 (一)加热、减压处理 1.方法 (1)蒸汽加热 (2)真空加温 (3)减压冷浸 2.优点 时间短,成分损失少,不易霉变,可杀酶, 但不耐热成分易损失,需要一定的设备,耗 能。
二、饮片的切制方法 (一)机器切制 1.剁刀式切药机 一般根、根茎、全草类药材均可切制,一般 不适宜颗粒状药材的切制。
剁刀式切药机
该机采用齿轮变速,输送带步进移动准确无误,切断距 离从0.7-50毫米之间可调。 该机具有物料切口平整,无 残留物料,与普通切药机相比小8-10%的损耗。
2.旋转式切药机
第八章
饮片切制
基本概念: 饮片切制:是指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 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的炮制工艺。 饮片切制是中药炮制的工序之一。 饮片 : 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 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 狭义饮片:指切制成一定规格、形状的中药。
饮片切制的目的
1.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采取“质坚宜薄”、“质松宜厚”的切制原则, 利于煎出药物的有效成分
判断标准: 1.有毒药物,口尝至微有刺激或微有麻舌 2.有盐药物:口尝至无咸味 3.有腥臭的药物:闻至无腥味
5.润法
淋、洗、泡过的药材 堆积于润药台上 喷洒适量的清水 到内外湿度一致 容器盛装,或 湿物遮盖,或继续 保持湿润状态,达 利于切制。
润法有浸润、伏润、露润等
1.浸润
以定量水或其他溶液浸润药材,经常翻动,使水 分缓缓渗入内部,以“水尽药透”为准,如酒浸黄连、 木香;水浸郁金、枳壳、枳实等。
5.直片(顺片)
厚度:2~4mm
药物:适宜形状肥大、组织致密、色泽 鲜艳和需突出其鉴别特征的药材。如大 黄、天花粉、白术、附子、何首乌、防 己、升麻等。
6.丝(包括细丝和宽丝)
规格:细丝2~3mm,宽丝5~10mm
药物:皮类、叶类和较薄果皮类药材。
一般皮类药材切细丝,如黄柏、厚朴、合欢 皮、陈皮等均切细丝;
药材:有些药材煎熬时,易糊化,需切成 不等的块状 如阿胶丁、茯苓丁等。
(二)饮片类型的选择原则
1.切薄片:质地致密、坚实者宜。
如乌药、槟榔、当归、白芍、木通等。 2.切厚片:质地松泡、粉性大者宜。
如山药、天花粉、茯苓、甘草、黄芪、南沙参 3.直片、斜片:为了突出鉴别特征,或为了饮片 外形的美观,或为了方便切制操作。
2.翘片:饮片边缘卷曲而不平整,系药材软化太过, 俗称“伤水”。 3.变色与走味:变色为饮片干燥后失去原有色泽。 走味指药材干燥后失去原有的气味。 4.油片(走油):药材或饮片表面有油分或粘液质渗 出的现象。
5.发霉:药材或饮片表面长出菌丝。
不合格饮片产生原因
1.软化
(1)不足—皱纹片(鱼鳞片)、掉边与炸心
2.方法
(1)翻板式干燥机
(2)热风式干燥机
远红外线辐射干燥技术、微波干燥技术、 太阳能及热器干燥技术。
二、自然干燥 经济方便、成本低。但占地面积较大,易受气候 的影响,饮片亦不太卫生。 一般饮片均用晒干法。
个别药物采用阴干法:包括气味芳香,含挥发性 成分较多、色泽鲜艳和受日光照射易变色、走油 等类药物。 一般药物的饮片干燥传统要求保持形、色、气、 味俱全,充分发挥其疗效。
5.色泽类
如桔梗、浙贝母、泽泻等。色泽反应质量。 采用日晒法或烘焙法
第四节 饮 片 的 包 装
饮片包装的作用: ①方便饮片的存取、运输、销售; ②有利于饮片的经营和防止再污染; ③有利于饮片的美观、清洁、卫生和定期监督 检查;
④有利于促进饮片生产的现代化、标准化。
第五节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合格饮片 厚薄均匀,片型一致,完整,片面光滑, 平整,具有原药材气味和色泽。
可进行颗粒类药物的切制。全草类药物则 不宜切制。 3.多功能切药机
这种切药机主要适用于根茎、块状及果实 类药材,圆片、直片,以及多种规格斜形 饮片的加工切制。
(二)手工切制 手工切制生产量小、劳动强度大,但切出的 饮片平整、平滑,类型和规格齐全,外形美 观,弥补了机器切制的不足。
1.切药刀(铡刀)
(2)太过—连刀片(拖胡须)、翘片 、变色 与走味 、油片 2.切制 (1)刀具——连刀片、皱纹片 (2)技术——形状、厚薄不规则
3.干燥
(1)不及时——发霉、变色与走味
(2)干燥不适(方法与温度)——发霉、 变色与走味 4.贮存——发霉、变色与走味
思考题: 1 .简述饮片切制的目的。 2.简述常见的饮片类型及其规格。 3.简述常温软化药材的方法及适用的对象? 4 .简述中药包装的目的。 5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 各适用 于哪类药材 ? 6.败片的类型有哪些 ? 造成败片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
2.伏润(闷润) 经过水洗、泡或以其他辅料处理的药材,用缸 (坛)等在基本密闭条件下闷润,使药材内外软硬一 致,利于切制,如郁金、川芎、白术、白芍、山药、 三棱、槟榔等。
3.露润(吸湿回润) 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篾席的土地上, 使其自然吸潮回润,如当归、玄参、牛膝 等。
注意事项: 1.浸润时间:药材质地,气候,大小相联系。 2.浸润次数:地特别坚硬,不易一次润透, 需反复闷润才能软化。 3.夏季润药,防止发生霉变。
2.淘洗法
概念:用清水快速洗涤药物的方法。
适用对象:质软,易吸水,成分易流失药物。 常见药物:芦根、桑白皮、车前草等
方法:将药物投于清水中,经淘洗或快速洗涤后, 取出稍润,即可切制。 “抢水洗”:药材与水接触时间短
一般用洗药机。
3.泡法
概念:将药材用清水浸泡一定时间,使其吸入适量 水分的方法。 适用对象:质坚硬,难吸水药物。
1.粘性类 如:天冬、玉竹等含有粘性糖质类药材。 多采用烘焙法或晒干法。 烘焙至九成干,以手摸之感觉烫不黏手为宜
2.芳香类
如:荆芥、薄荷、香薷等芳香类药材
多采用阴干法,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3.粉质类 含有淀粉较多的药物,如山药,浙贝母等
采用晒干或烘焙法
4.油质类 如当归、川芎等含油质类药材 采用日晒法或微火烘焙。如烘焙火力过大,会使油 质溢出表面,失油后干枯,影响质量
2.利于炮炙 便于炮炙时控制火候,使药物受热均匀。利于 各种辅料的均匀接触和吸收,提高炮炙效果。
3.利于调配和制剂。 药材切成饮片后,体积适中,方便配方;在制备 液体剂型时,药材切制后能增加浸出效果。制备固 体剂型时,由于切制品便于粉碎,从而使处方中的 药物比例相对稳定。
4.便于鉴别
对形状相似的药材,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型,显 露其组织结构的特征,利于区别,防治混淆。 5. 利于贮存 含水量下降,减少霉变、虫蛀利于贮存
一、饮片类型及选择原则 饮片的形态,取决于药材的特点、质地、 形态和各种不同的需要,如炮制、鉴别、 用药要求的不同等。
(一)饮片的类型及规格 1.极薄片 厚度:0.5mm以下 药物:木质类及动物骨、角质类药材。 如羚羊角、鹿角、松节、苏木、降香等。
2.薄片 厚度:1~2mm
药物:适宜质地致密坚实、切薄片不易破碎的 药材。如白芍、乌药、槟榔、当归、木通、天 麻、三棱等。 3.厚片
多用于切横薄片及草类药物
2.片刀
用于切厚片、直片、斜片
(三)其他切制
镑
用镑刀,适用于动物角类,如羚羊角,水牛角
刨 利用刨刀,将药材刨成薄片。适用于木质或角 质坚硬类药材。 锉
用钢锉将药物锉为粉末,适于用量小,随处方 加工
劈
用斧类工具将动物骨骼或木质类药材劈成块
第三节 饮 片 的 干 燥
(1)真空加温润药机: 操作方法:药物—抽真空—放蒸汽, 同时升温—保温—关闭蒸气—切片。 (2)减压冷浸法: 减压冷浸法的原理是利用减压抽真空 的方法,药材先抽真空,再注水入罐内至浸 没药材,再恢复常压,将药材润至可切,以 提高软化效率。
润药机
(二)常温处理 1.淋法(喷淋法) 概念:用清水喷淋或浇淋药材 适用对象:质地疏松,易吸水,成分易流失、 气芳香药物。 常见药物:陈皮、佩兰、青蒿、薄荷等 方法:一般淋2-3次,有的药物淋1-2次即可。
三、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1.弯曲法 适用对象:长条状药材,如白芍、山药、 木通、木香等
操作方法:握于手中,大拇指向外推,其 余四指向内缩,药材略弯曲,而不易折断, 即为合格。
2.指掐法 适用对象:团块状药材,如白术、白芷、 天花粉、泽泻等 方法:手指甲能掐入表面为宜。
3.穿刺法——结合剖开法
厚度:2~4mm
药物:适宜质地松泡、粘性大、切薄片易破碎 的药材,如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丹参、 升麻、南沙参等。
4.斜片
厚度:2~4mm
药物:适宜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材。
瓜子片:倾斜度小,如桂枝、桑枝,
马蹄片:倾斜稍大而体粗者称,如大黄。
柳叶片:倾斜度更大而药材较细者,如甘 草、黄芪、木香等。
不合格饮片
1.败片:在中药饮片切制的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 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 包括连刀片、掉边与炸心、皱纹片等 连刀片:饮片之间相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 掉边: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
炸心:药材切制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