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与无理数辨析

合集下载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中,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

它们就像是数学大厦的基石,支撑着整个数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有理数。

有理数,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这里的两个整数,分母不能为零哦。

比如说,整数 5 可以写成 5/1,所以 5 是有理数;再比如 05 可以写成 1/2,所以 05 也是有理数。

负数也不例外,-3 可以写成-3/1,所以-3 同样是有理数。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正有理数就是那些大于零的有理数,像 1、2、3 以及 1/2、2/3 等等;负有理数则是小于零的有理数,比如-1、-2、-1/2 等;而零,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属于有理数。

有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去商店买东西时的价格,大部分都是有理数。

如果苹果一斤 5 元,那 5 就是一个有理数。

我们计算路程和时间的关系,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得到的结果也往往是有理数。

那无理数又是什么呢?无理数,是指那些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实数。

比较常见的无理数有圆周率π,约等于 31415926 ;还有自然对数的底数 e,约等于 271828 ;以及根号 2 ,约等于 141421356无理数的存在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神秘。

以根号 2 为例,我们来看看它为什么是无理数。

假设根号 2 是有理数,那么它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 p/q ,其中 p 和 q 互质(也就是最大公约数为1)。

那么有√2 = p/q ,两边平方得到 2 = p²/q²,即 p²= 2q²。

这意味着 p²是偶数,那么 p 也必然是偶数(因为奇数的平方还是奇数)。

设 p = 2k (k 是整数),代入上式得到 4k²= 2q²,即 2k²= q²,这又说明 q 也是偶数。

但 p 和 q 都是偶数,这与它们互质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根号 2 不是有理数,而是无理数。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探究自然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和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数”,既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各种学科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数学自身研究的核心和基础。

然而,人们在研究数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两种不同的数:有理数和无理数。

这两者在数的性质、表示和应用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区别,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一、有理数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比如:1/3,-4/5,0.25等。

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两种,其中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是一类可以用正整数表示的数,而分数则在整数基础上扩充了数学领域,成为了更为广泛、灵活的数学概念。

有理数具有以下性质: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仍是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表示成无限循环小数,如1/3=0.333…,1/7=0.142857142857…等。

3.任何一组有理数都存在着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4.有理数可以按照大小排列,并且可以用数轴表示出来。

5.对于有理数a,必定有其相反数-b,且它们在数轴上关于0对称。

由此可见,有理数是一类可以用分数表示的数,具有较为固定的表示形式、较强的计算性质和可测量的大小关系,这些使得有理数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二、无理数无理数则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例如:$\sqrt{2}$, $\pi$等。

由于无理数不符合有理数的定义,因此在古代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初的整数学说中,他们认为一切数都可以表示为整数或其比值,但事实上这一假设是不成立的。

正是由于这一缺陷,毕达哥拉斯学派才被迫放弃了这一理论,将数学引向了更加广阔、深刻的发展领域。

无理数的特点是:1.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商。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pi$, $\sqrt{2}$等。

3.无理数的十进制表示是没有规则可循的。

4.任何有理数的某个近似值都可以给出一个无限接近它的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在我们的数学世界中,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实数的大家庭,为我们解决各种数学问题和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聊聊有理数。

有理数,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这里的两个整数,分母不能为零。

比如,整数 5可以写成 5/1,-3 可以写成-3/1,所以 5 和-3 都是有理数。

再比如分数 2/3、7/8 等等,也都是有理数。

小数中的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也属于有理数。

比如 025 可以写成 1/4,0333可以写成 1/3,这些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商品的价格通常是有理数。

比如一个苹果 25 元,这里的 25 可以写成 5/2。

在计算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时,所用到的数值也往往是有理数。

那无理数又是什么呢?无理数是指那些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实数。

最常见的无理数就是圆周率π和自然对数的底数 e。

π约等于314159,它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

e 约等于 271828,其小数部分也是无限不循环的。

还有像根号 2 也是无理数。

我们来证明一下为什么根号 2 是无理数。

假设根号 2 是有理数,那么它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 p 和 q 的比值,且 p 和 q 互质,即(p/q)^2 = 2,p^2 = 2q^2。

这意味着 p^2 是偶数,因为奇数的平方还是奇数,所以 p 也是偶数。

设 p = 2k,那么(2k)^2 = 2q^2,4k^2 = 2q^2,2k^2 = q^2,这又说明 q 也是偶数,与 p 和 q互质矛盾,所以根号 2 是无理数。

无理数的存在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在几何中,无理数经常出现。

比如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如果边长为 1,那么对角线的长度就是根号 2。

有理数和无理数虽然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性质,但它们在数学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相对简单和明确,我们在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时,都有固定的方法和规律可循。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2.2:有理数与无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正有理数


负分数
小数
{无限 小数 无限 不循环 小数 {
如π 、0.1010010001 …
有限小数
无限 循环 小数
【注】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于分数。
举例: 有限小数: _________________ -0.001 , 99.01 …… 3.1414 无限循环小数: ___________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 …}; …}; …}。
1. 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 C.面积为8的正方形
)。
B.面积为的正方形 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
2.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 ( ) (2)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 ) (3)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 ) (4)无理数的相反数仍是无理数. ( ) (5)任何分数一定是有理数. ( )
π 无限不循环小数: ___________
有限 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化成______小数, 无限循环 或者___________小数. 例: 1
= 0.5
7 11
2
=
0.6363636363
……
判断题: 1.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化成小数. ( 对) 2.所有的小数也都可以化成分数.( 错 )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内:
有理数与无理数
1、有理数:凡是能写成分数形式m/n(m、n是整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

七年级数学上册 2.2 有理数与无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负数的出现,导致了减法运算,无理数的出现,导致了开方运算.引入了无理数,数的范围就由有理数扩展到了实数.对于实数的研究,必须先搞清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两点:
第一,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比如4=4.0;41
0.8;0.3 53
==
……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比如
1.4142, 3.1415926
=π=根据这一点,人们把无理数定义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二,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却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根据这一点,有人建议给无理数摘掉“无理”的帽子,把有理数改叫“比数”,把无理数改叫“非比数”.本来嘛,无理数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人们最初对它太不理解罢了.
是无理数,使用的方法是反正法。

是无理数。

a
b
=(a,b为自然数且互质)于是有a2=2b2,故a2是偶数。

现在来看当a2是偶数时,a是偶数还是奇数.
假设a是奇数,即a=2m+1(m是自然数),则有
a2=(2m+1)2=4m2+4m+1
因为等式右边必为奇数,而a2是偶数,所以等式不可能成立.故a必为偶数.
设a=2m,代入a2=2b2时得到b2=2m2,故b2为偶数,因此b也是偶数。

既然a,b都是偶
数,
a
b
是无理数。

根据有理数与无理数的这些区别,也不用担心化分数
22
7
为小数时,它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因为一切可以写成
n
m
(n是整数,m是自然数)的数必是有理数。

1。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性质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性质

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性质有理数和无理数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数,它们都属于实数的范畴。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性质,包括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一、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有理数是可以表达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形式的数,这两个整数分别为分子和分母。

有理数的定义如下:定义:如果一个数a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p、q(q ≠ 0)的比值,即a = p/q,那么a就是一个有理数。

有理数的性质包括:1. 有理数的加法性质:两个有理数的和仍然是有理数。

即若a和b 是有理数,则a + b也是有理数。

2. 有理数的乘法性质:两个有理数的积仍然是有理数。

即若a和b 是有理数,则a × b也是有理数。

3. 有理数的整除性质:若a和b是有理数,并且b ≠ 0,则a/b也是有理数。

4. 有理数的闭包性质:在有理数集合中,任意两个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二、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形式的数,即无理数无法用有限的小数表示,并且它的小数部分不会重复。

无理数的定义如下:定义:若一个数a不是有理数,那么a就是一个无理数。

无理数的性质包括:1. 无理数的加法性质:两个无理数的和不一定是无理数。

例如,√2和-√2是无理数,但它们的和为0,是一个有理数。

2. 无理数的乘法性质:两个无理数的积不一定是无理数。

例如,√2和√3的乘积√6是无理数。

3. 无理数的闭包性质:在无理数集合中,任意两个无理数的四则运算结果仍然是无理数。

三、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数轴表示在数轴上,有理数和无理数均可以表示出来。

有理数在数轴上以点的形式表示,例如整数点、分数点等。

有理数的数轴表示是整齐分布的,可以形成一个稠密的数轴。

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式是通过长度来描述,例如π和√2等。

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是不规则的,无法用有限的小数表示,并且不同的无理数之间没有规律可循。

结语:有理数和无理数是实数中的两种重要类型。

有理数通过整数比值的形式来表达,而无理数则是无法用有限的小数表示的,并且小数部分不会重复。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指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而无理数则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数,例如圆周率和根号2等。

有理数可以进一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类。

整数和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因此它们都属于有理数的范畴。

另外,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它也是有理数。

无理数的定义有两个前提条件,即它是无限的且不循环。

无理数可以被看作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则可以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不同于有理数,无理数无法被写成分数的形式。

因此,无理数和有理数是有区别的。

有理数可以表示成m/n的形式,其中m和n是整数,n不等于0.而实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正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和负无理数等多种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将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将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

同时,正整数也被称为自然数,而负整数则被称为非正整数。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几个易混淆的概念,包括非负数、非正数、非负整数和非正整数等。

如果用字母表示数,则a>表示a是正数,a<表示a是负数,a表示a是非负数,而a表示a是非正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负数的出现,导致了减法运算,无理数的出现,导致了开方运算.引入了无理数,数的范围就由有理数扩展到了实数.对于实数的研究,必须先搞清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什么区别.
主要区别有两点:
第一,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
环小数.
第二,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却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根据这一点,有人建议给无理数摘掉“无理”的帽子,把有理数改叫“比数”,把无理数改叫“非比数”.本来嘛,无理数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人们最初对它太不理解罢了.
现在来看当a2是偶数时,a是偶数还是奇数.
假设a是奇数,即a=2m+1(m是自然数),则有
a2=(2m+1)2=4m2+4m+1
因为等式右边必为奇数,而a2是偶数,所以等式不可能成立.故a 必为偶数.
设a=2m,代入a2=2b2时得到b2=2m2,故b2为偶数,因此b也是偶数。

既然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与无理数辨析
四川省邻水县九龙中学 任贤德 2006.8
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实数的有关概念,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很多同学对于有理数和无理数概念的理解较模糊,对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到了高中,也存在这种现象。

为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辨析。

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如:218、18.25、1..6等。

我们可将整数、有限小数的小数位后面添加0,把它看成是以0为循环节的无限循环小数,如:218=218..0 ,18.25=18.25.0,在此观点下,有理数就可看成是无限循环小数。

而有理数又可化为分数,整数可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如:218=218/1,有限小数化成分数,先去掉小数点得到的数作为分子,若小数点后的位数有n 位,则分母就为n 10,如18.25=1825/100=73/4,无限循环小数可化为分数(其化法见后),如:1..6=4/3,所以有理数都可表示成分数,即表示成q/p(其中p 、q 是整数,且p 、q 互质)。

分数化小数时,若除不尽,则得到的小数一定是无限循环小数,因此分数与小数可以互化。

与此相对,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如:2、3、π=3.1415926……、e=2.71828……、0.101001000……。

有人说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当然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如π=3.1415926……、e=2.71828……并不是因为开方开不尽而得到的数,又如0.101001000……,1的后面依次多一个0,也不是因为开方开不尽而得到的数,所以前面对于无理数的理解是错误的,必须纠正。

下面再来谈谈有关的几个问题:
1.(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此法证明须用到无穷递缩等比数列,证明较繁,故略去)
(1)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时,其分母为9···90···0,其中9的个数为一个循环节的数字个数,0的个数为循环节前、小数点后0的个数,其分子为一个循环节的数字。

例如:..76.0=67/99,..6310.0=136/9990=68/4995
(2) 混循环小数化分数
混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时,先将其分为有限小数与无限循环小数之和,然后再分别将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最后求和即可。

例如:..6512.3=3.12+0.00.
.65=312/100+56/9900=7708/2205
.70.2=2+.70.0=2+7/90=187/90
2.任何一个不能整除的分数一定是无限循环小数
任何一个不能整除的分数一定是无限循环小数,这是为什么呢?在中学,学生通过除
法运算实践完全能接受这一点。

以分数51/130为例,我们进行13除5.1的运算。

可以看出,运算结果是
51/130=..6923073.0。

因为当余数数码第二次出现12时,运
算又和开始第二步相同了。

也就是说只要竖
式相除的余数数码重复出现(或与被除数相
同),就出现了一个循环节。

在上例中,余
数数码依次为12、3、4、1、9、12、3,当
12重复出现时,所得的商的数码就周而复始
了,因此,要说明一个分数表示成一个小数
时必为循环小数,只要说明在竖式除法中余
数数码必然会重复出现。

事实上,每步运算
所得余数数码只能小于除数(上例中为13),
因此可能出现的余数数码只能有有限个(上
例中只可能出现0-12这13个数码)。

如果运 39230769.010000000.513 9.3 117120 30 26 3940 100
91
7890 120 117 3
算步骤无限制进行下去(余数总不是0),余数数码必然会产生重复,所以说分数不能整除时一定可表示成无限循环小数。

3.关于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的证明
例.求证:2是无理数,
证明:(反证法)设2是有理数,且2=q/p(p 、q 为整数,且p 、q 互质)
∴222222p q p q
=⇒= (1)
说明2q 是偶数,因为奇数的平方仍为奇数,故知q 必为偶数,记q=2r, r 为整数,代入(1)式,
得:222)2(p r = 即:222p r =
这说明2p 为偶数,由此知p 为偶数。

p 、q 都是偶数,这与p 、q 互质的假设矛盾,由此可知,2是有理数的假设不对,故2是无理数。

证毕。

通过以上辨析,希望读者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书目:
《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数学教材《数学分析》(上册)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