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总结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40例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40例
于对 照组。 3讨 论
[ 5 ] 北京中医院.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M】 . 北京: 中国科技医药出版社;
20 0 2: 2 1 - 2 3.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影响全世界1 %~ 3 %的
人 口,其高发病率和 对生 活质量 的影响可 以与 其他更严重的疾病相提
5 0 6 ・中医中药 ・
病例 的排除标准合并有 严重的心 、肝 、肺 、肾等 内脏疾病及造血 系统 等严 重原发性疾病 、高 血脂患者 、妊娠和 哺乳 期妇女 ,精神病患者 , 治疗 期间随意 中止或改变治疗 方法 者。
1 . 3治疗方法
S e p t e mb e r 2 01 3 , V o 1 . 1 1 , No . 2 7
[ 4 ] 丁晓岚 , 王婷琳 , 沈侠威 , 等. 中国六省市银 屑病流行 病学 调查 [ J ] - 中 国皮肤 性病学 , 2 0 1 0 , 2 4 ( 7 ) : 2 9 8 .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t - = 4 . 0 7 和9 . 8 4 , P<0 . 0 1 ),治疗组疗效优
有 :①对T 细胞活 化的调节作 用 ;②对 Y干扰素的诱导 作用 ;③活化
P A S I 评分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 ( 治疗前P A S I 积分. 治疗 后P AS I 积 分 )/ 治疗前P A S I 积分 X 1 0 0 %。治愈 :皮损 全部消退 ,疗效 指标P AS 1 分值 下降9 0 %以上 ,显 效 :皮损 明显消退 , P AS I 值下 降8 0 %以上 I好
记 录患者用药前后 的病 情变化 ,根据 皮损 的面积及严重程度进 行
蝉蜕、白藓皮、防风祛风止痒, 组方共有活血化瘀,祛风解毒的功效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154内蒙古中医药第 38 卷2019 年 9 月第 9 期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38 No.9 2019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第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 学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石家庄市人民政府:中华 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2015:6.[33] 唐诗韵,彭丽,宋宗谄,等.通络法在慢性尊麻疹诊治中的运 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 12):2521-2523.[34] 陈剑梅,郭峰,金实.金实从络病辨治干燥综合征合并血管炎 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9): 3972-3974.[35] 张晓明.基于络病学说对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微观” 辨病治疗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第十二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研讨会暨老年病防治科研进展 学习班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中华中 医药学会,2014:3.[36] 周春贤,梁金春,吴婉青.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 前病变的诊断价值[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4):418-419,422.[37] 蒋真真,赵智强.活血药在胃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24(11):24-26.[38] 刘宇旻,朱方石.活血化瘀对胃癌前病变疗效的理论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2299-2301.[39] 倪建波,郭传勇,王兴鹏.非可控性炎症和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 17): 1417-1420.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朱吕群|陈朝明"(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2)摘要乳腺增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精)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精)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据乳腺专家说,乳腺增生的病症会有很多表现,治疗乳腺增生病,中医针灸治疗是个不错的治疗方法,而且针灸治疗的效果也不错,那么究竟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一起来看权威专家是怎么介绍的:怎么治疗乳腺增生——耳针法(一)取穴主穴:乳腺、内分泌。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子宫。

乳腺穴位置:对耳轮部,与屏上切迹同一水平处(即胸穴)下方。

(二)治法主穴皆取,配穴酌加。

病变在单侧者,针1侧耳,两耳交替;病变在双侧者,两耳均取。

耳穴探得敏感点后,即速刺入,待有胀痛等得气感后留针。

留针时间2~3小时。

亦可用耳穴压丸法,即以王不留行子贴压上述穴位,每日按压3~4次,每次4~5分钟。

针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耳压于月经前15日开始治疗,每隔3日换贴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一般要1~4个疗程。

乳腺增生怎么治疗好——穴位微波疗法(一)取穴主穴:分2组。

1、乳根、阳陵泉;2、膺窗、膻中。

配穴:丰隆、足三里、血海、膈俞。

(二)治法每次取主穴1组,酌加配穴1个。

用微波针灸仪进行治疗。

治疗时将无针幅射器放于所取穴位上,调整调节器幅度。

使患者有温热针感为度,一般为20~25伏。

开始治疗时,每穴20分钟,症状减轻后每穴15分钟,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停治5~7天再继续下一疗程。

乳腺增生能治好吗,什么药治疗最好?专家说手术治疗乳腺增生主要是切除局部增生腺体和扩张的乳腺管主要用于乳腺增生晚期,乳腺癌等,这样就导致了部分乳房代谢物滞留,影响了乳房的正常代谢,因此容易复发,而且患者手术之后在乳房上留下疤痕,这也是很多青年女性不能接受的原因,但是对于一般的乳房疼痛,乳房肿胀等轻、中度乳腺增生症状却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乳腺专家是不建议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

口服药物:煎熬太麻烦,见效慢,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对肠胃刺激严重有副作用。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标题:
先看看近代对天宗穴研究的进展:
1.针刺天宗穴治乳腺增生,可促进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和玫瑰花结形成。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天宗配肩井,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

2.现代研究证明,用皮内针刺入天宗穴内,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即胆囊收缩增强。

用皮内针刺入左侧天宗穴后30分钟,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
历代医家认为天宗穴有很强的舒筋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

天宗穴首先有很强的,通畅肩部气血之功能。

所以,天宗穴一大用处,就是治疗肩胛痛、肩周炎。

中医治病经常有全息观,点对点观等治病方法,天宗穴,在其正对面是乳腺,按照对应取穴的原则,这天宗穴就有疏络乳房部位气血、筋脉的功能。

所以,它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

天宗穴使用方法:
1.请人用拇指指尖按压天宗穴,每天晚上操作200次,力道适中,先轻后重,要长期坚持
2.艾灸温灸10-15分钟,也可以直接贴上有艾灸效果的穴位贴
取穴方法:
以对侧手,由颈下过肩,手伸向肩胛骨处,中指指腹所在处即是天宗穴。

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正坐垂肩取穴。

参考文献:
《中国针灸学词典》《中医药学名词》《中医大词典》《针灸穴名解》《中国针灸全书》《经络穴位按摩大全》。

针灸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针灸实践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以其独特的治疗原理和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为了深入了解针灸的疗效和操作技巧,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本人于近期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针灸实践培训。

现将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如下。

二、实践背景1. 针灸简介针灸,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是一种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等手法,以达到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预防疾病目的的中医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范围广泛,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特点。

2. 实践目的通过本次针灸实践培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深入了解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方法等,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针灸治疗患者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针灸理论学习(1)针灸基本理论:包括经络学说、腧穴学说、针灸疗法等。

(2)针灸临床应用:了解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如头痛、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面瘫等。

(3)针灸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了解针灸治疗过程中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安全。

2. 针灸操作技能培训(1)针刺手法:学习掌握正确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出针等。

(2)艾灸手法:学习掌握艾条灸、艾炷灸、温针灸等艾灸手法。

(3)穴位定位:掌握常见穴位的定位方法和操作技巧。

3. 临床实践(1)跟师学习:跟随经验丰富的针灸医师学习,观察其治疗过程,了解临床操作技巧。

(2)独立操作:在医师指导下,独立进行针灸治疗,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四、实践心得1. 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针灸操作需严谨规范针灸治疗过程中,操作需严谨规范,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针刺手法、艾灸手法和穴位定位,遵循“轻、慢、准、稳”的原则。

3. 注重患者沟通与心理护理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总结PPT课件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总结PPT课件
(四)脉象
检查
1.红外线扫描 2.彩色B超 3.钼靶拍片 4.针收细胞 5.病检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肾、 天癸 、 冲任三个要素构成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产 生各 自的生理功能。肾为主导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 , 冲任二脉不盛 , 乳房必受患而发病 。又肾同源, 肝藏血而主疏泄的功能有赖 于肾气的 温煦资助 , 肾不足则肝失所养 , 肝之疏泄功能失常 , 肝气郁结以
致冲任失, 气滞夹痰凝血瘀而成乳癖 。故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肝郁 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的发病率
据有关专家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率 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 一40%现在乳腺增生的病人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 趋势,在十几岁的少女中也不少见。年龄跨度从 20岁到50岁不等,从全国几大医院门诊情况来看, 有乳腺增生问题的女性可以占到全部来检查女性 的70%到90%,如此看来,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与肝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肝主情志,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受到精 神刺激,急躁易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乳房, 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 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至、痰凝、血瘀,即可形成 乳房肿块。

中医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经验总结

中医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经验总结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乳腺增生在女性中日益普遍。

中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是由气滞血瘀、肝郁化热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重要方法。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中医医生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对中医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经验进行总结。

一、乳腺增生的辨证类型1. 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证型,患者常伴有乳房胀痛、乳块明显、经前加重等症状。

治疗时可选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川芎、当归、红花等,同时可运用针灸疗法,如血分通经、气分升降等。

2. 肝郁化热型肝郁化热型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证型,患者常伴有乳房胀痛、乳块不明显、情绪焦躁等症状。

治疗时可选用清热解郁的中药,如丹参、柴胡等,同时可运用耳针疗法,如祛火降压等。

3. 气滞湿阻型气滞湿阻型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证型,患者常伴有乳房沉重、乳块较软、不适加重于下半月经期等症状。

治疗时可选用理气利湿的中药,如香附、苍术等,同时可运用艾灸疗法,如温经散寒等。

4. 脾虚湿困型脾虚湿困型是乳腺增生的常见证型,患者常伴有乳房疼痛无块、舌苔厚腻、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时可选用健脾祛湿的中药,如党参、茯苓等,同时可运用推拿疗法,如脾胃调气等。

二、中医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的经验1. 综合调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强调整体调理,不仅要针对乳腺病变进行治疗,还要注重调节患者的情绪、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

例如建议患者避免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有利于病情恶化的因素,同时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2.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采用中药疗法治疗乳腺增生,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郁、理气利湿、健脾祛湿等功效的中药。

通常在方剂中配伍使用多种中药,以增强疗效。

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避免药物滥用或中断治疗。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以达到舒缓乳腺疼痛、改善乳房组织的血液循环等效果。

逍遥丸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132例小结

逍遥丸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132例小结

逍遥丸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132例小结
赵彩琴
【期刊名称】《中医临床研究》
【年(卷),期】2012(4)21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丸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

方法:兰州佛慈制药厂生产的逍遥丸(水丸),10丸/次,3次/d,于经期过后连续服用,20d左右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连续服用3个疗程。

同时,配合针灸辨证加减治疗,1次/d,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d,月经期停止治疗,连续治疗4~5个疗程。

结果:132例患者痊愈103例,占78.03%;好转26例,占19.70%;无效3例,占2.27%。

总有效率97.73%。

结论:逍遥丸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总页数】2页(P49-49)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医疗法;逍遥丸;针刺疗法
【作者】赵彩琴
【作者单位】甘肃省两当县妇幼保健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加味逍遥丸配合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J], 史丽民;姚劲松;王英;
郑海燕
2.探讨加味逍遥丸配合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 [J], 李凤华;李鹏
3.红外乳腺治疗仪配合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J], 蔡遐
4.乳腺增生采用逍遥丸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分析 [J], 陈书宇
5.逍遥丸加减配合中药塌渍治疗乳腺增生30例疗效观察 [J], 姜秋真[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与肝有关: 与肝有关: 肝主情志,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 肝主情志,由于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受到精 神刺激,急躁易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乳房, 神刺激,急躁易怒,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于乳房, 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引起乳房疼痛; 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引起乳房疼痛;肝气郁久 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至、痰凝、血瘀, 化热,热灼津液为痰,气至、痰凝、血瘀,即可形成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 与胃有关: 与胃有关: 脾胃为人之后天,脾胃运化失常,水谷运化失司, 脾胃为人之后天,脾胃运化失常,水谷运化失司, 精血化生不能濡养,不荣则发而为病。 精血化生不能濡养,不荣则发而为病。 与冲任有关: 与冲任有关: 冲任 二脉下起胞官 , 上达乳房 ,月经与乳房密 切相关。 切相关。肾、 天癸 、 冲任三个要素构成性轴 。同时 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产生各自的生理功能。 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产生各自的生理功能。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治疗乳癖病几点体会
(一)乳癖病较软的肿块 (二)乳癖病软硬的肿块 (三)葡萄状及梭状肿块 (四)乳癖肿块有灼热感 (五)乳癖病与情绪 (六)乳癖病与妇科 (七)乳癖病愈辨证施治 (八)乳癖表面触诊呈菠萝状 (九)乳癖病与配带乳罩的影响
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一)选穴 1.甲组穴:屋翳、乳根、合谷、均双侧 甲组穴: 甲组穴 屋翳、乳根、合谷、 2.乙组穴:天宗、肩井、肝俞、均双侧 乙组穴: 乙组穴 天宗、肩井、肝俞、 两组穴均可接电针机, 两组穴均可接电针机,电量以病人耐受 量为准,每日一次, 次为一疗程。 量为准,每日一次,8-10次为一疗程。 次为一疗程 3.加减用穴:肝火加太冲、侠溪;肝郁加阳陵 加减用穴: 加减用穴 肝火加太冲、侠溪; 肝肾阴虚去肝俞加肾俞、太溪; 泉;肝肾阴虚去肝俞加肾俞、太溪;气血双 虚去合谷加足三里、脾俞; 虚去合谷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去合谷 加三阴交;肩背疼痛去合谷加外关。 加三阴交;肩背疼痛去合谷加外关。 4.方义 方义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的发病率
据有关专家报道, 据有关专家报道,乳腺囊性增生病的发病率 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 28% 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8% 一40%现在乳腺增生的病人出现了明显的年轻化 40% 趋势,在十几岁的少女中也不少见。 趋势,在十几岁的少女中也不少见。年龄跨度从 20岁到50岁不等 从全国几大医院门诊情况来看, 岁到50岁不等, 20岁到50岁不等,从全国几大医院门诊情况来看, 有乳腺增生问题的女性可以占到全部来检查女性 70%到90%,如此看来,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的70%到90%,如此看来,发病率是相当高的。
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一)肝火 1.主证 主证 2.病机 病机 3.治则 治则 (二)肝郁 1.主证 主证 2.病机 病机 3.治则 治则
(三)肝肾阴虚 1.主证 主证 2.病机 病机 3.治则 治则 (四)气血双虚 1.主证 主证 2.病机 病机 3.治则 治则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的预防
(一)消除烦恼,保持乐观; 消除烦恼,保持乐观; (二)注意经期卫生,防治妇科病; 注意经期卫生,防治妇科病; (三)生活要规律,合理调配膳食; 生活要规律,合理调配膳食; (四)经常健身活动
检 查
1.红外线扫描 红外线扫描 2.彩色 超 彩色B超 彩色 3.钼靶拍片 钼靶拍片 4.针收细胞 针收细胞 5.病检 病检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二)针刺机理研究
1.乳腺增生针刺治疗前后对女性激素的实验观察 乳腺增生针刺治疗前后对女性激素的实验观察 1)针刺前增生病人 明显高于健康妇女。 明显高于健康妇女。 )针刺前增生病人E2明显高于健康妇女 2)针刺后增生病人E2与健康妇女无差异。 )针刺后增生病人 与健康妇女无差异。 与健康妇女无差异 2.针刺对大白鼠乳腺增生模型实验观察: 针刺对大白鼠乳腺增生模型实验观察: 针刺对大白鼠乳腺增生模型实验观察 针刺有对抗E2的作用 针刺有对抗 的作用 3.与药物组对照实验 与药物组对照实验 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 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针刺组无增生率为 57.9%,药物组无增生率为 ,药物组无增生率为25%
(二)望诊 1.乳房大小 乳房大小 2.乳房色泽 乳房色泽 3.乳头乳晕 乳头乳晕 触诊:用食中无名指微弯曲, (三)触诊:用食中无名指微弯曲,用三指腹触 切勿用手捏揉肿块。 按,切勿用手捏揉肿块。 1.小乳宜坐位 小乳宜坐位 2.大乳宜卧位 大乳宜卧位 3.特大乳房宜仰卧位及侧卧位 特大乳房宜仰卧位及侧卧位 (四)脉象
针灸治疗乳癖病的 临床经验总结
目录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的渊源
一、祖国医学
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肝郁气滞 , 痰凝血瘀 , 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病机。 乳房的发育、 经络、 乳房的发育、 乳汁的生成都和脏腑 、 经络、 气血 、 津液生理功能 乳房的生理功能又与月经、 产育联系。 密切相关 , 乳房的生理功能又与月经、 胎孕 、产育联系。 薛立斋在《 女科撮要》 薛立斋在《 女科撮要》 中说 : “ 夫经水 , 阴血也 , 属冲二脉 为月水。 上达乳, 主 , 上为乳汁 , 下 为月水。 ” 冲任 二脉下起胞官 , 上达乳, 月经与 乳房密切相关。 乳房密切相关。 外科正宗》 或坠重作痛, 《 外科正宗》 述 : “ 乳癖乃乳 中结核 , 形丸卵 , 或坠重作痛, 或不病 , 皮色不变 , 其核随喜怒消长 , 多由思虑伤脾 , 忧怒伤肝 , 即成。 同受冲任调, 郁结 即成。 ” 因胞宫和乳房 同受冲任调, 月经与乳房密切相关 , 故对 乳癖的治疗应从调经论治 肾、 天癸 、 冲任三个要素构成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产 自的生理功能。 生各 自的生理功能。肾为主导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 , 冲任二脉不盛 , 又肾同源, 乳房必受患而发病 。又肾同源, 肝藏血而主疏泄的功能有赖 于肾气的 温煦资助 , 肾不足则肝失所养 , 肝之疏泄功能失常 , 肝气郁结以 致冲任失, 故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致冲任失, 气滞夹痰凝血瘀而成乳癖 。故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肝郁 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 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
二、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称之为乳腺增生病, 现代医学称之为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 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 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乳房及子宫同为性激素的 靶器官, 靶器官,其发育和功能受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分 泌的激素调控, 泌的激素调控,周期性的性激素分泌失调或乳腺组 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是发病的主因, 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是发病的主因,而排卵前期 雌二醇绝对或相对较高 , 孕酮分泌相对或不足 , 失去制约雌二醇与保护乳腺组织的作用 , 使乳腺 组织不断处于雌激素的刺激之中, 组织不断处于雌激素的刺激之中, 不能 由增殖转 入复旧或复旧不全,久而久之导致乳腺组织增生。 入复旧或复旧不全,久而久之导致乳腺组织增生。
一、乳癖病的渊源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三、乳癖病的病因病机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七、乳癖病的预防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诊 断
(一)问诊 1.年龄: 年龄: 年龄 年龄一般在20-50岁之 年龄一般在 岁之 间。 2.肿块: 肿块: 肿块 增大速度; 增大速度; 记录肿块; 记录肿块; 肿块温度 3.疼痛: 疼痛: 疼痛 疼痛性质; 疼痛性质; 诱因 4.乳头有无溢液: 乳头有无溢液: 乳头有无溢液 挤后溢出; 挤后溢出; 自然溢出; 自然溢出; 溢液色泽; 溢液色泽; 5.既往史 既往史 6.月经史 月经史 7.家族史 家族史 8.生育哺乳史 生育哺乳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