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汁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标准的变化.

5、技术要求
5.1原辅料要求 5.1.1原料应新鲜、完好,并符合相关法规和国家 标准等。可使用物理方法保藏的,或采用国家标 准及有关法规允许的适当方法(包括采后表面处理 方法)维持完好状态的水果、蔬菜或干制水果、蔬 菜。 5.1.2其他原辅料应符合相关法规和国家标准等。
5、技术要求
5.2感官要求
4.3.2果肉(浆)饮料
以果浆、浓缩果浆、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果 汁、浓缩果汁、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 剂,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4、分类
4.3.3复合果蔬汁饮料
以不少于两种果汁(浆)、浓缩果汁(浆)、蔬菜汁(浆)、 浓缩蔬菜汁(浆) 、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食 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的制品 。 4.3.4果蔬汁饮料浓浆 以果汁(浆)、蔬菜汁(浆)、浓缩果汁(浆)或浓缩蔬菜汁 (浆) 中的一种或几种、水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 其他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经加工制成 的,按一定比例用水稀释后方可饮用的制品。
9、附录A
10、附录B
8、 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8.2 包装 产品包装应符合相关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 , 外包装箱内不应使用过度的隔板。 8.3运输和贮存 8.3.1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重压;需冷 链运输贮藏的产品,应符合产品标示的贮运条件。 8.3.2不应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 品混装、运输或贮存。 8.3.3应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虫害、无鼠害的 仓库内贮存。 8.3.4 产品的封口部位不应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防止造 成污染。
主要内容 1. 范围 2.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分类 5. 技术要求 6. 试验方法 7. 检验规则 8. 标志、包装、运输、 贮存 9. 附录A
果蔬汁及其饮料执行标准

果蔬汁及其饮料执行标准一、原料要求1. 果蔬汁及其饮料的原料应新鲜、无腐烂、无霉变、无虫蛀、无污染。
2. 果蔬汁的原料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63等。
3. 饮料的原料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60等。
4. 原料应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并保留相关记录。
二、感官要求1. 果蔬汁及其饮料应具有该品种特有的色泽、香味和滋味,不得有异味、异臭和其他不良气味。
2. 果蔬汁的色泽应与该品种的果实色泽相符,不得有明显差异。
3. 饮料的外观应清晰透明,不得有悬浮物、沉淀物和絮状物等。
4. 感官检验应在室温下进行,以人的感觉为基础,采用常规的感官检验方法进行评定。
三、理化指标1. 果蔬汁及其饮料的理化指标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63、GB 2760等。
2. 水分含量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3. 总酸度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4. 糖度(或糖分)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5. 果蔬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6. 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7. 其他理化指标如pH值、电导率等也应符合规定。
四、卫生要求1. 果蔬汁及其饮料的卫生要求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63、GB 2760等。
2. 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3. 成品中不得添加任何有害物质,如合成色素、防腐剂等。
4. 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等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5.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应符合规定,不得超过规定范围。
6. 其他卫生指标如农药残留量、兽药残留量等也应符合规定。
五、标签要求1. 果蔬汁及其饮料的标签应清晰、易读,包括品名、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标签上应注明果汁含量、糖度(或糖分)、原果汁含量等信息。
3. 标签上应注明产品的贮存条件和方法,以及食用方法等信息。
4. 标签上应注明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量等信息。
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

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果蔬汁饮料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饮品,其健康、美味、清新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然而,由于果蔬汁饮料的生产过程涉及到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因此对果蔬汁饮料的卫生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果蔬汁饮料的安全和卫生,制定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果蔬汁饮料的原料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生产果蔬汁饮料所使用的水果和蔬菜应当是新鲜的、无霉烂变质的,且应当经过严格的洗涤和消毒处理。
在原料采购环节,应当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其次,果蔬汁饮料的生产环境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果蔬汁饮料的生产车间应当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流通良好,无害虫和害兽的侵扰。
生产设备应当经常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生产人员应当穿着整洁的工作服,佩戴口罩和帽子,严格执行个人卫生标准,避免人为污染。
另外,果蔬汁饮料的生产过程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在果蔬汁饮料的榨取、加工、灌装等环节中,应当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对于果蔬汁饮料的包装和储存,应当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严格遵守储存条件,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最后,果蔬汁饮料的质量检测应当符合卫生标准。
对于果蔬汁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应当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对于果蔬汁饮料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环节,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
总之,果蔬汁饮料卫生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果蔬汁饮料的卫生标准,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希望各生产企业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果蔬汁饮料的卫生标准,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卫生的果蔬汁饮料产品。
果蔬汁饮料(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蔬汁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汁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纯净水、浓缩果汁(浆)、蔬菜汁(浆)、红枣、山楂为原料,红枣、山楂经清洗、浸泡、打浆、均质、过滤,辅以白砂糖、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柠檬酸、柠檬酸钠、结冷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胭脂虫红、焦糖色、食用香精),经配料、均质、过滤、杀菌、灌装而成的果汁含量≥10%,蔬菜汁含量≥5%的果蔬汁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17 白砂糖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T 5835 干制红枣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GB 173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GB/T 17590 铝易开盖三片罐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55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结冷胶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3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GB/T 31121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3.1按原料的不同,产品可分为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及果蔬汁饮料三大类。
DB33 3005-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

DB3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餐饮服务场所制作的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
2 术语和定义2.1 现榨果蔬汁以新鲜水果、蔬菜为原料,通过压榨等方法,现场制作、供顾客直接饮用的果蔬汁饮品。
不包括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品。
2.1.1 现榨纯果蔬汁以新鲜水果或蔬菜为原料,不添加任何辅料(包括水)和食品添加剂,现场加工制成的饮品。
2.1.2 现榨调和果蔬汁以新鲜水果或蔬菜为主要原料,可添加适量的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饮用水、蜂蜜、白砂糖等辅料,不添加浓浆、浓缩汁、果蔬粉和食品添加剂,现场加工制成的饮品。
2.2 五谷杂粮饮品以谷类、豆类等五谷杂粮及其制品为主要原料,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现场制作、供顾客直接饮用的饮品。
3 技术要求3.1 原辅料要求3.1.1 水果:应新鲜,无腐烂,无虫蛀,无破损,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1.2 蔬菜:应新鲜,无腐烂,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1.3 五谷杂粮及其制品:应无腐败变质,无霉变,无虫蛀,无杂质,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
3.1.4 其它原辅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相关规定。
3.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3.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3.4 污染物和真菌毒素限量3.4.1 现榨果蔬汁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果蔬汁类要求,五谷杂粮饮品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2762中其他饮料类的规定。
3.4.2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 2761的规定。
3.5 致病菌限量致病菌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3.6 食品添加剂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原料带入的食品添加剂残留应符合GB 2760相关规定。
果蔬汁饮料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果蔬汁饮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汁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浓缩果蔬汁和纯净水为原料,辅以白砂糖、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安赛蜜、山梨酸钾、柠檬酸、柠檬酸钠、L-苹果酸、胭脂红、羧甲基纤维素钠,并按品种不同添加柠檬黄、日落黄、食用香精),经调配、过滤、灭菌、灌装等工艺生产的可直接饮用的果汁含量大于≥10%果蔬汁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L-苹果酸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 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0789 饮料通则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73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GB/T 18192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1121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产品分类产品按所用果蔬汁原料不同,产品分为苹果汁饮料、梨汁饮料、杏汁饮料、枣汁饮料、蜜桃汁饮料、胡萝卜汁饮料、山楂汁饮料。
混合果蔬汁执行标准

混合果蔬汁执行标准一、引言。
混合果蔬汁是一种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品,对于促进健康、增强免疫力和改善消化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确保混合果蔬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并执行相应的执行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混合果蔬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旨在规范混合果蔬汁的生产流程,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原料选择。
1. 选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作为原料,确保原料新鲜、无霉变和无虫害。
2. 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
四、生产工艺。
1. 原料清洗,对水果和蔬菜进行充分清洗,去除表面的污物和农药残留。
2. 切割处理,将清洗干净的水果和蔬菜进行切割处理,去除果核、果皮和果籽。
3. 榨汁,采用合适的榨汁设备对水果和蔬菜进行榨汁,确保榨出的果蔬汁纯净无渣。
4. 混合,将不同种类的果蔬汁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确保口感和营养均衡。
5. 杀菌,对混合果蔬汁进行高温杀菌处理,确保产品的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6. 包装,采用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对混合果蔬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五、质量标准。
1. 外观,混合果蔬汁应该色泽鲜艳,无异物和沉淀。
2. 香味,混合果蔬汁应该具有浓郁的水果和蔬菜香味,无异味和发酸味。
3. 口感,混合果蔬汁应该口感清爽、口感丰富、口感均衡。
4. 营养成分,混合果蔬汁应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5. 微生物指标,混合果蔬汁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六、贮存和运输。
1. 贮存,混合果蔬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
2. 运输,混合果蔬汁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挤压和震动,避免产品变质和破损。
七、食用方法。
混合果蔬汁应该在开封后尽快饮用完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营养流失和品质下降。
八、风险提示。
1. 过量饮用混合果蔬汁可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建议适量饮用。
果蔬汁饮料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考核试卷

B. Codex Alimentarius标准
C.欧盟法规
D.美国FDA规定
13.以下哪些是果蔬汁饮料生产中常用的杀菌技术?()
A.高温瞬时杀菌
B.巴氏杀菌
C.超高压杀菌
D.紫外线杀菌
14.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果蔬汁饮料出现絮状物?()
A.原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
4.重要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国际贸易。努力:制定国家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加强监管和检测。
D.人员操作不规范
6.以下哪些添加剂在果蔬汁饮料中被禁止使用?()
A.苯甲酸钠
B.亚硝酸钠
C.硫酸铜
D.糖精钠
7.以下哪些国家的果蔬汁饮料标准对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限制?()
A.欧盟
B.日本
C.加拿大
D.美国
8.果蔬汁饮料的包装材料应具备以下哪些特点?()
A.阻隔性
B.抗压性
C.耐高温
D.无毒害
9.以下哪些是果蔬汁饮料生产中的卫生操作要求?()
A.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B.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C.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D.世界卫生组织(WHO)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果蔬汁饮料中,常用的酸度调节剂是______。()
2.我国规定,果蔬汁饮料中不得检出的重金属是______。()
A. 2.5-4.5
B. 3.0-5.0
C. 3.5-6.5
D. 4.0-6.0
6.以下哪个标准是果蔬汁饮料中营养成分的标示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蔬汁饮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汁饮料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纯净水、浓缩果汁(浆)、蔬菜汁(浆)、红枣、山楂为原料,红枣、山楂经清洗、浸泡、打浆、均质、过滤,辅以白砂糖、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柠檬酸、柠檬酸钠、结冷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胭脂虫红、焦糖色、食用香精),经配料、均质、过滤、杀菌、灌装而成的果汁含量≥10%,蔬菜汁含量≥5%的果蔬汁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17 白砂糖
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
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
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4789.2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商业无菌检验
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
GB 5009.1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展青霉素的测定
GB/T 5461 食用盐
GB/T 5835 干制红枣
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12143 饮料通用分析方法
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
GB 16325 干果食品卫生标准
GB 173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工业用浓缩液(汁、浆)
GB/T 17590 铝易开盖三片罐
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
GB 255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结冷胶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83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
GB 306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
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
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
GB/T 31121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产品分类
3.1按原料的不同,产品可分为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及果蔬汁饮料三大类。
3.1.1果汁饮料
果汁含量≥10%的饮料,根据原料不同分为黑加仑汁饮料、山楂红枣汁饮料、枸杞红枣汁饮料、芒果汁饮料、蟠桃汁饮料、芦荟汁饮料、芦荟苹果汁饮料、芦荟橙汁饮料。
3.1.2蔬菜汁饮料
蔬菜汁含量≥5%的蔬菜汁饮料,根据原料不同分为胡萝卜汁饮料、紫胡萝卜汁饮料、番茄汁饮料。
3.1.3果蔬汁饮料
果汁含量≥10%,根据原料不同分为番茄红枣汁饮料。
4 技术要求
4.1原料和辅料要求
4.1.1 原料
4.1.1 生产用水:应符合GB 19298的规定。
4.1.2浓缩红枣汁、浓缩黑加仑汁、浓缩芦荟汁、浓缩枸杞汁、浓缩苹果汁、浓缩山楂汁、浓缩石榴汁、蟠桃浆、番茄浆、芒果浆、胡萝卜浆、紫胡萝卜浆:应符合GB 17325的规定。
4.1.3干制红枣:应符合GB/T 5835的规定。
4.1.4 山楂干:应符合GB 16325的规定。
4.1.2辅料
4.1.2.1 白砂糖:应符合GB/T 317的规定。
4.1.2.2 柠檬酸钠:应符合GB 1886.25的规定。
4.1.2.3 黄原胶:应符合GB 1886.41的规定。
4.1.2.4 焦糖色(普通法):应符合GB 1886.64的规定。
4.1.2.5 羧甲基纤维素钠:应符合GB 1886.232的规定。
4.1.2.6 柠檬酸:应符合GB 1886.235的规定。
4.1.2.7 食用盐:应符合GB/T 5461的规定。
4.1.2.8 结冷胶:应符合GB 25535的规定.
4.1.2.9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应符合GB 28303的规定。
4.1.2.10 竹叶抗氧化物:应符合GB 30615的规定。
4.1.2.11食品用香精:应符合GB 30616的规定。
4.2感官特性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4.3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4.4有害物质限量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有害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指标
4.5 微生物限量
4.5.1瓶装、盒装饮料应符合表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