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免费下载】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附件六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Sanitary Standard for Enterprises Related Hygienic SafetyProducts for Drinking Water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Sanitary Standard for Enterprises Related Hygienic SafetyProducts for Drinking Water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第十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1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第十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体系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体系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第十一条应有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一般不得低于3米,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第十二条生产场所通道应宽畅,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
水处理剂的生产场所通道应设安全护栏。
设参观走廊的生产场所应用玻璃与生产区隔开。
第十三条生产场所的墙壁和屋顶应用浅色、防潮、防腐蚀、防霉、防渗的无毒资料覆涂。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安全生产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1、涉水产品卫生批件注册需要什么流程?(一)事项名称和编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许可(二)受理范围1.申请人:湖南省境内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生产企业2.申请内容:新办核发《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卫生批件》3.申请条件:(1)生产企业应当建在清洁区域内,与有毒、有害场所保持符合卫生要求的间距。
(2)生产企业厂房的建筑应当坚固、清洁。
车间内天花板、墙壁、地面应当采用光洁建筑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采光(或照明),并应当具有防止和消除鼠害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的设施和措施。
(3)生产企业应当设有与产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原料、生产、包装、贮存、质检等厂房或场所。
(4)生产车间应当有适合产品特点的相应的生产设施,工艺规程应当符合卫生要求。
(5)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具备相应的产品卫生质量检测能力的机构、具有能对所生产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进行卫生质量检验的仪器设备和检验人员或者委托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检验机构,进行批次检验。
(6)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自身卫生管理健全,制定与其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卫生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并经过培训合格的卫生管理员;(7)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生产人员按规定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与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培训证明。
(三)受理地点地址: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四)办理依据《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受理规定》(五)实施机关1.实施机关的名称:湖南省卫生计生委2.实施机关的权限:核发《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卫生批件》3.实施机关的类别:行政机关(六)办件类型:承诺件(七)审批条件1.予以批准的条件:(1)申请单位完全具备办理《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卫生批件》的申请条件;(2)申请单位按申请材料要求提供相应的申请材料。
2.不予批准的情形: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不予批准。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饮用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近些年来,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饮用水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卫生,国家陆续实施了一些相应的标准,对于生产企业和使用者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是指用于饮用水处理和储存的设备,可以对水源进行过滤、杀菌和消毒等处理,来保证水质的卫生安全。
常见的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包括过滤器、净水器、饮水机、消毒器等。
这些设备的适用范围根据其具体类型而不同,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相关的使用说明和技术参数。
以下是常用的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过滤器过滤器是常见的饮用水处理设备之一。
过滤器使用过滤材料(如活性炭、陶瓷、聚丙烯等)来过滤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胶体、菌类、有机物等,以净化水质。
过滤器的种类较多,可以根据需求选购,但需注意不同过滤器的过滤材料和规格大小等细节问题。
净水器净水器是根据物理、化学等各种原理对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的设备。
净水器的使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市政自来水、水井水、山泉水等多种水源的净化和处理。
净水器的种类较多,包括反渗透过滤器、超滤器、离子交换器、紫外线消毒器等。
饮水机饮水机可以是一种使用自来水或桶装水的饮用水设备,其分为台式、壁挂式等多种形式,可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水源。
饮水机使用前需认真清洗和消毒,同时定期更换过滤器等附件。
消毒器消毒器主要是指为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的设备。
通过紫外线等技术,消毒器可以对自来水、井水等不同来源的水源进行处理,杀灭水中细菌和微生物,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为了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国家对于生产企业也制定了许多相应的卫生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生产的饮用水能够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
以下是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的相关内容:生产车间卫生管理企业应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杀菌等工作,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卫生安全。
最新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 )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第十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第十一条应有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一般不得低于 3 米,面积不小于100 平方米。
第十二条生产场所通道应宽畅,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
水处理剂的生产场所通道应设安全护栏。
设参观走廊的生产场所应用玻璃与生产区隔开。
第十三条生产场所的墙壁和屋顶应用浅色、防潮、防腐蚀、防霉、防渗的无毒材料覆涂。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Saniatary Standard for Enterprises Related Hygienic Safety Products forDrinking Water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第十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第十一条应有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一般不得低于3米,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导言饮用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源之一,其卫生安全已备受人们关注。
因此,对于饮用水制造过程中的卫生标准以及所使用的设备的卫生性能,也尤为值得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介绍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
饮用水的安全标准目前,国家推行的饮用水标准为GB5749-2018《饮用水卫生标准》,其中严格规定了饮用水的各项指标。
为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除了要求个人饮用水的制造、过程和水质的监管外,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性。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目前,能够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设备有如下几种:1. 活性炭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量有害物质,如氯和有机杂质等。
使用活性炭过滤器的水具有较高的卫生安全性。
2. 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消毒灯利用强紫外线照射水中的微生物,包括病菌、病毒、藻类、细菌等,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3. 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具有高精度过滤的功能,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毒等有害物质,净化出高品质的饮用水。
这三种设备在饮用水生产业中应用较为广泛,能够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此外,部分生产企业也会根据自身需求配置其它卫生安全设备。
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为保障饮用水生产企业的卫生安全性,卫生行业对生产企业的环境、设备、人员、生产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
1. 环境卫生对于生产企业环境的卫生标准,国家各级卫生行业都已经明确规定。
具体标准包括:配备卫生舱门、空气净化器等设施,对生产车间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防污染,做好垃圾收集和粉尘处理等。
2. 设备卫生卫生行业针对生产企业使用的设备,也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例如,设备必须具有防腐、防蚊、防鼠等措施,并且必须具有定期清洁和消毒的机制。
此外,对于使用过的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修、维护和升级以确保其正常运作。
3. 人员卫生饮用水生产企业的人员卫生标准也十分关键。
精选范文--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

饮用水卫生安全设备及生产企业卫生标准规范第一章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第十一条应有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一般不得低于3米,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第十二条生产场所通道应宽畅,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
水处理剂的生产场所通道应设安全护栏。
设参观走廊的生产场所应用玻璃与生产区隔开。
第十三条生产场所的墙壁和屋顶应用浅色、防潮、防腐蚀、防霉、防渗的无毒材料覆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Saniatary Standard for Enterprises Related Hygienic Safety Products for
Drinking Water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以下简称"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保证涉水产品的卫生安全,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涉水产品生产企业选址、设计与设施、生产过程、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从业人员卫生的基本卫生要求和管理规定。
第三条凡从事涉水产品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本规范。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监督本规范的实施。
第二章选址、设计与设施的卫生要求
第五条凡新建、改建、扩建的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场所的选址、设计和施工均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选址、设计及设施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并参加竣工验收。
第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选择地势干燥、水源充足、交通方便的区域。
厂区周围不得有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得有昆虫大量孳生的潜在场所。
第七条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粉尘、噪声等污染的生产场所必须单独设置,其与其它建筑(场所)应有一定的防护间距,并应有相应卫生安全和"三废"处理措施。
第八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生活区设置应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做到功能分区明确,人流与物流、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不得交叉。
厂区道路通畅,并有防止积水及扬尘的措施。
第九条生产场所应根据生产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设置原辅料库、产品加工生产场所、成品库、检验室、危险品仓库等场所。
第十条动力、供暖、空调机房、给排水系统和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系统等辅助建筑和设施的设置应不影响生产场所卫生。
第十一条应有与产品类型、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生产用房,其净高一般不得低于3米,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
第十二条生产场所通道应宽畅,保证运输和卫生安全。
水处理剂的生产场所通道应设安全护栏。
设参观走廊的生产场所应用玻璃与生产区隔开。
第十三条生产场所的墙壁和屋顶应用浅色、防潮、防腐蚀、防霉、防渗的无毒材料覆涂。
地面应平整、耐磨防滑、无毒、耐腐蚀、不渗水,便于清洗消毒。
需要清洗的工作区地面应有坡度,在最低处设置地漏。
第十四条生产场所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设计,应按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执行,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小时。
采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场所,其进风口应远离排风口,进风口距地面高度不小于2米。
附近不得有污染源。
采用空调系统的生产场所,新风量应不小于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
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剧毒气体、窒息性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应设置事故报警及通风设施。
第十五条采用紫外线消毒者,紫外线灯按30瓦/10一15平方米设置,离地2米吊装。
第十六条生产场所应有良好的采光及照明,工作面混合照度不应小于
200Lx,检验工作场所不应小于540Lx,其它场所不应小于100Lx。
第十七条为防止交叉污染,涉水产品的生产设备不得与非涉水产品(例如排水管材、非供饮用水处理、工程使用的净水、防腐、防渗等材料)共享。
第十八条涉水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的生产设备、工具、管道,必须用卫生、无毒、无异味、耐腐蚀、不吸水、不变形的材料制作,表面应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第十九条涉水产品生产用水水质及水量应满足生产工艺和卫生的要求。
第二十条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场所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用清洗、消毒场所和设备。
第二十一条水质处理器(材料)的装配(包装)区入口处应设更衣室,室内应有衣柜、鞋架等更衣设施。
生产场所入口处和生产场所内适当的位置应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第二十二条在贮存、使用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化学物品场所,应设置事故
冲淋、洗眼设施。
第二十三条生产区厕所应设在生产场所外,保持有效防护距离,并有防臭、防蚊蝇及昆虫等措施。
第三章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第二十四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
建立、完善产品生产的卫生安全保证体系。
第二十五条产品企业标准中应制定卫生指标并符合卫生要求。
第二十六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检验制度,设立与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检验室。
配备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具备相应检验仪器、设备。
第二十七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特点开展对生产环境卫生、原材料和产品卫生安全自检。
产品卫生安全的检测方法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检测记录应完整,不得随意涂改,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第二十八条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
采购时应向供货方索取该产品的卫生许可批件或同批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入库时应进行验收。
第二十九条每批原材料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不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三十条涉水产品生产企业应严格按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生产工艺实施生产,对产品卫生安全有潜在威胁的工艺不得使用。
第三十一条生产过程应有各项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
第三十二条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应与卫生部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内容相一致,不得夸大功能宣传。
第三十三条每批产品必须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第三十四条需现场安装的大型水处理设备,其简体、管件、净水材料应先行清洗、消毒、干燥后使用,安装过程中严禁将污染物带人设备。
设备安装调试后,经检验合格方可投入制水。
第三十五条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酸碱化学腐蚀性物质、噪声等可能影响工人健康的有害因素,应进行治理并达到相关卫生标准,产生的
"三废"应达标后排放。
第三十六条生产场所不得存放与生产无关的设备、物品。
第四章原材料和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第三十七条应有与生产规模、产品特点相适应的原材料、成品和危险品仓库。
第三十八条原材料库应专人管理,按品种分类验收登记、分类分批分区贮存。
同一库内不得贮存相互影响的原材料。
先进先出,不符合质量和卫生标准的原材料应与合格的原材料分开,设置明显标志,防止混淆和污染。
原材料贮存应隔墙离地,与屋顶保持一定距离,垛与垛之间也应有适当距离。
要有通风、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
定期清扫,保持卫生。
第三十九条成品库规模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成品经检验合格包装后按品种、批次分类贮存于成品库中,防止相互混杂。
成品库不得贮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成品堆放应隔墙离地,要便于通风,并有防尘、防鼠、防虫等措施。
定期清扫,保持卫生。
第四十条化学、腐蚀性、易燃易爆原料应专库贮存,按危险品仓库有关要求设计和管理。
第四十一条原料和成品运输应根据产品特点,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其工具应符合有关卫生要求,避免污染产品。
第五章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四十二条从业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卫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十三条直接从事水质处理器(材料)生产的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涉水产品生产。
第四十四条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或病原携带者,不得从事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工作。
第四十五条操作人员手部有外伤时不得直接接触涉水产品和原料。
第四十六条生产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及进行其它有碍涉水产品卫生的活动。
第四十七条生产人员进人生产场所必须穿戴整洁,不得将个人用品带人生产场所,水质处理器(材料)的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场所需穿清洁的工作服、帽、鞋,洗净双手。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规范所使用的用语含义如下
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凡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联接止水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它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水质处理器(材料):指一般净水器、特殊净水器(除氟、除砷、软化水器)、纯水器(离子交换、电渗析、蒸馏水、反渗透水器)、矿化水器、各种水处理材料(混凝剂、助凝剂、软化剂、灭藻剂以及其它饮用水处理剂)、除垢剂。
第四十九条本规范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本规范自二OO一年九月一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