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浅谈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浅谈柳永对宋词的贡献柳永作为宋代词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广泛影响。
他精心构制慢词,开辟“以赋为词”的新型表现手法,打破唐五代以来词坛的奢靡之风和小令独统词坛的单一局面,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在词史上获得了较高的声誉。
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需要一批为之奋斗的人。
北宋时期,柳永开辟的俚俗词派,让宫廷词、士大夫词逐渐走向民间,促进了宋词的口语化和通俗化,以至出现了“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的现象。
柳永的不懈努力为宋词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推动慢词的发展,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局面(一)柳永推动了慢词长调的兴旺。
柳永关注到了词的特殊特征,特别注意了词的格律与平仄。
加之他在音乐方面的特殊天赋,赋予词以一种特殊的美感。
一方面维护了词的传统,同时又勇于开拓创新,对领字、对句、长短句综合运用,使慢词有了崭新的发展。
比如柳永的代表作品《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在词作中,用“对”字起领全篇,显得干净利落,再以“渐”字自然的过渡到下文的描述,同时掺杂着作者浓烈的感情色彩。
有如“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一句,作者运用长短句相结合和手法,把感情婉转流畅的表现出来,明净而透彻。
同时在词作中,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词的平仄和韵律的深刻体悟,展现出作者深刻的文字功底。
(二)柳永打破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
唐五代时期,词主要以“小令”为主,慢词在柳永之前出现甚少,在词的总数中占有很小的比例。
柳永大力推广慢词,从根本上打破唐五代以来小令统治词坛的单一局面。
如柳永的慢词长调《戚氏》: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望江关。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试论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
摘要:
1.柳永词的特点及其在宋词中的地位
2.柳永对宋词的革新及其影响
3.柳永与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作用比较
4.柳永词对后世的影响
正文:
柳永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丰富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宋词的发展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词这一文学形式的深刻理解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柳永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词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以描写爱情为主线,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微妙。
其次,他的词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再次,他的词注重语言的锤炼和音乐的韵律,形式优美,富有音乐感。
柳永在宋词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词作对宋词的革新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的词打破了传统的形式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使词这一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
他的词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对明清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柳永同时期的苏轼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具有豪放奔放的风格,对宋词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
柳永注重对词的形式和音乐的探索,苏轼则更注重对词的内容和思想的表达。
两人在词的发展中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推动了宋词
的繁荣。
总的来说,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柳永的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首先,柳永的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以情感为中心,追求个人情感的自由和真实。
柳永的词中表现出的爱情观念,迥异于以前的词人,他的爱情观念是自由而随性的,而非依赖于社会和家庭的束缚。
这种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方式,为宋词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其次,柳永的词语言简练,充满音乐性,他特别注重音韵和节奏感的表达,使得他的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同时,柳永的词句中常常运用双关语、换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词意更加深邃,更富有意境。
最后,柳永的词具有社会意义和时代性,他的词中表现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这种对社会现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特点和时代背景,也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总之,柳永的词在宋词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以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为宋词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艺术表达方式,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
柳三变的三变——论柳永词对词坛的贡献

柳三变的“三变"——论柳永词对词坛的贡献曹千里氇蝮科燃,江苏南京210001)摘要: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标识性人物。
他大量创制慢词,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他开创俚俗词派,改变了以“雅”为绝对主体的传统风格;他创作主体介入,改变了以人物类型表现为绝对主体的传统方式。
柳永在北宋词坛这个“极其变”H】的时代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柳永;慢词;俚俗;主体介入中图分类号:1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9)12-0130-03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兴旺发达.都需要一批为之呕心沥血的人,北宋时期,由唐民间曲子词发展而来的词体逐渐兴盛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柳永以毕生精力开疆拓土,功不可没。
他对词坛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而言,可以称之为“三变”。
柳永本名三变,而他对词坛最大的贡献也是“三变”。
一、变体一大量创作慢词。
改变了以小令为绝对主体的传统体式慢词远不自柳永始,《云谣》、《花间》、《尊长>中即不乏慢词。
“长调产生于唐代,它的一部分是从大曲、法典里截取出来的。
一部分来自民间”。
嘞宋人王灼指出:“唐中叶渐有今体慢曲子”。
罄敬煌曲子词中也已有慢词。
但这种长调慢曲在柳永之前为数不多,文人词作中更是凤毛膦角。
自晚唐至五代的一百多年间.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余首,且成就不高,影响不大。
北宋之初,沿袭花间、南唐之风.是令词的一统天下。
与柳永同时或稍晚的张先、晏殊、欧阳修.仅分别写了17首、3首、13首慢词,且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
只有到了柳永,才大量创制慢词,并广为传唱。
真正开创了宋词的新天地。
李清照《词论>中指出:“(词)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
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4】此处的“旧声”即柳永之前的令词.“新声”即柳永大力写作的慢词。
故而薛砺若《宋词通论》中说:“北宋慢词真正肇始的人物,不是晏欧关聂等人.而为此‘失意无聊、流连坊曲’的柳三变”。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论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诗人、作家,他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对后世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柳永的词作在形式上具有创新性。
他的词以七绝为主,采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词行节奏感强烈、押韵自然流畅。
他以自己的艺术手法突破了传统词作的局限,赋予词作更加灵动、富有韵味的特点。
其次,柳永的词作在内容上富含激情与深情。
他以痛苦的爱情为主题,以个人感受和体验为出发点,表达了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他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升华,抒发了个人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他的词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通俗性,真实地展现了普通人的情感世界。
再次,柳永的词作在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魅力。
他善于利用生活常识和通俗语言,使其词作贴近读者,易于理解和共鸣。
柳永的词作既兼容了婉约词、豪放词的特色,又吸收了南唐词、五代词等不同地域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元素,使词作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柳永的词作对宋代诗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引领了宋代词的新潮流,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他不仅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后世的词坛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他的词作具有时代精神和深度思考,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思想启示。
综上所述,柳永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贡献。
他的词作不仅在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词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艺术上的启示和借鉴。
柳永的词作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朵瑰宝,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

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
1.发展了慢词。
柳永常纵游于歌楼妓馆,与歌妓乐工的交往,因而认识了慢
词的生命力,成为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作家,引起文人的重视,促使慢词创作繁荣,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大批优秀作家。
2.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认为委婉含蓄的小令写作手法和风格,不适应
慢词的需要,因而改用铺叙和白描的手法,把所写内容先点示明白,再层层铺展开来描写,既淋漓尽致,又层次分明。
3.加速了词的传播。
柳永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变“雅”
为“俗”,使词从贵族的文学重新走向市井。
4.对豪放词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
柳永对宋词的影响

柳永对宋词的影响
柳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词人,他对宋词的发展和影响不可忽视。
柳永的词作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真实情感的表达而著称,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柳永的作品在形式上对宋词产生了积极影响。
他倡导以曲调来塑造词的音乐性,强调音韵的变化和反复,使得宋词的音乐性更加突出。
他的作品中采用的韵脚和节奏感给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他也在词的构思和结构上进行了创新,使得宋词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自由化。
其次,柳永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对宋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词作常常表达出真实的情感,痛苦、忧愁、欢乐、爱恋等各种情绪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找到。
他对爱情的描写尤为出色,使得宋词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入人心,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
此外,柳永的作品也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中的一些主题和意象成为了后来词坛上的常用素材,如倾国倾城的美
人、离别的伤感等。
他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也影响了后来许多词人的创作风格,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词风。
可以说,柳永对后世词人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
综上所述,柳永对宋词的影响不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得词的音乐性更加突出,而且在情感表达上开创了新的境界,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真实情感。
他的作品也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词坛上的经典之作。
可以说,柳永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不可磨灭。
试论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一
、
“ 对潇潇 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 凄紧 ,关河 冷落 ,残 照当楼 。是处 红衰 翠 减, 苒苒 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 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叹 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 留。想佳人妆楼颓望 , 误 几回 、天际识 归舟 ?争知我 ,倚 阑干处 , 正恁凝愁 。”柳永在词作 中用 “ 对”字起领 全篇显得 干净利落再 以 “ 渐 ”字 自然 的过渡 到下文的描述 ,同时掺 杂着作者浓烈 的感情 色彩 。又 如 “ 想 佳人 妆楼 颓望 ,误几 回 、 天际 识归 舟?争 知我 、倚 阑干处 ,正恁 凝 愁 。”一 句 ,作 者运 用长短 句相 结合 和手 法 ,把感情婉转流畅的表现 出来 ,明净而透 彻。同时在词作中 ,无处不透露着作者对词 的平仄和韵律的深刻体悟 , 展 现出作者深刻 的文字功底。 2 . 柳 永打破小令统治词坛 的单一局面 。 唐五代时期 ,词主要以 “ 小令 ”为主,慢词
后来 苏轼 、辛 弃疾对 宋词 的进一 步繁 荣开 辟 了道 路 。 三、柳 永词对歌妓 的描写 ,真实表达了 女性的内心世界 。 1 . 柳永 着 重表 达 了女性 真 实 大胆 的爱 情 ,提高 了女性在爱情中的独立 、平等 、自 主地位 ,展现出女性真实的内心世界 。。比 如柳永的词作 《 凤栖梧 》: “ 蜀锦地衣丝 步 障 。屈 曲回廊 ,静夜闲寻访。玉砌雕 阑新月 上 ,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 树琼枝 ,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 春思荡 , 鸳 鸯绣被翻红浪。” 由于柳 永经常流连于市井 烟花柳巷 ,他对世俗女子的描写坦陈真切 , 歌颂 了她们对爱情 自由平等的渴望 ,展现出 她们爽快泼辣 的真实性格 ,符合大众市民的 审美取 向。 2 . 柳永摒弃传 统花间派词人对贵族妇 女 的描写 ,更多 的关注 了他所熟悉的歌妓和市 井 妇女 。 比如 《 忆 帝京 》: “ 薄衾 小枕 天 气 ,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 ,起了还重 睡。毕竟不成眠 ,一夜长如岁。也拟待 ,却 回征 辔。又争奈 ,已成行计。万种思量 ,多 方开解 ,只凭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 ,负 你千行泪 。”他在未脱离表现狭邪的市井现 象 的情况 下 ,更 注重 对歌妓 真实 感情 的抒 发。柳永词 的艺术性 和独创性 ,提高 了词作 的表现力 和生命力 。 四、柳永在词 中首先描写了城市的繁华 风物 。 柳永首先开辟 了对城市风光 的描写 。比 如在 《 望海潮 》中: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 钱塘 自古繁华。烟柳 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 涯。市列珠玑 ,户盈 罗绮 ,竞豪奢 。重湖叠 嵫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 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 乘醉 听萧鼓 ,吟赏烟霞。异 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夸。”这首词从最有特色的角度 ,铺叙 ,一步 景,对杭州的繁华景象进行 了淋漓尽致的描 绘。柳永以绚丽飘洒的笔触 ,把三五都会的兴 旺与繁荣展露无遗 ,拓展 了宋词的表现内容, 对 宋词 的发展 意 义重大 。 五 、柳永 运用 “ 以赋为 词 ”的表 现手 法 ,丰富了宋词的表现形式。 1 . 柳永注重慢词 写作 的铺叙描写 ,往往 以景物描 写和 场景 渲染作 为铺 垫 ,以实践 活 动为叙 述线 索 ,在词作 中时 时透露 着 主 人 公的 内心感 受 。结构疏 放 ,内容连 贯有 序 ,把 所表 现 的情 感生 动流 畅地展 现在 大 家面前。 2 . 在其代 表作 《 雨霖铃 》中 “ 念去 去 、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作者首先描写 场景 ,用铺叙 的手法慢慢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摘要: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无论是其当世还是其后世,柳永都算得上是一个“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不能被忽略的人物,这样的结果,当然多数情况下来自于文化话语结构的时代局限,柳永的俗词使他备受争议,却也形成了一个“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独特现象,可以说,这几乎是前无古人,迄今为止也是后无来者的,而柳永作为这样一个虽备受争议却永远不能被忽略的历史人物,其对词坛的贡献和影响也是不可磨灭的,本文试从词风、词体、词境等方面分析柳永词对宋词的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关键词:柳永宋词影响贡献
引言:
柳永,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但他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因此屡试不第,还落了个“奉旨填词柳三变”的称号。
对柳永词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
但我认为,柳永虽在社会地位上是个平民,但在词史上,也真个应了他的那句词“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惟有用文体发展的眼光,考察柳词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的革新意义,才能恰当地评价它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发展贡献.
一:从形式上看.柳永的贡献首先在于把不少小令扩展为慢词.并发展了慢词.使词调构成发生了重要转变
词,最初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才脱离音乐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词体的分类中一种是以词的字数而加以区分,即:小令、中调和长调。
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
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
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
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慢词占其词作总数的比例很小。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相比同时期的词人,柳词的内容、特点均呈现出独特的特色。
这一点在:关于宋仁宗朝四位杰出的词人,即柳永、晏殊、欧阳修和张先的现存作品,比较他们各自所用词牌,即可看出各种各样的差异。
如下列表格所示:(现存作品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
位,其长篇之作特多,而其他三位词人长篇则甚少;二、相比较于欧词与晏词的作品词牌集中于有限的几个词调,柳词与张词则没有此种倾向,特别是柳词,其作品涉及的词牌最多。
从敦煌曲子词看,慢词早就在民间流行,但文人却很少染指。
柳永长期生活
在市民阶层中,接受了当时歌妓、乐工们的影响,大量地创制慢词.他一方面“变旧声,作新声”,将旧调名翻新,由小令、中调衍为慢词,另一方面“奏新曲,谱新词”,自己创制了大量新调慢词。
这就为词家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新形式,翻检一下《乐章集》,与唐五代词同调名的词作不少,但篇幅却长得多。
柳永的贡献更在于,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把慢词的艺术表达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慢词因篇幅长,字数多,在表现手法上自然要有别于小令.一般来说,小令以含蓄蕴藉、言简意丰见长。
慢词则以铺叙取胜。
慢词铺叙之法.在后来周邦彦和豪放派苏、辛等人手中,得到充分发展,但作为第—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柳永实在是功不可没。
在柳永的带领下,词人们才大量创作慢词,并取代了旧有小令的地位.
二:从内容上,柳永词在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上为后代词甚至元曲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扩大了词的境界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唐五代敦煌民间词,原本是歌唱普通民众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的。
到了文人手中,词的内容日益离开市俗大众的生活,而集中表现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柳永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轻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首先,柳词多写当时市民的生活情景,涉及时事政治与人民疾苦者很少.但他或抒写身世遭遇与对功名利禄的感慨,或反映妇女的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或描摹城市繁华和旅途风光,或咏史、咏物及游仙,都能以自己的切体会写出真情实感。
通过他个人悲苦情绪的自述,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与压抑。
飘零无依之感于写景中隐然可见,如脍炙人口的《八声甘州》“渐霜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写来苍凉豪远,连不满柳永词风的苏轼也惊叹“唐人佳处,不过如此”。
其次,柳永词中数量最多、艺术成就堆高的,是反映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恋情的词.柳永曾落拓不羁,常出入于秦楼楚馆,与妓女、乐工交往.所以这类词多数是写妓女生活的,或写她们的绮罗香泽、柳腰花态,或写她们期望摆脱烟花巷陌.但大多数还是能如实反映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们的苦难生活和思想感情.
再次,柳永词中记述胜景与描写风光之作也很多,生动地再现了当日京都的繁华.这些词作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市民阶层的生活状况。
在词的题材内容上注入了新的成分,客观上也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当时城市的风貌.还有,柳永因长期被捧斥于官场之外,穷困潦倒,辗转流浪,他的一些表现羁旅行役的词也写得很精工柳永的词突破了传统的题材范围。
纳入了新的内容,为提高词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以后苏轼在词中“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先导.柳永词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酌习气,吸收市井语言,是为了适合市民群众的口味,有通俗、明白的一面,形成了“凡有市井饮处,即能歌柳词”的效果。
柳词的口语化的特色,对说唱文学和戏曲文学则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尽管柳词的语言浅显平易、明自如话,描写又淋漓酣畅、铺展舒张,但它仍然保持着隽永的韵味,仍然具备深婉含蓄的风格。
在宋词发展上,柳永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除了开扩慢词这个领域之外,还是把音乐和文学结合起来,把专家和民众沟通起
来的代表作家。
因此,我们应肯定柳永在词作的贡献,没有柳永,则词的生命不仅会缩减,继起的曲也必然不能蔚为流风!
三、从表现手法上,柳永善铺述,尚白描,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
柳永之前,词家多多用比兴,追求含蓄,讲求余韵不尽的效果。
柳永在慢词这相对扩大的客体中,由以往较多地运用比兴手法,发展为较多地运用赋的手法,层层铺叙,尽情渲染,“铺叙展衍,备足无余”,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丰富了词体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语言又明白浅近,不避俚语俗语.这也是为了便于歌妓的理解、歌唱.前人把柳永的作品分为“雅词”和“俗词”两类,对他的俗词,非议最多,认为“词语尘下、以俗为病”,这其实反映了士大夫文人“词欲雅而正”的正统观点.但当时的市井男女却喜爱俗词,即所谓“言多近俗,俗子易悦”.柳永词与民间曲子词的传统一脉相承,又从市井流行语和教坊习用语中汲取养科,形成了清新浅俗的语言风格,有些口语化作品.今天读来还觉有新鲜的活力.刘熙载在《艺概》中论柳永词的语言风格说“耆卿词细密而妥帖,明白而家常”很是贴切。
因柳永这类词多为教坊乐工的新腔填词然后交付歌妓演唱,所以常用代言形式,抒发男女相思离别之情,在语言方面要求浅显明白,以本色为贵.柳永把六朝小赋的作法移植于词,创造了铺叙展衍、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写景状物备足无余,叙事抒情淋漓尽致;与铺叙相配合,他还长于白描,不加藻饰而又生动传神;此外,构思细密,布局完整,章法委婉,层次分明也是柳词的重要艺术特征。
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写景用疏笔白描。
抒情不讲究高雅含蓄,而是淋漓透彻地叙说确有“如其口出”的妙处.有人以柳词为“金元曲子之先声”,甚至直接封柳永为“元曲之祖”,可见其俗词影响之大.
结语: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文学史中,柳永可能只是沧海一粟,而对于柳永对宋词发展对文学文学发展的影响,本文谈的也只是须尼芥子,虽然柳永在一千年来一直受人诟病,但其为文学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是值得后人研究和铭记的。
笔者谨以爱柳词者的身份,向这位伟大的词人致敬。
参考文献:
[1] 唐圭璋编.全宋词(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版.
[2] 平玉霞张瑞静 .浅谈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安徽: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4).
[3]朱彝尊.词宗发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花志红,赖彬伟.柳永在宋金元时期的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2006,(3).
[6]徐定辉.论柳永对词境的开拓[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4).
延边大学 08中文 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