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旅游年报与入境人数

2015年旅游年报与入境人数
2015年旅游年报与入境人数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报告出炉: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

文化来源:时间:2016年01月13日16:15编辑:中商情报网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把它放到GDP里面一比较,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数据则显示,我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

2015年,全国掀起了“厕所革命”高潮,从2015年起,全国3年新建、改建厕所5.7万座。此外“中国旅游年”在韩国举办,中方成功举办120多项活动,中韩双向旅游交流规模突破1000万人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游受热捧,日本的马桶圈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此外,日本游成为“2015爆款”,2015年东京更是首次进入境外游热门目的地综合指数榜前三名。

统计表明,2015年在40亿人次国内游的人群中,自由行人群高达32亿人次,人均消费937.5元。去年,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增长35.2%,但在总出境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上升了2.5%。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达到了8000万人次,今年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自由行都是游客最爱的旅行方式。

2015年中国国内自由行市场规模为3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游客的人均消费高达11625元。得益于旅游消费升级、中产收入阶层扩大,2015年自由行游客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物与品尝美食。

数读2015年旅游

41.2亿——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6841亿——2015年,中国的出境旅游购物市场规模已达6841亿元,其中自由行游客的消费占比超过80%。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游客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旅游购物支出已超过7000元。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旅客中,只有1%是中国人,但中国人创造了25%的免税品销售额。

5830——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游客旅游购物境外人均花费5830元,同比增长16.3%——人均消费额相当于每个出行者在境外买了一个LV手包。在2015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中,有53.6%是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平均用于购物的费用占人均境外消费的55.8%。

10.1%——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

75%——游客通过旅行社进入景区的比例已经由2010年的60%-70%下降至2015年的20%-30%。自驾为主的自由行已成为游客到达景区的主要方式,占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的75%。

71.2%——71.2%的自由行游客希望获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完整的旅游产品购买、消费体验,缩短旅游决策时间。除了优质的旅游点评、旅游问答、旅游攻略、游记等供决策参考,用户希望能够同时购买酒店、机票、签证、邮轮、租车、保险、当地游等全网高性价比的自由行产品和服务,并进行旅游结伴社交。

10大出境游目的地:香港、首尔、东京、普吉岛、曼谷、新加坡、台北、清迈、巴厘岛和济州岛。

10大中国最关注民宿的城市:金华、杭州、温州、台州、绍兴、厦门、宁波、上海、无锡、北京。前五个城市被浙江省承包,浙江的民宿受关注度高,“民宿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15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

2015年旅游数据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6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外国人2028.6万人次,下降2.5%;香港同胞2709.0万人次,增长4.7%,澳门同胞466.6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484.4万人次,增长2.5%。 ——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 三、出境旅游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0%。 ——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4643.5万人次,增长18.6%,其中:组织出国游3231.48万人次,增长30.5%;组织港澳游1013.92万人次,下降4.3%;组织台湾游398.10万人次,增长5.1%。 ——出境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6%。

2015年旅游年报与入境人数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报告出炉: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 文化来源:时间:2016年01月13日16:15编辑:中商情报网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把它放到GDP里面一比较,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数据则显示,我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 2015年,全国掀起了“厕所革命”高潮,从2015年起,全国3年新建、改建厕所5.7万座。此外“中国旅游年”在韩国举办,中方成功举办120多项活动,中韩双向旅游交流规模突破1000万人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游受热捧,日本的马桶圈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此外,日本游成为“2015爆款”,2015年东京更是首次进入境外游热门目的地综合指数榜前三名。 统计表明,2015年在40亿人次国内游的人群中,自由行人群高达32亿人次,人均消费937.5元。去年,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增长35.2%,但在总出境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上升了2.5%。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达到了8000万人次,今年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自由行都是游客最爱的旅行方式。 2015年中国国内自由行市场规模为3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游客的人均消费高达11625元。得益于旅游消费升级、中产收入阶层扩大,2015年自由行游客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物与品尝美食。 数读2015年旅游 41.2亿——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6841亿——2015年,中国的出境旅游购物市场规模已达6841亿元,其中自由行游客的消费占比超过80%。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游客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人均旅游购物支出已超过7000元。在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旅客中,只有1%是中国人,但中国人创造了25%的免税品销售额。 5830——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游客旅游购物境外人均花费5830元,同比增长16.3%——人均消费额相当于每个出行者在境外买了一个LV手包。在2015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目的中,有53.6%是以购物为主要目的,平均用于购物的费用占人均境外消费的55.8%。 10.1%——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10.2%。 75%——游客通过旅行社进入景区的比例已经由2010年的60%-70%下降至2015年的20%-30%。自驾为主的自由行已成为游客到达景区的主要方式,占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的75%。 71.2%——71.2%的自由行游客希望获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完整的旅游产品购买、消费体验,缩短旅游决策时间。除了优质的旅游点评、旅游问答、旅游攻略、游记等供决策参考,用户希望能够同时购买酒店、机票、签证、邮轮、租车、保险、当地游等全网高性价比的自由行产品和服务,并进行旅游结伴社交。 10大出境游目的地:香港、首尔、东京、普吉岛、曼谷、新加坡、台北、清迈、巴厘岛和济州岛。 10大中国最关注民宿的城市:金华、杭州、温州、台州、绍兴、厦门、宁波、上海、无锡、北京。前五个城市被浙江省承包,浙江的民宿受关注度高,“民宿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旅游近3次。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把它放到GDP里面一比较,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达到了10.1%,超过了教育、银行、汽车产业。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数据则显示,我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 2015年,全国掀起了“厕所革命”高潮,从2015年起,全国3年新建、改建厕所5.7万座。此外“中国旅游年”在韩国举办,中方成功举办120多项活动,中韩双向旅游交流规模突破1000万人次。 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游受热捧,日本的马桶圈成为中国社会热议的话题。此外,日本游成为“2015爆款”,2015

年东京更是首次进入境外游热门目的地综合指数榜前三名。 统计表明,2015年在40亿人次国内游的人群中,自由行人群高达32亿人次,人均消费937.5元。去年,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人数增长35.2%,但在总出境游人数中所占的比例,仅仅上升了2.5%。1.2亿人次出境游客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达到了8000万人次,今年不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自由行都是游客最爱的旅行方式。 2015年中国国内自由行市场规模为3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游客的人均消费高达11625元。得益于旅游消费升级、中产收入阶层扩大,2015年自由行游客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物与品尝美食。 数读2015年旅游 41.2亿——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 6841亿——2015年,中国的出境旅游购物市场规模已

关于某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报告

关于入境旅游人数的时间序列分析 专业:统计学:佟虹生指导老师:汪小英 摘要 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使旅游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全球经济产业中最具活力的“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带薪假期的增加,旅游业将持续高速度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中国同样如此,有数据统计2014年全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 众所周知旅游业是一个存在显著季节效应的行业,如果能对旅游业的客流量作出准确的预测,将会有利于商家更好的把握商机。本文选取入境旅游的客流量作为时间序列,将简单地分析该序列的季节效应,并对序列拟合ARIMA模型,并作出简单的预测。 关键词:入境旅游;季节效应;时间序列;ARMIA;预测 一、引言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使得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入境游客。 入境旅游是指他国居民前来我国的旅游活动,或者是指他国居民进入本国国境以的旅游活动,入境旅游属于国际旅游。目前入境旅游已成为构成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序列分析(Time series analysis)是一种动态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该方法基于随机过程理论和数理统计学方法,研究随机数据序列所遵从的统计规律,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文将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分析中国的入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制约因素论文提要: 本文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总体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 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 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本文将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一、我国入境旅游现状与所有发展 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 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并有利于提高就业,所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政策。 (一)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入境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旅游大国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但就规模、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而言,我国 的入境旅游仍有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几年,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较

缓,其优先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从过夜入境旅行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在20__年后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10%左右的增长率。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日益完善、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入境旅游的制约因素。一般说来,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的形成受两类因素的制约:一类为存量因素,包括资源丰度、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投资水平等,它制约着入境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另一类为增长因素,包括资源开发速度、区位改善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旅游投资增长率等,它影响到入境旅游的市场增长率。从目前入境旅游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旅游商品缺乏吸引力。旅游产品单一,产品组合未形成体系。旅游地仍以观光类型为主,度假型旅游地的开发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专项型旅游地开发还未真正起步。所以,造成娱乐设施不完善,在景区,适宜家庭、儿童娱乐的康乐产品太少,地方特色的娱乐游戏活动也没得到很好的挖掘。大多数老旅游地产品结构不合理,单一而不成体系,产品组合缺乏深度、广度、长度。与国际旅游高层产品细分、多样、专项、灵活的特点有相当的距离,无法适应海外旅游多方位的需求。旅游商品适应性欠佳,在游客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偏低。旅游商品的设计、生产和销

2015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

2015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 一、全国旅游教育基本情况 2015年全国开设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83所,开设旅游管理类高职高专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75所,开设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789所。 (一)研究生教育 2015年全国旅游相关专业(方向)博士研究生招生257人,毕业201人,在校947人。旅游相关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全国招生1619人,毕业1298人,在校4029人。 (二)本科教育 2015年招收的本科旅游管理类专业包括旅游管理(专业代码120901)、酒店管理(专业代码120902)、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代码120903)、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120904)和旅游管理类专业(专业代码120999)等5个专业。全国共招生55611人,毕业46888人,在校209986人。 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34900人,毕业40493人,在校151995人。酒店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13029人,毕业2614人,在校35089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4628人,毕业2584人,在校15620人。 (三)高职高专教育 2015年招收的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全国共招生110935人。其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779所,全国共招生48043人。开设涉外旅游专业的院校108所,全国共招生3492人。开设导游专业的院校102所,全国共招生3889人。开设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的院校29所,全国共招生808人。开设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院校45所,全国共招生996

人。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院校644所,全国共招生43306人。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院校177所,全国共招生8090人。开设历史文化旅游专业的院校5所,全国共招生83人。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22所,全国共招生944人。开设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院校38所,全国共招生1190人。开设休闲旅游专业院校3所,全国共招生19人。开设英语导游专业的院校3所,全国共招生21人。开设邮轮服务与管理的院校2所,全国共招生54人。 (四)中职教育 2015年中职旅游类相关专业全国共招生9.3万人,毕业8.8万人,在校22.6万人。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2.1万人,毕业2.1万人,在校5.6万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4万人,毕业3.6万人,在校9.7万人。旅游外语专业全国共招生3813人,毕业4309人,在校8164人。导游服务专业全国共招生7332人,毕业8052人,在校1.4万人。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全国共招生652人,毕业719人,在校2071人。其他旅游类专业全国共招生2万人,毕业1.8万人,在校4.9万人。 二、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基本情况 2015年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总量为475.4万人次,分为岗位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两大类,岗位培训441.5万人,成人学历教育34万人。岗位培训中,资格类培训39.2万人次,技术等级类培训50.5万人次,适应性培训351.8万人次;成人学历教育中,中等教育14.4万人,高等教育19.6万人。 全年旅游饭店从业人员岗位培训272.3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4.8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4.2万人次,主管培训29.8万人次,服务员培训172万人次。 全年旅行社从业人员岗位培训91.2万人次,其中正、副总经理培训5.4万人次,部门经理培训10.9万人次,导游培训51.1万人次。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8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09-10-28 10:17:17来源:国家旅游局[大中小][打印] 2008年, 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对严峻的旅游市场形势,全国旅游行业克服困难,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0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4%和2.6%;国内旅游人数17.12亿人次,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6.3%和12.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4584.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9%;旅游业总收入1.16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8%。 一、入境旅游业实绩 ——入境旅游人数13002.7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40%。其中:外国人2432.53万人次,下降6.8%;香港同胞7835.01万人次,增长0.5%;澳门同胞2296.63万人次,下降1.0%;台湾同胞438.56万人次,下降5.2%。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5304.9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1%。其中:外国人1970.41万人次,下降7.9%;香港同胞2566.86万人次,增长1.1%;澳门同胞387.90万人次,下降0.8%;台湾同胞379.75万人次,下降5.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08.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6%。 二、国内旅游业实绩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达17.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7.03亿人次,农村居民10.0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8749.3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5971.75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2777.55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11.0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49.4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275.3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2.6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89亿元。 三、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情况 1、外国市场 2008年,外国入境市场受到影响最大,与上年相比,各洲来华人数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全年入境外国游客2432.5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 ——亚洲市场依然独大,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59.9%,亚洲各国入境总人数比上年下降9.4%。其中:韩国继续位列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洲际市场同样遭受影响。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入境人数与上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5.5%和0.2%。 ——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停留天数和人均天花费较上年持平或有所增加。2008年,外国入境过夜旅游者在境内平均停留时间为7.0天,与上年持平;人均天花费为200.43美元, 比上年增加4.04美元,同比增长2.1%。 16个主要客源国2008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增长情况如下: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6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6%;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5.1%;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8.1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1%。旅游直接就业2813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62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6%。 一、国内旅游 ——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31.95亿人次,农村居民12.40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22万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71万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88.2元。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1009.1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76.4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8.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73亿元。 二、入境旅游 ——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其中:外国人2815万人次,增长8.3%;香港同胞8106万人次,增长2.0%;澳门同胞2350万人次,增长2.7%;台湾同胞573万人次,增长4.2%。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9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其中:外国人2165万人次,增长6.7%;香港同胞2772万人次,增长2.3%,澳门同胞481万人次,增长3.1%,台湾同胞509万人次,增长5.0%。 ——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 三、出境旅游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 ——经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的总人数为5727.1万人次,增长23.3%,其中:组织出国游4498.4万人次,增长 39.2%;组织港澳游918.0万人次,下降9.5%;组织台湾游310.8万人次,下降21.9%。 ——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新增国家为:马其顿、亚美尼亚、塞内加尔、哈萨克斯坦。 ——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 四、旅行社规模和经营 ——截至年末,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7939家,比上年末增长1.2%。 ——截至年末,全国旅行社资产总额1277.9亿元,比上年下降4.8%;各类旅行社共实现营业收入464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营业税金及附加10.4亿元,比上年下降35.4%。 ——全年,全国旅行社共招徕入境游客1445.7万人次、6020.5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2.1%,下降0.05%;经旅行社接待的入境游客为1942.9万人次、6714.6万人天,分别比上年下降1.8%,增长2.8%。 ——全年,全国旅行社共组织国内过夜游客15604.9万人次、48702.0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4.1%和11.7%;经旅行社接待的国内过夜游客为17088.6万人次、53147.5万人天,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增长40.3%。 五、星级饭店规模和经营 截至年末,全国纳入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的星级饭店共计11685家,其中有9861家完成了2016年财务状况表的填报,并通过省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9861家星级饭店财务数据显示: ——全国9861家星级饭店,拥有客房142.0万间,床位248.3万张;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174.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027.3亿元;上缴营业税金66.9亿元;全年平均客房出租率为54.7%。 ——在9861家星级饭店中:五星级饭店800家,四星级饭店2363家,三星级饭店4856家,二星级饭店1771家,一星级饭店71家。 ——全国2254家国有星级饭店,2016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83.7亿元,上缴营业税13.1亿元。 ——全国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兴建的379家星级饭店,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46.2亿元;上缴营业税6.3亿元。 六、旅游教育培训情况 ——截至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690所,比上年末增加172所,在校生44.04万人,减少13.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24所,比上年末增加135所,在校学生23.2万人,增加0.6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614所,在校学生为67.2万人。 ——全年,全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总量达474.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0.9万人次,降低0.2%。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一)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一) 论文关键词: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制约因素论文提要:本文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总体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本文将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一、我国入境旅游现状 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并有利于提高就业,所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政策。 (一)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入境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旅游大国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但就规模、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而言,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几年,

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较缓,其优先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过夜入境旅行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在2002年后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10%左右的增长率。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日益完善、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 (二)我国入境旅游的制约因素。一般说来,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的形成受两类因素的制约:一类为存量因素,包括资源丰度、区位优势、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质量、旅游投资水平等,它制约着入境旅游的市场占有率;另一类为增长因素,包括资源开发速度、区位改善速度、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旅游投资增长率等,它影响到入境旅游的市场增长率。从目前入境旅游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制约因素: 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旅游商品缺乏吸引力。旅游产品单一,产品组合未形成体系。旅游地仍以观光类型为主,度假型旅游地的开发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专项型旅游地开发还未真正起步。所以,造成娱乐设施不完善,在景区,适宜家庭、儿童娱乐的康乐产品太少,地方特色的娱乐游戏活动也没得到很好的挖掘。大多数老旅游地产品结构不合理,单一而不成体系,产品组合缺乏深度、广度、长度。与国际旅游高层产品细分、多样、专项、灵活的特点有相当的距离,无法适应海外旅游多方位的需求。

中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

中国接待入境旅游人数(万人次)增长率% 入境过夜人数 (万人次) 国际旅游收入(亿 美元) 排名 2007 13187.33 5.2 5471.98 419.19 4 2008 13002.74 -1.4 5304.92 408.43 4 2009 12647.59 -2.8 5087.52 396.75 4 2010 13376.22 5.4 5566.45 458.14 3 2011 13542.35 1.2 5758.07 484.64 3 2012 13240.53 -2.2 5772.49 500.28 3 2013 12907.78 -2.5 5568.59 516.64 4 2014 12849.00 -0.45 5562.20 569.10 4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报 《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 第二个作业: 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情况 序号国家 入境旅游人数与上年比较 (万人次)(%)1韩国406.99-2.8 2日本351.82-3.8 3俄罗斯242.62-4.3 4美国211.810.1 5马来西亚123.55-0.8 6越南113.7213.0 7新加坡102.77-3.3 8蒙古101.05 1.6 9菲律宾96.207.6 10澳大利亚77.43 6.6

2013年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情况 国家入境旅游人数与上年比较序号 (万人次)(%)1韩国396.90-2.5 2日本287.75-18.2 3俄罗斯218.63-9.9 4美国208.53-1.5 5越南136.5420.1 6马来西亚120.65-2.3 7蒙古105.00 3.9 8菲律宾99.67 3.6 9新加坡96.66-5.9 10澳大利亚72.31-6.6 2014年主要客源国入境旅游情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所给数据制作的) 入境旅游人次(万人次)增长% 韩国418.20 5.36 日本271.80 -5.56 美国209.30 0.38 俄罗斯204.60 -6.43 越南170.94 25.20 马来西亚113.00 -6.38 蒙古108.30 3.12 新加坡97.10 0.49 菲律宾96.80 -2.88 印度71.00 4.91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统计分析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统计分析 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旅游业是一个波动性较强的产业,由于受旅游市场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旅游人数经常发生变动,因此对我国旅游人数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更加具体地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预测其发展方向,并提出发展建议,以便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000~2014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统计表 单位:亿人次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2000~2014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整体上保持了持续增长,只有2003年因“非典”的影响而有所下降,其后十年的国内旅游人数保持了快速增长,在2004年突破了10亿。2008年,我国旅游业连续遭受金融危机和各种突发事件、不利因素的冲击,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虽然国内旅游人数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同样保持了平稳发展。总的来说,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大好,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有望突破40亿。 2000~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旅游人数都在持续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旅游人数超过了农村居民,并在其后几年保持了大幅增长,而农村居民旅游人数基本保持在10亿左右,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整体稳定。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⑴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居民涌向城镇,城镇居民人口大量增加。 ⑵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高,他们有较多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来进行旅游活动,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⑶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有更强烈的旅游动机。 ⑷大众化旅游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且随着私家车的快速普及,城镇居民拥有私家车的人较多,他们的出游行为发生变化,中短途和自驾车等旅游行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