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病的远期疗效

合集下载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1:引言这是一份关于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的文档。

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处贴上药物或贴剂,以治疗和调节身体的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穴位贴敷疗法的原理、方法、适应症、注意事项等内容。

2:穴位贴敷疗法原理穴位贴敷疗法的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穴位理论。

经络是人体内部的能量运行通道,通过在特定穴位施加药物刺激,可以调节经络的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穴位贴敷疗法方法3.1 选取穴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合谷、内关等。

3.2 准备贴敷物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贴敷物品,包括药物或贴剂、透明胶布等。

3.3 贴敷方法:先清洁皮肤,并将药物或贴剂贴在选定的穴位上,然后用透明胶布固定。

4.1 疼痛症状的缓解:穴位贴敷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疼痛部位的神经和肌肉的舒张,从而缓解疼痛症状。

4.2 慢性病管理:穴位贴敷疗法在慢性病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选取一些降压的穴位进行贴敷,达到调节血压的效果。

4.3 皮肤病的治疗:穴位贴敷疗法可以在皮肤病治疗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例如,对于湿疹患者,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消炎和止痒作用的穴位进行贴敷,帮助减轻病情。

5:注意事项5.1 穴位选择:选取穴位时需根据病情进行具体分析,尽量选择患者适合的穴位。

5.2 贴敷时机:贴敷的时间需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生活习惯来确定,一般建议在休息时贴敷。

5.3 贴敷物品选择:选择合适的贴敷物品,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6: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以供参考:- 穴位贴敷疗法操作示意图7:法律名词及注释- 穴位贴敷疗法: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穴位处贴上药物或贴剂来治疗疾病。

- 经络学说:中医学的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有经络运行,并通过穴位调节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西医治疗乳癖的有关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乳癖的有关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乳癖的有关研究进展乳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HMG)中医又称“乳癖”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

在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孕激素的作用下,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是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及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在数量和形态上的异常[1]。

使乳房各部分的增生程度参差不齐[2]。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增生的乳腺组织不能完全消退,就形成乳腺增生症[3],因此其病理组织学极其复杂,现仍未明确。

本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以上, 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30-40岁, 在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 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4]。

且75%乳腺疾病见于HMG,部分病理学表现的HMG已被视为乳腺癌癌前病变[5]。

有较多的文献中对影响HMG发生的的因素进行总结,认为绝大数患者是由于遇到突发事件后产生的一系列强烈的情绪波动所致[6-10]。

但许涛、沈念春等人[11]通过对 HMG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出年龄、职业、初产年龄、妊娠次数、流产次数、流产年龄、是否母乳喂养、饮食情况等8个引起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现从中西医两个方面介绍当代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西医治疗1.1手术治疗1.1.1乳腺肿物切除术。

通过手术方案直接对病灶进行切除,同时可以保留未病变的正常腺体,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精进,现术中切口较前减小,亦可达到治疗效果,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乳房美观性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由于术后复发风险高, 并且手术具有创伤性, 易引发患者术后多种不良反应,进而影响临床疗效[12]。

且多数患者对进行手术存在心里压力,故较为抵触此治疗方案。

1.1.2乳房微创旋切术。

Mamotomme(麦默通)乳房微创旋切术最早报道于1994年, 在早期它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乳腺病灶活检, 随着技术的发展及器械的改良, 逐渐将其应用于乳腺较小病灶的切除手术[12-14]。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每日一穴】天宗穴,乳腺增生,多用此穴
标题:
先看看近代对天宗穴研究的进展:
1.针刺天宗穴治乳腺增生,可促进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和玫瑰花结形成。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天宗配肩井,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

2.现代研究证明,用皮内针刺入天宗穴内,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即胆囊收缩增强。

用皮内针刺入左侧天宗穴后30分钟,X线检查可见胆囊阴影缩小
历代医家认为天宗穴有很强的舒筋活络、舒筋止痛的作用。

天宗穴首先有很强的,通畅肩部气血之功能。

所以,天宗穴一大用处,就是治疗肩胛痛、肩周炎。

中医治病经常有全息观,点对点观等治病方法,天宗穴,在其正对面是乳腺,按照对应取穴的原则,这天宗穴就有疏络乳房部位气血、筋脉的功能。

所以,它可以治疗乳腺增生、乳腺炎。

天宗穴使用方法:
1.请人用拇指指尖按压天宗穴,每天晚上操作200次,力道适中,先轻后重,要长期坚持
2.艾灸温灸10-15分钟,也可以直接贴上有艾灸效果的穴位贴
取穴方法:
以对侧手,由颈下过肩,手伸向肩胛骨处,中指指腹所在处即是天宗穴。

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正坐垂肩取穴。

参考文献:
《中国针灸学词典》《中医药学名词》《中医大词典》《针灸穴名解》《中国针灸全书》《经络穴位按摩大全》。

中医护理之穴位敷贴你了解吗?陈怀英

中医护理之穴位敷贴你了解吗?陈怀英

中医护理之穴位敷贴你了解吗?陈怀英发布时间:2023-06-21T08:44:22.344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6期作者:陈怀英[导读] 在祖国文化中,中医是一种文化瑰宝,至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

在祖国医学文化当中,有一种非常古老的外治方式被沿用至今,并且在治疗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患者信任和推广,那就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以我国的中医文化理论作为实践开展的基础,将整体治疗观念和辩证论证作为治疗的原则,将经络运用其中,根据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适当穴位的贴敷,药物能够渗透肌肤达到机体的精活和脏腑当中,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和以及政府阴阳平衡的目的,使得疾病症状能够得到及时的改善和痊愈,进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健康水平。

下文中主要对穴位敷贴的发展历史以及适用症、常见穴位贴敷方式进行分析,仪器能够帮助患者通过穴位敷贴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泸州市纳溪区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300在祖国文化中,中医是一种文化瑰宝,至今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

在祖国医学文化当中,有一种非常古老的外治方式被沿用至今,并且在治疗当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受广大患者信任和推广,那就是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以我国的中医文化理论作为实践开展的基础,将整体治疗观念和辩证论证作为治疗的原则,将经络运用其中,根据患者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适当穴位的贴敷,药物能够渗透肌肤达到机体的精活和脏腑当中,从而起到疏通经络、气血调和以及政府阴阳平衡的目的,使得疾病症状能够得到及时的改善和痊愈,进而提高患者的机体健康水平。

下文中主要对穴位敷贴的发展历史以及适用症、常见穴位贴敷方式进行分析,仪器能够帮助患者通过穴位敷贴的方式达到良好的效果。

1.穴位敷贴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穴位敷贴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初期,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在其中记载了使用芥子泥贴敷在百会穴中,能够治疗蛇毒咬伤,这也是目前位置能够发现的最早具有文字记载的资料。

穴位敷贴年度总结

穴位敷贴年度总结

穴位敷贴年度总结简介穴位敷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敷贴药物或贴敷物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内脏功能,改善身体健康状况。

在过去的一年中,穴位敷贴在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本文将对过去一年中的穴位敷贴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穴位敷贴的应用领域穴位敷贴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应用领域:1. 疼痛管理穴位敷贴在疼痛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贴敷药物来提供镇痛效果,有助于减缓疼痛感受。

此外,穴位敷贴还可以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过程。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的治疗中,使用穴位敷贴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 消化系统疾病穴位敷贴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也表现出色。

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改善胃肠道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中,应用穴位敷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呼吸系统疾病穴位敷贴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显著的作用。

通过敷贴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肺功能,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的治疗中,运用穴位敷贴方法取得了积极的疗效。

穴位敷贴技术改进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致力于改进穴位敷贴技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舒适度。

1. 考虑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差异,我们采用更加个体化的穴位敷贴方案。

通过全面的体检和问诊,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根据其特定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穴位敷贴方案。

2. 选择合适的敷贴材料我们积极寻找和测试不同的敷贴材料,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尝试了各种材料,包括药材敷贴、温热敷贴等,从而找到最适合不同疾病和患者需求的敷贴材料。

3. 引入电子穴位敷贴技术我们也开始尝试使用电子穴位敷贴技术,通过电子脉冲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穴位敷贴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

穴位贴敷治疗总结引言穴位贴敷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式,通过在特定的穴位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治疗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包括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本文将对穴位贴敷治疗进行总结和探讨,包括其原理、适应症、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

穴位贴敷原理穴位贴敷治疗是基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系统可以调节和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

在经络系统中,存在着一些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与具体的脏腑器官相连。

通过在这些穴位上贴上药物或使用特定的贴敷方法,可以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穴位贴敷的适应症穴位贴敷治疗适用于多种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适应症:1.疼痛病:对于头痛、肩颈痛、腰腿痛等疼痛病,可以选择贴敷适当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合谷穴、太冲穴等。

2.消化系统疾病:对于胃病、肠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梁门穴、中脘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3.呼吸系统疾病:对于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可以选择贴敷太渊穴、风府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4.睡眠障碍: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可以选择贴敷神门穴、心脾两俞穴等穴位进行治疗。

穴位贴敷的操作步骤穴位贴敷治疗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步骤:1.确定治疗穴位: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贴敷。

常见的穴位可以参考中医书籍或请教专业医师。

2.准备贴敷材料:选择合适的贴敷材料,一般可使用透气性好的胶布,也可使用透气性好的敷料。

3.清洁穴位: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适量的酒精擦拭穴位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

4.贴敷药物或贴敷方式:根据疾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贴敷方式进行贴敷。

可以将药物直接敷于穴位上,也可以将药物涂抹于贴敷材料上,然后将贴敷材料贴于穴位上。

5.固定贴敷材料:使用胶布或其他固定材料将贴敷材料固定在穴位上,以确保贴敷效果。

6.定期更换:根据需要,定期更换贴敷材料,一般每天更换一次。

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缓解1例乳腺增生症疼痛的护理

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缓解1例乳腺增生症疼痛的护理

2022年第8卷第1期中西医结合护理http :// OPEN ACCESS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7岁,于2021年5月27日就诊于东方医院乳腺科门诊,其主诉两侧乳房胀痛伴有包块半年余。

经详细询问后得知患者2020年事业变故,待业在家,半年前因生活琐事生气后开始出现右侧乳腺外侧部疼痛与发胀等不适症状,时常困倦,且每月来月经和生气后会加重疼痛。

自行口服乳癖消片,3次/d ,3片/次,但服药并不规律,有时会忘记服用。

患者主诉:“症状最初吃药时有所缓解,过几日后便时好时坏。

”目前两侧乳房均出现胀痛、包块,遂来院就诊。

接诊医生开具检查,乳腺B 超示该患者双乳腺增生,中医辨证后诊断为“乳癖病(肝郁痰凝症)”,建议患者在乳腺门诊行特色中医绿色调护技术。

患者同意,在外治室接受中药膏摩联合耳穴贴压技术,经3个疗程治疗后,患者VAS 评分由原来的6分降为1分,肿块质地评分由2分降为1分,胸肋胀痛评分由2分降为1分,B 超结果显示:乳腺腺体厚度减薄,患者诉疼痛缓解。

2护理2.1护理评估2.1.1疼痛评估: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4],用0~10cm 的刻度尺,量化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VAS 指数0代表无痛,10代表无法忍受的剧痛。

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

该患者疼痛评分为6分,属中度疼痛。

2.1.2乳房肿块:①质地:1分为质软如正常腺体,2分为质韧如鼻尖,3分质硬如额。

该患者质地评分为2分;②大小(最大肿块长径):0分为肿块消失,1分为肿块大小≤2cm ,2分为肿块大小2.1~5.0cm ,3分为肿块大小>5cm 。

该患者肿块≤2cm ,评分为1分;③范围:0分为肿块消失,1分为局限在1个象限,2分为局限在2个象限,3分为局限在3个象限,4分为范围达4个象限。

该患者肿块范围局限在1个象限,评分为1分。

2.1.3中医症状评估:胸胁胀痛、胸闷不舒、善郁易怒、纳呆、身重倦怠、经行腹痛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5]。

穴位贴的功能主治

穴位贴的功能主治

穴位贴的功能主治1. 缓解疼痛•穴位贴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病人身体各部位的疼痛。

穴位按摩能够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舒缓疼痛。

•适用于头痛、背痛、肩周炎、颈椎病等。

2. 改善睡眠•一些特定的穴位对人体的睡眠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穴位贴的使用可以通过刺激这些穴位,使人放松身心,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适用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3. 舒缓压力与焦虑•穴位贴中含有草本成分,如薄荷、薰衣草等,这些成分具有舒缓神经系统的作用,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的症状。

•适用于压力大、焦虑不安的人群。

4. 促进血液循环•穴位贴在贴敷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温热的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减轻炎症,促进伤口愈合。

•适用于损伤恢复期的病人。

5. 缓解肌肉疲劳•长期使用电子设备、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等都会导致肌肉疲劳,穴位贴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疲劳。

•适用于经常使用电脑、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

6. 提升免疫力•穴位贴中的一些草本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提升免疫力,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适用于抵抗力差、易感冒的人群。

7. 促进消化功能•穴位贴贴敷在腹部特定穴位,可以刺激消化系统,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痛、腹泻等问题。

•适用于胃痛、胃胀、腹泻等消化问题。

8. 辅助减肥•穴位贴中含有促进代谢的草本成分,可以帮助加速脂肪燃烧,辅助减肥。

•注意:减肥需要综合考虑饮食和生活习惯,穴位贴仅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9. 改善经络状况•穴位贴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适用于经络不通畅、气滞血瘀等问题。

10. 辅助戒烟戒酒•穴位贴中的成分对于戒烟和戒酒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帮助减缓因戒断症状引起的不适,减轻烟酒欲望。

•注意:戒烟戒酒需要毅力和坚定的决心,穴位贴仅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总结:穴位贴具有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舒缓压力与焦虑、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提升免疫力、促进消化功能、辅助减肥、改善经络状况、辅助戒烟戒酒等功能主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络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病的远期疗效
发表时间:2017-11-16T14:44:04.9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8期作者:吴洲[导读] 综上,联合应用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起效快,药物作用时间长。

(湖南省长沙市融城医院 410008)
摘要:目的探析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联合应用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的远期疗效。

方法所有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4年06月到2017年02月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并根据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研究样本随机分为38例对照组与42例实验组。

对照组予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实验组予以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

对比与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远期综合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远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综上,联合应用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起效快,药物作用时间长,无需加用口服药物,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经络推拿;穴位贴敷;乳腺增生病;远期疗效
乳腺增生是一种临床医学上常见的乳房疾病,主要是指乳腺上皮以及纤维组织增生、在结构上乳小叶与乳腺组织导管发生退行性病变与进行性变化。

该病高发于25-50岁妇女群体,近几年年龄发展趋势有年轻化的倾向,在所有乳房疾病中所占比例高达75%[1]。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乳腺增生疾病患者发生癌变的概率为2%-3%,乳腺增生患者常伴有乳房结节肿块、疼痛以及情绪波动等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消极影响[2]。

本文将探析在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联合应用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的远期疗效,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研究样本均选取于2014年06月到2017年02月我院接收的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80例患儿均符合2002年由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的第八次会议中规定的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 [3]。

根据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研究样本随机分为38例对照组与42例实验组。

对照组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33.37±6.7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37±1.41)年。

实验组年龄21~47岁,平均年龄(34.24±7.35)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66±2.06)年。

8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可比性强(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桂枝茯苓丸(生产厂家:天圣制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0791;规格:6g/s),每次服用8粒,3次/d,经期停止服用。

服用疗程为一个月,共计3个疗程,随访24个月,观察远期疗效。

实验组予以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经络推拿
于经期前5日与经净后5日给予经络推拿。

常用经络包括每5~7天1次,每月3次。

每次约20分钟;常用经络:任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常取穴位:任脉(膻中、紫宫、璇玑等)、肾经(神藏、步廊、俞府等)、胃经(库房、乳中、屋翳等)以及脾经(胸乡、周荣、食窦等)。

八字式对胸部进行8-10次推拉,双手掌面行太极式对双侧乳房进行8-10次推按,然后双手掌面对腋窝、背部进行脂肪侧拉8-10次,最后点各经络穴位。

另外同侧进行塑形与提拉脂肪推拿,疏通乳腺管。

运用三指法与侧掌法对乳房进行推拉按揉,然后重复上述动作,最后用指腹对两侧乳房进行弹点,安抚结束。

每隔5d进行一次,每次持续20分钟。

1.2.2 穴位贴敷
主要穴位包括双侧乳根穴与阿是穴。

用药选择:川芎、红花、延胡索、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等中药。

选择治法:根据1:1 比例混合打粉,加用蜂蜜和水调成膏状,制成厚饼状的敷贴,用输液贴将其固定在穴位处。

于经络推拿后使用,每次持续贴敷4-6小时。

1.3 疗效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情况。

采取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通过病历查询以及电话召回等方式,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进行客观的记录与量化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情况),用(±s)表示,组间行t检验进行比较。

如果差异显著,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综合评分比较差异较小,P>0.05。

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远比对照组低,P<0.05。

3 讨论
乳腺增生疾病在中医学领域上属于“乳中结核”、“乳癖”、“乳痞”的范畴,是一种妇女群体高发的乳房疾病[4]。

临床医学认为内分泌激素失衡是引发乳腺增生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本文研究中,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的远期综合评分情况。

具体原因如下:①乳房周围组织腧穴密布,经络纵横,经络推拿可以疏肝解郁、散结止痛、活血通络,而穴位贴敷有破血消癥、疏肝活血之功效[4]。

经络推拿后,患者皮肤微微泛红,刺激血液循环,有助于穴位贴敷时皮肤对药物吸收效用,因此经络推拿通常与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使用,强化活血化瘀之疗效[5]。

②与此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因为口服液而引发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药物活性受胃肠道消化液的抑制情况。

临床医学上较多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主张标本兼治愈辨证论治,短期疗效较为显著,但是长期疗效不太明显[6]。

综上,联合应用经络推拿与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且起效快,药物作用时间长,无需加用口服药物,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俊芬,林青梅,王青山. 经络推拿联合穴位贴敷对乳腺增生病的远期疗效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03):64-65.
[2]张燕燕,周胜利.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及实验研究进展[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03):314-316.
[3]彭志坚,沈胡刚,顾建伟. 耳穴贴压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5,35(08):778-780.
[4]张晓梅,孙建华. 穴位贴敷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7):647-649.
[5]彭志坚,沈胡刚,顾建伟. 穴位贴敷联合消癖煎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08):747-748.
[6]陈怡君,赵君逵,陈文豪.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3):35-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