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揠苗助长(含答案)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

2022年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专项文言文阅读理解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2]翻译下列的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嫦娥奔月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⑤,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⑥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⑦令伐树。

——选自《淮南子》(注释)①羿(yì):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

②请:求。

③西王母:仙人名。

④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蟾蜍(cháng chú):也叫蛤蟆(há ma)。

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癩刺。

⑥斫(zhuó):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⑦谪(zhé):被处罚。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羿请不死之药②常斫之③学仙有过④过故人庄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乡村(含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乡村(含答案)全国通用

乡村给文章加标点: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答案见第2 页)答案: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原文: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1 中,武陵人2 捕鱼为业3。

缘4 溪行5,忘路之远近6。

忽逢7 桃花林,夹岸8 数百步,中无杂9 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 缤纷12。

渔人甚异之13。

复14 前15 行,欲16 穷17 其林。

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 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创作背景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

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2]翻译下列的句子。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损其家口,充①狙之欲。

俄而匮②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先诳③之日:“与若芋④,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日:“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①充:满足。

②匮:缺乏,不足。

③诳(kuáng):欺骗,迷惑。

④茅(xù):栎实。

[1]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损”字的义项如下:①减少②损害③丧失。

“损其家口”中损”,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___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宋有狙公者者:______ (2)狙亦得公之心得:______(3)俄而匮焉而:______ (4)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之: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出自选段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有什么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短文。

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

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ào)。

拔苗助长文言文阅读答案

拔苗助长文言文阅读答案

拔苗助长文言文阅读答案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下面我们来对这篇文言文进行详细的阅读分析和解答相关问题。

问题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闵其苗之不长”中“闵”的意思是:担心,忧虑。

“揠之者”中“揠”的意思是:拔。

“芒芒然归”中“芒芒然”的意思是:疲倦的样子。

“谓其人曰”中“谓”的意思是:对说。

问题二:翻译下列句子。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翻译为: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问题三:宋人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宋人的做法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自然规律。

禾苗的生长有其自身的节奏和周期,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也需要时间来逐步发展。

而宋人急于求成,通过人工强行拔苗的方式来让禾苗看起来“长高”,实际上却破坏了禾苗的根系,导致禾苗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最终枯萎死亡。

问题四:这则寓言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往往会事与愿违。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遵循客观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进。

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结果,不注重过程和方法,最终可能会遭受损失。

在学习方面,有的同学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成绩,于是采取死记硬背、熬夜刷题等过度消耗精力的方法。

这样或许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长期来看,不仅损害了身体健康,还可能因为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而导致成绩难以持续提高。

在工作中,一些人急于完成任务,不注重质量和细节,结果导致工作出现很多错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

在生活中,比如锻炼身体,如果为了快速达到减肥或增肌的目的,过度运动或采用不科学的饮食方法,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总之,我们要吸取宋人的教训,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以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去实现我们的目标。

问题五: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宋人看到禾苗枯萎后的心理活动。

宋人看到禾苗枯萎后,满心懊悔和自责。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年级联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宋人有闵其苗闵(_____________)揠之者揠(_____________)予助苗长矣予(_____________)[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______________)⑵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________)[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仁者爱人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子罕弗受玉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玉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不若人有其宝。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本文是中国考试网()教学设计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一《文言文揠苗助长》文言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

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5.趋:快走。

往……去,到……去。

6.槁(gǎo):草木干枯。

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

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

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万万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文言文揠苗助长阅读答案篇二《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二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揠苗助长阅读题答案[10篇]

揠苗助长阅读题答案[10篇]

揠苗助长阅读题答案[10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揠苗助长阅读题答案的资料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揠苗助长阅读题答案(一)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⑪谓其人曰()⑫今日病矣()⑬予助苗长矣()⑭其子趋而往视之()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闵其苗之不长B、其子趋而往视之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⑪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苗则槁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的越多越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__________为主,第二层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6、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答案:1、⑪告诉,对……说⑫疲倦⑬我⑭快步走2、A3、⑪天下不想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很少。

⑫禾苗却枯死了。

(重点字词翻译准确)4、寡谦鲜耻、孤陋寡闻、薄情寡义、寡不敌众等5、“||”应标在“苗则寡矣”的后面;记叙;议论6、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意思相近即可)。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四)全国通用(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四)全国通用(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四)一、语文常识1.下列划线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阿(ē)谀奉承B. 天阙(qiè)C. 迥(jiǒng)干春风碧云里D. 怂(sóng)勇2.下列成语中的“发”字与“披头散发”中的“发”读音、意思都相同的一个是()A. 发愤图强B. 发人深省C. 百发百中D. 怒发冲冠3.下列哪一组词不是同一类的?()A. 金桂飘香秋风习习五谷丰登B. 摇头晃脑手忙脚乱披头散发C. 百发百中耳闻目睹七嘴八舌4.“小动物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一句中,“商量”的意思是()A. 意见B. 讨论C. 讨价还价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你写文章只追求语言美,而忽略了文章内容的具体真实,就是舍本逐末。

B. 平常学会摘录一些好词佳句,融会贯通后无异于邯郸学步。

终有一天,这些词句会成为你的语言。

C. 遇到困难要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从细微之处人手,才能收到见微知著的效果。

6.“因释其末而守株”中“因”的意思是()A. 因为B. 于是C. 放下7.词语搭配不当的一组是()A. 医治疾病治理国家B. 惩罚严厉考验严格C. 解救人类解放思想D. 驱走寒冷驱赶猛兽8.下列作品中由巴金创作的是第()个。

A. 《草原》B. 《海上日出》C. 《太阳的话》D. 《落花生》9.泼水节中,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相互向对方泼水,是为了表示()A. 大家都在欢度泼水节。

B. 相互祝福。

C. 泼水节必须互相泼水。

10.我帮句子排排队。

①我们一定要消灭它!②它身上携带60多种病菌。

③苍蝇身体内的细菌比体外细菌多816倍。

④一只苍蝇有6只脚,一只脚携带100多万个细菌。

⑤你看,这不是大敌当前吗?⑥一只苍蝇一生至少能繁殖36万只后代。

⑦苍蝇是传播细菌的坏蛋。

A. ⑦②④③⑥⑤①B. ①④⑥③⑤⑦②C. ⑦①②④③⑥⑤D. ⑥②④③⑤①⑦二、积累与运用11.学以致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揠苗助长
能力练习一——翻译句子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能力练习二——给文章加标点: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同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答案见第 2 页)
练习一答案:
1、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2、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庄稼,禾苗全都枯萎了。

练习二答案: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
宋国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到田里去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天下不帮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

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不但没好处,反而有害。

拓展阅读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注释:
欲:想要。

须:一定。

尽:全,都。

方:刚,才。

胜:能够承受。

翻译:
一个猴子死后,见到冥王达人,请求冥王让它转世做个人。

冥王说:“既然你想做人,必须将身上的毛全部拔去。

”立即叫来夜叉给猴子拔毛。

刚拔了一根,猴子禁不住痛大叫起来。

冥王大笑说:“看你这样一根毛都不肯拔,又怎么做得了人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