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氧化缺陷成因和对策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

铝合金阳极氧化的常见缺陷朱祖芳(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市 100088)【摘要】本文简述铝合金阳极氧化常见缺陷特征,成因和对策。
缺陷类型包括点(斑)缺陷和大面积的不均匀外观。
未涉及条纹,模具痕或焊合线等条带型缺陷。
最后用表格说明这些缺陷的发生(起因)或发现(出现)的工序。
外观缺陷是造成型材返工从而大幅度提高成本的主要原因。
本文综述铝阳极氧化膜外观缺陷的主要特征,成因和对策。
按照外观形态,可将阳极氧化表面缺陷分为三大类:(1)条纹(带)状缺陷;(2)斑点状缺陷;(3)不均匀(不正常)表面。
由于条纹(带)状缺陷往往起因于熔铸和挤压,或其它机械损伤,本文只介绍后两类常见缺陷。
1 斑点状缺陷材料腐蚀、槽液污染、合金第二相析出或电偶作用等因素均可导致斑点状缺陷,分别介绍如下:酸或碱浸蚀在阳极氧化前,由于铝材溅上酸液或碱液或者受到酸雾或碱雾作用而腐蚀,使表面局部发生白点。
如果腐蚀比较严重,则点蚀较粗大,形成粗斑。
肉眼很难分辨起因于酸还是碱,但在显微镜下观察蚀点的横截面却容易分辨,如底部呈圆形又没有晶间腐蚀迹象,则起因于碱腐蚀;如底部不规则并且伴有晶间腐蚀,蚀点又较深者起因于酸腐蚀。
这类腐蚀也可能由于工厂贮运不当引起。
化学抛光剂烟雾或其它酸性烟雾,含氯有机脱脂剂等均为酸浸蚀的来源。
最常见碱浸蚀由砂浆或水泥灰,碱洗液等物质散落和飞溅引起。
原因确定之后,只要加强工厂各环节的管理,问题即可解决。
大气腐蚀铝型材暴露在潮湿空气中有时会发生白点,它们常常沿模具痕方向纵向排列。
大气腐蚀一般不像酸或碱浸蚀那么严重,可用机械方法或碱洗除去。
大气腐蚀大多是非局限性的,往往易出现在某些表面上,如水蒸汽易凝聚的温度较低区域或上表面。
大气腐蚀比较严重时,蚀点的横截面呈倒蘑菇状,此时碱洗不仅无法消除蚀点,反而会使之扩大。
如果确定腐蚀是大气腐蚀,则应检查工厂的存放条件。
铝材不应储存在温度最低的位置,以防水蒸汽冷凝。
存放处应干燥,温度尽量均匀。
6063铝型材阳极氧化表面斑点腐蚀缺陷的原因分析

6063铝型材阳极氧化表面斑点腐蚀缺陷的原因分析6063铝型材经阳极氧化后,具有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铝合金门窗、铝合金幕墙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然而不少的铝合金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表面出现形态各异的腐蚀缺陷,其中斑点腐蚀较为常见,严重影响铝型材的使用性能及装饰效果。
为了合理改善铝型材的表面质量,达到控制表面斑点腐蚀的目的,很有必要对斑点缺陷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下面就6063铝型材经阳极氧化后表面出现的斑点腐蚀的问题,分析斑点腐蚀的本质、成因及生成机理,探讨产生斑点腐蚀的关键因素。
1 斑点腐蚀的本质分析由所使用的6063铝型材成分可知,为了确保Mg元素充分形成强化相Mg2Si,一般在配制合金成分时人为的使Si元素适量过剩。
因为随着Si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变细,热处理效果较好。
但另一方面,Si的过剩也有负面作用,使合金的塑性降低,耐蚀性变坏。
研究表明:过剩Si不仅能形成游离态的Si相,还会与基体形成α相(Al12Fe2Si)和β相(Al9Fe3Si2),这样在铝合金中存在游离态的Si相、α相(Al12Fe2Si)、β相(Al9Fe3Si2)等阴极相粒子和阳极相Mg2Si粒子。
α相和β相对合金的腐蚀性能影响很大,尤其是β相能显着降低合金的腐蚀性能。
斑点处残留物的成分主要是游离Si相和AlFeSi相,同时发现氯元素在残留物处也发生了吸附,这说明Cl-参与了腐蚀过程。
腐蚀区中锌元素含量较基体高得多,说明合金中的杂质元素锌也参与了腐蚀过程。
阳极氧化工序中,阳极相Mg2Si是合金的点蚀源。
在阳极氧化碱洗时,Mg2Si 粒子优先溶解而形成蚀坑,其中镁溶解在溶液中而硅在铝合金上残留下来,当蚀坑聚集在晶粒上就会使该晶粒颜色发暗。
在硫酸中和工序中硅不易除去,故斑点腐蚀蚀坑底部硅含量较其他区域高。
2 斑点腐蚀的成因分析影响斑点腐蚀的主要因素有预处理过程中的碱洗温度、碱洗时间以及合金成分中的Zn、Fe、Si元素含量与合金的挤压状态等。
铝型材氧化缺陷成因和对策

定义:浸蚀后,残留在材料表面的浸蚀液的过度反应所引起的光泽不均。
现象:浸蚀后,转入水洗工序期间,材料表面部分变干,浸蚀面变为不均匀,变成光泽不均。
原因:(1)浸蚀液老化;(2)浸蚀液温度过高;(3)浸蚀后转入水洗的时间长;(4)气温高时易发生碱烧伤。
对策:(1)控制好浸蚀液(氢氧化钠、溶存铝量等);定义:由材料中含有的杂质引起的水洗中产生的斑点状腐蚀。
定义:由于杂质混入阳极氧化膜中使氧化膜带黄色。
现象:硫酸阳极氧化膜带黄色,这种氧化膜经点解着色,色调就不一样。
原因:(1)因点解液中或材料合金中的铁、硅等掺入氧化膜中而产生;(2)由于不适应的阳极氧化条件,即低温点解、高电流密度点解,异常厚膜而产生。
对策:(1)降低合金、电解液中铁、硅的浓度;定义:点解中生成的气体或用于搅拌的空气积存在材料间隙、拐角等部位,致使定义:局部析出的ßMg2Si中间相,在阳极氧化后呈现黑斑或白斑。
现象:挤压方向上见到大致等间距的黑、白或灰色的斑点。
在这些斑点部位观察到许多镁-硅系的析出物,其硬度低。
原因:当挤压材与冷却板接触处(等间隔)受到急冷-换热的热过程中,析出ßMg2Si中间相。
析出中间相的铝表面在除污工序中粗糙化,并形成由阳极氧化处理导致的紊乱的氧化膜结构,也可以认为硅粒和未氧化的铝粒子发黑色。
对策:(1)利用冷却风扇控制换热;(2)减少与挤压接触的材料的热传导率。
分析:A6063S-T5 合金的维氏硬度(HV)试验载荷1.96N(200gf)定义:阳极氧化时,由于供电部分接触不好,设定电流值的错误等原因,未流过规定的电流,致使氧化膜几乎没有生成。
现象:氧化膜几乎没有生成,有时表面呈现彩虹色(干涉色),电解着色也不正常。
原因:(1)停电、电源故障等造成点解中断;(2)夹具恶化污浊、夹得不紧;(3)夹具的接触面积不够;定义:着色后部分色调差异,着色外观颜色不均。
定义:材料紧靠状态下进行点解着色时产生的着色不良。
如何解决铝材阳极氧化着色色差精选文档

如何解决铝材阳极氧化着色色差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铝材氧化着色过程常见缺陷和处理方法黄瑞强(广西平铝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实际生产中由于人员、工艺、设备、操作存在差异,型材氧化着色过程中产生的质量缺陷色浅、色差、染不上色、白点、露白、染色发花、逃色等。
本文从实际生产过程中对铝型材氧化着色常见的缺陷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技术途径。
关键词:铝材着色; 缺陷; 处理随着铝加工工业的蓬勃发展,铝表面处理已成为铝加工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环节。
铝制品经过表面处理之后。
耐磨、耐蚀、耐光照、耐气候等性能都有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着上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
由于其它构成装饰的各种建筑物,曰用铝制品,工艺美术品,装饰品,家具用品等美观大方。
适应时代美感的要求,因而铝材的应用价值大为得高。
为了装饰和提高铝材表面性能,在铝材氧化膜上进行着色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电解着色法、化学着色法、自然着色法等。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人员、工艺、设备、操作等存在差异,每批的产品色差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不同的质量缺陷,在特定的介质下,色泽的深浅是由金属粒子沉积量来决定,而与氧化膜的厚度无关。
铝材电解着色的色差的产生,与着色机理、氧化膜的厚度的均匀性及结构与电解着色速度有直接关系。
铝材着色的缺陷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色浅、色差、染不上色、白点、露白、染色发花、逃色等。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确保每批产品的色差保持一致,并在双方确认的偏差范围内,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这就要求生产企业,在对型材进行电解着色表面处理时,加以研究和防范。
以下介绍我公司在阳极氧化电解着色生产工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和处理方法:一、要着色均匀稳定并把色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着色缺陷的产生,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首先在加强阳极氧化工艺操作的控制,在操作时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在阳极氧化的型材进入着色槽时必须保持较大的倾斜度,并放置在两极中间,确保左右极距相等。
铝合金挤压、氧化型材缺陷、原因及其对策

3.腐蚀液中的锌浓度减少到3ppm或腐蚀液中加硫化物离子。
3.2氧化型材缺陷,原因及其对策
序号问题原因对策
1
阳极氧化槽液温度过高,降不下来。1.冷冻机制冷量不够。
2.冷冻机冷媒不足。
3.热交换量不足或热交换面结垢。
4.电能在槽液中消耗大,发热量大。1.增加冷冻机功率(台数)。
2.模具进行改进。
3.修整模具导流腔或定径带。
5
桔皮锭坯的成份有偏差或固溶处理不充分,以及不适当的挤压条件等使晶粒变粗大所造成。1.适当调节挤压温度和挤压速度。
2.在矫直工艺中减少拉伸量。
6
粗晶组织
和锭坯的成份及组织有关,或者由于在挤压时变形热效应造成温度升高所致。1.改变化学成份或选择适当的均匀化处理条件。重新设计合理的模具结构。
2.电接点少。
3.导电杆退膜不彻底,使得导电杆与型材接触不良。
4.电解液温度过高。
5.阴极面积不足。
2.使用没有裂纹和氧化物夹杂的锭坯;防止锭坯过热;铸锭前对溶液进行充分除气处理。
3.操作中减慢挤压速度;控制热处理的气氛,防止水蒸气的进入;增大余压;减少对挤压垫和模具的润滑。
8
夹渣
锭坯的表面层或挤压筒内壁上的异物被卷入而出现在挤压型材的表面;由于模具设计时模孔位置过于接近外圆所造成。1.在模具设计上尽可能使模孔位于模具中心;对于中空的型材时,应把分流孔的外接圆缩小。
2.补充冷媒。
3.增大热交换面或清洗热交换部分。
4.采用脉冲阳极氧化。
2槽端实际电压远低于表上显示数值。1.导电横梁与电极接触不良。
2.电极连接处螺丝松动或锈蚀,使得此处电阻大。
3.电压表故障。
1.用砂纸将接触部位磨平磨光亮。
铝型材成品缺陷及分析

1、表面处理前不要被水所沾湿;
2、轻度的腐蚀加长碱蚀时间即可消除
雾腐蚀
表面处理前材料在酸雾、碱雾中形成的点状腐蚀
进行氧化和着色后,点状腐蚀更明显
挤压后,直到表面处理的保管期间附着了雾,从而被腐蚀
1、在没有雾气的场所保管;
漆膜上水分附着,例如复合膜制品与复合膜制品之间长时间保持水分的场合发生
1、烤干终了后,留意材料的搬送和保管时不要附着水分
2、附着了水的场合要迅速除去
3、湿洗条件强的话不明显
挤压管材外表面常见的缺陷、废品及产生原因表
名称
产生原因
划沟、擦伤
1、模子工作带有伤痕
2、工作带粘有金属
3、挤压筒落入过多的润滑油
起皮、气泡
1、挤压筒磨损超过标准规定
2、挤压筒太脏,粘有油、石墨、水等
3、同时使用的两个挤压垫片之间直径差太大
4、挤压筒温度及挤压温度过高
5、铸锭本身有砂眼、气泡等
6、铸锭直径超过允许负偏差
在腐蚀及阳极氧化处理时,发生的在挤压方向上色调一场的带状模样。一般在着色工序较显著,但如加深腐蚀则不明显
1、铸棒的低倍和显微组织不均匀,
2、铸棒的均匀化处理不充分;
3、包含加工和热处理的挤压条件不恰当
1、铸棒的细化结晶及凝固时冷却条件的选择;
2、恰当的挤压条件
大气腐蚀
材料在大气中慢慢地发生的腐蚀
通常,材料被大气污染了的水沾湿,在表面生成三羟铝石,因这部分难以表面处理,与其他部分产生差别,从而残留的痕迹。
当铸锭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4-5时,填充时会产生双鼓变形,在挤压筒的中部产生一个封闭空间。随着填充的进行,次空间体积减少,气体压力增大,而进入铸锭表面的微裂纹中,这额裂纹通过模子时被焊合,则在制品表面形成气泡,或者未能焊合出模孔后形成起皮。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1. 引言铝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建筑、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等行业。
为了增强其耐腐蚀性和提高外观,常常会对铝材进行硫酸阳极氧化处理。
然而,这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故障,影响其表面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2. 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故障2.1 腐蚀腐蚀是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阳极氧化处理中的规范不当导致的,例如处理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
可能存在原材料质量问题,如含有过多的杂质或不纯的硫酸,导致更易腐蚀的氧化层形成。
排除措施:正确控制氧化处理参数,如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处理的一致性。
应定期检查硫酸的质量,并确保其纯度。
如果发现腐蚀问题,可以考虑增加氧化电压和降低氟离子浓度,以增加氧化层的密度和耐蚀性。
2.2 颜色不均匀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颜色不均匀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故障。
这可能由于电解液中存在浓度梯度或流速不均匀导致的。
铝材基体的合金成分也可能会影响颜色的均匀性。
排除措施:确保电解液的浓度均匀,可以通过搅拌电解液或增加搅拌装置来实现。
另外,调整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以平衡铝材表面的氧化反应速率,从而避免颜色不均匀问题的发生。
2.3 孔洞和气泡在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过程中,孔洞和气泡也经常出现。
这可能是由于工艺参数设置错误,如电流密度或处理时间过高,导致氧化层无法均匀形成。
排除措施: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电流密度适中,并根据铝材的形状和尺寸合理设定处理时间。
使用合适的搅拌设备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流动性,从而减少气泡和孔洞的产生。
3. 其他问题与个人观点除了上述常见故障,铝及铝合金硫酸阳极氧化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问题。
电解槽污染、表面纹理不佳以及氧化层附着力不强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决。
铝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方法及缺陷分析

铝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方法及缺陷分析铝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方法一、表面预处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加工的铝材及制品,表面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污垢和缺陷,如灰尘、金属氧化物(天然的或高温下形成的氧化铝薄膜)、残留油污、沥青标志、人工搬手印(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和含氮的化合物)、焊接熔剂以及腐蚀盐类、金属毛刺、轻微的划擦伤等。
因此在氧化处理之前,用化学和物理的方法对制品表面进行必要的清洗,使其裸露纯净的金属基体,以利氧化着色顺利进行,从而获得与基体结合牢固、色泽和厚度都满足要求且具有最佳耐蚀、耐磨、耐侯等良好性能的人工膜。
(一)脱脂铝及铝合金表面脱脂有有机溶剂脱脂、表面活性剂脱脂、碱性溶液脱脂、酸性溶液脱脂、电解脱脂、乳化脱脂。
几种脱脂方法及主要工艺列于表-1。
在这些方法中,以碱性溶液特别是热氢氧化钠溶液的脱脂最为有效。
二)碱蚀剂碱蚀剂是铝制品在添加或不添加其他物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洗的过程,通常也称为碱腐蚀或碱洗。
其作用是作为制品经某些脱脂方法脱脂后的补充处理,以便进一步清理表面附着的油污赃物;清除制品表面的自然氧化膜及轻微的划擦伤。
从而使制品露出纯净的金属基体,利于阳极膜的生成并获得较高质量的膜层。
此外,通过改变溶液的组成、温度、处理时间及其他操作条件,可得到平滑或缎面无光或光泽等不同状态的蚀洗表面。
蚀洗溶液的基本组成是氢氧化钠,另外还添加调节剂(NaF、硝酸钠),结垢抑制剂、(萄糖酸盐、庚酸盐、酒石酸盐、阿拉伯胶、糊精等)、多价螯合剂(多磷酸盐)、去污剂。
(三)中和和水清洗铝制品蚀洗后表面附着的灰色或黑色挂灰在冷的或热的清水洗中都不溶解,但却能溶于酸性溶液中,所以经热碱溶液蚀洗的制品都得进行旨在除去挂灰和残留碱液,以露出光亮基本金属表面的酸浸清洗,这种过程称为中和、光泽或出光处理。
其工艺过程是制品在300-400g/L 硝酸(1420kg/立方米)溶液中,室温下浸洗,浸洗时间随金属组成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浸洗时间3-5 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用名
雪印、清洗水腐蚀
产生工序
阳极氧化前的水洗
起因工序
阳极氧化前的水洗
定义:由材料中含有的杂质引起的水洗中产生的斑点状腐蚀。 现象:阳极氧化前的含硫酸水洗水中(硫酸脱脂或中和后)发生的斑点腐蚀,因 其形状类似雪花结晶而得名。 而且正常部分的表面有时也变为闪闪发光的梨皮状 花样。 原因:含在材料中的微量锌和镓与溶存在阳极氧化前的水洗中的硫酸根和氯离子 发生反应而产生的。表明面之所以成梨皮状,是因为不同晶界与晶粒取向引起溶 解量的不同,也有材料中锌的影响。水洗和浸蚀中发生,与光亮花样相类似的现 象。但在硝酸去污后的水洗中不发生。
现象:材料间隙或拐角部位阳极氧化膜局部地较薄或未生成,在电解着色时不能 均匀地着色。
原因:受到吊装角度不适当或材料等影响,材料的间隙、拐角部位积存反应气体 或用于搅拌的空气,阻碍氧化膜生成和着色。
对策:使材料的吊装方向(角度等)和形状(有排气孔)有利于逸出气体。
2.4黑斑
缺陷名
黑斑
对应英语
Black spot(JIS)
(2)减少与挤压接触的材料的热传导率。
分析:
A6063S-T5合金的维氏硬度(HV)
试验载荷1.96N(200gf)
正常部分
196.391.1
296.386.8
394.684.4
平均95.987.6
2.6粉化
(4)气温高时易发生碱烧伤。 对策:(1)控制好浸蚀液(氢氧化钠、溶存铝量等) ; (2)正确进行浸蚀液的温度控制; (3)浸蚀后立即进行水洗。
1.4光亮花样
缺陷名
光亮花样
对应英语
Spangling
曾用名
宏观花样
产生工序
浸蚀
起因工序
浸蚀
定义:在浸蚀中产生的晶粒分散的梨皮状花样。 现象:随浸蚀液中溶解锌的增加,会出现晶粒和晶粒取向导致的溶解差异,变成 闪烁梨皮花样。这种现象,伴随浸蚀进行而清晰。
对策:(1)减少合金中锌、镓的含量;
(2)控制水洗水中硫酸根、氯离子的浓度。备注:业已确定,在合金中锌含量>0.015%、水洗水PH<3.5、(cl-)>15ppm条件下产生雪花状腐蚀。
第二章:阳极氧化工序产生的缺陷
2.1泛黄
缺陷名
泛黄(氧化膜变 黄).
对应英语
Yellowing(JIS)
曾用名
产生工序 定义: 由于杂质混入阳 极氧化膜中使氧 化膜带黄色。现 象:硫酸阳极氧化 膜带黄色,这种氧 化膜经点解着色, 色调就不一样。原 因:(1)因点解液 中或材料合金中 的铁、硅等掺入氧 化膜中而产生; (2)由于不适应 的阳极氧化条件, 即低温点解、高电 流密度点解,异常 厚膜而产生。 对策:(1)降低合 金、电解液中铁、 硅的浓度; (2)选择适当的 阳极氧化条件。2.2叠置
曾用名
产生工序
阳极氧化
起因工序
挤压
中间相,在阳极氧化后呈现黑斑或白斑。Mg2Si?定义:局部析出的.
现象:挤压方向上见到大致等间距的黑、白或灰色的斑点。在这些斑点部位观察 到许多镁-硅系的析出物,其硬度低。
原因:当挤压材与冷却板接触处 (等间隔)受到急冷-换热的热过程中,析出?Mg2Si中间相。析出中间相的铝表面在除污工序中粗糙化,并形成由阳极氧化处理导致 的紊乱的氧化膜结构,也可以认为硅粒和未氧化的铝粒子发黑色。 对策:(1)利用冷却风扇控制换热;
缺陷名
碱烧伤
对应英语
Alkali -burned pattern
曾用名
产生工序
浸蚀
起因工序
浸蚀
定义:浸蚀后,残留在材料表面的浸蚀液的过度反应所引起的光泽不均。 现象:浸蚀后,转入水洗工序期间,材料表面部分变干,浸蚀面变为不均匀,变 成光泽不均。
)浸蚀液老化;1原因:(.
(2)浸蚀液温度过高;
(3)浸蚀后转入水洗的时间长;
原因:因漕液条件(浓度、温度) 、处理时间、再处理次数等不当而变成过度浸 蚀。使用添加剂时也受其影响。此外,由于处理材料的合金成分、挤压、轧制等 条件不同,其结果也有所不同。
对策:(1)选择适当的漕液条件(氢氧化钠浓度、溶存铝量、温度) ; (2)选择适当的处理时间;
(3)减少再处理次数。
1.3碱烧伤
铝型材氧化缺陷成因和对策
铝阳极氧化技术 缺陷成因和对策 第一部分:铝阳极氧化电泳涂装膜的缺陷汇编 第1章 前处理工序的缺陷
1.1脱脂不良
缺陷名
脱脂不良
对应英语
Uneven degreasing
曾用名
产生工序
脱脂
起因工序
脱脂
定义:由于脱脂不完全而产生的浸蚀不均。 现象:因浸蚀不均变成凸凹不平,呈现不同光泽。着色后变成色斑。 原因:(1)附着在表面处理前材料上的油脂,在脱脂处理中未除去就进行浸蚀处 理。
原因:这种现象是由浸蚀液溶解锌导致的,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清晰。已确定溶 存锌的浓度为4ppm时产生此现象。这种现象还受合金中锌含量及晶粒大小、取 向等的影响。
对策:(1)出去浸蚀液中溶存的锌; (2)降低合金中锌的含量;
(3)防止晶粒的粗化。
1.5雪花状腐蚀
缺陷名
雪花状腐蚀
对应英语
Rinse water
(2)脱脂条件偏离控制范围。 对策:(1)确认挤压工序中使用的切削油,防锈剂;
(2)使脱脂条件在控制范之内。
1.2过浸蚀
缺陷名
过浸蚀
对应英语
Rough etching
曾用名
Coarse etching
产生工序
浸蚀
起因工序
浸蚀
定义:由于过度浸蚀变成粗糙表面。 现象:由于浸蚀表面粗糙,变成梨皮状态。不仅降低光泽而且过度溶解甚至影响 尺寸精度。
阳极氧化
起因工序
阳极氧化
缺陷名
叠置
对应英语
Crossing,overlapping
曾用名
产生工序
阳极氧化
起因工序
阳极氧化
定义:点解时材料的重置,异常接近等原因,氧化膜不能正常生成。现象:未生 产氧化膜的部分及氧化膜非常薄的部分中可以看到紧邻型材的痕迹, 有时部分地 呈现彩虹色 (干涉色)原因:点解中型材紧靠重置及异常接近造成的。 对策:(1) 调整好适宜的吊装间隔;(2)紧固夹具;(3)弃掉弯曲的夹具;(4)
勿吊装弯曲的、翘曲的型材;(5)降低搅拌速度及循环量。2.3气体积存
缺陷名
气体积存
对应英语
Defects of gas Accumulation
曾用名
气包
产生工序化电解着色
定义:点解中生成的气体或用于搅拌的空气积存在材料间隙、拐角等部位,致使 这些部位不能生成阳极氧化膜,也不能正常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