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详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那段历史,感受圆明园毁灭带来的悲痛。
咱们先来回忆一下圆明园曾经有多么美。
它有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景观,比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
想象一下,在那风景如画的地方,微风吹过,湖水泛起层层波纹,是不是特别美?可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却被侵略者给毁灭了。
他们闯进圆明园,大肆抢夺里面的珍宝。
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走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还放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咱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那熊熊大火,那滚滚浓烟,多让人心痛啊!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更要努力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不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同学们,上节课咱们看到了圆明园曾经的壮丽辉煌,今天咱们接着来讲它的故事。
你们知道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有多少吗?据说,里面有无数的金银珠宝、名人书画、珍贵文物。
比如说,有精美的青花瓷,那上面的图案可漂亮啦,就像真的一样;还有用金子做的佛像,闪闪发光,可壮观了。
但是,可恶的侵略者来了,他们就像强盗一样,把能带走的宝贝都抢走了。
有个小朋友曾经问我,老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坏呀?因为他们贪婪、无耻,想要霸占我们的好东西。
他们抢完了还不算,还放火烧了圆明园。
大火烧啊烧,把那么美的建筑都烧成了灰烬。
同学们,咱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要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小朋友们,咱们又见面啦!上节课咱们一起领略了圆明园的美,这节课咱们来看看它的遭遇。
圆明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像买卖街,走在那里就像真的在逛街一样。
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笔下的景色建造的地方,充满了诗意。
可是,坏家伙们来了,他们把圆明园里的宝贝抢得一干二净。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导入本课时的课前导入主要有两个方面:1.让学生回想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圆明园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通过一个小游戏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规模和建筑特点。
二、新课讲授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因素导致的毁灭•了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背景,以及入侵者的实力和行动计划。
•掌握英国士兵和法国士兵的攻击方式和手段。
•理解清政府态度消极对待英法联军的原因。
2. 内部因素导致的毁灭•了解清朝内部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圆明园在清政府的地位。
•探讨内部权力斗争和官场腐败导致防御不力和出卖国家利益的现象。
3. 毁灭后的影响和反应•了解清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圆明园毁灭的反应和态度。
•探讨毁灭对中外关系、文化遗产和历史走向的影响。
三、课堂讨论在课堂讲授后,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圆明园毁灭是否是历史的必然结果?2.若使时间倒流,能否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圆明园的毁灭?3.圆明园毁灭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是什么?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历史问题,并促进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课后作业本课时的课后作业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圆明园毁灭是否彻底?•为什么圆明园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损失?•圆明园毁灭对中国的文化和民族自信心产生了哪些影响?2.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城市的文化遗产,发布一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调研报告。
通过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和历史背景,了解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对毁灭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同时,课堂讨论和作业设计等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和毁灭的原因。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审视历史事件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他们了解国家历史的重要性。
二、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放映图片,让学生预习本课。
2.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圆明园的建筑和文物,简单介绍圆明园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
3. 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注意读懂文章。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的关键内容,比如圆明园的历史意义和毁灭的原因。
5. 读懂课文•学生和教师讨论文章的重点内容,重新理解课文。
6. 写作•让学生根据课文,以“我眼中的圆明园”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圆明园的理解和感悟。
7. 口头报告•让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报告自己写的文章,分享自己对圆明园的理解。
8. 思辨•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大臣或皇帝,会怎样保护圆明园?9.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旨和重点,对课文进行归纳,明确学习收获。
三、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毁灭的原因。
•学生能够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和国家历史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隐含意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视历史事件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文章的隐含意思,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视历史事件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报告和写作,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拓展•考虑增加一些圆明园文物的展示,或选取一些历史观点与学生讨论。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3.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和后果:圆明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导致大量珍贵文物和建筑被毁,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悲剧。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也象征着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心的严重受损。
2.教学活动设计:
a.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圆明园的游客、建筑师、历史学者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深入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b.实验: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圆明园的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
c.游戏:设计圆明园知识问答游戏,通过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d.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圆明园被毁灭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圆明园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圆明园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圆明园的重要性和意义。
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深刻体会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意义。
2.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历史意义,学习表达手法,激发爱国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历史意义和运用表达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圆明园毁灭的历史意义。
(2)提问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感受。
2.精读课文
(1)深入分析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影响。
(2)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如对比、描写等。
3.写作练习
(1)让学生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进行写作。
(2)分享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4.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圆明园的纪录片。
(2)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反思:复习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但在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需要更多的指导。
拓展延伸部分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提问: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为什么会毁灭?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小组讨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强调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
4.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案例分析展示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提问: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提醒学生要珍惜文化遗产,热爱祖国。
四、作业布置1.深入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2.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需要加强课前预习。
2.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补充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可以引入“圆明园被洗劫”的具体日期、参与国家、被盗文物的数量等具体信息,让学生对毁灭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学设计完整篇.doc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前准备】搜集与圆明园有关的图片、文字解说、录像等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21课,请大家一起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认为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探讨或者去弄明白的?出示目标:1、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2、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二、解决目标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精华?打开网页圆明园游览历史与现状以及圆明园风光看看你从哪些角度体会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网上查找资料。
2、交流汇报:⑴从圆明园的布局体会。
(众星拱月)⑵从殿堂、亭台楼阁体会。
(理解金壁辉煌、小巧玲珑)⑶从景物特色体会。
⑷从热闹街市与山乡村野体会。
(理解象征)3、谈体会:当你在这园林瑰宝建筑艺术的园中漫步,游玩时,你有什么感受?4、体会作者的感受。
5、指导朗读。
三、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汇报得真精彩,体会得真深刻。
那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出色地解决了第一个学习目标呢?1、学生总结。
2、教师出示:⑴善用网上资源。
⑵结合课文重要词句。
四、解决目标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1、用总结到的方法游览网址。
2、自读有关课文内容。
3、讨论汇报:⑴从上至下至体会历史时代长。
⑵从流散文物的数量多体会到。
⑶从雨果的话中体会到。
过渡:是啊!这座珍藏着无数历史文物的博物馆、艺术馆对研究我国的古代文明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1860年10月6日,这一座价值连城的圆明园却遭到狠狠的破坏。
课文是怎么写的。
五、解决目标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1、指名读。
2、录像。
3、你觉得侵略者的行为怎么样?(读文讨论。
)4、你抓住哪些词语体会的。
(闯、掠、毁、烧。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消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才能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是谁让这座出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燃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瑰宝精华下加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你懂吗?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最重要、最好的局部。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消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4〕是谁消灭了圆明园?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课文,有困难,前后左右可以商量商量。
2、学生自学、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布局精妙。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1〕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怀市小学第四片区教研联盟同课异构活动
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
执教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执教班级:火石岗小学五(2)班
执教教师:火石岗小学何家琴
教学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
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3.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CAI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圆明园毁灭的资料。
教学方法:
口头填空法引导法删词法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尤其注重以读激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2-3分钟)
1、师导语: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也是。
(学生补充板书:不
可估量)是啊,圆明园的毁灭的确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先看它的整体格局吧,圆明园原来那规模宏大、众星拱月的独特的格局,无不让人为它的毁灭感到惋惜啊!(板书:独特布局)
2、设疑:为什么说它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仅仅只从它的布局特点就能说明吗?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体会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三个句子。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2)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3、过渡引入:嗯,这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同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被毁灭的过程。
二、走进圆明园,再现辉煌历史(20)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世人给圆明园如此高的评价,得有事实依据呀,它凭什么举世闻名?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3自然段,找依据。
2、汇报交流。
3、圆明园内有些什么建筑?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认真读一读,找一找,找到一个圈一个,一个都不要漏下,漏掉一个就是漏下了一处著名的景点啊。
4、指名汇报
(一个学生说一个)一共用了几个?有什么?(第一“有”,第二“有”······)是啊,文中用了一连串的有,可见园中景观之多啊!
请同学们把着7个有好好读一读,一会看谁能一口气告诉大家这园中的7个有。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指名读:
指导读:(师指导:金碧辉煌的殿堂,那是很有气势的,玲珑剔透的亭
台楼阁那是非常精美的,买卖街,山乡村野,一个热闹,一个宁静,谁再来带着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师:真好!你读出了每一种景观的不同风格。
引读:你们也想像这样读吗?来,我希望我们的男女同学能发挥各自的优势,男同学读前两个有,女同学读后两个有。
试背:能被诵这两句吗?来,看屏幕上的提示背一背。
(1)、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
师:园中还有什么建筑?继续说
圆明园中的景观可真多啊,这次老师也想和同学们一起读,我读前半句,同学们读后半句,同意吗?
(2)、园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
园中不仅有,还有。
图片欣赏:想不想到这样的园林游览一番,(想)来吧(播放课件)(3)、课件播放圆明园内以上景点图片,教师解说: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的买卖街、山乡村野让人心旷神怡;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仙人居住的蓬莱瑶台、武林春色让人流连忘返。
(4)、激情:美吗?倘佯园内,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预设:犹如走进、、、、、舒服、惬意、骄傲、自豪……)是啊,多美的园林啊,美得让人心醉啊!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深爱着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真想走近园内,痛痛快快地欣赏这番景色啊。
那请带着你的爱、带着你的情、带着你对圆明园无限的憧憬读一读最后一句:谁来(指名读)“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
师指导读:既然是漫步园内,心情是多么的舒畅,不舍离去是不是,那你还走得那么快干嘛,你再读慢一点。
读
师:有进步,老师也想陶醉其中,我也来读一读(师范读)
饱览什么意思,(大饱眼福)一个天南海北有多大呀,园中那么多的景观,既看不完,也看不够,得慢慢欣赏,所以要读得稍微慢一些,自然一些,从容一些。
大家一起读。
圆明园是各地景观的浓缩,汇集了无数天下风景名胜,汇聚了天下名园的精华,课文只给我们例举了这些,要写尽园中的景观,得用多少个有啊。
如此之美,如此之多的建筑,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板书:宏伟建筑)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导语: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这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园中有哪些珍贵文物,请快速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书中怎么说的,与同桌交流交流。
(板书:珍贵文物)
2、交流汇报
(1)谁来读一读
(2)、认识过渡句及其作用:圆明园不仅、、、、、还、、、、、,这是一句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述的宏伟建筑,引出下文的珍贵历史文物。
3)、引读、理解“上自——下至——。
(补充资料:从先秦至清代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2400多年的历史)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上自……下至……”,这里我们可以体会收藏时间之长;“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体现数量之多)你想用哪些词形容园内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多,数不胜数应有尽有不计其数琳琅满目价值连城)
(4)、是的,因为圆明园收藏文物时间长、种类繁多,这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闪耀着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所以——它又是。
,咱们眼见为实
(5)、课件播放文物图片,教师简要介绍: 先秦的青铜器,历代的名人书画,奇珍异宝,一个青铜牛头和青铜猴头就价值连城啊。
引导学生谈观后感。
(师:看到这些,此时此刻,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内心有什么感受?
(骄傲,自豪,惊叹)带着你的骄傲,自豪与惊叹读一读最后一句。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评价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多好的园林啊,但是,一场大火之后,这座堪称世界奇迹的万园之园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
三、重温历史,了解毁灭经过。
(15-18)
1、学习第5自然段。
2、同学们,请静下心来,默读圆明园毁灭的部分,画出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句子。
3、汇报
(1)是谁毁灭了圆明园?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
师引读: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板书:掠)拿不动的呢———实在运不走的——-(板书:毁)
(2)、你认为这句中哪些词语最能证明他们的残暴、野蛮和贪婪?(凡是统统实在任意)
(3)、对比朗读(去掉这些词语读一读)能去掉吗?为什么?(因为他们是野蛮的强盗,是毫无人性的畜生,去掉了,就不能折射出他们一张张丑恶的嘴脸不是吗?
(4)、指导朗读(谁来读一读? 师指导:读出侵虐者的野蛮,残暴与贪婪,几个重点词要重读)我感受到了,仿佛看到了这一幕。
过渡:然而,如此的罪恶行径还算不了什么,最可恶的是这一幕。
4、播放《火烧圆明园》
除了抢,掠,毁,他们还放火烧,(板书:烧)圆明园在北京的西北郊,烟云却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大火连烧三天,想象火之大,时间之长,烧毁的建筑文物之多。
(1)、这把大火烧毁了什么?圆明园没有了什么?(指名汇报,句子训练,师引导: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板书:化为灰烬)昔日的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而今的圆明园,毁得让人心碎啊!
(2)、目睹这一幕,面对这些野蛮的强盗,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怎样的?(痛恨愤怒)除了痛恨与愤怒,我想,更多的是惋惜。
(3)、带着你此刻的心情读一读吧。
谁来?(对比朗读指导齐读)点评:我听出了你们的愤怒,你们的仇恨,你们的惋惜之情。
5 出示诗,体会情感。
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小结: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啊,呜咽地讲述这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中国曾经蒙受耻辱的真实故事,残留的柱啊,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这一根一根的残垣断壁,正是一个国家惨遭掠夺的铁证。
这一座座废墟已在风雨中矗立了100多年。
6 出示废墟图片谈感受:面对圆明园的一片片废墟,你想说什么,你想问什么,请你想一想,一会实话实说。
四、总结:同学们,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烧毁了世界园林的奇迹,却烧不毁侵略者滔天的罪行,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正因为清政府的昏庸,腐败,所以英法联军才会侵略我们的祖国,这场大火也烧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强大。
所以,请牢记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请记住这两个强盗的名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
(板书: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这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大声读出来吧!
五、作业:
收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